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Resolving place names in Amdo and Kham:A gazetteer for the Hengduan Mountains region of Southwest China
1
作者 Susan L. KELLEY 《植物分类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721-732,共12页
Perhaps no region on earth presents such a confusing array of place names as does the area made up of the former provinces of Kham and Amdo in historic Tibet (Xizang). Within these areas, cities, towns, villages, moun... Perhaps no region on earth presents such a confusing array of place names as does the area made up of the former provinces of Kham and Amdo in historic Tibet (Xizang). Within these areas, cities, towns, villages, mountains, lakes and other geographic features have at least two names applied to them, one Tibetan, the other Chinese. Overlying this indigenous nomenclature are the names applied by outsiders, mostly Europeans, each of whom used their native language to transliterate the names they heard or read from Tibetan or Chinese script, and names in the languages of other ethnic minorities who live within the area. Adding to the confusion are the conflicting “standards” for transliterating Tibetan and Chinese names. To resolve the inconsistencies and uncertainties of place names in this region, a multilingual gazetteer and thesaurus was prepared. The gazetteer-thesaurus was compiled to be used as a tool for correlating the often radically different names assigned to a single place or feature and to provide the geographic coordinates for each. The impetus for this project was the need to assign geographic coordinates to plant specimens collected in the area since the latter part of the 19th century up until the advent and widespread use of 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GPS) receivers in the 1990s. Georeferencing specimens is necessary for plotting the historical distribution of species and for more completely understanding the information contained on specimen labels. Knowing the distribution of plants is important for answering phylogenetic questions, determining local and widespread biogeographical patterns, identifying areas of unusually high diversity or endemism, and determining areas in need of special protection. The value of such a gazetteer, however, extends well beyond the field of botany. It is intended to be of use to anyone with a desire to know the nomenclatural history of places in the area and for pinpointing with a fair degree of accuracy the location of each of those plac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ibet (Xizang) amdo Kham Hengduan Mountains gazetteer BIODIVERSITY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ystems (GIS) HERBARIUM CONSERVATION georeferencing.
下载PDF
Thriving Family Economy In Amdo
2
作者 Zhagar 《China's Tibet》 1996年第5期14-18,共5页
ThrivingFamilyEconomyInAmdo¥ZhagarFollowingthesigningoftheArticleAgreementforthePeacefulLiberationofTibetin1... ThrivingFamilyEconomyInAmdo¥ZhagarFollowingthesigningoftheArticleAgreementforthePeacefulLiberationofTibetin1951,especial195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n Thriving Family Economy In amdo
下载PDF
Tibetan Houses of AMDO AND KHAM
3
作者 ANDREW SEWELL 《China's Tibet》 2001年第1期30-33,共4页
关键词 In Tibetan Houses of amdo AND KHAM
下载PDF
AMDO QAMBA:Prolific Master Painter
4
《China's Tibet》 2001年第4期39-40,共2页
关键词 amdo QAMBA:Prolific Master Painter
下载PDF
汉藏文化交融背景下的安多地区藏族建筑檐下装饰构件做法研究
5
作者 李江 刘纯溪 +1 位作者 杨菁 刘亚如 《古建园林技术》 2024年第5期6-11,共6页
安多地区是我国三大藏区之一,处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过渡的关键地带。在汉、藏建筑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安多地区藏族建筑基于自身地域特点发展出了“摞活”“挑头檩”“挂牌”“花板代栱”等类型多样、兼具汉... 安多地区是我国三大藏区之一,处于青藏高原向黄土高原、河西走廊、四川盆地过渡的关键地带。在汉、藏建筑文化交流与碰撞的背景下,安多地区藏族建筑基于自身地域特点发展出了“摞活”“挑头檩”“挂牌”“花板代栱”等类型多样、兼具汉藏融合特点的檐下装饰构件做法,极大丰富了藏族建筑异彩纷呈的整体面貌。以往安多地区受到了地理尺度巨大、科研力量欠缺等研究限制,而如今成为“一带一路”沿线的热点区域后,其地域性营造特征又面临着特色丧失的显著趋同化威胁,亟需对安多地区藏族建筑具有代表性和多样化的檐下装饰构件做法开展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藏文化交融 安多地区 藏族建筑 檐下装饰构件
下载PDF
基于EGG的藏语安多方言塞音发声研究
6
作者 完玛吉 更太加 +1 位作者 龙代吉草 魏建国 《青海科技》 2024年第5期157-165,共9页
借助电声门图采集了藏语安多方言塞音的生理语音数据,根据嗓音发声的特征矩阵,对3类塞音的发声类型进行了研究。通过混合算法求得开商和基频等生理参数,并对不同发音部位的塞音进行了平滑样条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藏语安多方言单辅... 借助电声门图采集了藏语安多方言塞音的生理语音数据,根据嗓音发声的特征矩阵,对3类塞音的发声类型进行了研究。通过混合算法求得开商和基频等生理参数,并对不同发音部位的塞音进行了平滑样条方差分析。实验结果表明,藏语安多方言单辅音中的浊塞音已发生浊音清化现象,变为了同发音部位的清不送气音。从安多方言塞音发声的特征范畴可以看出浊塞音为紧喉嗓音,清送气塞音和清不送气塞音为正常嗓音,开商值可以有效区分这两类嗓音发声,而基频和基频抖动同样也具有参考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方言 塞音 电声门图 发声类型
下载PDF
藏语安多方言元音的声学和电声门图研究
7
作者 完玛吉 更太加 +1 位作者 石海强 魏建国 《信息化研究》 2024年第5期18-24,50,共8页
发音过程中不同元音的声道形状或大小会影响喉部结构之间的位置和功能,从而改变声带的接触和振动。以往有关元音嗓音特征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因此,本文旨在利用电声门图(EGG)探究不同元音的声道变化对喉部嗓音特征的影响,以及性别之间... 发音过程中不同元音的声道形状或大小会影响喉部结构之间的位置和功能,从而改变声带的接触和振动。以往有关元音嗓音特征的研究结论并不一致。因此,本文旨在利用电声门图(EGG)探究不同元音的声道变化对喉部嗓音特征的影响,以及性别之间存在的差异。以20名藏语安多方言母语者为对象,同步记录了/a/、/e/、/o/、/i/、/u/这5个元音的声学及声门信号,声学信号测量声学参数F1和F2,声门信号测量基频(F0)、接触商(CQ)和基频微扰(Jitter)。结果表明,藏语安多方言中元音的嗓音特征与舌位高低显著相关,舌位高度与F0、CQ呈正相关,与Jitter呈负相关,而舌位前后与嗓音特征之间无显著相关。另外,中高元音的CQ显著高于低元音/a/,说明/a/在发音时呼吸性增多,这可能是因为元音/a/保留了古藏语中稍带鼻音的特征,从而导致的CQ降低。这些对元音的发声机制研究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方言 元音 基频 接触商
下载PDF
基于超声成像的藏语安多方言元音研究
8
作者 龙代吉草 更太加 +1 位作者 石海强 魏建国 《信息化研究》 2024年第4期42-47,共6页
本文借助超声仪采集了藏语安多方言元音的生理语音数据,系统分析了安多方言元音的动态舌位和稳定段的静态舌位,以及声学共振峰数据。实验结果显示,在舌位运动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个稳定阶段,此阶段各帧数据间的差异都较小,将该阶段的舌位... 本文借助超声仪采集了藏语安多方言元音的生理语音数据,系统分析了安多方言元音的动态舌位和稳定段的静态舌位,以及声学共振峰数据。实验结果显示,在舌位运动过程中确实存在一个稳定阶段,此阶段各帧数据间的差异都较小,将该阶段的舌位特征与古藏语相比,发现安多方言元音系统已经产生了一定的变化,即元音舌位由低到高依次为/a/、/i, u, o/、/e/,舌位由前到后分别为/e/、/i, u, a/、/o/,其中元音/i/和/u/央化并产生了新的音位变体。最后我们从空间域角度对安多方言元音的舌体音姿进行了总体描述。明确了元音在生理特征与声学特征上具有统一性,这对藏语不同方言之间的发音差异和共性研究均有一定的理论意义和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语安多方言 元音 超声图像 声学共振峰
下载PDF
法度与创新——安多强巴美术教育研究
9
作者 王咏梅 《西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37-242,共6页
安多强巴是20世纪西藏承上启下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位艺术大师。同时,他也是一位美术教育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安多强巴在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一直坚持民族传统艺术的自我特质又不断汲取其他民族文化养分,且经他多年的艺术创作探索实践后... 安多强巴是20世纪西藏承上启下的具有创新精神的一位艺术大师。同时,他也是一位美术教育的探索者和实践者。安多强巴在60多年的艺术生涯中,一直坚持民族传统艺术的自我特质又不断汲取其他民族文化养分,且经他多年的艺术创作探索实践后形成了他自己的一套美术教育思想和方法。法度与创新的辩证统一,始终贯穿于安多强巴的艺术创作及美术教育思想。文章讨论了安多强巴秉承西藏唐卡艺术的独特风格,又学习借鉴外来写实主义画派的精髓要义,从而形成独树一帜的藏族传统唐卡绘画与写实主义相结合的艺术风格,并在他的艺术教育中所进行的探索和实践,总结安多强巴的美术教育理念和特征,以及安多强巴美术教育思想和方法在他去世后的继承和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强巴 美术教育 法度 创新
下载PDF
安多民间南木特藏戏的来历及其社会效益探析
10
作者 多杰东智 《西藏大学学报(藏文版)》 CSSCI 2024年第1期80-90,189,共12页
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也是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活... 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是中华儿女共有的精神家园,是千百年来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的智慧结晶,也是展现中华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载体。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活态文化,其中,中华民族传统戏剧的分支一一藏戏文化遗产的知识和内涵主要依赖传承者的口传身授,这也是传承文化当中最为脆弱的一环。目前,国内学术界专家、学者对我国民间传统戏剧艺术演出团体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但是安多民间藏戏演出团体作为较为特殊的民间艺术群体,仍然没能引起更多学者的关注。安多民间藏戏在我国青藏高原地区基层文化建设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新时期安多民间藏戏表演团体的成立和新一代藏戏艺人的培养,都离不开每一代民间藏戏团体的无私贡献。文章以构建西藏及涉藏州县地区民间戏剧文化研究新体系的发展思路作为出发点,通过搜集整理相关文献资料,系统梳理了安多民间藏戏的历史发展脉络,总结归纳了安多民间藏戏所具有的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构筑人文精神与道德修养、丰富人民群众文化生活等多重社会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 民间 藏戏 来历 社会效益
下载PDF
安多“勒”民歌本体分析
11
作者 扎西东珠 《西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3期34-47,共14页
传统民歌的唱词及音乐本体分析,是音乐学及民族音乐学研究的重要内容。通过对安多藏语方言区传统“勒”民歌的唱词格律结构、曲调结构特征的分析,能够揭示其内在的作乐规律,也能为进一步从“文化中的音乐”视角深入研究做好前期准备。
关键词 本体研究 唱词分析 曲调分析 安多“勒”民歌
下载PDF
安多弹唱音乐的演变与传承:旋律、唱法与社会互动
12
作者 银珠桑毛 《西藏艺术研究》 2024年第3期48-59,共12页
安多弹唱是藏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旋律与民歌紧密相关,融合了地方特色,并与其他音乐形式相融。本文分析了安多弹唱的旋律基础和传承中的演变因素,探讨了其与安多方言区特别是牧区的联系,强调了旋律演变中的变异和选择,并指出其... 安多弹唱是藏族音乐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旋律与民歌紧密相关,融合了地方特色,并与其他音乐形式相融。本文分析了安多弹唱的旋律基础和传承中的演变因素,探讨了其与安多方言区特别是牧区的联系,强调了旋律演变中的变异和选择,并指出其不稳定的特性。本体研究侧重于典型歌手的正规出版物和官方资料,详细分析了安多弹唱的调式、音列、节拍、节奏和织体特征,强调了其音声特性和风格形成的原因。唱法部分突出了安多弹唱的“喉颤”装饰音特点,以及与其他民歌装饰音的差异。另外本文强调了安多弹唱在发展中的动态性和多样性,以及社会变迁对其发展的影响为理解安多弹唱提供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弹唱 民歌 音声形态 唱法 动态性
下载PDF
安多民歌中蕴含的天文观测文化
13
作者 兰却加 《攀登(藏文版)》 2024年第3期106-114,共9页
安多民歌作为藏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其中蕴含的天文观测文化也是丰富多彩。安多民歌中的天文观测文化涵盖了藏族老百姓对于星象、季节、天体运行规律等的日常观察和描述,还将日常积累的天文观测现象与高原农... 安多民歌作为藏族民间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内容可谓包罗万象,其中蕴含的天文观测文化也是丰富多彩。安多民歌中的天文观测文化涵盖了藏族老百姓对于星象、季节、天体运行规律等的日常观察和描述,还将日常积累的天文观测现象与高原农牧业生产、宗教信仰和日常生活紧密结合。这种以民歌等极具艺术的方式来反映和传承高原天文现象的朴素认知,体现了世居青藏高原人们的智慧,展现了他们对自然的认知、敬畏和尊重,对挖掘、整理和研究藏族传统天文知识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多民歌 天文观测 日常生产 传承
下载PDF
西藏北部色哇-安多地区侏罗纪菊石类与缺氧黑色页岩相 被引量:12
14
作者 阴家润 高金汉 +6 位作者 王永胜 张树岐 郑春子 徐德彪 白志达 孙立新 苏新 《古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311-331,共21页
西藏北部色哇和安多地区32°-33°N,88°-91°E范围内的菊石化石证明了东特提斯北缘侏罗纪土阿辛期(Toarcian)和阿林期(Aalenian)地层的存在。文内描述11种,大多数属种都在国内首次报道,包括相当于土阿辛期末期的aalen... 西藏北部色哇和安多地区32°-33°N,88°-91°E范围内的菊石化石证明了东特提斯北缘侏罗纪土阿辛期(Toarcian)和阿林期(Aalenian)地层的存在。文内描述11种,大多数属种都在国内首次报道,包括相当于土阿辛期末期的aalensis菊石带和阿林期中期的murchisonae菊石带的种,它们分别隶属于2亚目、3超科、5科、9属,其中以Hildocerataceae超科的类型占主体。藏北菊石动物群和西特提斯地中海区同期菊石动物群具有更加密切的亲缘关系。土阿辛阶的种有Dumortieriasp.,Dactyliocerascf.directum(Buckman),Hildocerassp.,Clevicerascf.elegans(Sowerby),Clevicerassp.,PolyplectusdiscoidesZieten,Phymatocerascf.binodata(Buckman),Pleydelliacf.aalensis(Zieten)。阿林阶的种有Phyllocerassp.,Planammatocerascf.lepsiusi(Gemmellaro),Erycitessp.。菊石和沉积岩资料表明,在早土阿辛末期和晚土阿辛末期至早阿林期是藏北地区缺氧黑色页岩沉积时期;菊石动物群的扩散和黑色页岩相的发生是全球高海平面的地区性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菊石 缺氧黑色页岩 土阿辛阶 阿林阶 色哇-安多西藏
下载PDF
西藏安多-错那湖地堑的第四纪地质、断裂活动及其运动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18
15
作者 吴中海 赵希涛 +4 位作者 吴珍汉 胡道功 马志邦 叶培盛 江万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90-502,共13页
地表调查和初步的沉积物年代测试结果表明,晚第四纪期间,在安多-错那地堑中主要发育了分别形成于44.2kaB.P.和9~7kaB.P.左右的两套湖泊沉积物和约42kaB.P.以来的5套冲、洪积物。在安多-错那地堑的边界主要发育了包括安多南缘断裂、北... 地表调查和初步的沉积物年代测试结果表明,晚第四纪期间,在安多-错那地堑中主要发育了分别形成于44.2kaB.P.和9~7kaB.P.左右的两套湖泊沉积物和约42kaB.P.以来的5套冲、洪积物。在安多-错那地堑的边界主要发育了包括安多南缘断裂、北缘断裂、错那湖东缘断裂和西缘断裂共4条第四纪正断层。其中活动强度最大的为安多北缘断裂,其第四纪最小垂直活动速率为0.24±0.02mm/a;其次为安多南缘断裂和错那湖东、西两侧边界断裂,它们的最小垂直速率分别为0.19mm/a,0.12~0.16mm/a和0.10~0.12mm/a。晚第四纪以来的断裂活动主要集中在平均垂直活动速率为0.41±0.22mm/a的安多北缘断裂带的西段。安多及邻区现今的地表构造格局及断裂带的几何学和运动学特征符合近南北向地壳缩短背景下由于近东西向伸展变形而引发的菱形断块发育模式。根据断层的活动速率估算结果,晚第四纪期间安多-错那地堑的平均伸展速率为0.25±0.15mm/a,而整个羌塘块体总的东西向伸展变形速率可能达到11±8mm/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藏 安多-错那湖 第四纪 伸展变形 正断层作用
下载PDF
卫星遥感在西藏安多幅1∶25万区域第四纪地质调查中的应用 被引量:17
16
作者 张绪教 李团结 +3 位作者 陆平 白志达 徐德斌 陈云芳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107-115,共9页
对西藏安多县1∶25万图幅的ETM+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和镶嵌后,选取ETM+7、ETM+4、ETM+3波段进行假彩色合成并与全色波段融合,获得研究区1∶25万ETM+影像图;根据不同地质体的影像特征并结合野外踏勘,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对沉积物、地貌、... 对西藏安多县1∶25万图幅的ETM+图像进行几何精校正和镶嵌后,选取ETM+7、ETM+4、ETM+3波段进行假彩色合成并与全色波段融合,获得研究区1∶25万ETM+影像图;根据不同地质体的影像特征并结合野外踏勘,建立了遥感解译标志;对沉积物、地貌、水系及新构造等进行了初步目视解译,编制了1∶25万第四纪遥感解译图;结合野外地质调查,对研究区的第四纪沉积物的成因类型和分布范围、地貌特征及分区、新构造运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区内分布最广的是晚更新世的冰水、冰碛物及冲洪积物;区内不仅存在晚更新世冰蚀谷,而且发育规模较大的中更新世古冰蚀谷;通过线性影像、水系及洪积扇的偏转等特征,对区内新构造进行了识别及活动性质的初步判断。此研究不但较好地体现了遥感技术在高原区域第四纪地质调查中应用的优点,而且为青藏高原隆升及其环境变迁的研究提供了参考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遥感 青藏高原 安多县 第四纪地质 新构造
下载PDF
西藏北部拉萨地块那曲地区约113Ma安山岩岩石成因与意义 被引量:16
17
作者 黄玉 朱弟成 +5 位作者 赵志丹 张亮亮 Don DEPAOLO 胡兆初 袁洪林 莫宣学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5期1603-1614,共12页
西藏北部拉萨地块广泛分布着早白垩世岩浆岩,由于缺少高质量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其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迄今未能很好约束。本文报道了北部拉萨地块那曲地区安山岩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数据。那曲安山岩锆石U-Pb... 西藏北部拉萨地块广泛分布着早白垩世岩浆岩,由于缺少高质量的年代学和地球化学数据,其岩浆源区和岩石成因迄今未能很好约束。本文报道了北部拉萨地块那曲地区安山岩的锆石U-Pb定年、地球化学和Sr-Nd-Hf同位素数据。那曲安山岩锆石U-Pb年龄为112.7±0.7Ma。岩石为高钾钙碱性系列,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Th、U和轻稀土元素[(La/Yb)N=6.62~11.68],亏损Nb、Ta、P和Ti等高场强元素。样品具有较高的(87Sr/86Sr)i值(0.7100~0.7126)、负的全岩εNd(t)值(-10.5~-7.8)和负的锆石εHf(t)值(-9.9~-4.7),对应于古老的Nd同位素二阶段模式年龄(1.5~1.8Ga)和锆石Hf同位素地幔模式年龄(1.0~1.6Ga)。综合岩石学、地球化学和区域构造背景研究认为,那曲地区安山岩形成于南向俯冲的班公湖-怒江洋壳岩石圈板片断离的背景,很可能是受早期流体/沉积物熔体交代富集的安多微陆块古老岩石圈地幔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并经历了不同程度的分离结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老岩石圈地幔 早白垩世安山岩 那曲 安多微陆块 北部拉萨地块
下载PDF
聂荣微陆块花岗片麻岩锆石LA-ICP-MS U-Pb定年——新元古代基底岩石的发现及其意义 被引量:17
18
作者 王明 李才 +3 位作者 解超明 吴彦旺 苏犁 胡培远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4101-4108,共8页
聂荣微陆块呈透镜体状夹持在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内,其上出露有黑云母花岗片麻岩以及二长花岗片麻岩等不同类型的古老片麻岩,本文报道产出于聂荣微陆块上花岗片麻岩的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样品锆石的岩浆震荡环带十分发育,多数... 聂荣微陆块呈透镜体状夹持在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内,其上出露有黑云母花岗片麻岩以及二长花岗片麻岩等不同类型的古老片麻岩,本文报道产出于聂荣微陆块上花岗片麻岩的锆石LA-ICP-MSU-Pb定年结果,样品锆石的岩浆震荡环带十分发育,多数锆石具有典型的岩浆结晶锆石的特征。所有测点中有16个测点的Th/U值较高,介于0.58~1.24之间,平均值为0.79,获得的206Pb/238U年龄基本一致,加权平均值为819.6±5.2Ma,笔者等认为该年龄代表了花岗片麻岩的原岩结晶时代为新元古代。我们在羌塘南部地区的碎屑岩中获得了同样的年龄峰值(809Ma)。此外,我们认为年龄中具有507Ma左右的信息反映了泛非事件之后另外一次强烈构造热事件的影响在该区的存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安多地区 聂荣微陆块 花岗片麻岩 锆石U-PB定年
下载PDF
西藏安多最新史前大地震的地质证据及其年龄 被引量:5
19
作者 吴中海 叶培盛 +2 位作者 王成敏 吴珍汉 赵华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08-615,共8页
在西藏安多地区进行活动断裂研究过程中,进行地表调查和探槽开挖,证实错那-安多地堑北缘主边界断裂上的最新地表断层陡坎实际是该区史前大地震的地表遗迹。根据地表观察和实地测量结果可知,该区最新古地震断坎的延伸范围可达26~36km,... 在西藏安多地区进行活动断裂研究过程中,进行地表调查和探槽开挖,证实错那-安多地堑北缘主边界断裂上的最新地表断层陡坎实际是该区史前大地震的地表遗迹。根据地表观察和实地测量结果可知,该区最新古地震断坎的延伸范围可达26~36km,平均垂直位移量达1.0~1.4m。相关地层-地貌体的年代学测试结果和古地震破裂参数表明,最新的古地震发生在距今约10.0~8.1ka期间,估计当时的古地震震级介于6.9~7.3级之间,当时的极震区烈度可能≥Ⅸ度。此古地震破裂的发现表明,青藏高原中部正断层型大地震之后的沉寂时间可以长达近万年,明显长于藏南裂谷带上的正断层型古地震活动间隔。由于安多地区最新大地震之后的离逝时间已足以积累类似强度的大地震,因此,该区未来的大地震危险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蓬错-安多地堑系 活动断裂 古地震 青藏铁路
下载PDF
藏北安多地区花岗片麻岩锆石LA-ICP-MSU-Pb定年 被引量:40
20
作者 解超明 李才 +3 位作者 苏黎 吴彦旺 王明 于红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2期1737-1744,共8页
安多花岗片麻岩出露于藏北安多县城以南约30km,构成聂荣微陆块上聂荣岩群的主体岩性。聂荣微陆块呈大透镜体夹持在藏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与羌塘-三江复合板片之间的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内。所采样品黑云母二长片麻岩锆石CL图像具... 安多花岗片麻岩出露于藏北安多县城以南约30km,构成聂荣微陆块上聂荣岩群的主体岩性。聂荣微陆块呈大透镜体夹持在藏北冈底斯-念青唐古拉板片与羌塘-三江复合板片之间的班公湖-怒江板块缝合带内。所采样品黑云母二长片麻岩锆石CL图像具明显的韵律环带,Th/U比值范围为0.63~1.04,平均为0.85,具有典型岩浆锆石的特征。获得片麻岩中锆石LA-ICP-MSU-Pb原位同位素年龄488.0Ma±4.2Ma。定年结果表明,安多花岗片麻岩原岩侵位于泛非期,证实聂荣微陆块受到晚泛非热运动的影响,为解决聂荣微陆块基底性质和构造演化问题提供了重要的年代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藏高原 安多地区 片麻岩 泛非期 锆石LA-ICP-MSU-PB定年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