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3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mment on Two American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1
作者 Ma Lanping 《中州大学学报》 1996年第4期39-42,共4页
Wil1iam Bradford’s of Playmouth PlantationIt has been nearly five hundred years sinca America was discovered. But American litera-ture did not began to develop until the colonial period when the English began to sett... Wil1iam Bradford’s of Playmouth PlantationIt has been nearly five hundred years sinca America was discovered. But American litera-ture did not began to develop until the colonial period when the English began to settle on thenorth Amerincan continent in the early part of the seventeenth century. Colonia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mment on Two american writers and Their Works
下载PDF
Cultural Identity on Afro- American Women Writers
2
作者 Lei Qinglan Sun Weimin 《学术界》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286-289,共4页
Afro- American Women were once a social minority and the weaker gender in American society. Through the endeavor of a group of Afro- American women writers,they have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for the cultural identity ... Afro- American Women were once a social minority and the weaker gender in American society. Through the endeavor of a group of Afro- American women writers,they have achieved a great success for the cultural identity by concluding their own social experience into works in recent decades. This paper reviews the cultural identity built by Afro- American black women writers and introduces its historical reasons,works,and historical significance. By doing this,we stand to gain insights into the American women writers and find their great contributions to their cultural identity in American cultur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化 作家 化身 非洲 女性 历史意义 少数民族 文化认同
下载PDF
言说历史的路径:美籍华人作家的“南京大屠杀”书写
3
作者 周孟琪 《华文文学》 2023年第3期51-58,共8页
近年来,一批美籍华人作家的“南京大屠杀”题材小说陆续出现在大众视野,以严歌苓《金陵十三钗》、哈金《南京安魂曲》、祁寿华《紫金山燃烧的时刻》、郑洪《南京不哭》四部长篇小说为代表,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跨越中西的文化身份使... 近年来,一批美籍华人作家的“南京大屠杀”题材小说陆续出现在大众视野,以严歌苓《金陵十三钗》、哈金《南京安魂曲》、祁寿华《紫金山燃烧的时刻》、郑洪《南京不哭》四部长篇小说为代表,在海内外产生较大影响。跨越中西的文化身份使得美籍华人作家从“为国族写史”与“为西方立传”的双重创作立场出发,呈现出兼有“国族性”与“世界性”的视野越界。其作品通过建构“受难者”中国、“侵略者”日本、“拯救者”西方三重人物形象,融合人道主义与国族情感,摊开一道多维、全面、生动、立体的战争叙述,既为受难民族“为何言说”及“如何言说”历史开辟新路径,也在全球化语境和战争文学整体脉络中为“南京大屠杀”题材创作带来宏阔纵深的反思与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籍华人作家 南京大屠杀 战争文学
下载PDF
On Multimodal Criticism of The Kitchen God’s Wife
4
作者 JIA Xiaoqing 《Psychology Research》 2023年第10期506-510,共5页
Studying the covers of the three editions of The Kitchen God’s Wife by Amy Tan,a famous female Chinese American writer,the author finds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stood out in publishers’earliest recommendations,but ... Studying the covers of the three editions of The Kitchen God’s Wife by Amy Tan,a famous female Chinese American writer,the author finds Chinese cultural elements stood out in publishers’earliest recommendations,but later were replaced by immigrant mother-daughter relationship,and then were overwhelmed by the concern for human beings.It is interesting that this change fits the changing focuses of Chinese American writers in the 21st centu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ultimodal analysis Amy Tan Chinese american female writer The Kitchen God’s Wife
下载PDF
旅行书写中的女性身份建构:左拉·尼尔·赫斯顿的《他们眼望上苍》
5
作者 杨燕 《文化创新比较研究》 2023年第30期11-17,共7页
《他们眼望上苍》(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是非裔美国女作家左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 Hurston)的长篇代表作品,讲述了主人公珍妮·克劳福德(Janie Crawford)从年少到近中年二十多年追寻爱情的人生历程。性别问... 《他们眼望上苍》(Their Eyes Were Watching God)是非裔美国女作家左拉·尼尔·赫斯顿(Zora Neal Hurston)的长篇代表作品,讲述了主人公珍妮·克劳福德(Janie Crawford)从年少到近中年二十多年追寻爱情的人生历程。性别问题是旅行书写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尤其是不同性别的主体性建构。美国少数裔女作家笔下的旅行书写就是通过凸显女性经历,诠释女主人公的女性自我重构历程。该文从旅行书写视角探讨《他们眼望上苍》中主人公女性身份建构的历程,为该部作品的研究提供一个拓展方向,从而为挖掘美国黑人女作家赫斯顿的这部经典作品的新价值提供一种新的角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女性身份建构 旅行书写 《他们眼望上苍》 美国非裔作家 左拉·尼尔·赫斯顿 性别问题
下载PDF
关公战木兰——透视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和汤亭亭之间的文化论战 被引量:17
6
作者 张龙海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95-101,共7页
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和汤亭亭由于意见分歧而产生摩擦 ,演变成规模宏大的文化论战。本文首先梳理这场论战的来龙去脉 ,分析两位作家对美国华裔文学的不同见解和主张 ,让读者进一步了解论战的内容和实质。赵建秀痛恨“白人至上主义”、“... 美国华裔作家赵建秀和汤亭亭由于意见分歧而产生摩擦 ,演变成规模宏大的文化论战。本文首先梳理这场论战的来龙去脉 ,分析两位作家对美国华裔文学的不同见解和主张 ,让读者进一步了解论战的内容和实质。赵建秀痛恨“白人至上主义”、“种族主义之爱”和“种族主义之恨” ,这在种族主义根深蒂固的美国不是没有道理的。而汤亭亭的“另类神话”等表明 ,只有继承发扬中国文化 ,将其与美国文化和华裔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创造出扎根于东西方文化、反映华裔真实生活的上乘作品 ,从而打破白人对华人 /华裔的“静音” ,从另一渠道让华裔文学进入美国主流文化的殿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汤亭亭 作家 美国华裔文学 华裔文学 另类 真实生活 神话 反映 首先 具体
下载PDF
“人类仍是一部进步中的作品”:理查德·鲍尔斯访谈录(英文) 被引量:9
7
作者 刁克利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1-6,共6页
理查德·鲍尔斯是200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得主,获奖作品《回声制造者》。他于1998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现任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英语系教授兼贝克曼高级研究院研究员。他屡获殊荣的另外8部小说包括:《我们歌唱... 理查德·鲍尔斯是2006年美国国家图书奖小说奖得主,获奖作品《回声制造者》。他于1998年当选美国艺术与科学院院士,现任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英语系教授兼贝克曼高级研究院研究员。他屡获殊荣的另外8部小说包括:《我们歌唱的时代》、《冲破黑暗》、《赢利》、《葛拉蒂2.2》、《囚犯的困境》、《三个农民去舞会》等。这次访谈以作家的产生和小说的创作为主要内容,集中讨论了他的作家观和主要创作经历,同时也讨论了他在不同文化中的丰富经历及其对科学技术的广泛探索。在访谈中,他还就好小说给出了他的定义,阐释了作家主要关心的问题和特殊的创作视角,表达了他对文学批评的看法以及他对文学启迪人生意义的信念。本访谈是伊利诺伊大学东亚及太平洋研究中心弗里曼基金项目"创作视角与文学精神:当代美国作家研究"的部分成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查德·鲍尔斯 当代美国作家 创作视角 文学精神
下载PDF
文化身份寻踪:美国黑人作家笔下的话语 被引量:7
8
作者 骆洪 《学术探索》 2004年第12期103-106,共4页
多元文化共存是美国社会的一大特征,美国黑人因其特殊的历史经历,在与白人主流文化群体的互动关系中,常陷于是同化还是坚持本体文化传统的困惑中。美国黑人作家笔下的话语展现了美国黑人建构自己文化身份的种种经历。
关键词 美国黑人 文化身份 作家 话语 主流文化 展现 困惑 多元文化 建构 历史
下载PDF
身份建构中的双重话语——谈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主题 被引量:12
9
作者 骆洪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5年第4期96-101,共6页
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主题突出反映了黑人女性积极建构种族文化身份以及女性身份的愿望,揭示了黑人女性所受的双重苦难———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黑人女小说家的创作思想集中表现在她们的作品之中,反映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为主... 美国黑人女作家的创作思想和作品主题突出反映了黑人女性积极建构种族文化身份以及女性身份的愿望,揭示了黑人女性所受的双重苦难———种族压迫和性别歧视。黑人女小说家的创作思想集中表现在她们的作品之中,反映了黑人女性在白人为主导和男权统治的社会环境中积极建构种族身份、寻找自我的经历。这些小说家们的努力不仅促进了黑人女性意识的发展,也推动了美国文学的进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身份建构 美国黑人女作家 黑人女性 小说
下载PDF
族裔认同为基 追寻真实为本——对华裔作家张纯如书写的解读 被引量:3
10
作者 袁文卓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7年第2期71-78,共8页
论文从"族裔认同与书写动机"、"追寻真实与伸张正义"以及"张纯如的书写启示"三个方面对张纯如的《蚕丝:钱学森传》、《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及《美国华裔史录》等英文作品的书写脉络进行解读。认为... 论文从"族裔认同与书写动机"、"追寻真实与伸张正义"以及"张纯如的书写启示"三个方面对张纯如的《蚕丝:钱学森传》、《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及《美国华裔史录》等英文作品的书写脉络进行解读。认为张纯如的英文书写基于大量的口述采访和历史考证,其作品兼具文学和史学价值。作为一名土生土长的美国人,张纯如对中华民族的身份认同深植于心。书写华人相关题材和探求历史真实,构成张纯如书写的两条基本脉络。她试图在文学和历史之间达成某种书写默契,去揭露一些本应被铭刻但由于各种主客观原因而被遮蔽了的事实。张纯如不仅是一位畅销书作家,更是一位历史学家和人权斗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华人 华裔作家 张纯如 身份认同 南京大屠杀
下载PDF
美国女作家杰斯敏·沃德小说《拯救骨肉》的写实主义 被引量:3
11
作者 薄淑艳 马亚莉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505-508,共4页
美国年轻黑人女作家杰斯敏·沃德以她的第二部小说《拯救骨肉》摘得了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小说奖的桂冠。小说采用写实主义手法,巧妙地运用隐喻的修辞方法,大胆谈论争议话题,真实地描述了美国南部小镇的贫穷与人们在自然灾难... 美国年轻黑人女作家杰斯敏·沃德以她的第二部小说《拯救骨肉》摘得了2011年美国国家图书奖最佳小说奖的桂冠。小说采用写实主义手法,巧妙地运用隐喻的修辞方法,大胆谈论争议话题,真实地描述了美国南部小镇的贫穷与人们在自然灾难中显示出的亲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女作家 杰斯敏·沃德 《拯救骨肉》 写实主义 争议话题 修辞手法
下载PDF
国内外薇拉·凯瑟研究述评 被引量:6
12
作者 许燕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114-118,共5页
20世纪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大致经历了创作之初的名声大作、将近40年的研究沉寂、20世纪70年代被重新认识、到今天地位显赫几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凯瑟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传记批评、女权主义批评、生态主义批评以及文化批评四大类... 20世纪美国女作家薇拉.凯瑟大致经历了创作之初的名声大作、将近40年的研究沉寂、20世纪70年代被重新认识、到今天地位显赫几个阶段。从20世纪70年代至今的凯瑟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传记批评、女权主义批评、生态主义批评以及文化批评四大类,不同批评各有侧重,或为各自理论寻找文本依托,或从新视角挖掘凯瑟小说中的新寓意。而国内的凯瑟研究也逐渐走进了多元化的研究春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薇拉·凯瑟 美国文学 女性作家
下载PDF
华裔美国作家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 被引量:4
13
作者 杨洁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71-74,共4页
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华裔的自我再现具有明显的性别分野。男性作家关怀的主要对象是男性,希望塑造华裔的阳刚之气来重新确立华裔男子的主体地位。女性作家则极力顺应女性主义的潮流,聚焦于女性主体的建构。然而,男性阳刚形象的树立往... 在华裔美国文学作品中,华裔的自我再现具有明显的性别分野。男性作家关怀的主要对象是男性,希望塑造华裔的阳刚之气来重新确立华裔男子的主体地位。女性作家则极力顺应女性主义的潮流,聚焦于女性主体的建构。然而,男性阳刚形象的树立往往是以牺牲女性形象为代价的,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又是以主流文化中“男性中心主义”为批判对象的。这样,在美国华裔作家中出现了男性主体意识与女性主体意识的二元对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键词:华裔美国作家 男性主体意识 女性主体意识 二元对立
下载PDF
艾丽丝·沃克及其妇女主义思想 被引量:7
14
作者 肖志清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年第5期540-544,共5页
突显了艾丽丝.沃克最为独特的女性主义观——公开反对美国社会对黑人女性作家的性别歧视,勇敢面对她的跨族婚姻和同性恋所带来的各种种族威胁和社会争议。尤其是她弃用"女性主义(feminism)"的传统字眼,而创造了"妇女主义... 突显了艾丽丝.沃克最为独特的女性主义观——公开反对美国社会对黑人女性作家的性别歧视,勇敢面对她的跨族婚姻和同性恋所带来的各种种族威胁和社会争议。尤其是她弃用"女性主义(feminism)"的传统字眼,而创造了"妇女主义(womanism)"来阐述她的女性主义见解。沃克的"妇女主义"作品充分描述了黑人女性在美国社会的奋斗抗争、谋求独立平等的历程,使美国黑人妇女恢复和重建了身份意识和自我价值,并将反性别主义、种族主义和阶级歧视三个任务统一起来。她的"妇女主义"理论主张建立姐妹情谊和女性联盟,并团结黑人男性,丰富了女性主义的思想内涵和斗争方式,也为美国女性主义运动、美国女性文学批评提供了一个全新的理论视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艾丽丝·沃克 非裔美国女作家 女性主义 妇女主义
下载PDF
形式与内容的完美统一——谈《他们眼望上苍》和《紫颜色》的叙事策略 被引量:6
15
作者 李敏 《山东外语教学》 2004年第6期89-91,共3页
话语权是女性在男性至尊的社会里寻求自我发展,实现自我价值的关键,对黑人女性尤其如此.在这一点上,两部小说的叙事模式与主题可以说是相得益彰,作者的创作理念由此也可见一斑.
关键词 美国黑人女作家 倒叙 书信体 女性意识
下载PDF
必要性与奢侈性:新移民知识分子在美生存经验的文学再现——以哈金的《自由生活》为例 被引量:1
16
作者 唐书哲 《华侨华人历史研究》 CSSCI 2019年第1期58-66,共9页
论文以美国华人文学作家哈金的《自由生活》为例,探讨新移民知识分子作为少数族裔在美国的生存经验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作为新移民知识分子在美生存经验的写照,哈金的《自由生活》通过武男的奋斗经历为挣扎于"必要性"和&qu... 论文以美国华人文学作家哈金的《自由生活》为例,探讨新移民知识分子作为少数族裔在美国的生存经验和自我价值实现的过程。作为新移民知识分子在美生存经验的写照,哈金的《自由生活》通过武男的奋斗经历为挣扎于"必要性"和"奢侈性"之间的华人新移民知识分子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道路——按照从"必要性"到"奢侈性"的奋斗路径,通过空间转移、自我放逐等手段实现"必要性"和"奢侈性"的统一,解决物质上的生存压力和精神上的存在危机。新移民知识分子在"必要性"和"奢侈性"之间的生存经验也有普遍性,对那些挣扎在谋求生存与自我实现之间的普通人也有启发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 华文文学 华文作家 哈金 《自由生活》 新移民 留学生
下载PDF
性别/种族之解构与美国华裔女性作家作品研究(英文) 被引量:7
17
作者 王建会 《世界文学评论(长江文艺出版社)》 2008年第2期170-173,共4页
本文针对美国亚裔女性主义与美国亚裔民族主义之间在种族与性别的问题上长期存在的争议提出解决的办法:解构处于统治地位的性别和种族模式,重构公平的性别政治。并且,通过对部分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分析,探讨这些女作家在这一方面所... 本文针对美国亚裔女性主义与美国亚裔民族主义之间在种族与性别的问题上长期存在的争议提出解决的办法:解构处于统治地位的性别和种族模式,重构公平的性别政治。并且,通过对部分美国华裔女性作家的作品分析,探讨这些女作家在这一方面所做出的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亚裔女作家 解构 性别 种族 重构 性别政治
下载PDF
论19世纪美国黑人女性书写的社会性和政治性 被引量:1
18
作者 嵇敏 《外国文学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48-53,共6页
Represented by Frances Harper, African American women writers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re not only pioneers in women literature, but also social activists, inseminating the minds of people with changes. As the new ge... Represented by Frances Harper, African American women writers in the late 19th century are not only pioneers in women literature, but also social activists, inseminating the minds of people with changes. As the new generation of intellectuals, these women are fully aware that a series of political, economic and social changes are happening in America. In spite of strong oppositions, they have helped to make such significant transitions from the old to the new nocie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黑人 女性书写 黑人女作家 女性文学 风雨 失落 现代 社会 传统 话语
下载PDF
差异重复与自我塑造:福克纳、沃尔夫、沃伦和泰特作品中的历史意识 被引量:1
19
作者 王欣 石坚 《四川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86-91,共6页
对于福克纳等南方作家来说,家族与个人的历史是对过去的重复,过去成为理解现在的关键;对过去的寻觅是为了恢复并重建失去的秩序。但这种对过去历史的解读是带有差异性的重复,具有消解宏大历史的力量。历史的线性时间的断裂有助于释放被... 对于福克纳等南方作家来说,家族与个人的历史是对过去的重复,过去成为理解现在的关键;对过去的寻觅是为了恢复并重建失去的秩序。但这种对过去历史的解读是带有差异性的重复,具有消解宏大历史的力量。历史的线性时间的断裂有助于释放被宏大历史遮蔽的个人历史。这种对个体的书写最终参与到对美国南方的塑造或想象中。在社会文本与文学文本的交流协商中,社会话语与文本话语的互文中,虚构南方与现实南方的差异中,南方作家的历史意识进入文本,再现并建构了另一个南方,取得叙事的权威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文学 小说 南方作家 福克纳 历史意识
下载PDF
美国华裔文苑两生花——水仙花与任碧莲比较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慧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48-155,共8页
以任碧莲为代表的许多当代华人女作家几乎都从相距近90年的北美亚裔女性文学的先驱水仙花那里汲取过精神力量和创作灵感。水仙花与任碧莲她们对种族问题、族裔文化认同问题、女权问题皆有着理性、深刻的思考,也都通过文学述说了自己的... 以任碧莲为代表的许多当代华人女作家几乎都从相距近90年的北美亚裔女性文学的先驱水仙花那里汲取过精神力量和创作灵感。水仙花与任碧莲她们对种族问题、族裔文化认同问题、女权问题皆有着理性、深刻的思考,也都通过文学述说了自己的话语。她们文风迥异,但或公开或隐晦地揭露种族歧视与偏见,宽泛关注多个民族、多个文化的融合与交流问题,期盼建立一个没有种族差别的"一家人"的理想世界。她们以女权主义者的敏感性触及和批判了中西文化中封建父权观念和物质至上的男性中心意识对两性的精神荼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仙花 任碧莲 美国华裔女作家 种族问题 族裔文化认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