期刊文献+
共找到190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RETROSPECTIVE STUDY OF BILATERAL ALVEOLAR BONE GRAFTING
1
作者 毛驰 马莲 李小京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0年第1期49-51,共3页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results of bilateral alveolar bone grafting (BABG) in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complete clefts of lip and palate. [WT5”BX] Methods.[WT5”BZ]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in 66 bilatera... To evaluate the treatment results of bilateral alveolar bone grafting (BABG) in patients with bilateral complete clefts of lip and palate. [WT5”BX] Methods.[WT5”BZ] A retrospective study was performed in 66 b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palate patients who received the procedure of BABG, among them 15 were primary BABG and 51 were secondary BABG. The patients were further divided into three groups according to age and eruption stage of the canine at the time of surgery. The result of BABG was evaluated on the radiographs. [WT5”BX] Results.[WT5”BZ] (1)The overall success rate of BABG was 75 0%, with 83 3% and 72 5%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BABG respectively; (2)The marginal bone level was found to b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youngest age group than in the other groups both for primary and secondary BABG; (3)For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BABG, Group C (patients’ age more than 16 years) had the least optimal success rate, with 66 7% and 65 4% respectively. [WT5”BX] Conclusion.[WT5”BZ] Simultaneous primary palate repair and BABG is safe and feasible procedure for treating unoperated bilateral complete cleft lip and cleft palate patients. For both primary and secondary BABG, significantly better results can be achieved if the operation is performed before eruption of the can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eft lip and palate alveolar bone grafting
下载PDF
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同期种植牙在牙齿发育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2
作者 许志鹏 张晓浩 李眉 《川北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9期1213-1216,共4页
目的:探讨牙槽突扩张术联合骨引导再生(GBR)植骨术同期种植牙在牙齿发育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87例(94牙)牙齿发育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37,40牙)和GBR组(n=50,54牙)。常规组行牙槽骨劈开术治疗;... 目的:探讨牙槽突扩张术联合骨引导再生(GBR)植骨术同期种植牙在牙齿发育异常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纳入87例(94牙)牙齿发育异常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治疗方式不同分为常规组(n=37,40牙)和GBR组(n=50,54牙)。常规组行牙槽骨劈开术治疗;GBR组行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治疗,术后随访1年。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有效率、手术基本情况(手术时间、离院时间及骨愈合时间);术后1个月及6个月种植体稳定性[稳定系数(ISQ)];术后1年种植体周围软组织情况[红色美学标准(PES)评分]、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值及种植体周围牙整齐度;手术并发症及术后1年修复体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GBR组患者治疗有效率高于常规组(P<0.05);骨愈合时间短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时间及离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个月及6个月,GBR组患者种植体ISQ高于常规组(P<0.05)。术后1年,GBR组患者种植体周围软组织PES评分、种植体周围牙槽骨吸收值、牙整齐度高于常规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并发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GBR组患者术后1年修复体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常规组(P<0.05)。结论: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同期种植牙治疗有效率高,且牙齿发育异常患者预后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齿发育异常 牙槽突扩张术 种植牙 骨引导再生植骨术 牙槽骨吸收值
下载PDF
Minimally Invasive Maxillofacial Surgery Using Digital Work Surgery: A Case of Alveolar Ridge Reconstruction after Maxillary Cystectomy
3
作者 Toshiyuki Kataoka Kei Amemiya +2 位作者 Erika Tajima Akira Nose Toshihiro Okamoto 《Open Journal of Stomatology》 2023年第10期323-333,共11页
Introduction: Iliac particulate cancellous bone and marrow (PCBM) is commonly used as a high-quality reconstruction material;however, PCBM cannot be extracted in sufficient amounts to meet demand. To determine the app... Introduction: Iliac particulate cancellous bone and marrow (PCBM) is commonly used as a high-quality reconstruction material;however, PCBM cannot be extracted in sufficient amounts to meet demand. To determine the appropriate amount of iliac PCBM to be collected, we used digital technology to measure the volume required for jaw reconstruction before surgery. Clinical Case: The patient, a 23-year-old man, underwent surgery for a calcifying odontogenic cyst. A maxillary cyst occupied the left anterior-premolar region (tooth 21 - 25) and the deciduous canine remained;a permanent canine was included in the cyst. We planned to preserve the teeth except for the impacted canine, completely excise the maxillary cyst, and preserve the alveolar ridge morphology. Preoperative digital imaging was used to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alveolar ridge reconstruction required and accordingly determine the amount of iliac cancellous bone to be harvested. We used a titanium mesh tray and grafts of iliac particulate cancellous bone and marrow to reconstruct the alveolar ridge. The amount of iliac cancellous bone that needed to be collected was clarified and the supply amount could be collected in just the right amount;thus, the cortical bone of the iliac inner plate could be preserved. The alveolar bone morphology was reconstructed to allow the placement of dental implants as per the preoperative digital surgery. Three years after the operation, no sign of recurrence has been observed. Conclusion: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was performed by clarifying the amount of iliac cancellous bone graft that needs to be harvested, which improved the accuracy of surg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lveolar Ridge Reconstruction Digital Work Surgery Iliac Cancellous bone graft Minimally Invasive Surgery
下载PDF
单侧完全性唇腭裂不同材料植骨前后对上颌扩弓效应影响的生物力学分析
4
作者 王晓宇 王昊 厉松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92-96,共5页
目的探讨模拟采用不同材料进行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植骨前后,对上颌扩弓效应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选取1名11岁女性右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的CBCT数据,利用Ansys软件建立独立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以及模拟使用不同材料植骨后的上颌骨模型,... 目的探讨模拟采用不同材料进行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植骨前后,对上颌扩弓效应的生物力学影响。方法选取1名11岁女性右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的CBCT数据,利用Ansys软件建立独立的上颌骨三维有限元模型以及模拟使用不同材料植骨后的上颌骨模型,对比分析各观察节点在三维方向上的位移及应力分布特征。结果植骨前扩弓效果显著、牙槽嵴前段扩弓量大于后段;而植骨后可产生扩弓效果,但扩弓幅度明显小于植骨前,且牙槽嵴后段扩弓量大于前段。植骨后各组的扩弓量随着材料弹性模量的减小而增加。植骨前扩弓应力主要集中于双侧牙槽嵴后段,并沿颧牙槽嵴支柱分布;植骨后扩弓牙槽嵴前段出现应力集中区并与后段相延续。植骨后各组的应力值随着材料弹性模量的升高而增加。结论单侧完全性唇腭裂患者植骨前的扩弓效应优于植骨后,植骨前扩弓可将施加的扩弓力后移,而植骨后扩弓可将施加的扩弓力前移。在满足植骨要求的前提下,选择弹性模量小的材料可使上颌获得更大的扩弓量且承受较小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上颌扩弓 牙槽嵴植骨 三维有限元分析
下载PDF
锥形术CT测量分析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的骨量
5
作者 蔡尧昊 郎律 黎红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8期1572-1577,共6页
背景:随着口腔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口腔种植技术逐渐成为替代传统义齿的主流选择。近年来,多种骨增量技术的成熟以及口腔数字化领域的不断发展,使种植适应证不断扩大,种植手术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是种植手术前使用锥形术CT对剩余牙槽... 背景:随着口腔领域的发展与进步,口腔种植技术逐渐成为替代传统义齿的主流选择。近年来,多种骨增量技术的成熟以及口腔数字化领域的不断发展,使种植适应证不断扩大,种植手术的成功率也越来越高。但是种植手术前使用锥形术CT对剩余牙槽嵴骨量进行准确测量并且个性化制定合适的种植方案,成为一部分临床医师的难题。目的:采用锥形束CT对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骨量进行测量分析,为优化下颌第一磨牙区种植方案的设计提供参考。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设计,纳入205例下颌第一磨牙缺失患者的锥形术CT影像,测量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高度及宽度,并将剩余牙槽嵴形态分为Ⅰ、Ⅱ、Ⅲ、Ⅳ4类(Ⅱ、Ⅲ、Ⅳ类剩余牙槽嵴为骨量不足),统计分析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高度、宽度、形态频数分布,不同性别患者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高度和牙槽嵴顶宽度的差异,剩余牙槽嵴高度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剩余牙槽嵴底宽度的相关性,年龄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高度的相关性。结果与结论:①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剩余牙槽嵴高度平均为(12.14±2.96)mm,其中<12 mm者占43.41%(89/205),下颌第一磨牙拟种植区牙槽嵴顶宽度平均为(6.80±1.65)mm,其中<6 mm者占26.34%(54/205);②男性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高度高于女性,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男性下颌第一磨牙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宽于女性,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1);③剩余牙槽嵴高度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和剩余牙槽嵴底宽度呈负相关(P<0.05);年龄与剩余牙槽嵴顶宽度呈正相关(P<0.05),与剩余牙槽嵴高度无明显相关性(P>0.05);④剩余牙槽嵴形态Ⅰ类占58.05%(119/205),Ⅱ类占9.27%(19/205),Ⅲ类占20.49%(42/205),Ⅳ类占12.19%(25/205),其中多数为Ⅲ类剩余牙槽嵴骨量不足,临床医生需要根据剩余牙槽嵴类型个性化设计最佳的种植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颌第一磨牙 剩余牙槽嵴形态 锥形术CT 种植修复 引导骨再生术 牙槽骨劈开术 骨移植术 短种植体 计算机辅助种植
下载PDF
3D打印个性化钛网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临床回顾性研究
6
作者 苏雅娣 邹节娟 +1 位作者 王超 黄元丁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69-177,共9页
目的拟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比3D打印个性化钛网(3D-PITM)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骨增量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 目的拟采用临床回顾性研究的方法,对比3D打印个性化钛网(3D-PITM)辅助下的引导骨再生(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与块状自体骨移植在复杂牙槽骨缺损重建中的骨增量效果。方法纳入2018年5月至2022年1月就诊于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口腔医院种植科的39名牙槽骨缺损种植患者,根据其骨增量术式不同分为3D-PITM+GBR组(19名)和自体骨Onlay组(20名)。术前拍摄CBCT影像导入Mimics-Research和3-Matic软件进行三维重建与数字化设计,采用计算机辅助设计(CAD)/激光选区熔融(SLM)技术制作3D-PITM。术中固定3D-PITM或自体骨块完成相应的骨增量手术。收集患者术前、植骨术后、术后6~9个月、种植体植入后的CBCT影像资料。基于CBCT数字影像资料,分别测量两组患者在种植体中轴线上牙槽骨增加的高度,以及在种植体平台下方0 mm、2 mm、4 mm处牙槽骨增加的宽度,并计算其成骨率。结果3D-PITM+GBR组在骨增量前后和种植前后的垂直骨增量[2.68 mm(0.45,4.23)、2.27 mm(0.49,3.27)]均高于块状自体骨移植[1.60 mm(0.33,1.62)、1.74 mm(0.53,1.60)]。3D-PITM+GBR组在骨增量前后牙槽嵴顶下方0 mm、2 mm、4 mm平均骨宽度增量[(1.97±0.97)mm、(2.59±1.22)mm、(2.94±1.50)mm]高于块状自体骨移植[(1.06±0.99)mm、(1.45±1.25)mm、(2.32±1.23)mm]。3D-PITM+GBR组在种植前后种植体平台下方0 mm、2 mm、4mm平均骨宽度增量[(2.34±1.09)mm、(2.53±1.48)mm、(2.85±2.20)mm]反低于块状自体骨移植[(2.51±1.34)mm、(3.04±1.73)mm、(3.38±1.94)mm]。3D-PITM+GBR组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的成骨率(66.8%,68.8%)均高于块状自体骨Onlay移植组(64.6%,62.6%)。3D-PITM用于重建复杂牙槽骨缺损能够较块状自体骨移植明显提高牙槽骨重建的高度和宽度,但植入物暴露率(21%)仍高于自体骨Onlay组(5%)。结论3D-PITM+GBR技术可代替块状自体骨移植用于重建复杂牙槽骨缺损,获得理想的骨增量效果和稳定的骨轮廓,但钛网暴露仍是其应用的常见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个性化钛网 引导骨再生 块状自体骨移植 牙槽骨缺损
下载PDF
牙槽突裂患者的牙种植治疗现状与研究进展
7
作者 戴雨薇 兰嵘 +1 位作者 吴轶群 王凤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4年第5期486-491,共6页
唇腭裂是常见的颌面部先天性发育异常,通常伴有牙槽突裂及天然牙缺失。牙槽突裂缺牙患者的传统修复常采用固定或可摘局部义齿治疗。随着骨移植和牙种植技术的出现,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可采用牙种植修复技术以实现更为理想的功能和美学效果... 唇腭裂是常见的颌面部先天性发育异常,通常伴有牙槽突裂及天然牙缺失。牙槽突裂缺牙患者的传统修复常采用固定或可摘局部义齿治疗。随着骨移植和牙种植技术的出现,唇腭裂序列治疗中可采用牙种植修复技术以实现更为理想的功能和美学效果。然而,目前针对牙槽突裂患者的骨增量手术方案缺乏统一标准,患者早期不同的治疗方案会导致牙槽突裂骨增量区剩余骨量和形态存在差异,进而影响该区域种植体的植入。本文将对牙槽突裂患者的骨移植方案及其对后续牙种植修复的影响、唇腭裂患者牙种植治疗效果的影响因素以及常见的治疗挑战进行概述,旨在促进唇腭裂患者获得更为理想的治疗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腭裂 牙槽突裂 口腔种植 骨移植 骨重建
下载PDF
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王改改 马平生 《临床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1247-1248,共2页
目的探讨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牙槽突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髂骨松质骨移植治疗,观察组给予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松质骨移植治疗,比较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咀嚼能力以及牙槽骨密度... 目的探讨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牙槽突裂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髂骨松质骨移植治疗,观察组给予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松质骨移植治疗,比较两组的修复成功率、咀嚼能力以及牙槽骨密度。结果观察组的修复成功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3个月内的MASA评分、牙槽骨密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脱钙人牙基质材料辅助髂骨移植治疗牙槽突裂可显著提升修复成功率,改善患者的咀嚼能力,提升牙槽骨密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髂骨移植 脱钙人牙基质 牙槽突裂 咀嚼能力 牙槽骨密度
下载PDF
骨钉骨膜联合髂骨松质骨植骨术修复替牙期唇腭裂牙槽突裂效果评价
9
作者 唐坤伦 何晓玲 陈丹 《上海口腔医学》 CAS 2024年第4期426-431,共6页
目的:评价骨钉骨膜联合髂骨松质骨植骨术修复替牙期唇腭裂牙槽突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2例替牙期唇腭裂牙槽突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单纯髂骨松质骨植骨,n=42)和试验组(骨钉骨膜联合髂... 目的:评价骨钉骨膜联合髂骨松质骨植骨术修复替牙期唇腭裂牙槽突裂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023年12月收治的62例替牙期唇腭裂牙槽突裂患儿的临床资料,按照术式分为对照组(单纯髂骨松质骨植骨,n=42)和试验组(骨钉骨膜联合髂骨松质骨植骨,n=40)。比较2组植骨区存活骨量体积、移植骨整体和不同植骨区吸收率、植骨成功率、植骨成活率及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SPSS 25.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试验组术后3、9个月植骨区存活骨量体积显著大于对照组(P<0.05),且2组术后9个月植骨区存活骨量体积与术后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9个月及3~9个月的移植骨吸收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且2组术后9个月移植骨吸收率与3个月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术后3、9个月鼻腔侧1/2区、牙槽嵴侧1/2区、唇侧1/2区和腭侧1/2区移植骨吸收率显著低于对照组,且2组牙槽嵴侧1/2区移植骨吸收率显著高于鼻腔侧1/2区,腭侧1/2区显著高于唇侧1/2区(P<0.05)。试验组植骨成功率、植骨成活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骨钉骨膜联合髂骨松质骨植骨术可有效修复替牙期唇腭裂牙槽突裂,降低骨吸收率和并发症,提高成骨效果。术后骨量吸收主要发生于术后3个月内,且主要发生于牙槽嵴顶区、腭侧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钉 骨膜 髂骨松质骨植骨术 唇腭裂 牙槽突裂
下载PDF
自体骨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修复牙槽骨重度缺损
10
作者 刘子略 王智 +2 位作者 宋文尚 李苏娜 蔡世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5年第10期2044-2051,共8页
背景:有研究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体骨联合应用于牙周骨缺损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二者联合治疗牙槽骨重度缺损的研究目前较为匮乏。目的:观察自体骨移植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修复牙槽骨重度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 背景:有研究将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体骨联合应用于牙周骨缺损治疗取得了良好效果,但二者联合治疗牙槽骨重度缺损的研究目前较为匮乏。目的:观察自体骨移植与富血小板纤维蛋白联合修复牙槽骨重度缺损的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4月至2023年2月衡水市人民医院收治的102例牙槽骨重度缺损患者,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51)与观察组(n=51),两组患者均进行引导性组织再生手术,对照组术中采用自体骨填充骨缺损,观察组术中采用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体骨填充骨缺损。观察两组临床疗效、手术前后牙齿松动度、牙周微生态环境(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牙槽骨高度及密度、龈沟液指标(转化生长因子β、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3)变化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与结论:术后6个月,两组治疗有效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 0.05);观察组患者术后3,6个月的牙齿松动度及牙周探诊深度、临床附着丧失、出血指数均低于对照组(P <0.05),术后6个月的牙槽骨高度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6个月的龈沟液转化生长因子β水平高于对照组(P <0.05),术后3,6个月的龈沟液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基质金属蛋白酶3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 <0.05)。结果提示:在引导性组织再生手术中,采用自体富血小板纤维蛋白与自体骨联合填充可改善牙槽骨重度缺损患者的牙周微生态环境、减轻牙龈组织炎症、促进牙槽骨组织再生与修复、降低牙齿松动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自体骨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引导骨组织再生 骨移植材料
下载PDF
两阶段整复理念与技术在成年牙槽突裂鼻翼基底重建的应用初探
11
作者 李承浩 石冰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29-133,共5页
牙槽突裂因其与牙颌协调、鼻唇畸形的密切关系是唇腭裂整复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成年牙槽突裂整复因较低的成功率,特别是鼻翼基底的重建不足,成为颌面外科医师的主要困扰,而鼻翼基底的良好重建是防止鼻畸形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 牙槽突裂因其与牙颌协调、鼻唇畸形的密切关系是唇腭裂整复的关键环节之一。传统成年牙槽突裂整复因较低的成功率,特别是鼻翼基底的重建不足,成为颌面外科医师的主要困扰,而鼻翼基底的良好重建是防止鼻畸形复发的关键因素之一。本文根据成年牙槽突裂的畸形特点提出成年牙槽突裂的两阶段整复理念与技术流程,以供参考与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植骨术 牙槽突裂 两阶段法 鼻翼基底重建
下载PDF
可吸收生物膜和同种异体骨联合髂骨移植修复牙槽突裂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苟学立 张林祥 +2 位作者 侯大为 岳海泉 刘瑞敏 《兰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2023年第6期26-30,共5页
目的研究可吸收生物膜和同种异体骨联合髂骨修复牙槽突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96例9~11岁的牙槽突裂患者资料,根据使用材料不同将其分为3组:可吸收生物膜,同种异体骨... 目的研究可吸收生物膜和同种异体骨联合髂骨修复牙槽突裂缺损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研究2016年1月-2020年1月就诊于甘肃省人民医院口腔颌面外科的96例9~11岁的牙槽突裂患者资料,根据使用材料不同将其分为3组:可吸收生物膜,同种异体骨联合髂骨组(A组,32例),可吸收生物膜联合髂骨组(B组,32例),髂骨组(C组,32例)。术后1周、术后6~12个月随访观察,行X线片检测评估3组病例术后Bergland分级、植入骨成功率和成活率。结果术后1周、术后6~12个月随访观察,牙槽突裂植骨区均一期愈合;髂骨取骨区愈合良好。未萌尖牙情况:A组中23颗萌出(23/32);B组中16颗萌出(16/32);C组中11颗萌出(11/32)。A组的植骨成功率(90.63%)及成活率(96.87%)高于B组(71.88%、84.36%)及C组(59.38%、7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7)。结论临床上采用可吸收生物膜、同种异体骨联合髂骨用于牙槽突裂植骨效果明显优于其余两种方法,具有良好的成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裂 植骨术 髂骨 同种异体骨 可吸收生物膜
下载PDF
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形态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的相关性及影响移植骨吸收的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培 苏小营 后岷红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6-10,共5页
目的探究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形态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的相关性,分析影响移植骨吸收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接诊的51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分别于植... 目的探究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形态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的相关性,分析影响移植骨吸收的因素。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1年1月天津市第四中心医院接诊的51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收集并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受试者分别于植骨前、植骨后即刻和植骨6个月后行全口腔锥形束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BCT),根据术前扫描结果将患者分为垂直型骨缺损组和水平型骨缺损组,并根据术后CBCT结果测定植骨吸收率。记录患者骨吸收率并根据骨吸收率水平将其分为高骨吸收率组和低骨吸收率组,采用Spearman法分析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形态分类与移植骨吸收率的相关性,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模型分析影响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患者移植骨吸收的因素。结果Spearma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水平型骨缺损间距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无相关性(rs=0.241,P=0.826);垂直型骨缺损间距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呈负相关(rs=-0.503,P=0.001)。多因素Logistic逐步回归结果显示,年龄>60岁[OR=3.766(95%CI:1.192,11.897)]、异体骨移植[OR=3.725(95%CI:1.179,11.767)]、牙槽嵴倒凹深度>1.0~2.0 mm[OR=5.830(95%CI:1.845,18.417)]、垂直型缺损间距偏大[OR=5.023(95%CI:1.717,14.695)]是影响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患者移植骨吸收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垂直型骨缺损间距与种植修复术后植骨吸收率呈负相关,年龄>60岁、异体骨移植、牙槽嵴倒凹深度>1.0~2.0 mm、垂直型缺损间距偏大是影响上颌前牙区牙槽骨缺损患者移植骨吸收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骨缺损 前牙区 骨吸收率 相关性
下载PDF
块状髂骨修复双侧牙槽嵴裂失败原因的回顾性研究
14
作者 茅传青 林智霖 +3 位作者 赖永圳 卢萌 王承勇 陈伟辉 《福建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295-299,共5页
目的探讨块状髂骨移植修复双侧牙槽嵴裂失败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8月33例行块状髂骨移植修复双侧牙槽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临床病历资料、影像资料、手术记录及相关数码照片,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尖牙... 目的探讨块状髂骨移植修复双侧牙槽嵴裂失败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8月33例行块状髂骨移植修复双侧牙槽嵴裂患者的临床资料,通过查阅临床病历资料、影像资料、手术记录及相关数码照片,分析患者的性别、年龄、尖牙萌出、分期植骨及牙龈生物型等因素与牙槽植骨失败的相关性。结果共纳入33例双侧牙槽嵴裂,男女比例为2∶1,失败6例。厚龈生物型患者双侧牙槽嵴裂植骨失败率(5.0%)低于薄龈生物型(38.5%),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牙龈生物型可能是导致双侧牙槽嵴裂植骨修复失败的关键因素之一,临床上应注意对此类型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裂植骨 唇腭裂 髂骨 术后并发症 骨再生
下载PDF
人工骨材料β⁃磷酸三钙在牙槽嵴裂骨缺损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陈凯歌 陈仁吉 +1 位作者 郭思远 林雨楠 《口腔疾病防治》 2023年第4期252-256,共5页
目的探讨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在牙槽嵴裂修复中的成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就诊的单侧牙槽嵴裂患者59例... 目的探讨β⁃磷酸三钙(β⁃tricalcium phosphate,β⁃TCP)、骨形态发生蛋白⁃2(bone morphogenetic pro⁃tein⁃2,BMP⁃2)在牙槽嵴裂修复中的成骨效果。方法选择2016年1月-2021年5月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口腔医院就诊的单侧牙槽嵴裂患者59例,根据使用骨修复材料的不同将其分为3组,A组为自体骨,共22例;B组为β⁃TCP,共18例;C组为BMP⁃2+β⁃TCP,共19例。将同一患者术前术后CBCT数据导入Mimics 21.0软件中,通过CBCT三维重建的方法,分别计算术前骨缺损体积及新成骨体积,计算成骨率,评估其成骨效果。结果3组术后伤口均愈合良好,无植入材料排出,无感染、裂开、排异等症状。术后12个月,3组患者CBCT扫描及三维重建图像可见牙槽嵴裂隙区内有新生骨桥形成,新生骨组织在影像密度上与正常骨组织没有明显差别,上颌骨的连续性得到不同程度的恢复。自体骨组成骨率为65.00%±16.66%,β⁃TCP组及BMP⁃2+β⁃TCP组成骨率分别为69.82%±17.60%、71.35%±17.51%,与自体骨组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382、P=0.244);且β⁃TCP组与BMP⁃2+β⁃TCP组两组成骨率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789)。结论β⁃TCP可以替代自体骨用于修复牙槽嵴裂,β⁃TCP中添加BMP⁃2并未明显提高成骨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裂 腭裂 自体骨移植 β⁃磷酸三钙 骨形态发生蛋白⁃2 骨修复材料 骨缺损修复 骨结合
下载PDF
骨移植材料用于PAOO的应用研究进展
16
作者 吴泳佳 李慧敏 +2 位作者 胡济安 陈学鹏 李晓军 《口腔医学》 CAS 2023年第12期1112-1118,1123,共8页
当牙槽骨皮质切开术与骨移植技术联合应用于辅助正畸治疗时,被称为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目前,PAOO已被证明可以加速正畸牙齿移动并实现牙周硬组织增量,对于正畸治疗过... 当牙槽骨皮质切开术与骨移植技术联合应用于辅助正畸治疗时,被称为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periodontally accelerated osteogenic orthodontics,PAOO)。目前,PAOO已被证明可以加速正畸牙齿移动并实现牙周硬组织增量,对于正畸治疗过程中降低牙周并发症及提高正畸长期稳定性有重要的意义。骨移植材料是骨增量的基础。本文就应用于PAOO的骨移植材料和辅助骨移植物固定技术的应用及研究现状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移植材料 牙周辅助加速成骨正畸治疗 骨增量 正畸 牙槽骨量不足
下载PDF
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用于拔牙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效果评价
17
作者 巨佳 杨驰 +5 位作者 武和明 赵吉宏 成黎霏 张欢 冯斌 胡开进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8-202,共5页
目的:验证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平行、阳性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选取280例受试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黄牛煅烧骨组)或对照组(Bio-Oss骨粉组)。主... 目的:验证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用于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盲法、平行、阳性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共选取280例受试者,按照1∶1比例随机分配至试验组(黄牛煅烧骨组)或对照组(Bio-Oss骨粉组)。主要疗效指标为材料植入后24周影像学变化,次要疗效指标是术后切口愈合情况、排异反应、骨代谢变化、填充后症状及骨感染征象。通过不良事件和严重不良事件的发生率评估材料安全性。采用SAS 8.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入组280例,完成267例,脱落13例。材料植入术后24周,牙槽骨缺损修复的有效率全分析集(符合方案集),试验组为90.58%(97.46%),对照组为87.05%(95.04%),试验组有效率-对照组有效率率差(95%CI),FAS结果为3.53%(-3.88%,10.94%),PPS结果为2.42%(-2.38%,7.22%),组间无显著差异。术后2组切口愈合良好,排异反应、骨感染征象、填充后症状及骨代谢变化发生率极低。2组材料不良事件发生率接近,未发生与研究材料有关的严重不良事件。结论: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在拔牙术后牙槽骨缺损修复的疗效非劣效于Bio-Oss骨粉,用于牙槽骨缺损修复安全且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牛煅烧骨填充材料 BIO-OSS骨粉 拔牙 牙槽骨缺损
下载PDF
三种材料封闭磨牙牙槽嵴保存术创的早期评价 被引量:2
18
作者 邱伟恩 杨婷婷 +4 位作者 胡涵韬 陈沁怡 朱湛枫 张维 班宇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5期137-142,共6页
目的:评价应用三种材料封闭磨牙牙槽嵴保存术创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0颗磨牙样本,随机分为三组,即骨胶原(Bone collagen,BC)组、胶原基质(Collagen matrix,CM)组及自体游离龈移植物(Free gingival graft,FGG)组,分别进行牙槽嵴保... 目的:评价应用三种材料封闭磨牙牙槽嵴保存术创的早期临床效果。方法:纳入30颗磨牙样本,随机分为三组,即骨胶原(Bone collagen,BC)组、胶原基质(Collagen matrix,CM)组及自体游离龈移植物(Free gingival graft,FGG)组,分别进行牙槽嵴保存术创封闭,每组10颗。结合CBCT、口腔扫描观察软组织厚度、创口面积、牙槽骨高度及体积变化。结果:术后15 d Collagen组创口面积收缩量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即刻、15 d、30 d软组织厚度CM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术后30 d牙槽骨垂直高度变化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0 d牙槽骨体积减少量Collagen组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结论:在牙槽嵴保存术创面愈合早期应用胶原基质及自体游离龈移植物封闭创面能阻止游离龈收缩塌陷,有利于维持附着龈稳定及成骨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嵴保存术 骨胶原 胶原基质 游离龈移植物 去蛋白牛骨基质
下载PDF
帐篷技术用于牙槽嵴增量的Meta分析
19
作者 龚佳明 赵瑞敏 +2 位作者 郎鑫 余占海 袁振飞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51-357,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估牙槽嵴缺损时使用帐篷技术进行骨增量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2002年4月1日至2022年10月10日PubMed、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SinoMed数据库有关牙槽嵴增量使用帐篷技术和常规骨增... 目的通过Meta分析方法系统评估牙槽嵴缺损时使用帐篷技术进行骨增量的有效性。方法电子检索2002年4月1日至2022年10月10日PubMed、Embase、Scopus、Cochrane Library、CNKI、万方、SinoMed数据库有关牙槽嵴增量使用帐篷技术和常规骨增量技术的对照研究。结果共纳入9篇研究,其中7篇研究有关水平骨增量,2篇研究有关垂直骨增量。Meta分析结果显示,帐篷技术与引导骨再生在水平骨增量[MD=0.89,95%CI(-0.07,1.85),P=0.07]和术后并发症[RR=3.90,95%CI(0.85,17.96),P=0.08]上表现相似。帐篷技术与引导骨再生和Onlay植骨相比有更少的骨吸收[MD=-3.98,95%CI(-6.32,-1.65),P=0.0008],较Onlay植骨可获得更多的垂直骨增量[MD=1.09,95%CI(0.38,1.81),P=0.003],但在种植体植入率上表现相似。结论有限证据表明,在牙槽嵴增量中帐篷技术可获得与引导骨再生或Onlay植骨类似或略佳的骨增量效果且骨吸收率更低,可作为扩增牙槽嵴轮廓的替代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帐篷技术 牙槽嵴增量 骨移植 种植体 META分析
下载PDF
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同期种植牙在骨宽度严重不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被引量:1
20
作者 刘捷 王维维 陈云剑 《西部医学》 2023年第7期1036-1039,1045,共5页
目的 探讨牙槽突扩张术联合引导骨再生(GBR)植骨术同期种植牙在骨宽度严重不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10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3例骨宽度严重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 目的 探讨牙槽突扩张术联合引导骨再生(GBR)植骨术同期种植牙在骨宽度严重不足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取2016年10月—2020年10月安徽中医药大学附属滁州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123例骨宽度严重不足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观察组(n=66)和对照组(n=57)。观察组实施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植骨术同期种植牙治疗,对照组实施传统牙槽骨劈开术同期种植牙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术后骨愈合时间,术前、术后1年种植体周围骨吸收量(近中吸收量、远中吸收量),术后1年内并发症发生率及患者主观感受评分(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结果 观察组术后骨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两组患者种植体周围牙槽骨近中吸收量、远中吸收量均较术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内,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术后1年,观察组主观感受评分固位功能、咀嚼功能、美观度、舒适度均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 牙槽突扩张术联合GBR治疗骨宽度严重不足疗效确切且并发症少,术后患者固位功能、咀嚼功能及美观舒适度主观感受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槽突扩张术 引导骨再生术植骨术 种植牙 骨宽度不足 固位功能 咀嚼功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