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TSP-1、VEGF、SPA及SPD联合检测在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诊断中应用价值
1
作者 朱献光 《罕少疾病杂志》 2024年第9期131-133,共3页
目的 分析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面活性蛋白D(SPD)联合检测诊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的效能。方法 92例EOSP孕妇,均于2021年4月-2022年4月被本院收治,将其划入观察组,健康孕妇87... 目的 分析血小板反应蛋白1(TSP-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面活性蛋白A(SPA)、表面活性蛋白D(SPD)联合检测诊断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EOSP)的效能。方法 92例EOSP孕妇,均于2021年4月-2022年4月被本院收治,将其划入观察组,健康孕妇87例,同期于本院行健康体检,将其划入对照组,比较两组TSP-1、VEGF、SPA及SPD差异;并描绘受试者工作曲线(ROC),分析TSP-1、VEGF、SPA、SPD联合诊断EOSP的具体效果。结果 观察组TSP-1为(3.08±0.47)ng/m L,高于对照组的(1.79±0.23)ng/m L,VEGF为(298.36±28.44)pg/m L、SPA为(13.30±2.06)ng/m L、SPD为(8.63±1.59)ng/m L,低于对照组的(335.49±33.67)pg/m L、(23.59±3.41)ng/m L、(19.20±2.36)ng/m L,有统计学差异(P<0.05);ROC结果显示,TSP-1、VEGF、SPA、SPD联合检测诊断EOSP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08(95%CI:0.867-0.949),高于TSP-1单独检测的0.833(95%CI:0.770-0.896)、VEGF单独检测的0.797(95%CI:0.733-0.861)、SPA单独检测的0.804(95%CI:0.732-0.876)、SPD单独检测的0.813(95%CI:0.743-0.884)。结论 TSP-1、VEGF、SPA、SPD在EOSP孕妇机体内呈异常表达,TSP-1、VEGF、SPA、SPD四者联合检测能够提高EOSP的诊断效果,可为临床提供有效的参考依据,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发型重.度子痫前期 表面活性蛋白A 表面活性蛋白d 诊断效能
下载PDF
不同时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NRDS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2
作者 韩晗 李晓霞 +3 位作者 帅向华 张志群 李晶 芦惠 《浙江医学》 CAS 2020年第12期1278-1281,共4页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NRDS的20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出生后使用PS时间的不同,分为≤3h组103例、>3h组101... 目的观察不同时间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杭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016年1月至2019年12月确诊为NRDS的204例患儿为研究对象,根据患儿出生后使用PS时间的不同,分为≤3h组103例、>3h组101例;比较两组患儿治疗情况(机械通气时间、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血气指标[氧分压(PaO2)、二氧化碳分压(PaCO2)]及氧合指数(OI)、治疗期间并发症及死亡情况。结果≤3h组患儿氧疗时间、住院时间均明显长于>3h组(均P<0.05)。两组患儿血气指标及O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组内各时点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PS治疗后12、72h的PaCO2明显下降(均P<0.05),PaO2、OI明显增加(均P<0.05)。两组患儿治疗期间均未发生早产儿视网膜病变,≤3h组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发生率明显高于>3h组(均P<0.05),动脉导管未闭(PDA)发生率低于>3h组(均P<0.05);两组患儿颅内出血、肺出血、坏死性小肠结肠炎等并发症发生率及病死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早期(生后3h内)使用PS治疗能明显降低NRDS患儿的PDA发生率及高危患儿病死率,虽不能明显缩短高危低体重NRDS患儿的氧疗时间及住院时间,但机械通气时间并不延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血气分析 并发症
下载PDF
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及SP-D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10
3
作者 王乃志 刘芹 +1 位作者 冯涛 蔺景双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7年第22期2216-2218,共3页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期49例,恢复期41例,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及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SP-D)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90例肺炎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观察组,其中急性期49例,恢复期41例,另选择同时期收治的健康体检者40例作为对照组。对比三组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及SP-D的表达水平。结果与恢复期组和对照组比较,急性期组相比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表达水平较低,SP-D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恢复期组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表达水平较低,SP-D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和恢复期组中,与轻症组相比,重症组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表达水平较低,SP-D表达水平较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急性期组中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及SP-D表达水平呈显著的负相关性(r=-0.81,P<0.05),恢复期组患者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及SP-D表达水平无显著相关性(r=-0.08,P>0.05)。结论血清中Clara细胞分泌蛋白及SP-D参与了肺炎支原体肺炎的发生与发展,且在不同病情患者中呈现出有差异的表达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原体支原体肺炎 CLARA细胞分泌蛋白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d
下载PDF
基于蛋白质结构知识解析活性多肽的酶解制备反应行为(Ⅰ)酶解反应动态特性的3-D图形表征 被引量:4
4
作者 齐崴 何志敏 何明霞 《化工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2387-2391,共5页
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信息学知识与凝胶排阻色谱技术及图形拟合处理相结合的生物大分子复杂酶解反应行为定量分析、直观表征及模拟解析的新方法.研究中以全酪蛋白胰蛋白酶为模式水解体系,根据完整的HPSEC实验谱图,经分子模拟多肽结构,获... 提出了一种基于生物信息学知识与凝胶排阻色谱技术及图形拟合处理相结合的生物大分子复杂酶解反应行为定量分析、直观表征及模拟解析的新方法.研究中以全酪蛋白胰蛋白酶为模式水解体系,根据完整的HPSEC实验谱图,经分子模拟多肽结构,获得了大量产物多肽信息;绘制了表征酶解反应动态特性的3D曲面图与21/2维伪彩色图,并对拟合曲面方程进行了数学分析,为调控酶解反应、定向和定量地高效获取目标活性多肽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酶解 3-d图形 曲面拟合 动态表征 活性多肽 蛋白质结构 高效凝胶排阻色谱
下载PDF
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SP—D与KL-6变化
5
作者 安静 刘丽媛 赵正阳 《世界中医药》 CAS 2016年第B03期1474-1475,共2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KL-6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72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SP—D和KL-6变化,并检测血清sP—D和KL-6变化...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KL-6在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支气管肺泡灌洗液中的变化及意义。方法:选择收治的72名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采用自身对照研究的方法,检测肺泡灌洗液中SP—D和KL-6变化,并检测血清sP—D和KL-6变化。结果: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儿的患侧肺泡灌洗液中SP-D和KL-6含量高于健侧,血清sP—D和KL-6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呼吸道合胞病毒肺炎患者肺泡灌洗液及血清sP—D和KL-6升高,提示患者肺泡上皮细胞受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表面活性蛋白d Ⅱ型肺泡细胞表面抗原 呼吸道合胞病毒
下载PDF
血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水平与小儿急性肺损伤评分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陈庆海 《河北医药》 CAS 2018年第4期494-496,501,共4页
目的探讨血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水平与小儿急性肺损伤评分的关系,为小儿急性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和67例急性肺损伤患儿(急性肺损伤组)的入院当日及入院1 d、3 d、5 d、7 d与14 d的血清S... 目的探讨血清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SP-D)水平与小儿急性肺损伤评分的关系,为小儿急性肺损伤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ELISA法检测30例健康儿童(对照组)和67例急性肺损伤患儿(急性肺损伤组)的入院当日及入院1 d、3 d、5 d、7 d与14 d的血清SP-D水平,同时对急性肺损伤患儿进行急性肺损伤评分;患儿按病情程度分为ALI不伴有多脏器功能衰竭(MOF)组与ALI伴有MOF组;按预后分为生存组和死亡组。结果入院当日血清SPD:急性肺损伤组血清SP-D的浓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ALI不伴有MOF组与ALI伴有MOF组血清中SPD水平与小儿急性肺损伤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生存组与死亡组血清中SP-D水平与小儿急性肺损伤评分差异均具有显著性(P<0.05)。动态血清SP-D:急性肺损伤患儿血清SP-D 5d达峰后降低;急性肺损伤评分入院1 d达峰后降低。不同病情程度与不同预后患儿的患儿入院当日血清SP-D与急性肺损伤评分均呈正相关性(P<0.05);患儿入院不同时间段血清SP-D与急性肺损伤评分无相关性(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后患儿血清SP-D水平升高,SP-D的升高程度可以反映早期肺损伤的程度,与小儿急性肺损伤评分具有一定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 儿童
下载PDF
急性肺损伤患儿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表面活性蛋白-A与肺损伤评分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雷芳 张娟 《创伤与急危重病医学》 2020年第4期270-272,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的表面活性蛋白(SP)-D、SP-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LI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足医院接诊的65例急性肺损伤儿童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中伴有脏器功能衰竭34... 目的探讨小儿急性肺损伤患者血清的表面活性蛋白(SP)-D、SP-A表达情况,并分析其与LIS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7月至2020年1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大足医院接诊的65例急性肺损伤儿童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其中伴有脏器功能衰竭34例,无脏器功能衰竭31例。另选择同期在我院体检的55例儿童作为体检组。分析血清SP-D、SP-A、LIS水平变化情况,及其相关性分析。结果观察组患儿血清SP-D、LIS评分显著高于体检组,SP-A水平显著低于体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有脏器功能衰竭患儿SP-D、LIS水平显著高于无脏器功能衰竭患儿,SP-A水平显著低于无脏器功能衰竭患儿,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LIS作为因变量,将血清SP-D、SP-A分别作为自变量,SP-D和LIS均呈正相关(r=0.709,P<0.05),SP-A和LIS呈负相关(r=-0.828,P<0.05)。结论急性肺损伤患儿的SP-D、SP-A与LIS的表达和病情严重程度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SP-D和LIS均呈正相关,SP-A和LIS呈负相关,可为靶向药物治疗小儿急性肺损伤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肺损伤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d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蛋白A
下载PDF
SP-D、CXCL13、lncRNA PVT1在老年COPD患者中的表达及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 被引量:1
8
作者 毛俊 王柯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2年第21期2630-2634,共5页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SP-D)及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水平、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lncRNA PVT1)表达,以及三者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湖北省武汉市优抚医... 目的探讨老年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患者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SP-D)及趋化因子配体13(CXCL13)水平、长链非编码RNA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lncRNA PVT1)表达,以及三者与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21年5月湖北省武汉市优抚医院收治的300例老年COPD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135例急性加重期患者纳入急性加重期组,165例稳定期患者纳入稳定期组,另选择65例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采用比色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受试者血清SP-D、CXCL13水平,采用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检测lncRNA PVT1表达,FGC-A肺功能测试仪检测肺功能指标,分析SP-D、CXCL13、lncRNA PVT1与肺功能指标的相关性。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P-D、CXCL13、lncRNA PVT1鉴别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的效能。结果急性加重期组、稳定期组血清SP-D、CXCL13水平及lncRNA PVT1表达高于对照组,第1秒用力呼气容积(FEV_(1))、FEV_(1)与用力肺活量(FVC)比值(FEV_(1)/FVC)、FEV_(1)占预计值百分数(FEV_(1)%pred)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OPD患者血清SP-D、CXCL13水平及lncRNA PVT1表达均与FEV_(1)、FEV_(1)/FVC、FEV_(1)%pred呈负相关(P<0.05)。SP-D、CXCL13、lncRNA PVT1鉴别COPD急性加重期和稳定期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07、0.671、0.696,联合3项指标后AUC达0.878,大于SP-D、CXCL13、lncRNA PVT1单独检测的AUC(Z=5.922、6.741、6.470,P<0.05)。结论老年COPD患者血清SP-D、CXCL13水平及lncRNA PVT1表达均升高,且与COPD急性加重及肺功能下降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表面活性蛋白d 趋化因子配体13 长链非编码RNA 浆细胞瘤转化迁移基因1
下载PDF
珂立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6
9
作者 丁为秀 李洁 +3 位作者 谢晓曼 何贤明 张海峰 汤薇薇 《安徽医学》 2010年第6期652-654,共3页
目的观察国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将18例孕32周前出生且在出生后6 h内入NICU的早产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气管插管滴入珂立苏后拔管,联合N-CPAP... 目的观察国产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珂立苏)联合鼻塞式持续气道正压通气(N-CPAP)预防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的效果。方法将18例孕32周前出生且在出生后6 h内入NICU的早产儿,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经气管插管滴入珂立苏后拔管,联合N-CPAP辅助呼吸,观察应用珂立苏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X线胸片的变化以及N-CPAP参数的变化(氧浓度、呼气末正压)。结果应用珂立苏联合N-CPAP预防RDS,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及氧合情况;N-CPAP参数(FiO2、PEEP)明显下调。结论珂立苏联合N-CPAP预防RDS疗效确切,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及氧合状况、下调N-CPAP所需的参数、缩短N-CPAP使用的总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神经肽P物质对早产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凋亡的调控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波 李青 +1 位作者 匡凤梧 许峰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68-872,共5页
目的探讨高氧对离体培养的早产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的影响及感觉神经肽P物质(SP)的保护作用及其与p38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机制的关系。方法分离纯化原代早产鼠AECⅡ,随机分为空气暴露组、高氧暴露组、SP干预空气暴露组及S... 目的探讨高氧对离体培养的早产大鼠Ⅱ型肺泡上皮细胞(AECⅡ)的影响及感觉神经肽P物质(SP)的保护作用及其与p38蛋白激酶(p38MAPK)信号转导机制的关系。方法分离纯化原代早产鼠AECⅡ,随机分为空气暴露组、高氧暴露组、SP干预空气暴露组及SP干预高氧暴露组。空气暴露组氧体积分数为0.21(21%),高氧暴露组氧体积分数为0.95(95%),SP干预组于暴露前加入SP1×10-6mol/L,在置于氧体积分数为0.21(21%)和0.95(95%)中各组分别暴露12、24、和48h,电镜观察AECⅡ的形态变化;MTT法及流式细胞仪测定其增殖率和凋亡率;蛋白质免疫印迹法(Westernblot)检测磷酸p38MAPK的动态变化。结果与空气暴露组比较,高氧组暴露12、24、48h后AECⅡ增殖率明显降低,凋亡率明显增加,而SP干预后其增殖率明显增加,凋亡率明显下降,形态学的损伤也有明显的改善。高氧刺激可导致p38的磷酸化激活,磷酸化p38在高氧损伤的AECⅡ表达明显增加,SP干预后,磷酸化p38表达明显降低。结论 P物质可促进高氧暴露AECⅡ的增殖并抑制AECⅡ的凋亡,SP通过抑制p38MAPK信号激活对氧化应激状态下的AECⅡ细胞可起到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物质 高氧 Ⅱ型肺泡上皮细胞 P38蛋白激酶
下载PDF
黑色金属铸造企业接触矽尘工人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和克拉拉细胞蛋白水平调查
11
作者 王爱红 段东辉 +3 位作者 李晓海 冷朋波 卢艳艳 张丹丹 《中华劳动卫生职业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667-672,共6页
目的了解黑色金属矽尘接触工人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克拉拉细胞蛋白(CCl6)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7-9月,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择5家黑色金属铸造企业37个接触矽尘岗位的174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职业卫生现... 目的了解黑色金属矽尘接触工人血清表面活性蛋白D(SP-D)和克拉拉细胞蛋白(CCl6)水平,并分析其影响因素。方法于2021年7-9月,采用横断面调查研究方法,选择5家黑色金属铸造企业37个接触矽尘岗位的174名工人作为研究对象。通过职业卫生现场调查和检测获得矽尘作业工人接触浓度,收集研究对象一般情况并采集外周血;采用双抗原夹心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工人血清中SP-D和CC16浓度;均值的比较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工人血清中SP-D和CC16浓度的影响因素用有序多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174名工人接触矽尘(呼吸性粉尘)时间加权平均浓度(C-TWA)浓度范围为0.09 mg/m3~3.59 mg/m3,接尘工人C-TWA超标率为32.18%(56/174),不同岗位工人超标率存在差异(χ^(2)=28.85,P<0.001),以造型岗位矽尘浓度最高,为(0.82±0.11)mg/m3;以接触矽尘C-TWA<50%职业接触限值(OEL)为参照,≥50%OEL的工人血清SP-D浓度升高(OR=4.95,95%CI:1.86~13.17,P=0.001)、CC16浓度下降(OR=0.15,95%CI:0.05~0.40,P<0.001);接触矽尘C-TWA≥OEL的工人血清CC16浓度下降(OR=0.46,95%CI:0.28~0.98,P=0.043)。与低职业健康素养者比较,高职业健康素养工人的血清SP-D浓度下降(OR=0.48,95%CI:0.25~0.92,P=0.027)、CC16浓度升高(OR=2.09,95%CI:1.10~3.97,P=0.024)。结论在工人体检结论未见异常的情况下,血清SP-D和CC16浓度水平发生变化,且该变化和工人接触矽尘的浓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粉尘 黑色金属铸造 矽尘 克拉拉细胞蛋白 表面活性蛋白d
原文传递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参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发病可能机制的探讨
12
作者 陆芬 《转化医学电子杂志》 2014年第5期35-36,38,共3页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参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1-09/2013-09收治的63例因RDS死亡且无血缘关系的新生儿为RDS组,分为32周以下组、32~36周组及36周以上组,每组各21例;选... 目的:探讨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参与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RDS )发病的可能机制.方法:选取我院2011-09/2013-09收治的63例因RDS死亡且无血缘关系的新生儿为RDS组,分为32周以下组、32~36周组及36周以上组,每组各21例;选取我院收治的63例无血缘关系的非RDS而死亡的新生儿为对照组,分组方式与 RDS 组以1∶1相对应.结果:RDS组中,肺部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mRNA阳性的细胞数量随胎龄增加保持不变,而对照组中,肺部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mRNA阳性的细胞数量随胎龄增加而升高.RDS组肺部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SP-B)mRNA阳性的细胞数水平显著小于对照组.RDS组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B缺陷频率为14.29%,明显大于对照组(1.59%);RDS组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SP-BmRNA缺陷频率42.86%,也明显大于对照组7.94%.结论:SP-BmRNA的缺失也是引发RDS病的因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肺表面活性物质蛋白B
下载PDF
固儿苏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3
作者 彭晓康 赵玉萍 王俐 《中国医药指南》 2012年第12期408-409,共2页
目的观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固尔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分为两组,一组经气管内给予固尔苏[100mg/kg]皮囊加压给氧... 目的观察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ulmonary surfactant,PS:固尔苏)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5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neonatal respiratory distress syndrome,NRDS)分为两组,一组经气管内给予固尔苏[100mg/kg]皮囊加压给氧;另一组为持续气道正压(continuous positive airway pressure,CPAP)治疗,比较两组的治愈率。结果两组比较:单用固儿苏治疗组30人,治愈好转率96.6%,单用CPAP治疗组25人,治愈好转率64.0%,两组治疗方案治愈率比较有显著差异性(P<0.01)。结论固儿苏治疗新生儿肺透明膜病操作简单,疗效较好,早期、及时使用PS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可提高早产儿的存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CPAP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水通道蛋白和氧合水平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沙得哈西 丁效国 +1 位作者 黄艳 杨丽 《新疆医学》 2019年第6期566-569,共4页
目的分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水通道蛋白和氧合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肺表面活性物质治... 目的分析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对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水通道蛋白和氧合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2013年3月-2018年9月)收治的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37例,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对照组(常规治疗)和观察组(常规治疗+肺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显效14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89.47%,对照组显效9例、有效3例、总有效率为66.67%,观察组患儿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患儿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水通道蛋白-1(AQP-1)、水通道蛋白-5(AQP-5)水平及血气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儿TGF-β1、TNF-α、水通道蛋白水平低于对照组,血气指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疗效显著,可改善肺的氧合功能,降低水通道蛋白、TGF-β1、TNF-α水平,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水通道蛋白
下载PDF
珂立苏联合机械通气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护理 被引量:3
15
作者 巩清梅 李懿 赵崟 《内蒙古中医药》 2013年第27期177-178,共2页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下联合使用珂立苏(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NRDS患儿经气管插管滴入珂立苏后拔管,联合N-CPAP辅助呼吸,观察应用珂立苏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氧分压及二氧... 目的:观察机械通气下联合使用珂立苏(肺表面活性物质)对治疗早产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的疗效,探讨护理措施。方法:对30例NRDS患儿经气管插管滴入珂立苏后拔管,联合N-CPAP辅助呼吸,观察应用珂立苏前、后血气分析指标(动脉氧分压及二氧化碳分压)的变化、x线胸片的变化以及N-CPAP参数的变化(氧浓度、呼气末正压),并配合适当的护理。结果:应用珂立苏联合N-CPAP预防RDS,可明显改善血气指标及氧合情况;N-CPAP参数(FiO,、PEEP)明显下调。结论:正确、有效的护理措施和配合,在珂立苏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泡表面活性物质 早产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
下载PDF
基质金属蛋白酶-9抑制剂对犬体外循环肺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4
16
作者 龚文辉 葛圣林 +3 位作者 张成鑫 张胜权 冯俊波 张雷 《中国胸心血管外科临床杂志》 CAS 2010年第1期36-40,共5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抑制剂多西环素(Doxycycline)对体外循环(CPB)引起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只健康杂种幼犬(体重10~12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 目的研究外源性基质金属蛋白酶-9(matrix metalloproteinases-9,MMP-9)抑制剂多西环素(Doxycycline)对体外循环(CPB)引起肺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20只健康杂种幼犬(体重10~12kg),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n=10)和实验组(n=10);对照组:CPB前后不采取任何肺保护措施;实验组:CPB术前3d每天饲料拌食多西环素(30mg/kg体重)。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检测血浆MMP-9浓度;监测两组犬血流动力学和呼吸参数,计算术前和术后肺泡-动脉氧分压差(A-aDO2)和呼吸指数(RI);比色法测定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髓过氧化物酶(MPO)活性;考马斯亮蓝G-250法测定BALF总蛋白。CPB后,在光学显微镜和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肺组织形态学改变;计算肺组织干湿重系数(W/D)。结果两组犬血浆MMP-9浓度随CPB时间延长而显著增高,CBP150min和270min时实验组血浆中MMP-9含量较对照组显著下降(9.45±5.29ng/mlvs.18.66±5.90ng/ml,t=3.664,P=0.005;16.63±2.90ng/mlvs.26.17±5.96ng/ml,t=5.216,P=0.001)。实验组MPO活性,BALF中总蛋白浓度,肺组织W/D,术后A-aDO2和RI均较对照组均明显减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5.622,P=0.000;t=5.081,P=0.001;t=2.266,P=0.050;t=4.927,P=0.001;t=6.679,P=0.000)。肺组织病理和电子显微镜显示实验组损伤明显减轻。结论多西环素通过抑制MMP-9的分泌,降低细胞基底膜的降解,减轻肺泡白细胞浸润和肺水肿,可起到对肺的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外循环 急性肺损伤 基质金属蛋白酶 多西环素 肺保护
下载PDF
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婕华 肖小冰 王卿 《中国医药科学》 2018年第2期58-60,77,共4页
目的对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N... 目的对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及判定。方法选取本院收治的60例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作为本次的研究对象(时间为2015年2月~2017年9月期间),将其依据治疗方案分为对照组、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行NCPAP治疗,观察组行INSURE技术(经气管插管-注入肺表面活性物质-拔管)联合NCPAP治疗,并将两组新生儿经治疗的24h动脉血气指标,OI(氧合指数)、住院时间、住院总费用及肺部并发症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呼吸窘迫综合征患儿经治疗后24h的Pa O2为(102.25±8.36)mm Hg,Pa CO2为(40.97±2.59)mm Hg,OI为(3.42±1.08),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症发生率为6.67%,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住院时间为(17.85±3.17)d,住院费用为(33587.16±5214.14)元,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NSURE技术联合NCPAP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显著,可明显改善患儿呼吸窘迫,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其病情康复,在基层医院缺乏有创呼吸机的条件下,是有效、易获得的抢救措施,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CPAP INSURE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呼吸窘迫综合征 新生儿
下载PDF
腹部不同刺激强度手术对大鼠肺肿瘤坏死因子α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陈艳 蔡宏伟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883-888,共6页
目的:探讨腹部不同强度的手术刺激对肺部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分别为麻醉对照组(A组),腹部皮肤2 cm切口组(B组),腹部皮肤+肌肉2 cm切口组(C组),腹部皮肤+肌肉+腹膜2 cm切口组(D组),腹部皮肤+肌肉+腹膜2... 目的:探讨腹部不同强度的手术刺激对肺部的影响。方法:将10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20只。分别为麻醉对照组(A组),腹部皮肤2 cm切口组(B组),腹部皮肤+肌肉2 cm切口组(C组),腹部皮肤+肌肉+腹膜2 cm切口组(D组),腹部皮肤+肌肉+腹膜2 cm切口+腹腔探查2 min+牵拉肠管组(E组)。经大鼠尾静脉注射丙泊酚10 mg/kg诱导,术中静脉泵注丙泊酚35~45 mg/(kg.h),维持麻醉深度在适度镇静而无明显镇痛作用的水平。根据术后取标本的时间不同每组各分为6 h,1 d,3 d,7 d组4个亚组,每亚组5只。按分组取大鼠肺组织,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测定各组大鼠肺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surfactant protein-A,SP-A)的表达水平,并进行比较分析。结果:术后6 h,3 d,7 d,5组大鼠肺组织TNF-α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D和E组大鼠肺组织TNF-α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5)。术后1和3 d大鼠肺组织TNF-α的表达E组>D组>C组>B组,B^E组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 h,3 d,7 d,5组大鼠肺组织SP-A的表达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 d,D和E组大鼠肺组织SP-A的表达明显高于A组(P<0.05),D和E组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部手术刺激强度增加对大鼠术后肺部影响增大,腹腔内手术对术后肺部的影响比非腹腔内手术大,但尚处于代偿范围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部手术 肿瘤坏死因子Α 肺表面活性物质相关蛋白A
下载PDF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结合高频振荡通气对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临床治疗及其并发症分析 被引量:2
19
作者 方玉玲 彭晓瑞 胡艳松 《罕少疾病杂志》 2022年第12期44-45,共2页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NRDS 40例。所有患儿均予以PS治疗,其中将选取20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干预的患儿纳入至对照组,选取20... 目的探讨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NRDS)患儿采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PS)联合高频振荡通气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8月在本院就诊的NRDS 40例。所有患儿均予以PS治疗,其中将选取20例采用常频机械通气干预的患儿纳入至对照组,选取20例采用高频振荡通气干预的患儿纳入至观察组。统计两组临床疗效、血气分析指标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儿临床总有效率95.00%与对照组患者85.00%,P>0.05。干预前,两组血气分析指标比较,P>0.05,干预后,PaO2、PaO2/FiO2、pH水平均较干预前上升,PaCO_(2)水平较干预前下降,组间比较,观察组PaO2、PaO2/FiO2、pH水平较对照组高,观察组PaCO_(2)水平较对照组低,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患儿并发症发生率10.00%更低。结论与常规机械通气比较,PS结合高频振荡通气用于NRDS患儿,可改善患儿血气分析,提高临床疗效,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 高频振荡通气 临床疗效 并发症
下载PDF
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25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李东辉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16年第2期37-38,41,共3页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加呼吸机辅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经气管插管给药,测... 目的探讨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的疗效。方法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48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25例,对照组23例。对照组常规治疗加呼吸机辅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牛肺泡表面活性物质经气管插管给药,测定两组机械通气相关指标、疗效指标、并症发生率等。所获数据采用方差分析,t检验和X^2检验。结果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71.4 h,治疗组呼吸机使用时间平均50.1 h。两组比较,t=2.9815,P<0.005,有显著性差异。治疗组治愈或好转24例,占96.00%;对照组治愈或好转16例,占69.56%,两组比较,X^2=4.2740,P<0.05,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治疗4 h后气血分析中,PaO_2、SaO_2、PaO_2/FiO_2比较t=2.5970~6.4022,P<0.01~0.001。结论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械通气 肺泡表面活性物质/治疗应用 新生儿 呼吸窘迫综合征/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