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题名论敦煌乐谱中的西域古曲
被引量:9
- 1
-
-
作者
陈应时
-
机构
上海音乐学院音乐学系
-
出处
《文化艺术研究》
2008年第1期97-109,共13页
-
文摘
在敦煌乐谱的第二组、第三组中各录有一首以古代西域伊州(今新疆哈密一带)命名的乐曲;在第一组、第二组中尚各录有一首《倾杯乐》。这两首乐曲和西域音乐家曹妙达在隋朝宫廷传授的《倾杯曲》、西域音乐家裴神符在唐朝宫廷所作的琵琶曲《倾杯乐》同名。敦煌乐谱第一组10曲所用的音阶和现今新疆传存的维吾尔木卡姆音阶基本相同。以上可证,这些古曲和西域音乐有着密切的关系。此外,这第一组乐曲中的第2、5曲所用的音阶为八声音阶。据北宋陈《乐书》记载,这种音阶源于西域龟兹筚篥,《隋书.音乐志》所载郑译向龟兹音乐家苏祗婆学了龟兹琵琶后所创的"八音之乐",亦属这一音阶体系。这种具有西域特色的音阶,在敦煌乐谱中尚有公元933年之前实际存在的古曲可作证据,故今天我们应还其历史面貌,称其为"龟兹音阶"。
-
关键词
敦煌乐谱
西域古曲
龟兹乐
八音之乐
龟兹音阶
-
Keywords
Dunhuang music notes
ancient music pieces in the Western Regions
Qiuci music
eight -category music
Quici Scale
-
分类号
J612.1
[艺术—音乐]
-
-
题名《伊州》考
- 2
-
-
作者
王安潮
-
机构
安徽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
出处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10年第3期18-24,共7页
-
文摘
在唐代大曲中,《伊州》曲是边地类大曲中最重要大曲之一。它从"丝绸之路"传入内地,其中带有较强的古龟兹音乐风格。通过对《伊州》大曲的全面考索,厘清了它发生发展的历史线脉,并通过古谱解译和古今对其的评析,剖析了其音乐本体的特点。
-
关键词
隋唐俗乐
边地大曲
龟兹古韵
丝绸之路音乐史
-
Keywords
Folk music of Sui and Tang dynasty
Borderland big music
Ancient charming of Qiuci
Music history of Silk Road
-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
-
题名龟兹民间鼓吹乐东渐流变与户县遗存调查及思考
被引量:1
- 3
-
-
作者
耿朝晖
-
机构
陕西户县文化体育广播电视局
-
出处
《新疆艺术学院学报》
2008年第4期11-13,共3页
-
文摘
龟兹民间鼓吹乐在汉时传入西安,今天遗留在西安京畿户县一带的龟兹音乐遗存很多。本文比较详细地调查了户县龟兹音乐的遗存分布与现状,并从库车与户县"非遗"工作交流的角度,对龟兹民间鼓吹乐东渐流变这一问题进行了思考。
-
关键词
古龟兹乐
户县遗存
调查
-
Keywords
Ancient Qiuci music
Inheritance of Hu County
Investigation
-
分类号
J609.2
[艺术—音乐]
-
-
题名龟兹舍利盒上的乐舞——“苏幕遮”乐舞图像学探究
- 4
-
-
作者
韦亦珺
何卫
-
机构
西北师范大学音乐学院
兰州城市学院音乐学院
-
出处
《北京舞蹈学院学报》
CSSCI
2020年第3期75-79,共5页
-
文摘
对"苏幕遮"的研究涉及错综复杂的地域、民族、宗教、历史等。"苏幕遮"只作为词牌名流传下来,其艺术形式只能通过相关的历史文献、考古图像和文物去探索。龟兹乐舞图舍利盒出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库车县,现存于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是有关"苏幕遮"的重要出土文物。文章采取图文对照的方法研究"苏幕遮"的源起、文化背景及乐舞图。
-
关键词
苏幕遮
龟兹
西域乐舞
泼寒胡戏
浑脱
-
Keywords
Su-mu-zhe
Qiuci
music and dance of the Western Regions in ancient China
pohanhuxi
huntuo
-
分类号
J709
[艺术—舞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