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813篇文章
< 1 2 2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emperature-programmed pyrolysis of 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 and removal of ammonia-nitrogen by its pyrolysate 被引量:3
1
作者 唐建军 陈益清 +2 位作者 钟振辉 李文龙 尹娟 《Transactions of Nonferrous Metals Society of China》 SCIE EI CAS CSCD 2016年第9期2502-2508,共7页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ual goals of complete deamination of 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MAP) and ensure the pyrolysate's good removal properties towards ammonia-nitrogen, a temperature-programmed method for the ... In order to achieve the dual goals of complete deamination of 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MAP) and ensure the pyrolysate's good removal properties towards ammonia-nitrogen, a temperature-programmed method for the pyrolysis of MAP was studied, as well as the thermodynamic and kinetic processes involved in the removal reaction system between MAP pyrolysate and aqueous ammonium. It was found that the pyrolysis method and pyrolysis final temperature had significant effects on the MAP pyrolysate's removal properties towards aqueous ammonium, and the following conditions were deemed to be more appropriate: pyrolysis final temperature and heating rate at 180 ℃ and 5 ℃/min, respectively, and a pH level of 9.5 for the removal reaction system. The resultant ammonium removal capacity by the MAP pyrolysate was 95.62 mg/g. After 120 min, the removal rate with an initial concentration of 1000 mg/L was 82%. The kinetic and thermodynamic results indicated that the removal of aqueous ammonium by MAP pyrolysate was the exchange process between H^+ and NH4^+ via MAP precipitation. The kinetics complied with the Lagergren quasi second-order model with an equilibrium time of 120 min, while the isothermal curves complied with the Freundlich mod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agnesium ammonium phosphate temperature-programmed heating pyrolysate ammonia-nitrogen
下载PDF
Preparation of hollow B–SiO2@TiO2 composites and their photocatalytic performances for degradation of ammonia-nitrogen and green algae in aqueous solution 被引量:4
2
作者 Qin Zhou Hengbo Yin +1 位作者 Aili Wang Yang Si 《Chinese Journal of Chemical Engineering》 SCIE EI CAS CSCD 2019年第10期2535-2543,共9页
Hollow B–SiO2@TiO2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the wet 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 starting from TiCl4 and hollow B–SiO2 microspheres.TiO2 layers composed of anatase TiO2 nanoparticles were coated on the surfaces of ... Hollow B–SiO2@TiO2 composites were prepared by the wet chemical deposition method starting from TiCl4 and hollow B–SiO2 microspheres.TiO2 layers composed of anatase TiO2 nanoparticles were coated on the surfaces of the hollow B–SiO2 microspheres probably through the formation of Ti—O—Si and Ti—O—B bonds.A great number of—OH groups were also present at the TiO2 coating layers.The presence of Ti—O—Si bonds and Ti—O—B bonds resulted in the formation of defects in the TiO2 coating layers,which decreased the band gap of the TiO2 coating layers to ca.3.0 eV and endowed the TiO2 coating layers with visible light absorption performance.The buoyancy hollow B–SiO2@TiO2 composites exhibited high photocatalytic activities for the degradation of ammonia-nitrogen and green algae.The conversion of ammonia-nitrogen reached 65%when the degradation of ammonia-nitrogen(43 mg·L-1 at pH value of 8)was catalyzed by the B–SiO2@TiO2(100:10)composite under the simulated solar light irradiation at 35°C for 660 min.The green algae(5 mg·L-1)were almost completely degraded over the B–SiO@TiO2(100:20)photocatalyst under the visible light irradiation at 35°C for 510 m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SiO2@TiO 2composites PHOTOCATALYSIS ammonia-nitrogen Green ALGAE
下载PDF
Indoor experiment and numerical simulation study of ammonia-nitrogen migration rules in soil column 被引量:1
3
作者 ZHAN Jiang LI Wu-jin +1 位作者 LI Zhi-ping ZHAO Gui-zhang 《Journal of Ground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2018年第3期205-219,共15页
The riverbank soil is a natural purifying agent for the polluted river water(Riverbank filtration, RBF). Thi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groundwater safety along the riverbank.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migration and tra... The riverbank soil is a natural purifying agent for the polluted river water(Riverbank filtration, RBF). This is of great importance to groundwater safety along the riverbank.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migration and transformation rules of ammonia-nitrogen in three typical types of sand soil using the indoor leaching experiment of soil column, and then makes comparison with the indoor experiment results in combination with the numerical simulation method. The experiment process shows that the change in ammonia-nitrogen concentration goes through three stages including "removal-water saturation-saturation". As the contents of clay particles in soil sample increase, the removal of ammonia-nitrogen from soil sample will take more time and gain higher ratio. During the removal period, the removal ratio of Column 1, Column 2 and Column 3 averages 68.8%(1-12 d), 74.6%(1-22 d) and 91.1%(1-26 d). The ammonia-nitrogen removal ratio shows no noticeable change as the depth of soil columns varies. But it is found that the ammonia-nitrogen removal ratio is the least of the whole experiment when the soil columns are at the depth of 15 cm. It can be preliminary inferred that the natural purifying performance of soil along the river for ammonia-nitrogen in river water mainly depends on the proportion of fine particles in soil. HYDRUS-1D model is used to simulate this experiment process, analyze the change of the bottom observation holes by time and depth in three columns(the tenth day), and make comparison with the experiment result. The coefficients of determination for fitting curves of Column 1, Column 2 and Column 3 are 0.953, 0.909, 0.882 and 0.955, 0.740, 0.980 separately. Besides,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contribution of absorption,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in the simulation process. In the early removal stage, mineralization plays a dominant role and the maximum contribution rate of mineralization is 99%. As time goes by, absorption starts to function and gradually assumes a dominant position. In the middle and late removal stage, nitrification in Column 1 and Column 2 makes more contribution than mineralization. So the experiment result of the ammonia-nitrogen concentration is 0.6% and 2.4% lower than that in effluent and the maximum contribution ratio of nitrification is -4.53% and -5.10% respectively when only the function of absorption is considered. The mineralization in Column 1 and Column 2 in the middle and late removal stage still plays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nitrification. So the experiment result is 1.4% higher than that in effluent and the maximum contribution ratio of nitrification is -2.51% when only the function of absorption is considered. Therefore, absorption,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make different contributions during different part of the stage. This means that the natural purifying performance of soil along the river for ammonia-nitrogen in river water not only depends on the proportion of fine particles in soil, but depends on the mineralization and nitrification environment. This can offer some insights into the protection and recovery of groundwater along the riverbank.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il COLUMN ammonia-nitrogen MIGRATION RULE HYDRUS-1D Numerical simulation MINERALIZATION NITRIFICATION
下载PDF
双碳目标下的氨燃料航空动力研究进展及展望 被引量:1
4
作者 秦江 方垍洧 +3 位作者 王聪 颜培刚 哈婵 李成杰 《推进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20,共20页
为了获得氨燃料航空动力应用潜力评价,本文综述了氨燃料的绿色制取方法、氨燃料燃烧特性的研究成果以及氨航空发动机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氨燃料航空发动机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 为了获得氨燃料航空动力应用潜力评价,本文综述了氨燃料的绿色制取方法、氨燃料燃烧特性的研究成果以及氨航空发动机设计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技术问题和相应的解决方案。综合已有研究成果,本文认为氨燃料航空发动机具有非常广阔的应用前景,采用氨氢混合燃烧在未来有望成为氨燃料航空动力系统的优选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中和 氨的绿色制取 氨燃料航空发动机 氢氨混合燃烧 氮氧化物排放 综述
下载PDF
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氨氮胁迫下的生理应答反应及耐受性分析
5
作者 蒋文枰 程顺 +5 位作者 刘士力 郑建波 迟美丽 杭小英 彭苗 李飞 《四川农业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4-139,共6页
【目的】探究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在氨氮胁迫下的生理应答反应及耐受性,为新品种选育和健康养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预试验确定96 h氨氮半致死浓度(96 h LC_(50))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0、8、16 mg/L)氨氮... 【目的】探究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在氨氮胁迫下的生理应答反应及耐受性,为新品种选育和健康养殖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实验生态学方法,在预试验确定96 h氨氮半致死浓度(96 h LC_(50))的基础上,研究不同浓度(0、8、16 mg/L)氨氮对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存活指标、肝脏组织学、抗氧化酶活性的影响。【结果】(1)翘嘴鲌及翘嘴鲌“全雌1号”的死亡率随氨氮浓度与胁迫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在8和16 mg/L浓度下,翘嘴鲌“全雌1号”的死亡率更低;(2)组织学观察显示,随着氨氮浓度与胁迫时间的增加,肝血窦逐渐增大,局部破损增加,出现肝细胞融合,细胞轮廓与空泡界限模糊的现象增多。低浓度胁迫96 h与高浓度胁迫48 h和96 h均造成肝脏出现较大的病理学组织损伤。(3)SOD活性检测显示,对照组SOD活性稳定,而高、低浓度组则均呈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的趋势,且高浓度组高于低浓度组。同时,翘嘴鲌“全雌1号”增幅更大,降幅更小,其在相同氨氮浓度与胁迫时间下SOD活性较翘嘴鲌高。【结论】翘嘴鲌“全雌1号”较普通翘嘴鲌具有更强的氨氮抗逆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翘嘴鲌 翘嘴鲌“全雌1号” 氨氮胁迫 生理应答反应 耐受性
下载PDF
鸟粪石沉淀法处理高浓度氮磷废水研究进展
6
作者 张荣新 刘祎 +3 位作者 傅金祥 韩敏 李凯龙 李文龙 《环境污染与防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175-1183,共9页
随着节能低碳理念的深入发展,鸟粪石沉淀法因其较高的氮磷回收效率和相对低能耗的优势,近年来成为高浓度氮磷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热点方向之一。系统地对国内外鸟粪石沉淀法处理污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从新兴处理对象及方案、回... 随着节能低碳理念的深入发展,鸟粪石沉淀法因其较高的氮磷回收效率和相对低能耗的优势,近年来成为高浓度氮磷废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的热点方向之一。系统地对国内外鸟粪石沉淀法处理污水的相关文献进行了梳理,从新兴处理对象及方案、回收反应器构型开发、低成本镁源开发、高效结晶、晶体分离提纯等方面,总结了相关研究成果。此外,结合环境毒理性、处理成本、综合资源化利用等角度对鸟粪石沉淀法的发展前景和趋势进行预判,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粪石 氨氮 磷回收 工业废水 晶种
下载PDF
人造沸石和PFS去除城镇生活污水氨氮和总磷的实验研究
7
作者 吴永明 涂勋 +3 位作者 吴留兴 郭雨婷 李昆 邓觅 《水处理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81-86,共6页
采用人造沸石和聚合硫酸铁(PFS)处理污水中氨氮和总磷,人造沸石实验采取连续进水模式,从沸石投加量、曝气量和流速(水力停留时间)多角度考察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PFS实验从浓度、搅拌转速、混凝时间、沉降时间和取样深度多方面考察对污... 采用人造沸石和聚合硫酸铁(PFS)处理污水中氨氮和总磷,人造沸石实验采取连续进水模式,从沸石投加量、曝气量和流速(水力停留时间)多角度考察对污水中氨氮的去除,PFS实验从浓度、搅拌转速、混凝时间、沉降时间和取样深度多方面考察对污水中总磷的去除。结果表明:对于NH_(3)-N去除,单独曝气或人造沸石均效果不佳,去除率分别达10.01%±1.69%和49.49%±5.08%,但两者共同作用可极大提升去除效率,达90.55%±1.41%;水力停留时间在2.4~5.5 h范围内越长氨氮出水浓度越低,5.5 h时最低为(2.81±0.14)mg/L。对于TP去除,低浓度PFS(50、100 mg/L)表现出的去除效果不明显,去除率仅达6.62%~10.39%,至400 mg/L时去除率达89.58%±0.79%;转速110 r/min增加至205 r/min,TP去除率仅相差0.27%~3.77%;混凝时间由1 min增至10 min,去除率由52.36%±3.84%提升至87.30%±0.99%,且15 min为最佳沉降时间,之后TP质量浓度趋于平衡;不同取样深度对TP去除无较大影响;最佳实验参数组为PFS浓度400 mg/L,转速110 r/min,混凝10 min后沉降15 min,液面以下池深10%(约2 cm)处取样,出水TP质量浓度可达(0.17±0.01)mg/L,去除率达(89.58±0.79)%,明显优于GB 18918-2002一级A标准。人造沸石和PFS在城镇生活污水氮磷突发状况及深度处理,如某些工艺阶段设备突发事故导致不能运转的紧急情况或出水有深度处理需求的场合具有一定的技术研究和实际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造沸石 氨氮 聚合硫酸铁 总磷 城镇生活污水
下载PDF
低氨氮质量浓度废水DPR-SNAD脱氮除磷效能研究
8
作者 周健 宋晔珂 +4 位作者 刘轶 曹猛 和雪杰 周炯 温馨 《安全与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713-721,共9页
针对低氨氮废水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副产物硝氮残留,有机物耐受能力差,以及缺乏除磷功能等问题,提出反硝化除磷(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DPR)-单级自养脱氮(Simultaneous Partial Nitrification,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and... 针对低氨氮废水单级自养脱氮系统副产物硝氮残留,有机物耐受能力差,以及缺乏除磷功能等问题,提出反硝化除磷(Denitrifying Phosphorus Removal,DPR)-单级自养脱氮(Simultaneous Partial Nitrification,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and Denitrification,SNAD)组合处理技术,重点考察氨氮负荷对单级自养脱氮工艺(Single-stage Nitrogen Removal Using Anammox And Partial Nitritation,SNAP)系统、泥龄对DPR系统构建的影响,以及低氨氮废水DPR-SNAD组合处理系统的脱氮除磷效能与微生物种群。研究结果显示:采用氨氮质量浓度梯度递减方式,氨氮负荷为0.20 kg N/(m^(3)·d)的低氨氮质量浓度的SNAP系统构建时间为63 d,较负荷为0.05 kg N/(m^(3)·d)的系统缩短了37 d。泥龄对构建的DPR系统效能影响显著,泥龄为35 d的系统除磷脱氮效能较高,PO_(4)^(3-)-P、NO_(3)^(-)-N、COD去除率分别为86.25%、98.00%、92.00%,系统释磷、吸磷、反硝化脱氮速率分别达4.60 mg/(L·h)、4.13 mg/(L·h)、5.53 mg/(L·h)。DPR-SNAD组合处理系统的氨氮(NH_(4)^(+)-N)、总氮(Total Nitrogen,TN)、总磷(Total Phosphorus,TP)、化学需氧量(Chemical Oxygen Demand,COD)去除率分别为100%、98.64%、86.00%、93.30%。TN、TP去除率较对照组SNAP分别提高了19.20百分点和86.00百分点。16S rRNA高通量测序结果显示,组合系统脱氮除磷功能菌属主要有Rhodobacter、Candidatus_Brocadia、Nitrosomonas、Gemmobacter,SNAD系统中厌氧氨氧化菌(Anaerobic Ammonia Oxidation,AnAOB)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SNAP系统,DPR促进SNAD提高了系统脱氮效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工程学 低氨氮废水 单级自养脱氮 反硝化除磷 厌氧氨氧化
下载PDF
棉秆和油页岩共热解生物炭的氨氮吸附性能研究
9
作者 亚力昆江·吐尔逊 张凯悦 +5 位作者 高志伟 王珂 钟梅 代正华 李建 刘洋 《化学试剂》 CAS 2024年第5期39-46,共8页
使用棉秆(CS)和油页岩(OS)为原料,采用共热解的方式制备了共热解生物炭,探究了对氨氮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不同热解时间、CS和OS比例、热解温度、CS的粒径对共热解生物炭的氨氮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并研究了吸附动力学和... 使用棉秆(CS)和油页岩(OS)为原料,采用共热解的方式制备了共热解生物炭,探究了对氨氮的吸附性能。考察了不同热解时间、CS和OS比例、热解温度、CS的粒径对共热解生物炭的氨氮吸附量的影响规律,确定了最佳制备条件,并研究了吸附动力学和吸附等温线模型。研究表明,棉秆和油页岩共热解后生物炭的结构特性和表面形貌有较大改善,对氨氮的吸附能力有明显的提高。最佳的制备条件是热解温度为500℃、m(棉秆)∶m(油页岩)=3∶1、热解时间为30 min和CS的粒径为0.20~0.30 mm。在投加量为10.0 g/L、pH 9.0时,最佳条件所制备炭的吸附量为4.89 mg/g,是棉秆生物炭的2.2倍。吸附过程以准二级动力学和Langmuir等温吸附模型描述。吸附机制主要包括为离子交换、静电吸附和配位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炭 共热解 油页岩 棉秆 氨氮吸附
下载PDF
太子河干流总氮与氨氮水质参数反演及时空变化研究
10
作者 吴奇 宫福征 +3 位作者 白伟桦 史凯丰 王丽学 陈福江 《生态与农村环境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1017-1028,共12页
太子河是辽宁省的重要水系之一。随着对水体环境的日益重视,太子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逐年好转,其研究方向逐渐由“治理为主”转向“监控为主、治理为辅”,提升太子河水质参数监测的时效性成为更为紧迫的任务。为了对太子河总氮(TN)和氨氮(N... 太子河是辽宁省的重要水系之一。随着对水体环境的日益重视,太子河流域水环境质量逐年好转,其研究方向逐渐由“治理为主”转向“监控为主、治理为辅”,提升太子河水质参数监测的时效性成为更为紧迫的任务。为了对太子河总氮(TN)和氨氮(NH_(4)^(+)-N)水质指标进行实时监测,基于太子河流域2014—2019年10个监测断面的数据,通过剖析Landsat 8遥感影像不同波段反射率的组合与监测断面实测水质数据的线性关系,结合反向传播(BP)神经网络模型的优化,建立了TN和NH_(4)^(+)-N浓度的水质参数反演模型,并反演了2014—2019年太子河干流TN和NH_(4)^(+)-N浓度的时空分布规律。结果表明,构建的BP神经网络优化模型预测效果较好,TN和NH_(4)^(+)-N的决定系数(R^(2))分别为0.777和0.550,均方根误差(RMSE)为1.464和0.667 mg·L^(-1),适用于对流域TN和NH_(4)^(+)-N的反演。2014—2019年TN和NH_(4)^(+)-N水质参数整体趋势向好,NH_(4)^(+)-N浓度处于GB 3838—2002《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中Ⅲ类水标准,TN浓度常年处于Ⅴ类水质标准。太子河流域TN和NH_(4)^(+)-N浓度空间差异性较大,上游区域水质较好,中游区域水质明显下降,下游小林子至唐马寨区域水质较差。综上所述,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优化的太子河流域水质反演是可行的,对时空两个尺度的反演结果可信且时效性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机器学习模型 遥感 总氮 氨氮 太子河
下载PDF
氨氮胁迫对翘嘴鳜幼鱼抗氧化酶、消化酶活性及应激相关基因表达的影响
11
作者 孙阿君 丁炜东 +2 位作者 曹丽萍 曹哲明 邴旭文 《水产科技情报》 2024年第1期44-51,共8页
为了解氨氮胁迫下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肝脏、胃抗氧化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响应机制,以体质量为(15.27±0.67)g的翘嘴鳜幼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了6个氨氮胁迫质量浓度(0、10、20、30、40、50 mg/L)下肝脏和胃中谷胱甘肽(GSH)、... 为了解氨氮胁迫下翘嘴鳜(Siniperca chuatsi)幼鱼肝脏、胃抗氧化系统和消化系统的响应机制,以体质量为(15.27±0.67)g的翘嘴鳜幼鱼为研究对象,探讨了6个氨氮胁迫质量浓度(0、10、20、30、40、50 mg/L)下肝脏和胃中谷胱甘肽(GSH)、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脂质过氧化物(LPO)、胃蛋白酶(pepsin)、胃淀粉酶(AMS)、胃脂肪酶(LPS)的活性和IL-1β、IL-8、TNF-α、HSP90α等应激相关基因的表达情况。试验结果表明,随着氨氮质量浓度的提高,肝脏抗氧化相关酶中的SOD、CAT、GSH活性呈先升高后下降的趋势,LPO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IL-1β、HSP90α基因表达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TNF-α表达量呈逐渐升高的趋势,IL-8表达量呈降低-升高-降低的趋势;胃消化酶中的胃蛋白酶活性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而AMS和LPS活性呈逐渐升高的趋势。结果表明,在低浓度氨氮胁迫条件下,鱼体通过诱导抗氧化酶活性升高和应激相关基因表达上调来应对氧化应激损伤,同时诱导升高胃消化酶活性为机体提供能量,而高浓度氨氮胁迫则抑制了抗氧化酶活性和HSP90α基因的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胁迫 翘嘴鳜 抗氧化酶 消化酶 炎症相关基因 酶活力
下载PDF
氨气/甲烷无焰燃烧污染物生成特性的实验研究
12
作者 王志超 谭厚章 +4 位作者 李宇航 周上坤 张波 崔保崇 晋中华 《燃烧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77-286,共10页
为了深入了解氨气/甲烷无焰燃烧的污染物生成特性,本文在改进的旋风无焰燃烧炉中通过实验研究了氨气/甲烷燃料组成、当量比(φ)、热负荷(P)以及空气预热温度(Tin)对炉膛温度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氨气热值比例的升高,... 为了深入了解氨气/甲烷无焰燃烧的污染物生成特性,本文在改进的旋风无焰燃烧炉中通过实验研究了氨气/甲烷燃料组成、当量比(φ)、热负荷(P)以及空气预热温度(Tin)对炉膛温度以及污染物排放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氨气热值比例的升高,炉膛温度和NO_(x)排放均是先升高后降低,并在中等掺氨比附近取得温度和排放的峰值.在相同条件下,纯氨和氨气/甲烷无焰燃烧都在理想当量比附近时取得最低排放.热负荷和预热温度的升高会提高炉膛温度造成NO_(x)排放的升高,热负荷的升高不利于控制氨逃逸,但预热温度的升高有利于降低氨逃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燃烧 甲烷燃烧 无焰燃烧 氮氧化物 氨逃逸
下载PDF
正渗透膜回收废水中氨氮的研究进展
13
作者 宗刚 沈凡 《应用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2-227,共6页
综述了正渗透(FO)膜技术对废水中的氨氮回收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其发展历史、工艺原理、应用现状,将应用现状分为膜制造和改性、膜与其它工艺的耦合工艺、提取液、膜污染、数学建模这五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正渗透膜技术的... 综述了正渗透(FO)膜技术对废水中的氨氮回收的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其发展历史、工艺原理、应用现状,将应用现状分为膜制造和改性、膜与其它工艺的耦合工艺、提取液、膜污染、数学建模这五方面进行了综述。在此基础上,对正渗透膜技术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氨氮废水 正渗透(FO) 膜技术
下载PDF
兼具优良氮磷吸附性能和电化学性能的活性炭筛选及其构效关系解析
14
作者 张长平 王昭宇 王晓欧 《河北工业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1期62-73,共12页
选取6种前驱体(煤、椰壳、核桃壳、桃壳、枣壳、杏壳)的商用活性炭,对其理化性质与其氮磷吸附性能和电化学性能之间进行构效关系解析。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氨氮以单分子层物理吸附为主,对磷酸盐以多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对活性炭氨氮和磷... 选取6种前驱体(煤、椰壳、核桃壳、桃壳、枣壳、杏壳)的商用活性炭,对其理化性质与其氮磷吸附性能和电化学性能之间进行构效关系解析。结果表明:活性炭对氨氮以单分子层物理吸附为主,对磷酸盐以多分子层化学吸附为主,对活性炭氨氮和磷酸盐吸附性能起主要作用的分别是其微孔结构和其表面羟基、羰基官能团;椰壳、核桃壳和桃壳活性炭具有较高的氨氮吸附容量;椰壳、煤质、核桃壳和桃壳活性炭具有较高的磷酸盐吸附容量。良好的介孔分布、高比表面积、羟基和羧基官能团会显著提高活性炭的电容属性,使其具有良好的电子和质子传输能力;良好的微孔分布会降低活性炭的材料电阻;活性炭明显的褶皱形态会使溶液中的电解质离子更容易渗透到电极表面。煤质和椰壳活性炭展现出典型的双层电容特性以及更为优良的电荷存储性能,而椰壳和核桃壳活性炭具有较低的材料电阻和较高的离子易渗透性。综上所述,椰壳活性炭兼具优良的氮磷吸附性能和电化学性能,是人工湿地-微生物燃料电池耦合系统的理想填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活性炭 吸附性能 电化学性能 氨氮 磷酸盐
下载PDF
半导体光催化氮气还原合成氨的研究进展
15
作者 张自生 苏倩 王伟文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3期17-30,共14页
光催化固氮技术以清洁的太阳能作为驱动能源,使用丰富的氮气和水作为原料,秉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原则,是一项富有潜力的氨合成技术。然而,光催化氮气还原反应效率普遍较低,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本研究在介绍氮气还原过程的基础... 光催化固氮技术以清洁的太阳能作为驱动能源,使用丰富的氮气和水作为原料,秉持绿色可持续的发展原则,是一项富有潜力的氨合成技术。然而,光催化氮气还原反应效率普遍较低,严重制约了该技术的应用与发展。本研究在介绍氮气还原过程的基础上,指出目前光催化固氮体系面临的主要挑战,围绕增强光吸收、加速光生电荷的分离与转移和促进N_(2)吸附活化方面,结合近几年文献报道的光催化固氮典型案例重点综述了半导体材料的改性策略,最后对该领域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光催化 氮气还原 合成氨 半导体 改性策略
下载PDF
煤气化细渣水热合成多孔材料及对氨氮的吸附性能研究
16
作者 涂亚楠 胡雨杉 +5 位作者 刘旺 黄钦涵 高影 王宇佳 王浩强 康建 《煤炭工程》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205-212,共8页
为了拓展煤气化细渣高值化利用途径,采用碱溶水热法制备多孔复合吸附材料。通过调控碱浓度、水热时间、温度、搅拌时间等因素探究其对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分析不同制备条件下复合吸附材料的物相组成、表观形貌、孔隙结构... 为了拓展煤气化细渣高值化利用途径,采用碱溶水热法制备多孔复合吸附材料。通过调控碱浓度、水热时间、温度、搅拌时间等因素探究其对复合材料结构性能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分析不同制备条件下复合吸附材料的物相组成、表观形貌、孔隙结构,明晰复合材料与其对氨氮吸附能力的构效关系。结果表明:复合材料生成了以P型沸石为主要晶相的沸石结构。当碱浓度为2 mol/L、水热时间为30 h,水热温度为100℃,搅拌时间为10 min制备的复合材料的氨氮吸附量最高,当氨氮初始浓度为100 mg/L、吸附时间为5 h时,复合材料对氨氮的平衡吸附量达到15.65 mg/g。吸附材料对氨氮的等温吸附特性符合Langmuir方程,且反应过程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方程。热力学分析表明煤气化细渣对氨氮的吸附为自发、吸热及熵增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气化细渣 水热合成 氨氮 吸附 多孔材料
下载PDF
一株贝莱斯芽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水体净化作用研究
17
作者 李刚 杨东娟 +3 位作者 郭守军 刘静茹 朱晓婷 罗雅婷 《韩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3期24-30,共7页
从活性污泥中得到1株具有很强絮凝活性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以高岭土悬浊液絮凝沉淀法,通过对取样点菌种发酵液的絮凝效果进行筛选,分离得到1株高活性絮凝活性菌株W-5,经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W-5为贝莱斯芽孢杆菌YL2021株.实验考察了... 从活性污泥中得到1株具有很强絮凝活性的贝莱斯芽孢杆菌菌株,以高岭土悬浊液絮凝沉淀法,通过对取样点菌种发酵液的絮凝效果进行筛选,分离得到1株高活性絮凝活性菌株W-5,经16S rDNA序列分析,菌株W-5为贝莱斯芽孢杆菌YL2021株.实验考察了菌株对水体中氨氮和NO_(3)^(-)-N和NO_(2)^(-)-N的去除能力,发现菌株W-5有明显氨氮去除效果,且对水体中NO_(3)^(-)-N和NO_(2)^(-)-N也具有一定的去除作用.后续工作将继续开展W-5的异养硝化-好氧反硝化(HN-AD)研究,旨在开发一株新型水处理菌种,用于生活污水絮凝和水中氨氮的去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贝莱斯芽孢杆菌 絮凝剂 氨氮去除 硝化-反硝化
下载PDF
西辽河平原浅层地下水中“三氮”分布特征及健康风险评价
18
作者 李丽君 李旭光 《地质与资源》 CAS 2024年第1期90-97,共8页
通过测试地下水样品中“三氮”含量,采用非致癌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与《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限值对比,硝酸盐氮超标率8%,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及西南部区域;氨氮超标率10%,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部区域.... 通过测试地下水样品中“三氮”含量,采用非致癌风险评价模型进行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与《地下水质量标准》(GB14848-2017)限值对比,硝酸盐氮超标率8%,主要分布在研究区东南部及西南部区域;氨氮超标率10%,主要分布在中部及南部区域.地下水中Ⅰ、Ⅱ、Ⅲ类水质占比83%;Ⅳ及Ⅴ类水水质占比17%.地下水样品中“三氮”总非致癌风险指数及总致癌性风险指数均低于美国环境保护署推荐的健康风险评价标准.整体上研究区“三氮”污染程度相对较轻,“三氮”污染区域主要分布于人类活动密集地区.健康风险评价可为地区地下水中“三氮”污染监控和治理提供技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三氮 健康风险评价 西辽河平原
下载PDF
生物增效技术促进炼油废水降氮效果分析
19
作者 郝玉翠 《石油化工安全环保技术》 CAS 2024年第1期56-60,64,I0004,共7页
介绍了针对外排氨氮标准不断提升,炼油含盐废水处理装置出水氨氮控制难度增加,在一段时期常出现波动情况,投加硝化菌进行生物增效处理达标的生产试验。对试验过程和试验前后含盐污水处理装置进、出水数据进行分析,对照出水pH值与硝化系... 介绍了针对外排氨氮标准不断提升,炼油含盐废水处理装置出水氨氮控制难度增加,在一段时期常出现波动情况,投加硝化菌进行生物增效处理达标的生产试验。对试验过程和试验前后含盐污水处理装置进、出水数据进行分析,对照出水pH值与硝化系统的关系,找到了出水氨氮异常升高主要是污水处理系统碱度降低引起的根本原因。证明了投加硝化菌进行生物增效的方法可作为恢复污水生化系统快速建立硝化系统,恢复氨氮去除能力的有效应急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盐废水 氨氮 硝化菌 生物增效
下载PDF
气化装置外排废水氨氮高分析与处理
20
作者 王辉 《广州化工》 CAS 2024年第8期170-172,185,共4页
气化装置外排灰水中氨氮含量较高会造成水处理装置SBR活性污泥失活,造成分公司水处理装置处理气化废水难度增加,为了实现水处理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气化装置外排灰水量需要降低。从而加剧气化系统水的恶性循环,水质逐渐变差,最终影响气... 气化装置外排灰水中氨氮含量较高会造成水处理装置SBR活性污泥失活,造成分公司水处理装置处理气化废水难度增加,为了实现水处理装置长周期平稳运行,气化装置外排灰水量需要降低。从而加剧气化系统水的恶性循环,水质逐渐变差,最终影响气化装置的长周期平稳运行。文章通过分析外排废水中氨氮高的形成原因,针对性的进行生产优化调整,减少外排废水氨氮含量,保障装置平稳运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凝液 氨氮 水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