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从宗庙祭祀制度看北朝礼制建设 被引量:4
1
作者 柏贵喜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10-114,共5页
北朝礼制建设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伴随着氏族制度向家族制度转化而采取的政治上与南朝争正朔和文化上同汉族趋一体的基本手段与策略。作为礼制主干内容的宗庙祭祀制度的建设与完备是北朝礼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表征。本文尝试从宗庙祭... 北朝礼制建设是北方游牧民族入主中原后伴随着氏族制度向家族制度转化而采取的政治上与南朝争正朔和文化上同汉族趋一体的基本手段与策略。作为礼制主干内容的宗庙祭祀制度的建设与完备是北朝礼制建设的一个重要表征。本文尝试从宗庙祭祀制度这一独特层面论述北朝时期礼制建设的基本路迹与特征。北朝礼制建设是一个复杂的过程,其间充满着胡汉文化矛盾与冲突。孝文帝改革是北朝礼制建设的一个转折点,在汉族士人的帮助下,孝文帝建立了融合各种因子的全新五礼体系,宗庙祭礼正是北朝五礼创制的一个典型代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朝 祖先崇拜 宗庙 祭祀仪礼 礼制建设
下载PDF
祖先崇拜与四川客家神榜文化 被引量:3
2
作者 严奇岩 《青海民族研究》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08-112,共5页
作为祭祀祖先的象征物,四川的客家神榜几乎浓缩了客家祖先崇拜文化的全部内涵,是祖先崇拜重要的载体。对四川成都东山客家区的神榜考察表明,四川客家神榜从书写、张贴到祖堂的设置等各环节存在一套严格的禁忌体系,反映了四川客家祖先崇... 作为祭祀祖先的象征物,四川的客家神榜几乎浓缩了客家祖先崇拜文化的全部内涵,是祖先崇拜重要的载体。对四川成都东山客家区的神榜考察表明,四川客家神榜从书写、张贴到祖堂的设置等各环节存在一套严格的禁忌体系,反映了四川客家祖先崇拜有一种宗教般的虔诚;客家神榜在祖先崇拜中体现出尊宗报本、宗族文化认同教育、祈福和预兆等各种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祖先崇拜 四川客家 禁忌 神榜文化
下载PDF
论中韩祠祀建筑的文化渊源 被引量:1
3
作者 喻梦哲 《华中建筑》 2009年第8期14-17,共4页
韩国素以"小中华"著称,建筑类型大多与我国相似,尤其反映孝、敬之道的祠堂,更是保留有大量传入伊始的原始特征。通过与我国南方大量存留的祠堂实例相互比较,正好彰显该类建筑的变迁过程,帮助我们深化对其发展脉络的认识。该... 韩国素以"小中华"著称,建筑类型大多与我国相似,尤其反映孝、敬之道的祠堂,更是保留有大量传入伊始的原始特征。通过与我国南方大量存留的祠堂实例相互比较,正好彰显该类建筑的变迁过程,帮助我们深化对其发展脉络的认识。该文拟以祭祀场所的不同为切入点,分别从家祭、墓祭和祠祭的角度探讨两国相应建筑的内在文化关联性,并就韩国传统祠祀建筑的若干特性做一简要介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祠堂 祭祖类型 文化关联性
下载PDF
祖灵与神龛——以神龛为中心的考察 被引量:2
4
作者 侯德忠 安芮 《凯里学院学报》 2016年第4期10-14,共5页
神龛是苗族人宗教信仰中祖先安居的一个场所,祖灵是借助神龛这一象征表达与传递苗族人的宗教信仰。苗族人通过日常对祖灵居所(神龛)的祭祀与禁忌,诠释着祖灵与家人之间的关系。
关键词 祖灵 神龛 家庭 祭祀
下载PDF
把黄帝陵打造成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 被引量:3
5
作者 张宝泉 《西安文理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36-39,共4页
寻根祭祖是任何一个成熟民族、优秀民族必不可少的伟大的精神盛典,黄陵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高度重视和全方位加强黄帝陵的建设,对强化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创造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具有重大意义。... 寻根祭祖是任何一个成熟民族、优秀民族必不可少的伟大的精神盛典,黄陵是海内外炎黄子孙寻根祭祖的民族圣地,高度重视和全方位加强黄帝陵的建设,对强化民族传统、增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族创造力,构建和谐社会和和谐世界具有重大意义。要挖掘黄帝文化的品牌价值,加强黄帝文化产品的深度开发,加快黄陵的特色城市建设,打造"华夏祭祖"的权威品牌,加强宣传和营销,真正把黄陵打造成中华民族的伟大圣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帝陵 寻根祭祖 精神盛典 民族圣地
下载PDF
明代浙江宗族祠祭祖先述略
6
作者 常建华 《南开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1-192,共12页
明代浙江祠祭祖先的形式可以分为庵观附祭与墓祠、家祠、宗祠三种形式。明前期墓祭有墓庵、墓亭、墓祠,士大夫予以肯定。家祠通常祭祀近祖,或有祭祀始迁祖,有违儒家礼制,士大夫也给予认可。家祠事例见于温州府、处州府、金华府、湖州府... 明代浙江祠祭祖先的形式可以分为庵观附祭与墓祠、家祠、宗祠三种形式。明前期墓祭有墓庵、墓亭、墓祠,士大夫予以肯定。家祠通常祭祀近祖,或有祭祀始迁祖,有违儒家礼制,士大夫也给予认可。家祠事例见于温州府、处州府、金华府、湖州府。明中叶绍兴山阴陈氏创祠堂,置祭田,祭祀父祖。金华府义乌陈氏设立祠堂牌位引起关注。明后期浙江温州祠堂仍在继续设置。温州府乐清县李氏、高氏设置大宗祠。金华府东阳许氏祠堂由地方名人专祠转化为族人宗祠,绍兴府余姚吕氏也有始祖祠,由家祠演变为宗祠。吕氏设置祭田,由族众捐置,三房轮流办理祭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家礼》 祠堂 方孝孺 苏伯衡 吕本
原文传递
明清祭祖图像中的双重空间——以《王氏家族祭祖图》为例
7
作者 陈晗 《美术》 CSSCI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8-117,共10页
“祖先像”是为追忆已逝先祖而绘制、供后代祭奠使用的肖像画,形制多为正面全身真容坐像,在明清时期南北方地区都十分兴盛。而另有一类同样用于祭祖仪式、包含有建筑空间形态的图像,即“家堂图”。以往学界较少关注此类材料,并忽视了对... “祖先像”是为追忆已逝先祖而绘制、供后代祭奠使用的肖像画,形制多为正面全身真容坐像,在明清时期南北方地区都十分兴盛。而另有一类同样用于祭祖仪式、包含有建筑空间形态的图像,即“家堂图”。以往学界较少关注此类材料,并忽视了对图中所展示的空间结构及背后反映的宗族观念的分析。本文以湖南省博物馆近年展出的《王氏家族祭祖图》为例,关注此类图像的使用,意在指出其图像背后所包含的“从墓祭到祠祭”“从家堂到祠堂”的祭祖空间及图像功能意涵的转换。家堂图式不仅直接受到“祖先像”的影响,也与同时期流行的状元图、待漏图、百子图、岁朝图等具有相似的图式表现。后期“家堂图”的图像生产从手绘转向印制,标志着这类图式的定型与广泛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王氏家族祭祖图 祭祖图像 祖先像 祠堂 家堂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