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记忆与遗忘:基于演化论视域下古滇青铜器物造型中的文化融合现象阐释 被引量:1
1
作者 谭人殊 万凡 《民族艺术研究》 2023年第2期137-147,共11页
以古滇青铜器物为研究对象,基于演化论的视域来探讨其造型中所蕴含的文化融合特征。文化是群体共识所应具备的复杂性特质,“开放性环境”和“非平衡性地域发展”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前提。青铜器物中的造型手法、工艺技术、观念形态,体现... 以古滇青铜器物为研究对象,基于演化论的视域来探讨其造型中所蕴含的文化融合特征。文化是群体共识所应具备的复杂性特质,“开放性环境”和“非平衡性地域发展”是文化传播的基本前提。青铜器物中的造型手法、工艺技术、观念形态,体现了“精神文化”自觉对于“文化基因”构建的重要意义。古滇的原生文化“主体”和从外界涌入的异域文化“客体”之间,对青铜器物的创作空间展开了长时间的“种间竞争”经由“生态位分化”,并最终趋于“协同”的过程,实则也代表了“主体”的决策与取舍。在此过程中,“物质文化”部分遭到了选择性的遗忘,而“精神文化”部分却得以记忆和传续,新一轮的基因融合就此实现,而这也正是“协同创新”的意义所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遗产 文化融合 古滇青铜器物 造型 演化论
下载PDF
记忆和传承:古滇国体育舞蹈文化与广场文化建设 被引量:1
2
作者 余贞凯 杨晨飞 《军事体育学报》 2018年第2期110-114,共5页
古滇国体育舞蹈文化适应当下人们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等需求,因此,它可以成为现在广场文化迅速发展的新鲜元素。通过筛选具有健康性、安全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的体育舞蹈项目,以多种形式融入到区域广场文化建设之中,实现当代广场多元... 古滇国体育舞蹈文化适应当下人们锻炼身体、休闲、娱乐等需求,因此,它可以成为现在广场文化迅速发展的新鲜元素。通过筛选具有健康性、安全性、特色性和可操作性的体育舞蹈项目,以多种形式融入到区域广场文化建设之中,实现当代广场多元文化建设的目标,从而推动广场文化建设的效益,为区域全民健身活动、美丽乡村以及云南民族文化大省建设做出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滇国 体育舞蹈文化 广场文化建设
下载PDF
古代滇国主体民族族属再考 被引量:2
3
作者 娄自昌 《文山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6年第2期41-45,共5页
古代滇国境内生活着许多民族,既有属于百越族群的居民,也有濮人、僰人等族。至于滇国主体民族的族属,史学界意见分歧非常大,有的主张属于氐羌族群,有的主张为濮人,有的主张属百越族群。具体到某一类主张中,又有不同的看法,如主张属氐羌... 古代滇国境内生活着许多民族,既有属于百越族群的居民,也有濮人、僰人等族。至于滇国主体民族的族属,史学界意见分歧非常大,有的主张属于氐羌族群,有的主张为濮人,有的主张属百越族群。具体到某一类主张中,又有不同的看法,如主张属氐羌族群的学者中,有的主张滇国主体民族为僰人,而有的则主张为叟人。本文结合各种史籍所反映的两汉时期云南民族构成演变态势,在细考各种观点及其主要依据的基础上,得出如下结论:滇国主体民族属氐羌族群说的依据经不起推敲,属濮人说的依据不充分,而属百越族群说的依据充分而有说服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国主体民族 氐羌族群 濮人 百越族群
下载PDF
略论蜀与滇的文化关系 被引量:1
4
作者 黄剑华 《地方文化研究》 2017年第1期59-78,共20页
我国西南地区部族众多,是典型的多民族地区。蜀与滇因为地域相邻,自古以来就关系密切。古蜀可能是西南地区最早创建的一个联盟之国,或称为宗主国。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国的东方有巴国与楚国,北方有秦,这些都是当时势力比较强盛的列国。而... 我国西南地区部族众多,是典型的多民族地区。蜀与滇因为地域相邻,自古以来就关系密切。古蜀可能是西南地区最早创建的一个联盟之国,或称为宗主国。春秋战国时期,古蜀国的东方有巴国与楚国,北方有秦,这些都是当时势力比较强盛的列国。而在同时期的西南夷区域,夜郎与滇等依然是小邦,或者是"邑聚"之类的部族。古蜀国通过商贾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贸易以获取资源,此类商贸活动既有短程也有远程,产自于古蜀国的丝绸、青铜器、巴蜀的盐巴,以及其他很多物品,便通过商贸输入了滇国和西南夷地区,有些物品甚至经过远程贸易辗转贩卖到了南亚和中亚。与此同时,古蜀国成熟而高超的青铜铸造技术,也在商周之后随着商贸传入了滇国和西南夷地区。汉武帝大力经略西南夷,到东汉时期西南丝路已成为重要国际通道;后诸葛亮平定南中,有效地促进了汉族和西南各族的团结与融合,其意义是非常深远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蜀 西南夷 滇国 酋邦 南中 地域文化 民族融合
下载PDF
近四十年来国内庄蹻研究评述 被引量:1
5
作者 杨继顺 韩雨颖 郭小楠 《咸阳师范学院学报》 2015年第5期81-84,共4页
庄蹻是西南少数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庄蹻研究亦是先秦史、秦汉史、西南古代民族史研究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庄蹻其人其事,首见于《史记》,其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均有记载,但语焉不详。本文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 庄蹻是西南少数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人物,庄蹻研究亦是先秦史、秦汉史、西南古代民族史研究中长期争论不休的问题。庄蹻其人其事,首见于《史记》,其后《汉书》《后汉书》《三国志》等均有记载,但语焉不详。本文梳理了20世纪70年代以来国内关于庄蹻研究的主要文献,总结了近四十年来国内庄蹻研究的特点,并对庄蹻研究略作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滇国 庄蹻 研究述略
下载PDF
古滇国青铜器的美学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张贺 卫乐 余敏 《安徽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4期93-95,共3页
1957年在晋宁石寨山出土了"滇王印",证实了古代"滇国"的存在,古滇国的青铜器种类十分繁杂,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滇"本身就是一个神秘的古国,其艺术的生动真实常常唤起一种经历的记忆与想象。给予我们美... 1957年在晋宁石寨山出土了"滇王印",证实了古代"滇国"的存在,古滇国的青铜器种类十分繁杂,具有浓烈的地方色彩,"滇"本身就是一个神秘的古国,其艺术的生动真实常常唤起一种经历的记忆与想象。给予我们美的享受。古滇青铜雕刻与图饰的题材内容非常广泛,充满了生活气息。生活实践,是古滇国青铜器艺术生动大胆的表现力、强悍灵动风格的基础。在古滇国青铜器中,雕刻图饰与器物是融为一体的,是古滇青铜艺术特有的构成形式。古滇国青铜器的艺术风格是非常写实的,布局上,疏密节奏的安排赋予韵律感与装饰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滇国 青铜器 美学特征 风俗再现 源于实践
下载PDF
从考古材料看滇国祭祀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雯 《大理学院学报(综合版)》 CAS 2011年第5期12-15,共4页
随着古滇国遗址考古进程的不断加快,独具云南原始文化、民族文化的滇文化吸引了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探索与研究,极大地丰富了滇巫文化研究的内容、方法与路径。
关键词 滇国 考古 巫文化 祭祀
下载PDF
原始伟力——古滇国干栏建筑特征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杨姣 《华中建筑》 2019年第10期117-120,共4页
干栏是西南地区少数民族建筑的重要形式。该文以云南古滇国遗址出土青铜器建筑模型为主要考证对象,结合当前建筑史及相关历史、考古研究成果,探析这一时期干栏建筑的主要特征,为西南地区干栏建筑整体性研究提供资料和参考。
关键词 干栏建筑 古滇国 建筑原始特征
下载PDF
古滇国青铜贮贝器造型艺术探究 被引量:2
9
作者 刘利 《创意设计源》 2017年第6期16-23,共8页
以类型学的方法将云南古滇国的青铜贮贝器分为提桶形贮贝器、束腰筒状贮贝器、铜鼓(形)贮贝器三大类,并依据现有出土文物做造型艺术上的分析,试图总结不同时期贮贝器的特点,以期为读者提供较好的辨识方法。
关键词 古滇国 贮贝器 造型艺术
下载PDF
古滇国首饰艺术的设计学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谢汪蝶扬 《创意设计源》 2018年第5期64-70,共7页
古滇国首饰凝聚着滇人的审美思想与精神内涵,在设计表达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为了探究古滇国首饰的设计文化,文章从艺术风格与设计表达两个层面对古滇国首饰的造型、装饰纹样、材料选材、设计构思、审美功能五个方面进行研... 古滇国首饰凝聚着滇人的审美思想与精神内涵,在设计表达上具有鲜明的地域特点和民族特色。为了探究古滇国首饰的设计文化,文章从艺术风格与设计表达两个层面对古滇国首饰的造型、装饰纹样、材料选材、设计构思、审美功能五个方面进行研究,以期对当代首饰设计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设计学 首饰艺术 古滇国
下载PDF
敬服与畏怯:古滇国青铜器物中的蛇图像探究
11
作者 李嘉 娄强 《设计艺术研究》 2022年第5期135-139,共5页
古滇国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装饰在青铜器上的大量蛇图像是古滇国青铜匠人的艺术创造,他们用或平面或立体的装饰手法、或写实或抽象的造型语言,表现了蛇在古滇人观念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人... 古滇国青铜器是中国古代青铜艺术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独特的地域文化风貌。装饰在青铜器上的大量蛇图像是古滇国青铜匠人的艺术创造,他们用或平面或立体的装饰手法、或写实或抽象的造型语言,表现了蛇在古滇人观念中所扮演的多重角色:人们敬服它时,它是祭祀和战争中的守卫之神,是劳动和生育时的庇佑之神;人们畏惧它时,它所特有的“邪”性激发人们控制它的欲望,创造出“践蛇”“啖蛇”的图像。这些蛇图像还呈现了战国至西汉时期,西南边疆地区民族迁徙与融合的演进过程,体现了原生于滇池地区的古越文化与外来的楚文化、先羌文化、古僰文化等文化交融发展的历史痕迹,是中华民族共同体历史和中华文化多元一体格局的重要图像佐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滇国 青铜器 蛇图像
下载PDF
浅析古滇国时期青铜器纹饰与云南少数民族舞蹈文化的关系——以翔鹭纹为例
12
作者 浮菁玉 《红河学院学报》 2022年第6期119-123,共5页
云南民族历史艺术文化发展有三个高峰时期,其中青铜时代就是之一。古滇国时期青铜器种类繁多,纹饰多种多样,表达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纹饰上的舞蹈造型以及定格刻画的舞蹈艺术更是展现出云南民族舞蹈文化的雏形,古滇人以特有的铜... 云南民族历史艺术文化发展有三个高峰时期,其中青铜时代就是之一。古滇国时期青铜器种类繁多,纹饰多种多样,表达了云南少数民族的文化特征。纹饰上的舞蹈造型以及定格刻画的舞蹈艺术更是展现出云南民族舞蹈文化的雏形,古滇人以特有的铜器记录、刻画、展示出一个特有的文化空间,以图表达,以图释史。从铜器上图像、符号等可以看出多方面的特有文化。青铜器上的翔鹭纹以鹭鸟形状模仿鸟族姿态,体现了云南各少数民族对鸟族的认知,并通过舞蹈传达出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滇国 青铜器 少数民族 舞蹈 翔鹭纹
下载PDF
WDXRF和FTIR对古滇国遗址出土陶器的初步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王倩倩 金正耀 +2 位作者 李功 范安川 蒋志龙 《光谱实验室》 CAS 2013年第6期2763-2768,共6页
利用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WDXRF)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环抚仙湖分布的澄江学山、金莲山和江川光坟头3个古滇国遗址出土的陶器从化学、结构组成以及烧成温度3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WDXRF主次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各遗址同类陶... 利用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WDXRF)和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对环抚仙湖分布的澄江学山、金莲山和江川光坟头3个古滇国遗址出土的陶器从化学、结构组成以及烧成温度3方面进行了初步分析。WDXRF主次量元素分析结果表明,各遗址同类陶器(尤其是红陶)的基本制陶原料具有相似性,黑(褐)陶中添加的助熔剂含量明显高于红陶。FT IR分析结果显示同类陶器中包含的矿物具有一致性,红陶中含有石英和疑似铁矿物,黑(褐)陶中则都添加了大量的碳酸盐矿物。基于FTIR结果还对两类陶器的烧成温度做出了初步判断,估计黑(褐)陶在600—700℃,红陶在800℃左右。黑(褐)陶中较高含量的助熔剂可能在降低烧成温度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以上初步分析表明,3个遗址出土的同类陶器在原料选择和烧成温度方面具有相似处,遗址间可能存在密切的联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滇国 陶器 波长色散型X射线荧光光谱 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
原文传递
从“滇国三印”看西汉时期的西南边疆治理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东红 陈丽媛 《中国边疆史地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期14-23,213,共11页
"滇国相印"丰富和拓展了早前发现的"滇王之印"与"益州太守章"的价值与意义。"滇国三印"透露出西汉武帝"以滇国之地设置益州郡"之后的滇国、益州郡的重要信息,切中西汉时期"四... "滇国相印"丰富和拓展了早前发现的"滇王之印"与"益州太守章"的价值与意义。"滇国三印"透露出西汉武帝"以滇国之地设置益州郡"之后的滇国、益州郡的重要信息,切中西汉时期"四裔藩国""初郡"等边疆治理的重要问题。印章文物与史料记载相得益彰,共证西汉王朝对滇王、滇国、益州郡的管辖与设治,既不同于内地,亦有别于其他"藩邦",具有鲜明的西南边疆区域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滇国三印 益州郡 初郡 边疆治理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