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
蕾·阿曼特劳特的诗学观及诗歌特点 |
孙立恒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
2013 |
2
|
|
2
|
生命之重的话语承载——论罗伯特·哈斯诗歌的“催眠”艺术 |
盛艳
|
《江汉学术》
|
2016 |
2
|
|
3
|
中国古典诗歌对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影响 |
钱志富
|
《宁波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
|
2013 |
1
|
|
4
|
美国当代诗人对中国隐逸诗的接受 |
覃丹
|
《百色学院学报》
|
2008 |
1
|
|
5
|
花甲之年的禅思——解读汤亭亭《当诗人》 |
邵怡
|
《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
2007 |
2
|
|
6
|
爱与战争——论美国印第安女诗人乔伊·哈玖的民族责任与平衡策略 |
付玉群
|
《西南科技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8 |
1
|
|
7
|
异质文化中的艺术借鉴——英美意象派诗歌与中国古典诗歌比较 |
苏晖
|
《孝感学院学报》
|
2003 |
1
|
|
8
|
画译:20世纪美国诗人汉诗英译新视角 |
张保红
朱芳
|
《外国语文》
北大核心
|
2022 |
0 |
|
9
|
菲利普·弗瑞诺的前生、今世与来生——《菲利普·弗瑞诺,美国革命诗人:人物史与时代史》评介 |
曹良成
|
《河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
|
2016 |
0 |
|
10
|
英美学者眼中的重庆诗人与诗歌 |
蒋登科
|
《涪陵师范学院学报》
|
2004 |
0 |
|
11
|
为无声者代言——读菲利普·莱文的诗 |
郑思明
|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
2015 |
1
|
|
12
|
《草叶集》:美国人自己的诗 |
姜焕文
|
《淮海工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
2015 |
1
|
|
13
|
卡尔·桑伯格论 |
孟宪忠
|
《潍坊学院学报》
|
2003 |
1
|
|
14
|
中国古典诗歌是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起爆器 |
钱志富
|
《宁波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
2012 |
0 |
|
15
|
当代美国印第安女诗人的自然书写 |
丁文莉
|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
|
2022 |
0 |
|
16
|
奥尔弗斯的美国化身——论爱默生《诗人》中“诗人”的三重身份 |
齐聪聪
|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学报》
|
2018 |
0 |
|
17
|
埃蒙斯诗歌研究述评——兼论浪漫主义在当代美国诗歌批评中的影响 |
刘晓晖
|
《外国文学》
CSSCI
北大核心
|
2021 |
0 |
|
18
|
论当下美国非裔诗人的记录式写作及其族裔诉求 |
虞又铭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8 |
0 |
|
19
|
21世纪美国诗歌与诗歌的机械形式(英文) |
布莱恩.M.瑞德
郭萍
|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
2010 |
0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