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后“9·11”小说述评
1
作者 王维倩 李顺春 《常熟理工学院学报》 2014年第1期95-98,共4页
当今众多小说家以"9·11"事件为背景或题材进行创作,形成21世纪文学中一个独特的文学群类,即后"9·11"小说。此类小说从书写"9·11"事件及其带给人类的集体或个体悲剧性体验、创伤后心理、... 当今众多小说家以"9·11"事件为背景或题材进行创作,形成21世纪文学中一个独特的文学群类,即后"9·11"小说。此类小说从书写"9·11"事件及其带给人类的集体或个体悲剧性体验、创伤后心理、精神危机等问题,刻画"9·11"事件之后蔓延整个西方世界的焦虑与恐惧,谱写21世纪以来人类面对生存危机之全景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11”事件 后“9·11”小说 述评
下载PDF
论阿拉伯裔美国后9·11戏剧的政治书写
2
作者 赵永健 余美 《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56-62,共7页
阿拉伯裔美国戏剧的崛起是21世纪美国戏剧的重要文化景观。在后9·11的政治语境下,阿拉伯裔美国戏剧异军突起,佳作不断,整体上表现出“美国叙事”和“中东叙事”两大趋势:一方面,探究了反恐战争语境下底层阿拉伯裔美国人所面临的生... 阿拉伯裔美国戏剧的崛起是21世纪美国戏剧的重要文化景观。在后9·11的政治语境下,阿拉伯裔美国戏剧异军突起,佳作不断,整体上表现出“美国叙事”和“中东叙事”两大趋势:一方面,探究了反恐战争语境下底层阿拉伯裔美国人所面临的生存危机和国家认同危机,展示了他们丰富的情感生活和复杂的人性维度,意欲改变美国主流社会对阿拉伯裔美国人的刻板印象;另一方面,积极进行跨国书写,聚焦中东历史、巴以冲突、阿拉伯文化等重要议题,通过特色鲜明的历史叙事和文化叙事积极寻求民族认同,展现阿拉伯底层民众对独裁强权和西方霸权的反抗精神。对阿拉伯裔美国后9·11戏剧的政治书写的探究,不仅有助于了解美国当代剧坛这股重要的新生力量,有助于认识阿拉伯裔美国戏剧独树一帜的政治意蕴与诗学价值,还为认知后9·11时代美国戏剧生态提供了一个新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拉伯裔美国后9·11戏剧 政治书写 美国叙事 中东叙事
下载PDF
从创伤角度解读后9·11文学中的人文主义关怀
3
作者 任冰 《黑龙江生态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7年第5期147-149,共3页
9·11后产生新的社会形态与个人及文化想象的互动,为9·11小说的创伤叙事文本注入了新的文化意义和现实意义。拟从创伤角度分析后9·11文学作品中的多种创伤,并进一步从人性的角度探究作品所展现的人文主义关怀。
关键词 创伤 9·11小说 人文主义
下载PDF
后9·11时代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发展和实践新动向 被引量:4
4
作者 于虹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7-117,共11页
9·11事件之后,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理念出现了新的动向,联邦政府以签证政策改革为基础对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进行了调整,强调国家安全至高无上的利益。2005年之后,在权衡了经济利益、大学发展和国家未来安全的重大利益之后,美... 9·11事件之后,美国高等教育国际化政策理念出现了新的动向,联邦政府以签证政策改革为基础对其高等教育国际化理念进行了调整,强调国家安全至高无上的利益。2005年之后,在权衡了经济利益、大学发展和国家未来安全的重大利益之后,美国开始调整国际化政策,相继出台法案,从国家层面出发部署国际化发展战略。加州大学和哈佛大学国际化发展政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美国大学国际化发展战略的新动向,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也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高等教育 9·11时代 国际化政策 国家竞争力
下载PDF
美国“9·11”小说人物形象的历史文化阐释
5
作者 王薇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50-56,共7页
“9·11”恐怖袭击事件已成为当代美国历史进程中“一种新的起源创伤”。作为书写历史的重要媒介,美国“9·11”小说在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逐渐呈现重述历史、重构文化的新特征。从历史与文化双重互动的角度来看,美国“9... “9·11”恐怖袭击事件已成为当代美国历史进程中“一种新的起源创伤”。作为书写历史的重要媒介,美国“9·11”小说在典型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逐渐呈现重述历史、重构文化的新特征。从历史与文化双重互动的角度来看,美国“9·11”小说中“坠落的人”“走钢丝的人”“陌生人”三类人物形象展现了后“9·11”典型文化形象的不同生成过程和文化价值:“坠落的人”代表了后“9·11”文化“断裂”语境中相对稳定而凝固的历史感知者形象;“走钢丝的人”借由发生于1974年杂技艺人在世贸双塔间走钢丝的历史事件“预见”21世纪之初的“9·11”事件,从而成为隐喻历史进程中如何凭借对称性与规律性实现文化“修通”的历史预见者形象;而作为人际交往中集体意象的“陌生人”形象,凭借唤起“自我与他者具有差异性的共同卷入”的书写方式,成为弥合“断裂”、着眼未来的历史超越者形象。美国“9·11”小说三类人物形象在后“9·11”语境中通过展演、重塑历史意识,承载感知、预见、超越等文化使命,不断创造性地释放文学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9·11”小说 人物形象 坠落的人 走钢丝的人 陌生人
原文传递
后“9·11”时期的家国焦虑——理查德·福特小说《大地之貌》中的恐惧景观
6
作者 何璐娇 刘明录 《当代外国文学》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19,共7页
在当代美国作家理查德·福特小说《大地之貌》中,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件如报纸上的谋杀案、老建筑倒塌、餐厅外的恐怖袭击、枪击血案以及家庭分裂形成恐惧景观,引发大众对秩序崩溃的隐形担忧,折射出“9·11”灾难带来的精神创伤... 在当代美国作家理查德·福特小说《大地之貌》中,日常生活中的意外事件如报纸上的谋杀案、老建筑倒塌、餐厅外的恐怖袭击、枪击血案以及家庭分裂形成恐惧景观,引发大众对秩序崩溃的隐形担忧,折射出“9·11”灾难带来的精神创伤。福特并非从对立的角度探察“9·11”事故产生的根源,指责他者对美国的威胁迫害,而是从内部角度审视难以察觉的政治制度痼疾,在回溯2000年的政治语境中深刻揭露种族歧视、阶级分化、枪支管控等社会沉疴,解构历史、战争和政治话语的宏大叙事。这些反映出福特对后“9·11”时期内忧外患的国家安全形势和政治恐惧景观的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福特 《大地之貌》 后“9·11”小说 恐惧景观 情感共同体
原文传递
“9·11”小说的两种叙事维度:——以《坠落的人》和《转吧,这伟大的世界》为例 被引量:56
7
作者 但汉松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66-73,共8页
通过对德里罗《坠落的人》和麦凯恩《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的对比阅读,本文认为9·11小说的基本叙事场域在于"悼歌"和"批判"的两轴。正是由于结合了这两个叙事维度,当代美国小说不仅克服了保守主义9·11话... 通过对德里罗《坠落的人》和麦凯恩《转吧,这伟大的世界》的对比阅读,本文认为9·11小说的基本叙事场域在于"悼歌"和"批判"的两轴。正是由于结合了这两个叙事维度,当代美国小说不仅克服了保守主义9·11话语的单义性和语境阙失,也纠正了左翼反美批评所未能实现的人文关怀,从而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反叙事"力量。此外,9·11小说以内化的艺术审美视角,提出了对"恐怖主义vs.全球资本主义"的认知范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11小说 唐·德里罗 科伦·麦凯恩
原文传递
“9·11文学”:新世纪美英文学的审美转向?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和龙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0-25,共6页
21世纪的美英文坛诞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9·11文学"。"9·11文学"用"反叙事"的方式对盛行的官方叙事与民间纪实叙事作出反拨,具有极为重要的审美内涵与文化价值,但这些"反叙事"... 21世纪的美英文坛诞生了一种独特的文学类型——"9·11文学"。"9·11文学"用"反叙事"的方式对盛行的官方叙事与民间纪实叙事作出反拨,具有极为重要的审美内涵与文化价值,但这些"反叙事"在文学表现方式上并未出现本质性的变化,因此尚难断言"9·11文学"代表了新世纪美英文学的审美转向。中国学界目前对"9·11文学"的研究存在明显不足,未来的研究需要厘清总体思路,但不应脱离当代国际政治现实的大背景、大语境,不能罔顾自身的文化身份、价值立场与审美需求,从而忽视文学的审美意识形态属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当代美英文学 9·11文学” “后9·11文学” 反叙事 审美转向
原文传递
美国“9·11”小说中的女性气质与难忘叙事 被引量:7
9
作者 王薇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25-34,共10页
从记忆书写的角度审视美国"9·11"小说中的女性话语,可以细察出与媒体叙事中被遮蔽、被束缚的女性形象相异的文学表达。美国"9·11"小说中的女性话语,不仅以传统女性气质参与建构后"9·11"... 从记忆书写的角度审视美国"9·11"小说中的女性话语,可以细察出与媒体叙事中被遮蔽、被束缚的女性形象相异的文学表达。美国"9·11"小说中的女性话语,不仅以传统女性气质参与建构后"9·11"性别秩序,更以难忘叙事彰显后"9·11"时代女性气质的能动力量。结合后"9·11"时代伦理环境,本文聚焦于《坠落的人》《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屈服》等美国"9·11"小说中的女性记忆书写,分析女性难忘叙事与新时代女性意识和女性气质之间互为彰显的关系。在检视美国"9·11"小说如何对媒体叙事中的性别话语进行改写的同时,探讨美国"9·11"小说对新世纪失衡的性别秩序进行反思与建构的文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9·11”小说 女性气质 难忘叙事
原文传递
论美国后“9·11”小说的国家认同阐释 被引量:2
10
作者 朴玉 《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47-52,共6页
美国后"9·11"小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尤其表现为对"国家认同"这一公共领域中核心议题的批判性介入。作家们就国民身份强化、国族记忆建构以及国家身份选择等议题进行探讨,他们不仅捕捉超越种族、阶级、... 美国后"9·11"小说具有鲜明的现实主义倾向,尤其表现为对"国家认同"这一公共领域中核心议题的批判性介入。作家们就国民身份强化、国族记忆建构以及国家身份选择等议题进行探讨,他们不仅捕捉超越种族、阶级、文化差异的共同体情感,表征不同族裔对于美国国民身份的认可,还倡导基于国族身份探寻理想自我。后"9·11"小说关于国家认同的多重阐释,对于多民族国家内部个人身份建构、族裔群体团结、国家意志强化具有启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小说 后“9·11 国家认同
原文传递
美国“9·11”小说中的男性气质与遗忘叙事 被引量:1
11
作者 王薇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0-27,共8页
在后“9·11”时代语境中,与媒体报道和政治话语着力打造的男性狂欢叙事相反,小说中的男性话语以遗忘叙事的样态,凸显男性气质再生产过程中的焦虑与彷徨。.本文借鉴社会性别理论中权威型、共谋型和从属型三类男性气质,逐一分析《皇... 在后“9·11”时代语境中,与媒体报道和政治话语着力打造的男性狂欢叙事相反,小说中的男性话语以遗忘叙事的样态,凸显男性气质再生产过程中的焦虑与彷徨。.本文借鉴社会性别理论中权威型、共谋型和从属型三类男性气质,逐一分析《皇帝的孩子》《转吧,这伟大的世界》和《零》等“9·11”小说中强势遗忘、无奈遗忘和天真遗忘三种男性遗忘叙事模式,进而揭示此类小说借助性别书写和记忆书写之间互动所彰显的叙事张力:透过男性遗忘叙事,美国“9·11”小说对主流媒体与政治叙事中的男性狂欢话语进行改写,是对新世纪失衡的性别秩序进行反思的文学实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9·11”小说 男性气质 遗忘叙事
原文传递
同质见证与异质记忆:美国“9·11”小说的两次“言说”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薇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57-165,共9页
2001年以降,以想象、再现“9·11”恐怖袭击事件为题材的美国“9·11”小说层出不穷。美国“9·11”小说以不断发展的虚构方式,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想象性“言说”:美国“9·11”小说的初次“言说”主要呈现出言说对象... 2001年以降,以想象、再现“9·11”恐怖袭击事件为题材的美国“9·11”小说层出不穷。美国“9·11”小说以不断发展的虚构方式,对这一历史事件进行想象性“言说”:美国“9·11”小说的初次“言说”主要呈现出言说对象、言说内容、言说模式相对单一的同质化特征,再次“言说”则选取异视角观察言说对象、呈现差异化言说内容、注重言说模式多样性等异质化特征。就两次“言说”嬗变的效用来看,以见证为主要功能的初次“言说”呼应了记录创伤危机、谴责恐怖主义的现实主义叙事诉求,而以记忆为书写框架的再次“言说”重在思索“求同存异”的后“9·11”时代文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9·11”小说 同质见证 异质记忆
原文传递
后“9·11”时代美国儿童文学建构趋向——以2001至2014年间纽伯瑞奖获奖小说为衡量坐标 被引量:2
13
作者 张媛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2016年第3期102-105,共4页
本文以2001年至2014年间14部纽伯瑞奖获奖小说为衡量坐标,从背景设置、内容构建、人物塑造、文本体裁四个维度入手,聚焦美国儿童文学在后"9·11"时代的建构趋向。后"9·11"时代的美国儿童文学作品是作家们... 本文以2001年至2014年间14部纽伯瑞奖获奖小说为衡量坐标,从背景设置、内容构建、人物塑造、文本体裁四个维度入手,聚焦美国儿童文学在后"9·11"时代的建构趋向。后"9·11"时代的美国儿童文学作品是作家们对在创伤社会成长中的儿童如何进行心理重建,伦理重塑以及如何看待生命价值等问题的集体思考。作家们在作品中倾注伦理关照,营造关爱氛围,帮助孩子们走出创伤阴影,健康茁壮成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9·11 美国儿童文学 建构趋向 纽伯瑞奖获奖小说
原文传递
见证、疗伤、批判——美国“9·11”戏剧的多重维度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淑玲 《当代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22-30,共9页
本文聚焦于美国"9·11"戏剧,探讨其艺术特色和社会文化功能。灾难现场的舞台再现与创伤承载群体的言说见证了历史,参与了文化创伤建构。通过塑造英雄与反英雄形象,这些戏剧反思了美国民族性格,使剧场成为修复心灵创伤与... 本文聚焦于美国"9·11"戏剧,探讨其艺术特色和社会文化功能。灾难现场的舞台再现与创伤承载群体的言说见证了历史,参与了文化创伤建构。通过塑造英雄与反英雄形象,这些戏剧反思了美国民族性格,使剧场成为修复心灵创伤与道德危机的对话空间。它们介入政治,探寻了恐怖主义的根源及影响,对恐怖行为和政府的反恐政策都提出了批判。同时,"9·11"戏剧构成了新的文化景观,参与了美国后"9·11"历史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11”戏剧 灾难见证 创伤疗救 政治批判
原文传递
解读后“9·11”小说中的道德叙事——评伊恩·麦克尤恩小说《星期六》 被引量:6
15
作者 曲涛 孟健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90-93,共4页
如何书写"9·11"语境下的道德叙事和重构新世纪的人文价值已然成为许多后"9·11"小说的作者们所着力挖掘的主题之一。本文以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和... 如何书写"9·11"语境下的道德叙事和重构新世纪的人文价值已然成为许多后"9·11"小说的作者们所着力挖掘的主题之一。本文以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为主要研究对象,结合文学伦理学批评理论和叙事学理论,从人与社会、人与他人和人与自我等三个关系维度来解读作品中的道德叙事,深度剖析以主人公贝罗安为代表的生活在后"9·11"时代的人们对社会、对他人及对自我等层面的道德嬗变和人性反思,从而阐释后"9·11"小说中所蕴含的道德伦理与人文价值重构这一共性主题,为后"9·11"小说研究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后“9·11”小说 道德叙事 文学伦理学批评 伊恩·麦克尤恩
原文传递
“9·11时代”美国对外战略的危险“创新”
16
作者 郑保国 《外交评论(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7年第5期80-86,共7页
"9·11时代"美国对外战略的危险"创新"是:以"布什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建立"新帝国"为最高目标;为实施"新帝国"战略而严重夸大外部威胁;以对"流氓国家"的"预防性战... "9·11时代"美国对外战略的危险"创新"是:以"布什主义"为基本原则;以建立"新帝国"为最高目标;为实施"新帝国"战略而严重夸大外部威胁;以对"流氓国家"的"预防性战争"、"政权更迭"和"民主化改造"作为"新帝国"扩张基本手段。这些"创新"相互影响,其危险是:践踏国家主权平等、和平解决国际争端等当代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原则,加剧国际军备竞赛和"安全困境",威胁世界和平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9·11”时代 美国对外战略 “布什主义” “新帝国” “预防性战争”
原文传递
应用微型机器人装置对难治性癫痫患者进行脑深部电极植入(英文) 被引量:5
17
作者 Dorfer C Minchev G +6 位作者 Czech T Stefanits H Feucht M Pataraia E Baumgartner C Kronreif G Wolfsberger S 《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 CAS 2016年第4期308-308,共1页
关键词 癫痫 精确度 深度电极 机器人
下载PDF
论新世纪美国小说的主题特征 被引量:35
18
作者 杨金才 《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6-12,共7页
当代美国小说通过绘制、窥测和再现等方式与世界对话,切入人物内心世界,大都在后现代语境下表达各自反思人性,希望从失意中获救的愿望,其愿景正是小说家追寻的一种救赎叙事空间,其中蕴涵着现代人试图走出文明困境的"荒野意识"... 当代美国小说通过绘制、窥测和再现等方式与世界对话,切入人物内心世界,大都在后现代语境下表达各自反思人性,希望从失意中获救的愿望,其愿景正是小说家追寻的一种救赎叙事空间,其中蕴涵着现代人试图走出文明困境的"荒野意识"。这种荒野意识在21世纪美国小说创作中一直扮演了可能性的追寻者与预示者,也是小说家笔下人物寻找自由、努力摆脱消费文化和商业文明羁绊而获得拯救的新象征。新世纪美国小说家们致力于某种再想象,重新思考和建构时间、叙事与主体性之间的关系,并在创作中不同程度地体现战争、灾难、文化冲突与交融的主题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小说:“9·11 反思战争与恐怖 人伦道德
原文传递
小说何为?——从麦克尤恩的《星期六》看小说的功能 被引量:9
19
作者 宋艳芳 《国外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0-126,共7页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2005)一方面延续了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性、伦理、政治、科学、文化等主题,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他对19世纪以来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争的关注以及他对小说功能和文学地位的思考... 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小说《星期六》(2005)一方面延续了其作品中反复出现的人性、伦理、政治、科学、文化等主题,另一方面也突出了他对19世纪以来科学与人文"两种文化"之争的关注以及他对小说功能和文学地位的思考。小说以主人公一天的经历为主线,描述了21世纪初9·11事件、伊拉克战争等国际事件对人们生活的冲击,反映了小说作为"文化话语"、"伦理范式"、"预言方式"和"主观模式"等方面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伊恩·麦克尤恩 《星期六》 9·11文学 小说的功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