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1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utonomic function and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during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被引量:8
1
作者 Theofilos M Kolettis 《World Journal of Experimental Medicine》 2018年第1期8-11,共4页
Most ca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re attributed to 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VTs), triggered by acute coronary occlusion. Autonomic dysfunction, an important arrhythmogenic mechanism in this setting, is... Most cases of sudden cardiac death are attributed to 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VTs), triggered by acute coronary occlusion. Autonomic dysfunction, an important arrhythmogenic mechanism in this setting, is being actively investigated, aiming at the advent of preventive strategies. Recent experimental studies have shown vagal withdrawal after anterior myocardial infarction, coinciding with high incidence of VTs, followed by more gradual sympathetic activation coinciding with a second arrhythmia peak. This article summarizes recent knowledge on this intriguing topic, generating hypotheses that can be investigated in future experimental and clinical stud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udden cardiac dea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ventricular TACHYARRHYTHMIAS ventricular fibrillation Delayed ARRHYTHMOGENESIS ventricular tachycardia Early ARRHYTHMOGENESIS VAGAL ACTIVITY Sympathetic ACTIVITY Arrhythmogenic mechanisms
下载PDF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
2
作者 殷涛 索郢 +2 位作者 李晓龙 贾书辉 石磊 《当代医学》 2024年第15期131-134,共4页
目的探究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乌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 目的探究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及对患者心功能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乌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78例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不同的治疗方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39例。对照组在常规对症治疗的基础上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接受门冬氨酸钾镁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恢复时间及治疗前后心功能水平。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胸痛症状消失时间、心率恢复正常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左心室短袖缩短分数(FS)均高于对照组,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均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显著,可改善患者心功能,快速缓解胸痛症状,恢复其心率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功能 门冬氨酸钾镁 急性心肌梗死 胺碘酮 室性心律失常 胸痛 心率 临床疗效
下载PDF
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3
作者 顾晔 施巍 王道才 《河南中医》 2024年第2期259-264,共6页
目的:观察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 目的:观察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6例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3例。对照组予以盐酸胺碘酮片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及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积分、心肌酶谱指标[肌酸激酶同工酶-MB(creatine kinase isoenzymes,CK-MB)、N末端脑钠肽前体(N-terminal pro-brain natriuretic peptide,NT-proBNP)、肌钙蛋白Ⅰ(cardiac troponinⅠ,cTnⅠ)]、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一氧化氮(nitric oxide,NO)、内皮素-1(endothelin-1,ET-1)、血管性假血友病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vWF)]、心电图检查以及炎性因子[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白细胞介素-6(interleukin-6,IL-6)、超敏C反应蛋白(hs-C reactive protein,hs-CRP)]变化情况。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0.57%,对照组有效率为75.47%,两组患者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CK-MB、NT-proBNP、cTnⅠ、QT、Tp-Te、Tp-Te/QT、TNF-α、IL-6及hs-CRP水平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后NO高于本组治疗前,ET-1、vWF低于本组治疗前,且治疗后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方延胡索汤剂治疗早期急性心肌梗死合并恶性心律失常,可缓解患者的临床症状,有效减轻患者心肌缺血程度,改善其血管内皮功能,降低炎性因子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恶性室性心律失常 复方延胡索汤剂 盐酸胺碘酮片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4
作者 刘畅 赵靖凯 《中外医疗》 2023年第6期140-143,共4页
目的 通过对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来为临床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5—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接收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 目的 通过对胺碘酮和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来为临床选择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方便选取2021年5—12月吉林省人民医院急诊内科接收的48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24例。对照组采用利多卡因治疗,观察组采用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给药下的治疗效果与不良反应的情况。结果 观察组总有效率91.7%高于对照组6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5.799,P=0.016)。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8.3%低于对照组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47,P=0.033)。结论 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治疗中,采用胺碘酮相比于利多卡因能够显著提升治疗总有效率,同时显著降低不良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利多卡因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研讨 被引量:2
5
作者 康肖可 《中国医药指南》 2023年第30期45-48,共4页
目的 探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利用胺碘酮实行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进行分组,... 目的 探讨针对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利用胺碘酮实行治疗的作用效果。方法 选取2021年12月至2022年12月在临沂临港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120例患有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措施进行分组,每组各60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治疗,试验组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心电图指标、心功能指标、血清中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与肌钙蛋白水平、导尿管留置时间、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配合度评分、不良反应发生概率以及治疗效果,并进行对比。结果 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心电图指标优于参照组,组间数值比对有差异(P<0.05);与参照组相比较,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各项心功能指标均较高,统计学软件比对后有意义(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的血清中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与肌钙蛋白水平低于参照组,数值分析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试验组相对比,参照组患者的导尿管留置时间、心理状况评分、生活质量评分、术后住院时间、满意度评分以及配合度评分均较差,经统计学软件比较后有意义(P<0.05);参照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高于试验组,具有统计学有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优于参照组,组间数值比对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胺碘酮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疗效明显,能够有效改善患者各项心电图指标、心功能指标,缓解血清中N末端B型脑钠肽前体与肌钙蛋白水平,降低不良反应发生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临床应用效果
下载PDF
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
6
作者 林朵朵 耿兴超 +1 位作者 邵飞 董晓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23年第26期118-121,共4页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院前急救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使... 目的:观察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行院前急救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各43例。观察组使用胺碘酮,对照组使用利多卡因,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心电图指标、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HR)低于治疗前,QT间期(QTc)长于治疗前,QT离散度(QTd)短于治疗前,且观察组HR低于对照组,QTc长于对照组,QTd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心输出量(CO)、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及左心室缩短分数(FS)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律失常患者院前急救中的应用效果较高,能提升临床疗效,改善心动图指标、心功能指标,且能减少不良反应,安全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院前急救 胺碘酮
下载PDF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邵丹丹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4期110-112,共3页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 目的探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疗效。方法88例AMI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采用胺碘酮治疗,观察组采用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对比两组治疗效果、治疗前后心功能[每搏输出量(SV)、左心室收缩压(LVSP)、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45%高于对照组的79.5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SV(70.17±6.38)ml、LVSP(87.28±5.35)mm Hg(1 mm Hg=0.133 kPa)、LVEF(56.22±6.15)%均高于对照组的(65.19±6.72)ml、(82.07±5.51)mm Hg、(51.78±6.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AMI室性心律失常,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心功能,效果显著,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钾镁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价值
下载PDF
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
8
作者 石少虎 《中外医药研究》 2023年第25期39-41,共3页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应用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 目的:探究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应用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6月—2022年6月新泰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患者76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各38例。对照组应用胺碘酮治疗,研究组应用门冬氨酸钾镁与胺碘酮联合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疗效,心功能指标[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DS)、左室射血分数(LVEF)],炎性因子水平[白细胞介素-6(IL-6)、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转复律时间,住院时间,不良反应。结果:研究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LVEDD、LVEDS水平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治疗后IL-6、TNF-α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转复律时间、平均住院时间均较对照组更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门冬氨酸钾镁联合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效果良好,临床应用价值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钾镁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180例临床报告 被引量:17
9
作者 蔡飞 李刚 +2 位作者 吴立群 顾刚 胡文英 《江苏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9年第1期74-75,77,共3页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80例AMI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结果: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患者,首剂3-5 mg...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80例AMI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结果: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患者,首剂3-5 mg/kg胺碘酮10 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1.5 mg/min维持,室速均被有效终止。以200 m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能有效控制室性期前收缩。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随访
下载PDF
静脉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疗效及安全性观察 被引量:13
10
作者 段宗明 张超英 +1 位作者 田晓莉 张岁龙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5年第1期29-31,共3页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AMI并SVT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10 min内注入,随后以0.5~1.5 mg/min维持静... 目的:观察大剂量静脉应用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并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sustained ventricular tachycardia,SVT)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对17例AMI并SVT患者首剂静脉注射胺碘酮150 mg,10 min内注入,随后以0.5~1.5 mg/min维持静脉滴注.若SVT控制不满意,间隔30 min追加75~150 mg负荷量,最多静脉注射达3次,同时口服胺碘酮.静脉用药2~9(4.53±1.8)d.结果:SVT控制率2 h内为47.1%(8/17),24 h内为64.7%(11/17),48 h内为82.4%(14/17),72 h内为88.2%(15/17).第一个24 h静脉用量为1 020~3 030(1 566±485)mg.治疗期间,2例(11.8%)出现窦性心动过缓,减量后心率恢复.3例(17.6%)血压降低,经用多巴胺后,血压上升正常.结论:大剂量静脉注射胺碘酮对AMI并SVT疗效明显,未见严重不良反应.用药过程中应严密监测心率、节律及血压变化.用药需强调个体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J…●一 l 、l’叫……o Y""71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6
11
作者 李献良 姜先雁 +2 位作者 崔美平 蒋文彬 郭晓 《中国当代医药》 2016年第15期75-77,共3页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利多卡因...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利多卡因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5年3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胺碘酮组和利多卡因组。利多卡因组患者接受利多卡因静脉注射治疗;胺碘酮组患者接受胺碘酮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经过不同药物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治疗后,胺碘酮组临床总有效率(93.33%)显著高于利多卡因组(68.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胺碘酮组患者病死率(3.33%)低于利多卡因组(8.33%),胺碘酮组治疗过程中发生中枢及心血管不良反应发生率(16.67%)与利多卡因组(6.6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分别给予胺碘酮及利多卡因进行治疗后,胺碘酮临床疗效显著,不良反应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利多卡因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心率减速力及连续心率减速力对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预警价值及意义 被引量:21
12
作者 曾春芳 李巍景 +3 位作者 李尊雄 李天发 林明霞 符达佳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2期143-145,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及连续心率减速力(heart rate deceleration runs,DRs)对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预警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患者心率减速力(deceleration capacity of rate,DC)及连续心率减速力(heart rate deceleration runs,DRs)对急性心肌梗死猝死的预警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在本院住院的116例AMI患者,其中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STEMI)74例,非ST段抬高性心肌梗死(NSTEMI)42例,对照组为本院同期体检中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体检者110例,均进行24小时动态心电图(Holter)检查,分别测定DC值、DRs值及心率震荡(HRT)、心率变异性(HRV)值,并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 AMI组DC值及DR4、DR8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1);DC、DRs预测中、高危患者的比例在AMI组为45.6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18%,差异有显著性(P<0.01);AMI组的DC、DRs与HRT、HRV呈正相关;STEMI和NSTEMI患者中高危患者比例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DC、DRs值能有效评价患者自主神经功能状态,筛选出AMI患者猝死的高危人群,预警室性快速心律失常及心源性猝死,对AMI患者预后评价具有良好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率减速力 连续心率减速力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心脏性猝死
下载PDF
交感神经对急性心肌梗塞后QT间期离散度的影响 被引量:7
13
作者 周惠云 兰曦 梁一鸣 《中国循环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147-149,共3页
目的: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方法,旨在探讨交感神经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后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的影响。 方法:观察去心交感神经组(A组)与保留心交感神经组(B组)新西兰兔在AMI前后的QTd,并行心内电生理检查... 目的: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方法,旨在探讨交感神经对急性心肌梗塞(AMI)后QT间期离散度(QTd)变化的影响。 方法:观察去心交感神经组(A组)与保留心交感神经组(B组)新西兰兔在AMI前后的QTd,并行心内电生理检查诱发室性心动过速,对两组各指标进行比较,同时设置假手术组(C组)作为对照。 结果:C组在手术前后QTd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会心交感神经前QTd与B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A组去心交感神经后QTd较前明显减小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AMI后B组QTd大于A组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A组AMI前后QTd虽有变化,但无显著性差异(P>0.05);而B组AMI后QTd大于AMI前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01);B组室性心动过速诱发率高于A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在AMI的新西兰兔模型中,B组QTd显著大于A组,且更易诱发室性心动过速。提示交感神经活性增强在AMI后QTd变化及室性心律失常发生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感神经系统 急性心肌梗塞 QT间期离散度 室性心动过速
下载PDF
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治疗心律失常疗效分析 被引量:23
14
作者 李暾 陈苹 +2 位作者 徐伟 李阳 李琼丽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12年第6期621-622,624,共3页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AMI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治疗组42例)与胺碘酮组(对照组40例),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好转情况及心... 目的:探讨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将82例AMI伴室性心律失常的患者随机分为胺碘酮联合美托洛尔组(治疗组42例)与胺碘酮组(对照组40例),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心律失常好转情况及心功能改善情况。结果:治疗组抗心律失常有效率及心功能改善情况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胺碘酮联合小剂量美托洛尔治疗AMI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好,使用安全,无明显副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美托洛尔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凌宇 梁岩 +2 位作者 徐国帆 陈聪 叶海鹏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08年第19期61-62,共2页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80例AMI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结果: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患者,首剂3~5mg/kg胺碘酮,10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0~1... 目的:评价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MI)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观察180例AMI患者采用胺碘酮治疗室性心律失常的疗效和安全性,随访1年。结果:反复发作的持续性室速、室颤患者,首剂3~5mg/kg胺碘酮,10min内静脉注射;再以1.0~1.5mg/min维持,室速均被有效终止。以200mg/d胺碘酮作为长期维持量能有效地控制室性早搏。结论:采用胺碘酮治疗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效果满意,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随访
下载PDF
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室性心动过速和心室纤颤的临床效果观察 被引量:3
16
作者 陈悦 宋涛 +1 位作者 初巍巍 霍阳 《医学综述》 2013年第9期1684-1685,共2页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纤颤(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因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速和室颤于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 目的探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室速)和心室纤颤(室颤)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8年3月至2010年5月因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速和室颤于武警辽宁省总队医院急诊科进行治疗的患者96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患者48例(采用静脉注射胺碘酮治疗),对照组患者48例(采用利多卡因治疗),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有效率为95.8%,复发率为2.1%,不良反应发生率为8.3%,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7.648,6.875,8.465,P<0.05)。结论静脉注射胺碘酮能够有效治疗急性心肌梗死伴持续性室速和室颤,具有临床治疗效果显著、不良反应较低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急性心肌梗死 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心室纤颤 药物疗法
下载PDF
QT间期离散度增加与急性心肌梗塞预后的关系 被引量:10
17
作者 戚厚兴 高静 +3 位作者 陆红 薛晖 汤丽泳 谢祥兰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6年第1期32-33,共2页
对7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QTd)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对AMI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及猝死者的QTd明显长于无VT、Vf及非猝死者(P<0.01)... 对7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QT间期离散度(QTd)进行分析,以探讨其对AMI近期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显示:室性心动过速(VT)、心室颤动(Vf)及猝死者的QTd明显长于无VT、Vf及非猝死者(P<0.01),且前壁梗塞组QTd明显长于下后壁梗塞组(P<0.01或<0.05)。说明QTd是预测AMI近期预后的一项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梗塞 QT间期离散度 心动过速 预后
下载PDF
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QT离散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 被引量:27
18
作者 崔胜利 常燕 +3 位作者 康宏瑛 李娟 牛燕运 赵自冰 《中国中医急症》 2021年第7期1251-1254,共4页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QT离散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 目的探讨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联合胺碘酮对急性心肌梗死(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疗效、QT离散度及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78例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予常规西药+胺碘酮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瓜蒌薤白半夏汤加减口服。观察两组中医证候积分、临床疗效、QT离散度及炎症因子。结果1)治疗后观察组中医证候积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2)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治疗后观察组心率变异性各项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4)治疗后观察组QT离散度指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5)治疗后观察组各项炎症因子水平均显著好于对照组(P<0.05)。结论瓜蒌薤白半夏汤联合胺碘酮能有效改善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症状,改善心率变异性,降低QT离散度,继而减少或控制室性心律失常的发作,其机制可能与本方可调节AMI合并室性心律失常炎性因子水平、抑制炎症反应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瓜蒌薤白半夏汤 胺碘酮 QT离散度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室性心律失常的影响 被引量:4
19
作者 张秋林 魏延津 尹传贵 《中国心血管病研究》 CAS 2012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 评估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影响.方法 1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3例,瑞舒伐他汀5 mg/d;B组45例,瑞舒伐他汀10 mg/d;C组42例,瑞舒... 目的 评估不同剂量瑞舒伐他汀对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室性心律失常(频发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影响.方法 130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三组:A组43例,瑞舒伐他汀5 mg/d;B组45例,瑞舒伐他汀10 mg/d;C组42例,瑞舒伐他汀20 mg/d.入院后1~3 d应用Holter监测频发室性早搏(VPB)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NSVT).结果 C组发生VPB次数较A、B组明显减少(24 h,P<0.01;72 h,P<0.01),NSVT的发生次数也明显少于其他两组(24 h,P<0.01;72 h,P<0.01),A、B组VPB和NSVT发生次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2例患者发生NSVT,大多为女性,既往有糖尿病、心肌梗死、心房颤动病史,LVEF<40%,LVEDD>55 mm,很少服用他汀类药物.治疗及随访期间三组患者均无明显的副作用出现.结论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早期应用20 mg/d瑞舒伐他汀能够明显减少室性早搏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的发生且安全性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死 瑞舒伐他汀 室性心律失常 室性早搏 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 老年
下载PDF
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治疗效果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菡 张鸿青 +2 位作者 田青 马娟 黄静萍 《包头医学院学报》 CAS 2017年第4期11-13,共3页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 目的:分析胺碘酮与利多卡因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患者98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9例。观察组患者给予胺碘酮治疗,对照组则给予利多卡因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心率恢复时间、胸痛症状消失时间、治疗前后24 h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次数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93.88%)高于对照组(81.63%)(P<0.05)。观察组患者的心率恢复时间和胸痛症状消失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治疗后24 h动态心电图期前收缩次数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也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胺碘酮治疗急性心肌梗死并室性心律失常的临床效果较利多卡因好,可减少临床症状消失时间,不良反应少,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胺碘酮 利多卡因 急性心肌梗死 室性心律失常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