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icrosurgical anatomy of the ambient cistern and its related arachnoidal membranes
1
作者 樊俊 《外科研究与新技术》 2011年第3期228-228,共1页
Objective To study microanatomy featur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mbient cisterns and their arachnoidal membranes in detail. Methods Ambient cisterns including their shapes,borders,contents and arachnoidal membra... Objective To study microanatomy features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ambient cisterns and their arachnoidal membranes in detail. Methods Ambient cisterns including their shapes,borders,contents and arachnoidal membranes were observed in 20 cadaveric brains using an operating microscope. Results Th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icrosurgical anatomy of the ambient cistern and its related arachnoidal membranes
下载PDF
环池的显微解剖和临床价值 被引量:4
2
作者 陈兵 伦鹏 +3 位作者 张杰 曲静 陈晓东 丰育功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3年第5期415-417,共3页
目的探讨环池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利用20具(40侧)尸头标本,动、静脉分别用红蓝色乳胶灌注,模拟颞下入路,了解环池的显微解剖。对环池内的血管和神经走行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测量。结果环池内的主要结构脉络膜前动脉、基... 目的探讨环池的显微解剖及其临床价值。方法利用20具(40侧)尸头标本,动、静脉分别用红蓝色乳胶灌注,模拟颞下入路,了解环池的显微解剖。对环池内的血管和神经走行及毗邻关系进行观察、测量。结果环池内的主要结构脉络膜前动脉、基底静脉、大脑后动脉及滑车神经。主要对基底静脉和滑车神经进行了观察和测量。在外侧膝状体处,基底静脉和大脑后动脉之间的距离为(4.86±1.25)mm。基底静脉大多位于大脑后动脉的上内侧,附于中脑的外侧,直径1.0~4.2mm。基底静脉在中脑外侧面的前缘、外侧膝状体、中脑外侧沟处基底静脉到小脑幕切迹的平均直线距离分别为(9.04±0.68)mm、(4.08±1.25)mm、(6.02±2.01)mm。滑车神经穿入处在后床突后外方(12.88±3.25)mm,在幕中潜行(6.78±1.88)mm。结论熟悉环池内的解剖结构,了解环池中的血管和神经走行,手术的过程中可以更好的保护血管、神经,减少出血及术后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池 滑车神经 基底静脉 解剖学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经脉络膜裂颞部到环池的显微解剖 被引量:1
3
作者 王永恒 刘丽 +3 位作者 魏绍武 华红果 冯继 赵建华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65-69,共5页
目的:研究经脉络膜裂颞部到环池的解剖特点,为经脉络膜裂入路治疗环池区域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经10%甲醛固定的完整成人湿性尸头标本10例(20侧),观察脉络膜裂颞部的神经血管结构,显微镜下模拟经脉络膜裂颞部到环池手术入路。结果... 目的:研究经脉络膜裂颞部到环池的解剖特点,为经脉络膜裂入路治疗环池区域病变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经10%甲醛固定的完整成人湿性尸头标本10例(20侧),观察脉络膜裂颞部的神经血管结构,显微镜下模拟经脉络膜裂颞部到环池手术入路。结果:脉络膜裂颞部是位于侧脑室颞角内侧壁的一条自然裂隙,从丘脑枕下方的房部向前延伸进入颞叶,脉络膜前动脉自环池经下脉络膜点进入侧脑室颞角,是辨认脉络膜裂颞部顶点的标志;经脉络膜裂颞部可从环池的外上方显露环池内的结构,对环池内的大脑后动脉P2段、基底静脉、颞叶内侧海马、中脑等结构有良好的显露,而对于位置较低的滑车神经、小脑上动脉等结构显露欠佳。结论:脉络膜裂颞部及环池周围神经血管结构复杂,熟悉其解剖特点十分重要,经脉络膜裂入路为治疗环池及颞叶内侧病变提供了一条良好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脉络膜裂 颞部 环池 显微解剖 手术入路
下载PDF
环池形态改变与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关系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胡均贤 徐春林 吴雅兰 《临床外科杂志》 2019年第2期135-137,共3页
目的探讨环池形态与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11月行去骨瓣减压术279例,探讨环池形态改变与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关系。结果环池受压变窄136例,术后未出现并发症38例,出现一种并发症58... 目的探讨环池形态与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关系。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11月~2016年11月行去骨瓣减压术279例,探讨环池形态改变与颅脑损伤开颅术后常见并发症的关系。结果环池受压变窄136例,术后未出现并发症38例,出现一种并发症58例,两种31例,三种及以上9例,其中胃出血38例,肺部感染24例,高血糖21例,泌尿系感染16例,腹泻20例,迟发性颅内血肿14例,其他15例;环池单侧闭塞84例,出现一种并发症30例,两种42例,三种及以上12例,其中胃出血49例,肺部感染38例,高血糖25例,泌尿系感染8例,腹泻13例,迟发性颅内血肿9例,其他11例。环池双侧全闭59例,出现一种并发症6例,两种18例,三种及以上35例,其中胃出血53例,肺部感染51例,高血糖33例,泌尿系感染2例,腹泻2例,迟发性颅内血肿6例,其他10例。结论环池形态改变越严重,术后并发症种类越多。胃出血,肺部感染和高血糖的发生率与环池受压程度呈正相关,腹泻发生率与环池受压程度呈负相关,迟发性颅内血肿和泌尿系统感染与环池受压程度无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环池 并发症
下载PDF
脑挫裂伤伴弥漫性脑肿胀的治疗 被引量:4
5
作者 王伟金 冯清亮 江勇豪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4年第6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伴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48例脑挫裂伤合并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58.3%)行保守治疗,其中恢复良好26例,死亡2例;20例(41.7%)行手术治疗... 目的探讨脑挫裂伤伴弥漫性脑肿胀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对48例脑挫裂伤合并弥漫性脑肿胀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特点、治疗情况及预后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28例患者(58.3%)行保守治疗,其中恢复良好26例,死亡2例;20例(41.7%)行手术治疗,其中恢复良好9例,中度残疾5例,重度残疾2例,死亡4例。结论脑挫裂伤伴弥漫性脑肿胀早期病情多不严重,但变化快,突然恶化;观察环池的变化,把握好手术时机,可以提高治愈率,降低致残率及病死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损伤 环池 脑肿胀 脑挫裂伤 手术时机
下载PDF
锁孔经后颞下联合经脉络裂入路至环池的显微解剖研究
6
作者 王昊 俞文华 +2 位作者 车志豪 张祖勇 张荣 《医学研究杂志》 2010年第12期70-73,共4页
目的研究锁孔经后颞下联合经脉络裂入路至环池的显微解剖并定量测定显露范围。方法在8例16侧成人尸头标本上,采用锁孔经后颞下联合经脉络裂入路显露环池,并在导航下定量测量显露范围。结果选择合适的锁孔骨窗行经后颞下入路时,Labbe′s... 目的研究锁孔经后颞下联合经脉络裂入路至环池的显微解剖并定量测定显露范围。方法在8例16侧成人尸头标本上,采用锁孔经后颞下联合经脉络裂入路显露环池,并在导航下定量测量显露范围。结果选择合适的锁孔骨窗行经后颞下入路时,Labbe′s静脉多数不影响操作,可较好显露三叉神经、大脑后动脉P2 a段和脑干外侧面。在同一骨窗中行经脉络裂入路时,向尾侧牵拉海马体后,穹隆伞至外侧膝状体垂直距离由5.28±0.46mm增至11.18±0.57mm,除1例外,均可较好显露大脑后动脉P2p段。结论锁孔经后颞下和经脉络裂入路可以分别显露环池下部和上部。MR I冠状位上,海马旁回内缘中点可以作为两种入路选择的解剖标志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锁孔入路 后颞下 脉络裂 环池 定量测定
下载PDF
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CT环池影像学改变分析 被引量:14
7
作者 万振海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5期19-20,24,共3页
目的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CT环池影像学改变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8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扫描,根据环池改变程度分型分为A组(14例)、B组(25例)、C组(31例)、D组(10例),分别为Ⅰ、Ⅱ、Ⅲ... 目的颅脑损伤患者手术治疗前后CT环池影像学改变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5月至2015年5月80例颅脑损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颅脑CT扫描,根据环池改变程度分型分为A组(14例)、B组(25例)、C组(31例)、D组(10例),分别为Ⅰ、Ⅱ、Ⅲ、Ⅳ型。比较环池的受压程度与预后的关系,并分析影像学特点。结果 A、B、C、D组死亡率依次升高,分别为0.00%、23.81%、53.85%、86.67%,四组两两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18例环池无明显受压情况,无闭塞患者中,14例预后良好,3例中度残疾,1例重度残疾,无植物生存与死亡患者。21环池变窄、轻度受压,环池宽度为1-2mm患者中,12例预后良好,2例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各1例,死亡5例。26例环池中度受压,宽度<1mm患者中,7例预后良好,1例中度残疾,重度残疾、植物生存各2例,14例死亡。15例环池重度受压,完全闭塞患者中,预后良好、植物生存各1例,13例死亡。结论颅脑损伤患者环池的受压程度越严重,预后越差;手术治疗可减轻患者环池受压程度,达到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手术 CT环池
下载PDF
早期CT环池形态改变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 被引量:3
8
作者 叶仕平 温丽群 《中国当代医药》 2018年第34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早期CT环池形态改变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对患者实施3个月随访,根据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56)与预后较差组(n=32),所有患者均... 目的探讨早期CT环池形态改变对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88例急性颅脑损伤患者,对患者实施3个月随访,根据患者格拉斯哥预后评分将患者分为预后良好组(n=56)与预后较差组(n=32),所有患者均在入院5 h内实施CT检查,了解患者环池形态状况,并复查CT,了解环池形态动态改变状况,总结患者早期CT环池形态改变与预后之间的关联。结果预后良好组患者的首次CT检查环池形态分级优于预后较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预后良好组患者的CT复查环池压迫减轻发生率明显高于预后较差组,环池压迫不变及环池压迫加重发生率明显低于预后较差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CT环池形态改变与急性颅脑损伤患者预后状况存在关联,可通过CT环池形态改变状况评估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期CT环池形态改变 急性颅脑损伤 预后
下载PDF
环池及其手术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王峰 孙涛 +1 位作者 李新钢 李宗正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165-169,共5页
目的研究环池解剖,对比4种手术入路,明确其各自适应证及禁忌证。方法 12例(24侧大脑半球)用4%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4例用单纯4%甲醛处理,8例血管内灌注有色硅胶。在手术显微镜辅助下分侧解剖、观察,并对比至环池的4种手术入路,重点... 目的研究环池解剖,对比4种手术入路,明确其各自适应证及禁忌证。方法 12例(24侧大脑半球)用4%甲醛固定的成人头颅标本,4例用单纯4%甲醛处理,8例血管内灌注有色硅胶。在手术显微镜辅助下分侧解剖、观察,并对比至环池的4种手术入路,重点观察限制各入路的结构。结果环池从脚池后缘延伸至中脑四叠体外侧缘,包绕脑干上部外侧面。其内主要有大脑后动脉 P_2段、小脑上动脉、脉络膜前动脉、基底静脉及滑车神经。颞下人路适用于环池下部病变,Labbé静脉、海马旁回影响此入路暴露;经颞-经脉络膜入路适用于非优势侧半球环池上部病变,此入路需作颞叶皮质切开,Labbé静脉前置将限制皮质切口;经岛叶-经脉络裂入路适用于环池前上部病变,但可损伤颞干,下环岛沟越长,切口越短,损伤越小;枕部经小脑幕入路适用于环池后下部病变,海马旁回也是影响此入路的主要结构。结论环池病变的手术入路选择必须认真考虑病变的准确位置,Labbé静脉,海马旁回与病变的位置关系是确定手术入路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叶 环池 脉络裂 手术入路
原文传递
环池及其附属蛛网膜结构的显微手术学解剖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樊俊 漆松涛 +1 位作者 张喜安 石瑾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85-289,共5页
目的 研究环池及其蛛网膜的显微解剖学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20例尸头环池的形态、边界、内容物及相关蛛网膜结构.结果 环中脑膜由覆盖幕缘及鞍背的外层蛛网膜发出并环绕中脑,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环池位于该... 目的 研究环池及其蛛网膜的显微解剖学特点,并探讨其临床意义.方法 在手术显微镜下观察20例尸头环池的形态、边界、内容物及相关蛛网膜结构.结果 环中脑膜由覆盖幕缘及鞍背的外层蛛网膜发出并环绕中脑,可分为前、后两个部分;环池位于该膜的上方,主要包括脉络膜前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静脉,有时可见部分小脑上动脉.环池分别与颈内动脉池、脚间池、动眼神经池、小脑脑桥角池、小脑中脑裂池及四叠体池交通.结论 环池是一个幕上脑池,了解环池及其蛛网膜的解剖结构,有助于显微手术操作及手术入路的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池 蛛网膜 显微解剖 神经外科手术
原文传递
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的临床显微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施辉 周辉 +2 位作者 李爱民 江伟 孙勇 《临床医学》 CAS 2011年第5期8-10,F0004,共4页
目的通过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指导临床显微切除环池和脚池周围,尤其环池后上部的病变,并避免重要结构的损伤。方法本项目通过对10例(20侧)国人成人湿颅标本进行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的研究,了解该入路... 目的通过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的显微解剖研究,指导临床显微切除环池和脚池周围,尤其环池后上部的病变,并避免重要结构的损伤。方法本项目通过对10例(20侧)国人成人湿颅标本进行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的显微解剖学的研究,了解该入路的脉络裂、海马旁回、穹窿带、丘脑等脑组织结构和脉络膜前动脉、基底动脉、大脑后动脉、基底静脉、滑车神经等结构,以及相互毗邻关系,并进行一定的测量观察。结果①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可在不牵拉颞叶基底面的前提下很好的暴露环池上部。此入路较颞下入路,手术路径明显缩短,且避免了颞下入路颞叶牵拉对Labbé静脉和颞叶的损伤;避免了对视束的损伤风险。②经颞中回是到颞角最直、最短的路径;经岛叶-脉络膜入路避免了对颞叶的过度牵拉,但对颞干的损伤可能导致严重的神经学缺陷。③颞下入路能很好的显露环池下部结构,不需在颞叶做皮质切口,但其不适合环池上部病变。Labbé静脉损伤、牵拉颞叶,有颞叶挫伤、静脉梗死或挫伤性血肿的危险。结论经侧脑室颞角脉络裂入路能够较好地暴露环池周围病变,在认真考虑肿瘤正确位置、与Labbé静脉等结构的关系后,可以达到手术损伤最小化、术野暴露最大化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侧脑室颞角脉络裂 环池 显微解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