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istance of Cement Paste and Its Relationship to Strength under the Corrosive Action of Ambient Media
1
作者 Weilun Wang Shiqun Li +1 位作者 Jiashan Hu Feng Xing 《Engineering(科研)》 2012年第6期291-296,共6页
In this study, we measured the resistances (test frequency 837.8 Hz) of the paste of Portland cement (PC) and phosphoaluminate cement (PALC) subjected to different types of corrosion and different numbers of freeze-th... In this study, we measured the resistances (test frequency 837.8 Hz) of the paste of Portland cement (PC) and phosphoaluminate cement (PALC) subjected to different types of corrosion and different numbers of freeze-thaw cycles. This study aimed to improve understanding of the changing characteristics of paste resistance from both micro and macro perspectives by associating changes in the paste microstructure with changes in the paste mechanical strength using X-ray diffraction (XRD),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NMR), and other methods. Our results showed that changes in the paste resistance under the corrosive action of ambient media could signal the deterioration of paste structure and loss of paste strength. Continuous hydration reactions within the paste were found to render it more dense and increase its resistance. Invasion of corrosive ions was found to continue to increase paste resistance if the structure of the cement paste was not destroyed. Otherwise, paste resistance would decrease. Corrosive media were found to cause the dispersion of hydrated gels with certain 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Because spatial resistance was found to cause difficulty in the transportation of ion clusters, the decreases in resistance caused by long-term corrosion might be reduced due to a compensation effect. This effect was found to be related to the severity of structural damage to the paste. The magnitudes of corrosive effects of chemical media on the radicals in the cement paste structure were found to occur in the following order: SiO4 > AlO4 > PO4. The resistance and strength of the PC was always lower than those of PALC. In addition, losses of resistance and strength by PALC were mainly due to deterioration of the radical structure of AlO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MENT PASTE ambient media RESISTANCE Characterization Microstructure STRENGTH
下载PDF
空气中抗生素耐药菌和耐药基因的赋存特征及研究现状
2
作者 李烨姗 杨珍珍 +4 位作者 王雪荣 颜蒙蒙 张卓毅 张琇 李红娜 《中国农业气象》 CSCD 2024年第5期472-483,共12页
抗生素被广泛用于医疗和养殖行业,由此引起的微生物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难题。当前对土壤和水体环境中抗生素耐药菌(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ARB)及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报道较多,而针对空气中的... 抗生素被广泛用于医疗和养殖行业,由此引起的微生物耐药性已成为全球公共卫生难题。当前对土壤和水体环境中抗生素耐药菌(Antibiotic-resistant bacteria,ARB)及耐药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报道较多,而针对空气中的研究较为缺乏。本文全面揭示了国内外不同类型环境空气中ARB和ARGs的赋存特征、影响因素及传播机制,以期为微生物耐药性的跨介迁移规律解析及科学应对提供理论支撑。结果表明,空气中ARB和ARGs的丰度受环境条件影响,养殖场、污水处理厂及医院等典型污染区丰度较高,四环素类、磺胺类和β-内酰胺类ARGs为主要类型。其中,养殖场空气中ARGs的丰度高于其他环境2~3个数量级,猪舍在所有畜禽舍类型中丰度最高。目前,对空气中ARB和ARGs的采样要求缺乏统一的规范标准,采样季节、时长、粒径及共存污染物均对测定结果产生影响。同时,大气污染程度、土壤含水率、降水情况及气团运动等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空气中ARB和ARGs的环境行为,有关其在土壤−大气界面的迁移规律及驱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空气 抗生素耐药基因 抗生素耐药菌 采样因素 跨介质迁移
下载PDF
糜棱岩形成过程的空洞损伤-局部低围压破碎机制 被引量:1
3
作者 白嘉楠 李和平 胡宗军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2002年第4期558-560,共3页
提出一个糜棱岩形成过程中变形和破碎的新机制 :空洞损伤 -局部低围压破碎机制。认为原岩在糜棱化过程中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 ,即由流动构造运动引起韧性的空洞损伤阶段和空洞损伤所形成的多孔介质受局部低围压效应影响发生的破碎阶段。... 提出一个糜棱岩形成过程中变形和破碎的新机制 :空洞损伤 -局部低围压破碎机制。认为原岩在糜棱化过程中经历了两个主要阶段 ,即由流动构造运动引起韧性的空洞损伤阶段和空洞损伤所形成的多孔介质受局部低围压效应影响发生的破碎阶段。使用有限元方法结合莫尔 -库仑破碎准则对这种多孔介质进行了破碎过程的数字模拟计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形成过程 糜棱岩 多孔介质 围压效应 空洞损伤-局部低围压破碎机制 有限元 数值模拟 变形
下载PDF
短HRT下厌氧降流式悬浮填料床预处理生活污水的研究 被引量:9
4
作者 何成达 叶亚玲 +4 位作者 季俊杰 葛丽英 何莲 谈玲 王惠民 《中国沼气》 2004年第3期11-14,共4页
在环境温度下用厌氧降流式悬浮填料反应器对生活污水进行了不同HRT的试验研究。当HRT为6h,4h,3h时,厌氧降流式悬浮填料反应器去除污水COD都是有效的,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7 6%,52 8%和49 7%。为了考察HRT为3h时反应器的性能,试验连续进行... 在环境温度下用厌氧降流式悬浮填料反应器对生活污水进行了不同HRT的试验研究。当HRT为6h,4h,3h时,厌氧降流式悬浮填料反应器去除污水COD都是有效的,COD的去除率分别为57 6%,52 8%和49 7%。为了考察HRT为3h时反应器的性能,试验连续进行了6个月。试验结果表明,试验期间平均COD去除率为47 7%,在冬季低温期间COD去除率保持在38 3%;SS的平均去除率为64%。同时探讨了短HTR下COD降解的机理。因此降流式悬浮填料厌氧反应器在短时HRT下作为一种预处理手段是有效的,对于小型村镇污水处理来说是一种比较理想的前处理装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厌氧降流式悬浮填料床 预处理 生活污水 环境温度 HRT 前处理装置
下载PDF
应用环境媒体设计手法之包装设计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婧菁 《设计》 2016年第5期118-119,共2页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探讨环境媒体之于互动性包装设计方面的应用。研究中所用研究方法为实验法。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文献探讨环境媒体的设计手法,研究环境媒体如何结合周围环境元素传递讯息。(2)搜集具体设计案例进行群集分析,依据互动... 本研究之目的在于探讨环境媒体之于互动性包装设计方面的应用。研究中所用研究方法为实验法。研究内容包括:(1)通过文献探讨环境媒体的设计手法,研究环境媒体如何结合周围环境元素传递讯息。(2)搜集具体设计案例进行群集分析,依据互动性概念结构萃取对应的设计手法。(3)进行包装设计及意向测试,归纳相关设计要素和设计手法的特征,以及探讨包装使用中具备环境媒体意象的构成要素。得出的结果可为设计者在创意阶段提供参考依据。结论:通过对环境媒体设计手法的研究,将该手法用于包装设计中,可以增强视觉冲击力,取得大众的视觉好感与共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媒体 包装设计 设计意向
下载PDF
空气污染物时间加权个体暴露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的关系 被引量:1
6
作者 韩泽 赵小雨 +4 位作者 许宗锴 王金麒 金瑞 刘玥叡静 陶丽新 《环境与职业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289-295,303,共8页
[背景]目前空气污染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关系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气态污染物与CIMT关系的研究较少。此外,在进行个体污染物暴露估计时大部分研究多未考虑研究个体活动模式以及室外来源的室内污染,缺乏对研究个体污染物暴露浓度的详... [背景]目前空气污染与颈动脉内中膜厚度(CIMT)关系的研究结果不一致,气态污染物与CIMT关系的研究较少。此外,在进行个体污染物暴露估计时大部分研究多未考虑研究个体活动模式以及室外来源的室内污染,缺乏对研究个体污染物暴露浓度的详细估算。[目的]探讨细颗粒物(PM_(2.5))、可吸入颗粒物(PM_(10))、二氧化氮(NO_(2))、二氧化硫(SO_(2))、臭氧(O_(3))、一氧化碳(CO)六种空气污染物长期时间加权个体暴露与CIMT进展的关系。[方法]本研究基于554名来自北京健康管理队列的基线无颈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研究个体。采用土地利用回归模型分别预测研究个体家庭地址和工作单位地址污染物日均浓度,同时考虑个体在家和在单位室内外活动模式以及交通出行过程中的暴露,计算个体时间加权污染物暴露浓度。室内暴露以室外污染物渗透进入室内进行估计(基于渗透因子和土地利用回归模型预测的浓度);活动模式包括运动类型、时间、地点和频率;交通出行过程中的暴露由在家和工作单位室外污染物平均浓度结合渗透因子和出行时间近似估计。采用多重线性回归探讨时间加权污染物个体暴露浓度对CIMT进展中心位置的影响,采用分位数回归探讨不同百分位数下时间加权污染物个体暴露浓度与CIMT进展的关系。[结果]研究人群CIMT进展中位数为369.49μm·年^(−1)。多重线性回归结果显示PM_(2.5)、PM_(10)、SO_(2)和O_(3)与CIMT进展有关:PM_(2.5)、PM_(10)和SO_(2)一年暴露的效应值最大,回归系数分别为66.910、64.077和191.070;O_(3)两年暴露的效应值最大,回归系数为62.197。分位数回归结果表明不同百分位数下污染物暴露对CIMT进展的效应不同:PM_(2.5)(P_(30)~P_(50))、CO(P_(10)~P_(40))和PM_(10)(P_(30)~P_(60))与CIMT进展有关联,两年和三年的NO_(2)暴露(P_(10)、P_(20)和P_(40))与CIMT进展存在关联;在所有百分位数上都观察到SO_(2)对CIMT进展的有害效应,且随着百分位数升高,一年和两年SO_(2)暴露的回归系数增大(P_(90)除外),在P_(50)~P_(80)回归系数升高趋势尤其明显,两年SO_(2)暴露的回归系数从136.583(P_(50))上升到277.330(P_(80));在所有百分位数下O_(3)与CIMT进展的关系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多重线性回归结果不一致。[结论]PM_(2.5)、PM_(10)、SO_(2)、NO_(2)和CO的时间加权暴露对CIMT进展具有促进作用,个体污染物暴露对动脉粥样硬化病变进展存在有害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内中膜厚度 动脉粥样硬化 空气污染物 时间加权估计
原文传递
解密环境媒体的创意法则 被引量:9
7
作者 胡文财 《中国广告》 2009年第4期137-140,共4页
在广告媒介策划中,环境媒体创意的价值越来越凸显。环境媒体创意是一种将媒介的物理属性融进广告创意的思维形式,它具有传统媒介策划无法达到的广告效果。那么,环境媒体创意有无规律可循?笔者研究发现,要保证环境媒体创意的质量,找到合... 在广告媒介策划中,环境媒体创意的价值越来越凸显。环境媒体创意是一种将媒介的物理属性融进广告创意的思维形式,它具有传统媒介策划无法达到的广告效果。那么,环境媒体创意有无规律可循?笔者研究发现,要保证环境媒体创意的质量,找到合适的接触环境是关键,促成广告与环境的联动以吸引受众体验是前提,用创新思维突破环境限制是保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媒体 媒介策划 接触环境
原文传递
体验时代下的环境媒体广告创新 被引量:5
8
作者 王慧灵 《中国广告》 2008年第10期118-120,共3页
体验时代下,传统户外广告影响力在衰退,强调消费者体验的环境媒体应运而生,为有效发挥环境媒体的作用,进行广告创新,必须要考虑消费者的体验心理。本文从消费者的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维体验和行动体验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环境媒体广... 体验时代下,传统户外广告影响力在衰退,强调消费者体验的环境媒体应运而生,为有效发挥环境媒体的作用,进行广告创新,必须要考虑消费者的体验心理。本文从消费者的感官体验、情感体验、思维体验和行动体验四个方面分别论述了环境媒体广告的形式创新、场景创新、内容创新和互动创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验 环境媒体 广告创新
原文传递
对互动型户外广告中环境媒体的研究
9
作者 周雅琴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3年第8期56-58,共3页
以互动型户外广告为研究平台来研究其环境媒体以及应用。文章从现代城市的文化形象与创新精神为切入点,提升户外广告的品质是现代城市发展所急需要的,互动型户外广告的引入符合这一需要,而环境媒体则是互动型户外广告中不可或缺的设计... 以互动型户外广告为研究平台来研究其环境媒体以及应用。文章从现代城市的文化形象与创新精神为切入点,提升户外广告的品质是现代城市发展所急需要的,互动型户外广告的引入符合这一需要,而环境媒体则是互动型户外广告中不可或缺的设计元素和承载载体,研究其环境媒体更有助于互动型户外广告的创新与应用。文中提炼了环境媒体的三个特点并逐一细化,以典型案例进行说明,同时将环境媒体的应用分为形态与情境两个方面,通过相应的实例进行论证,最终为天津市的互动型户外广告提供了在环境媒体上的创新应用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户外广告 互动设计 媒体环境 媒体形态
原文传递
环境媒体广告唤醒人们的感知
10
作者 张阳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14年第3期58-60,共3页
环境媒体广告出现很早,但近些年才被注重,其理论研究大多着重于创意方式,文章主要通过分析环境媒体广告的特点和对受众影响说明环境广告对人的作用,论证环境媒体广告唤醒人们的感知。
关键词 环境媒体广告 户外广告 感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