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English Translation of Chinese Poems' Color Words——Functional Equivalence Theory 被引量:1
1
作者 吴迪 《疯狂英语(理论版)》 2017年第1期155-156,共2页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ms has always been the direction of many translators at home and abroad,and the translation of color words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object of study.However,due to the difference b... Th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ms has always been the direction of many translators at home and abroad,and the translation of color words has gradually become the object of study.However,due to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ranslation theory and perspective,there are many controversial translations.Based on the theory of "functional equivalence" proposed by American translation theorist Eugene Nida,this paper analyzes the concrete translation of Chinese ancient poems,and aims to explore how to translate the color words in ancient poems in the best way,And summed up the specific and practical translation method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ient poems color words functional equivalence translation methods
下载PDF
概念语法隐喻视角下节气诗词的生态话语分析
2
作者 陈令君 罗志媛 《合肥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61-66,共6页
节气古诗词诞生于农耕文明背景下,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概念语法隐喻视角出发,分析节气古诗词中概念语法隐喻的实现形式及其体现的生态思想,旨在丰富节气古诗词的研究路径。研究发现:节气古诗词中的... 节气古诗词诞生于农耕文明背景下,积淀了丰富的生态智慧,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和现实意义。从概念语法隐喻视角出发,分析节气古诗词中概念语法隐喻的实现形式及其体现的生态思想,旨在丰富节气古诗词的研究路径。研究发现:节气古诗词中的概念语法隐喻主要包括及物性语法隐喻和名物化两种形式,作者多通过词类活用的方式来实现及物性过程的相互转化以及名物化。节气古诗词中概念语法隐喻的使用增强了读者的感官体验,赋予了自然类参与者生命,生动地描绘了不同节气中的自然景象,充分地展现了人与自然之间平等且相互依存的关系,表达了作者对于自然生态的热爱,彰显了儒家“人天同构、人天同律”和“乐山乐水”的生态思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节气诗词 概念语法隐喻 词类活用 生态话语分析
下载PDF
唐宋诗之计算机辅助深层研究 被引量:24
3
作者 胡俊峰 俞士汶 《北京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727-733,共7页
介绍了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开发的“唐宋诗计算机辅助研究系统”。该系统以全唐诗(481万字 )和宋代部分名家诗 (16 0万字 )组成的语料库为基础 ,运用计算语言学方法对唐宋诗进行分析研究 ,提取了唐宋诗中的词汇 ,计 5万余条目。在对诗... 介绍了北大计算语言学研究所开发的“唐宋诗计算机辅助研究系统”。该系统以全唐诗(481万字 )和宋代部分名家诗 (16 0万字 )组成的语料库为基础 ,运用计算语言学方法对唐宋诗进行分析研究 ,提取了唐宋诗中的词汇 ,计 5万余条目。在对诗文进行词语切分的基础上 ,建立了词汇的共现关系、对仗关系以及词汇的作者分布特征信息。系统除了提供面向诗文内容的全文检索功能外 ,还进一步开发了基于词汇的统计分析和诗句相似性检索等功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语料库语言学 未登录词发现 自动注音 唐宋诗计算机辅助研究系统 计算语言学 汉语信息处理
下载PDF
七言歌行的演变与“梅村体” 被引量:3
4
作者 王于飞 《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3期43-48,共6页
本文以对“梅村体”的艺术分析为切入点 ,以七言古诗的声律特征为核心 ,对七言古诗的演变进程探本溯源 ,梳理出七言歌行中“齐梁体”和“盛唐体”两种不同体式在各阶段的衍进轨迹。在这一背景下 ,文章分析了“梅村体”
关键词 七言歌行 梅村体 齐梁体 盛唐体 诗歌 吴伟业 《梅村诗话》 《唐诗品汇》
下载PDF
古诗、乐府考辨 被引量:2
5
作者 易闻晓 黄红梅 《贵州文史丛刊》 CSSCI 2008年第1期61-64,共4页
诗、乐同源,合而不同;诗与乐府,并存不悖。汉乐府曲辞分为二途,一者采诗被乐,率多闾巷风谣;一者文人之辞,其中郊庙之辞,大半《诗》颂四言,故称诗而已矣。而文人五言虽杂乐府之中,然与民谣殊类,又异郊庙之辞,后世遂称古诗,姑且以为分别;... 诗、乐同源,合而不同;诗与乐府,并存不悖。汉乐府曲辞分为二途,一者采诗被乐,率多闾巷风谣;一者文人之辞,其中郊庙之辞,大半《诗》颂四言,故称诗而已矣。而文人五言虽杂乐府之中,然与民谣殊类,又异郊庙之辞,后世遂称古诗,姑且以为分别;魏晋以下文士所拟,大率其辞之流,于是概称古诗,且与乐府对举,以专后者之名,竞以汉世为宗。究之古诗、乐府,初则其义相即,并无截然分界,唯以后人所见,方有判然之别,而其对举互异,要归民间采诗与文人所作,二者分途,卒成两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乐相合 诗乐并存 民间采诗 文人五言 古诗乐府
下载PDF
论歌曲《长相知》字与声“聚情散气”的共生关系 被引量:11
6
作者 曾诚 《黄钟(武汉音乐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176-182,共7页
《长相知》是石夫先生根据汉乐府古辞《上邪》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字意,深切地表达女主人翁对爱情的至死不渝之情;声调,则饱含军乐、战歌中悲壮慷慨、壮怀激烈的色彩。字与声共生,把个人之情爱变为民族大爱,激发将士英勇杀敌。字"... 《长相知》是石夫先生根据汉乐府古辞《上邪》创作的一首艺术歌曲。字意,深切地表达女主人翁对爱情的至死不渝之情;声调,则饱含军乐、战歌中悲壮慷慨、壮怀激烈的色彩。字与声共生,把个人之情爱变为民族大爱,激发将士英勇杀敌。字"聚情"表义,曲调"依腔、贴调、腔随字走",高度地将字、腔、音、韵、情融合;声"散气"表情,以气息调节和美化声音,运用"拖气、换气、取气"等方式,发散情感,使声圆熟,字腔情满。故此,"聚情散气"的共生观点意在阐述该歌曲字与声、字声与气息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长相知 上邪 气息 表义 表情
下载PDF
英诗中的视觉效果 被引量:2
7
作者 程前 《北京联合大学学报》 CAS 2004年第3期89-92,共4页
 通过列举英诗行、词和标点符号的例子,昭示了它们的视觉效果。同时指出了它们独特的替代甚至超越正常诗歌行文中语法、词法和标点符号的作用,说明它们是与其他艺术形式与时俱进的产物,有着强烈的视觉冲击力和表现力。
关键词 视觉效果 标点符号
下载PDF
传陶公之闲情 追唐人之风致——李觏七绝诗诗风探析 被引量:1
8
作者 高琦 邓俊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106-110,共5页
在《李觏集》中,存有李觏的各体诗作三百三十多首。其中有七绝诗九十余首,占其诗的总数四分之一强。李觏的七绝诗风格多样,立意出人,寄慨遥深,创辟奇特,质朴自然,深得陶渊明和唐人作诗之真髓。通过六首七绝诗的赏读,进一步探析李诗的这... 在《李觏集》中,存有李觏的各体诗作三百三十多首。其中有七绝诗九十余首,占其诗的总数四分之一强。李觏的七绝诗风格多样,立意出人,寄慨遥深,创辟奇特,质朴自然,深得陶渊明和唐人作诗之真髓。通过六首七绝诗的赏读,进一步探析李诗的这一风貌,给后人以启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觏 七绝诗 陶公闲情 唐人风致
下载PDF
论五言诗的韵律与体式的意义 被引量:1
9
作者 王向峰 《辽宁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5期656-661,共6页
在中国的旧体诗中,在《诗经》《楚辞》之后,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汉魏六朝时代的五言诗,唐代人称此为古诗,以别于唐代人按严格体式和韵律写的属于"近体诗"范畴的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长律。由于五绝、五律诗每句中的5个字是... 在中国的旧体诗中,在《诗经》《楚辞》之后,首先发展起来的是汉魏六朝时代的五言诗,唐代人称此为古诗,以别于唐代人按严格体式和韵律写的属于"近体诗"范畴的五言绝句、五言律诗、五言长律。由于五绝、五律诗每句中的5个字是前两字一顿、后三字一顿的句法结构,正是与七绝、七律诗句的后5字构词顿数相同,以至与许多词的五字句顿式一致,所以五言律句的构制,就成了诗词写作合于韵律的必须具备的实践准备条件。在五言诗的写作上,五言绝句的难度更大,因为每首诗只有20个字,且要独立成章,因此必须立意集中,不枝不蔓;文字精妙,难于增减;借端托寓,蓄意深微;意到辞工,不假雕饰。由于五言绝句的体式精微,施展的天地极小,所以历来虽有名篇,却少有独擅此体的名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言诗 五言绝句 粘连 对仗 平水韵
下载PDF
论汉语古诗中叠音词的英译 被引量:2
10
作者 张武江 《重庆工学院学报》 2001年第6期87-89,共3页
从修辞的角度出发 ,探讨了汉语古诗中叠音词的英译方法。总体上 ,汉语古诗叠音词英译可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可以找到在修辞与形式上与原诗基本对等的 ;第二类是拟声叠音词的处理 ;第三类是英译对汉诗中的叠音要做一些变通。
关键词 汉语古诗 叠音词 修辞 英语翻译 拟声词
下载PDF
中学语文教学的若干问题 被引量:1
11
作者 孙占林 《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 2008年第1期42-46,共5页
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入手,对现代文、古诗文教学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现代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侧重语用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文言文教学应在强化古今词义和用法的联系中,侧重培养对谓语位置的语感;古诗教学应在深入了解传统审... 从中学语文教学的定位入手,对现代文、古诗文教学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现代文教学应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境,侧重语用知识的学习和训练;文言文教学应在强化古今词义和用法的联系中,侧重培养对谓语位置的语感;古诗教学应在深入了解传统审美习惯的基础上,侧重对转句的意义结构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学语文教学 语用 谓语位置 转句
下载PDF
浅论五言诗的源流 被引量:1
12
作者 吕维洪 《曲靖师范学院学报》 2008年第1期43-46,共4页
五言诗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萌芽期、生发期和成熟期三个阶段。它起源于《诗经》和先秦民间谣谚,诞生于西汉成帝之时,成长于两汉,成熟于东汉末年的建安时期。
关键词 中国古代文学 五言诗 起源 萌芽期 生发期 成熟期
下载PDF
七言歌行的流变及其诗体特征简论 被引量:1
13
作者 周尚义 《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年第5期103-106,共4页
七言歌行是古代诗人常用的一种诗体。七言歌行在魏晋时期就已萌芽 ,它正式形成于陈隋时期 ,在初唐得以成熟 ,盛唐得到了充分发展 ,尔后还发生了诸多变化。七言歌行有着与七言乐府诗、一般的七言古诗不同的非常明显的诗体特征。
关键词 古代诗歌 诗体 七言歌行 诗歌流变
下载PDF
核心素养视域下高中古诗词教学的路径与策略 被引量:3
14
作者 樊新强 《现代基础教育研究》 2019年第3期87-91,共5页
在古诗词教学中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文章提出了“咬文嚼字”“因诗定教”“回归语言”的实现路径,又提出了品味语言时“因声求气、一片神行、比较探究、思摹经典”四个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课堂教学... 在古诗词教学中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需要具体而有针对性的教学策略。文章提出了“咬文嚼字”“因诗定教”“回归语言”的实现路径,又提出了品味语言时“因声求气、一片神行、比较探究、思摹经典”四个具体的实施策略,以期为课堂教学中落实核心素养提供可行之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词教学 语文核心素养 咬文嚼字 因诗定教 回归语言
下载PDF
论古诗字词教学与汉字文化的融合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静悦 《成才之路》 2020年第1期54-55,共2页
古诗与汉字都是中华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璀璨珍珠,古诗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在古诗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就应加强与汉字文化的融合。要通过字理析字渗透汉字文化,要引导学生通过词语典故领... 古诗与汉字都是中华文化艺术殿堂里的璀璨珍珠,古诗教学又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要在古诗教学中传承和弘扬中华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师就应加强与汉字文化的融合。要通过字理析字渗透汉字文化,要引导学生通过词语典故领会汉字文化,通过民俗元素学习汉字文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诗字词教学 汉字 语文教学 中华传统文化
下载PDF
五言诗的起源和成熟再探讨
16
作者 徐立昕 《成都电子机械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10年第3期64-67,共4页
五言诗的发生与成熟,应从界定何谓五言诗开始,如果五言诗是指通篇五言句式,且不用语气词等虚词,押韵,有诗歌的音步节奏,那第一首有史可查的五言诗应该是汉成帝时的童谣《斜径败良田》。关于五言诗未基于同一标准的争论都是徒劳的,应更... 五言诗的发生与成熟,应从界定何谓五言诗开始,如果五言诗是指通篇五言句式,且不用语气词等虚词,押韵,有诗歌的音步节奏,那第一首有史可查的五言诗应该是汉成帝时的童谣《斜径败良田》。关于五言诗未基于同一标准的争论都是徒劳的,应更多关注看问题的视角,本文以期从不同角度发掘五言诗发生与成熟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五言诗 起源 成熟
下载PDF
《唐钞文选集注》陆机诗注价值刍论
17
作者 冯源 《河南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9-78,共10页
以北宋本、尤刻本、陈八郎本、赣州本、奎章阁本、明州本、建州本等诸刊本《文选》,比勘对校《唐钞文选集注》中的陆机诗注,可发覆多重价值。其一,陆机诗注中《钞》注、陆善经注的诂训价值。《钞》注、陆善经注在释字词、通诗意方面力... 以北宋本、尤刻本、陈八郎本、赣州本、奎章阁本、明州本、建州本等诸刊本《文选》,比勘对校《唐钞文选集注》中的陆机诗注,可发覆多重价值。其一,陆机诗注中《钞》注、陆善经注的诂训价值。《钞》注、陆善经注在释字词、通诗意方面力求昭晰,诠释离情、抉发诗人心曲堪称入微,注释地理方位力求精准,且对李善注有所辩证,有助于解决学界久有争论的问题。其二,陆机诗注中李善注、《钞》注、“今案”、《音决》的版本价值。《唐钞文选集注》保存了李善注早期的样貌和注释体例,可据此辨识诸刊本《文选》中李善注与其他注互渗现象;《钞》注有益于恢复五臣注原貌,“今案”标示版本的流变,《音决》则具备特殊的注音功能。其三,陆机诗注的文学史价值。陆机诗注发显出陆机的历史观、空间观、政治文化观以及崇尚文藻的诗文观,并抉发南北士人的冲突与竞胜心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钞文选集注》 陆机诗注 诂训 版本 文学史价值
下载PDF
虚字格与巴歌
18
作者 王峰 《商丘师范学院学报》 CAS 2001年第5期31-34,共4页
巴人善歌,清江流域至今仍然十分流行的五句歌就是巴歌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民间歌师吸收唐诗七绝和楚辞的优点而创作的,最能体现巴歌风味和特色,是中外诗坛上的一种险怪诗体。句单、韵密,以第五句为诗眼。清江流域五句体的成熟,标... 巴人善歌,清江流域至今仍然十分流行的五句歌就是巴歌的重要形式之一。它是民间歌师吸收唐诗七绝和楚辞的优点而创作的,最能体现巴歌风味和特色,是中外诗坛上的一种险怪诗体。句单、韵密,以第五句为诗眼。清江流域五句体的成熟,标志着中国诗坛平仄一统局面的彻底结束。五句体诗歌全方位的成熟,还需进一步研究和应用楚辞、唐诗卓越的艺术成就,更有待于西部经济的繁荣和腾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诗歌 巴歌 五句歌 清江流域 巴人 虚字格
下载PDF
从学书与学诗的角度考察赵孟頫的五言古诗
19
作者 徐拥军 《内蒙古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12年第1期103-108,共6页
明人谢榛谓"学诗者当如临字之法",指出了学书与学诗的内在关联。而之前,赵孟頫的五言古诗是这种理论在创作实践上的一个实例。钱钟书先生指出赵孟頫的诗歌摹拟痕迹太浓,其失在形;戴表元说他的古诗"沉涵鲍谢",其得... 明人谢榛谓"学诗者当如临字之法",指出了学书与学诗的内在关联。而之前,赵孟頫的五言古诗是这种理论在创作实践上的一个实例。钱钟书先生指出赵孟頫的诗歌摹拟痕迹太浓,其失在形;戴表元说他的古诗"沉涵鲍谢",其得在似。赵孟頫五言古诗的一个显著特点是以学书之法学习前人古体诗的做法,实现了从形似向神似的超越,形成了"沉涵鲍谢"美学特征,体现了其书学与诗学相互融通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孟頫 五言古诗 书学 诗学
下载PDF
卫子弟书音乐与清抄本子弟书工尺谱(上)——子弟书音乐研究
20
作者 陈钧 《乐府新声(沈阳音乐学院学报)》 2015年第4期84-91,共8页
本文通过卫子弟书音乐与现存清抄本子弟书工尺谱的比较研究,尝试对清代子弟书音乐的体式、结构、旋律、调式等方面加以解读,使我们对清代子弟书音乐在形式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针对研究者对子弟书音乐的某些疑惑和清抄本子弟书工尺... 本文通过卫子弟书音乐与现存清抄本子弟书工尺谱的比较研究,尝试对清代子弟书音乐的体式、结构、旋律、调式等方面加以解读,使我们对清代子弟书音乐在形式上有一个初步的了解。同时针对研究者对子弟书音乐的某些疑惑和清抄本子弟书工尺谱中所反映出的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并阐述了子弟书中音乐与文学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头行 诗篇 起腔句 落腔句 尾字音腔 程式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