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0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Numerical Study on the Impact of Ground Heating and Ambient Wind Speed on Flow Fields in Street Canyons 被引量:3
1
作者 李磊 杨琳 +1 位作者 张立杰 江崟 《Advances in Atmospheric Sciences》 SCIE CAS CSCD 2012年第6期1227-1237,共11页
The impact of ground heating on flow fields in street canyons under different ambient wind speed conditions was studied based on numerical methods. A series of numerical tests were performed, and three factors includi... The impact of ground heating on flow fields in street canyons under different ambient wind speed conditions was studied based on numerical methods. A series of numerical tests were performed, and three factors including height-to-width (H/W) ratio, ambient wind speed and ground heating intensity were taken into account. Three types of street canyon with H/W ratios of 0.5, 1.0 and 2.0, respectively, were used in the simulation and seven speed values ranging from 0.0 to 3.0 m s-1 were set for the ambient wind speed. The ground heating intensity, which was defined as the difference b-ween the ground temperature and air temperature, ranged from 10 to 40 K with an increase of 10 K in the test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under calm conditions, ground heating could induce circulation with a wind speed of around 1.0 m s-i, which is enough to disperse pollutants in a street canyon. It was also found that an ambient wind speed threshold may exist for street canyons with a fixed H/W ratio. When ambient wind speed was lower than the threshold identified in this study, the impact of the thermal effect on the flow field was obvious, and there existed a multi-vortex flow pattern in the street canyon. When the ambient wind speed was higher than the threshold, the circulation pattern was basically determined by dynamic effects. The tests on the impact of heating intensity showed that a higher ground heating intensity could strengthen the vortical flow within the street canyon, which would help improve pollutant diffusion capability in street cany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reet canyon thermal effect ambient wind ground heating intensity computational fluid dynamics (CFD)
下载PDF
Effect of ambient wind on pressure wave generated by high-speed train entering a tunnel 被引量:6
2
作者 周细赛 刘堂红 +2 位作者 陈争卫 邹翔 刘东润 《Journal of Central South University》 SCIE EI CAS CSCD 2017年第6期1465-1475,共11页
Using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N-S equations and k-ε turbulence model, the effect of ambient wind on the pressure wave generated by a high-speed train entering a tunnel was studied via numerical simulation. Pressu... Using three-dimensional, unsteady N-S equations and k-ε turbulence model, the effect of ambient wind on the pressure wave generated by a high-speed train entering a tunnel was studied via numerical simulation. Pressure changes of the train surface and tunnel wall were obtained as well as the flow field around the train. Results show that when the train runs downwind, the pressure change is smaller than that generated when there is no wind. When the train runs upwind, the pressure change is larger. The pressure change is more sensitive in the upwind condition than in the downwind condition. Compared with no wind condition, when the wind velocity is 10 m/s and 30 m/s, the pressure amplitude on the train head is reduced by 2.8% and 10.5%, respectively. The wall pressure amplitude at 400 m away from the tunnel entrance is reduced by 2.4% and 13.5%, respectively. When the wind velocity is-10 m/s and-30 m/s, the pressure amplitude on the train head increases by 3.0% and 17.7%, respectively. The wall pressure amplitude at 400 m away from the tunnel entrance increases by 3.6% and 18.6%, respectively. The pressure waveform slightly changes under ambient wind due to the influence of ambient wind on the pressure wave propagation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IGH-SPEED TRAIN ambient wind pressure wave TUNNEL
下载PDF
Effects of Using Wind Guiding Nets to Improve Prevailing Ambient Wind on Direct Air-cooled Condensers 被引量:1
3
作者 YANG Jianguo LIU Da ZHANG Zhaoying JU Xiaoli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2期I0001-I0020,共20页
关键词 直接空冷凝汽器 环境风场 风网 入口流量 冷凝器风扇 质量流率 倒灌风 空气
下载PDF
Model of wind-generated ambient noise in stratified shallow wate 被引量:3
4
作者 林建恒 高天赋 《Chinese Journal of Oceanology and Limnology》 SCIE CAS CSCD 2005年第2期144-151,共8页
In order to build a rapid ocean ambient noise model adapted for a stratified shallow water, a hybrid model of normal mode method (for far field) and ray method (for near field) is suggested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 In order to build a rapid ocean ambient noise model adapted for a stratified shallow water, a hybrid model of normal mode method (for far field) and ray method (for near field) is suggested which combines the advantages of both methods. Since the near field of wind-generated noise is not sensitive to the sound speed pro- file, the sound speed profile is regarded as a constant; which makes the model rapid and accurate. The simulation results are in agreement with those of the wave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规模式 混合模型 海洋环境噪声 风形成过程
下载PDF
地下进风系统对间接空冷塔性能的影响
5
作者 张学镭 贾程广 +3 位作者 梁建雄 王普 赵哲 贾雅永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3987-3997,I0020,共12页
削弱环境风对间接空冷塔散热器性能的不利影响,有助于其安全和经济运行。该文提出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地下进风系统,将空冷散热器整体布置在低于地表平面的地下空间内。建立配置地下进风系统的间接空冷塔数值计算模型,得到间接空冷塔的... 削弱环境风对间接空冷塔散热器性能的不利影响,有助于其安全和经济运行。该文提出一种新型间接空冷塔地下进风系统,将空冷散热器整体布置在低于地表平面的地下空间内。建立配置地下进风系统的间接空冷塔数值计算模型,得到间接空冷塔的空气流场特性和热力特性。基于凝汽器和空冷散热器协同调节、相互制约的作用机制,采用机理模型和数值模拟相结合的方法建立排汽压力的计算模型,在此基础上计算地下进风系统的热经济性。结果表明,在4 m/s风速下,虽然迎风扇段空气流量减少14.5%,热负荷降低12.4%,但侧风扇段和背风扇段冷却空气量分别增加46.0%、8.0%,热负荷分别提升30.9%、3.2%。在高风速工况下,地下进风系统削弱环境风对排汽压力的影响,具有抵御自然大风的能力。某660 MW间接空冷机组,采用地下进风系统全年可节约标煤9554.3 t,节省燃料费1094.0万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进风系统 间接空冷塔 数值模拟 环境风 排汽压力
下载PDF
离子风作用下液滴的振荡蒸发特性
6
作者 王军锋 赵天岳 +2 位作者 田加猛 许浩洁 左磊 《江苏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06-212,228,共8页
设计搭建了离子风作用下液滴蒸发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电场和环境气体中去离子水液滴的蒸发速率、振幅和振荡频率等动态蒸发行为参数,并测量了离子风的流场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当电压低于起晕电压时,电场力会降低液滴蒸发速率;当电压高于... 设计搭建了离子风作用下液滴蒸发试验装置,研究了不同电场和环境气体中去离子水液滴的蒸发速率、振幅和振荡频率等动态蒸发行为参数,并测量了离子风的流场速度分布.结果表明:当电压低于起晕电压时,电场力会降低液滴蒸发速率;当电压高于起晕电压时,离子风的形成会强化液滴蒸发;电压和气体离子迁移率的增加均会提高离子风的风速,加剧液滴振荡,提高液滴蒸发速率;相比液滴自然蒸发,离子风作用下液滴蒸发速率的最大增强比可达9.89;随着电压增大,离子风从不稳定状态转变为稳定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液滴 非均匀电场 蒸发特性 振荡特性 电晕离子风 环境气体
下载PDF
环境风下多层航站楼排烟效果及人员疏散研究
7
作者 宋洋 马文举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6-214,共9页
为探究环境风下机场航站楼排烟模式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以某航站楼为研究对象,选择多楼层区域作为数据获取范围,针对排烟窗控制模式的33种工况,采用火灾动力学(FDS)软件模拟排烟效果;以北风经东北风转为东风构造风向区间,获得风向与... 为探究环境风下机场航站楼排烟模式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以某航站楼为研究对象,选择多楼层区域作为数据获取范围,针对排烟窗控制模式的33种工况,采用火灾动力学(FDS)软件模拟排烟效果;以北风经东北风转为东风构造风向区间,获得风向与危险到达时间的曲线关系;以0~90°为高侧窗开启角度区间,获得适宜开窗范围,并根据环境风进行安全疏散的判定与优化。结果表明:对于楼内排烟效果而言,若高侧窗全开,无风和低风速下有利于排烟,环境风速较高时,垂直于楼层走势的风向排烟效果较好;在风向区间内,0~70°风向会对高侧窗排烟起促进作用,30和60°风向点最优,顺楼层走势的风向会有烟气倒灌;在高侧窗开启角度内,实际以5~30°下悬窗或全开窗为宜;结合风向下的危险到达时间,进行楼层人员疏散优化,调控后疏散时间比未优化时减少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站楼 环境风 排烟效果 人员疏散 高侧窗 危险到达时间
下载PDF
环境风对高速列车气动噪声特性的影响分析
8
作者 张治乾 于培师 +1 位作者 赵军华 赵凡 《应用声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533-541,共9页
气动噪声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急剧增加,是高速列车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缩比为1:20的三车编组模型,通过三维瞬态延迟分离涡模型求解高速列车的外流场,分析了环境风对流场结构与声源特性的影响;之后使用FW-H方程进行噪声传播... 气动噪声随着列车运行速度的提高急剧增加,是高速列车噪声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使用缩比为1:20的三车编组模型,通过三维瞬态延迟分离涡模型求解高速列车的外流场,分析了环境风对流场结构与声源特性的影响;之后使用FW-H方程进行噪声传播计算,分析了不同速度的环境风对高速列车气动声学行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高速列车主要的噪声源分布在转向架附近,在环境风的影响下,列车背风侧声源强度高于迎风侧,列车底部声源强度增幅较大。10 m/s以内的环境风会改变高速列车在尾流区域的声学指向性,并使气动噪声增加2.1∼8.7 dB。相关结论可以为高速列车气动声学设计等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 气动噪声 延迟分离涡模拟 FW-H方程 环境风
下载PDF
阵列低环温空气源热泵外流场模拟研究
9
作者 谭庆澎 刘金平 +2 位作者 陈建勋 陈潇 陈梓宇 《制冷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1-93,共13页
建立了无墙面阻碍和有墙面阻碍情况下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六列四行的阵列物理模型,对以261.15 K为名义工况下的空气源热泵外环境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不同水平风速下蒸发器换热面入口空气温度和换热量,分析冷风回流现象对低... 建立了无墙面阻碍和有墙面阻碍情况下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六列四行的阵列物理模型,对以261.15 K为名义工况下的空气源热泵外环境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对比研究不同水平风速下蒸发器换热面入口空气温度和换热量,分析冷风回流现象对低环温空气源热泵传热性能的影响,指出最恶劣工况机组的位置。环境风存在阻碍风机出口冷空气的扩散,使风机出口偏转角增大,导致冷空气在风机上部堆积,阵列内部以及背风侧的机组冷风回流现象更加明显。结果表明:当机组横向间距为0.6 m时,水平风速分别从0 m/s增至5 m/s,阵列机组最低入口空气温度比环境温度低2.44~3.69 K,平均换热量下降1%~6.2%,平均入口空气温度比环境温度低0.78~1.57 K;当机组距墙间距为0.6 m时,水平风速分别从0 m/s增至5 m/s,阵列机组最低入口空气温度比环境温度低3.51~4.14 K,平均换热量下降5.9%~11.5%,平均入口空气温度比环境温度低1.29~1.98 K。在此基础上对不同横向间距、不同距墙间距下阵列空气源热泵进行模拟,结果表明:增大横向间距或距墙间距均能改善阵列低环温空气源热泵机组的换热。当横向间距增至1.2 m,阵列机组平均换热量可达原来机组换热量的96.5%以上;距墙间距增至1.2 m,阵列机组平均换热量可达原来机组换热量的91.3%以上。横向间距或距墙间距为1.2 m为较好安装间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环温空气源热泵阵列 数值模拟 冷风回流 环境风场
下载PDF
基于水下滑翔机观测的印度洋东南海域环境噪声风关特性
10
作者 王金成 潘海东 +1 位作者 王冠琳 王岩峰 《海洋科学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60-169,共10页
基于“海燕”水下滑翔机在印度洋东南海域实测的环境噪声数据和海面风速再分析数据:分析了此海域4~20 kHz内环境噪声时频特性;验证了滑翔机深度不会显著影响环境噪声的风关特性测量;定量计算了噪声谱级与海面风速的相关系数;利用最小二... 基于“海燕”水下滑翔机在印度洋东南海域实测的环境噪声数据和海面风速再分析数据:分析了此海域4~20 kHz内环境噪声时频特性;验证了滑翔机深度不会显著影响环境噪声的风关特性测量;定量计算了噪声谱级与海面风速的相关系数;利用最小二乘拟合得到各中心频率噪声谱级与风速的线性函数关系。结果表明:在小于4 kHz的频段内,因受所搭载温盐深仪CTD(Conductivity, Temperature, Depth)泵的噪声影响,噪声谱级与海面风速的相关系数在0.2以下;在大于4 kHz的频段内,环境噪声谱级与海表面风速变化趋势一致性较好,且在6~10 kHz频段内相关系数为0.8左右;在5~20 kHz频段内,噪声谱级与风速拟合呈线性函数关系,并且随着中心频率增高,倍频程损失平均为5 dB左右;在10 kHz处,拟合斜率最大,噪声谱级对海面风速变化的敏感度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洋环境噪声 水下滑翔机 海面风速 相关系数 线性拟合
下载PDF
Ambient noise spectral properties in the north area of Xisha 被引量:6
11
作者 DA Lianglong WANG Chao +1 位作者 HAN Mei ZHANG Lin 《Acta Oceanologica Sinica》 SCIE CAS CSCD 2014年第12期206-211,共6页
Ambient nois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prediction system of a sonar performance, because it determines the detection ranges always in a passive sonar and usually in an active sonar. In the uncertainty issue for the so... Ambient noise is very important in the prediction system of a sonar performance, because it determines the detection ranges always in a passive sonar and usually in an active sonar. In the uncertainty issue for the so-nar performance, it is necessary to know this factor's statistical characteristics that are only obtained by data processing from the underwater ambient noise measurements. Broad-band ambient noise signals from 16 hydrophones were amplified and recorded for 2 min every 1 h. The results show that the ambient noise is essentially depth independent. The cross correlation of the ambient noise levels (1, 6 and 12 h average) with a wind speed is presented. It was found that the correlation is excellent on the upper frequency band and the noise levels correlate better with high wind speed than with low wind spe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bient noise cross correlation wind speed
下载PDF
横风下持续开口火溢流时高速列车车厢内部最大温升
12
作者 郗艳红 周之涵 +2 位作者 连焕强 毛军 任飞 《土木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90-196,共7页
高速列车车厢内部着火后,若是火势较大,容易在开口处形成持续的火溢流,加之自然界中环境风的作用,车厢内部的最大温升被显著改变。因此,根据我国某型高速列车尺寸建立1∶8模型,通过试验得到79组最大温升数据,定量研究在环境风、侧向开... 高速列车车厢内部着火后,若是火势较大,容易在开口处形成持续的火溢流,加之自然界中环境风的作用,车厢内部的最大温升被显著改变。因此,根据我国某型高速列车尺寸建立1∶8模型,通过试验得到79组最大温升数据,定量研究在环境风、侧向开口和火源功率的共同影响下,当高速列车车厢火灾发展到持续火溢流燃烧阶段时,车厢内部最大温升的发展规律。结果表明:车厢内的最大温升随风速及开口尺寸的增大而增大,随火源功率的增大而减少。最后提出耦合正向环境风弗劳德数、腔室内部产热和散热关系以及火源无量纲热释放速率的无量纲特征参数,建立大长细比高速列车出现持续开口火溢流时车厢内部最大温升的预测模型,并通过试验数据与模型预测值的对比验证了模型的合理性。研究成果对于高速列车火灾的防灾减灾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列车火灾 最大温度 通风控制 开口火溢流 环境风
下载PDF
立体环境风下菲涅尔聚光光伏系统电输出特性
13
作者 吴双应 段淑珍 +1 位作者 肖兰 陈志莉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1期8309-8317,共9页
研究聚光条件下实际环境风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聚光光伏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线性菲涅尔聚光光伏系统,采用光–热–电耦合模拟方法,分析立体环境风的风速和风向角(包括入射角和偏向角)对系统电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研究聚光条件下实际环境风对系统性能的影响对聚光光伏系统的设计和运行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线性菲涅尔聚光光伏系统,采用光–热–电耦合模拟方法,分析立体环境风的风速和风向角(包括入射角和偏向角)对系统电输出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随风速增加,平均电效率η_(el)上升,且不同光伏电池板倾角α下η_(el)差异性减小;风向角θ从15°增加到75°,环境风入射角减小,偏向角增大,两者共同作用导致在倾角α≤60°时,η_(el)先单调递增后单调递减,在θ=45°时达到最大,且风速较低时,η_(el)(θ=15°)>η_(el)(θ=75°),风速较高时则相反;在倾角75°时η_(el)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且风速大小不影响η_(el)的变化规律;随着倾角的增大,各倾角下最大平均电效率对应的偏向角和入射角也逐渐增大。研究结果从理论上揭示了立体环境风对菲涅尔聚光光伏系统电输出特性的影响机制和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光光伏系统 立体环境风 风速 风向角 电输出特性
下载PDF
基于反步自适应分数阶PID的四旋翼控制 被引量:1
14
作者 严云龙 姜文刚 《软件导刊》 2023年第10期117-123,共7页
为强化四旋翼无人机在受到自然风干扰情况下的抗干扰能力以及鲁棒性,提出一种将反步自适应控制与改进分数阶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首先分析四旋翼无人机的力学原理,建立受到气流干扰的四旋翼数学模型;然后通过不完全微分与前馈补偿... 为强化四旋翼无人机在受到自然风干扰情况下的抗干扰能力以及鲁棒性,提出一种将反步自适应控制与改进分数阶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首先分析四旋翼无人机的力学原理,建立受到气流干扰的四旋翼数学模型;然后通过不完全微分与前馈补偿改进传统PID控制器,用于控制四旋翼的外环位置子系统,设计反步自适应控制器用于控制内环姿态子系统,同时通过Lyapunov稳定性理论验证姿态子系统的稳定性;最后在Simulink平台进行仿真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基于反步自适应控制与改进分数阶PID控制相结合的控制策略设计的控制器相较传统PID控制器、反步自适应控制器在快速性、稳定性、准确性方面更具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旋翼无人机 环境风干扰 不完全微分 前馈补偿 分数阶PID控制 反步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低环温空气源热泵外流场模拟及换热性能影响分析
15
作者 谭庆澎 刘金平 +2 位作者 许雄文 王宇洁 陈勇春 《制冷与空调(四川)》 2023年第3期361-368,共8页
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节能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建立了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物理模型,对1×1机组、3×4阵列以及4×6阵列低环温空气源热泵外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水平风速、机组布置、墙面阻碍等... 空气源热泵作为一种高效、节能装置,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市场价值。建立了低环境温度空气源热泵物理模型,对1×1机组、3×4阵列以及4×6阵列低环温空气源热泵外流场进行三维数值模拟,分析水平风速、机组布置、墙面阻碍等因素对机组平均入口空气温度和机组换热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平风速越大,机组布置数目越多,有墙面阻碍下的低环温空气源热泵机组平均入口空气温度越低。当水平风速增大到5m/s,无墙面阻碍下1×1机组、3×4阵列以及4×6阵列平均入口空气温度与环境温差分别为0.92℃、1.16℃和1.57℃;有墙面阻碍下温差分别为0.92℃、1.4℃和1.98℃。对于单一机组热泵,水平风速越大,机组换热量越大。对于阵列机组,水平风速越大,机组平均换热量出现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特别的当水平风速大于2.5m/s后,背风侧阵列机组入口空气温度降低,阵列机组平均换热量开始下降,有墙面阻碍下24台机组平均换热量为原来机组换热量的91.9%。阵列机组布置时,应增大机组距墙间距,减小墙面对风机出口冷空气扩散的阻碍。进行具体定量分析对实际工程和系统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环温空气源热泵阵列 机组布置 数值模拟 环境风场
下载PDF
不同环境风下改进半球形吸热器换热特性
16
作者 张辉 阴继翔 +1 位作者 李莹莹 王国栋 《化学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1期30-35,41,共7页
为研究改进半球形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在不同环境风速下的换热性能,建立了吸热器的物理模型,利用TracePro光学模拟软件计算得到吸热管壁的能流分布,折算为体热源加载到吸热管管壁;运用Fluent软件,对倾角在0°—90°的吸热器内导热... 为研究改进半球形太阳能腔式吸热器在不同环境风速下的换热性能,建立了吸热器的物理模型,利用TracePro光学模拟软件计算得到吸热管壁的能流分布,折算为体热源加载到吸热管管壁;运用Fluent软件,对倾角在0°—90°的吸热器内导热油与环境的换热特性进行了数值模拟,探究了不同风速和风温下吸热器的各项热损失、导热油出口温度及热效率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随着环境风速的增加,对流热损失和总热损失呈上升的趋势,出口温度及吸热器热效率呈下降趋势;在低风速下,出口温度及热效率随吸热器倾角的增大而增大,在高风速下,当吸热器倾角在30°时,出口温度和热效率最高;在相同的环境风速下,随着环境温度的升高,吸热器的各项热损失逐渐下降,出口温度呈上升的变化趋势,吸热器的热效率逐渐增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进半球 腔式吸热器 数值模拟 换热性能 环境风
下载PDF
高速铁路车站雨棚附属结构动力响应
17
作者 刘伯奇 李文斌 +3 位作者 胡海天 冯海龙 徐安东 张骞 《中国铁道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9-49,共11页
为研究列车风激扰下雨棚附属结构的动力响应,以某高铁车站雨棚附属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雨棚附属结构及高速列车仿真模型,分析高速列车以不同速度级通过时雨棚附属结构所受列车风的压力(简称“列车风压”)分布规律;基于此,研究雨棚附属... 为研究列车风激扰下雨棚附属结构的动力响应,以某高铁车站雨棚附属结构为研究对象,建立雨棚附属结构及高速列车仿真模型,分析高速列车以不同速度级通过时雨棚附属结构所受列车风的压力(简称“列车风压”)分布规律;基于此,研究雨棚附属结构的动力响应和疲劳寿命,确定列车风与8级环境风共同作用极限条件下采用不同连接方案时雨棚附属结构的合理设计高度。结果表明:在同等高度下,雨棚附属结构所受列车风压极值随车速的提高而增大;在相同速度级下,列车风压极值随高度的增加而减小;当高速列车以相同速度级通过雨棚时,LED屏应力极值最大,车站站牌应力极值次之,出站口指示牌应力极值最小;雨棚附属结构疲劳寿命随车速提高不断降低,在现有运营条件下雨棚附属结构服役100 a不会发生疲劳破坏,其中LED屏的疲劳寿命最短,疲劳破坏最先发生在顶部连接部位;极限条件下雨棚附属结构最优连接方案下的合理设计高度范围为5.72~10.50 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速铁路 雨棚附属结构 列车风 环境风 动力响应 疲劳破坏
下载PDF
直接空冷系统风机群入口流量特性实验研究
18
作者 罗智凌 姚琦 刘吉臻 《动力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1294-1302,共9页
针对直接空冷风机入口流量下降问题,搭建了直接空冷风机阵列1∶10等比例缩小实验系统,进行了风机群分区频率调节实验。使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对环境风速、风向进行预处理后,计算了用于衡量风机容积损失的风机容积效率,最后采用随机森林回... 针对直接空冷风机入口流量下降问题,搭建了直接空冷风机阵列1∶10等比例缩小实验系统,进行了风机群分区频率调节实验。使用经验模态分解法对环境风速、风向进行预处理后,计算了用于衡量风机容积损失的风机容积效率,最后采用随机森林回归算法对实验结果进行泛化并估计不同工况下的风机容积效率。结果表明:直接空冷系统中风机容积效率受位置、运行方式、风机频率及环境风速的影响;在环境风影响下,风机群迎风风机的容积效率随环境风速的增大而减小,背风风机的容积效率随环境风速的增大而上升。不同风机频率及环境风速下的风机容积效率曲线为直接空冷系统风机群的节能运行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接空冷系统 轴流风机群 环境风 随机森林
下载PDF
不同风速作用下单侧开口大空间烟气温度分布特性模拟研究
19
作者 戴程呈 李元洲 单晓玉 《火灾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244-251,共8页
船舶是海上运输的重要工具,火灾事故频发。与陆地建筑不同,海上时常伴有环境风,研究环境风对舱室火灾发展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某船舱为原型,利用FDS模拟,建立了1∶4小尺度单侧开口大空间模型,研究了7种不同环境风速作用下舱室内... 船舶是海上运输的重要工具,火灾事故频发。与陆地建筑不同,海上时常伴有环境风,研究环境风对舱室火灾发展过程的影响具有重要意义。以某船舱为原型,利用FDS模拟,建立了1∶4小尺度单侧开口大空间模型,研究了7种不同环境风速作用下舱室内温度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外界存在环境风时,火焰会向开口方向倾斜,风速越大,倾斜角度越大,火源中心线温度、顶棚温度随着风速的增加而降低。而当风速超过3.00 m/s时,风速变化对于温度变化影响逐渐减小,正向环境风对于顶棚纵向温度影响更加明显。对顶棚纵向温度进行无量纲处理,得到了顶棚温度的衰减规律及顶棚下最高温度与弗劳德数的无量纲关系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舱室火灾 单侧开口 环境风 顶棚温度
下载PDF
弓形导流板对“V”型直接空冷单元流动传热特性的影响
20
作者 李莹莹 阴继翔 +2 位作者 张辉 王国栋 李娜英 《汽轮机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21-326,342,共7页
采用CFD软件对“V”型直接空冷单元在环境横向风影响下的流动传热特性进行模拟研究。为缓解翅片管束出口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V”型直接空冷单元风机出口处加装弓形导流板。首先对加装导流板前后空冷单元的内部流场进行对比分析;... 采用CFD软件对“V”型直接空冷单元在环境横向风影响下的流动传热特性进行模拟研究。为缓解翅片管束出口温度分布不均匀的问题,在“V”型直接空冷单元风机出口处加装弓形导流板。首先对加装导流板前后空冷单元的内部流场进行对比分析;随后探究了弓形导流板不同数量、倾角及高度对内部空气流动和传热特性的影响,并对参数进行了优化;最后比较了空冷单元内加装最优化的弓形与矩形导流板的换热效果。结果表明:在空冷单元的风机出口加装弓形导流板可有效减弱环境风的不利影响,使散热器出口的速度及温度分布更加均匀,局部高温区域逐渐消失,改善了空冷单元的换热性能;在弓形导流板数量为4块、倾角为20°、高度为0.8m时导流效果最佳;与矩形导流板相比,弓形导流板对空冷单元散热效果的改善较为明显。论文所得结果可为空冷单元的优化设计提供一定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型直接空冷单元 弓形导流板 流动传热特性 环境风 数值模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