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2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国古代社学教化职能初探 被引量:8
1
作者 施克灿 《教育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05-109,共5页
社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较为特殊的初等教育机构,也是封建统治者推行地方教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教化职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举行乡约、举行各种礼俗活动、进行社会评议,其目的在于改革社会风俗习惯。社学的教化实践活动有其独特的效果,在... 社学是中国古代社会中较为特殊的初等教育机构,也是封建统治者推行地方教化的一种重要形式。这种教化职能体现在三个方面:举行乡约、举行各种礼俗活动、进行社会评议,其目的在于改革社会风俗习惯。社学的教化实践活动有其独特的效果,在地方教化及地方自治中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客观上推动了儒家德育社会化和世俗化风气的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社会 社学 教化职能
下载PDF
浅析中国古代牌坊的主要社会职能 被引量:1
2
作者 许康 马利亚 钟健 《建筑与文化》 2008年第8期68-69,共2页
文章从中国古代社会思想、社会控制和社会组织的角度出发,探究牌坊作为中国古代道德伦理和宗法礼教的精神工具、民俗民风的物质载体和空间界定符号,在中国古代的主要社会职能。
关键词 中国古代社会 牌坊 社会职能
下载PDF
统治思想视野的中国传统理想政治模式理论 被引量:1
3
作者 张分田 《天津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1-6,12,共7页
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地研究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理想政治模式理论,有助于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古代文明及"帝制"、"儒学"等相关历史现象,全面评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历史价值。推进性、开掘性、... 全方位、多视角、深层次地研究占统治地位的传统理想政治模式理论,有助于客观、全面、准确地认识中国古代文明及"帝制"、"儒学"等相关历史现象,全面评估"中国古代专制主义"的历史价值。推进性、开掘性、创新性的研究有必要大力拓展史料的取材范围,更加关注理论结构的剖析,着力于价值共识的揭示,引入统治思想的视野,注重政治实践的研究,适度超越"民主与专制"的主观预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理想政治模式理论 中国传统社会 统治思想 社会普遍意识
下载PDF
内容与形式:功能文体学观照下的古诗英译 被引量:11
4
作者 王瑾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 2004年第3期105-109,共5页
在翻译中,人们常常给予文本的"内容"和"意思"更多的关注,而认为与此对应的"形式"则在于表现作品的文体风格。通过对《虞美人》及其英译文的功能文体分析指出,不管是经验意义、人际意义还是谋篇意义,都可... 在翻译中,人们常常给予文本的"内容"和"意思"更多的关注,而认为与此对应的"形式"则在于表现作品的文体风格。通过对《虞美人》及其英译文的功能文体分析指出,不管是经验意义、人际意义还是谋篇意义,都可以体现作品文体风格,这些意义都由语言形式体现,功能文体学比纯粹的个人主观经验分析更能有效解读诗歌,也更能在文本阐释和翻译之间建立有形的纽带。从语言作为社会符号系统的理论对这种"内容" "形式"二分进行澄清,说明对古诗内容的解读和翻译必须进入到词汇语法层的语言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功能文体学 中国古诗 翻译 社会符号
下载PDF
泰华宗亲社团及其在20世纪60年代以来勃兴的原因——以泰国郑氏宗亲总会为例 被引量:1
5
作者 黄挺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1年第4期89-98,共10页
本文以泰国郑氏宗亲总会为例,利用该会《会讯》的第一手资料,对20世纪60年代后的泰华社会进行研究,指出,当国际情势发生重大变化之后,泰华社会面对身份认同危机和固有文化失落的焦虑,导致宗亲团体的勃兴。
关键词 海外华人社会 宗亲团体 20世纪60年代 泰国郑氏宗亲总会 组织原则 社会功能 身份认同
下载PDF
论中国古代谣谚中的民人社会心理
6
作者 王凯旋 李阳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25-130,共6页
谣谚是某一历史时期人们对当时社会历史状况的真实写照和真切感受,同时也是民人社会心理的直接反映。在中国古代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民人社会心理特征和民族性格特点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社会心理特征和性格特... 谣谚是某一历史时期人们对当时社会历史状况的真实写照和真切感受,同时也是民人社会心理的直接反映。在中国古代漫长的社会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的民人社会心理特征和民族性格特点是民族凝聚力的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社会心理特征和性格特点在历史文献中往往难以查考,但在人们口耳相传的谣谚中却得到了最大限度的留存。从民俗学的角度对中国古代谣谚进行整理和分析,有助于廓清民人社会心理的发展脉络,对社会思想史的研究也是有益的补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社会 谣谚 民俗学 社会心理
下载PDF
整体呈现中国古代村落的形态与文化——马新《中国古代村落形态研究》《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研究》评述
7
作者 王日根 《农业考古》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268-272,共5页
村落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社会单元,又是中国古代居民最为重要的聚居单位,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基本组织细胞。然而,学界对中国古代村落形态与村落文化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或缺乏自我的本位立场,多习惯于用西方的村落理论诠释... 村落是中国古代社会的基本社会单元,又是中国古代居民最为重要的聚居单位,是中国古代社会文化的基本组织细胞。然而,学界对中国古代村落形态与村落文化的研究却相对较少,已有的研究或缺乏自我的本位立场,多习惯于用西方的村落理论诠释中国村落历史,或仅是断代性、片段式、零散化的论文,较少整体性全局化成体系的中国古代村落形态与文化的研究。马新教授《中国古代村落形态研究》《中国古代村落文化研究》两部著作的相继问世,便具有了鲜明的学术价值,作者指出,在中国历史发展中,村落始终是城乡一体社会结构中的基础,始终是城市之外的基本聚落单位,始终是乡村社会的基本组织单位,始终是宗法血缘组织赖以依存的躯壳,始终是农耕文化基因得以绵延的媒介,始终是离开村落的人们的精神家园。西方社会的现代化可以通过城市化来实现,中国社会的现代化则必须以乡村振兴为基础,必须是城乡融合发展、共同繁荣的现代化。该研究在探讨中国式现代化模式方面所形成的认识也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村落 社会形态 社会文化 中国式现代化
下载PDF
中国古代社会建设思想与实践初探
8
作者 韩跃民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 2013年第3期33-38,共6页
穿透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深邃,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与实践。大体上讲,中国古代社会建设是一个由社会救助、社会公益事业、社会道德以及社会管理等要素构成的完整体系。这些问题囊括了中国古代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和主... 穿透中国古代传统文化的深邃,不难看出其中蕴含着的丰富的社会建设思想与实践。大体上讲,中国古代社会建设是一个由社会救助、社会公益事业、社会道德以及社会管理等要素构成的完整体系。这些问题囊括了中国古代社会建设的基本问题和主要方面。深入挖掘和探究这些问题,为进一步完善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关保障制度,加快推进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建设的步伐具有一定的历史启迪和借鉴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代社会 社会救助 社会公益事业 社会道德 社会管理
下载PDF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古史话语体系的建构——从黎虎《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谈起
9
作者 李文才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1期7-16,共10页
黎虎发表于《文史哲》2020年第1期的《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论纲》),以本土化语汇概念,对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这一重大史学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刻的阐释... 黎虎发表于《文史哲》2020年第1期的《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兼论中国传统社会的主要矛盾问题》一文(以下简称《论纲》),以本土化语汇概念,对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这一重大史学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而深刻的阐释,为探索和建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以下简称“三个中国”)古史话语体系、掌握古史研究话语权做出了开创性贡献。《论纲》主张厘清“舶来”话语的是非正误,乃是建立“三个中国”的史学话语体系和掌握古史话语权的前提;《论纲》主张准确揭示中国古史的矛盾特殊性———“权力是中国古代社会的主导者”及其主要矛盾关系,乃是建构“三个中国”的史学话语体系和掌握古史话语权的根本;《论纲》主张运用本土固有词语概念进行表述,乃是建构中国史学话语体系和掌握史学话语权的重要载体和必要组成部分,并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论纲》及其学术贡献表明:运用本土固有词汇概念,不仅能够建构“三个中国”的古史体系,而且能够真正有助于掌握史学话语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 古史话语体系 《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
下载PDF
关于中国气象学会承接政府职能转移的前瞻性思考
10
作者 刘文泉 申双和 +2 位作者 杨丰政 王进山 孟克 《价值工程》 2014年第30期305-307,共3页
中国气象学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促进气象科学技术交流、气象学科发展、气象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承接相关政府转移职能和委托事项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但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如政府的惯性思维运作模式、相应的法规... 中国气象学会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在促进气象科学技术交流、气象学科发展、气象科学普及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目前承接相关政府转移职能和委托事项的基本条件已经成熟,但也面临着众多的挑战,如政府的惯性思维运作模式、相应的法规政策的缺失等。中国气象学会在积极争取承接政府转移职能过程中,需要进一步转变思想观念,加强资源整合,积极争取良好的政策支持;需要进一步强化服务意识,确立社会效益至上的办会宗旨,加强组织建设,多方筹措资金,从而全面提升学会自身建设水平,不断提高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气象事业发展的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气象学会 承接政府职能 职能转移 社团组织
下载PDF
论工会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 被引量:2
11
作者 王世庆 《工会论坛(山东省工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年第5期1-3,共3页
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工会组织新时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一是要创新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理念,正确处理工会与政府、工会与企业、工会与职工的关系。二是创新工会参与社会管理... 参与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工作是工会组织新时期重大而紧迫的任务。为了充分发挥工会组织在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中的作用,一是要创新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理念,正确处理工会与政府、工会与企业、工会与职工的关系。二是创新工会参与社会管理的途径,即发挥工人阶级的主力军优势,创新职工建功立业载体;发挥工会"大学校"的阵地优势,创新职工素质提升途径;发挥工会"组织起来,切实维权"的组织优势,创新工会维权手段;发挥工会协调劳动关系的职能优势,创新利益协调机制。三是创新工会参与社会管理机制,即建立健全围绕中心定向定位和履职履能机制;建立健全了解和掌握职工需求和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健全职工情绪疏导和矛盾化解机制;建立健全职工维权机制;建立健全部门联动机制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社会管理 中国工会职能 和谐社会构建
下载PDF
试论唐代“皇权-吏民社会”权力与经济的关系——以唐皇朝的江南政策为例
12
作者 曹淑希 《中华历史与传统文化论丛》 2022年第1期77-85,共9页
唐朝中央政府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后针对江南东道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其目的都是调节和平衡皇权与吏民之间的矛盾,以维持统治的稳定。唐前期,唐政府推行以民为本、休养生息的政策,在全国实行均田制以鼓励百姓拓荒开垦,在实行租庸调制的基础... 唐朝中央政府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后针对江南东道采取的一系列政策,其目的都是调节和平衡皇权与吏民之间的矛盾,以维持统治的稳定。唐前期,唐政府推行以民为本、休养生息的政策,在全国实行均田制以鼓励百姓拓荒开垦,在实行租庸调制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地采用折变之举以减轻百姓赋税负担。安史之乱爆发以后,河朔、淮西等藩镇与中央貌合神离,国家财政面临巨大的缺口。中央政府对江南东道的管理方针是在保证政局稳定的基础上,以发展经济、保证财政供给为主要任务。具体举措是派遣朝官充任地方长官,打击宗教势力过度发展,以加强皇权对江南东道人力的掌控。黎虎先生《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中提出的“权力掌控”“人力掌控”的理论,对解读唐政府在安史之乱爆发前后的江南政策,剖析中国古代“皇权-吏民社会”权力与经济之间的关系具有重要的方法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古史分期暨社会性质论纲》 皇权-吏民社会 唐朝 经济政策 江南东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