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肠杆菌科细菌ESBLs和AmpC酶检测及耐药分析 被引量:2
1
作者 荆菁华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13年第20期156-157,共2页
目的 观察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β-内酰胺酶(AmpC)酶检测结果,分析其耐药情况.方法 抽取本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患者标本培养的135株肠杆菌,分别经双纸片确证试验与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检测细菌... 目的 观察肠杆菌科细菌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和β-内酰胺酶(AmpC)酶检测结果,分析其耐药情况.方法 抽取本院自2010年5月~2012年5月收治的68例患者标本培养的135株肠杆菌,分别经双纸片确证试验与双纸片氯唑西林增效试验检测细菌ESBLs和AmpC酶,并经相关药敏试验观察其耐药性.结果 135株肠杆菌中检出ESBLs菌82株,AmpC酶菌53株,其中单产AmpC酶菌、单株ESBLs菌、产ESBLs及AmpC酶菌对头孢噻肟、氨曲南等药物耐药性明显高于非产AmpC酶菌,P<0.05;所有肠杆菌耐药率均较高.结论 ESBLs菌和AmpC酶菌作为肠杆菌科细菌耐药重要因素,临床诊断及检测时应高度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杆 ESBLs ampc酶菌 耐药性
下载PDF
社区及医院感染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ESBLs检测与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6
2
作者 唐朝贵 郑绍同 +2 位作者 孙海平 韩其香 傅启云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255-258,共4页
目的探讨引起社区和医院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头孢西丁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测定AmpC酶;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纸片确证试验筛选并确认产ES... 目的探讨引起社区和医院感染的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情况及其对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性,以指导临床合理选择抗菌药物。方法采用头孢西丁酶提取物三维试验测定AmpC酶;双纸片协同试验和纸片确证试验筛选并确认产ESBLs菌株。结果143株大肠埃希菌产AmpC酶、ESBLs及AmpC酶+ESBLs的总检出率分别为4.90%、28.67%、2.10%。非产酶株总耐药率,医院感染株为35.36%,社区感染株为21.85%,两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P<0.05);产酶株总耐药率两者分别为73.40%、75.60%,差异无显著性(P>0.05)。社区和医院感染的非产酶菌株对氨苄西林、哌拉西林、头孢唑林、环丙沙星等常用抗菌药物都有较高的耐药率,分别为57.58%、39.39%、42.42%、39.39%及77.97%、71.19%、66.10.%、54.24%;产酶菌株的耐药率均高于上述平均水平。所有被测药物中,亚胺培南/西司他丁敏感性最高,未出现耐药株。结论社区感染的大肠埃希菌非产酶株耐药率明显低于医院感染株。大肠埃希菌耐药的主要原因是产ESBLs和AmpC酶;亚胺培南/西司他丁为目前大肠埃希菌产酶株感染的临床经验首选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埃希ampc 超广谱Β-内酰胺 抗药性 微生物 医院感染 社区感染
下载PDF
小檗碱联合头孢他啶对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体外抑制作用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庾凤娟 张晓媚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第18期155-156,共2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联合头孢他啶对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体外的抑制作用,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分别检测小檗碱和头孢他啶对20株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株的MIC;采用K-B法对20株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做单独小檗碱、单独头孢他啶... 目的:探讨小檗碱联合头孢他啶对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体外的抑制作用,为临床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用药依据。方法:分别检测小檗碱和头孢他啶对20株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株的MIC;采用K-B法对20株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做单独小檗碱、单独头孢他啶及头孢他啶+小檗碱的联合药敏试验。结果:头孢他啶对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MIC 8~256 g/L;小檗碱对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MIC 31.25~250 g/L;头孢他啶+小檗碱联合药敏试验对耐药菌FIC表现均为相加作用;20株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表现为头孢他啶联合小檗碱比单用头孢他啶的药敏抑菌环直径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檗碱对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具有抑制作用;小檗碱联合头孢他啶对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联合药敏结果呈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头孢他啶 ampc大肠埃希 作用
下载PDF
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中整合子的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陆思静 管希周 +2 位作者 王睿 梁志欣 刘又宁 《中国药房》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4期1293-1295,共3页
目的:观察25株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中整合子的分类、结构及其在介导AmpC酶基因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20种抗生素对试验菌株的敏感性。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整合酶基因(intI)及其定位,对其阳性菌株可变区(I... 目的:观察25株产AmpC酶大肠埃希菌中整合子的分类、结构及其在介导AmpC酶基因转移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微量稀释法测定20种抗生素对试验菌株的敏感性。利用多重聚合酶链反应(PCR)方法检测整合酶基因(intI)及其定位,对其阳性菌株可变区(Int)扩增产物进行测序分析。结果:这25株菌对多种抗生素耐药。20株Ⅰ类整合酶基因阳性(80%);所携带的耐药基因盒绝大多数为aadA5和dfr17;未发现携带AmpC基因盒的整合子。结论:Ⅰ类整合子广泛地存在于产AmpC酶的大肠杆菌中;耐药基因盒是整合子阳性菌株对氨基糖苷类、磺胺类药物及氯霉素耐药的主要原因,但对介导AmpC酶基因转移,不起主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整合子 ampc大肠埃希 基因盒 聚合链反应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