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Face to Face Talk——Chinese and American Scholars Discuss Tibetan Issues
1
《China's Tibet》 2002年第3期4-9,共6页
In early 2002,Zhu Xiaoming(Vice-President of the China World Ethnic Society),Huo Zhongquanand Hong Tao(both research fellows with the China Ethics Research Center)met with Americanexperts on China with the Research Of... In early 2002,Zhu Xiaoming(Vice-President of the China World Ethnic Society),Huo Zhongquanand Hong Tao(both research fellows with the China Ethics Research Center)met with Americanexperts on China with the Research Office ot the US Congress and the US Think Tank,includingKerry B.Dumbaugh,Alfred D.Wilhelm Jr,David G.Brown and Thomas G.Lum.They held talkson issues of common concern.Following are excerps of their talk on the Tibetan issu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Face to Face Talk Chinese and american scholars Discuss Tibetan Issues In
下载PDF
A Corpus-based Study on Chinese and American Scholars' Use of Nominalizations in English Scientific Research Articles
2
作者 刘书凝 郭爱萍 《海外英语》 2018年第12期210-211,共2页
Nominalization plays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in written English, especially in the scientific articles. However, it is distinctfor Chinese and English scholars in the use of nominalization in English scientific papers... Nominalization plays a very significant role in written English, especially in the scientific articles. However, it is distinctfor Chinese and English scholars in the use of nominalization in English scientific papers. In order to find the differences in the useof nominalization in English scientific research papers between Chinese writers and native English scholars(American scholarsherein) and help Chinese scholars understand the proper use of English nominalization and write more idiomatic English scientificresearch papers, this paper does a research based on a corpus. In this corpus, there are two sub-corpora, one by American scholarsand the other by Chinese scientists. The research results show that American scholars adopt more nominalizations than Chinesescholars in English scientific papers and there are some differences in the use of nominalization derived from verbs, adjectives tonouns, and formed by gerunds and non-predictive verbs with"-ing"forms between Chinese and American scholar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语 学习方法 阅读
下载PDF
Characteristics of American Scholars’Research on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 and Their Contributions
3
作者 WANG Er-liang CHEN Xiao 《Chinese Journal of Integrativ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2020年第8期629-632,共4页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 are important carriers for the inheritance,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thoughts of Chinese medicine(CM),containing rich thought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s well as therapeutic pr...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 are important carriers for the inheritance,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of academic thoughts of Chinese medicine(CM),containing rich thoughts on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as well as therapeutic principles of CM.The international exchange of CM has a very long history.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ociety,Western scholars in modern times are deepening their researches on Chinese medical classics.This would provide a new way for promoting CM in Western countries to investigate researches made by famed American scholars and their academic viewpoi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medicine CLASSICS international exchange american scholar
原文传递
BOOK REVIEW Balancing Demands China through American scholars' eyes
4
作者 STEPHEN BISOGNO 《Beijing Review》 2007年第25期44-45,共2页
China through American scholars’ eyes As one of the world’s fastest grow- ing economies with a 2-million-strong army, China is the cynosure t of the world’s eyes, and
关键词 In China through american scholars BOOK REVIEW Balancing Demands FDI
原文传递
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学者视野下的美国大学公民教育 被引量:5
5
作者 郭芳芳 侯怀银 《外国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59-62,87,共5页
美国大学的公民教育已经经历了200多年曲折的发展历程。在信息全球化的推动下,美国大学的公民教育又重新被列入核心地位。20世纪90年代以来,中美学者对"美国大学公民教育"问题进行了诸多的理论研究,并取得了各自的一些研究成果。
关键词 美国 大学 公民教育 中关学者
下载PDF
跨国主义的移民研究——欧美学者的观点和贡献 被引量:18
6
作者 吴前进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07年第4期64-72,共9页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跨国移民的政治选择、跨国移民的经济贡献、跨国移民的文化再造、跨国移民的活动领域、回归移民的再适应、跨国主义移民研究等多方面介绍和评述了欧美学界跨国主义移民研究的主要观点、基本内容和特征以及学术贡献... 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从跨国移民的政治选择、跨国移民的经济贡献、跨国移民的文化再造、跨国移民的活动领域、回归移民的再适应、跨国主义移民研究等多方面介绍和评述了欧美学界跨国主义移民研究的主要观点、基本内容和特征以及学术贡献,并对跨国移民研究中需要进一步探讨的问题进行了梳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跨国主义 移民研究 跨国移民 回归移民 欧美学者
下载PDF
欧美数学人类学的若干问题研究 被引量:3
7
作者 张和平 罗永超 +1 位作者 肖玲 肖绍菊 《科学与社会》 CSSCI 2013年第4期55-65,共11页
通过整理欧美数学人类学研究文献,研究数学人类学若干典型案例和问题,分析其研究者群体、研究对象、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呈现欧美数学人类学的研究状况、趋势探讨,提出欧美数学人类学研究对中国数学人类学研究未来发展的启发意义。
关键词 欧美学者 数学人类学 若干问题 启示
下载PDF
1949—1966年美英解读中国“十七年文学”的思想逻辑 被引量:2
8
作者 方长安 纪海龙 《河北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113-116,共4页
1949—1966年,美英论者站在西里尔.白之所谓"我们"的立场上,将新中国"十七年文学"视为一种异质的"他者"进行观察和言说。这种特有的"看"与"被看"的对立关系,构成了冷战语境中的美英... 1949—1966年,美英论者站在西里尔.白之所谓"我们"的立场上,将新中国"十七年文学"视为一种异质的"他者"进行观察和言说。这种特有的"看"与"被看"的对立关系,构成了冷战语境中的美英解读中国"十七年文学"的基本框架与展开言说的思想逻辑。美英所谓的"我们",有时是冷战意识形态维度上的,有时是西方文化中心主义层面上的,有时则是文学审美观念上的,不同的"我们"所解读出的"他们"有所不同,但在更多的时候是借以阐发其政治意识与文化理念,是一种自我想象性的话语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英论者 “十七年文学” 思想逻辑
下载PDF
美国学术界对人类命运共同体认知及中国应对之策 被引量:11
9
作者 高望来 《太平洋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8期1-10,共10页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战略思想体系的顶层设计,亦是美国学术界观察和评析中国外交关注的核心概念。美国学者从2013年开始发表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理念的著述,认为该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其提出与中国实力增长密切相关...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战略思想体系的顶层设计,亦是美国学术界观察和评析中国外交关注的核心概念。美国学者从2013年开始发表解读人类命运共同体外交理念的著述,认为该理念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其提出与中国实力增长密切相关,反映了中国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战略诉求,其实践包括开展周边外交、打造经济共同体和参与全球治理。美国学者主要采用现实主义、自由主义和安全共同体三种理论视角来解读该理念,并提出了不同的政策建议。中国应进一步提升人类命运共同体在美国的影响力和传播力,利用二轨和非官方机制来深化与美国的沟通,有针对性地化解美国学者的误解和偏见,探寻中美合作新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学者 人类命运共同体 外交实践 认知
下载PDF
百年来美国学者的《史记》研究述略 被引量:8
10
作者 吴原元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59-68,共10页
作为中国传统史学和中国叙述学典范的《史记》,自19世纪开始就吸引了美国学者的关注。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关于《史记》的研究著述蔚为可观,在美国汉学界已然发展成研究的经典领域。本文即旨在梳理百年来美国学者从文本、史学、... 作为中国传统史学和中国叙述学典范的《史记》,自19世纪开始就吸引了美国学者的关注。在这一百多年的时间里,美国关于《史记》的研究著述蔚为可观,在美国汉学界已然发展成研究的经典领域。本文即旨在梳理百年来美国学者从文本、史学、文学和哲学视角研究《史记》的具体状况,评说他们在研究《史记》时所提出的新见解和新观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学者 《史记》 汉学
下载PDF
绝对主义 历史面向 价值面向——美籍华裔学者眼中的中国先锋小说 被引量:1
11
作者 昌切 陆丽霞 《中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158-164,共7页
中国先锋小说作为中国当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受到北美学界的关注。本文在搜集与细读美籍华裔学者对中国先锋小说的研究资料基础上,侧重分析这些研究背后的理论诉求以及脱胎于这种理论诉求的两个面向(历史面向、价... 中国先锋小说作为中国当代重要的文学流派之一,早在20世纪90年代就受到北美学界的关注。本文在搜集与细读美籍华裔学者对中国先锋小说的研究资料基础上,侧重分析这些研究背后的理论诉求以及脱胎于这种理论诉求的两个面向(历史面向、价值面向),希冀勾勒出美籍华裔学者对中国先锋小说研究的基本图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籍华裔学者 中国先锋小说 绝对主义 历史面向 价值面向
下载PDF
美国学者研究视角下的中国海洋战略 被引量:3
12
作者 仇华飞 《同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38-47,共10页
中国的海洋战略选择不同于其他国家。美国等西方国家多以马汉的《海权论》为理论基础,以取得制海权来成就霸权。而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不会走历史上大国殖民掠夺的老路,因为那是一条既不符合时代潮流也不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强权道路。... 中国的海洋战略选择不同于其他国家。美国等西方国家多以马汉的《海权论》为理论基础,以取得制海权来成就霸权。而中国建设海洋强国不会走历史上大国殖民掠夺的老路,因为那是一条既不符合时代潮流也不符合中华民族根本利益的强权道路。中国是一个爱好和平的国家,拥有和谐文化的优良传统。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凸显了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海洋战略的发展愿景,它着眼于世情、国情、海情,树立走向海洋强国富民的战略意志,坚持和谐海洋观,创立和平建设海洋强国的新模式。新时代中国特色海洋强国之路就是坚持和谐海洋、互利共生、永续发展的新道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学者 中国 海洋战略
下载PDF
论学相见恨晚——记杨联陞先生与刘家和师的一段学术交往 被引量:2
13
作者 邵东方 《古代文明》 CSSCI 2020年第1期86-91,M0005,共7页
本文是旅美人文学者邵东方博士回顾我国著名史学家刘家和先生与著名美籍华裔史学家杨联陞先生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一段学术交往的文字。邵东方早年师从刘家和先生,近年从事《竹书记年》研究。文中所述往事,展现老一代历史学家坦诚笃实的... 本文是旅美人文学者邵东方博士回顾我国著名史学家刘家和先生与著名美籍华裔史学家杨联陞先生20世纪80年代在美国一段学术交往的文字。邵东方早年师从刘家和先生,近年从事《竹书记年》研究。文中所述往事,展现老一代历史学家坦诚笃实的学者境界和同道相惜的胸襟情谊,也是中美学术交流的一段佳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刘家和 杨联陞 中美学术交流
下载PDF
美国学界对中国亚洲政策的认知 被引量:2
14
作者 朱立群 《外交学院学报》 CSSCI 2005年第2期61-67,共7页
近年来,中国的亚洲政策备受瞩目,美国学者的评价也比较积极。在对中国亚洲政策关注的背后,美国实际上更多地是对亚洲地区结构变化和对美国影响力下降的担忧。在分析中,美国学者也对中国现行亚洲政策能否持续长久并最终导致中国主导亚洲... 近年来,中国的亚洲政策备受瞩目,美国学者的评价也比较积极。在对中国亚洲政策关注的背后,美国实际上更多地是对亚洲地区结构变化和对美国影响力下降的担忧。在分析中,美国学者也对中国现行亚洲政策能否持续长久并最终导致中国主导亚洲的前景带有相当程度的保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学界 中国 亚洲政策
下载PDF
中国现代图书馆学人对美国汉学的3种贡献 被引量:4
15
作者 郑锦怀 《图书馆建设》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27-32,共6页
20世纪上半叶,江亢虎、戴志骞、袁同礼、裘开明等一大批中国现代图书馆学人先后与美国结缘。他们主要通过推进中文馆藏建设、编撰汉学书目索引、参与汉学研究3种方式,间接或直接地促进了美国汉学研究的发展。
关键词 中国现代图书馆学人 美国汉学 历史贡献
下载PDF
美国学者论毛泽东时代的历史遗产及其同改革的关系 被引量:1
16
作者 吴原元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7-53,共7页
伴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日益崛起,毛泽东时代遗产及其同改革之关系渐成美国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在美国学者看来,毛泽东时代留下了包括"现代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社会民生得到一定改善"、"建立了... 伴随着改革开放后中国的日益崛起,毛泽东时代遗产及其同改革之关系渐成美国学者关注的一个重要学术领域。在美国学者看来,毛泽东时代留下了包括"现代工业化基础的初步奠定"、"社会民生得到一定改善"、"建立了一个有效的政府"、"形成富有价值的理念和思维方式"等在内的既复杂而又矛盾的历史遗产。毛主义遗产对此后中国改革所取得的成就有着不可分割的关联,亦有着不容忽视的负面作用。美国学者关于毛泽东时代历史遗产的解读启示着我们,虽然中西方学者在研究视角、问题意识、研究方法和基本结论等方面存在差异,但也正是通过了解相异的观点与方法,对其进行深刻的分析、批判和借鉴,必将刺激我们的学术自省意识,进一步推动我们对毛泽东时代历史遗产的理解和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学者 毛泽东时代 历史遗产 影响
下载PDF
略论20世纪40年代中国赴美学者对美国汉学的影响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原元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0年第2期31-40,共10页
目前学界对于美国汉学史的研究,多侧重于美国汉学概况、研究范式转变和著名中国学家及其著述的研究,而缺少从华裔汉学者对美国汉学之影响这一角度研究的论著。论文就赴美华裔汉学者对美国汉学的影响这一论题作了总体性探析。结果表明,2... 目前学界对于美国汉学史的研究,多侧重于美国汉学概况、研究范式转变和著名中国学家及其著述的研究,而缺少从华裔汉学者对美国汉学之影响这一角度研究的论著。论文就赴美华裔汉学者对美国汉学的影响这一论题作了总体性探析。结果表明,20世纪40年代,一批从事中国文史研究的华裔学者赴美潜心于中国文史研究。他们在美所从事的文史研究是美国汉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美国汉学产生了重要影响。他们对美国汉学的基础性贡献和推进作用具体表现在:协力培育美国汉学的基础、矫正美国汉学发展中的流弊、开拓美国汉学研究的新领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汉学 文史研究 华裔学者 美国汉学
下载PDF
美国学者裨治文对《说文系传》的译介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大英 《山东外语教学》 北大核心 2013年第4期102-105,共4页
南唐徐锴《说文系传》是第一部系统地为许慎《说文》作注并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美国学者裨治文于1850年在《中国丛报》上对《说文系传》做了专文译介,在当时西方普通读者对《说文》还不很熟悉的情况下,这种开创性的译介之功,值得关注... 南唐徐锴《说文系传》是第一部系统地为许慎《说文》作注并进行全面研究的著作。美国学者裨治文于1850年在《中国丛报》上对《说文系传》做了专文译介,在当时西方普通读者对《说文》还不很熟悉的情况下,这种开创性的译介之功,值得关注和研究。国内学者对此虽有所关注但并未有专文研究,因此本文讨论了美国学者裨治文对《说文系传》的译介,主要从译介内容和译介特点两个方面分析并进行了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学者 裨治文 《说文系传》 译介
下载PDF
选本批评与美国华人学者对现代汉诗史的海外重构 被引量:1
19
作者 苏文健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4期25-39,共15页
现代汉诗选本能彰显选者鲜明的文学趣味、文学观念和批评意识,更隐含着选者对特定历史时期现代汉诗发展演变的独特把握。当代美国华人学者的现代汉诗选本是勘察现代汉诗海外翻译、传播和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存在。他们既向海外翻译传播... 现代汉诗选本能彰显选者鲜明的文学趣味、文学观念和批评意识,更隐含着选者对特定历史时期现代汉诗发展演变的独特把握。当代美国华人学者的现代汉诗选本是勘察现代汉诗海外翻译、传播和研究不容忽视的重要存在。他们既向海外翻译传播优秀的现代汉诗作品,也对现代汉诗史的书写提供重要的海外视野。叶维廉对现代主义诗歌史的挖掘重整、张错对台湾现代诗版图的个性擘画、奚密对百年现代汉诗史的海外建构,在研究观念、批评视角、甚至价值立场等方面,都形成迥异于中国本土学者的特殊理解与诗学阐释。具体而言,在选本标准上,凸显诗歌自身的艺术特性与发展规律;在选本意图上,呈现深刻的历史意识与文学经典秩序的重构;在选本策略上,彰显开阔的学术视野与批评眼光。其启示意义至少有三点值得注意:第一,选者是权威的现代汉诗研究者及翻译者;第二,出版者是权威的出版机构;第三,读者是被瞄准着相对明确的目标人群。进而言之,现代汉诗的整体性研究,不能忽视洋人学者尤其是海外华人学者的研究力量。尽管美国华人学者在现代汉诗选本的编选中拥有某种“特权”,也借此在美国/海外传播中国文学作品,形塑“中国形象”,但他们作为“他者”去解读中国的“特权”,洞见与不见并存,需辩证对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选本批评 美国华人学者 现代汉诗 海外重构 经典化
下载PDF
英美新批评与美国华人学者的现代汉诗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苏文健 《华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15-26,共12页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代汉诗研究,自觉地对英美新批评理论采取"近取远观"的态度。在具体批评实践中,他们没有机械地生搬硬套:一方面既有英美新批评文本细读方法的继承,另一方面又有自觉的反思批判意识,彰显出后现代理论背景下的... 美国华人学者的现代汉诗研究,自觉地对英美新批评理论采取"近取远观"的态度。在具体批评实践中,他们没有机械地生搬硬套:一方面既有英美新批评文本细读方法的继承,另一方面又有自觉的反思批判意识,彰显出后现代理论背景下的文化色彩,即辩证地处理文学审美与文化场域两者复杂的互动关系。美国华人学者的现代汉诗研究,不仅可以有效促进海峡两岸暨香港、澳门现代汉诗研究的发展深化,而且为书写真正意义的"20世纪中国新诗理论批评史"提供新的可能路径,对推动跨地域"中国现代诗学"的形成与建构,加深华语语系文学的研究都不无裨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美新批评 美国华人学者 现代汉诗 互动关系 华语语系文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