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4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ategorization and Frequency of Indications for Packed Cell Transfusion in the Preterm Newborn during the Initial Hospital Stay at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A Cross-Sectional Study 被引量:1
1
作者 Shirin Surani Heeramani Lohana +3 位作者 Sheraz Ahmed Rabia Hassan Sapna Kewalani Khalil Ahmed 《Open Journal of Pediatrics》 2021年第4期786-796,共11页
<strong>Introduction:</strong>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acked cell transfusion is a lifesaving procedure in premature babies as they have more complications as compared to babies... <strong>Introduction:</strong> <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Packed cell transfusion is a lifesaving procedure in premature babies as they have more complications as compared to babies who are born at term. Complications related to prematurity increase as gestational age decreases and anemia is one of the complications of prematurity which needs packed cell transfusions. To date, when to transfuse preterm babies and what would be the threshold for hemoglobin and hematocrit is still a point of argument as well as liberal versus restrictive transfusion protocols have been developed but what should be followed still needs more data. In our study, we have observed frequencies of different indications of packed cell transfusion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of a tertiary care hospital. This endeavor will help in the establishment of guidelines regarding transfusion and the threshold on which any intervention should be done also it would be a step towards the identification of preventable causes that lead to transfusion and transfusion-related risks and hazard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Objective:</span></b><b><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o determine the indication of packed cell transfusion and their frequencies in preterm neonate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tudy Design:</span></b><b><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is was a cross-sectional study.</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etting:</span></b><b><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study was carried out in the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NICU).</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Study Duration:</span></b><b><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The duration of the study was 1 year.</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Material and Methods:</span></b><b><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 total of 246 preterm neonates admitted to Aga Khan University Hospital (AKUH)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in the tenure of 1 year, fulfilling the inclusion criteria and requiring packed cell transfusion were included. After the approval from ethical review committee, charts were reviewed for gestational age, birth weight, mode of delivery (normal vaginal or Cesarean-section) were recorded. Indications of packed cell transfusion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infection or sepsis, anemia of prematurity, phlebotomy losses, increase oxygen requirement, hematological causes, other causes of hemorrhage and other causes) were observed and recorded. Pre-transfusion hemoglobin levels (g/dL) and hematocrit levels were also recorded. Other information like number and volume of transfusion and day of life on which transfusion was administered was also documented.</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Results:</span></b><b><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 total of 246 critically ill children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Of t</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he total, 52.8% were baby boys and 47.2% were baby girls. 57% of babies were born via cesarean section and 43% were born via vaginal delivery. Out of total preterm newborns admitted in NICU, 22.8% were extremely preterm, 35.4% were very preterm and 41.9% were late preterm. Mean gestational age was observed to be 31 (±4) weeks and the mean birth weight of newborns was 1500 (±600) grams.</spa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Indications of packed cell transfusion observed in our study are intraventricular hemorrhage 10%, 26% sepsis/infection</span><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 4% hematological disorders, 12.8% anemia of prematurity, 25.2% was related to increase in oxygen requirement, 13% other hematological causes and 9.3% other causes.</span><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Conclusion:</span></b><b><span style="font-family:""> </span></b><span style="font-family:Verdana;">An increase in oxygen requirement and anemia of prematurity were the indications that were observed in the extremely preterm and very preterm groups. Sepsis and increase oxygen requirement are some of the major causes of transfusions observed in the late preterm group. Preventable indications can be one of the areas that can be worked on and will reduce the need for transfusion in preterm babies with subsequent prevention of transfusion-associated risks.</spa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cked Cell Transfusion preterm Neonatal Intensive Care Unit anemia of Prematurity Phlebotomy Losses
下载PDF
早产儿生后7 d网织红细胞相关参数与贫血、胎龄、日龄的关系 被引量:1
2
作者 晏红 周雨露 +1 位作者 王鉴 陈晓霞 《贵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1期1399-1405,共7页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生后7 d网织红细胞(RET)相关参数与贫血、胎龄、日龄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生儿科收治的110例早产儿作为早产儿组,据胎龄分为极早早产儿组、中期早产儿组和晚期早产儿组,62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据早产儿生后7 d内是否... 目的探讨早产儿出生后7 d网织红细胞(RET)相关参数与贫血、胎龄、日龄的关系。方法选取新生儿科收治的110例早产儿作为早产儿组,据胎龄分为极早早产儿组、中期早产儿组和晚期早产儿组,62例足月新生儿作为对照组;据早产儿生后7 d内是否贫血分为贫血组和非贫血组;分别在生后24 h内、第3及第7天时抽取静脉血液2 mL,检测全血标本中的血红蛋白(Hb)、RET比率(RET%)、RET绝对值(RET#)、RET He含量(Ret-He)、未成熟网织红细胞比率(IRF),比较这些指标在不同胎龄组、贫血组和非贫血组的变化。结果各早产儿组新生儿母亲孕期贫血发生率高于足月儿组(P<0.05),贫血组新生儿母亲孕期贫血发生率高于非贫血组(P<0.05);随着早产儿胎龄增加,各胎龄组出生时的Hb、Ret-He增加、IRF降低,生后第3天时RET%、RET#降低(P<0.05);随着日龄增加,各胎龄组都呈现Hb、RET%、RET#、IRF降低,Ret-He先降低、后增加(P<0.05);胎龄越小、贫血发生率越高,极早早产新生儿组贫血发生率高于其他胎龄组(P<0.05);随着日龄增加,非贫血组、贫血组早产新生儿RET%、RET#、Ret-He、IRF降低(P<0.05);与非贫血组同时间点比较,贫血组新生儿出生后第3天时RET%、RET#、IRF升高,Ret-He降低(P<0.05),出生后第7天时IRF升高,Ret-He降低(P<0.05)。结论胎龄越小,早产新生儿贫血发生率越高,IRF越高,Ret-He越低;随着日龄的增加,Hb、RET#、IRF及Ret-He均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贫血 胎龄 网织红细胞 网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
下载PDF
出生脐带延迟结扎对中晚期早产儿贫血的影响 被引量:11
3
作者 朱曦怡 甄宏 李柳青 《广西医学》 CAS 2016年第7期960-961,978,共3页
目的探讨出生延迟结扎脐带对早产儿贫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早产儿的病例临床资料,将延迟脐带结扎(娩出后60 s结扎脐带)的40例早产儿设为试验组,按照临床常规结扎脐带(娩出后15 s内结扎脐带)的40例早产儿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早... 目的探讨出生延迟结扎脐带对早产儿贫血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早产儿的病例临床资料,将延迟脐带结扎(娩出后60 s结扎脐带)的40例早产儿设为试验组,按照临床常规结扎脐带(娩出后15 s内结扎脐带)的40例早产儿设为对照组。观察两组早产儿生后1周及2周血红蛋白水平,对比两组早产儿生后1周贫血发生情况以及住院期间需要输血治疗的情况。结果生后1周,两组的血红蛋白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试验组贫血发生率为5.0%,低于对照组的32.5%(P<0.05)。两组早产儿生后2周血红蛋白均较前明显降低(P<0.05),但对照组明显低于试验组(P<0.05)。试验组的输血率为2.5%,低于对照组的25.0%(P<0.05)。结论出生延迟结扎脐带可以降低早产儿贫血发生率以及输血概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早产儿 脐带结扎 延迟
下载PDF
妊娠期贫血与早产 被引量:17
4
作者 王娟 任爱国 +2 位作者 叶荣伟 郑俊池 刘建蒙 《中国生育健康杂志》 2009年第4期204-206,210,共4页
目的分析妊娠期贫血及严重程度与早产的关系。方法对江苏和浙江省4个县市1995~2000年102489名孕产妇孕期各个阶段贫血与非贫血及不同贫血程度早产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控制年龄、文化程度、孕次、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因素... 目的分析妊娠期贫血及严重程度与早产的关系。方法对江苏和浙江省4个县市1995~2000年102489名孕产妇孕期各个阶段贫血与非贫血及不同贫血程度早产的发生率进行分析;并采用Logistic回归控制年龄、文化程度、孕次、妊娠高血压疾病等因素的影响,估计孕期各阶段贫血严重程度与早产的关联程度。结果孕早期贫血组早产发生率高于孕早期非贫血组,孕晚期贫血组早产发生率低于孕晚期非贫血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孕中期贫血组与孕中期非贫血组早产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1)。孕早期随着贫血程度的增加,早产的风险逐渐升高,重度贫血孕妇早产风险是非贫血孕妇的5.4倍;孕中期非贫血组、轻度贫血组和中度贫血组早产发生率没有明显差别,重度贫血组早产发生率最高,与非贫血孕妇相比早产风险增加60%;孕晚期轻度贫血组早产发生率最低,重度贫血组早产发生率最高,与非贫血孕妇相比早产风险增加30%。结论孕早期轻度以上贫血,孕中、晚期重度贫血与早产风险增加有关;预防孕期贫血应从孕早期开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早产 妊娠 妊娠结局
下载PDF
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赵志斌 林希平 +3 位作者 杨彤 杜娟 李柳杭 赵应斌 《临床儿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56-159,共4页
为评价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将4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国产rhEPO750IU/(kg·w) ,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 ,用药6周 ;对照组未用rhEPO ;两组早产儿... 为评价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效果和安全性 ,将40例胎龄≤34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各20例。治疗组予国产rhEPO750IU/(kg·w) ,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 ,用药6周 ;对照组未用rhEPO ;两组早产儿均口服铁剂。结果显示治疗组用药后血清促红细胞生成素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治疗组血红蛋白、红细胞压积比、网织红细胞均显著高于对照组 (P<0.01) ;血清铁蛋白水平在用药后治疗组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1) ;治疗组输血率较对照组明显减少 (P<0.05) ;治疗组体重增长指标高于对照组 (P<0.05)。研究提示 ,国产rhEPO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 ,且用药安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贫血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防治
下载PDF
促红细胞生成素在极低出生体重儿应用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陈均龙 卢庆晖 +2 位作者 阳红华 张志刚 夏晓芹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贫血及早产儿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57例胎龄<32周,体重<1 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分成治疗组31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出生后第8 d即给rHuEP0 250 U/kg,隔日1次,共4... 目的探讨重组人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极低出生体重儿早产儿贫血及早产儿脑病的疗效。方法选取57例胎龄<32周,体重<1 500 g的极低出生体重儿,分成治疗组31例,对照组26例。治疗组出生后第8 d即给rHuEP0 250 U/kg,隔日1次,共4周。并于纠正胎龄40周时做行为神经测定(NBNA评分)、脑电图(EEG)、自动脑干听觉诱发电位(AABR)及颅脑磁共振扫描(MRI)检查。结果 2组极低出生体重儿出生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Hct)均逐步下降,但治疗组下降程度较对照组轻,在治疗最初2周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Hct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在治疗结束后Hb及Hct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在输血例数及多次输血例数较对照组明显少(P<0.01)。治疗组纠正胎龄40周时NBNA评分得分较对照组高,2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纠正胎龄40周时EEG、AABR及颅脑MRI异常率较对照组低(P<0.01)。结论早期应用rHuEP0不仅可防治或减轻早产儿贫血程度,并可减少早产儿脑病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极低出生体重 促红细胞生成素 贫血 早产 早产儿脑病
下载PDF
乳铁蛋白对34~36周早产儿贫血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 被引量:10
7
作者 陈青青 潘新年 江蕙芸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16年第4期424-427,共4页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34~36周早产儿贫血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将80例广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跟踪的34~36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于1月龄开始服用右旋糖酐铁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同期使用乳铁蛋白胶囊,至矫正年龄1岁... 目的探讨乳铁蛋白对34~36周早产儿贫血及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影响。方法将80例广西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门诊随访跟踪的34~36周的早产儿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于1月龄开始服用右旋糖酐铁分散片治疗,治疗组同期使用乳铁蛋白胶囊,至矫正年龄1岁时观察两组早产儿反复呼吸道感染的发生率,抗生素使用率及感染后住院率并监测治疗前后血红蛋白(Hb)、红细胞压积(Rct)、铁蛋白、血清铁及T细胞亚群、免疫球蛋白的变化。结果治疗后两组间的Hb及Rct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1.78、0.75,均P>0.05),但治疗组的血清铁蛋白(40.61±3.12ng/mL)及血清铁(12.34±2.11μmol/L)均明显高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2.51、2.06,均p<0.05);同时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免疫学指标CD4、CD8、T杀伤细胞(NK)细胞、总T淋巴细胞亚群及血清IgA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t值分别为4.73、4.22、7.04、2.92、3.95,均P<0.05),且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20%),抗生素使用率(17.5%)及感染后住院率(12.5%)均低于对照组(x^2值分别为4.71、4.01、4.58,均P<0.05)。结论乳铁蛋白能有效预防晚期早产儿贫血,且能降低晚期早产儿反复呼吸道感染发生率及感染后住院率,减少抗生素使用,提高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贫血 反复呼吸道感染 乳铁蛋白
下载PDF
重组人类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黄晓虹 陈晓文 +1 位作者 吕回 赖剑蒲 《中国儿童保健杂志》 CAS 2006年第3期286-288,共3页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国产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5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和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大、小剂量组于生后第8 d给予rhuEPO治疗,剂量分别为500 U/(kg·周)和2... [目的]研究不同剂量国产促红细胞生成素(rhuEPO)防治早产儿贫血的疗效及副作用。[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56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和大剂量组、小剂量组。大、小剂量组于生后第8 d给予rhuEPO治疗,剂量分别为500 U/(kg·周)和250 U/(kg·周),每周分3次皮下注射,共6周。三组均于治疗一周后予口服元素铁6 mg/(kg·d)。[结果]三组早产儿生后血色素和红细胞压积均逐渐下降,大剂量组下降幅度最小,对照组下降最明显, 三组差异均有显著性;大、小剂量组于治疗一周后网织红细胞即明显上升,于第4、5、6、7、8周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 (P<0.05、0.01);三组血清铁蛋白生后均呈下降趋势,下降幅度三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于生后第8周(停药后1周)三组差异无显著性;对照组与小剂量组输血例数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大剂量组输血例数较小剂量组和对照组减少, 差异有显著性(P<0.05)。两用药组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国产rhuEPO辅以铁剂可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减少输血次数,且500U/(kg·周)效果优于250 U/(kg·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贫血 促红细胞生成素
下载PDF
妊娠期贫血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关系的meta分析 被引量:13
9
作者 郭志荣 蒋国雄 周永兰 《苏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03年第3期373-377,共5页
目的 为了验证贫血与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关系 ,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方法 通过MED LINE .CBM和人工检索 ,检索了 1975~ 1999年间有关贫血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关系的 14份研究 (发展中国家 2份 ,发达国家 12份 )。按贫血诊... 目的 为了验证贫血与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关系 ,对已发表的文献进行了meta分析。方法 通过MED LINE .CBM和人工检索 ,检索了 1975~ 1999年间有关贫血与早产、低出生体重关系的 14份研究 (发展中国家 2份 ,发达国家 12份 )。按贫血诊断时的孕龄 ,将贫血与早产、低出生体重的比数比 (OR)综合。结果 妊娠早期贫血可轻微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危险 ,两者的综合ORs和 95 %可信限 (CI)分别为 1.4 5 (1.16~ 1.82 )和 1.76(1.4 7~ 2 .0 9) ;妊娠晚期贫血与早产、低出生体重无关 ,综合ORs:早产为 0 .92 (0 .6 9~ 1.2 2 ) ,低出生体重为 0 .77(0 .5 0~ 1.17)。结论 妊娠早期贫血可轻微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危险 ,妊娠晚期贫血不增加早产、低出生体重的危险。但尚需深入的研究以证实这些结论和澄清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期贫血 早产 低出生体重 META分析 诊断
下载PDF
早产儿贫血的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51
10
作者 彭华 童笑梅 《中国当代儿科杂志》 CAS CSCD 2008年第5期589-592,共4页
目的贫血是早产儿生后常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早产儿贫血的病因尚不明确。该文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早产儿贫血的发生与各种围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2005年1月至2006... 目的贫血是早产儿生后常见的现象,严重影响了早产儿的生长发育,甚至危及生命。目前早产儿贫血的病因尚不明确。该文通过回顾性病例对照研究,分析早产儿贫血的发生与各种围产因素的相关性。方法收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儿科2005年1月至2006年12月两年期间生后24h内收入新生儿病房的165例早产儿的临床资料数据,按是否发生贫血,分贫血组和对照组两组,进行与贫血有关的围产因素的分析。结果165例早产儿中发生贫血63例,占总例数的38.1%。贫血组胎龄、出生体重明显低于对照组,分别为32.5±2.0vs33.7±1.9周,1682.7±393.9vs2041.1±510.1g;而采血量、住院天数则明显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2.4±6.5vs6.6±3.6mL/kg,25.6±14.2vs14.1±8.7d,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1);贫血组的危重患儿比例较对照组高(33.3%vs9.8%),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1);贫血组母亲先兆子痫比例较对照组高(44.4%vs28.4%),差异有显著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早产儿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为采血量,与采血量<5mL/kg组相比,5~10mL/kg组OR值为1.737(95%CI:0.699~4.316),P>0.05;10~15mL/kg组OR值为4.141(95%CI:1.573~10.905),P<0.01;≥15mL/kg组OR值为32.267(95%CI:8.053~129.287),P<0.01。结论早产儿贫血与胎龄小、出生体重低、采血量大、住院时间长、病情重、母亲患先兆子痫多种因素有关,而采血量是早产儿贫血发生的危险因素,2周内采血量累计10~15mL/kg组发生贫血的危险性是<5mL/kg组的4倍,≥15mL/kg组发生贫血的危险性是<5mL/kg组的32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贫血 出生体重 胎龄 医源性因素
下载PDF
妊娠期血浆CRH与早产、贫血和肝功损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金丹 刘彦 +1 位作者 倪鑫 孙刚 《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 2003年第1期1-3,共3页
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和早产、贫血、肝功能损害时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orti cotropin releasinghormone ,CRH)的水平以及早产治疗前后CRH水平的变化。方法 以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正常妊娠以及早产等妊娠期疾病时母体血浆CRH水... 目的 探讨正常妊娠和早产、贫血、肝功能损害时血浆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corti cotropin releasinghormone ,CRH)的水平以及早产治疗前后CRH水平的变化。方法 以放射免疫方法测定正常妊娠以及早产等妊娠期疾病时母体血浆CRH水平的变化。结果 早产孕妇各孕周血浆CRH较正常对照孕妇明显升高 (P <0 .0 5 )。经有效药物治疗后 ,血浆CRH明显回落。妊娠期贫血、肝功能损害可使血浆CRH升高 (P <0 .0 5 )。结论 妊娠期血浆CRH水平与早产关系密切 ,有可能成为预测早产的有效指标。以血浆CRH水平预测早产时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放射免疫测定 早产 妊娠期 贫血 并发症
下载PDF
氨基酸螯合铁剂对34-37周早产儿贫血的防治作用
12
作者 龙卉 任锦霞 +1 位作者 衣京梅 许琼 《中国医刊》 CAS 2014年第4期45-47,共3页
目的探讨预防性补充氨基酸螯合铁剂对34周以上早产儿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75例34-37周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不预防服用药物;低铁组生后2周至6个月口服甘氨酸螯合铁[铁元素1mg/(kg·d)];高铁组生后2周至6个月口服甘氨... 目的探讨预防性补充氨基酸螯合铁剂对34周以上早产儿血红蛋白的影响。方法将75例34-37周早产儿随机分为三组。对照组不预防服用药物;低铁组生后2周至6个月口服甘氨酸螯合铁[铁元素1mg/(kg·d)];高铁组生后2周至6个月口服甘氨酸螯合铁[铁元素2mg/(kg·d)]。观察血红蛋白变化情况及服药后反应。结果低铁组、高铁组贫血发生率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性;低铁组、高铁组血红蛋白分别与对照组比较,自生后4个月差异均有显著性。结论34~37周早产儿生后2周至6个月服用甘氨酸螯合铁可预防出现贫血,但剂量增加未提高预防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贫血 氨基酸螯合铁
下载PDF
探讨不同输血量输血治疗早产儿重度贫血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
13
作者 李文莉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8年第6期47-48,共2页
目的研究分析早产儿重度贫血患者接受不同输血量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96例重度贫血早产儿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输血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大剂量输血治疗,对两组的心率、呼... 目的研究分析早产儿重度贫血患者接受不同输血量的治疗效果。方法根据我院的96例重度贫血早产儿进行研究分析,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两组均为48例患者。对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输血治疗,研究组患者接受大剂量输血治疗,对两组的心率、呼吸频率、红细胞计数、血红蛋白水平等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治疗之后,研究组的心率为(135.5±9.4)次/min、呼吸频率为(45.5±5.7)次、红细胞计数为(6.25±0.25)×10^(12)/L、血红蛋白水平为(140.4±5.5)g/L,对照组分别为(160.5±10.9)次/min、(65.5±5.2)次、(5.36±0.28)×10^(12)/L、(105.6±5.8)g/L(t=12.034、17.959、16.427、30.164,P<0.05)。结论重度贫血早产儿接受大剂量输血治疗能够改善其贫血体质,促进心肺功能的恢复,让早产儿能够更好的生长发育,临床中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早产儿 重度贫血
下载PDF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徐英美 张拥军 +2 位作者 刘海樱 程锐 宋韶鸣 《江苏医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8期580-582,共3页
目的 应用不同剂量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 EPO)防治早产儿贫血 ,探讨其最适剂量和疗效。方法  83例孕周 <36周 ,出生体重 <2 5 0 0克早产儿 ,以入院顺序按rhu EPO剂量随机分为第 1组 2 5例 (rhu EPO 75 0IU·kg-1... 目的 应用不同剂量国产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rhu EPO)防治早产儿贫血 ,探讨其最适剂量和疗效。方法  83例孕周 <36周 ,出生体重 <2 5 0 0克早产儿 ,以入院顺序按rhu EPO剂量随机分为第 1组 2 5例 (rhu EPO 75 0IU·kg-1·w-1) ,第 2组 18例 (45 0IU·kg-1·w-1) ,第 3组 2 0例(30 0IU·kg-1·w-1) ,分为每周 3次 ,静脉注射 ,疗程 4周。另设第 4组 2 0例为对照组。结果  4组早产儿生后血红蛋白 (Hb)、红细胞压积 (Hct)渐行下降。第 1组下降最轻 ,第 2组次之 ,对照组最明显 ,经方差分析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网织红细胞 (Ret)明显增高 ,且Ret升高程度和rhu EPO剂量有关 ;治疗后血清EPO浓度以第 1组最高 ,对照组最低 ,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1) ,但第 3组与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 (P >0 0 5 ) ;血清铁 (Fe)生后均逐渐下降 ,治疗各组略低于对照组 ,无显著性差异。结论 早期rhu EPO治疗可提高Hb、Hct、Ret,并且疗效和剂量有关 ,体内充足的铁储备是确保rhu EPO疗效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婴儿 贫血 重组人类促红细胞生成素 防治
下载PDF
输血对贫血早产儿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张琪 赵立娜 《临床输血与检验》 CAS 2018年第2期117-120,共4页
目的探讨输血对贫血早产儿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5年6月胎龄小于34周且首次入住本院NICU并接受输血治疗的早产儿60例为研究对象,对输血早产儿的输血前和输血后24 h内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的生命体征进行... 目的探讨输血对贫血早产儿生命体征及血流动力学的影响。方法纳入2013年1月~2015年6月胎龄小于34周且首次入住本院NICU并接受输血治疗的早产儿60例为研究对象,对输血早产儿的输血前和输血后24 h内呼吸、脉搏、血压、体温的生命体征进行观察;同时记录输血前及输血后24 h内呼吸机参数、氧合参数、乳酸水平及心输血量等的变化。结果与输血前相比,输血后24 h内贫血早产儿的呼吸频率和心率均明显下降(P<0.05)。输血后收缩压、舒张压、平均动脉压、体温较前均无明变化(P>0.05);输血后24 h内贫血早产儿的呼吸机使用参数、乳酸及氧合情况均没有明显变化;输血后左心室输出量(LVO)、每搏输出量(SV)较前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贫血早产儿的心率及呼吸频率在输血后明显降低,而贫血早产儿的其他血液动力学指标及氧合情况则无明显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输血 贫血 早产儿
下载PDF
早产儿输血相关性坏死性小肠结肠炎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7
16
作者 李志敏 李向红 +1 位作者 俆佳鑫 姜红 《中国输血杂志》 CAS 2018年第8期854-858,共5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资料,探讨TA-NEC(Transfusion Associated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TA-NEC)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自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NEC进... 目的回顾性分析早产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NEC)的临床资料,探讨TA-NEC(Transfusion Associated Necrotizing Enterocolitis,TA-NEC)的临床特点及转归。方法对自2013年1月至2017年6月本院收治的早产儿NEC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TA-NEC组(NEC发病前48 h内有输血史)和非输血相关NEC组(NEC发病前48h内无输血史),从临床特点、输血因素等进行比较分析,并对比两组的临床结局和预后。结果研究期间共收治2 775名早产儿,共有46例(1. 66%)发生了NEC,其中12例为TA-NEC,占总NEC的26%(12/46)。TA-NEC组胎龄、出生体重较非输血相关NEC组要低,而发病日龄更晚,差别显著[胎龄(29. 26±0. 38)/(31. 55±0. 42)周],出生体重[(1 200±58. 17)/(1 513. 24±86. 78) g],发病日龄[(28. 67±6. 65)/(17. 03±9. 90) d]。TA-NEC组发病前血红蛋白、红细胞比容更低[(93. 83±6. 81) g/(119. 18±27. 39) g;(28. 69±3. 59)%/(34. 72±7. 39)%,P〈0. 05)]。TA-NEC组发病前均相对稳定,无机械通气、全部达到完全肠内喂养。两组患儿母亲年龄及孕期合并疾病、窒息史、宫内生长发育受限、性别及生产方式、动脉导管未闭、布洛芬应用、败血症、支气管肺发育不良、视网膜病、脑室内出血等没有统计学差异。两组间输注红细胞类型、次数、储存时间、是否来自同一供体及是否辐照没有显著差异。两组间临床表现、转归及预后无显著差异。结论与非输血相关NEC相比,早产儿TA-NEC胎龄更不成熟,出生体重更低,发病日龄偏晚,发病前贫血程度重。但贫血、输血与NEC独立相关性及与其他危险因素的相互关系尚需要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细胞输注 新生儿坏死性小肠结肠炎 早产儿 贫血
下载PDF
早产儿贫血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颜新艳 安蕾 +1 位作者 傅启蒙 张瑛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0年第10期1289-1294,共6页
目的了解早产儿贫血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长治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入院的生后24小时内早产儿的病例资料289例,按其是否发生贫血分为贫血组(181例)、对照组(108例);按其贫血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贫血组(11... 目的了解早产儿贫血的发病率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期间长治市人民医院新生儿科收入院的生后24小时内早产儿的病例资料289例,按其是否发生贫血分为贫血组(181例)、对照组(108例);按其贫血严重程度分为轻度贫血组(116例)、中度贫血组(60例)、重度贫血组(5例),回顾性分析早产儿贫血的影响因素。结果在289例早产儿中,贫血181例,贫血发生率为62.6%,以轻度贫血为主。贫血组的胎龄(Z=-4.483)、出生体重(t=-5.938)和出生血红蛋白(Hb)(t=-10.753)均小于对照组(均P<0.05)。早产儿住院期间最低Hb水平随胎龄的增加而增高(F=26.162,P<0.05),贫血的发生率随胎龄增加而降低(χ^2=19.126,P<0.05);住院期间最低Hb水平随出生体重的增加而增高(F=22.891,P<0.05),贫血的发生率随出生体重增加而降低(χ^2=18.268,P<0.05);与孕母无贫血比较,孕母贫血早产儿的出生Hb(t=3.112)和住院期间最低Hb(t=3.233)均较低,而贫血发生率(χ^2=6.330)较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与孕母无子痫前期比较,孕母子痫前期早产儿的住院期间最低Hb较低(t=2.772),而贫血发生率较高(χ^2=6.10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经Pearson相关检验显示,出生Hb与住院期间最低Hb呈正相关,住院天数、开奶时间、黄疸持续时间、住院期间采血次数(静脉采血总次数、微量采血总次数、采血气总次数)和呼吸机使用时间与住院期间最低Hb均呈负相关(r=-0.525~0.678,均P<0.05)。多因素分析显示,住院天数是早产儿贫血的独立危险因素(OR=1.751,95%CI:1.333~2.299,P<0.05)。结论早产儿贫血发生率较高,出生胎龄越小、出生体重越低,越容易发生贫血,但晚期早产儿也是贫血高危人群。应加强产、儿科合作,严格掌握剖宫产指征,延长胎龄以减少早产儿及晚期早产儿,加强对其监护,缩短住院时间,同时加大妊娠期合并症知识的宣传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贫血 晚期早产儿 影响因素
下载PDF
早产儿贫血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20
18
作者 陈菲 田园 +5 位作者 龚小慧 陈津津 王瑜 杨剑敏 张宇鸣 于广军 《临床儿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852-856,共5页
目的分析早产儿在校正胎龄6月龄时发生贫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门诊随访早产儿校正胎龄6月龄时的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早产儿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入选早产儿124例,其中男70例、... 目的分析早产儿在校正胎龄6月龄时发生贫血的影响因素。方法收集2014年6月至2015年11月门诊随访早产儿校正胎龄6月龄时的血红蛋白检测结果以及其他相关临床资料,分析影响早产儿贫血发生的相关因素。结果共入选早产儿124例,其中男70例、女54例,出生胎龄中位数33.7周,平均出生体质量(1 910±539)g。校正6月龄时38例发生贫血,贫血发生率为30.6%。贫血组和非贫血组的性别、出生胎龄、出生体质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在校正6月龄时的身长、体质量、头围差异也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喂养方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其中贫血组的母乳喂养率较高为65.8%。在不同出生胎龄和不同出生体质量早产儿中,母乳喂养率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产儿在校正胎龄6月龄时的贫血发生与母乳喂养有关,有必要对此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干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贫血 血红蛋白 胎龄 出生体质量 母乳喂养 早产儿
下载PDF
早产儿缺铁性贫血的发生现况及影响因素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张勇 邓慧玲 +2 位作者 王朝晖 李燕晖 马兰 《中国妇幼健康研究》 2022年第2期5-10,共6页
目的了解早产儿缺铁性贫血(IDA)的发生现况,探讨6月龄早产儿IDA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9月出生于西安市人民医院并在儿童保健中心建立高危儿随访档案的230例早产儿(高危早产儿113例,低危早产儿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抽... 目的了解早产儿缺铁性贫血(IDA)的发生现况,探讨6月龄早产儿IDA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20年4月至9月出生于西安市人民医院并在儿童保健中心建立高危儿随访档案的230例早产儿(高危早产儿113例,低危早产儿117例)作为研究对象,同时随机抽取同期常规体检的107例足月儿作为对照组,分析三组儿童生后42天和6月龄发生IDA、小细胞低色素、铁蛋白(SF)缺乏的现况;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6月龄早产儿IDA发生的影响因素。结果早产儿生后42天、6月龄时IDA、小细胞低色素、SF缺乏率均高于足月儿,且高危早产儿均高于低危早产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介于4.088~19.221之间,P<0.05);高危及低危早产儿组中,6月龄的IDA发生率均高于生后42天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995、7.166,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胎龄、出生体重、人工喂养是早产儿6月龄时发生IDA的保护因素(OR值介于0.218~0.609之间,P<0.05),住院天数、母乳喂养、新生儿感染、母孕期贫血是早产儿6月龄时发生IDA的危险因素(OR值介于1.255~4.831之间,P<0.05)。结论与足月儿相比,早产儿,尤其是高危早产儿,更容易发生IDA。加强孕期保健、增大胎龄、减少新生儿感染的发生,缩短住院天数,能有效减少早产儿IDA的发病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缺铁性贫血 胎龄 母乳喂养
下载PDF
延迟脐带结扎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8
20
作者 胡淑华 黄从付 +1 位作者 黄列虎 何旭 《现代医院》 2011年第1期57-58,共2页
目的研究延迟脐带结扎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二组(均为30例)。治疗组出生时延迟脐带结扎时间30 s~2 min,生后早期给予rHuEPO及铁剂治疗;对照组早期给予rHuEPO及铁剂治疗。结果两组患儿生... 目的研究延迟脐带结扎防治早产儿贫血的临床效果。方法将符合研究条件的60例早产儿随机分为二组(均为30例)。治疗组出生时延迟脐带结扎时间30 s~2 min,生后早期给予rHuEPO及铁剂治疗;对照组早期给予rHuEPO及铁剂治疗。结果两组患儿生后血色素及血清铁蛋白逐渐下降,对照组下降最明显;两组患儿治疗1周后网织红细胞即明显上升,但对照组上升更明显;对照组比治疗组输血例数明显增多。结论延迟脐带结扎能有效防治早产儿贫血,明显减少输血需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早产儿 贫血 延迟脐带结扎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