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540篇文章
< 1 2 17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清α1-抗胰蛋白酶、血管紧张素-Ⅱ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患者预后的关系
1
作者 黄左宇 朱晓红 +2 位作者 陆雪峰 邹美银 曹力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5期549-553,共5页
目的探讨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该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7例首诊AIDS患者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97例作为对照... 目的探讨血清α1-抗胰蛋白酶(α1-AT)、血管紧张素-Ⅱ(Ang-Ⅱ)与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患者预后的关系。方法将该院2019年5月至2022年5月收治的97例首诊AIDS患者纳入研究作为研究组,另选取同期于该院进行体检的健康者97例作为对照组。根据病历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对纳入研究者进行α1-AT、Ang-Ⅱ水平检测,并进行分组比较。对纳入研究的AIDS患者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观察患者预后情况,并比较不同预后患者的α1-AT、Ang-Ⅱ水平。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AIDS患者预后的因素。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α1-AT、Ang-Ⅱ水平对患者预后的预测效能。结果研究组血清α1-AT和Ang-Ⅱ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AIDS患者1年内的预后不良发生率为23.71%(23/97)。预后不良患者血清α1-AT和Ang-Ⅱ水平高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单因素分析显示,预后不良患者C反应蛋白(CRP)水平、淋巴细胞计数水平、合并淋巴瘤者所占比例均高于预后良好患者,清蛋白(ALB)水平低于预后良好患者(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合并淋巴瘤(OR=2.087)、高α1-AT水平(OR=2.611)、高Ang-Ⅱ水平(OR=2.138)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α1-AT预测AIDS患者预后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778,Ang-Ⅱ预测的AUC为0.798,α1-AT联合Ang-Ⅱ预测的AUC为0.918。结论α1-AT和Ang-Ⅱ在AIDS患者血清中水平异常升高,而且与患者预后有关,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α1-AT和Ang-Ⅱ联合检测可有效预测患者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Α1-抗胰蛋白酶 血管紧张素- 预后评估 预测价值
下载PDF
ES@UiO-66-NH_(2)复合材料对水溶液中Pd(Ⅱ)的有效吸附
2
作者 戴松桓 蒋诗涵 +1 位作者 陈明宇 许灿 《化工新型材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S01期146-151,共6页
采用简单的回流法合成了氨基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UiO-66-NH_(2))和环氧基硅胶(ES)的复合材料(ES@UiO-66-NH_(2)),并将其用于Pd(Ⅱ)的吸附分离研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_(2)吸附-脱附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进行了... 采用简单的回流法合成了氨基功能化金属有机骨架(UiO-66-NH_(2))和环氧基硅胶(ES)的复合材料(ES@UiO-66-NH_(2)),并将其用于Pd(Ⅱ)的吸附分离研究。通过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N_(2)吸附-脱附以及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手段进行了表征并揭示其作用机理,表明ES@UiO-66-NH_(2)对Pd(Ⅱ)的吸附机理为Zr节点的不饱和配位和静电吸引共同作用。结果表明:在pH为3.0,温度为303K的条件下,ES@UiO-66-NH_(2)对Pd(Ⅱ)的最大吸附量为76.02mg/g,整个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模型,而吸附动力学可用准二级动力学模型进行描述。此外,该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再生性与重复使用性能。研究结果为回收废水中的Pd(Ⅱ)提供了一种新选择,并在实际工业含Pd(Ⅱ)废水的回收中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属有机骨架材料 ES@UiO-66-NH_(2) pd() 吸附
下载PDF
妊娠高血压患者血管紧张素Ⅱ及AT1R、AT2R的表达及意义
3
作者 董在婷 熊琼英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6期98-100,共3页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HDCP)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AngⅡ受体-1(AT1R)和AngⅡ受体-2(AT2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月年9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HDCP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观察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HDCP组、轻度子痫... 目的:探讨妊娠高血压(HDCP)患者血管紧张素Ⅱ(AngⅡ)及AngⅡ受体-1(AT1R)和AngⅡ受体-2(AT2R)的表达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1月—2022月年9月孝感市中心医院收治的90例HDCP患者作为观察组,并将观察组根据病情程度分为HDCP组、轻度子痫前期组和重度子痫前期组3个亚组,将同期产检的90例健康孕妇作为对照组。检测并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观察组不同亚组AngⅡ水平、AT1R和AT2R阳性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前母血、产后脐血AngⅡ水平低于对照组,产后母血AngⅡ水平、AT1R、AT2R总阳性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同病情程度HDCP患者产前母血、产后脐血AngⅡ水平比较,HDCP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不同病情程度HDCP患者产后母血AngⅡ水平比较,HDCP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不同病情程度HDCP患者AT1R、AT2R阳性情况比较,HDCP组<轻度子痫前期组<重度子痫前期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DCP患者母血、脐血AngⅡ存在异常表达,其AT1R、AT2R阳性率随病情加重而升高,检测上述指标有助于为HDCP发病机制、早期诊断与治疗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妊娠高血压 血管紧张素 血管紧张素受体-1 血管紧张素受体-2
下载PDF
羟基红花黄色素A抑制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肌化
4
作者 蒋洁 王立群 +3 位作者 刘雪茹 杨艳 谭晓秋 陈唐葶 《西南医科大学学报》 2024年第4期306-310,共5页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实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组、Ang-Ⅱ+HSYA(5μM)组、Ang-Ⅱ+HSYA(25μM)组、Ang-Ⅱ+HSYA(50μM)组和Ang-Ⅱ+HSYA(100μM)组。使... 目的研究羟基红花黄色素A对血管紧张素Ⅱ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影响。方法实验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Ang-Ⅱ组、Ang-Ⅱ+HSYA(5μM)组、Ang-Ⅱ+HSYA(25μM)组、Ang-Ⅱ+HSYA(50μM)组和Ang-Ⅱ+HSYA(100μM)组。使用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侵袭实验检测细胞迁移侵袭情况,DCFH-DA荧光探针检测细胞内活性氧(reactive oxygenspecies,ROS)水平,Western blot检测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及转化生长因子β1(transforming growthfactor-β1,TGF-β1)的蛋白表达水平。结果Ang-Ⅱ促进心脏成纤维细胞迁移、增加ROS产生;而HSYA抑制了Ang-Ⅱ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迁移以及ROS产生;Western blot发现HSYA抑制了Ang-Ⅱ介导的心脏成纤维细胞α-SMA、CollagenⅠ、CollagenⅢ及TGF-β1的蛋白表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HSYA通过减少ROS的产生和下调TGF-β1信号通路抑制Ang-Ⅱ诱导心肌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分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心肌纤维化 羟基红花黄色素A 血管紧张素 活性氧 转化生长因子Β1
下载PDF
Pd(Ⅱ)与色氨酸、酪氨酸及苯丙氨酸相互作用的荧光光谱 被引量:12
5
作者 许倩影 刘忠芳 +2 位作者 胡小莉 孔玲 刘绍璞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7期1492-1496,共5页
当Pd(Ⅱ)与色氨酸(Trp)、酪氨酸(Tyr)及苯丙氨酸(Phe)等芳香族氨基酸发生相互作用时,3种氨基酸的荧光均发生猝灭.从吸收光谱的变化、温度对猝灭作用的影响及猝灭常数Ksv可以判定该荧光猝灭作用是由于Pd(Ⅱ)与上述氨基酸形成基态配合物... 当Pd(Ⅱ)与色氨酸(Trp)、酪氨酸(Tyr)及苯丙氨酸(Phe)等芳香族氨基酸发生相互作用时,3种氨基酸的荧光均发生猝灭.从吸收光谱的变化、温度对猝灭作用的影响及猝灭常数Ksv可以判定该荧光猝灭作用是由于Pd(Ⅱ)与上述氨基酸形成基态配合物而导致的静态猝灭过程.在一定浓度的Cl-存在下,Pd(Ⅱ)与氨基酸分别以N—N配位和N—O配位形成混配型三元配合物Pd(HR)Cl2(Trp和Phe体系)和Pd(H2R)Cl2(Tyr体系),并推测了配合物相应的结构.该荧光猝灭体系不仅可用于研究Pd(Ⅱ)与上述芳香族氨基酸的相互作用,也可成为以氨基酸尤其是Trp为探针用高灵敏荧光猝灭法测定钯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猝灭 pd() 色氨酸 酪氨酸 苯丙氨酸
下载PDF
Ru(Ⅲ)、Rh(Ⅲ)、Pd(Ⅱ)离子与ct-DNA的相互作用研究 被引量:11
6
作者 徐宏娟 于俊生 +1 位作者 王树玲 陈洪渊 《无机化学学报》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55-360,共6页
本文以中药小檗碱作为分子探针,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Ru?、Rh?、Pd?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键合相互作用。实验发现Ru?离子对小檗碱-DNA二元体系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而Rh?、Pd... 本文以中药小檗碱作为分子探针,在0.01mol·L-1醋酸-醋酸钠缓冲体系中,用紫外-可见吸收及荧光光谱法研究了Ru?、Rh?、Pd?三种贵金属离子与DNA的键合相互作用。实验发现Ru?离子对小檗碱-DNA二元体系的荧光有较强的猝灭作用;而Rh?、Pd?两种离子则对该二元体系产生显著的荧光敏化作用。考察了EDTA对贵金属离子、小檗碱及DNA三元混合体系的荧光光谱的影响,初步探讨了贵金属离子与DNA可能的键合机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荧光探针 相互作用 抗癌药物 作用机理 Ru(Ⅲ) Rh(Ⅲ) pd() DNA 钌(Ⅲ) 铑(Ⅲ) 钯()
下载PDF
正丙醇-氯化钠-硫氰酸铵体系萃取分离Pd(Ⅱ) 被引量:13
7
作者 李玉玲 余晟 +1 位作者 熊慕慕 马万山 《信阳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56-458,共3页
研究了氯化钠存在下,正丙醇-硫氰酸铵体系萃取分离Pd(II)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d(II)与SCN-形成的Pd(SCN)42-很容易被萃取到正丙醇相中,当溶液中氯化钠、硫氰酸铵和正丙醇的浓度分别为0.20 kg.L-1、5.0×10-4mol.L-1、0.30 L.L-1,pH... 研究了氯化钠存在下,正丙醇-硫氰酸铵体系萃取分离Pd(II)的行为.实验结果表明,Pd(II)与SCN-形成的Pd(SCN)42-很容易被萃取到正丙醇相中,当溶液中氯化钠、硫氰酸铵和正丙醇的浓度分别为0.20 kg.L-1、5.0×10-4mol.L-1、0.30 L.L-1,pH 2.5时,能使Pd(II)的萃取率达到99.5%以上,而Cd(II)、Cr(III)、Ni(II)、Al(III)、Fe(II)和Ga(III)等离子基本不被萃取,实现了Pd(II)与上述离子的分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 氯化钠 硫氰酸铵 正丙醇 萃取分离
下载PDF
纳米氧化铝对贵金属Pd(Ⅱ)的吸附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8
作者 熊文明 周方钦 江放明 《分析试验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41-43,共3页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为检测手段,以纳米氧化铝为吸附剂,系统地研究了其在静态条件下对贵金属离子Pd(Ⅱ)的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吸附及解脱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 5.0条件下,试液中的痕量钯可被定量吸附,用0.1mol/L HCl-30 g/L硫脲溶液... 采用火焰原子吸收法为检测手段,以纳米氧化铝为吸附剂,系统地研究了其在静态条件下对贵金属离子Pd(Ⅱ)的吸附性能,确定了最佳吸附及解脱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在pH 5.0条件下,试液中的痕量钯可被定量吸附,用0.1mol/L HCl-30 g/L硫脲溶液可将吸附的钯离子完全解脱。对合成样进行测定,钯的回收率在95.0%以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 pd() 吸附 纳米氧化铝
下载PDF
大肠杆菌吸附某工业废水中Pt(Ⅳ)、Pd(Ⅱ)的研究 被引量:2
9
作者 何佳 赵文雅 +3 位作者 何敏 刘新星 董海刚 谢建平 《贵金属》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A01期152-156,共5页
为了对云南某厂废水中的铂族金属Pt(Ⅳ)、Pd(Ⅱ)进行吸附回收,将大肠杆菌E.coli做为吸附剂,探讨其在较适工艺条件下的吸附率,并结合Pt(Ⅳ)、Pd(Ⅱ)的纯溶液吸附来探索E.coli对废水中铂族金属的吸附特性。Pt(Ⅳ)、Pd(Ⅱ)... 为了对云南某厂废水中的铂族金属Pt(Ⅳ)、Pd(Ⅱ)进行吸附回收,将大肠杆菌E.coli做为吸附剂,探讨其在较适工艺条件下的吸附率,并结合Pt(Ⅳ)、Pd(Ⅱ)的纯溶液吸附来探索E.coli对废水中铂族金属的吸附特性。Pt(Ⅳ)、Pd(Ⅱ)纯溶液吸附实验表明,E.coli对两者吸附能力相当,吸附率分别为96.66%、97.68%?而在工业废水中,E.coli对Pt(Ⅳ)的吸附率仅为19.5%,Pd(Ⅱ)的吸附率仍有97.20%。用SPSS软件对工业废水吸附结果进行显著性分析,综合吸附量、吸附率,可认为废水中存在的大量贱金属对 Pd(Ⅱ)的吸附没有产生影响,E.coli 对 Pd(Ⅱ)表现除了较高的恒择吸附性?双相Pt(Ⅳ)-Pd(Ⅱ)溶液吸附实验也表现出了相似的结果。可见在Pt(Ⅳ)-Pd(Ⅱ)共存的溶液中,E.coli对Pd(Ⅱ)具有较高恒择吸附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冶金 大肠杆菌 E.COLI 工业废水 吸附 Pt(Ⅳ) pd()
下载PDF
Pd(Ⅱ)、Zn(Ⅱ)、Cu(Ⅱ)、原卟啉的非有机溶剂液-固萃取分离 被引量:3
10
作者 孙小梅 胡景 李步海 《化学世界》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390-394,共5页
难溶于水的原卟啉在1.0%的吐温80水溶液中因氢键作用力变为可溶.研究了Pd(Ⅱ)、Zn(Ⅱ)、Cu(Ⅱ)、原卟啉在吐温80存在下的吸收光谱,并以原卟啉为萃取剂,考察了金属原卟啉在非有机溶剂液-固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讨论了分相盐、成... 难溶于水的原卟啉在1.0%的吐温80水溶液中因氢键作用力变为可溶.研究了Pd(Ⅱ)、Zn(Ⅱ)、Cu(Ⅱ)、原卟啉在吐温80存在下的吸收光谱,并以原卟啉为萃取剂,考察了金属原卟啉在非有机溶剂液-固萃取体系中的分配行为,讨论了分相盐、成相聚合物、萃取剂、萃取酸度等对金属原卟啉在两相分配的影响.结果表明,(NH4)2SO4浓度1.51 mol/L,吐温80质量浓度9.0%,原卟啉浓度6.0×10-5mol/L,萃取酸度分别为5.0与pH 9.0,沸水浴加热15 min的条件下可分别实现Pd(Ⅱ)~Zn(Ⅱ),Cu(Ⅱ)~Pd(Ⅱ)的定量分离;体系萃取容量为0.020 mg/mL.该法不用有毒溶剂,仅控制萃取酸度分离性质相近的元素.其萃取机理是:金属原卟啉分子上的羰基质子受体与吐温分子上的羟基质子供体形成氢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有机溶剂液-固萃取 原卟啉 pd() Zn() Cu()
下载PDF
糠基乙基硫醚萃取Pd(Ⅱ)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潘路 张祖德 陈建平 《矿冶工程》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72-75,共4页
研究了糠基乙基硫醚从酸性介质中萃取Pd(Ⅱ)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糠基乙基硫醚浓度的增大,待萃液中H+浓度升高,Pd(Ⅱ)的萃取率逐渐升高。糠基乙基硫醚的浓度为8%,相比O/A=1时,待萃液的c(H+)=1.0 mol/L,萃取1 m in,反应已达到平衡,... 研究了糠基乙基硫醚从酸性介质中萃取Pd(Ⅱ)的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随着糠基乙基硫醚浓度的增大,待萃液中H+浓度升高,Pd(Ⅱ)的萃取率逐渐升高。糠基乙基硫醚的浓度为8%,相比O/A=1时,待萃液的c(H+)=1.0 mol/L,萃取1 m in,反应已达到平衡,Pd(Ⅱ)的萃取率大于92.2%。实验测定了糠基乙基硫醚对Pd(Ⅱ)萃取饱和容量,在实验条件下高于9 g/L。用氨水反萃Pd(Ⅱ)时,氨水的浓度在10 mol/L时,对Pd(Ⅱ)的反萃性能最高。载Pd(Ⅱ)有机相中ρ(Pd(Ⅱ))=0.965 g/L,氨水的浓度为10 mol/L,相比A/O=3∶1,反萃时间t=30 m in,Pd(Ⅱ)的反萃率达到99.8%。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糠基乙基硫醚 萃取 pd()
下载PDF
NaCl存在下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Pt(Ⅱ)、Pd(Ⅱ)、Rh(Ⅲ)、Au(Ⅲ) 被引量:7
12
作者 高云涛 项朋志 +1 位作者 施润菊 黄伟清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9期1092-1094,共3页
研究了NaCl浓度、SnCl2浓度、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用量、NaCl用量对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铂、钯、铑、金的影响。研究表明,HCl为0.24mol/L,Sn2Cl为0.10mol/L,CTMAC为1.0×10-3mol/L,NaCl为0.1g/mL,浮... 研究了NaCl浓度、SnCl2浓度、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CTMAC)用量、NaCl用量对氯化亚锡-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体系浮选分离铂、钯、铑、金的影响。研究表明,HCl为0.24mol/L,Sn2Cl为0.10mol/L,CTMAC为1.0×10-3mol/L,NaCl为0.1g/mL,浮选前60℃水浴加热10min,对不同含量的贵金属10.0~100.0μg,铂、钯、铑、金的浮选率分别为95.2%~98.0%、97.3%~97.6%、93.4%~97.1%和96.6%~99.1%,在HCl介质中体系可同时浮选铂、钯、铑、金,而常见基体元素如Zn2+、Cd2+、Co2+、Al3+、Cu2+、Fe3+、Ni2+的浮选率低于2.5%,和对阳极泥、砂铂矿、废催化剂样品的分离分析结果与其它方法相符,此方法可用于从量基体金属中分离铂、钯、铑、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t() pd() Rh(Ⅲ) Au(Ⅲ) 氯化亚锡 十六烷基三甲基氯化铵 液-固浮选分离
下载PDF
Pd(Ⅱ)与漆树漆酶相互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4
13
作者 涂楚桥 梁宏 王光辉 《光谱学与光谱分析》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4期524-526,共3页
以 5 ,6 二溴 2 ,3 二氰基氢醌 (DDBQH2 )为底物 ,在pH 4 5和 30± 0 1℃条件下 ,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Pd(Ⅱ )与漆酶的结合时间对漆树漆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Pd(Ⅱ )与漆酶结合时间的延长 ,Pd(Ⅱ )对漆酶催化氧化反... 以 5 ,6 二溴 2 ,3 二氰基氢醌 (DDBQH2 )为底物 ,在pH 4 5和 30± 0 1℃条件下 ,用分光光度法考察了Pd(Ⅱ )与漆酶的结合时间对漆树漆酶催化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随着Pd(Ⅱ )与漆酶结合时间的延长 ,Pd(Ⅱ )对漆酶催化氧化反应的活化程度逐渐减弱 ,最终转变为抑制直至钝化作用 ,且这种转变的速度随Pd(Ⅱ )浓度的增大而加快。与Pd(Ⅱ )混合后的漆酶的吸收光谱表明 ,Pd(Ⅱ )可能是通过取代漆酶Ⅰ型位中的Cu(Ⅱ )而使漆酶的催化活性逐渐降低直至丧失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漆树漆酶 pd() 活化 抑制 结合位点 相互作用 分光光度法 催化氧化 钯()
下载PDF
呋塞米-Pd(Ⅱ)-碱性三苯甲烷染料反应体系的吸收光谱及分析应用 被引量:4
14
作者 李翠侠 刘绍璞 +1 位作者 刘忠芳 胡小莉 《应用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215-1220,共6页
在pH为5.0~7.6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呋塞米(FUR)与Pd(Ⅱ)形成摩尔比1:1的配合物,进一步与乙基紫(EV)、结晶紫(CV)、甲基紫(MV)、亮绿(BG)、甲基绿(MeG)等碱性三苯甲烷染料(BTPMD)作用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时,染料发生褪色... 在pH为5.0~7.6的Britton-Robinson(BR)缓冲溶液中,呋塞米(FUR)与Pd(Ⅱ)形成摩尔比1:1的配合物,进一步与乙基紫(EV)、结晶紫(CV)、甲基紫(MV)、亮绿(BG)、甲基绿(MeG)等碱性三苯甲烷染料(BTPMD)作用形成1:1的离子缔合物时,染料发生褪色反应,褪色波长分别位于595nm(EV、CV体系)、580nm(MV体系)、615nm(BG体系)和630nm(MeG体系),FUR浓度在2.0×10-7~4.0×10-6g/mL(EV体系)、3.0×10-7~8.0×10-6g/mL(CV体系)、4.0×10-7~4.0×10-6g/mL(MV体系)、4.0×10-7~7.0×10-6g/mL(BG体系)、1.2×10-6~8.0×10-6g/mL(MeG体系)范围内与褪色波长处的吸光度变化值呈良好的线性关系,摩尔吸光系数(ε)根据染料的不同在0.57×104~3.40×104L/(mol·cm)之间,灵敏度最高的EV体系的检出限(3σ)为6.0×10-8g/mL,据此建立一种测定呋塞米的新分光光度法。研究了适宜的反应条件、分析化学性质和共存物质的影响,用于尿样中呋塞米的含量测定,回收率在96.0%~106.8%之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d() 呋塞米 三苯甲烷染料 分光光度法
下载PDF
有序介孔Pd(Ⅱ)有机金属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水介质Barbier反应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5
作者 朱凤霞 杨迪迪 李和兴 《环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86-390,共5页
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有机金属Pd(Ⅱ)硅烷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共聚,合成出有序介孔有机金属Pd(Ⅱ)催化剂,通过FTIR、NMR、XRD、TEM、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水介质Barbier反应中,该催化剂与均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相当,... 采用正硅酸乙酯(TEOS)和有机金属Pd(Ⅱ)硅烷在表面活性剂作用下共聚,合成出有序介孔有机金属Pd(Ⅱ)催化剂,通过FTIR、NMR、XRD、TEM、N2吸附脱附等方法对催化剂进行了表征;在水介质Barbier反应中,该催化剂与均相催化剂的催化活性相当,且能够重复使用,有望在绿色化工中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介质清洁反应 有序介孔结构 BARBIER反应 有机金属pd()催化剂
下载PDF
血管紧张素Ⅱ对RIN-m细胞PDX-1 mRNA及蛋白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3
16
作者 刘敏 蔡德鸿 +5 位作者 张桦 袁小澎 孙嘉 李明 张振 陈宏 《中国糖尿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749-751,共3页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TⅡ)对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Ins)分泌的关系。方法测定RIN-m细胞在基础、ATⅡ及氯沙坦作用下Ins分泌量、细胞内Ins含量及细胞内PD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100nmol/LATⅡ作用... 目的探讨血管紧张素Ⅱ(ATⅡ)对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PDX-1)表达的影响及其与胰岛素(Ins)分泌的关系。方法测定RIN-m细胞在基础、ATⅡ及氯沙坦作用下Ins分泌量、细胞内Ins含量及细胞内PDX-1 mRNA和蛋白的表达水平。结果在100nmol/LATⅡ作用下,葡萄糖刺激后Ins分泌量、细胞内Ins含量及PDX-1表达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上述作用可被ATⅡ受体阻滞剂氯沙坦部分逆转。结论抑制PDX-1表达水平可能是ATⅡ影响胰岛β细胞Ins合成及分泌的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紧张素 RIN—m细胞 胰岛素分泌 胰十二指肠同源盒1
下载PDF
小麦SBEⅡb基因的克隆及其与PDS基因串联VIGS载体的构建 被引量:1
17
作者 南富波 李淼淼 +3 位作者 王昊龙 韩俊杰 刘伟 李卫华 《石河子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4年第1期1-5,共5页
为探讨以PDS基因为指示基因利用VIGS技术研究小麦SBEⅡb基因的功能,本研究拟构建小麦SBEⅡb和PDS的双基因串联VIGS重组载体。根据GeneBank中公布的小麦SBEⅡb(AY740401.1)和PDS(FJ517553.1)基因序列分别设计搭桥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 为探讨以PDS基因为指示基因利用VIGS技术研究小麦SBEⅡb基因的功能,本研究拟构建小麦SBEⅡb和PDS的双基因串联VIGS重组载体。根据GeneBank中公布的小麦SBEⅡb(AY740401.1)和PDS(FJ517553.1)基因序列分别设计搭桥引物,利用RT-PCR技术克隆SBEⅡb和PDS基因的特异片段,利用SOE-PCR技术获得双基因融合片段SBEⅡb:PDS。然后以BSMV:γ-PDS为原载体,通过酶切连接,用SBEⅡb:PDS基因片段将原载体中的PDS基因片段进行替换,从而构建BSMV:γ-SBEⅡb:PDS重组载体。结果显示克隆的SBEⅡb和PDS基因片段长分别是181和190 bp,SBEⅡb:PDS片段长是370 bp。序列分析表明:SBEⅡb基因片段与小麦SBEⅡb(AY740401.1)序列同源性为97%;小麦PDS基因片段与PDS(AF155217.2)序列同源性也为97%;酶切鉴定结果表明成功构建BSMV:γ-SBEⅡb:PDS重组载体。本研究构建的BSMV:γ-SBEⅡb:PDS重组载体将在PDS基因的指示下为下一步利用VIGS技术在小麦上研究SBEⅡb基因与小麦淀粉合成的关系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麦 SBEb pdS VIGS
下载PDF
RP-HPLC测定白花前胡中Pd-Ⅰa和Pd-Ⅱ的含量 被引量:3
18
作者 徐勤 邓立东 刘布鸣 《华西药学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3期215-216,共2页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白花前胡根中白花前胡丙素(Pd-Ia)和白花前胡丁素(Pd-Ⅱ)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LC-ODS柱,甲醇-水(79:21)为流动相,流速为 1.0ml·min-1,... 目的:建立RP-HPLC测定白花前胡根中白花前胡丙素(Pd-Ia)和白花前胡丁素(Pd-Ⅱ)的含量。方法:采用Shim-Pack  CLC-ODS柱,甲醇-水(79:21)为流动相,流速为 1.0ml·min-1,以 Pd-Ⅰa、Pd-Ⅱ为对照品,外标法峰面积定量,紫外检测(λ=323nm)。结果:Pd-Ⅰa、Pd-Ⅱ线性范围分别为0.08~0.8μg和0.064~0.28μg,r=0.9999和r=0.9999,平均回收率分别为 98.90%和 98.91%。结论:方法准确,简便,灵敏度高,快速,重复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花前胡 白花前胡丙素 白花前胡丁素 反相高效液相色谱 含量测定
下载PDF
Pd(Ⅱ)与还原型辅酶Ⅰ和溶菌酶相互作用的荧光和共振瑞利散射光谱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刘绍璞 刘林丰 +3 位作者 刘忠芳 孔玲 胡小莉 田伦富 《西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3,共13页
在弱酸性介质中,Pd(Ⅱ)能分别与还原型辅酶Ⅰ(NADH)和溶菌酶(Lyso)形成1∶1和2∶1的复合物,并导致NADH和Lyso的荧光猝灭,但不能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的变化和增强.但是当Pd(Ⅱ)与NADH和Lyso同时作用并形成n(Pd(Ⅱ))∶n(NADH)∶n(Lyso)=... 在弱酸性介质中,Pd(Ⅱ)能分别与还原型辅酶Ⅰ(NADH)和溶菌酶(Lyso)形成1∶1和2∶1的复合物,并导致NADH和Lyso的荧光猝灭,但不能引起共振瑞利散射(RRS)的变化和增强.但是当Pd(Ⅱ)与NADH和Lyso同时作用并形成n(Pd(Ⅱ))∶n(NADH)∶n(Lyso)=2∶2∶1的三元复合物时,不仅能使Lyso的荧光猝灭,而且能引起RRS显著增强并出现最大散射波长位于309 nm附近的RRS光谱.研究了Pd(Ⅱ)-NADH-Lyso反应体系的荧光和RRS光谱特征,适宜的反应条件,探讨了反应机理及Pd(Ⅱ)与NADH和Lyso的结合位点和结合模式,考查了荧光猝灭和RRS增强的原因.当Pd(Ⅱ)和Lyso过量时,散射增强(ΔI)在一定范围内与NADH的质量浓度成正比,对NADH的检出限为5.7 ng/mL(8.6×10-9mol/L).同样当Pd(Ⅱ)和NADH过量时,散射增强(ΔI)在一定范围内与Lyso的质量浓度成正比,检出限为15.1 ng/mL(1.06×10-9mol/L).因此RRS光谱不仅可为研究金属离子与不同生物分子之间的相互作用提供新的信息,而且也为高灵敏度定量测定痕量NADH和Lyso这样的生物分子创造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溶菌酶 还原型辅酶I pd(1I) 荧光 共振瑞利散射
下载PDF
钯的萃取化学研究(Ⅱ)——N_(263)萃取Pd(Ⅱ)的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沈静兰 盖会法 +2 位作者 高自立 孙思修 蒋德华 《高等学校化学学报》 SCIE EI CAS 1986年第8期657-662,共6页
采用离子选择电极作为分析手段,用恒界面搅拌法考察了多种因素对季铵盐N_(263)-正辛烷由氯化物介质中萃取钯(Ⅱ)动力学的影响,从实验结果推论出萃取过程为界面化学反应控制型机理。对酸度、添加剂的影响也作了讨论。
关键词 离子选择电极 萃取化学 pd() 搅拌法 N_(263) 钯() 正辛烷 萃取过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7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