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57篇文章
< 1 2 2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商周春秋语言演变探略
1
作者 徐时仪 《辞书研究》 2024年第3期1-12,I0001,共13页
语言演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春秋时“礼坏乐崩”,官府之学走向民间导致了春秋雅言取代商周古文的汉语语体第一次变革。《今文尚书》中不少词语是商周古文,春秋后罕用,反映了商周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上承商周下启秦汉的过渡性,从中或多... 语言演变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春秋时“礼坏乐崩”,官府之学走向民间导致了春秋雅言取代商周古文的汉语语体第一次变革。《今文尚书》中不少词语是商周古文,春秋后罕用,反映了商周时期的语言面貌,具有上承商周下启秦汉的过渡性,从中或多或少可见商周与春秋后汉语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商周古文 春秋雅言 语言演变 《尚书》
下载PDF
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清代诗话的破体观念论析
2
作者 任竞泽 李增 《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58-172,共15页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 清代诗话是清代文体史料及文体批评的渊薮,其中破体观念在清诗话文体理论中又最为突出和独具特色。目前学界整理的煌煌16册174种清诗话中论及以文为诗、以诗为词、以古为律及其对立范畴以诗为文、以词为诗、以律为古等破体批评的诗话就多达63部,贯穿整个清代诗话史和诗学史。清代诗学史上具有重要学术地位的学者诸如王夫之、叶燮、王士祯、沈德潜、赵翼、翁方纲、潘德舆等,在对相关破体范畴进行文体批评时,往往褒贬倾向不一,或肯定,或否定,或辩证看待,引发了旷日持久的学术争鸣,并在演进递嬗中形成了系统的破体观念体系,堪称中国古代破体理论的集大成和总结者。这对于纵向观照和比较研究宋元明诗话破体观念具有重要的文体批评史学术价值和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诗话 以文为诗 以诗为词 以古为律 破体观念
下载PDF
作为一种学术思潮的“新子学”如何可能(下)——“新子学”的定位及其与文化运动的比较
3
作者 王小虎 《宜宾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1-99,共9页
从学理上讲,遵循中国传统哲学“更新再始”之思维逻辑所提出的“新子学”,应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呼应时代精神的思想目标,这构成其作为一种学术思潮类似唐代古文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等文化运动的类本质,同时成为“新子学”何以可... 从学理上讲,遵循中国传统哲学“更新再始”之思维逻辑所提出的“新子学”,应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呼应时代精神的思想目标,这构成其作为一种学术思潮类似唐代古文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等文化运动的类本质,同时成为“新子学”何以可能的普遍必然性之所在。考察唐代古文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其所以兴起的直接原因都是“世之弊”,但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思想目标则都是对“天下一体”“天下为公”的自觉和追寻,都是顺应其时代精神的呼唤而出现。故此,“新子学”作为一种学术思潮当定位在孔子所论“富之”“教之”的社会发展阶段,应朝着构建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子学” 学术思潮 古文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论林纾与古文理论的终结
4
作者 张胜璋 《福建理工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2期114-121,共8页
林纾生逢封建王朝末世,其所论古文,上至先秦,近及清代,梳理诸多概念范畴、渊源流别以至文法技巧,留下数量繁多、见识精到的理论著作与评点文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古文理论体系,堪称古文理论的“终结”,为中国古文理论的现代转换研究... 林纾生逢封建王朝末世,其所论古文,上至先秦,近及清代,梳理诸多概念范畴、渊源流别以至文法技巧,留下数量繁多、见识精到的理论著作与评点文选,形成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古文理论体系,堪称古文理论的“终结”,为中国古文理论的现代转换研究增添了新的实证材料和思想资源。林纾主张博采众长、取法乎上,对桐城派的散文理论而言,其审视与超越的功绩要大于继承与整合。林纾翻译西洋小说并撰写大量序跋作品,强调文学对普通人生、下等社会的关照,主张“于布帛粟米中述情”,参与了中国传统文论的现代化进程。林纾对古文的执守,虽有复古与偏执的弊病,为“五四”后新文化潮流所摒弃,但也有保全国学、传承文化的合理意见和有益思考,值得当今学术界借鉴与反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纾 古文理论 意境 取法 新学 终结
下载PDF
韩愈的道统观及在古文和文论中的显现
5
作者 胡兆东 杨渡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52-57,共6页
“道统”是圣人精神文化的传承,是儒道流传的谱系。韩愈认为,道是内圣外王的仁义之道,统是道的传承统绪。他把对道统的阐释融浸在议论文和书序文中,诠释了他文以明道的理论主张;而气盛言宜论和不平则鸣论又分别见出他对孟子和司马迁理... “道统”是圣人精神文化的传承,是儒道流传的谱系。韩愈认为,道是内圣外王的仁义之道,统是道的传承统绪。他把对道统的阐释融浸在议论文和书序文中,诠释了他文以明道的理论主张;而气盛言宜论和不平则鸣论又分别见出他对孟子和司马迁理论主张的继承与发展。但钱钟书认为司马迁之“愤”与韩之“不平”指向实不同,不过似非确论,钱说更适于解释“不平”之本义,而韩论所指实仍合于司马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 道统 古文 文论
下载PDF
从李梦阳用韵看明代庆阳方音韵母特点
6
作者 王仕玉 刘晓英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36-40,共5页
以李梦阳用韵中的特殊混押现象,结合清代陇东方音著作并对照今中原官话秦陇片方言对其加以分析,可考证出明代庆阳方音的韵母特点:-m尾、入声韵消失,鼻音韵尾-n与-混并,通摄字主元音舌位前移,江摄及宕摄舒声细音读如通摄,梗摄舒声细音读... 以李梦阳用韵中的特殊混押现象,结合清代陇东方音著作并对照今中原官话秦陇片方言对其加以分析,可考证出明代庆阳方音的韵母特点:-m尾、入声韵消失,鼻音韵尾-n与-混并,通摄字主元音舌位前移,江摄及宕摄舒声细音读如通摄,梗摄舒声细音读同宕摄,果摄洪音字读如假摄,止摄合口读如遇摄,遇摄端系、庄组字读如流摄,流摄细音读如效摄,效摄一等唇音字读如遇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李梦阳 古体诗 韵母特点 明代庆阳方音
下载PDF
小学高年级古诗文教学有效策略探析
7
作者 董璐 高琨 《长春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4期110-114,共5页
古诗文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十分重要。通过应用导学案先学后教、结合实际开展项目化学习、引入相似文本比较阅读、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利用学科融合等手段开展小学高年级古诗文教学,可以有效提升... 古诗文是小学高年级语文教学中的重难点,探索行之有效的教学策略十分重要。通过应用导学案先学后教、结合实际开展项目化学习、引入相似文本比较阅读、融入传统文化教育、有效利用学科融合等手段开展小学高年级古诗文教学,可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提升学生语文素养,助力语文学科小升初衔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学高年级 古诗文教学 学科融合
下载PDF
韩愈散文在朝鲜古代的传播与经典化建构
8
作者 张克军 《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101-110,共10页
韩愈散文在朝鲜古代千余年的传播与接受中经历了由高丽朝文人士子自下而上的推动、朝鲜朝初期深度参与意识形态建设、17世纪达到高潮、朝鲜朝后期发生分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韩愈的不同散文作品契合了朝鲜古代不同时期政治、社会和... 韩愈散文在朝鲜古代千余年的传播与接受中经历了由高丽朝文人士子自下而上的推动、朝鲜朝初期深度参与意识形态建设、17世纪达到高潮、朝鲜朝后期发生分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韩愈的不同散文作品契合了朝鲜古代不同时期政治、社会和思想发展的需要,同时还被融入民族审美文化之中,甚而成为朝鲜古代散文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由此,中国批评话语影响、朝鲜古代的政治生态、民族散文批评话语构建的需要等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韩愈散文的典范地位,表现出了中国古典散文域外传播和接受的典型特征,在东亚范围内具有突出的典型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韩愈散文 朝鲜古代 经典化 政治生态 批评话语
下载PDF
大单元视域下初中古代游记类散文教学探究——以统编教材《语文》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为例 被引量:1
9
作者 章溢琦 《当代教研论丛》 2023年第7期46-50,共5页
古代游记类散文具有丰富学生古代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赏景悟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与人格的教学价值。大单元教学对于古代游记类散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站位,根据核心素养形成的需求统整教材内容,推动学生开... 古代游记类散文具有丰富学生古代基础知识、提高学生赏景悟情能力、培养学生良好品质与人格的教学价值。大单元教学对于古代游记类散文教学具有独特的作用,它有利于提高教师教学的站位,根据核心素养形成的需求统整教材内容,推动学生开展综合学习,实现“知行合一”。文章以初中统编《语文》教材九年级下册为例,在大单元的视域下对初中古代游记类散文作品的教学内容进行深入分析,提出了在学习目标、情境、任务、过程、评价设计方面的五条教学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初中语文 大单元 古代游记类散文 教学设计
下载PDF
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古诗文学习增值评价实践研究——以荀子《劝学》为例 被引量:1
10
作者 黄养生 《当代教研论丛》 2023年第1期39-42,共4页
当前,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成为新常态,中职语文学习的增值评价方法也需要不断探索与验证。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古诗文学习的“四维四环”增值评价方法,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探索和尝试,拟以荀子《劝学》为例,阐述“四维四环”法... 当前,指向学科核心素养的教学成为新常态,中职语文学习的增值评价方法也需要不断探索与验证。基于核心素养的中职语文古诗文学习的“四维四环”增值评价方法,是落实核心素养培育的探索和尝试,拟以荀子《劝学》为例,阐述“四维四环”法在中职语文古诗文学习增值评价实践中的具体应用,希冀为中职语文学习增值评价提供一种思路与参考。该增值评价方法可以帮助教师更加科学合理地设置教学目标,激发学生学习动力,确保学习过程和效果可溯可评测,教学效果获得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心素养 中职语文 古诗文学习 增值评价
下载PDF
中小学古诗词文第二课堂教学探究
11
作者 谭婉仪 段幼平 +2 位作者 何丹煜 张慧婷 孙启航 《科教导刊》 2023年第10期116-119,共4页
新课改背景下,古诗词文第一课堂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难以满足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有着延伸与拓展功能的古诗词文第二课堂亟待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与开展。基于语文的基本性质和第二课堂的开放性、自主性,古诗词文第... 新课改背景下,古诗词文第一课堂教学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仍难以满足广大中小学生的学习需求。因此,有着延伸与拓展功能的古诗词文第二课堂亟待学校和教师积极探索与开展。基于语文的基本性质和第二课堂的开放性、自主性,古诗词文第二课堂可试分为“研究型”“学科渗透型”和“实践型”,其评价体系也应朝着过程性、质性和多元化方向完善,以期能与第一课堂紧密结合、互补互渗,充分发挥古诗词文的育人功能,为中小学古诗词文教学活动提供有益的探索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小学 古诗词文 第二课堂 教学
下载PDF
地域文脉赓续与桐城宗风南传——兼论姚鼐对江西新城古文的沾溉之功
12
作者 蒲曾亮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2023年第2期121-130,共10页
清代中后期,江西新城古文在姚鼐的影响下,由“闽学”转向“桐城之学”。姚鼐“扶树道教,讲明正学”的为文义旨,以及“高简深古”的文风为新城古文家所吸引。以鲁九皋和陈用光为代表的新城古文家纷纷向姚鼐请业,留下了各种类型的师法文... 清代中后期,江西新城古文在姚鼐的影响下,由“闽学”转向“桐城之学”。姚鼐“扶树道教,讲明正学”的为文义旨,以及“高简深古”的文风为新城古文家所吸引。以鲁九皋和陈用光为代表的新城古文家纷纷向姚鼐请业,留下了各种类型的师法文献。姚鼐“恳切周至”的诲示中,富含其文章学的矩矱及灵性;新城作家的追随与效法中,也融入了江西实学底蕴和科举风尚。新城古文在姚鼐的指引与帮助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逐渐崛起于文坛,并出现了人才荟萃的局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文脉 桐城宗风 姚鼐 新城古文
下载PDF
作为一种学术思潮的“新子学”如何可能(上)
13
作者 王小虎 《宜宾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11-18,109,共9页
从学理上讲,遵循中国传统哲学“更新再始”之思维逻辑所提出的“新子学”,应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呼应时代精神的思想目标,这构成了其作为一种学术思潮类似唐代古文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等文化运动的类本质,同时成为“新子学”何以... 从学理上讲,遵循中国传统哲学“更新再始”之思维逻辑所提出的“新子学”,应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和呼应时代精神的思想目标,这构成了其作为一种学术思潮类似唐代古文运动、五四新文化运动等文化运动的类本质,同时成为“新子学”何以可能的普遍必然性之所在。唐代古文运动和五四新文化运动所以兴起的直接原因都是“世之弊”,但其深刻的历史原因和思想目标则都是对“天下一体”“天下为公”的自觉和追寻,都是顺应其时代精神的呼唤而出现。故此,“新子学”作为一种学术思潮当定位在孔子所论“富之”“教之”的社会发展阶段,应朝着构建和践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方向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子学” 学术思潮 古文运动 五四新文化运动 人类命运共同体
下载PDF
江西新城古文对桐城派的传衍及其学风之变
14
作者 蒲曾亮 《新余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74-81,共8页
清代中后期,江西新城古文在姚鼐的影响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逐渐成为清代散文的一个重要分支。新城古文家鲁九皋、陈用光等人与姚鼐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常以尺牍向姚鼐请教古文之道。姚鼐则通过回信对他们进行孜孜不倦的教导,并耐心地... 清代中后期,江西新城古文在姚鼐的影响下,获得了较大的发展,逐渐成为清代散文的一个重要分支。新城古文家鲁九皋、陈用光等人与姚鼐有着密切的联系,他们常以尺牍向姚鼐请教古文之道。姚鼐则通过回信对他们进行孜孜不倦的教导,并耐心地为之答疑解惑。在尺牍往返之间,桐城派的古文理论也随之传入新城,受到新城作家的普遍推崇与效仿。鲁九皋、陈用光等人服膺桐城古文,且奉之为圭臬,在他们的大力倡导和推动下,新城一地的学风也逐渐产生了深刻的变化,主要表现为其学风日益向桐城派趋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城古文 姚鼐 桐城派 传衍 学风之变
下载PDF
康熙时期古文选本与早期桐城文派关系考察
15
作者 张莹洁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3-20,共8页
康熙时期古文选本与早期桐城文派的文学观念皆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康熙时期古文选本与早期桐城文派关系考察可见二者存在相关性。桐城文派提炼完善了康熙选家的古文文体论,使古文定义趋于规范明确,试图改进古文选本编纂体例;桐... 康熙时期古文选本与早期桐城文派的文学观念皆是特定文化背景下的产物,通过康熙时期古文选本与早期桐城文派关系考察可见二者存在相关性。桐城文派提炼完善了康熙选家的古文文体论,使古文定义趋于规范明确,试图改进古文选本编纂体例;桐城文派关于古文义理与艺术要素之关系的阐释倾向康熙古文选家的调和论,以义理为古文要旨,又认为义理与各艺术要素可兼容共存,反对以单一标准缩小古文的成长空间。二者的古文功用论如出一辙,都认为学习古文有益于时文写作,又于举业之外有更高的理想,指出学习古人文章是提高修养的关键所在。康熙时期古文选本体现的古文文体论、义理观、功用论是考察早期桐城文派文章思想形成的因素之一,显示出清初古文选本在选本发展史与文学思想史上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熙时期 古文选本 桐城文派 文章思想 关系考察
下载PDF
论古代散文教学与大学生爱国思想的培养
16
作者 魏世民 《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1-4,共4页
中国古代散文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利用古代散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家国情怀,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立志报国、为国牺牲的奉献精神。实践... 中国古代散文是中国优秀的文化遗产,利用古代散文教学进行爱国主义宣传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它不仅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的爱国之情和家国情怀,也有利于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自信心,更有利于培养他们立志报国、为国牺牲的奉献精神。实践证明:充分利用好古代散文教学对培养学生高尚的情感、崇高的人格及正确的价值观有重要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代散文 大学生 爱国思想
下载PDF
学科融合视角下的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初探 被引量:1
17
作者 霍梦瑶 《成才之路》 2023年第12期117-120,共4页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学科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应从学科融合视角出发,将古诗文教学与数学、音乐、美术、思想品德以及科学等课程进行融合,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打破学科间的边界,确保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古... 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学科融合已是大势所趋,语文教师在开展古诗文教学时,应从学科融合视角出发,将古诗文教学与数学、音乐、美术、思想品德以及科学等课程进行融合,突破传统语文教学模式,打破学科间的边界,确保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在古诗词教学中得到培养和锻炼,使得“立德树人”“全面发展”等教育教学目标得到落实与实现,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坚实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科融合 小学语文 古诗文教学 立德树人 成长成才
下载PDF
清代坊刻古文选本批评论
18
作者 杨奔奔 《安康学院学报》 2023年第3期33-37,共5页
古文选本尤其是坊刻古文选本与商业出版存在密切联系。坊刻古文选本的商业生产导致诸多编纂问题,清代古文选家对其存在的编辑体例不精、评点套评、编纂同质化等问题提出诸多批评。但坊刻古文选本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坊本为多数古文选本... 古文选本尤其是坊刻古文选本与商业出版存在密切联系。坊刻古文选本的商业生产导致诸多编纂问题,清代古文选家对其存在的编辑体例不精、评点套评、编纂同质化等问题提出诸多批评。但坊刻古文选本具有一定的历史价值,坊本为多数古文选本的直接选源和参考标准,满足了下层知识分子的阅读需求,推动了出版的发展。清代古文选家的坊刻古文选本批评,展示出一般选家的价值取向,有助于挖掘面向大众的古文选本作为一般出版读物对于人们知识、思想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坊刻古文选本 历史价值
下载PDF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育的策略
19
作者 李家思 《当代教研论丛》 2023年第6期116-119,共4页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及人生态度有着积极的影响,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经典古代诗文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高尚道德情操,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我国人民的价值观及人生态度有着积极的影响,高中语文教材中选编的经典古代诗文具有独特的文化价值,在高中语文教学中融入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有利于弘扬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传承高尚道德情操,有效提升学生思想道德水平。因此,文章分析了教材中课文的特征和思想内涵挖掘其中蕴含的优秀传统文化,结合高中生在新时代发展的特点,将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中语文教学中,以增强学生的民族文化认同感,弘扬民族精神,提高文学素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统文化 高中 语文教材 古代诗文
下载PDF
论唐文“三变”史观与文学代际演变
20
作者 许结 《文艺理论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1-42,共12页
文学“三变”说由《新唐书·文艺传序》提出,专指唐文三变,这与宋人文学史观的形成有极大的关联。追踪其源,又与汉人的三代文质观承接,宋人对韩、柳古文的赞述,是渊承《汉书·儒林传序》中汉人对孔子与“六经”的推尊,其核心是... 文学“三变”说由《新唐书·文艺传序》提出,专指唐文三变,这与宋人文学史观的形成有极大的关联。追踪其源,又与汉人的三代文质观承接,宋人对韩、柳古文的赞述,是渊承《汉书·儒林传序》中汉人对孔子与“六经”的推尊,其核心是“一王法”思想由“儒林”向“文艺”的变移。唐文“三变”之“变”,关键在尊“统”,其中由道统到文统,由文统回归道统的交互书写,正是汉、宋两朝论儒术与文艺内涵的逻辑演进。而“三变”说作为文学发展的重要指向,凸显的是中国古代文学批评代际演变的历史价值与现实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文三变 三代文质 一王法 道统与文统 文学代际演变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