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6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个体识别技术研究进展 被引量:11
1
作者 顾佳音 刘辉 姜广顺 《野生动物》 2013年第4期229-237,248,共10页
对东北虎种群的科学监测是采取有效保护、管理及恢复措施的基础,而准确的个体识别又是保证有效监测的前提。尤其是在中国,在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很少,种群密度极低的情况下,能根据它留下的各种信息进行个体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用... 对东北虎种群的科学监测是采取有效保护、管理及恢复措施的基础,而准确的个体识别又是保证有效监测的前提。尤其是在中国,在野生东北虎种群数量很少,种群密度极低的情况下,能根据它留下的各种信息进行个体识别就显得尤为重要。目前,用于野生东北虎个体识别的技术主要有:足迹识别、DNA识别、条纹识别以及气味识别等。本文对这几种技术的特点、研究进展、应用注意事项等做了介绍,并且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分析每种技术在中国的适用性,认为如果要建立中国的东北虎种群数量数据库,足迹识别和DNA识别比较适合在中国现有东北虎分布区推广使用。通过足迹识别,信息容易获取,也是最经济和比较成熟的方法;由于种群密度低,含DNA的遗传样本虽不能每次都采集到,但可以长期积累;现阶段条纹和气味识别只能起到辅助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个体识别 种群监测 足迹 DNA 条纹 气味
下载PDF
Social structure and space use of Amur tigers(Panthera tigris altaica)in Southern Russian Far East based on GPS telemetry data 被引量:3
2
作者 Jose A.HERNANDEZ-BLANCO Sergei V.NAIDENKO +8 位作者 Maria D.CHISTOPOLOVA Victor S.LUKAREVSKIY Alexey KOSTYRYA Alexandr RYBIN Pavel A.SOROKIN Mikhail N.LITVINOV Andrey K.KOTLYAR Dale G.MIQUELLE Viatcheslav V.ROZHNOV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15年第4期365-375,共11页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mur tigers(Panthera tigris altaica)at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ir range we fitted 14 tigers(6♀♀and 8♂♂)with 15 GPS-Argos collars between 2008 and 2011 in 2 study sites... To better understand the spatial structure of Amur tigers(Panthera tigris altaica)at the southern edge of their range we fitted 14 tigers(6♀♀and 8♂♂)with 15 GPS-Argos collars between 2008 and 2011 in 2 study sites:the Ussuriskii Reserve of southern Sikhote-Alin and the Land of the Leopard National Park in southwest Primorye,Russian Far East.Fixed kernel estimates of male home ranges were larger than those of female home ranges(P<0.05[mean 95%fixed kernel♀=401±205 km2;mean 95%fixed kernel♂=778±267 km2]).The home range size of females varied greatly,but on average was similar to estimates derived from earlier work further north.Low overlap of adjacent home ranges suggested that females retained exclusive territories.Real core areas of females overlapped only slightly,and remained stable over multiple years.The home ranges of adult males were smaller than those of males to the north,and in contrast to previous studies,high overlap among males indicated the absence of territoriality.Nonetheless,real core areas of males did not overlap,suggesting some spatial separation.In comparison to other tiger populations and other areas of the Russian Far East,the sex ratio in our 2 study areas was highly skewed towards males.We believe this skewed sex ratio resulted in the dissolution of territoriality of males due to an inability to defend individual females,with males resorting to scramble competition for mates.Continued monitoring of these sites to determine whether shifts in the sex ratio might result in a return to male territoriality would provide confirmation of our tentative hypothesi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ur tiger GPS-Argos telemetry home range overlap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space use social structure sex ratio
原文传递
A comparison of reproductive parameters of female Amur tigers(Panthera tigris altaica)in the wild and captivity 被引量:2
3
作者 Jiayin GU Yurong GUO +2 位作者 Philip STOTT Guangshun JIANG Jianzhang MA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16年第1期33-39,共7页
A healthy population of captive Amur tigers might assist recovery of the wild popul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if individuals were properly prepared and considered suitable for release in the wild.We analyzed the breedin... A healthy population of captive Amur tigers might assist recovery of the wild population in Northeast China if individuals were properly prepared and considered suitable for release in the wild.We analyzed the breeding records of 68 female Amur tigers from 1995 to 2010 in the Hengdaohezi Felid Breeding Center of China and compared the reproductive parameters of this population to wild female Amur tigers.We found that the reproductive parameters of the captive population(the age of first parturition,length of gestation and litter survival rate)were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from those of wild Amur tigers.Differences in birth date and litter size between wild and captive populations may be caused by management protocols for the captive population or insufficient field data from the wild population.Reproductive parameters of females giving birth after losing a litter were similar to parameters of females that did not lose a litter,except for birth date.These results provide no indication of major problems in using captive females for a breeding program for release of cubs into the wild,but additional information is still needed to assess their suitabilit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ur tiger captive condition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neonatal loss reproductive parameters
原文传递
Genetic structure of the Amur tiger(Panthera tigris altaica)population:Are tigers in Sikhote-Alin and southwest Primorye truly isolated? 被引量:2
4
作者 Pavel A.SOROKIN Vyatcheslav V.ROZHNOV +3 位作者 Anna U.KRASNENKO Victor S.LUKAREVSKIY Sergey V.NAIDENKO Jose A.HERNANDEZ-BLANCO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16年第1期25-32,共8页
We used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es to noninvasively identify individual Amur tigers and define subpopulations of tigers in the Russian Far East.We identified 63 individuals after genotyping 256 feces,7 hair and 11 blo... We used molecular genetic analyses to noninvasively identify individual Amur tigers and define subpopulations of tigers in the Russian Far East.We identified 63 individuals after genotyping 256 feces,7 hair and 11 blood samples collected within southern,central and northern Sikhote-Alin,as well as Southwest Primorye.Analysis of nuclear DNA at 9 microsatellite loci demonstrated greater genetic similarity between animals from southern and northern Sikhote-Alin(some 500 km apart)than between animals from Ussuriskii State Nature Reserve and Southwest Primorye(less than 10 km apart at their nearest point),suggesting that a true barrier exists preventing movements of tigers between Southwest Primorye and the southern Sikhote-Alin Mountai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ur tiger fecal DNA noninvasive genetic sampling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原文传递
我国圈养和野生东北虎种群线粒体基因组遗传多样性的比较研究
5
作者 褚佳宁 徐海涛 +9 位作者 何志健 杨金城 周永恒 刘博洋 崔靓玉 高雨薇 刘丹 徐艳春 姜广顺 杨淑慧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1-241,共11页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体型最大的猫科(Felidae)动物之一,是极具代表性的珍稀野生动物。现有研究表明,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近交水平较高。尽管目前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在逐步增长,但通过人工干预来提高野...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体型最大的猫科(Felidae)动物之一,是极具代表性的珍稀野生动物。现有研究表明,我国野生东北虎种群遗传多样性较低、近交水平较高。尽管目前我国野生东北虎的数量在逐步增长,但通过人工干预来提高野生东北虎的遗传多样性会更利于其数量的恢复,通过野化放归进行遗传拯救是一种关键策略,但实施遗传拯救之前,必须确定圈养个体与现存野生个体间的遗传关系。采用粪便DNA的高通量测序数据组装了51只横道河子圈养东北虎和13只完达山、老爷岭等地的野生东北虎的线粒体基因组,分析两者之间的关系,评估线粒体基因组的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圈养东北虎的遗传多样性高于野生种群,所有遗传变异均为无害。部分圈养个体与野生种群同属一个进化支,且具有野生种群所不包含的遗传变异,可用于实施遗传拯救。此外,圈养种群存在显著的遗传分化,一个与当前野生种群关系很远的分支可能代表未知的地理种群,因此,建议对该远缘分支开展野外来源的追溯,确定其谱系地理学地位和保护价值,使其成为恢复野外历史遗传多样性的后备资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遗传拯救 线粒体基因组 粪便DNA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Estimation of body weight in captive Amur tigers(Panthera tigris altaica)
6
作者 Qi WANG Chunmei SHI +1 位作者 Dan LIU Guangshun JIANG 《Integrative Zoology》 SCIE CSCD 2022年第6期1106-1120,共15页
So far,there has been no safe and convenient method to weigh the largefierce animals,like Amur tigers.To address this problem,we built models to predict the body weight of Amur tiger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body weight... So far,there has been no safe and convenient method to weigh the largefierce animals,like Amur tigers.To address this problem,we built models to predict the body weight of Amur tigers based on the fact that body weight is proportional to body measurements or age.Using the method of body measurements,we extracted the body measurements from 4 different kinds of the lateral body image of tigers,that is,total lateral image,central lateral image,ellipsefitting image,and rectanglefitting image,and then we respectively used artificial neural network(ANN)and power regression model to analyze the predictive relationships between body weight and body measurements.Our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among all ANN models,the model built with rectanglefitting image had the smallest mean square error.Comparatively,we screened power regression models which had the smallest Akakai information criteria(AIC).In addition,using the method of age,wefitted nonlinear regression models for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body weight and age and found that,for male tigers,logistic model had the smallest AIC.For female tigers,Gompertz model had the smallest AIC.Consequently,this study could be applied to estimate body weight of captive,or even wild,Amur tigers safely and conveniently,helping to monitor individual health and growth of the Amur tiger popula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mur tiger body weight growth curve image analysis panthera tigris altaica
原文传递
基于轻量化YOLOX算法的东北虎检测 被引量:1
7
作者 于文华 谢永华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760-767,共8页
以大型哺乳动物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为例,通过使用圈养东北虎监测影像数据集(ATRW),采用YOLOX算法对东北虎进行目标检测研究,检测速度为87.59张/s,0.50阈值准确率(mAP_(0.50))为97.32%,0.75阈值准确率(mAP_(0.75))为75.10%... 以大型哺乳动物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为例,通过使用圈养东北虎监测影像数据集(ATRW),采用YOLOX算法对东北虎进行目标检测研究,检测速度为87.59张/s,0.50阈值准确率(mAP_(0.50))为97.32%,0.75阈值准确率(mAP_(0.75))为75.10%,模型总参数量为8.938×10^(6)。通过筛选无锚框算法,对选出的YOLOX算法进行轻量化、添加注意力机制及网络损失函数的优化,优化后的算法检测速度提升1.74张/s,mAP_(0.50)准确率提升1.02个百分点,mAP_(0.75)准确率提升1.53个百分点,模型的总参数量减少18.47%。算法改进后,在提升识别准确率的同时,有效降低了检测算法依托硬件的需求,为东北虎的野外行为研究、保护生物多样性及东北虎的野外相关数据收集提供了检测算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YOLOX算法 目标检测 轻量化 东北虎
下载PDF
吉林省东北虎的调查 被引量:39
8
作者 李彤 蒋劲松 +3 位作者 吴志刚 韩晓东 吴景才 杨兴家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期1-6,共6页
经过 8年的调查研究 ,确定了东北虎在吉林省的分布区有 3处 ,数量为 7~ 9只。即大龙岭分布区 3~ 5只 ,哈尔巴岭分布区 1只 ,张广才岭分布区 3只。东北虎的适宜生境为海拔80 0~ 110 0m的中低山 ;人口压力在 15人 /km2 以下 ,被捕食动... 经过 8年的调查研究 ,确定了东北虎在吉林省的分布区有 3处 ,数量为 7~ 9只。即大龙岭分布区 3~ 5只 ,哈尔巴岭分布区 1只 ,张广才岭分布区 3只。东北虎的适宜生境为海拔80 0~ 110 0m的中低山 ;人口压力在 15人 /km2 以下 ,被捕食动物野猪、狍、马鹿的密度在2 5只 /km2 以上。林型为以柞木为主的阔叶混交林 ,林龄为中成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分布区 种群数量 吉林
下载PDF
东北虎微卫星DNA遗传标记的筛选及在亲子鉴定中的应用 被引量:74
9
作者 张于光 李迪强 +2 位作者 饶力群 肖启明 刘丹 《动物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18-123,共6页
利用 18个家猫微卫星基因座 ,在东北虎 (Pantheratigrissibilia)DNA中扩增结果有 4个基因座没有产物 ,8个基因座为单态 ,6个基因座为多态性。同时利用苏门答腊虎的微卫星序列设计了 8对引物 ,在东北虎DNA中有 4对具有多态性。微卫星基... 利用 18个家猫微卫星基因座 ,在东北虎 (Pantheratigrissibilia)DNA中扩增结果有 4个基因座没有产物 ,8个基因座为单态 ,6个基因座为多态性。同时利用苏门答腊虎的微卫星序列设计了 8对引物 ,在东北虎DNA中有 4对具有多态性。微卫星基因座的多态性百分率为 38 5 %。在供试的 2 7只东北虎中 ,发现等位基因间的变异均为偶数碱基长度变化 ,对有准确谱系记录的个体研究表明 ,这 10个微卫星DNA遗传标记符合孟德尔遗传规律 ,所以这些微卫星DNA可以有效的应用于东北虎的亲子鉴定。利用这 10对多态性引物 ,我们成功地鉴定了 7个父子关系不清的后代。收集的样品包括 2 3只毛发样品和 4只血液样品 ,实验结果表明 ,毛发和血液样品均可以得到清晰的微卫星条带 [动物学报 49(1) :118~ 12 3,2 0 0 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微卫星DNA 遗传标记 筛选 亲子鉴定
下载PDF
笼养东北虎行为的时间分配 被引量:13
10
作者 滕丽微 宋延龄 +2 位作者 刘振生 王晓明 王延忠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1-5,共5页
1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3月 ,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哈尔滨动物园的 4只笼养东北虎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笼养东北虎在全年的昼夜行为时间分配表现为睡眠所占比值最多 ;其次是卧息和活动 ;摄食和其它行为 (包... 1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3月 ,采用瞬时扫描取样法和全事件取样法对哈尔滨动物园的 4只笼养东北虎的活动规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笼养东北虎在全年的昼夜行为时间分配表现为睡眠所占比值最多 ;其次是卧息和活动 ;摄食和其它行为 (包括饮水、排尿、排粪、修饰、嗅闻、嬉戏、站立、直立、发声等 )最少。在不同季节笼养东北虎的活动变化规律基本相似 ,一昼夜的睡眠、运动和卧息均有两个高峰期 ,但高峰期出现和持续的时间有所差异。睡眠的高峰期在 10 :0 0~ 14:0 0和 2 0 :0 0至次日 0 6 :0 0 ,活动的高峰期在 0 5 :0 0~ 10 :0 0和14:0 0~ 17:0 0 ,卧息的高峰期在 0 5 :0 0~ 10 :0 0和 13 :0 0~ 2 0 :0 0 ,摄食仅在 16 :0 0~ 2 0 :0 0有一个高峰期。冬季 (12~ 2月 )与春 (3~ 5月 )、夏 (6~ 8月 )、秋季 (9~ 11月 )相比 ,东北虎在白昼睡眠的时间显著减少 ,夜晚则显著增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笼养 东北虎 行为 时间分配 活动规律
下载PDF
基于MaxEnt模型的小兴安岭东北虎潜在生境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13
11
作者 朱世兵 曲艺 +7 位作者 Yachmennikova Anna Kotlov Ivan Sandlerskiy Robert Rozhnov Viatcheslav Hernandez-Blanco Jose Antonio 张士芳 刘应竹 张弘强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4期317-328,共12页
小兴安岭是东北虎的历史分布区之一,近年来东北虎数次重返小兴安岭,预示了小兴安岭东北虎种群恢复的可能性。为了探明小兴安岭作为东北虎栖息地的适宜程度,本文以我国小兴安岭及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为整体研究区域,利用该区... 小兴安岭是东北虎的历史分布区之一,近年来东北虎数次重返小兴安岭,预示了小兴安岭东北虎种群恢复的可能性。为了探明小兴安岭作为东北虎栖息地的适宜程度,本文以我国小兴安岭及俄罗斯联邦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为整体研究区域,利用该区域内东北虎出现点数据,采用MaxEnt模型,以植被、气候、地形、积雪4类环境数据为基础,分析自然环境条件下小兴安岭东北虎潜在生境的适宜性及空间分布。结果显示:小兴安岭东北虎潜在适宜生境面积为0.96×10~4~1.03×10~4 km^2,主要位于小兴安岭北部和东部,中部、西部和东南部有少量分散适宜生境;次适宜生境面积为2.46×10~4~2.76×10~4 km^2,主要位于适宜生境周边区域;叶灌层差异、蒸散量、归一化植被指数、叶面积指数等植被相关因素及降水季节性、最冷季降水量等气候因素是影响东北虎栖息地适宜程度的主要环境特征变量。小兴安岭仍具备东北虎种群生存的自然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潜在生境 小兴安岭 MaxEnt模型
下载PDF
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规律差异的比较 被引量:9
12
作者 刘振生 滕丽微 +2 位作者 李枫 毕肖峰 王平 《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20-23,共4页
  1998年 3月~ 2 0 0 1年 4月 ,在哈尔滨动物园和黑龙江东北虎林园采用全事件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取样法 ,对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在时间分配方面 ,笼养东北虎的休息远远高于...   1998年 3月~ 2 0 0 1年 4月 ,在哈尔滨动物园和黑龙江东北虎林园采用全事件取样法、扫描取样法和目标取样法 ,对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规律进行了比较研究。结果表明 ,在时间分配方面 ,笼养东北虎的休息远远高于半散放东北虎 ,而摄食、站立和其它行为则明显低于半散放东北虎 ,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的运动较为接近。在活动规律方面 ,虽然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均有 2个运动的高峰期 ,但笼养东北虎的相对集中且变化幅度较大 ;半散放东北虎的休息有 1个明显的高峰期和 2个不明显的高峰期 ,与笼养东北虎的 1个高峰期有很大不同 ;笼养东北虎的摄食仅出现在 16∶0 0~ 17∶0 0 ,而半散放东北虎则在 1d中均有发生 ,且在 9∶0 0~ 11∶0 0和 14∶0 0~ 16∶0 0有 2个高峰期 ;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的站立和其它行为变化规律较为相似 ,但半散放东北虎的发生强度要远远高于笼养东北虎。通过对笼养和半散放东北虎各种行为进行的配对T检验 ,发现二者的休息、摄食、站立和其它行为存在极显著差异 (P<0 0 0 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笼养 半散放 时间分配 活动规律
下载PDF
非笼养雌雄东北虎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的比较 被引量:8
13
作者 滕丽微 李枫 刘振生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93-97,共5页
1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4月 ,采用随机取样法、目标取样法和扫描取样法对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的 10只 (5雌5雄 )非笼养东北虎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雌雄东北虎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均存在一定的差异。... 1998年 4月至 2 0 0 1年 4月 ,采用随机取样法、目标取样法和扫描取样法对黑龙江东北虎林园的 10只 (5雌5雄 )非笼养东北虎的昼间行为时间分配及活动节律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雌雄东北虎的行为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均存在一定的差异。在时间分配方面 ,雌性每天用于休息、社会和其它 (包括饮水、排遗和修饰 )行为的时间多于雄性 ,雌性每天用于活动和取食的时间少于雄性 ,只有站立比较接近。对雌雄各种行为的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 ,雌雄的休息、活动和其它行为存在极显著差异 ,取食存在显著差异 ,站立和社会行为不存在显著差异。在活动节律方面 ,雌雄的活动变化规律相似 ,仅在出现和持续时间及强度上存在差异。用单因素方差分析法对不同季节东北虎的各种行为进行检验 ,发现季节因素对取食和社会行为影响极显著 ,对休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非笼养 雌性 雄性 时间分配 活动节律 行为时间
下载PDF
半散养状态下东北虎交配行为的观察 被引量:5
14
作者 乔征磊 张洪海 王晓明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3期274-279,共6页
在2006-2007年,采用行为取样法对泰山东北虎园7只(3雌,4雄)半散养状态下(园区占地面积20000m2)的东北虎的交配活动进行了为期22d的观察,旨在了解无人干扰下东北虎的交配过程及其交配模式。结果显示:东北虎在交配过程中无锁结现象,... 在2006-2007年,采用行为取样法对泰山东北虎园7只(3雌,4雄)半散养状态下(园区占地面积20000m2)的东北虎的交配活动进行了为期22d的观察,旨在了解无人干扰下东北虎的交配过程及其交配模式。结果显示:东北虎在交配过程中无锁结现象,雄虎通常在一次爬跨多次抽动后即出现射精。在1h内出现2次射精次数的比例占总射精次数的74.0%。东北虎的交配模式属于Dewsbury分类系统中的第11种,即无锁结、有抽动、单次插入、多次射精。交配期内,每只雌虎平均日邀配28±3次,平均邀配持续时间为20.0±1.2s;每只雄虎平均日爬跨14±1次。平均抽动持续时间为20.9±0.5s,平均交配持续时间为45.2±1.3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交配行为 交配模式
下载PDF
黑龙江省东完达山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现状及动态趋势 被引量:20
15
作者 张常智 张明海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6481-6487,共7页
猎物种群丰度是限制虎分布和数量的关键因子,因此猎物种群密度监测和估算是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采用大样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黑龙江东完达山东部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马鹿、狍子和野猪)现状及动态变化趋... 猎物种群丰度是限制虎分布和数量的关键因子,因此猎物种群密度监测和估算是虎保护的重要内容之一。应用采用大样方法,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和多元统计分析,研究了黑龙江东完达山东部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马鹿、狍子和野猪)现状及动态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研究地区马鹿的种群平均密度为(0.2010±0.0270)只/km2、狍子的平均种群密度为(0.4980±0.0436)只/km2、野猪的平均种群密度为(0.3423±0.0275)只/km2。单因素方差分析表明,在相同生境下,3种有蹄类密度在在阔叶混交林中和杂木林中差异极为显著;不同的生境,3种猎物的猎物的密度也存在着显著差异。相关分析表明马鹿密度和野猪密度程正相关,而马鹿密度和狍子密度、狍子密度和野猪密度则不相关。同1989年该地区东北虎猎物种群相比:1989—2002年的13 a时间内马鹿的年平均递减率为13.48%、狍子的年平均递减率为12.69%、野猪的年平均递减率为1.8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马鹿 狍子 野猪 种群密度
下载PDF
老爷岭南部狍冬季移动、卧息生境选择及其适宜性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刘艳华 牛莹莹 +4 位作者 周绍春 张子栋 梁卓 杨娇 鞠丹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7期6913-6923,共11页
在动物生境研究中,移动生境和卧息生境是生境研究的焦点。开展移动生境和卧息生境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境评价,有利于深入了解动物对移动和卧息生境条件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栖息地保护计划。以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 在动物生境研究中,移动生境和卧息生境是生境研究的焦点。开展移动生境和卧息生境选择,并在此基础上进行生境评价,有利于深入了解动物对移动和卧息生境条件的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栖息地保护计划。以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主要猎物物种之一——狍(Capreolus pygargus)为研究对象,于2017—2019年冬季积雪覆盖期在老爷岭南部通过随机布设28个大样方和84条用于足迹链跟踪的样线收集狍的移动点和卧息点信息,再结合近年来收集的东北虎出现点,利用广义可加模型(GAM)和最大熵模型(MaxEnt)进行狍移动、卧息生境选择及评价研究。移动生境选择研究表明,狍在移动的过程中偏好选择坡度小、距农田距离>500 m、远离道路、居民点和低海拔或较高海拔的区域;移动生境评价分析表明,移动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为1318.16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51.28%,当加入虎活动点影响因子后,狍移动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为901.52 km^(2),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减少了31.61%。狍卧息生境选择研究表明,水源、农田、道路和雪深是影响狍卧息的关键因素,其中雪深对狍卧息生境选择的贡献率达到70.13%;卧息生境评价表明,卧息适宜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为1243.77 km^(2),占研究区域面积的48.39%,当加入虎出现点因子后,适宜生境和次适宜生境面积之和减少了61.00%,仅为485.02 km^(2)。研究认为,虎的出现对狍移动和卧息生境选择均产生影响,虎的活动及捕食行为可能会减少狍的活动范围和频次,狍远离虎活动区域卧息休息,压缩了狍适宜卧息的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狍(Capreolus pygargus)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 广义可加模型 最大熵模型 生境选择 生境评价
下载PDF
华南虎母乳成分分析及虎代乳粉的研制
17
作者 许卫华 林开雄 +3 位作者 林炜明 陈腾腾 刘丹 傅文源 《动物营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724-1734,共11页
本试验旨在测定华南虎母乳营养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虎专用代乳粉。采集3只产后6~10 d华南虎母乳,对乳中氨基酸、脂肪酸、乳糖、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并根据虎母乳氨基酸结构,研制一种虎专... 本试验旨在测定华南虎母乳营养成分,并在此基础上开发出一种虎专用代乳粉。采集3只产后6~10 d华南虎母乳,对乳中氨基酸、脂肪酸、乳糖、常量矿物元素和微量矿物元素等营养成分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并根据虎母乳氨基酸结构,研制一种虎专用代乳粉。结果表明:1)华南虎母乳(以新鲜基础计)中,总氨基酸、总脂肪酸、乳糖含量分别为(10.85±0.80)%、(8.94±1.14)%和(2.70±0.14)%。2)华南虎母乳中油酸、亚油酸、棕榈酸、ω-6多不饱和脂肪酸、ω-3多不饱和脂肪酸占总脂肪酸比例分别为41.126%、21.029%、20.880%、23.639%和1.529%。3)华南虎母乳中钙、磷、钠和钾含量分别为0.156%、0.179%、0.117%和0.088%,钙磷比例接近1∶1。4)以乳蛋白为主要蛋白质来源的幼虎代乳粉中,蛋氨酸、精氨酸、亮氨酸和组氨酸4种氨基酸构成限制性氨基酸。5)人工育幼的18只东北虎幼虎和1只华南虎幼虎全部成功断奶。综上所述,华南虎母乳具有独特的营养构成,开发的虎代乳粉可成功饲喂东北虎幼虎和华南虎幼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华南虎 东北虎 母乳 代乳粉 人工育幼
下载PDF
小兴安岭地区大型偶蹄类植物性可食资源质量的研究
18
作者 李云斌 牟溥 李硕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44-51,共8页
从食物链的角度来评价小兴安岭地区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猎物的不同类别植物性可食资源品质的季节变化与所在生态系统的影响.6类植物性可食资源(灌木叶、灌木茎、蕨类、苔草、其他草本和根)样品分春、夏、秋3季分别采自随机... 从食物链的角度来评价小兴安岭地区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猎物的不同类别植物性可食资源品质的季节变化与所在生态系统的影响.6类植物性可食资源(灌木叶、灌木茎、蕨类、苔草、其他草本和根)样品分春、夏、秋3季分别采自随机分布于5种森林类型的样方.比较不同林型、季节及不同类别植物性可食资源的粗蛋白、粗纤维含量,得到这些植物性可食资源品质在不同森林生态系统中的分布和季节变化特点.研究发现:1)植物性可食资源的粗蛋白含量在不同森林类型、不同季节以及食物类别之间有显著差异,其中灌木叶、蕨类是粗蛋白含量最高植物性可食资源,且春季植物性可食资源粗蛋白平均含量最高,3个红松阔叶林型的可食资源粗蛋白平均含量最高;2)植物性可食资源的粗纤维含量仅在不同可食资源类别间差异显著,而季节与森林类型间差异不显著.在6类可食性资源中,灌木茎的粗纤维含量最高;灌木叶、蕨类粗纤维含量低且粗蛋白含量高而品质最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猎物 大型草食动物食物品质 粗纤维 粗蛋白 温带针阔混交林
下载PDF
圈养东北虎血液生理参数的测定 被引量:3
19
作者 韩志强 王海军 +3 位作者 刘存发 王晓旭 赵全民 徐超 《兽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590-594,共5页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一种淑临灭绝的食肉动物,现已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Goodrich et al.,2015)。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的北部(Kitchener et al.,2017)。根据中俄边境地区的野生东... 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是一种淑临灭绝的食肉动物,现已被列入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Goodrich et al.,2015)。东北虎主要分布于俄罗斯远东地区、中国东北地区和朝鲜的北部(Kitchener et al.,2017)。根据中俄边境地区的野生东北虎数量调查统计,该地区生存着成年老虎39只和幼虎22只(Matiukhina et al., 201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血液 生理参数
下载PDF
东北虎栖息地历史分布、种群数量动态及其野化放归进展 被引量:4
20
作者 王凤昆 李艳 姜广顺 《野生动物学报》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期1119-1130,共12页
了解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历史分布和数量动态对加速虎栖息地连通,恢复历史分布区,促进中俄共同保护野生东北虎集合种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世纪初期,东北虎曾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朝鲜半岛、中国长白山脉和松花... 了解东北虎(Panthera tigris altaica)的历史分布和数量动态对加速虎栖息地连通,恢复历史分布区,促进中俄共同保护野生东北虎集合种群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20世纪初期,东北虎曾分布在俄罗斯远东地区南部、朝鲜半岛、中国长白山脉和松花江流域,数量近3000只。猎捕和栖息地丧失导致东北虎数量急剧下降。20世纪40年代,远东地区东北虎数量仅剩锡霍特山脉中部的20~30只。20世纪中期以后,苏联政府采取了东北虎禁猎、禁捕令、扩大保护地和边境管控等综合保护措施,解除了东北虎的濒危状态,促进了种群复苏和分布区扩大。2015年俄罗斯东北虎种群数量恢复到523~540只,呈现稳步向中俄边境扩展之势。俄罗斯在原生态完好、食物丰富和人为干扰少的东北虎西北历史分布区,将野外救助的幼虎野化放归大自然,建立了稳定的东北虎小型种群,这项试验对于拓展大型猫科动物种群分布区具有重要国际意义。21世纪初,东北虎在中国总数减少到十余只。2017年,中国开展东北虎豹国家公园试点,通过整合自然保护地,东北虎处境开始好转,种群恢复刚刚走出低谷,呈现增长态势,当前的主要工作任务是:一方面优化整合自然保护地,畅通跨界生态廊道,加快边境区东北虎向中方迁徙扩散,壮大中国东北虎繁殖种群;另一方面实施东北虎野化放归计划,突破幼虎野化训练技术瓶颈,在历史分布区创建新的东北虎野外繁殖种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东北虎 种群数量 分布区 集合种群 野化放归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