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内眦赘皮矫正联合外眦成形术在睑裂短小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12
1
作者 沈军国 常秀芬 +2 位作者 边森 郭海艳 代金荣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2年第5期728-729,共2页
目的:应用横一字形切口的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沿上睑缘弧度方向切开法的外眦成形术治疗睑裂短小患者,观察内外眦形态变化及瘢痕情况,结合患者满意度对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内眦赘皮采用横一字形切开,皮下剥离显露内眦韧带,将内眦... 目的:应用横一字形切口的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沿上睑缘弧度方向切开法的外眦成形术治疗睑裂短小患者,观察内外眦形态变化及瘢痕情况,结合患者满意度对临床效果进行综合评价。方法:内眦赘皮采用横一字形切开,皮下剥离显露内眦韧带,将内眦韧带向侧鼻筋膜进行缝合固定,缝合切口两端后酌情去除内眦处的多余皮肤。外眦处沿上睑缘的弧度方向切开,将球结膜缝合至切口外端的骨膜处。结果:本组24例患者,内眦赘皮消失,外眦较术前有2~3mm的延长。其中18例术后随访3个月~1年,术后内外眦处瘢痕不明显,形态稳定,效果满意。结论:横一字形内眦赘皮矫正术联合沿上睑缘弧度方向切口的外眦成形术治疗睑裂短小的患者,能够显著增加患者的睑裂长度,内外眦处瘢痕不明显,是治疗睑裂短小患者的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赘皮 成形术 眼裂短小
下载PDF
外眦成形术在矫正下睑错位和下睑退缩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5
2
作者 白华宝 高玉洁 +1 位作者 王铭 欧阳黎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4年第6期444-446,共3页
目的:分析外眦成形术在矫正下睑错位和下睑退缩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睑错位和下睑退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及外眦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下睑缘下移程度、负面情绪评分等差异。结果:... 目的:分析外眦成形术在矫正下睑错位和下睑退缩的效果。方法:选择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下睑错位和下睑退缩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手术治疗及外眦成形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的下睑缘下移程度、负面情绪评分等差异。结果:观察组下移距离(0.98±0.21)mm、VAS评分(2.54±0.47)、HAMD评分(15.21±2.24)、HAMA评分(13.12±1.24)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轻度下移(84.78%)、躯体功能(87.21±13.32)、心理功能(79.42±10.47)、社会功能(81.46±11.21)、总体生活质量(95.24±14.57)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眦成形术可以有效减轻下睑错位和下睑退缩的病情,达到良好的校正效果,提高了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睑退缩 下睑错位 成形术
下载PDF
改良V-Y成形术与横切纵缝法开大外眦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4
3
作者 石磊 李俊岑 +3 位作者 王鹏 高亮 杨加富 康春雨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6年第8期27-30,共4页
目的:比较改良V-Y成形术与横切纵缝法开大外眦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行外眦开大术的患者122例,同期行重睑术或重睑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术,根据开大外眦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组,A组采用横... 目的:比较改良V-Y成形术与横切纵缝法开大外眦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期间在米兰柏羽医学美容医院行外眦开大术的患者122例,同期行重睑术或重睑联合内眦赘皮矫正术,根据开大外眦的手术方式不同分为A、B组,A组采用横切纵缝法,B组采用改良V-Y成形术。评价标准:从患者满意度、外眦回缩率及外眦开大范围方面,对A、B组患者术后效果进行观察,并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术后3个月,B组的满意率和外眦开大范围均高于A组(P<0.05),回缩率低于A组(P<0.05)。结论:改良V-Y成形术与横切纵缝法相比,外眦开大充分,回缩程度较轻,但手术时间较长,术后肿胀程度较重,恢复时间较长。因此,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和要求,选择不同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V-Y成形术 横切纵缝法 开大 重睑术 效果评估
下载PDF
外眦成形术在治疗先天性睑裂狭窄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魏培翰 王敏 +1 位作者 冯合星 李莉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5年第8期24-26,共3页
目的:分析外眦成形术在治疗先天性睑裂狭窄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8例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睑裂狭窄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手术及在此基础上的外眦成形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斜视发生率、眼... 目的:分析外眦成形术在治疗先天性睑裂狭窄综合征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58例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先天性睑裂狭窄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别给予常规手术及在此基础上的外眦成形术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后斜视发生率、眼裂宽度、负面情绪评分等差异。结果:实验组治疗后平均眼裂宽度(10.35±0.47)明显大于对照组;斜视发生率(3.45%)、HAMD(15.34±2.12)、HAMA(13.46±1.35)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外眦成形术可以有效减少先天性睑裂狭窄综合征患者的手术后斜视发生率,增大其眼裂宽度,有效减轻患者负面情绪,提高其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睑裂狭窄综合征 成形术 应用效果
下载PDF
外眦成形术联合下眼睑下至术矫正外眼角上翘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2
5
作者 王圣林 黄伟青 张成驹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探讨外眦成形术联合下眼睑下至术矫正外眼角上翘的效果。方法 68例行外眼角上翘矫正患者,均行外眦成形术联合下眼睑下至术矫正,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处理好均好转。术后3个月,... 目的探讨外眦成形术联合下眼睑下至术矫正外眼角上翘的效果。方法 68例行外眼角上翘矫正患者,均行外眦成形术联合下眼睑下至术矫正,观察其效果及并发症情况。结果本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6例患者出现并发症,经处理好均好转。术后3个月,本组患者HAMD量表评分为(8.83±1.80)分,处于合理范围。术后6个月,患者外眦成型后外眼角曲线流畅自然,下睑下至术后眼裂扩大明显,二者相得益彰,对上翘外眼角的改善均达到满意效果,就医满意度达到92.64%(63/68)。结论外眦成形术联合下眼睑下至术矫正外眼角上翘可显著改善眼部外观,且并发症少,患者满意度高,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下眼睑下至术 眼角上翘
下载PDF
重睑成形术中内外眦成形方法的改进
6
作者 沈为民 张恒术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7年第4期356-357,共2页
重脸成形术的内外眦成形是该术的一大难题,文献对此未见详细报导。本文对778例受术者进行内外眦成形方法的改进,从切口线设计、去除组织多少及特殊的缝合方式等方面,较好地解决了内、外眦成形的问题。大大地提高了手术的成功率。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下载PDF
下支持带法外眦成形术──一种新的技术
7
作者 王锦文 陈延生 《实用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2000年第3期159-160,共2页
关键词 下支持带法 美容 成形术
下载PDF
下穹隆成形术矫正老年性下睑外翻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2
8
作者 杨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0期1837-1837,共1页
0引言 老年性睑外翻仅限于下睑部,由于老年人的眼轮匝肌功能减弱,眼睑皮肤及外眦韧带也较松弛,使睑缘不能紧贴眼球,并因下睑本身的重量使之下坠而引起下睑外翻,由于睑缘位置异常从而导致流泪,不断向下拭眼泪的动作使外翻加重[1]。
关键词 老年性睑 下睑 临床观察 成形术 矫正 穹隆 韧带 眼睑皮肤
下载PDF
皮内连续缝合外眶缘固定重睑成形术的体会
9
作者 张书云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1991年第Z1期23-23,共1页
笔者综合国内外各种重睑成形术,改进设计了“皮内连续缝合外眶缘固定重睑成形术。”其方法简述如下:常规消毒、铺巾、划线、局麻后以6/0单丝尼龙线、小三角针作真皮睑板或睑板筋膜由内眦向外眦连续缝合。出针孔为下针的进针孔,但需带一... 笔者综合国内外各种重睑成形术,改进设计了“皮内连续缝合外眶缘固定重睑成形术。”其方法简述如下:常规消毒、铺巾、划线、局麻后以6/0单丝尼龙线、小三角针作真皮睑板或睑板筋膜由内眦向外眦连续缝合。出针孔为下针的进针孔,但需带一定的真皮,共缝三针。第三针穿过外眶缘骨膜后再出皮肤,然后由外侧折回缝合,出针孔在原孔之间,最后一针由第一针的进针孔而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眶缘 皮内连续缝合 睑板 三针 原孔 重睑术 尼龙线
下载PDF
外眦三角瓣组织旋转推进法外眦开大术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张俊辉 王琪影 +2 位作者 苑田田 海南 吕安琪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0年第1期5-7,共3页
目的:探讨外眦三角瓣组织旋转推进法外眦开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外眦区设计三角形旋转皮瓣,充分游离三角皮瓣皮下组织,切断外眦韧带浅层,使外眦在无或微张力下旋转外移,将皮瓣下组织与眶骨骨膜固定,缝合表皮,达到开大外眦的目的... 目的:探讨外眦三角瓣组织旋转推进法外眦开大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在外眦区设计三角形旋转皮瓣,充分游离三角皮瓣皮下组织,切断外眦韧带浅层,使外眦在无或微张力下旋转外移,将皮瓣下组织与眶骨骨膜固定,缝合表皮,达到开大外眦的目的。结果:7例因不同原因需行外眦开大的患者均取得满意效果,平均延长外眦睑裂3mm,且术后随访未见明显回退及瘢痕,无外眦粘连。结论:外眦三角瓣组织旋转推进法外眦开大术是一种设计简单,效果确切的外眦开大方法,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整形 成形术 小睑裂 旋转推进皮瓣 上睑下垂
下载PDF
三针结扎法重睑成形术体会 被引量:1
11
作者 刘林嶓 陈言汤 +1 位作者 秦垦 黄云阳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1991年第3期25-25,共1页
近年来,我们采用三针结扎法进行重睑成形术。共行43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经3个月~4年随访384例,满意者361例,占94%,不满意者(重睑内眦或外眦部消失,重睑变浅变窄)23例,占6%。经补行手术,全部满意。该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施行。术后肿胀... 近年来,我们采用三针结扎法进行重睑成形术。共行436例,取得了满意效果。经3个月~4年随访384例,满意者361例,占94%,不满意者(重睑内眦或外眦部消失,重睑变浅变窄)23例,占6%。经补行手术,全部满意。该方法操作简便,容易施行。术后肿胀轻,无明显手术瘢痕。我们主要采用梅泽氏法和宋氏法,现将手术实施的一些体会总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三针 上睑 满意者 睑结膜 结扎法 皮肤松弛 睑板
下载PDF
先天性眼睑综合征眼睑成形术及其改良(摘要)
12
作者 郦全福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0年第S1期564-565,共2页
先天性眼睑综合征(Komoto Syndrome)包括倒向性内眦赘皮、小睑裂、上睑下垂及内眦间距过宽。近年来我们收治了9例(18眼),手术方法及改良术式如下. 一、睑裂开大术:有单纯性外眦切开及Blascovis外眦角成形术两种.延长上睑长度上睑缘弧度... 先天性眼睑综合征(Komoto Syndrome)包括倒向性内眦赘皮、小睑裂、上睑下垂及内眦间距过宽。近年来我们收治了9例(18眼),手术方法及改良术式如下. 一、睑裂开大术:有单纯性外眦切开及Blascovis外眦角成形术两种.延长上睑长度上睑缘弧度形成自然,术后睑裂开大增宽。二、内眦部成形术:改良Blair氏法作内眦部成形,即对偶三角皮瓣交叉加L形皮肤切除,减轻皮肤纵向的紧张度,消除内眦赘皮皱折。三、缩短内眦间距:采用内眦韧带折叠缩短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成形术 睑裂 间距 上睑下垂 赘皮 韧带 改良术式 睑缘
下载PDF
80例重睑成形术
13
作者 程新德 熊世文 +1 位作者 张东晓 展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1987年第1期41-43,共3页
重睑成形术是近年来比较流行的美容手术之一。随着人民物质和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要求施行重睑术的人日益增多。自1980年以来,我科进行了80例重睑成形术,效果满意,现小结如下:
关键词 重睑成形术 缝针 小切口 上睑皮肤松弛 睑板 半月板 睑缘 切开法 双眼皮手术 切口线 眶隔膜 眶隔 小眼角 结扎法 缠扎法
下载PDF
改进下睑成形术在整复睑袋中的应用
14
作者 代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08年第18期63-64,共2页
目的评价改进下睑成形术在改善睑袋整复效果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20~68岁睑袋者采用经皮肤入路下睑成形术切口,在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剥离至眼轮匝肌下缘。距切口下缘1mm,眼睑中外1/3分离沿眼轮匝肌瓣达眶外缘,显露外眦韧带,并游离下半... 目的评价改进下睑成形术在改善睑袋整复效果中的作用。方法对40例20~68岁睑袋者采用经皮肤入路下睑成形术切口,在眼轮匝肌与眶隔之间剥离至眼轮匝肌下缘。距切口下缘1mm,眼睑中外1/3分离沿眼轮匝肌瓣达眶外缘,显露外眦韧带,并游离下半支。切断并固定于左眼2点位,右眼10点位。沿眶下缘剪开眶隔,释放眶内脂肪,如眶内脂肪过多,可做部分切除。将眶隔下缘连带眶脂肪下缘缝合固定于眶下缘下方3~5mm处的骨膜上,以缩紧眶隔和填充眶下缘前方的凹陷区。切除多余的皮肤与肌肉,缝合切口。结果术后及随访结果表明,除2例术后发生下睑退缩做两次手术矫正外,其余均获得满意的美容效果。结论下睑成形术的改进以加强下睑前壁张力为基础,对提高睑袋整复的美容效果具有重要作用和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睑袋 眶隔 韧带 下睑成形术
下载PDF
美容性外眦成形术相关解剖研究 被引量:4
15
作者 祝玮烨 庄纬 +4 位作者 方硕 陈勇 徐菲 杨超 邢新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8年第9期537-541,共5页
目的针对外眦部进行深入、系统地解剖学研究,以利于学者们更好地理解、评估或改进美容性外眦成形的术式。方法对8具(共16侧)头部标本进行逐层精细解剖,同时结合组织学方法对外眦部相关解剖结构及相互之间的毗邻关系加以研究。结果灰线... 目的针对外眦部进行深入、系统地解剖学研究,以利于学者们更好地理解、评估或改进美容性外眦成形的术式。方法对8具(共16侧)头部标本进行逐层精细解剖,同时结合组织学方法对外眦部相关解剖结构及相互之间的毗邻关系加以研究。结果灰线与眼轮匝肌的关系密切,灰线在颞侧止于外眦角,而外眦腱浅部起于外眦角;睑板最外侧缘与外眦角位置大致对应;外眦角距眶外侧壁前缘5.5~8.1 mm,其位置的稳定与眼轮匝肌(睫部、睑板前部)、外眦腱浅部、提肌腱膜、外眦腱深部及周围结缔组织密切相关;Eisler′s脂肪垫位于外眦腱浅部与深部之间,其上方与泪腺毗邻;颞侧结膜穹窿位于外眦腱深部的后方,紧贴眼球,深度4.2~7.1 mm,其位置的稳定与外直肌Check韧带关系密切。结论美容性外眦成形术会对外眦部的相关正常组织结构造成不同程度的损害,而对其并发症与疗效的评估与权衡,取决于手术对正常组织结构及生理功能破坏的程度;此类手术的适应证应严格选择,手术应有限实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解剖
原文传递
关于"美容性外眦成形术"和"下睑下至"的一些认识与思考 被引量:5
16
作者 杨超 邢新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519-522,共4页
"美容性外眦成形术"和"下睑下至"是近年来医疗美容领域大家关注的热点.文章从这两种手术的历史、解剖研究、临床研究、并发症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和评价,使读者对之有更加清晰和准确的认识.
关键词 美容性成形术 下睑下至
原文传递
Z成形术在美容性外眦开大术后蹼状瘢痕畸形修复中的应用 被引量:3
17
作者 陶然 邢新 +3 位作者 祝玮烨 方硕 唐炜雅 杨超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19年第2期77-80,共4页
目的探讨Z成形术在美容性外眦开大术后外眦蹼状瘢痕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来就诊的11例外眦开大术后外眦蹼状瘢痕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外眦的解剖和外观特点,按照Z成形术的原则设计皮瓣修复畸形外观。结果所有患... 目的探讨Z成形术在美容性外眦开大术后外眦蹼状瘢痕畸形修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分析近2年来就诊的11例外眦开大术后外眦蹼状瘢痕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外眦的解剖和外观特点,按照Z成形术的原则设计皮瓣修复畸形外观。结果所有患者术后皮瓣全部成活,无延迟愈合。其中,10例外眦角圆钝患者术后外眦形状明显改善,患者较满意;1例溢泪患者症状有改善;2例改善不明显;1例结膜炎患者术后症状有改善。结论与内眦开大术不同,外眦开大术因破坏了局部解剖结构易导致外眦蹼状瘢痕形成。采用Z成形术修复外眦蹼状瘢痕畸形的方法简单有效,并能尽量维持外眦开大幅度,可减少相关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部整形 开大术 蹼状瘢痕畸形 Z成形术
原文传递
美容性外眦成形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8
作者 郭鹏 宋保强 《中华整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934-937,共4页
外眦是指上、下睑位于颞侧的结合部,位于眶外侧缘内侧5~7 mm.美容性外眦成形术作为眼周年轻化的重要手术方式,发展起步相对较晚.随着对于外眦解剖结构的研究日趋深入,改良和创新的美容性外眦成形术逐渐增多.该文就外眦的解剖结构、美容... 外眦是指上、下睑位于颞侧的结合部,位于眶外侧缘内侧5~7 mm.美容性外眦成形术作为眼周年轻化的重要手术方式,发展起步相对较晚.随着对于外眦解剖结构的研究日趋深入,改良和创新的美容性外眦成形术逐渐增多.该文就外眦的解剖结构、美容性外眦成形术的手术适应证及手术方式进行总结,以期对临床医师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容性成形术
原文传递
“V-Y”联合不对等“Z”形皮瓣外眦成形术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9
作者 郭同荣 任贝贝 吴少翠 《中国美容整形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1期45-46,58,共3页
目的探讨"V-Y"联合不对等"Z"形皮瓣在外眦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6例睑裂短小或要求开大睑裂以满足美容需求的患者,均采用"V-Y"推进皮瓣及不对等"Z"形交叉皮瓣行外眦成形术。结果本组76... 目的探讨"V-Y"联合不对等"Z"形皮瓣在外眦成形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对76例睑裂短小或要求开大睑裂以满足美容需求的患者,均采用"V-Y"推进皮瓣及不对等"Z"形交叉皮瓣行外眦成形术。结果本组76例患者获随访6个月至3年,术后效果较好,无粘连及复发,患者均较满意。结论应用"V-Y"联合不对等"Z"形皮瓣行外眦成形术,术后效果良好,并发症较少,患者满意度较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形术 “V-Y”皮瓣 不对等“Z”形皮瓣
原文传递
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分期手术的疗效及满意度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伟 林明 孙英 《国际眼科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1929-1933,共5页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分期手术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的分析,为临床治疗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进修学习时处置的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分期手术的患者3例4... 目的:通过对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分期手术的疗效及患者满意度的分析,为临床治疗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的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在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九人民医院眼科进修学习时处置的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分期手术的患者3例46眼,其中患者6例12眼有家族遗传史,2例4眼斜视,1例2眼眼球震颤。平均在5±1. 9岁行Ⅰ期手术,6±2. 7岁行Ⅱ期手术,手术分为Ⅰ期"Y-V"成形术、VonAmmon外眦成形术和Ⅱ期额肌瓣悬吊手术,术后随访观察12mo,评价与分析其疗效并行患者满意度评分。结果:睑裂长度(PFL)从术前右眼17. 83±3. 1mm,左眼7. 87±2. 9mm延长至术后右眼23. 59±1. 7mm,左眼23. 59±1. 8mm;睑裂高度(PFH)从术前右眼2. 91±1. 4mm,左眼. 91±1. 2mm提高至术后右眼7. 89±0. 9mm,左眼7. 89±. 7mm;内眦赘皮的长度从术前18. 7±2. 1mm减少至术后7. 8±1. 8mm;内眦赘皮的宽度从术前3. 9±0. 8mm减少至术后1. 3±0. 8mm;内眦间距(IICD)从术前37. 70±3. 3mm缩短至术后30. 70±2. 6mm;角膜反射光点至上睑缘的距离(MRD1)从术前右眼-1. 67±1. 6mm,左眼-1. 80±1. 6mm均上升至术后右眼+3. 35±0. 7mm,左眼+3. 35±0. 6mm;IICD/PFL从术前2. 1±0. 2下降至术后1. 3±0. 4。满意度评分47±2. 1(满分60)分,患者对手术疗效及术后美容表现出较高满意度。结论:先天性小睑裂综合征患者通过分期手术即Ⅰ期"Y-V"成形术、Ammon外眦成形术和Ⅱ期额肌瓣悬吊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睑裂综合征 Y-V成形术 ammon外眦成形术 额肌瓣悬吊术 满意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