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8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alysis of Strategies to Improve Traffic Conditions in the Ancient Urban Area of Suzhou 被引量:2
1
作者 曹国华 崔功豪 《Journal of Southeast University(English Edition)》 EI CAS 2002年第2期148-153,共6页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first analys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ituation of land use, structure of travel mode and road network by apply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system engineering meth... In this paper, the authors first analyse the problems existing in the situation of land use, structure of travel mode and road network by apply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traffic engineering and system engineering methods. Then, the authors make it clear the strategies to be adopted for solving the existing traffic problems in the ancient urban area of Suzhou(AUAS), namely insisting on the goal based strategy; the strategy to develop the public transit system in priority and decreasing the demand on cars from the view point of land use strategy. On the basis of such analysis the authors put forth proposals about major measures to be taken to improve traffic conditions of the AUAS, such as construction of express artery ring around the ancient city, appropriate transformation of the roads in the AUAS and rational distribution of car parking areas at the outskirt, which are of positive significance in guiding the protection of the AUAS and transportation construction. In this paper, specialized software is used to establish criteria for the construction scale and extent analysis and evalua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construction project, which is of some reference significance to the transformation of old urban areas in other citi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cient urban area of suzhou traffic problems STRATEGY
下载PDF
互联网背景下地方高校的外国建筑史教学探索
2
作者 楚超超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11期213-215,共3页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挑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地方高校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如何有效发挥互联网教学资源并凸显地方高校自身的教学特色,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苏州科技大学“外国古代建筑史”课程... 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挑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针对地方高校建筑史课程的教学改革,如何有效发挥互联网教学资源并凸显地方高校自身的教学特色,对于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以苏州科技大学“外国古代建筑史”课程改革探索为例,制定了“双线并行”的教学模式和“通史+专题”教学结构,凸显了苏州科技大学建筑学专业“宽基础、重实践”的教学特点。这种教学探索做到了因材施教,拓宽了学生视野,并且凸显了地方高校的教学特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国古代建筑史 苏州科技大学 课程改革 教学模式和结构 教学特色
下载PDF
古城区内老旧小区更新改造模式及政策导向探究——以苏州古城区为例
3
作者 董凤华 徐进亮 《建筑与文化》 2024年第4期178-181,共4页
近年来,古城区内的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问题是城市更新的研究重点,文章通过对近几年苏州古城区内老旧小区的改造行动和现状的全面调研,将其分为三类,分别为完善类、残损类和残破类。并通过对苏州古城区的文化定位、人群定位进一步确定了... 近年来,古城区内的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问题是城市更新的研究重点,文章通过对近几年苏州古城区内老旧小区的改造行动和现状的全面调研,将其分为三类,分别为完善类、残损类和残破类。并通过对苏州古城区的文化定位、人群定位进一步确定了老旧小区更新改造的功能和方向定位,从而对三类老旧小区提出了针对性的更新改造建议和古城人群调整策略。最后,根据以苏州古城区为例的策略研究,对城市更新中古城区内老旧小区的更新改造提出了多个层面的政策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 古城 老旧小区 更新改造 政策
下载PDF
普通历史地段的保护更新策略探索——以苏州古城历史地段为例 被引量:1
4
作者 张亦凡 《城市建筑》 2024年第3期20-22,37,共4页
普通历史地段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历史价值和风貌完整性与历史文化街区存在一定差距,其游离于保护体系之外,面临着法规制度不完善、更新模式有待创新和物质空间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如何保护普通历史地段,是亟待解决... 普通历史地段是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其历史价值和风貌完整性与历史文化街区存在一定差距,其游离于保护体系之外,面临着法规制度不完善、更新模式有待创新和物质空间环境恶化等问题。因此,如何保护普通历史地段,是亟待解决的问题。以苏州古城历史地段为例,通过对苏州古城历史地段的现状问题进行分析,针对性地提出苏州古城历史地段保护更新的策略,希望为其他城市普通历史地段的保护与更新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普通历史地段 苏州古城历史地段 现状问题 保护与更新
下载PDF
唐宋诗词中苏州古城意象营构要素及其特征研究
5
作者 束子荷 《黄山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92-96,共5页
以文本量化分析法为主导,借助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统筹性分析理论,以描述苏州古城的唐宋诗词为载体,系统梳理苏州古城意象的营构要素及特征。研究发现,苏州古城在唐宋诗词中的城市意象构成要素可分为自然山水、历史建筑和园林、... 以文本量化分析法为主导,借助凯文·林奇《城市意象》统筹性分析理论,以描述苏州古城的唐宋诗词为载体,系统梳理苏州古城意象的营构要素及特征。研究发现,苏州古城在唐宋诗词中的城市意象构成要素可分为自然山水、历史建筑和园林、其他区域三类,进而形成了天人合一的文化内涵、丰富鲜明的层级系统、别具一格的水乡风情等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唐宋诗词 城市意象 空间营构 苏州古城
下载PDF
基于Logit模型和宏观交通模型的规划目标实证
6
作者 包渊秋 庄楚天 《黑龙江交通科技》 2024年第3期131-134,共4页
近年来苏州市机动化出行水平不断提升,古城核心区出行品质逐年下降,相关规划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古城交通发展目标以提升出行品质,但相关规划由不同部门分别编制,规划各自实施后是否均能达成目标缺乏验证。利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居民出行... 近年来苏州市机动化出行水平不断提升,古城核心区出行品质逐年下降,相关规划从不同角度提出了古城交通发展目标以提升出行品质,但相关规划由不同部门分别编制,规划各自实施后是否均能达成目标缺乏验证。利用多项Logit模型分析居民出行选择特征,并利用宏观交通模型分析各规划实施后规划目标是否能够达成。结果表明,持续提升包括轨道交通、常规公交在内的公共交通服务水平有助于降低小汽车使用率,但与相关规划目标相比仍存在一定差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城 多项Logit模型 宏观交通模型 出行方式 规划目标
下载PDF
苏州古城道路造型树景观的应用研究——以干将路为例
7
作者 王知知 马建武 王佳欣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3期199-202,共4页
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古城区中有大量道路造型树景观的营造,并逐渐成为城市风貌特色。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分析苏州造型树景观的应用背景,并以古城中最早进行全面造型树景观建设的干将路为例,研究造型树景观的应用状况及其营造原因。... 历史文化名城苏州的古城区中有大量道路造型树景观的营造,并逐渐成为城市风貌特色。通过文献研究与实地调研分析苏州造型树景观的应用背景,并以古城中最早进行全面造型树景观建设的干将路为例,研究造型树景观的应用状况及其营造原因。研究结果显示,苏州古城道路造型树景观的营造是有其历史背景、文化条件与现实基础的。道路造型树景观既是苏州园林、盆景风尚的延续,也是本土特色文化展示与道路文化价值提升的一种方式,更是苏州古城整体风貌保护的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绿化 造型树景观 城市风貌 苏州古城
下载PDF
城市更新背景下苏州古城低效居住用地激活路径研究
8
作者 金舒涵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0期44-48,共5页
苏州古城更新发展已迈入“有机更新和活化利用”的新阶段,文章通过梳理古城低效居住用地的整体现状,分析得出当前古城低效居住用地更新面临房屋产权复杂、更新实施难、居住环境不佳等问题,导致社会问题增生、空间分布不均、难以集中统... 苏州古城更新发展已迈入“有机更新和活化利用”的新阶段,文章通过梳理古城低效居住用地的整体现状,分析得出当前古城低效居住用地更新面临房屋产权复杂、更新实施难、居住环境不佳等问题,导致社会问题增生、空间分布不均、难以集中统一更新等现实困境。对此,将古城低效居住用地划分为四类,分别从居住环境改善、公共服务设施完善、静态交通组织、物业安全管理等方面提出更新改造方法,并以住房产权归属为基准,与低效居住用地更新分类情况叠合,得出各类低效居住用地内不同产权形式住房的更新实施路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低效居住用地 激活路径 苏州古城
下载PDF
古城更新语境下的低效工业用地评价体系及更新模式研究——以苏州古城为例
9
作者 李睿一 《城市建筑》 2024年第19期72-75,99,共5页
我国城市发展已步入追求“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存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古城保护与发展面临着双重要求。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围绕经济效益、空间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的目标,构建了低效工业用地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专家打分法对... 我国城市发展已步入追求“高质量”的新型城镇化存量发展阶段。在此背景下,古城保护与发展面临着双重要求。本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围绕经济效益、空间效益、环境效益三个方面的目标,构建了低效工业用地综合评价体系,并利用专家打分法对指标之间的关系两两打分,确定指标权重。将评价体系运用于苏州古城的实践中,得出每块低效工业用地的综合评价得分,并进行聚类分析,最后针对不同类型的低效工业用地提出差异化的更新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更新 低效工业用地 苏州古城 评价体系
下载PDF
系统论视角下苏州古城低效居住用地识别研究
10
作者 孙丽霞 《城市建筑》 2024年第20期101-104,共4页
居住用地作为城镇建设用地的主要部分,影响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文章立足于系统论,以苏州古城区为例,在厘清系统论及苏州古城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影响古城居住用地低效利用的因素,并利用相关数据信息,有效识别苏州古城低效居... 居住用地作为城镇建设用地的主要部分,影响城市空间组织结构的发展方向。文章立足于系统论,以苏州古城区为例,在厘清系统论及苏州古城现状的基础上,总结分析影响古城居住用地低效利用的因素,并利用相关数据信息,有效识别苏州古城低效居住用地。一方面,可将识别结果作为未来苏州古城更新时序的依据;另一方面,可有针对性地为居住用地更新改造工作指明方向,寻找重点,为后期更新规划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论 低效居住用地 识别 指标体系 苏州古城
下载PDF
城市更新视角下苏州古城文化馆空间设计研究
11
作者 许靖熙 陆晓霞 《丝网印刷》 2024年第8期61-63,共3页
研究基于城市更新的要求和苏州古城的特点,旨在探索文化空间与城市发展之间的联系以及在保护古城历史风貌的基础下,通过综合性设计策略提升文化馆空间质量,实现功能升级和文化传承,为城市更新提供持久动力。
关键词 城市更新 空间设计 苏州古城文化馆
下载PDF
历史文化名城道路造型树景观文化价值评价——以苏州古城干将路为例
12
作者 王知知 马建武 《园林》 2024年第7期108-116,共9页
苏州古城道路景观运用大量造型树的做法很有地域特色,但受多重矛盾影响,道路景观建设过程中对造型树景观的文化价值缺乏认识,导致景观品质降低,特色逐渐消弭。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构建苏州古城道路造型树景观文化价值评... 苏州古城道路景观运用大量造型树的做法很有地域特色,但受多重矛盾影响,道路景观建设过程中对造型树景观的文化价值缺乏认识,导致景观品质降低,特色逐渐消弭。研究使用层次分析法和模糊综合评价,构建苏州古城道路造型树景观文化价值评价体系,以科学认识其文化价值,并选取古城中具有代表性的干将路进行评价分析,其造型树景观文化价值构成中艺术价值、现今价值、历史价值评价相对较低,存在明显问题。由此提出4条策略:(1)恢复传统造型树景观风格,提升历史延续性价值;(2)突出造型树主景地位,因地、因景制宜以提升园林艺术价值;(3)注重意境营造,增进文化内涵以提升文化关联价值与园林艺术价值;(4)注重造型养护管理,以提升造型艺术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市道路绿化 造型树景观 文化价值评价 历史文化名城 苏州古城
下载PDF
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建构——基于苏州古城案例的混合方法研究 被引量:33
13
作者 周永博 程德年 +1 位作者 胡昕 魏向东 《旅游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7期85-95,共11页
近年来,苏州古城围绕本土生活方式打造目的地品牌,为苏州传统的"天堂苏州,东方水城"旅游目的地品牌赋予了新内涵,一种围绕"苏式生活"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被逐步建构起来。在致力打造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过... 近年来,苏州古城围绕本土生活方式打造目的地品牌,为苏州传统的"天堂苏州,东方水城"旅游目的地品牌赋予了新内涵,一种围绕"苏式生活"的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被逐步建构起来。在致力打造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品牌的过程中,目的地形象对其品牌个性究竟有何影响?如何依托目的地形象发展目的地品牌个性?针对这两个问题,论文简要回顾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品牌个性研究进展,在此基础上采用深度访谈、扎根理论、问卷调查、统计分析相结合的"混合方法",一方面,依托质性材料,采用扎根理论分析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形象及其品牌个性的基本结构,另一方面,根据问卷调查数据,采用结构方程模型验证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形象对其品牌个性的建构效应。研究表明:游客对苏州古城旅游目的地形象认知主要包含游憩功能、空间格局、文化氛围、文化创意、文化功能5个方面,而游客对其生活方式型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认知则主要体现在生活氛围、生活状态、生活品质3个维度。在依托"苏式生活"推动旅游目的地品牌化进程中,苏州古城旅游目的地形象5大因素对其目的地品牌个性均有显著影响。在此基础上,研究提出依托苏州古城旅游目的地品牌形象建设,培育和发展生活方式型目的地品牌个性的导向和对策,为同类型旅游目的地品牌个性培育提供理论和实践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 目的地 形象 品牌个性 生活方式 苏州 古城
下载PDF
优化人口结构 恢复古城活力——苏州古城人口发展引导研究 被引量:10
14
作者 殷景文 钮卫东 许业和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0-53,共4页
苏州在"全面保护古城风貌"方针指导下,30多年来,名城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古城功能进一步提升、人口得到疏解,已实现控制古城人口的规划目标,但古城发展能力却明显不如周边新区。本次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寻找古城发展... 苏州在"全面保护古城风貌"方针指导下,30多年来,名城保护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古城功能进一步提升、人口得到疏解,已实现控制古城人口的规划目标,但古城发展能力却明显不如周边新区。本次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寻找古城发展困境与古城人口的关系,从现状人口特征分析入手,从恢复古城活力的角度出发,对古城各类人口进行合理引导,力求使古城人口结构得以优化,从而促进古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城 人口 引导
下载PDF
主导公交优先 管控交通需求——苏州古城绿色交通体系的构建 被引量:11
15
作者 樊钧 李锋 《城市规划》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54-57,共4页
把握苏州市成立全国惟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这一机遇,《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提出以全面的名城保护观为指导思想,在古城构建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体系,合理管控交通需求,建设现... 把握苏州市成立全国惟一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示范区"这一机遇,《苏州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2013-2030)》提出以全面的名城保护观为指导思想,在古城构建以公共交通和慢行交通为主的综合交通体系,合理管控交通需求,建设现代绿色交通的展示区,从"公共交通、人本交通、低碳交通、智慧交通、可控交通和特色交通"等方面入手制定综合性交通政策和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名城保护 绿色交通 苏州古城
下载PDF
苏州古城传统街巷及整体空间形态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相秉军 顾卫东 《现代城市研究》 2000年第3期26-27,共2页
本文对苏州古城的传统街巷空间和古城整体空间的构成进行了分析,并总结其特点,提出应在苏州古城更新改造过程中注意保留和发扬传统的空间构成手法,从根本上更好地保护古城风貌。
关键词 古城 街巷 空间 特色 苏州
下载PDF
基于健康促进的支持性步行环境设计研究——以苏州环古城河步道改造设计为例 被引量:27
17
作者 雷诚 李锦 《中国园林》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63-67,共5页
现代健康理念拓展了步行环境内涵,亟待探索面向健康促进的步行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基于国内外步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辨析整体健康理念的演变,厘清了步行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联因素,提出从区域交通、步行需求和环境体验3个层次构建健... 现代健康理念拓展了步行环境内涵,亟待探索面向健康促进的步行环境设计理论与方法。基于国内外步行理论思考和实践总结,辨析整体健康理念的演变,厘清了步行环境与健康之间的关联因素,提出从区域交通、步行需求和环境体验3个层次构建健康促进的支持性步行环境设计理论框架。通过苏州环古城河步行道改造设计案例实证研究表明,从“交通体系、空间特色、服务设施、景观质量”四方面进行步行环境改造设计,将片段化景观打造成完善的健康支持体系,有效实现环境健康、个体健康与社会健康的良性循环,全面提升城市公共健康和环境品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景园林 健康促进 支持性步行环境 苏州环古城河 改造设计
下载PDF
苏州古城区地面温度分析及在城市规划中的作用 被引量:5
18
作者 王跃 陈德超 +1 位作者 伍燕南 史守正 《苏州科技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4期75-80,共6页
利用ASTER热红外遥感数据,定量分析了苏州市古城区地面温度分布特征,研究显示:2005年春古城区白天地面温度差异在15℃以上,按影像像元值的空间聚集情况,城内地面温度可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区。结合实地调查与QuickBird影像判读,分析... 利用ASTER热红外遥感数据,定量分析了苏州市古城区地面温度分布特征,研究显示:2005年春古城区白天地面温度差异在15℃以上,按影像像元值的空间聚集情况,城内地面温度可分为高、中、低3个等级区。结合实地调查与QuickBird影像判读,分析了城区地面温度空间变化与下垫面植被、水体及建筑物分布的对应关系,发现城内地面极端高温位于露天体育场,极端低温位于护城河道最宽部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古城区热岛效应对居民生活环境及古城文化遗存的影响。降低古城区人口密度、清理民宅外围临时搭建、进行气流廊道的研究与建设、进行自行车专用道路建设以及合理绿化是缓解古城区热岛效应的有效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市古城区 地面温度 城市热岛 ASTER数据
下载PDF
徐宿地区震旦纪地质事件及其成因讨论 被引量:31
19
作者 潘国强 刘家润 +4 位作者 孔庆友 吴俊奇 张庆龙 曾家湖 刘道忠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2000年第4期566-575,共10页
徐宿地区震旦系为陆表浅海沉积 ,沉积相以碳酸盐台地相为主。在潮上 -潮下低能沉积中 ,常间有阵发性高能沉积 ,并伴生有异常沉积构造。这些异常沉积构造及同生阶梯状小断裂多为古地震遗迹 ,据此可识别出五个古地震遗迹密集分布层段。在... 徐宿地区震旦系为陆表浅海沉积 ,沉积相以碳酸盐台地相为主。在潮上 -潮下低能沉积中 ,常间有阵发性高能沉积 ,并伴生有异常沉积构造。这些异常沉积构造及同生阶梯状小断裂多为古地震遗迹 ,据此可识别出五个古地震遗迹密集分布层段。在研究区至少有两次浅成 超浅成基性岩浆侵入活动 ,分别发生在早震旦世和晚震旦世。地震事件、岩浆侵入事件与海平面升降有成因联系。研究表明 ,研究区震旦纪地质事件受控于伸展构造 ,地质事件发生于 738.6~ 60 4Ma之间。这一时限与中 -新元古代超大陆Rodinia在 780~ 60 0Ma逐步裂解的时间是一致的 ,因而徐宿地区震旦纪地质事件的起因可能与Rodinia的裂解过程有关。由“古郯庐裂陷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性岩浆侵入 古地震 Rodinia裂解 震旦纪 成因
下载PDF
绅士化视角下苏州古城保护与发展探究 被引量:17
20
作者 王雨村 何江夏 《规划师》 北大核心 2017年第6期106-111,共6页
文章从绅士化的视角对苏州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绅士化虽提升了古城的人居环境,但也导致了古城社会结构分异、居住空间碎片化和公共服务失衡,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共生理念提出了调整社会公共资源、倡导混合居住模式和优化协... 文章从绅士化的视角对苏州古城的保护与发展进行了分析,认为绅士化虽提升了古城的人居环境,但也导致了古城社会结构分异、居住空间碎片化和公共服务失衡,并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共生理念提出了调整社会公共资源、倡导混合居住模式和优化协作治理平台的策略,为古城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绅士化 保护 发展 共生 苏州古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