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拱廊街”幻境中的“美国梦”——20世纪美国类型电影里的城市意象
1
作者 周厚翼 《全球城市研究(中英文)》 2023年第3期141-155,193,共16页
瓦尔特·本雅明自1927年起开始了“拱廊研究计划”,将目光投向19—20世纪之间巴黎废弃的城市商业拱廊、玻璃景观和钢铁建筑。“拱廊”成为了本雅明进行城市文化批判的切入点,也指向了本雅明“辩证意象”的两个重要方面:城市的发展... 瓦尔特·本雅明自1927年起开始了“拱廊研究计划”,将目光投向19—20世纪之间巴黎废弃的城市商业拱廊、玻璃景观和钢铁建筑。“拱廊”成为了本雅明进行城市文化批判的切入点,也指向了本雅明“辩证意象”的两个重要方面:城市的发展是上升和下降的螺旋幻象,而“城市人”则是关于个体与集体的“闲逛者”意象。这两种交叠的意象都是幻觉,注定了城市衰落和下陷的宿命。在《电影1:运动—影像》一书中,吉尔·德勒兹试图通过分析美国类型电影见出“美国梦”与美国城市中产阶级意识形态的内在危机。一方面,“美国梦”所呈现的辩证意象恰恰是“拱廊街”意象在20世纪的某种同义反复;另一方面,从电影叙事的模式进入对于城市意象和城市主体身份的探究,相当于直接运用影像自身进行“思想”与“质疑”——这是一种与我们这个影像时代密切相关的全新的思考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本雅明 城市研究 辩证意象 美国梦 美国电影
下载PDF
全球化时代美国类型电影的发展趋势 被引量:4
2
作者 路春艳 《北京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09-112,共4页
全球化时代美国类型电影在古典类型框架基础上呈现出混杂的趋势。这种趋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着持续发展历史的类型不断吸收借鉴来自于高科技、电影艺术探索、青年流行文化等领域的成果,形成类型的新标识;二是打破不同类型之间的界... 全球化时代美国类型电影在古典类型框架基础上呈现出混杂的趋势。这种趋势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有着持续发展历史的类型不断吸收借鉴来自于高科技、电影艺术探索、青年流行文化等领域的成果,形成类型的新标识;二是打破不同类型之间的界限与成规,进行类型的杂糅与滑稽模仿。前者是美国类型电影在原来基础上的稳步发展,后者实现了类型电影在全球化时代的复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球化 美国类型电影 发展趋势
下载PDF
日本电影的苦难叙事、现代性转型及意识形态功能——以北美外语片市场为核心(1980-2016) 被引量:1
3
作者 陈林侠 《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2-42,共11页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本电影在北美市场出现发展停滞、重复消费的现象。由于民族地理环境恶劣,生存空间有限,苦难成为该民族的原始意象,并在现代性竞争的刺激下扩大。日本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心理与精神的阐释中展现了力量,安慰了缺乏...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日本电影在北美市场出现发展停滞、重复消费的现象。由于民族地理环境恶劣,生存空间有限,苦难成为该民族的原始意象,并在现代性竞争的刺激下扩大。日本传统文化在当下社会心理与精神的阐释中展现了力量,安慰了缺乏安全感、陷入焦虑的现代心灵,并使文本具备东方美学的形式特征,但也暴露出自我中心、本能的排外情绪、内外有别的集团意识等缺陷。日本战争片尤其如此。在苦难的故事语境中,该类型唤起忍耐/忠诚、崇死/献身等模棱两可的伦理观念,在无关政治的个体道德、情感的掩饰下,具有很强的隐蔽性。可以说,日本电影过于凸显苦难主题,从传统道德的层面遮掩了战争动机的意识形态,造成了不同观众对同一影片截然不同的理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本电影 北美市场 苦难主题 理解歧义
下载PDF
全球化下印度电影的海外传播经验与启示--以北美市场为例
4
作者 付筱茵 谢晓莉 杨奇清 《艺术百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33-140,共8页
北美市场是世界上所有非北美国家电影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站,也是它们海外拓展中最重要的市场区域。中印两国不仅在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具有"类性"特征,而且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印电影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问题,所以印度电... 北美市场是世界上所有非北美国家电影进入国际市场的第一站,也是它们海外拓展中最重要的市场区域。中印两国不仅在经济、文化、历史、地理等方面具有"类性"特征,而且在全球化语境下,中印电影面临着许多相似的问题,所以印度电影在北美的传播经验对于我国电影的海外拓展具有重要的参考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电影 北美市场 票房 文本形态
下载PDF
英美文学作品与电影的发展关系刍议 被引量:1
5
作者 王润 《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 2015年第8期191-192,共2页
英美文学作品与电影虽同属于艺术范畴,但是性质却截然不同。但是在以英美文学作品为题材的优秀电影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后,大家开始探析英美文学作品与电影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准确把握英美文学作品与电影在发展进程... 英美文学作品与电影虽同属于艺术范畴,但是性质却截然不同。但是在以英美文学作品为题材的优秀电影作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出来后,大家开始探析英美文学作品与电影的关系以及二者之间的本质联系,以准确把握英美文学作品与电影在发展进程中的作用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文学 电影 关系
下载PDF
Black “Crime,” Public Hysteria,and the Cinema of Containment:Black Cinema Aesthetics from Willie Dynamite to The Interrupters and a/k/a Mrs. George Gilbert
6
作者 Amy Abugo Ongiri 《Journal of Foreign Languages and Cultures》 2021年第1期26-42,156,共18页
This essay will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African American visual culture has attempted to negotiate criminaliza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hat Richard Iton rightfully characterizes as“hyperincarceration.”It ... This essay will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African American visual culture has attempted to negotiate criminalization and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what Richard Iton rightfully characterizes as“hyperincarceration.”It will explore the ways in which contemporary African American visual culture is engaged in negotiating between the literal material realities and consequences of mass incarceration and aesthetic constructions of violence.While mass incarceration is increasingly becoming understood as“the New Jim Crow”for African American political organizing,Black criminality has become the key lens through which questions of masculinity,class exclusion,gender,and selfhood get negotiated in African American visual culture.This essay will argue that the“subtext of ongoing Black captivity”is the pretext for much of what drives Black action genres and African American representation in general as a key signifier of a racialized identity and as an indicator of a Black subjectivity fraught with complexities of non-belon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rican american cinema Mass Incarceration Black Subjectivity MASCULINITY Action cinema Black Aesthetics
原文传递
文化苦旅、视觉政治与边境美学:拉美电影中的边境话语
7
作者 武亮宇 《电影艺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5-30,共6页
在某些领域显著的逆全球化浪潮中,作为地缘政治概念的边境,是任何关于全球化的讨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也成为作为后殖民文化的当代电影的重要视觉景观与文化内涵。基于共通的殖民历史,拉美世界中的地缘政治边境与民族、信仰、语言等文... 在某些领域显著的逆全球化浪潮中,作为地缘政治概念的边境,是任何关于全球化的讨论的基本问题之一,同时也成为作为后殖民文化的当代电影的重要视觉景观与文化内涵。基于共通的殖民历史,拉美世界中的地缘政治边境与民族、信仰、语言等文化边境存在诸多错位,拉美电影中的边境话语想象性呈现了拉美人对于缝合内部边境、扩展外部边境的持续尝试,继承了“第三电影”运动的精神遗产,同时也回应了正在发生的逆全球化浪潮的时代之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美电影 地缘政治 逆全球化 边境电影 边境美学
原文传递
距离之外,空间之内:奥斯卡、电影与今日世界——戴锦华访谈 被引量:5
8
作者 戴锦华(受访) 胡亮宇(采访)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91-99,共9页
奥斯卡(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是全球电影工业的风向标,在反映当代电影的发展动态时,亦显示出美国社会文化和全球化的现状与危机。在新冠疫情和流媒体平台的冲击面前,电影的公共性和媒介特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戴锦华教授针对... 奥斯卡(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奖)是全球电影工业的风向标,在反映当代电影的发展动态时,亦显示出美国社会文化和全球化的现状与危机。在新冠疫情和流媒体平台的冲击面前,电影的公共性和媒介特性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戴锦华教授针对近年的奥斯卡和国际电影节上的种种新现象,谈论了不同时期不同电影的自觉呼应,并回归至中国电影史中所形成的传统,为重新追问和思考电影本体、电影的社会价值以及电影的未来提供了有效的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奥斯卡 好莱坞 世界电影 美国电影
原文传递
电影在创造另一种生活——亚历山大·索科洛夫访谈 被引量:2
9
作者 杰瑞米.桑尼奥夫斯基 肖熹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33-139,共7页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分析了美国电影的特点及其与欧洲电影的区别,并对电影艺术的本质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分析了电影与文学的关系,他认为蒙太奇其实来自于文学,而吸引力蒙太奇的发现,其实推动了电影变成商品,而电... 亚历山大·索科洛夫结合自己的创作体会,分析了美国电影的特点及其与欧洲电影的区别,并对电影艺术的本质提出了独特的看法,分析了电影与文学的关系,他认为蒙太奇其实来自于文学,而吸引力蒙太奇的发现,其实推动了电影变成商品,而电影艺术最重要的在于创造"另一种生活",在于用结尾释放影片没有表达的全部意义,电影创作需要直觉,也需要发现电影字母表上那些未知的语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电影 另一种生活 蒙太奇 直觉
原文传递
被复制的母女关系和被私域化的华裔美国电影 被引量:4
10
作者 齐仙姑 《电影艺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48-53,共6页
《瞬息全宇宙》在全球范围内的口碑票房双赢,继《摘金奇缘》和《青春变形记》之后再次将这类以母女关系为核心的华裔美国电影推到了大众面前,并意外地获得了中美观众的喜爱。然而,此类电影实际上迎合了近几年美国电影界高涨的“政治正... 《瞬息全宇宙》在全球范围内的口碑票房双赢,继《摘金奇缘》和《青春变形记》之后再次将这类以母女关系为核心的华裔美国电影推到了大众面前,并意外地获得了中美观众的喜爱。然而,此类电影实际上迎合了近几年美国电影界高涨的“政治正确”吁求,这直接表现为其内容上的保守性。更重要的是,通过一段不断被复制的母女关系,它们策略性地将观众的注意力转移到华裔家庭内部,遮蔽了这些家庭在社会上可能面对的生存与挣扎难题,进而私域化了华裔美国电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裔美国电影 母女关系 私域化 《青春变形记》 《瞬息全宇宙》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