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4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质血管片段通过ANG-1/Tie-2信号通路促进移植脂肪血管再生和存活
1
作者 倪彬婷 何玉仓 +3 位作者 李磊 徐金钰 柳朝阳 李力群 《温州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266-273,共8页
目的:探讨基质血管片段(SVF)促进脂肪移植后的新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设计裸鼠的脂肪移植模型,设置对照组、SVFs组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组3组脂肪组织移植动物模型组,采用大体称重、HE染色、Masson染色、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 目的:探讨基质血管片段(SVF)促进脂肪移植后的新血管形成的机制。方法:设计裸鼠的脂肪移植模型,设置对照组、SVFs组及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组3组脂肪组织移植动物模型组,采用大体称重、HE染色、Masson染色、Western blot法和免疫荧光染色等方法检测各实验组体质量、病理学表现、胶原沉积情况及各组ANG-1、p-Tie-2、CD31、BAX及BCL-2的蛋白表达情况并做统计学分析,研究SVFs对脂肪成活的影响。结果:SVFs组的移植物体质量明显高于对照组(P<0.001)。在给予TKI后,SVFs对移植物脂肪体质量的改善被逆转,TKI组移植物体质量明显小于SVFs组(P<0.001);SVFs组脂肪细胞周围胶原沉积明显减少,TKI组脂肪组织变得碎片化和不完整。SVFs组较对照组ANG-1和p-Tie-2的表达水平上调,CD31蛋白表达显著增加(P<0.05);TKI给药后,TKI组较SVFs组p-Tie-2和CD31蛋白表达水平下降(P<0.05)。SVFs组较对照组BAX表达降低,BCL-2表达升高(P<0.05);TKI给药后,TKI组较SVFs组BAX表达升高,BCL-2表达降低(P<0.05)。结论:SVFs可以通过ANG-1/Tie-2信号通路促进血管生成,抑制细胞凋亡,从而提高移植脂肪的存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脂肪移植 基质血管碎片 血管生成素-1 酪氨酸激酶受体-2
下载PDF
Expression of Angiopoietin-2 Gene and Its Receptor Tie2 in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被引量:2
2
作者 陈立波 杨镇 +1 位作者 王国斌 王春友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01年第3期228-230,235,共4页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angiogenesis-related angiopoietin-2 gene and its receptor Tie2 with angiogenesis and the biolog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giopoietin-2 gene, Tie2 and CD34 protein expression ...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of angiogenesis-related angiopoietin-2 gene and its receptor Tie2 with angiogenesis and the biology of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HCC), angiopoietin-2 gene, Tie2 and CD34 protein expression in 22 resected HCC, 8 cirrhotic and 8 control liver specimens were investigated by in situ hybridization and immunohistochemistry respectively, and the level of angiopoietin-2 and Tie2 expression in HCC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tumor biological parameters. It was found that CD34 was not expressed in control liver, expressed scarcely in cirrhotic liver (17 8±13 5/HP), but intensively expressed in HCC (86. 3±34. 8/HP, P<0. 01). Tie2 receptor was not expressed in controls, expressed at low level in cirrhotic liver (11. 3±8. 7/HP), while strongly positive in the microvascular endothelia of HCC (52. 4±16. 7/HP, P<0. 01). The level of Tie2 receptor expression in HCC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tumor diameter, angiogenesis and portal invasion. Angiopoietin-2 gene was not expressed in control liver, expressed mildly in cirrhotic liver (11. 2±9. 7/HP), but extensively in tumor zone (36. 4±17. 5/HP), the level of angiopoietin-2 expression was closely related with angiogenesis, portal invasion and histological grading of HCC. It is concluded that angiogenesis is increased in HCC; angiopoietin-2/Tie2 expression in human hepatic carcinoma is closely related with angiogenesis, which are probably involved in the HCC angiogenesis regulation,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and metastasis of human hepatic canc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poietin-2 Tie2 receptor ANGIOGENESIS carcinoma hepatocellular
下载PDF
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的Tie-2、VEGF、PRL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1
3
作者 赵淑芝 赵福涛 +1 位作者 孙艺茹 李聪慧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10期1440-1445,共6页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Ti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泌乳素(PRL)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河南省荣康医院收治的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应答情... 目的探讨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前后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Tie-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泌乳素(PRL)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河南省荣康医院收治的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治疗应答情况分为有效组77例和无效组14例。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2周和4周后的Tie-2、VEGF、PRL水平。应用皮尔逊(Pearson)相关性分析Tie-2、VEGF、PRL与帕利哌酮血药浓度的相关性及其与治疗应答的相关性,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Tie-2、VEGF及两者联合预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疗效为有效的价值,采用精准-召回曲线评价ROC分析的准确度。结果91例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临床痊愈19例,显效48例,好转10例,无效14例,有效率为84.62%;帕利哌酮血药浓度第1~2周呈明显升高趋势,第2周达峰值,第2~4周处于较稳定水平;有效组患者治疗2周和4周后的Tie-2分别为(2153.42±157.83)pg/mL、(2279.88±135.25)pg/mL,明显高于无效组的(1782.19±208.54)pg/mL、(1788.15±223.48)pg/mL,VEGF分别为(422.39±41.65)pg/mL、(461.37±52.80)pg/mL,明显高于无效组的(310.55±24.78)pg/mL、(312.67±27.99)pg/mL,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经Pearson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PRL治疗2周和4周后的变化值与帕利哌酮血药浓度呈显著正相关(r=0.712、0.665,P<0.01);Tie-2和VEGF治疗2周和4周后的变化值与PANSS减分率呈显著正相关(r=0.769、0.752;0.778、0.758,P<0.01);经ROC分析结果显示,Tie-2联合VEGF预测治疗应答的ROC下面积(AUC)为0.899,大于Tie-2(0.769)、VEGF(0.707)(P<0.05);经精准-召回曲线分析结果显示,其AUC为0.901,意味着高精准率和高召回率,采用Tie-2联合VEGF预测治疗应答能为临床医生提供决策支持。结论精神分裂症患者治疗后Tie-2、VEGF变化与帕利哌酮治疗应答有关,联合检测两者可作为预测治疗应答一个方案,为临床医生提供决策支持,PRL变化则与帕利哌酮血药浓度有关,呈现出评估血药浓度和PRL相关不良反应风险的双重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泌乳素 治疗应答 帕利哌酮 血药浓度
下载PDF
血清L/A、NRG-1、Tie-2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
4
作者 戴璐 任学娟 殷旭园 《临床误诊误治》 CAS 2024年第7期60-66,共7页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L/A)、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Tie-2)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103例... 目的探讨血清瘦素与脂联素比值(L/A)、神经调节蛋白-1(NRG-1)、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Tie-2)水平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对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方法选择2021年5月—2023年5月收治的首发精神分裂症103例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正常健康体检志愿者103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血清L/A、NRG-1、Tie-2水平,对比研究组认知障碍与认知正常患者临床症状[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BPRS)评分]、血清L/A、NRG-1、Tie-2水平。分析血清L/A、NRG-1、Tie-2水平与临床症状严重程度的相关性及其联合检测对认知障碍的评估价值。结果研究组血清瘦素、L/A水平高于对照组,脂联素、NRG-1、Tie-2水平低于对照组(P<0.01)。研究组认知障碍患者PANSS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BPR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血清瘦素、L/A水平高于认知正常患者,脂联素、NRG-1、Tie-2水平低于认知正常患者(P<0.01)。血清L/A水平与PANSS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BPR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呈正相关,NRG-1、Tie-2水平与PANSS各分量表评分及总分、BPRS量表各维度评分及总分呈负相关(P<0.01)。血清L/A、NRG-1、Tie-2评估认知障碍的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764、0.708、0.755,最佳截断值分别为6.81、8.52 pg/mL、1962.62 pg/mL;血清L/A高表达、NRG-1、Tie-2低表达分别提示认知障碍发生风险增加5.237、6.172、4.538倍;L/A、NRG-1、Tie-2两两联合及三者联合评估认知障碍的AUC分别为0.882、0.868、0.876、0.932。结论血清L/A、NRG-1、Tie-2与首发精神分裂症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显著相关,异常表达增加认知障碍发生风险,联合评估认知障碍的价值更为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神分裂症 认知障碍 瘦素 脂联素 神经调节蛋白-1 血管生成素受体酪氨酸激酶-2 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 简明精神病评定量表
下载PDF
Effects of laser photocoagulation on serum angiopoietin-1, angiopoietin-2, angiopoietin-1/angiopoietin-2 ratio, and soluble angiopoietin receptor Tie-2 levels in type 2 diabetic patients with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 被引量:9
5
作者 Qiao-Ying You Fu-Yuan Zhuge +1 位作者 Qi-Qian Zhu Xu-Wei Si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Ophthalmology(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2014年第4期648-653,共6页
·AIM: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laser photocoagulation on serum levels of angiopoietin-1(Ang-1),angiopoietin-2(Ang-2), soluble angiopoietin receptor Tie-2(Tie-2), Ang-1/Ang-2 ratio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 ·AIM: To determine the effects of laser photocoagulation on serum levels of angiopoietin-1(Ang-1),angiopoietin-2(Ang-2), soluble angiopoietin receptor Tie-2(Tie-2), Ang-1/Ang-2 ratio and 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 in patients with type 2diabetes mellitus(T2DM) and 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 We also explored the role of the Ang/Tie system in PDR.·METHODS:Totally 160patientswithT2 DM, including50 patients with non-diabetic retinopathy(NDR), 58 patients with non-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NPDR), and52 patients with PDR were enrolled in this study. Serum Ang-1, Ang-2, Tie-2 receptor and VEGF levels were measured using enzyme-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s for all patients and were repeated in 2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ser photocoagulation two months after the procedure.·RESULTS:ThemedianlevelsofAng-2andVEGFinserum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NPDR group(4.23 ng/mL and 303.2 pg/mL, respectively) compared to the NDR group(2.67 ng/mL and 159.8 pg/mL, respectively, P 【0.01), with the highest level in the PDR group(6.26 ng/mL and531.2 pg/mL, respectively, P 【0.01). The median level of Ang-1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in the NPDR group(10.77ng/mL) compared to the NDR group(9.31 ng/mL) and the PDR groups(9.54 ng/mL)(P 【0.05), while no difference was observed between the PDR and NDR groups. Ang-1/Ang-2 ratio of PDR group was lowest in three groups(1.49 vs 2.69 and 2.90, both P 【0.01). The median level of Tie-2was not significantly different among three groups(P 】0.05).Ang-2 was positively correlated with VEGF and Tie-2 in the PDR and NPDR groups(both P 【0.05). Among the 26 patients who underwent laser photocoagulation, serum Ang-2 and VEGF levels significantly decreased(both P 【0.05), whereas serum Ang-1 level and Ang-1/Ang-2ratio were weakly increased(P 】0.05). The median levels of Ang-2 and VEGF in serum were highest in PDR group,however, Ang-1/Ang-2 ratio of PDR group was lowest in three groups.·CONCLUSION: Laser photocoagulation can reduce serum Ang-2 and VEGF levels. The Ang/Tie system and VEGF play an important role in the development and progression of T2 DM patients with PD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iopoietin receptor protein tyrosine kinase diabetes mellitus type 2 RETINOPATHY laser photocoagulation
下载PDF
ANGPT2单克隆抗体对AML小鼠肿瘤组织血管增生和下游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
6
作者 苗玉迪 胡星星 李艳春 《解剖学研究》 CAS 2023年第1期63-65,69,共4页
目的 探讨ANGPT2单克隆抗体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小鼠肿瘤组织血管增生、下游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AML小鼠模型20只,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下游信号... 目的 探讨ANGPT2单克隆抗体对急性髓系白血病(AML)小鼠肿瘤组织血管增生、下游信号蛋白表达的影响。方法 建立AML小鼠模型20只,对照组与实验组各10只,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检测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情况,采用Western blot检测下游信号通路蛋白TIE2、SHP2和PI3K的表达水平。结果 ANGPT2单克隆抗体治疗后,AML小鼠肿瘤组织微血管密度及VEGF表达水平显著下降79.29%(P<0.01),下游信号通路蛋白SHP2蛋白表达水平上升59.43%,PI3K蛋白表达水平下降20.37%(P<0.01)。结论 ANGPT2单克隆抗体显著抑制AML小鼠肿瘤组织血管增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髓系白血病 促血管生成素2 单克隆抗体 血管增生 Ⅰ型酪氨酸激酶受体2
下载PDF
基于内皮细胞Ang/Tie2轴抗炎作用探讨化疗性静脉炎发病机制
7
作者 王淑敏 冯玛莉 吉海杰 《中国医药科学》 2023年第18期18-22,共5页
化疗性静脉炎一般是指静脉内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导致血管内皮及周围组织存在炎性细胞浸润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和炎性细胞均可产生多种炎性因子,从而激活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介导炎症的发展。与此相反... 化疗性静脉炎一般是指静脉内长期输入浓度较高、刺激性较强的药物,导致血管内皮及周围组织存在炎性细胞浸润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受损的血管内皮细胞和炎性细胞均可产生多种炎性因子,从而激活炎症相关的信号通路,介导炎症的发展。与此相反,有一类保护性细胞因子或其他蛋白可抑制炎症的发生发展,维持血管的稳定状态,例如酪氨酸蛋白激酶-2(Tie2)。Tie2是血管生成素家族蛋白(Ang)的受体,其介导的Ang/Tie2轴调节出生后的血管生成、血管重塑、血管通透性和炎症,以维持血管的稳态。本文描述了Ang/Tie2信号传导的生物学功能,总结了Ang/Tie2信号传导对血管内皮细胞的调节作用,以此来探讨Ang/Tie2轴在化疗性静脉炎中的抗炎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化疗性静脉炎 内皮细胞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 酪氨酸蛋白激酶-2
下载PDF
Ang-2、LYVE-1的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
8
作者 陆匡 严志新 《医学研究杂志》 2023年第12期49-53,共5页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及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1,LYVE-1)的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 目的探究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及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lymphatic vessel endothelial hyaluronan receptor-1,LYVE-1)的表达与皮肤鳞状细胞癌(cutaneous squamous cell carcinoma,cSCC)生物学特性的相关性。方法收集2013年9月~2021年2月江苏大学附属医院收治的44例原发性cSCC患者,其cSCC标本中Ang-2、LYVE-1的表达情况用免疫组织化学(immunohistochemistry,IHC)方法检测,其中LYVE-1的表达情况以微淋巴管密度(microlymphatic vessel density,MLVD)表示。结果Ang-2在cSCC无淋巴结转移的组别中,高表达率为44%(15/34),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组的90%(9/1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cSCC高分化组,Ang-2的高表达率为35%(9/26),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的83%(15/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VE-1在cSCC无淋巴结转移组的表达为8.49±4.26,明显低于淋巴结转移组(13.48±5.9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YVE-1在cSCC高分化组的表达为6.39±2.09,明显低于中低分化组(14.28±4.4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SCC患者的性别、年龄和肿瘤直径对Ang-2和LYVE-1的表达无影响(P>0.05)。cSCC患者的Ang-2表达水平与LYVE-1呈正相关(r=0.598,P<0.01)。结论Ang-2与LYVE-1参与推动cSCC的发生、发展以及淋巴结转移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鳞状细胞癌 血管生成素2 微淋巴管密度 淋巴管内皮透明质酸受体-1 肿瘤转移
下载PDF
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在鼻咽癌患者血循环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赵萍萍 邹容 +3 位作者 屈元姣 陈熙 曹轶林 刘陶文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3期1289-1292,共4页
目的探讨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血循环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本科收治的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68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4... 目的探讨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在鼻咽癌(nasopharyngeal carcinoma,NPC)患者血循环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应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2009年5月至2010年6月本科收治的低分化鳞状细胞癌患者68例,其中男性52例,女性16例,中位年龄42(19~65)岁(初治32例,完全缓解20例,复发16例)及20例健康对照者血清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水平。结果初治组和复发组NPC患者血清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的水平均高于完全缓解组及健康对照组(P<0.01),而这些分子的含量在完全缓解组和健康对照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Ang-2及Tie-2的水平在NPC患者不同T分期、临床分期比较有差异(P<0.05),并随着NPC进展呈上升趋势;Ang-1水平在不同T分期、临床分期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Ang-2水平在不同N分期比较有差异(P<0.05)。转移NPC患者血清Ang-2及其受体Tie-2水平明显高于无转移组(P<0.01)。Ⅰ+Ⅱ期NPC患者血清Ang-1/Ang-2比值高于Ⅲ+IVa期(P<0.01)。结论 Ang-1和Ang-2及其受体Tie-2在鼻咽癌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并与肿瘤的侵袭转移有密切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促血管生成素1 促血管生成素2 受体TIE-2
下载PDF
Ang-2和Tie-2在肝癌中表达及血管生成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李金明 谢南 +1 位作者 黄义华 温丽丽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50-152,共3页
目的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生成素2(Ang-2)及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在肝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D105标记的血管表达量的关系,以期为研究肝癌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112例肝细胞癌标本为研究对象,60例癌旁组织、60例正常... 目的流式细胞术检测血管生成素2(Ang-2)及酪氨酸激酶受体2(Tie-2)在肝癌中的表达,探讨其与CD105标记的血管表达量的关系,以期为研究肝癌发生、发展及血管生成提供理论支持。方法以112例肝细胞癌标本为研究对象,60例癌旁组织、60例正常肝组织作为对照,应用流式细胞术分别检测Ang-2、Tie-2和CD105的表达,分析其在不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意义及相互关系。结果 Ang-2、Tie-2和CD105在肝癌中的表达均明显高于癌旁组织和正常肝组织,Ang-2、Tie-2和CD105在不同肿瘤直径、不同临床分期、不同甲胎蛋白(AFP)值及有无转移患者中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肝癌中Ang-2、Tie-2和CD105的表达呈正相关。结论 Ang-2和Tie-2与肝癌的发生、发展有密切关系,Ang-2和Tie-2参与CD105表达的血管生成,联合检测Ang-2、Tie-2和CD105可能有助于肝癌患者预后判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2 酪氨酸激酶受体2 CD105 肝癌 血管生成 流式细胞术TheexpressionsandangiogenesisstudyofAng-2andTie-2inhepatocellularcarcinomaLIJinming XIENan HUANGYihua WENLili.(TheNinthHospitalofNanchangCity JiangxiNanchang330003 China)
下载PDF
重度子痫前期病人血清Ang-2及其可溶性受体水平变化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丽静 陈维萍 +3 位作者 彭伟 徐琳 隋爱华 叶元华 《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 CAS 2011年第3期248-250,共3页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病人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可溶性受体(sTie-2)水平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4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病人32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其中并发胎儿生长受限(FGR)18例。选取同期健康... 目的探讨重度子痫前期病人血清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可溶性受体(sTie-2)水平变化和意义。方法选择2009年5月—2010年4月在我院产科住院分娩的重度子痫前期病人32例(重度子痫前期组),其中并发胎儿生长受限(FGR)18例。选取同期健康晚期妊娠妇女30例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测定各组孕妇血清Ang-2及sTie-2水平。结果重度子痫前期组血清Ang-2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t=13.00,P<0.01),而两组血清sTi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发FGR与无FGR的重度子痫前期病人血清Ang-2水平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9,P<0.01),而sTie-2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病人血清Ang-2水平与24 h尿蛋白总量呈负相关(r=-0.517,P<0.05),与收缩压及舒张压无相关性(P>0.05);重度子痫前期组病人血清sTie-2水平与24 h尿蛋白总量、收缩压、舒张压均无明显相关性(P>0.05)。结论重度子痫前期病人血清Ang-2水平减低,并且与子痫前期病情进展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痫 血管生成素2 受体 TIE-2
下载PDF
Ang-2和ER在乳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2
作者 朱玉平 王发亮 +3 位作者 薄爱华 吴力娟 张丽丽 周宁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2期216-217,共2页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7例乳腺癌组织中Ang-2及ER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Ang-2的阳性率为68.97%(60/8... 目的:研究乳腺癌组织中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2,Ang-2)和雌激素受体(estrogen receptor,ER)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ABC法,检测87例乳腺癌组织中Ang-2及ER的表达情况。结果:乳腺癌中Ang-2的阳性率为68.97%(60/87),ER的阳性率为71.26%(62/87),二者表达呈低度正相关,(P<0.05)。Ang-2及ER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P<0.05),Ang-2在浸润型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明显高于非浸润型组(P<0.05);ER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与乳腺癌患者的年龄和是否有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结论:Ang-2可促进癌细胞的浸润;ER的阳性表达是预后的良好指标;Ang-2和ER在乳腺癌组织中表达的相关性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血管生成素-2 雌激素受体 免疫组织化学方法
下载PDF
促血管生成素2及其受体Tie2基因RNA干扰表达载体的构建与鉴定 被引量:5
13
作者 王彪 单秀英 +2 位作者 林菊丽 庄福连 鲁开化 《医学综述》 2009年第22期3498-3501,共4页
目的构建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基因的RNA干扰(RNAi)表达载体。方法以Ang-2、Tie2的mRNA已知序列为靶点,化学合成能编码针对Ang-2、Tie2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序列的寡核苷酸各2对,退火处理后克隆到pSilencer1.0-U6-siRNA... 目的构建促血管生成素2(Ang-2)及其受体Tie2基因的RNA干扰(RNAi)表达载体。方法以Ang-2、Tie2的mRNA已知序列为靶点,化学合成能编码针对Ang-2、Tie2基因的短发夹RNA(shRNA)序列的寡核苷酸各2对,退火处理后克隆到pSilencer1.0-U6-siRNA表达载体的U6RNA聚合酶Ⅲ启动子的下游,构建重组质粒pSliencer-1.0-U6-Ang-2/Tie2-siRNA。结果将与目的片段相符的双链shRNA和线性化的pSilencer1.0-U6-siRNA质粒连接后,经限制性内切酶HindⅢ酶切电泳及测序分析证实,2条重组质粒载体构建正确,无任何碱基突变。结论成功构建pSilencer1.0-U6-Ang-2/Tie2-siRNA重组质粒各2条,为进一步研究其对血管生成的作用打下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干扰 促血管生成素2 受体Tie2 重组质粒 载体
下载PDF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可溶性Tie-2的检测及其对血管新生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春玲 李宏伟 +1 位作者 傅攀峰 修瑞娟 《中国微循环》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311-316,共6页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1(Ang-1)及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sTie-2)的浓度变化及重组人可溶性Tie-2/Fc嵌合体对内皮细胞存活及管状形成的作用。方法ELISA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 I组,入院当天、发病48、72 h及... 目的探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血清中血管生成素-1(Ang-1)及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Tie-2(sTie-2)的浓度变化及重组人可溶性Tie-2/Fc嵌合体对内皮细胞存活及管状形成的作用。方法ELISA法检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AM I组,入院当天、发病48、72 h及1周时分别取血)和健康对照组血清中VEGF、Ang-1及sTie-2浓度变化。体外培养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观察重组Ang-1及Tie-2/Fc对内皮细胞存活及管状形成的影响。结果AM I组VEGF及Ang-1浓度与对照组相比无显著差异。AM I组sTie-2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其中以发病48 h的浓度最高,男性血清sTie-2浓度显著高于女性。重组Ang-1能够协同VEGF促进内皮细胞管状形成,重组Tie-2/Fc诱导内皮细胞凋亡,抑制管状形成。结论AM I时血清sTie-2浓度升高并随病程发展而变化,Tie-2/Fc抑制管状形成可能提示AM I患者急性期存在血管新生减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新生 可溶性Tie-2 急性心肌梗死
下载PDF
高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鼠中血管生成素2及酪氨酸激酶受体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孙旭芳 曾水清 张虹 《中国现代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673-675,共3页
目的研究高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鼠中血管生成素2(Ang-2)及酪氨酸激酶(Tie-2)受体表达。方法高浓度氧诱导C57BL/6J小鼠建立视网膜缺血性病变动物模型。将30只小鼠分为2组:正常组;高氧组。视网膜切片HE染色,计数各组小鼠视网膜新... 目的研究高氧诱导的视网膜新生血管模型鼠中血管生成素2(Ang-2)及酪氨酸激酶(Tie-2)受体表达。方法高浓度氧诱导C57BL/6J小鼠建立视网膜缺血性病变动物模型。将30只小鼠分为2组:正常组;高氧组。视网膜切片HE染色,计数各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核数,并加以比较。于鼠龄17d取各组小鼠视网膜及前增生的血管膜,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方法半定量测定Ang-2及Tie-2受体mRNA的表达。结果吸入高氧鼠每只眼均可见突出内界膜的新生血管内皮细胞,发生率为100%。高氧组Ang-2及Tie-2受体mRNA表达分别为对照组的3.7倍(P<0.05)、4.1倍(P<0.05)。结论血管抑素能有效抑制高氧诱导的小鼠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但并不影响VEGF的合成和分泌,其抗血管新生作用可能为抑制VEGF功能发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形成 高氧 血管生成素2 酪氨酸激酶受体 视网膜
下载PDF
血清sOSCAR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
16
作者 马文超 王琨 +4 位作者 王小龙 谢地成 刘磊 孙胜 苏方成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17期2108-2112,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破骨细胞相关受体(sOSCAR)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PCI术的124例NSTEMI患者为NS... 目的探讨血清可溶性破骨细胞相关受体(sOSCAR)对急性非ST段抬高型急性心肌梗死(NSTEMI)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心血管不良事件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潍坊市人民医院收治的接受PCI术的124例NSTEMI患者为NSTEMI组,根据术后是否发生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分为预后不良组(n=31)和预后良好组(n=93),另选取同期100体检健康的志愿者为对照组。构建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影响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因素,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sOSCAR水平对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预测价值。结果与对照组比较,NSTEMI组血清血管生成素-2(Ang-2)水平升高,sOSCAR水平降低(P<0.05)。随访1年,124例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5.00%(31/124)。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年龄增加和Ang-2升高为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左心室射血分数升高和sOSCAR升高为独立保护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Ang-2、sOSCAR水平联合预测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的曲线下面积为0.865,大于血清Ang-2、sOSCAR水平单独预测的0.791、0.786(P<0.05)。结论NSTEMI患者血清sOSCAR水平与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密切相关,血清sOSCAR联合Ang-2对NSTEMI患者PCI术后预后不良有较高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非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 血管生成素-2 可溶性破骨细胞相关受体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Ang-1、Ang-2/Tie-2的影响 被引量:17
17
作者 刘绍能 时磊 +4 位作者 李敏 吕鑫霞 阚杰 马继征 陈兰羽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4期2495-2498,共4页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Ang-1、Ang-2/Tie-2的影响.方法:应用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芪术颗粒灌胃预防,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鳖甲软肝片对照组,分别于造模4wk后取大鼠肝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 目的:观察芪术颗粒对肝纤维化模型大鼠肝组织Ang-1、Ang-2/Tie-2的影响.方法:应用CCl4复制大鼠肝纤维化模型,同时给予芪术颗粒灌胃预防,并设立空白对照组、模型对照组、鳖甲软肝片对照组,分别于造模4wk后取大鼠肝组织,实时荧光定量PCR方法检测Ang-1、Ang-2/Tie-2mRNA的表达量.结果:芪术颗粒组Ang-1mRNA表达量明显低于模型组(0.32±0.11vs0.66±0.80,P<0.01),而Ang-2mRNA的表达量明显高于模型组(0.27±0.34vs0.09±0.01,P<0.05).芪术颗粒组和鳖甲软肝片组比较,二者对Ang-1、Ang-2及Tie-2mRNA表达的影响无显著差异.结论:芪术颗粒通过调控Ang-1、Ang-2/Tie-2mRNA的表达,阻断肝窦毛细血管化的形成以减少肝纤维化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芪术颗粒 血管生成素-1 血管生成素-2可溶性酪氨酸激酶受体-2 肝窦毛细血管化
下载PDF
槲皮素脂质体对视网膜组织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及其受体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刘超 耿燕 +1 位作者 张振华 顾艳枝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7期613-616,共4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微血管病变,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2)是与血管发生密切相关的新蛋白,槲皮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但其对DR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槲皮素脂质...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的特征性病理改变为微血管病变,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Ang-2)是与血管发生密切相关的新蛋白,槲皮素具有多种药理作用,可改善微循环、降低毛细血管通透性,但其对DR的作用机制尚不清楚。目的探讨槲皮素脂质体对视网膜组织Ang-2及其受体(Tie2)表达的影响。方法选取60只清洁级雄性成年Wistar大鼠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个组,其中10只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其他60只大鼠采用链脲佐菌素(STZ)35mg/kg一次性腹腔内注射制作糖尿病模型。槲皮素分为50mg/(kg·d)(低剂量)、150mg/(kg·d)(中剂量)和250mg/(kg·d)(高剂量),并用脂质体包裹,分别对模型鼠进行灌胃3—5ml共12周,其他模型鼠分别用生理盐水和羟苯磺酸钙混悬液灌胃作为阴性对照和阳性对照。给药12周后处死各组大鼠并分离视网膜,用ELISA法检测视网膜组织中Ang-2的吸光度(A450)值,并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视网膜中Tie2mRNA的A值(Tie2mRNA/GAPDHmRNA)。结果ELISA检测表明,槲皮素中剂量组、高剂量组Ang-2的A450值分别为0.796±0.057和0.8424±0.043,较生理盐水组的1.012±0.046明显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2.95、2.698,P〈0.05)。RT—PCR检测表明,槲皮素中剂量组、高剂量组的Tie2mRNA在视网膜中的表达量分别为0.712±0.092和0.821±0.087,均明显低于阴性对照组的1.182±0.098,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q=3.497、2.852,P〈0.05)。Ang-2蛋白及Tie2mRNA表达量的下降均以中剂量组最为明显。结论槲皮素脂质体对视网膜中Ang-2及其受体Tie2的表达有抑制作用,可对糖尿病大鼠的视网膜微循环异常有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槲皮素 糖尿病 视网膜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 血管生成素样蛋白2受体
下载PDF
微波针刺配合生血润肤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阮波 李铭航 +2 位作者 叶碧珍 薛爱国 罗树雄 《上海针灸杂志》 CSCD 2024年第7期785-790,共6页
目的观察微波针刺配合生血润肤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生血润肤饮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波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症候... 目的观察微波针刺配合生血润肤饮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0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例。对照组采用口服生血润肤饮加减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微波针刺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各项中医症候(红斑、鳞屑、浸润增厚及皮损面积)积分、银屑病面积和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评分、血清生物标志物[血管生成素2(angiopoietin 2,ANGPT2)、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 receptor-3,VEGFR-3)]水平及免疫功能各项指标(CD4^(+)、CD8^(+)、CD4^(+)/CD8^(+))的变化情况,并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6.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0%(P<0.05)。两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候积分、PASI评分、CD8^(+)及血清ANGPT2、VEGFR-3水平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下降,CD4^(+)、CD4^(+)/CD8^(+)均较同组治疗前显著上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后各项中医症候积分、PASI评分、CD8^(+)及血清ANGPT2、VEGFR-3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CD4^(+)、CD4^(+)/CD8^(+)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0%,观察组为6.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波针刺配合生血润肤饮是一种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的有效方法,能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降低血清ANGPT2及VEGFR-3水平,增强免疫功能,且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银屑病 微波针刺 血管生成素2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3 针药并用
下载PDF
血管生成素2经PI3K/Akt途径对HCT-8细胞增殖的促进作用 被引量:2
20
作者 张继红 王红 +5 位作者 任立群 李相军 王彩芹 姜晶 王倩 温春阳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057-1061,共5页
目的:研究外源性血管生成素2(Ang-2)蛋白对结肠癌细胞株(HCT-8)中Tie-2、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ng-2蛋白(0、0.2、0.4、0.8、1.2、2.0、3.0mg·L-1)... 目的:研究外源性血管生成素2(Ang-2)蛋白对结肠癌细胞株(HCT-8)中Tie-2、1-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Akt基因及蛋白表达的影响,探讨其与PI3K/Akt通路的关系。方法:用不同浓度的Ang-2蛋白(0、0.2、0.4、0.8、1.2、2.0、3.0mg·L-1)作用于HCT-8细胞,用MTT法检测细胞增殖活性,根据实验结果选定Ang-2蛋白的后续实验浓度。细胞分为正常对照组(C组)、无血清培养液组(SD组)、Ang-2组(SA2组)及LY294002组(SA2L组),应用RT-PCR及Western blotting技术分析Tie-2、PI3K、Akt基因及蛋白的变化。结果:加入不同浓度的外源性Ang-2蛋白,HCT-8细胞均有不同程度的增殖,当Ang-2的浓度为2mg·L-1时,细胞的增殖力最强。SA2组中Tie-2、PI3K及Akt 3种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均较SD组增强(Tie-2:均P<0.01;PI3K:P<0.01及P>0.05;Akt:均P<0.01),而在SA2L组中3种基因及蛋白的表达均较SA2组减弱(Tie-2:P<0.05及P<0.01;PI3K:P<0.05及P<0.01;Akt:P<0.01及P<0.05)。结论:Ang-2蛋白在结肠癌细胞中有促增殖作用,且其作用机制与Ang-2/Tie-2/PI3K/Akt调节的通路有关,应用LY294002可抑制该通路,实现抗肿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生成素2 结肠癌细胞株 增殖 受体 TIE-2 1-磷脂酰肌醇3-激酶 癌基因蛋白质v-Akt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