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96篇文章
< 1 2 3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 Changes of Vasoactive Substances Originated Endotheiium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Treated by Improved Thrombolytic Therapy
1
作者 王聪侠 牛小麟 +2 位作者 李永勤 张明娟 丁抗宁 《South China Journal of Cardiology》 CAS 2004年第2期87-90,111,共5页
Objectives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vasoactive substances originated from endo- theiium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treated by modified thrombolytic therapy and explore the mech- anisms of the drug to t... Objectives To analyze the changes of vasoactive substances originated from endo- theiium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treated by modified thrombolytic therapy and explore the mech- anisms of the drug to treat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Methods 120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ris who were not well responsed to common medication were studied. Their ECG stress tests were abnormal and there were ischemic changes in Holter. Urokinase 300,000 U was added in 100 ml normal saline and in- jected within 30 min once a day for 3 days. 300 mg as- pirin was administrated a day before and during uroki- nase applications. Before and after urokinase treat- ments , endothelin-1 , plasma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 tor and its inhibitor-lwere determined. Results Compared with pretreatments, after treatments, the ac- tivities of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increased, endo- thelin-1 and the inhibitor-1 decreased. The changes were significant. Conclusions Modified thrombolytic therapy can regulate the vasoactive substances origina- ted endotheiium in patients with unstable angina pecto- ris . The major substances include endothelin-1, plasma tissue plasminogen activator and inhibitor-1. This mechanism may suggest that urokinase can treat coro- nary heart disease effectivel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na pectoris Improved thrombolytic therapy Endotheiium Vasoactive substances
下载PDF
ACUPUNCTURE TREATMENT OF ANGINA PECTORIS 被引量:1
2
作者 李永堂 王新中 《Journ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CIE CAS CSCD 1999年第4期279-282,共4页
TCM holds that angina pectoris is apathogenic state induced by stagnant heart-qi,stagnancy of qi and blood, or obstruction ofthe heart orifice due to blood stasis or turbidphlegm. Based on TCM differentiation,
关键词 Acupuncture therapy Acupuncture Points ADULT angina pectoris FEMALE Humans MALE Middle Aged
下载PDF
New Developments in Anti-Anginal Therapy: Roles of Ivabradine, Allopurinol and of Agents Modifying Myocardial Metabolism
3
作者 Thanh H. Nguyen Cher-Rin Chong +1 位作者 Wai P. Chan John D. Horowitz 《World Journal of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2014年第7期368-376,共9页
Over the last 20 years, it has emerged that, while surgical revascularisation of extensive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may have prognostic advantages, the main issues considered regarding individual management are usually... Over the last 20 years, it has emerged that, while surgical revascularisation of extensive ischaemic heart disease may have prognostic advantages, the main issues considered regarding individual management are usually those of symptomatic improvement only. The major impetus towards invasive intervention is therefore failure of prophylactic anti-anginal therapy. On the other hand, many patients, especially the elderly, now present the clinical problem of ongoing angina without residual invasive options. There is an ongoing need for more effective anti-anginal therapies. Of the currently available major classes of prophylactic anti-anginal agents, neither nitrates, β-blockers nor calcium antagonists generally produce marked improvements in exercise duration. Three areas of new therapeutic development in anti-anginal therapy are worthy of note. These involve the sinus node inhibitor ivabradine, high dose allopurinol (xanthine oxidase inhibitor) and a new class of “metabolic modulators” represented by perhexiline, trimetazidine and probably ranolazine. The current review addresses the therapeutic potential of these agents. Notably, all of these “new” drugs are potentially suitable for management of angina in the setting of impaired left ventricular systolic function, and they may also be utilized in patients with angina independent of the presence of coronary disease (for example in hypertrophic cardiomyopathy). The current evidence for efficacy and potential future development in this area are review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anginal therapy Myocardial Metabolism Stable angina pectoris IVABRADINE ALLOPURINOL
下载PDF
化痰通络颗粒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稳定型心绞痛的疗效观察
4
作者 邓立梅 赵御凯 翟文姬 《中医药导报》 2024年第7期96-100,112,共6页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颗粒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稳定型心绞痛(SAP)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219例瘀证SAP患者,并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组53例、痰瘀互结组63例、气滞血瘀组56例、痰浊闭阻组47例,另纳入50例瘀证SAP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探讨化痰通络颗粒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稳定型心绞痛(SAP)的疗效差异。方法:纳入219例瘀证SAP患者,并根据中医证型分为气虚血瘀组53例、痰瘀互结组63例、气滞血瘀组56例、痰浊闭阻组47例,另纳入50例瘀证SAP患者为对照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常规治疗,除对照组外,其余患者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化痰通络颗粒治疗,连续治疗4周。观察治疗前后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情况、心功能、脂代谢、凝血功能。结果:治疗后,气虚血瘀组、痰瘀互结组、气滞血瘀组、痰浊闭阻组患者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且痰瘀互结组和痰浊闭阻组患者疗效均优于气虚血瘀组和气滞血瘀组(P<0.05)。治疗后,5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气虚血瘀组、痰瘀互结组、气滞血瘀组、痰浊闭阻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痰瘀互结组、痰浊闭阻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积分均低于气虚血瘀组和气滞血瘀组(P<0.05)。治疗后,5组患者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低于治疗前,射血分数(EF)、每搏输出量(SV)均高于治疗前(P<0.05),且痰瘀互结组、痰浊闭阻组患者LVEDD、LVESD均低于对照组,EF、SV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痰浊闭阻组、痰瘀互结组患者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LDL)水平均高于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对照组;治疗后,5组患者TC、TG、LDL均低于治疗前,HDL均高于治疗前(P<0.05)。治疗后,5组患者纤维蛋白原(FIB)、凝血酶时间(TT)均低于治疗前,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均高于治疗前,且痰瘀互结组、痰浊闭阻组患者FIB、TT水平均低于气虚血瘀组、气滞血瘀组和对照组(P<0.05)。结论:化痰通络颗粒治疗不同中医证型的稳定型心绞痛均有一定效果,联合西医治疗应用优于单独西医治疗,且其更适用于痰瘀互结证和痰浊闭阻证两种证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胸痹 中医证型 气虚血瘀证 痰瘀互结证 气滞血瘀证 痰浊闭阻证 豁痰宣痹 化痰通络颗粒 临床研究
下载PDF
穴位贴敷治疗稳定性心绞痛血瘀证的疗效观察
5
作者 侯春蕾 符德玉 +5 位作者 周训杰 姚磊 芦波 李建华 王明珠 桂明泰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9期979-986,共8页
目的观察桃红通络贴穴位贴敷治疗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SAP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接受规范化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桃红通络贴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 目的观察桃红通络贴穴位贴敷治疗稳定性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96例SAP血瘀证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每组48例。两组均接受规范化西药治疗,治疗组加用桃红通络贴穴位贴敷治疗,对照组给予安慰剂贴穴位贴敷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程度量表评分、西雅图心绞痛量表中躯体活动程度评分、中医证候量表各项评分(急躁易怒、胸闷、心悸、失眠评分及总分)、糖脂代谢指标[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高密度脂蛋白(high density lipoprotein,HDL)、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空腹血糖(fasting plasma glucose,FPG)、空腹胰岛素(fasting insulin,FINS)及胰岛素抵抗指数(homeostasis model assess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HOMA-IR)水平]、各项炎症因子[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hs-CRP)、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及白介素6(interleukin 6,IL-6)]水平、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分及抑郁自评量表(self-rating depression scale,SDS)评分的变化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程度量表评分、中医证候量表各项评分、各项炎症因子水平、SAS评分、SDS评分及TC、TG、FPG、FINS、HOMA-IR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躯体活动程度评分及HDL水平均显著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对照组治疗后中医证候量表各项评分、SDS评分及TC、hs-CRP、IL-6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HDL水平显著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治疗后心绞痛程度量表评分、中医证候量表部分评分(急躁易怒、胸闷、心悸、失眠评分)、SAS评分、SDS评分及HDL、FPG、FINS、HOMA-IR、IL-6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P<0.05)。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0.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46.5%(P<0.05)。结论桃红通络贴穴位贴敷联合西药治疗能有效改善SAP血瘀证患者临床症状及中医证候,一定程度改善糖脂代谢及炎症因子水平,缓解焦虑、抑郁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穴位贴敷法 冠心病 心绞痛 血瘀证 糖脂代谢 炎症因子
下载PDF
益气活血法在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的效果 被引量:1
6
作者 翟向红 刘亚丽 李冬玉 《吉林中医药》 2024年第1期53-56,共4页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症状体征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1月-2023年3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 目的探讨益气活血法对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症状体征及心电图缺血性改变的影响。方法将2021年11月-2023年3月郑州市中医院收治的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8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给予西医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益气活血法进行治疗,2组均持续治疗8周。比较2组治疗8周后的心电图疗效、中医证候疗效,治疗前、治疗8周后的中医症状体征积分、颈动脉彩超结果、心电图缺血性改变情况及血脂水平。结果观察组治疗8周后心电图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7.50%,31/40)(P<0.05);观察组治疗8周后中医证候总有效率(95.00%,38/40)高于对照组(75.00%,30/40)(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8周后,2组神疲、乏力、气短、脉络瘀血、疼痛评分、颈动脉内膜-中层厚度(IMT)、阻力指数(RI)、博动指数(PI)、收缩期峰值流速(SPV)、T波倒置导联数、T波低平导联数、ST段下移导联数、血清三酰甘油(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降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2组血清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升高,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益气活血法可明显改善合并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中医症状体征、颈动脉血流动力学、心肌供血及血脂水平,有利于提高心电图及中医证候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 益气活血法
下载PDF
归芎通痹散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临床观察
7
作者 张天宇 谢悦悦 +1 位作者 刘韩 陈光瑞 《山西中医》 2024年第2期10-12,共3页
目的:观察归芎通痹散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归芎通痹散治疗,疗程均为两周... 目的:观察归芎通痹散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符合纳入标准的不稳定型心绞痛心血瘀阻证患者8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40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药物治疗方案,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归芎通痹散治疗,疗程均为两周。比较两组治疗前后心绞痛积分水平、中医证候评分、心电图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后静息心电图ST-T改变较前均有改善,其中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0.00%,对照组的为80.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中医症状积分、心绞痛积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归芎通痹散对不稳定型心绞痛治疗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缓解患者胸痛胸闷等症状,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稳定型心绞痛 心血瘀阻 归芎通痹散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基于CiteSpace的中医药防治稳定性心绞痛临床研究热点及现状分析
8
作者 魏惠平 龚玉栓 +4 位作者 郭建强 李淑玲 靳佩 吕欣芳 杨开燕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13期35-40,共6页
目的:利用CiteSpace 6.1 R2软件围绕中医药防治稳定性心绞痛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展示中医药防治稳定性心绞痛研究热点及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18年1月-2022年8月收录的中医药防治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 6.1 R... 目的:利用CiteSpace 6.1 R2软件围绕中医药防治稳定性心绞痛文献进行可视化分析,以展示中医药防治稳定性心绞痛研究热点及现状。方法:检索中国知网2018年1月-2022年8月收录的中医药防治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献,采用CiteSpace 6.1 R2软件对文献数量、文献作者、发文机构及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并绘制图谱。结果:共纳入338篇文献,发表文献数量整体呈现不断增长趋势;发文量最多的作者是邓兵(6篇)、最多的机构是黑龙江中医药大学(13篇),同时各研究团队及机构之间合作较弱;出现频次最高的关键词是“冠心病”(91次),其中心度为0.40;聚类图谱显示中医药防治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主要是中药、穴位贴敷等措施对气虚血瘀证患者的临床研究,突现词分析提示研究热点主要在多中心、安全性、临床疗效、炎症反应及生活质量等方面。结论:基于CiteSpace 6.1 R2软件及中国知网数据库对中医药防治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研究文献可视化分析可见,中医药防治稳定性心绞痛的临床正处于不断发展阶段,其研究热点是关于中医药防治气虚血瘀型的稳定性心绞痛,且干预措施包括中药、穴位贴敷、针刺等,疗效判定标准主要是心电图、生活质量、不良反应、中医证候评分等;此外,各研究团队及研究机构之间合作不紧密,尚未形成有效的合作,不利于多中心临床研究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性心绞痛 中医药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加味复方三七颗粒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肾虚血瘀证临床观察
9
作者 华杨 姚淮芳 《山西中医》 2024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观察加味复方三七颗粒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肾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稳定型心绞痛肾虚血瘀证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复方三七颗粒,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 目的:观察加味复方三七颗粒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肾虚血瘀证临床疗效。方法:纳入稳定型心绞痛肾虚血瘀证患者64例,随机分为两组各32例。对照组予常规西医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加味复方三七颗粒,两组均治疗4周。比较两组治疗后中医证候积分、中医证候疗效、心绞痛发作时间及频率、心电图疗效、硝酸甘油减停率及血液流变学指标。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疗效为90.63%,优于对照组的75.00%(P<0.05);治疗组心电图疗效为87.50%,优于对照组的68.75%(P<0.05)。两组中医证候积分、心绞痛发作频率及时间、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水平均不同程度下降,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更明显(P<0.05);治疗组硝酸甘油停减率为90.63%,优于对照组的75.00%(P<0.05);两组均无不良反应发生。结论:加味复方三七颗粒治疗稳定型心绞痛肾虚血瘀证患者临床效果显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 肾虚血瘀 加味复方三七颗粒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应用温阳养心汤治疗的效果
10
作者 张雁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7期115-118,共4页
目的 探讨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应用温阳养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4例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加用温阳... 目的 探讨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应用温阳养心汤治疗的效果。方法 选取南京中医药大学附属南京市中医院2021年11月至2023年10月收治的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患者89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对照组44例接受西医治疗,观察组45例加用温阳养心汤治疗,对两组取得的治疗效果予以比较。结果 治疗后,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更高(P <0.05);胸闷、心悸、胸痛与气短症候积分更低(P <0.05);氨基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与超敏C反应蛋白(hs-CRP)水平更低(P <0.05);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水平更低,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水平更高(P <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结论 冠心病慢性稳定性心绞痛应用温阳养心汤治疗,可取得更好的疗效,有利于减轻患者的中医症候,降低炎性反应,改善血脂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慢性稳定性心绞痛 温阳养心汤 中医症候积分 血脂 不良反应
下载PDF
冠心病患者在介入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时加用尼可地尔的效果研究
11
作者 张林伟 《中国实用医药》 2024年第17期95-98,共4页
目的探究对冠心病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时应用尼可地尔的效果。方法218例实施介入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参照组和试验组,各109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 目的探究对冠心病患者经介入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时应用尼可地尔的效果。方法218例实施介入治疗后的冠心病患者,采用随机数字分组法分成参照组和试验组,各109例。参照组患者接受常规药物治疗,试验组患者在常规药物基础上联合尼可地尔治疗。对比两组患者心功能指标[左室舒张末期内经(LVE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心绞痛发生情况、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患者治疗前LVESD、LVEDD及LVEF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LVESD(40.68±1.79)mm与LVEDD(49.83±2.84)mm均小于参照组的(43.84±2.06)、(53.92±3.53)mm,LVEF(50.47±4.52)%高于参照组的(45.64±4.28)%(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心绞痛发作次数与持续时间对比未发现明显差异(P>0.05);治疗后,试验组患者心绞痛发作次数(2.15±0.46)次/周少于参照组的(3.86±0.93)次/周,心绞痛持续时间(1.76±0.57)min/次短于参照组的(2.93±0.76)min/次(P<0.05)。试验组躯体活动受限程度、心绞痛发作程度、心绞痛稳定状态、治疗满意程度、对冠心病的认知程度评分分别为(80.59±7.43)、(84.95±5.74)、(79.26±6.84)、(83.94±5.68)、(86.27±4.68)分,均高于参照组的(74.38±6.02)、(75.54±4.21)、(72.15±5.73)、(76.59±4.17)、(78.41±3.82)分(P<0.05)。试验组患者总有效率98.17%高于参照组的90.83%(P<0.05)。结论冠心病患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发作时应用尼可地尔可有效缓解心绞痛症状,改善心功能指标,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绞痛 尼可地尔
下载PDF
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症状及近期预后的影响
12
作者 于艳杰 《中国医药指南》 2024年第21期92-94,共3页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症状的干预效果以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其就诊时间均在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者分别分为观察组(40例... 目的探讨尼可地尔对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患者症状的干预效果以及对近期预后的影响。方法本次研究对象为在我院接受冠心病介入治疗的患者,共计80例,其就诊时间均在2021年3月至2023年3月。按照随机数字法将80例患者分别分为观察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对照组患者采取介入术后常规用药方案,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之上给予尼可地尔,对两组患者心绞痛症状的改善以及其近期预后情况进行对比和分析。结果经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LVEF水平相对于对照组较高(P<0.05),而LVEDD、RV和LVESD数值相对于对照组较低(P<0.05);经药物干预后,两组患者的发作频率和每次发作持续时间均有缩短,而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发作频率更低,时间更短(P<0.05);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FMD和NO水平上升,ET-1水平下降,而且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FMD和NO水平较高,ET-1水平较低(P<0.05)。术后6个月,观察组患者心绞痛再发作率、心绞痛Ⅲ级发生率以及重大不良心血管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尼可地尔在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治疗中获得了较好的干预效果,其可有效降低术后心绞痛的发作频率,可获得良好的近期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尼可地尔 冠心病 介入治疗 心绞痛 近期预后
下载PDF
心绞痛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观察
13
作者 陈松 杨姣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4年第5期78-81,共4页
目的 分析心绞痛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择心绞痛患者80例,按照住院号单双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分级、心脏彩超监测指标... 目的 分析心绞痛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方法 选择心绞痛患者80例,按照住院号单双法分为对照组及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患者给予药物治疗,观察组采取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心绞痛分级、心脏彩超监测指标(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射血分数)、生存质量[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以及治疗效果。结果 治疗后,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分级低于本组治疗前,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小于本组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大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心绞痛分级(1.56±0.12)级低于对照组的(2.67±0.45)级,左室收缩末期内径(33.34±1.21)mm、左室舒张末期内径(42.15±2.11)mm小于对照组的(41.67±1.53)、(52.48±2.12)mm,左室射血分数(58.61±0.26)%高于对照组的(54.18±0.37)%(P<0.05)。治疗后,两组患者的SAQ评分均高于本组治疗前,且观察组患者的SAQ评分(91.12±3.78)分高于对照组的(81.12±2.12)分(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100.00%高于对照组80.00%(P<0.05)。结论 心绞痛介入治疗联合药物治疗的长期疗效优于单纯进行药物治疗,可更好减轻患者的心绞痛,改善患者的心功能,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绞痛介入治疗 药物治疗 长期疗效
下载PDF
冠脉介入治疗联合抗阻训练对冠心病心绞痛患者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
14
作者 孟繁盛 张彤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4年第17期136-140,共5页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采用冠脉介入治疗联合抗阻训练对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收治的共计94例CHDAP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 目的:探讨冠心病心绞痛(CHDAP)患者采用冠脉介入治疗联合抗阻训练对心肺功能及运动耐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年3月—2022年10月锡林郭勒盟中心医院收治的共计94例CHDAP患者,以随机数字表法分成研究组(n=47)与对照组(n=47)。对照组给予冠脉介入治疗联合常规康复训练,研究组给予冠脉介入治疗联合抗阻训练。比较两组心肺功能、心绞痛发作情况、运动耐力及不良事件。结果:干预后,两组峰值分钟通气量(VEpeak)、峰值摄氧量(VO_(2)peak)、峰值脉氧饱和度(SpO_(2)peak)及氧脉搏(O_(2)pulse)均较干预前提高,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更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较干预前均减少,持续时间均缩短,研究组发作次数较对照组少,持续时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两组6分钟步行试验(6MWT)、代谢当量(METs)均优于干预前,研究组较对照组均更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率(6.38%)较对照组(21.28%)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脉介入治疗联合抗阻训练应用于CHDAP患者中,能够改善心肺功能,缓解心绞痛发作情况,提高运动耐力,降低MACE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冠脉介入治疗 抗阻训练 心肺功能 运动耐力
下载PDF
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劳力性心绞痛疗效观察
15
作者 马爱玲 赵稼萤 +1 位作者 黄雪元 黄庆松 《山西中医》 2024年第2期13-14,共2页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劳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按随机分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另予加味血府逐瘀汤,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 目的: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劳力性心绞痛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4例劳力性心绞痛患者按随机分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43例予阿司匹林肠溶片、阿托伐他汀片治疗,治疗组41例在对照组基础上另予加味血府逐瘀汤,疗程均为4周。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2.7%高于对照组的81.4%(P<0.05)。治疗后两组中医症状评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加味血府逐瘀汤治疗劳力性心绞痛临床疗效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劳力性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急性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张荣和 《中华灾害救援医学》 2024年第5期570-572,608,共4页
目的观察硫酸阿司匹林肠溶片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东铺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分为联合用药组、单独阿司匹林肠溶片用药组(单独用... 目的观察硫酸阿司匹林肠溶片与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福建省漳州市芗城区东铺头社区卫生服务中心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收治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100例,分为联合用药组、单独阿司匹林肠溶片用药组(单独用药组)两组,各50例。统计分析两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长、疼痛程度、生命体征。结果用药前,两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持续时长、VAS评分、心率、舒张压、收缩压、LVEF、EDV、ESV之间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用药后,联合用药组患者的心绞痛发作次数少于单独用药组(P<0.05),持续时长短于单独用药组(P<0.05),VAS评分、心率、舒张压、收缩压均低于单独用药组(P<0.05),LVEF高于单独用药组(P<0.05),EDV、ESV均低于单独用药组(P<0.05),总有效率为96.00%(48/50),高于单独用药组[84.00%(42/50)](P<0.05)。联合用药组和单独用药组患者的药物不良反应发生率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冠心病心绞痛硫酸氢氯吡格雷片联合阿司匹林肠溶片治疗的效果较单独阿司匹林肠溶片用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药物疗法 心绞痛 阿司匹林
下载PDF
基于瘀血学说观察血府逐瘀汤治疗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
17
作者 黄明儒 王静 +4 位作者 苏一墨 黄钬清 罗满 张一鸣 江久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1期63-65,共3页
目的基于中医瘀血学说观察血府逐瘀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汤,比较2组治疗前后发作情况、心电图疗效... 目的基于中医瘀血学说观察血府逐瘀汤对不稳定型心绞痛(UAP)患者心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标准的6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治疗组(30例),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血府逐瘀汤,比较2组治疗前后发作情况、心电图疗效、心功能相关指标、血液流变学相关指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心电图总有效率90.00%(27/30)高于对照组的50.00%(15/30)(P<0.05);2组患者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心排血量均升高,左心室收缩末期内径(LVESD)均缩小(P<0.05),血浆黏度(PV)、全血高切黏度(NBH)、全血低切黏度(NBL)、纤维蛋白原(FIB)均降低(P<0.05),且上述指标治疗组改善更明显(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能够有效改善UAP患者心功能与血液流变学指标,临床疗效确切,值得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不稳定型心绞痛 血府逐瘀汤 中医药疗法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稳定型心绞痛研究进展
18
作者 高庆庆 苏士印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4年第5期148-150,共3页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是我国乃至世界心血管领域的重要疾病之一,而心绞痛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原因主要与人们饮食结构变化、体育运动减少、心理社会压力增大等有关。文章结合历代医学对SAP的认识以及临床经验,明确运... 稳定型心绞痛(Stable angina pectoris,SAP)是我国乃至世界心血管领域的重要疾病之一,而心绞痛发病率逐年升高的原因主要与人们饮食结构变化、体育运动减少、心理社会压力增大等有关。文章结合历代医学对SAP的认识以及临床经验,明确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痰瘀互结型SAP的临床效果及其独有的特点;着眼于中西医结合的优势,分析、归纳和总结用不同方法治疗痰瘀互结型SAP的不同效果,为进一步研究该病的中西医结合治疗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稳定型心绞痛 痰瘀互结证 中西医结合疗法 综述
下载PDF
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效果观察
19
作者 鞠洪君 《中外医药研究》 2024年第19期15-17,共3页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东营市广饶县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后出现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 目的:观察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1月—2023年1月于东营市广饶县人民医院接受介入治疗后出现心绞痛的冠心病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药物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尼可地尔治疗。比较两组症状改善情况、心功能指标、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生活质量评分。结果:治疗后,两组心绞痛发生频次低于治疗前,心绞痛持续时间、间隔时间短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室收缩末期内径小于治疗前,左室射血分数大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9);治疗后,两组物质生活、躯体健康、心理健康、社会功能评分高于治疗前,观察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尼可地尔治疗冠心病介入治疗后心绞痛的效果显著,可减轻症状,改善心功能,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高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 心绞痛 尼可地尔 介入治疗
下载PDF
自拟宽胸通痹汤治疗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观察
20
作者 张磊 董自敏 辛明珠 《光明中医》 2024年第15期3037-3039,共3页
目的观察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宽胸通痹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心内科病区于2022年6月—2023年8月收治的64例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 目的观察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采用宽胸通痹汤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连云港市赣榆区中医院心内科病区于2022年6月—2023年8月收治的64例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2例。对照组采用西医疗法,治疗组采用宽胸通痹汤联合西医治疗。治疗1周后,评估2组冠心病心绞痛及心电图治疗效果,并对心绞痛的发作频率进行统计对比。结果治疗后,经冠心病心绞痛和心电图疗效评定,治疗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与入院时相比,2组心绞痛发作频率均有所下降,且治疗组心绞痛的发作频率更低(P<0.05)。结论相较于单纯西药治疗,宽胸通痹汤联合西药用于心血瘀阻型不稳定型心绞痛的治疗,效果更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胸痹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脏病 心血瘀阻证 宽胸通痹汤 中西医结合疗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