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Long-term response of living forest biomass to extensive logging in subtropical China
1
作者 Hua Zhou Shengwang Meng Qijing Liu 《Journal of Forestry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9年第5期1679-1687,共9页
Forest disturbance and recovery are critical ecosystem processes,but the temporal patterns of disturbance have not been studied in subtropical China.Using a tree-ring analysis approach,we studied post-logging above-gr... Forest disturbance and recovery are critical ecosystem processes,but the temporal patterns of disturbance have not been studied in subtropical China.Using a tree-ring analysis approach,we studied post-logging above-ground(ABG)biomass recovery dynamics over a 26-year period in four plots with different degrees of logging disturbance.Before logging,the ABG biomass ranged from 291 to 309 t ha-1.Soon after logging,the plots in primary forest,secondary forest,mixed forest and singlespecies forest had lost 33,91,90 and 100%of their initial ABG biomass,respectively.Twenty-six years after logging,the plots had regained 147,62,80 and 92%of their original ABG biomass,respectively.Over the 26 years following logging,the mean CAI(Current annual increment)were 10.1,5.5,6.4 and 10.8 t ha^-1 a^-1 and the average MAI(Mean annual increment)8.7,2.5,5.6 and 7.8 t ha^-1 a^-1 for the four forest types,respectively.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subtropical forests subjected to moderate logging or disturbances do not require intensive management and single-species plantings can rapidly restore the above-ground biomass to levels prior to heavy loggin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omass forest management HARVEST intensity SUBTROPICAL EVERGREEN broad-leaved forest Jiulianshan nature reserve
下载PDF
Close-to-nature and Value-oriented Forest Management in Harbin City, China 被引量:2
2
作者 WU Keyi Harbin Forestry Bureau, Harbin 150076, P. R. China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10年第1期43-52,共10页
The paper came up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technology system, planning and forest governance system of close-to-nature and value-oriented forest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ons on its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 The paper came up with the basic principles, technology system, planning and forest governance system of close-to-nature and value-oriented forest management on the basis of discussions on its concept and theoretical foundation, and finally introduced initial effects of close-to-nature and value-oriented forest management implemented in Harbi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lose-to-nature and value-oriented forest management theory principle management system HARBIN china
原文传递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 in Nature Reserves in China:Problems and Countermeasures 被引量:1
3
作者 CHEN Jie Research Institute of Forestry Policy and Information,Chinese Academy of Forestry,Beijing 100091,P.R.China 《Chinese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2009年第2期12-18,共7页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 is now carried out throughout China with the aim to clarify the property,increase forest farmers' income and motiva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But the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 is now carried out throughout China with the aim to clarify the property,increase forest farmers' income and motivate the development of forestry.But the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 in nature reserves comes to a dilemma.The current implemented laws and regulations provide that forests and trees in nature reserves shall be under strict protection,while the forest farmers hope to improve their livelihood in the reform.The paper discussed the problems encountered in the 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LLECTIVE forest tenure reform nature reserve forest land eco-compensation community co-management
原文传递
Effectiveness of Nature Reserves for Natural Forests Protection in Tropical Hainan: a 20 Year Analysis 被引量:4
4
作者 YU Bowei CHAO Xuelin +2 位作者 ZHANG Jindong XU Weihua OUYANG Zhiyun 《Chinese Geographical Science》 SCIE CSCD 2016年第2期208-215,共8页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ure reserves is a key approach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worldwide.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unified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nature reserves, particularly in China, ... The establishment of nature reserves is a key approach for biodiversity conservation worldwide. However, there is a lack of unified methodology to evaluate the effectiveness of nature reserves, particularly in China, the world′s most populous nation supporting some of the most valuable biodiversity hotspots in the world. In this study, we conducted a long-term and large-scale analysis of the effectiveness of 20 of the earliest nature reserves established in Hainan Province, an island home to among the highest concentration of plants and animals in China. Remote sensing imagery from 1988, 1998, and 2008 were analyzed to investigate the temporal and spatial changes of natural forests in these nature reserves and surrounding areas. We also conducted transition matrix analysis and principle component analysis to identify the driving factors that affect the protection effectiveness of nature reserves. The results were as follows: 1) During the 20-year period from 1988 to 2008, natural forests coverage of the 20 studied nature reserves dropped 2.34 percentage points, whereas the natural forests coverage dropped 11.31 percentage points in a 0–5 km outside reserve buffer and 9.36 percentage points in a 5–10 km outside reserve buffer, indicating a significant inhibitory effect of the nature reserves on the loss of natural forests. 2) Natural forests coverage dropped in 60% of the studied nature reserves during the 20-year period, suggesting a poor protection effectiveness of these reserves, while the coverage proportion showed some increase(0%/yr–5%/yr) in other reserves. 3) Expansion of rubber and pulp forests as part of a booming economy were the main factors affect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nature reserves for conserving natural forests in Hainan Province. The results of this study provide an important empirical basis for the protection of natural forests in Hainan Province, which can be used as a blueprint for nature reserve evaluation in other places in Chin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ature reserve natural forests reserve effectiveness Hainan Province china
下载PDF
Assessment and Management Strategies for Ungulate Population in Jiangxi Ma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Predicting the Prey-base from Empirical Field Data 被引量:1
5
作者 潘国梁 Alice Laguardia +1 位作者 Falk Huettmann 时坤 《Journal of Resources and Ecology》 CSCD 2016年第5期397-403,共7页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reintroducing the South China tiger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in the Jiangxi Ma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ield surveys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prey distribution i... In order to investigate the feasibility of reintroducing the South China tiger (Panthera tigris amoyensis) in the Jiangxi Ma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field surveys were conducted to assess prey distribution in the reserve. Twelve permanent transects were set in three distinct functional zones from February to April 2012 and May to July 2013. A total of 112 ungulate signs were recorded on these transects. In addition, 20 camera traps were used to survey ungulates and predators in 2012, while the following year we extended the survey site by using 30 cameras. Overall, 6641 capture events on 2930 camera days were obtained, presenting a variety of ungulate spe- cies: muntjak (Muntiacus muntjak), tufted deer (Elaphodus cephalophus), serow (Capricornis sumatraensis) and wild boar (Sus scrofa). Population structure and composition of ungulates was compared in different functional zones using a single factor of variance analysis in SPSS software.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in the distribution of un- gulates were recognized between the core zone and experimental zone, but not in other zones due to differences in habitat types and management practices of the nature reserve. Using ArcGIS analysis and Salford Predictive Modeler software, we ran several predictive models to understand which areas are most suitable for ungulates. We conclude that muntjac and wild boar are mainly distributed in the experimental zone, serow are more common in the core zone, while tufted deer are located evenly in the three functional zones. Finally, suggestions for effective and feasible management strategies and techniques for Ma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were recom- mended based on the results and analysis in this stud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outh china tiger Jiangxi Matoushan National nature reserve camera traps UNGULATES SPMmodels management strategies
原文传递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a Minority Village near Gaoligong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6
《Forestry and Society Newsletter》 2001年第1期1-5,共5页
关键词 forest Resources management of a Minority Village near Gaoligong Mountain nature reserve nature
原文传递
基于人地耦合的湖南仙岳山省级森林公园分区管理策略 被引量:1
7
作者 张钢林 龙玲 《湖南林业科技》 2024年第1期73-79,共7页
为探索城市近郊保护地综合保护和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可持续的管理体系,本文以醴陵市城市近郊的湖南仙岳山省级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ASTER GDEM高程数据(N27E113)对保护地进行空间划分,运用ArcGIS中网络分析、服务区构建、空间分析、... 为探索城市近郊保护地综合保护和管理办法,形成科学可持续的管理体系,本文以醴陵市城市近郊的湖南仙岳山省级森林公园为研究对象,基于ASTER GDEM高程数据(N27E113)对保护地进行空间划分,运用ArcGIS中网络分析、服务区构建、空间分析、重要度评价法分析园内道路、周边构筑物所带来的人类活动对保护地各区域的影响及其差异,评估保护地生态功能的服务可达性;基于人地耦合的视角,在50 m×50 m分辨率水平上,将保护地划分为5个功能区域并制定了针对性的管理策略。其中,森林生态系统保育区施行严格封闭管理,森林资源多样性保育区适当进行人为干预保育特色物种,城市森林景观区加强多层、多季相森林景观营造,管理挑战与生境保护区应加强边界管理并划定人为活动影响预警区,有的放矢地开展定期巡视;文化旅游区应适度开发人文、自然景观,促进社区与保护地间的良性循环。本研究在实现城市近郊保护地与城市社区良性互动的基础上,针对仙岳山省级森林公园各区域空间特征、功能及其与城市的关系提出一套科学、可行的管理策略及实现路径,为城市近郊自然保护地的管理工作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郊 自然保护地 分区管理 人地耦合 仙岳山森林公园
下载PDF
近自然森林经营在国家储备林建设中的应用 被引量:1
8
作者 姚庆花 《安徽林业科技》 2024年第2期54-57,共4页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生态安全与木材需求之间的矛盾,协调和维护生态安全与保障木材供应平衡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在简要介绍近自然森林经营原则与措施的基础上,浅析了近自然森林经营原则与国家储备林建设目标... 国家储备林建设是党中央、国务院为解决生态安全与木材需求之间的矛盾,协调和维护生态安全与保障木材供应平衡作出的一项重大战略部署。本文在简要介绍近自然森林经营原则与措施的基础上,浅析了近自然森林经营原则与国家储备林建设目标的一致性,并充分阐述了国家储备林集约人工林栽培、现有林改培和中幼林抚育等体现近自然森林经营的措施,以期为国家储备林可持续经营实践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自然森林经营 国家储备林 应用
下载PDF
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古路板管理站林地质量等级评价
9
作者 韩静 《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 2024年第6期12-16,共5页
文章以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成果数据为基础,按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LY/T 1955-2022)中的林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古路板管理站... 文章以基于第三次全国国土调查的内蒙古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资源专项调查成果数据为基础,按照《林地保护利用规划林地落界技术规程》(LY/T 1955-2022)中的林地质量等级评定方法建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古路板管理站林地质量等级进行评定,分析林地质量等级与林地类型、树种、林龄之间的关系,并提出今后的经营管理建议,以期提高保护区林地资源管理水平,科学高效保护和利用林地资源。结果表明:古路板管理站以Ⅳ级林地为主,面积为25 688.774 8 hm^(2),其次为Ⅲ级林地,面积为4 563.027 8 hm^(2),两者比重之和达到99.59%;大部分Ⅲ级林地集中在乔木林地,且Ⅲ级乔木林地主要集中在天然白桦林,其余天然林与人工林多集中在Ⅳ级林地,林地质量总体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地质量等级 森林经营 古路板管理站 大青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IUCN保护区分类系统与中国自然保护区分类标准的比较 被引量:50
10
作者 王智 蒋明康 +2 位作者 朱广庆 陶思明 周海丽 《农村生态环境》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72-76,共5页
通过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我国分类系统的比较,提出应该根据我国生物多样性、自然及其相关文化资源保护和维持的现状及特点,参照IUCN保护区分类系统,尽快制定出我国新的保护区分类系统。新分类系统应该以保护区主要管理目标为基... 通过对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我国分类系统的比较,提出应该根据我国生物多样性、自然及其相关文化资源保护和维持的现状及特点,参照IUCN保护区分类系统,尽快制定出我国新的保护区分类系统。新分类系统应该以保护区主要管理目标为基本依据,同时综合考虑保护对象的特点及人类干扰程度来确定保护区类型,从而促进保护区的规范管理和进一步发展,实现自然保护与可持续发展的双重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分类 管理 自然保护联盟(IUCN) 中国
下载PDF
我国西北主要天然林经营模式设计 被引量:11
11
作者 惠刚盈 赵中华 +3 位作者 胡艳波 张弓乔 刘文桢 白超 《林业科学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2期155-161,共7页
[目的]研制森林经营模式属于森林经营研究的核心内容。如何将现有的、已被实践检验而富有成效的经营方法与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形成森林经营模式是目前天然林经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方法]将天然林经营的目标设定为保育健康、稳... [目的]研制森林经营模式属于森林经营研究的核心内容。如何将现有的、已被实践检验而富有成效的经营方法与技术进行组装配套,形成森林经营模式是目前天然林经营研究中亟待解决的科学问题。[方法]将天然林经营的目标设定为保育健康、稳定、优质、高效的森林,根据现有林中大径木的多少确定经营类型,基于众多的试验结果或研究成果进行经营措施安排,期望在百年左右的时段内,通过有序调整小树拥挤度、大树均匀性、林分成层性和幼树开敞度,并进行地力维护以及结构化森林经营等技术措施,使现有天然林演变为恒续林。[结果]设计出了3大类20种经营模式,即9种针叶林(松林、云杉林)复层异龄林模式、4种栎类阔叶林模式以及7种松栎(阔)混交林模式。所设计出的天然林经营模式都包含了林分整体经营和单木经营,而在单木经营中均采用了结构化森林经营技术。[结论]研究设计出的20个经营模式为我国西北地区天然林保育提供了既先进又实用的技术指南,也对我国其它地区天然林经营有非常重要的借鉴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林 经营模式 恒续林 结构化经营 西北地区
下载PDF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林扩张遥感监测 被引量:58
12
作者 丁丽霞 王祖良 +1 位作者 周国模 杜晴洲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297-300,共4页
为解决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扩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该自然保护区在1985年,1991年,2003年3个时期毛竹林的面积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区内毛竹林面积以平... 为解决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毛竹Phyllostachys pubescens林扩张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矛盾日益尖锐的问题,应用遥感和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监测该自然保护区在1985年,1991年,2003年3个时期毛竹林的面积及其变化。结果显示,区内毛竹林面积以平均4.47 hm.a-1的增长速度迅速扩张,并有继续快速蔓延的趋势,严重蚕食了周围原始植被(特别是阔叶林分),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该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及珍稀濒危物种的保护。认为毛竹林迅速扩张的原因主要是人为干扰极少,毛竹林盖度大(>79%),林下其他植被更新难等。最后提出了促进生物多样性保护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毛竹林 生物多样性 遥感监测 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下载PDF
华北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被引量:11
13
作者 高广磊 丁国栋 +3 位作者 张佳音 任丽娜 臧荫桐 梁文俊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81-85,共5页
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内1hm2标准地植被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这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华北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优势种白桦混交程度较低,林木空间隔离状况较差,亚优势种... 以河北省木兰围场国有林场内1hm2标准地植被群落调查数据为基础,利用角尺度、混交度和大小比数这3个林分空间结构参数分析了华北土石山区天然次生林林分空间结构特征。结果表明,优势种白桦混交程度较低,林木空间隔离状况较差,亚优势种和伴生树种混交程度普遍较高,林分混交形式以零度和弱度混交为主,平均混交度为0.400。林木个体大小分化明显,各树种平均大小比数排序为:华北落叶松>花楸>蒙古栎>棘皮桦>白桦>青杄>山杨>油松>华北五角枫。群落内多数林木处于随机分布状态,但林分平均角尺度为0.562,属团状分布。依据天然次生林空间结构特征,分析预测了群落演替趋势,并提出森林经营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次生林 林分结构 森林经营 华北土石山区
下载PDF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 被引量:11
14
作者 孔洋阳 韩海荣 +1 位作者 康峰峰 王清春 《浙江农林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55-62,共8页
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目前正受到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严重影响。为衡量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程度,以吉林省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实地调查及文献... 自然保护区作为保护具有代表性的生态系统及珍稀濒危物种而划定的特殊区域,目前正受到当地社会经济活动的严重影响。为衡量社会经济活动对自然保护区的影响程度,以吉林省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结合实地调查及文献资料分析,从保护区内社会经济活动程度、湿地环境状况、保护对象状况3个方面的12个评价指标进行了综合评价。该保护区保护对象水鸟的状况良好,湿地状况受气候影响较大,并受到石油开采影响程度正逐渐减小,而畜牧业及种植业对其影响逐渐显现。自然保护区生态评价最终结果等级为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经理学 莫莫格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层次分析法 生态评价
下载PDF
世界森林的数字地球监测 被引量:15
15
作者 陈述彭 程维明 《遥感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21-326,T001,T002,共8页
介绍中国风云气象卫星FY 1,FY 2对地观测数据应用于全球森林资源的分类监测。讨论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全球森林资源再分配的新战略。以全球观点 ,分析贵州省的森林资源特色及其对世界的特殊贡献。评价 2 1世纪中国森林数据库与林业管理信... 介绍中国风云气象卫星FY 1,FY 2对地观测数据应用于全球森林资源的分类监测。讨论中国加入WTO以后对全球森林资源再分配的新战略。以全球观点 ,分析贵州省的森林资源特色及其对世界的特殊贡献。评价 2 1世纪中国森林数据库与林业管理信息系统的规划与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指数 森林资源再分配 国家森林公园 林业管理信息系统 森林遥感 数字地球
下载PDF
自然保护区资源的分类管理研究 被引量:3
16
作者 王祖良 沈月琴 +2 位作者 丁丽霞 徐良 程晓渊 《浙江林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736-740,共5页
通过近50 a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经费不足,自然保护区普遍开展了开发活动,出现了无序、违反生态规律的掠夺式开发。这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部分自然资源的枯竭。为妥善解决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开发的... 通过近50 a的发展,我国的自然保护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但由于经费不足,自然保护区普遍开展了开发活动,出现了无序、违反生态规律的掠夺式开发。这直接导致了生态环境的破坏和部分自然资源的枯竭。为妥善解决自然保护区资源保护与开发的矛盾,按照自然保护区资源的特点,提出了自然保护区资源的有形资源、无形资源分类方法,并阐述了无形资源无形性、资产性、垄断性、利用的长期性、价值的不确定性和内涵的发展性等特征。以天目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提出了自然保护区无形资源常见类型:名称、动植物种质资源、景观视觉欣赏、自然声音和森林精气等。根据自然保护区有形资源价值无限,无形资源价值量化的思路,提出了有形资源资源性管理和无形资源资产化管理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林业工程 自然保护区 有形资源 无形资源 资源性管理 资产化管理
下载PDF
我国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法律制度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被引量:17
17
作者 周训芳 吴晓芙 《林业经济问题》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307-311,共5页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的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法律制度,片面强调自然保护的一面,而漠视了土地经济功能的发挥和自然保护区土地的财产属性。政府因财政负担能力有限,将土地经营管理权授予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意味着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可以利... 我国现有法律法规中的自然保护区土地权属法律制度,片面强调自然保护的一面,而漠视了土地经济功能的发挥和自然保护区土地的财产属性。政府因财政负担能力有限,将土地经营管理权授予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意味着自然保护区管理机构可以利用行政管理权、土地经营权集于一身的便利,追逐土地利益。法律所追求的自然保护目标难以实现,而自然保护区土地利益并未服务于解决社区贫困问题,造成了社区与政府之间长期的利益冲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土地权属 林权 土地所有权 土地经营权
下载PDF
我国西北5省(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分布特征和类型结构分析 被引量:3
18
作者 刘广超 陈建伟 崔国发 《西部林业科学》 CAS 2006年第1期52-55,共4页
通过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北5省(区)已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级别特征的论述及其类型结构的分析表明,此西北5省(区)自然保护区的平均数量尚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且各省区分布不均衡;保护区的类型比较齐全,国... 通过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新疆西北5省(区)已建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的数量、面积、级别特征的论述及其类型结构的分析表明,此西北5省(区)自然保护区的平均数量尚未达到全国的平均水平,且各省区分布不均衡;保护区的类型比较齐全,国家重点保护的一、二级野生动植物在已建的自然保护内已得到了很好的保护。但自然保护区的布局有待进一步合理化;据此,提出了加强保护区的网络化建设,扩建已有的保护区,将具有重要意义的省级自然保护区升级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北5省(区) 林业系统自然保护区 分布特征 类型结构
下载PDF
中国热带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中土壤和水指标的研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晓慧 洪菊生 +3 位作者 陈永富 黄清麟 黄选瑞 邓华锋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3-36,共4页
在中国热带天然林区域水平和森林经营单位水平应用《ITTO热带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对土壤和水做状态报告,进行适用性评价。结合中国热带天然林地区水土资源情况和森林经营特点,研制中国热带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中的土壤... 在中国热带天然林区域水平和森林经营单位水平应用《ITTO热带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对土壤和水做状态报告,进行适用性评价。结合中国热带天然林地区水土资源情况和森林经营特点,研制中国热带天然林可持续经营标准与指标中的土壤和水指标及其应用手册,并且指出了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带天然林 土壤 可持续经营标准 森林经营 天然林区 林地 水土资源 指标 ITTO 区域
下载PDF
华东地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调查与定量评价 被引量:2
20
作者 夏欣 钱者东 +3 位作者 高艳玲 徐网谷 蒋明康 王智 《生态经济》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200-203,214,共5页
研究基于华东地区549个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数据对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定量评价模型进行修正,用以评价华东地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状况。结果表明:华东地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平均得分为46.35,其中得分低于50的保护区占50%以上,总体处于... 研究基于华东地区549个自然保护区基础调查数据对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定量评价模型进行修正,用以评价华东地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状况。结果表明:华东地区自然保护区管理基础平均得分为46.35,其中得分低于50的保护区占50%以上,总体处于中等偏下水平;其中客观条件平均分值相对较高,人员机构和经费设施平均分值较低,难以完全满足管理需要。针对存在的问题,建议应加快解决土地权属问题,规范管理机构设置及人员配备,完善资金投入渠道、加强经费的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保护区 管理基础调查 定量评价模型 华东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