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gleⅢ患者上颌前牵引矫治时机的初步探讨 被引量:32
1
作者 范建谊 叶湘玉 +3 位作者 周洪 陈曦 王爽 陈挺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 :初步探讨前牵引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Ⅲ类错牙合上颌发育不足患者的矫治时机。方法 :选取 2 0例研究对象 ,分成两组 ,即大年龄组 (9~ 12岁 )和小年龄组 (5~ 8岁 ) ,采用前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 ,拍摄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 目的 :初步探讨前牵引矫治器对生长发育期Ⅲ类错牙合上颌发育不足患者的矫治时机。方法 :选取 2 0例研究对象 ,分成两组 ,即大年龄组 (9~ 12岁 )和小年龄组 (5~ 8岁 ) ,采用前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 ,拍摄治疗前后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 :上颌前牵引对两组患者均产生了良好的矫治效果 :上颌骨前移 ,下颌骨后旋 ,前牙反牙合纠正 ,磨牙关系达到中性 ;两组对比显示小年龄患者的前牵引治疗具有更短的治疗时间、更多的骨骼改变、更少的牙齿改变以及更少的副作用等优点。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gle 上颌前牵引 矫治 安氏类错He 口腔正畸
下载PDF
不同力值前牵引上颌骨结合活动扩弓矫治器矫治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畸形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岩 韩金友 +1 位作者 徐琳 姚燕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4年第17期1-4,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轻力前牵引联合扩弓矫治器前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形畸形的机制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正畸科诊治的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畸形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例。试验组采用轻力前牵引... 目的:探讨利用轻力前牵引联合扩弓矫治器前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形畸形的机制和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正畸科诊治的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畸形患者3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15例。试验组采用轻力前牵引联合活动扩弓矫治器进行,根据患者的具体错畸形类型决定扩弓的方法,扩弓加力直至上后牙的舌尖接近下后牙的颊尖为止。上颌扩弓的同时进行前牵引,每侧施力约120~150 g,前牵引力的方向与牙合平面向下成15°角左右,两侧施力方向要平行,要求患者每天坚持戴12~l4 h。对照组采用传统的前牵引力联合扩弓矫治器治疗,每侧施力为400~500 g左右。两组患者治疗前、后常规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SNA角明显增大,平均增大2.5°,上颌骨向前方增加明显,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并相对向后退缩,上下切牙舌倾、上下颌骨的位置关系变得协调,软组织侧貌由凹面型变为直面型或者轻度凸面型,对照组与其疗效相当。两组矫治前、后的X线投影测量的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传统前牵引力相比,轻力前牵引联合活动扩弓矫治器治疗替牙期骨性AngleⅢ类错畸形,同样可以获得良好的疗效,侧貌改善明显,患者更易于接受,疗效可靠,临床上易于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轻力前牵引 扩弓 骨性angle 错[牙合]畸形 替牙期
下载PDF
前方牵引矫治不同年龄骨性Ⅲ类错[牙合]颞下颌关节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
3
作者 刘亚非 王雅淋 +4 位作者 左艳萍 赵利霞 尉静 张超 宋蕾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2期5203-5208,共6页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不同年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在前方牵引矫治后牙颌面的改变有显著不同;但是前方牵引矫治不同年龄患者颞下颌关节的改变是否存在差异尚未明确。目的:探讨年龄对于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对颞下颌关节改变的影... 背景:已有研究证实,不同年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在前方牵引矫治后牙颌面的改变有显著不同;但是前方牵引矫治不同年龄患者颞下颌关节的改变是否存在差异尚未明确。目的:探讨年龄对于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对颞下颌关节改变的影响。方法:将58例8-14岁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分成2组,8-11岁组29例,[牙合]类型为替牙晚期;12-14岁组29例,[牙合]类型为恒牙早期。在矫治前、矫治后分别摄X射线头颅侧位片,进行[牙合]颌面的头影测量分析以及颞下颌关节在坐标系统位置的定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分别比较两组治疗前后的变化,独立t检验进行两组间治疗前后改变量的比较,Pearson相关分析对两组分别进行[牙合]颌面改变与颞下颌关节改变的相关性分析。结果与结论:①2个年龄组矫治后均发生了显著的[牙合]颌面及颞下颌关节变化;[牙合]颌面矢状方向上,8-11岁组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ANB)增加了4.76°,颌突角(NA-PA)增加了9.02°,显著大于12-14岁组的改变3.97°及6.88°(P<0.05);[牙合]颌面垂直方向上,8-11岁组下颌平面与前颅底平面的交角(MP-SN)、下颌平面与眼耳平面的交角(FH-MP)分别增加了1.92°及3.02°,明显大于12-14岁组的1.02°及0.78°(P<0.05)。②颞下颌关节改变在2个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8-11岁组较12-14岁组关节窝上缘位置(S-Fsx)的后移更显著;8-11岁组的关节窝后缘位置(S-Fpx)改变表现为后移,而12-14岁组则为前移;两组的髁状突前缘位置(S-Cix)、后缘位置(S-T4x)均发生后移,但8-11岁组较12-14岁组更明显。③颞下颌关节改变与[牙合]颌面的改变存在相关关系:8-11岁组的S-Fpx与蝶鞍点-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角(SNB)、NP连线与眼耳平面FH相交的交角(NP-FH)有负相关关系(P<0.05,r=-0.489;P<0.05,r=-0.424);12-14岁组的S-Fpx与上中切牙切缘到鼻根点-上牙槽座点连线的距离(U1-NAmm)为正相关关系(P<0.01,r=0.439);8-11岁S-Cix、S-T4x、髁状突上缘水平向位置(S-Cox)与SNB、NP-FH、MP-SN均呈中等负相关关系。④提示年龄对于前方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牙合]对颞下颌关节改变有较为明显的影响,8-11岁组关节窝及髁状突位置后移明显,髁状突前缘上移,关节后间隙增加;12-14岁组关节窝后缘前移和髁状突前缘下移,关节间隙无改变;不同年龄影响颞下颌关节改变的[牙合]颌面因素并不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骨性安氏类错[牙合] 颞下颌关节 年龄 [牙合]颌面
下载PDF
早期骨性Ⅲ类错前方牵引矫治中扩弓效果的比较 被引量:21
4
作者 马文盛 卢海燕 +2 位作者 董福生 胡骁颖 栗兴超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78-182,共5页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前方牵引与单纯前方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临床疗效的异同。方法选择31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分为A、B组,A组15例采用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B组16例采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2组患者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 目的研究快速扩弓前方牵引与单纯前方牵引矫治早期骨性Ⅲ类错临床疗效的异同。方法选择31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分为A、B组,A组15例采用快速扩弓前方牵引矫治,B组16例采用单纯前方牵引矫治。2组患者矫治前后分别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选择23个测量项目,比较矫治前后的变化,并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A组疗程平均10.14个月,B组平均9.77个月(P>0.05)。Pancherz分析结果表明,A、B组上颌基骨分别前移2.99mm和3.33mm;A组下颌基骨后移0.07mm,B组下颌基骨前移0.80mm;A、B组前牙覆盖分别增加4.51mm和6.37mm,磨牙关系改善分别为4.97mm和4.73mm。以上项目除前牙覆盖的变化2组间有统计学差异外(P<0.05),其余项目无统计学差异(P>0.05),均达到满意的临床效果。A组下颌磨牙在下颌基骨中前移了1.18mm,B组下颌磨牙在下颌基骨中后移了1.20mm(P<0.05)。从2组矫治前后治疗变化量的比较来看,矫治后2组上颌前牙的唇倾度均有增加,但B组较A组增加更多(P<0.05)。结论对早期骨性Ⅲ类错采用前方牵引矫治,无论快速扩弓与否,均可获得满意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错[牙合] 前方牵引 快速扩弓 早期矫治
下载PDF
11例10~14岁骨性Ⅲ类错患者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7
5
作者 王春玲 王玉玲 +2 位作者 刘东旭 孔凡芝 郭杰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4,共3页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治疗 10~ 14岁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 11例 10~ 14岁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为观察组 ,3 2例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 目的 观察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治疗 10~ 14岁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 以 11例 10~ 14岁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为观察组 ,3 2例替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为对照组。两组均采用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装置治疗 ,平均治疗时间 6个月。治疗前后均拍摄头影侧位片 ,并采用一种新的头颅参照系统 ,对结果进行分析比较 ,评价治疗效果。结果 两组患者均发生上颌骨前移 ,下颌骨向下后旋转 ,向前生长受限。观察组前牙覆盖增加 5 .3mm ,骨性变化占 5 1% ,牙性变化占 4 9% ;其中 ,9例患者前牙达到正常覆牙合、覆盖关系 ,磨牙中性关系 ,2例患者前牙达到浅覆牙合、浅覆盖关系 ,后牙中性偏近中关系。结论 联合应用前方牵引和上颌快速扩弓治疗 10~ 14岁轻中度骨性反牙合患者有较好疗效 ,可减轻畸形程度 ,避免手术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方牵引 上颌扩弓 安氏类错He 儿童 疗效观察 口腔正畸
下载PDF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正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 被引量:11
6
作者 段银钟 杨振华 +2 位作者 冷军 郑虹 王海雪 《现代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2003年第3期251-252,共2页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正严重骨性反(牙合)的疗效,为临床矫正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应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对32例(平均年龄11.8岁)替牙期儿童的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治疗... 目的 评价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矫正严重骨性反(牙合)的疗效,为临床矫正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提供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方法 应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Ⅲ类颌间牵引对32例(平均年龄11.8岁)替牙期儿童的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进行治疗,并对治疗前后X线头影测量变化进行比较。结果 经过5~8个月(平均6.5个月)的牵引,所有患者矫治效果良好,SNA,ANB,~,IMPA,覆盖改善显著。结论 对于严重骨性Ⅲ类错(牙合),采用夜间前方牵引配合白天Ⅲ类颌间牵引,实现了对上颌实施24小时持续前牵,临床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严重骨性反He 骨性类错He 治疗 疗效 X线头影测量
下载PDF
支架式与固定式前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比较 被引量:12
7
作者 刘春艳 卢海燕 +3 位作者 王雯 马文盛 胡骁颖 陈文静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27-231,共5页
目的:对比铸造支架式与传统固定式上颌前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疗效。方法:30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应用铸造支架式前牵引(15例),第2组应用传统固定式前牵引(15例)进行矫治。用SPSS13.0对2组病例矫治前后头... 目的:对比铸造支架式与传统固定式上颌前牵引矫治替牙期骨性Ⅲ类错的疗效。方法:30例替牙期骨性Ⅲ类错患者随机分为2组,第1组应用铸造支架式前牵引(15例),第2组应用传统固定式前牵引(15例)进行矫治。用SPSS13.0对2组病例矫治前后头影测量结果、治疗时间以及复诊次数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持续时间第1组为(7.03±1.32)个月,第2组为(9.07±1.31)个月(P<0.05);复诊次数第1组(8.00±1.46)次,第2组(10.47±1.85)次(P<0.05);头影测量第1组的△U1-SN为(3.85±0.95)°,第2组的△U1-SN(5.25±0.95)°(P<0.05),其余各指标的改变量无统计学差异。结论:铸造支架式前牵引为一种高效、实用的前牵引口内装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上前牙唇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牵引 骨性类错[牙合] 替牙期
下载PDF
骨性Ⅲ类畸形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的三维测量分析 被引量:8
8
作者 秦燕军 沈云娟 +3 位作者 谷妍 王珊 刘可 赵春洋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99-703,共5页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前后的变化,从三维方向上探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的机制。方法:选取14例恒牙列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0-12岁,平均1... 目的:通过锥形束CT(cone-beam computed tomography,CBCT)研究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上颌前方牵引治疗前后的变化,从三维方向上探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的机制。方法:选取14例恒牙列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男6例,女8例,年龄10-12岁,平均10.9岁,采用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牵引治疗前、后,进行CBCT三维扫描,采用Dolphin 11.0对骨组织及牙进行三维重建、建立三维坐标体系,选择23个标志点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使用SPSS 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上颌前方牵引后,A-冠状面的距离、SNA、ANB均显著增大(P〈0.01);A-水平面的距离显著增大(P〈0.05),ANS-PNS增大,有显著差异(P〈0.05),上颌骨向前、向下生长。Po-S-N显著增大(P〈0.01),SNB显著减小(P〈0.05),提示颏部向下、向后旋转,下颌生长得到抑制。U1j-冠状面的距离显著增大(P〈0.01),提示上切牙前移;U1牙长轴-SN交角显著增大(P〈0.05),提示上切牙唇倾。U6j-水平面的距离、U6j-冠状面的距离均显著增大(P〈0.05),提示上颌磨牙近中移动、伸长。额颌缝等4条骨缝三维方向上均有变化,但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上颌前方牵引后,经CBCT三维测量,证实翼腭缝等骨缝的生长改建在上颌骨生长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上颌骨及上颌牙明显向前、向下生长;下颌骨生长得到抑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错 前方牵引 骨缝 锥形束CT 三维测量
下载PDF
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不同年龄骨性Ⅲ类错的硬组织变化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明 王春玲 +1 位作者 何谨 时伯红 《口腔医学》 CAS 2006年第4期244-246,共3页
目的研究年龄对于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5例3.15岁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分成3组,在矫治前、矫治后分别摄X线头颅侧位片,对3组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个年龄组矫治后均发生了显著... 目的研究年龄对于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效果的影响。方法将75例3.15岁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儿分成3组,在矫治前、矫治后分别摄X线头颅侧位片,对3组X线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并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3个年龄组矫治后均发生了显著的硬组织变化,且这些硬组织指标在不同年龄组差异有显著性。结论年龄对于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矫治效果有较为明显的影响,矫治后上颌骨以及下颌骨的位置均与年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扩弓 前方牵引 骨性安氏类错(牙合) 硬组织 年龄
下载PDF
X射线测量青少年骨性Ⅲ类患者前牵引治疗后颞下颌关节结构的改变 被引量:6
10
作者 刘亚非 王雅淋 +3 位作者 左艳萍 孙琦 尉静 赵利霞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8期1154-1159,共6页
背景:骨性Ⅲ类错牙合不正常的上下颌骨位置关系和不正常的咬合接触可影响髁突和关节窝的形态,同时影响下颌运动及咀嚼肌的功能。前牵引矫治器作为治疗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矫形力可以重建颌骨位置关系,改善骨性Ⅲ类... 背景:骨性Ⅲ类错牙合不正常的上下颌骨位置关系和不正常的咬合接触可影响髁突和关节窝的形态,同时影响下颌运动及咀嚼肌的功能。前牵引矫治器作为治疗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有效手段之一,通过矫形力可以重建颌骨位置关系,改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关节窝-盘-突关系。目的:研究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前牵引矫治后颞下颌关节的改变,探讨前牵引矫治对青少年颞下颌关节紊乱结构产生的影响。方法:29例年龄12-14岁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男18例,女11例;平均年龄(12.90±0.99岁),均采用牙支持式固定前牵引矫治器治疗。在前牵引治疗前后拍摄X射线头颅侧位定位片,在矢状方向和垂直方向上,定量分析矫治前后颞下颌关节窝、髁状突的改变及前牵引治疗前后颞下颌关节间隙的改变。结果与结论:在前方牵引矫治后,矢状方向上颞下颌关节窝和髁状突整体均未发生位移(P>0.05);垂直方向上颞下颌关节窝和髁状突后缘和上缘无明显移动(P>0.05),但髁状突前缘发生向上移位(P<0.05)。颞下颌关节前、上、后间隙治疗前后比较未发生明显变化(P>0.05)。结果表明青少年骨性Ⅲ类错牙合前牵引矫治后颞下颌关节会发生适应性改建,但是关节间隙在治疗前后没有显著性改变,因此不会对颞下颌关节功能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颞下颌关节 错牙合 前牵引 青少年 X射线 髁状突
下载PDF
前方牵引治疗不同骨龄骨性安氏Ⅲ类错的研究 被引量:8
11
作者 魏福兰 王春玲 +1 位作者 刘东旭 寇波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4期538-541,共4页
目的:评价前牵引治疗不同骨龄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硬组织变化,并探讨骨龄与前牵引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上颌后缩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且根... 目的:评价前牵引治疗不同骨龄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硬组织变化,并探讨骨龄与前牵引效果之间的关系。方法:选取75例上颌后缩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均采用前方牵引联合快速扩弓治疗。在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并且根据治疗前头颅侧位片上颈椎成熟程度将其分为3组:生长加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Ⅰ~Ⅱ期),生长峰值期组(颈椎成熟度Ⅲ期),生长减速期组(颈椎成熟度Ⅳ~Ⅵ期)。结果:生长加速期及生长峰值期2组间患者的上颌骨前移量没有明显差异;生长减速期患者上颌骨前移量减小,但其牙槽反应增加;3组间下颌向下后旋转、面下1/3高度增加、磨牙萌出量没有明显差异。结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诊断和治疗设计时应重视骨龄的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方牵引 骨龄 骨性安氏类错[牙合] 颈椎成熟度
下载PDF
恒牙早期Ⅲ类错上颌前方牵引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2
作者 陈林玲 杨一鸣 嵇国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8年第1期25-29,共5页
目的:评价恒牙早期骨性反患者使用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的疗效,确定矫形治疗的合适时机。方法:18例面中部凹陷的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骨性错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10~13岁,平均11.5岁,均采用上颌固定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 目的:评价恒牙早期骨性反患者使用上颌前方牵引器治疗的疗效,确定矫形治疗的合适时机。方法:18例面中部凹陷的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骨性错患者,男11例,女7例,年龄10~13岁,平均11.5岁,均采用上颌固定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分别拍摄X线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测量分析,测量结果使用SAS6.12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后SNA增加2.06°(P<0.001),A点前移3.94mm(P<0.001),U1-SN增加6.97°(P<0.001),上前牙切点前移6.86mm(P<0.001);SNB减小1.39°(P<0.01),SN-MP增加2.64°(P<0.001),Y轴角增加2.42°(P<0.001),Pg点下降7.42mm(P<0.001)。上前牙前移6.86mm,其中骨性变化占57.43%,牙性代偿为43.57%。结论:恒牙早期应用上颌前方牵引矫治器治疗骨性Ⅲ类错患者,可以显著促进上颌骨的向前生长,使下颌骨生长方向转为向下,抑制下颌向前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方牵引 类错[牙合] 恒牙早期
下载PDF
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不同年龄骨性Ⅲ类错后软组织的评价 被引量:6
13
作者 李明 王春玲 +1 位作者 侯鑫 高兴平 《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4期189-191,共3页
目的比较3个年龄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应用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前后软组织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75例3.15岁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患者分为3~7岁,7~11岁,11~15岁3组,均应用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 目的比较3个年龄组骨性Ⅲ类错[牙合]患者应用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治疗前后软组织指标的变化情况。方法将75例3.15岁的骨性Ⅲ类错[牙合]的患者分为3~7岁,7~11岁,11~15岁3组,均应用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进行治疗,对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片进行头影测量分析,比较3组患者在治疗前后的软组织指标的变化情况,并应用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3组患者矫治后软组织的各项指标均发生显著性的变化,其中3~7岁组上唇基角增加明显,11~15岁组则下唇基角明显减少,3组之间的各项指标也有显著性的差异。结论年龄对于上颌快速扩弓结合前方牵引矫治后的侧貌有明显的影响,临床上可以根据患者年龄预测治疗后软组织侧貌的改善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扩弓 前方牵引 骨性安氏类错[牙合] 软组织
下载PDF
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联合前牵矫治安氏Ⅲ类前牙反对颞颌关节的影响 被引量:9
14
作者 刘红 刘延军 +1 位作者 吕文凯 祝海波 《口腔医学》 CAS 2007年第4期207-209,共3页
目的探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联合前牵矫治安氏Ⅲ类前牙反对颞颌关节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15例安氏Ⅲ类轻、中度骨性前牙反,测量分析治疗前后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 目的探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联合前牵矫治安氏Ⅲ类前牙反对颞颌关节的影响。方法应用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win-block appliance,TBA)联合前牵治疗15例安氏Ⅲ类轻、中度骨性前牙反,测量分析治疗前后颞颌关节中位断层片变化情况。结果未发现1例患者出现颞颌关节病症状。治疗前后线性百分比分别为24.67%和11.62%,N/M值治疗前后分别为1.82和1.07,A值及P值的变化均较明显。关节前间隙增大、后间隙减少,髁突明显后移位,髁突位置基本居中。结论反式双阻板矫治器TBA联合前牵全天作用引起颞颌关节适应性改建,适当的持续矫治力不会对颞颌关节产生不利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改良固定反式双阻板矫治器 前牵引 安氏类错[牙合] 骨性前牙反[牙合] 颞颌关节
下载PDF
10~15岁骨性Ⅲ类错双期矫治前后的软组织变化研究 被引量:9
15
作者 孔凡芝 周明 +2 位作者 王玉玲 佘鹏 丁双英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6年第1期54-57,共4页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较大年龄骨性III类错的新型矫治方法并评价对软组织改变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0例10~15岁骨性III类错患者,将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给予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进行治疗,约半年后开始第二阶段多曲方... 目的:探讨一种适合较大年龄骨性III类错的新型矫治方法并评价对软组织改变的效果及其机制。方法:选取30例10~15岁骨性III类错患者,将治疗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给予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进行治疗,约半年后开始第二阶段多曲方丝弓技术直至咬合关系达到理想状态,给予保持。结果:所有患者经双期矫治后,上颌骨及上切牙前移,使面中部及上唇前移,下颌骨及下切牙后退,使颏部及下唇后移。从根本上改变了骨性III类错患者的凹陷型侧貌。结论:前方牵引可使骨改建,多曲方丝弓技术可产生充分牙性代偿,取二者之长将其相结合矫治骨性III类错,使其凹陷型侧貌由凹变直或变凸,显著改善了此类患者的容貌。是一种疗程短、效果佳、费用低的矫治方法,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错[牙合] 上颌前方牵引配合快速扩弓 多曲方丝弓技术 软组织侧貌
下载PDF
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骨性安氏Ⅲ类错患者上气道间隙的影响 被引量:5
16
作者 李霞 陈远萍 付春茂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2004年第6期637-640,共4页
目的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伴有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颅面结构和上气道间隙的影响 ,以及颅面形态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共 2 6人 ,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有上颌骨深度发育... 目的 :探讨上颌前方牵引联合上腭快速扩大对伴有上颌发育不足的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患者的颅面结构和上气道间隙的影响 ,以及颅面形态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之间的关系。方法 :研究对象共 2 6人 ,为骨性安氏Ⅲ类错牙合伴有上颌骨深度发育不足 ,无颌骨高度发育不调。根据矫治前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上颈椎发育程度判断 ,均为生长发育期患者。行上腭快速扩大后 ,开始上颌前方牵引治疗。结果 :在多因素分析中 ,3个上气道头影测量变量 (SPPS ,MPS ,IPS)均能建立显著有效的回归方程。结论 :颅面形态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之间能建立有效的回归方程。前方牵引后 ,上颌向前生长及下颌的改变与上气道间隙改变有显著的联系 ,说明上颌前方牵引能影响上气道间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方牵引 上腭快速扩大 骨性安氏类错He 颅面形态 上气道
下载PDF
垫式快速扩弓器加前方牵引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2
17
作者 王学侠 刘东旭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6期627-631,共5页
目的评估垫式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在恒牙早期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8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患者,用垫式快速扩弓器加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 目的评估垫式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在恒牙早期治疗骨性Ⅲ类错畸形矫治中的效果。方法选择18例恒牙早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患者,用垫式快速扩弓器加前方牵引矫治器进行治疗,治疗前后拍摄头颅侧位片,对矫治前后的X线头影测量进行分析比较。结果治疗后患者许多标志点在水平方向上都有明显变化,上颌骨明显前移(P<0.05)。结论 垫式快速扩弓加前方牵引矫治器有促进上颌骨向前发育,抑制下颌骨向前发育的作用,可改善患者软组织侧貌,有效治疗恒牙早期骨性Ⅲ类错畸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性类错畸形 快速扩弓 前方牵引[牙合]垫
下载PDF
上颌前牵引矫治骨性Ⅲ类错畸形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3
18
作者 张晓歌 陈扬熙 《国际口腔医学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813-816,共4页
Ⅲ类错畸形是一种与遗传及发育相关的颌面畸形,随生长呈加重趋势。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适时、适当地应用矫形力进行上颌前牵引治疗,可以矫治上颌发育不足产生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改善上颌骨发育,获得较理想的面型。但多年以来,正畸医... Ⅲ类错畸形是一种与遗传及发育相关的颌面畸形,随生长呈加重趋势。在儿童生长发育过程中,适时、适当地应用矫形力进行上颌前牵引治疗,可以矫治上颌发育不足产生的骨性Ⅲ类错畸形,改善上颌骨发育,获得较理想的面型。但多年以来,正畸医师在其治疗时机的选择,联合快速腭扩展的疗效评价,支抗及长期稳定性评价等方面,一直存在较大的争议。本文仅就近年来的相关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牵引 骨性类错[牙合]畸形 正畸治疗
下载PDF
支架式上颌前牵引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前后前后软硬组织变化的临床分析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毛新霞 邹敏 +2 位作者 邢龙 徐华 王惠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0年第10期1531-1534,共4页
目的:探讨支架式上颌前牵引矫治器对儿童骨性Ⅲ类错的矫治效果。方法:采用改良支架式前牵引矫治器对26例儿童骨性Ⅲ类错患者(7~10岁)进行前牵引治疗。分别在治疗开始(T0)和结束(T1)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分析。结果:... 目的:探讨支架式上颌前牵引矫治器对儿童骨性Ⅲ类错的矫治效果。方法:采用改良支架式前牵引矫治器对26例儿童骨性Ⅲ类错患者(7~10岁)进行前牵引治疗。分别在治疗开始(T0)和结束(T1)时拍摄头颅定位侧位片,进行定点测量分析。结果:①硬组织变化:ANB角增加5.26°(P<0.001),Wit's值增加5.26mm(P<0.01),Ptm-A增加2.28mm(P<0.05),Yaxis增加1.25°(P<0.001);SNB角减小0.67°(P>0.05),Go-Me、Co-Gn分别增加0.72mm和1.56mm(P>0.05),SN-PP减小1.24°,PP-MP增加4.2°(P<0.05),颌凸角增加7.07°(P<0.001),下面高、下面高/全面高分别增加2.47(P<0.05)、0.42(P>0.05)。U1-NA角增加4.57°(P<0.001),L1-NB角减小3.21(P<0.05),Ms6-PP距增加0.45mm(P>0.05)。2)软组织变化:面型角增大5.37°(P<0.01),颏唇角减小2.70°(P<0.05),上唇-E线距增大1.51mm(P<0.01),下唇-E线距减小1.25mm(P<0.05)。结论:支架式上颌前牵引矫治器矫治儿童骨性Ⅲ类错,可产生显著治疗效果:上颌骨前移,上下颌骨的矢状关系改善,凹陷型的畸形容貌显著改善,但高角患者慎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牵引 固定支架 安氏类错【牙合】
下载PDF
固定扩弓联合前牵引治疗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蔡斌 胡湘权 +1 位作者 卢新华 李国永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700-702,共3页
【目的】探讨在乳牙期利用固定扩弓矫治器前牵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例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扩弓矫治器进行前牵引治疗,扩弓加力直至上后牙的舌尖接近下后牙的的颊尖为止。上颌扩弓的同时进行前牵引,每侧施力约0.025~0.03N,施... 【目的】探讨在乳牙期利用固定扩弓矫治器前牵引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12例研究对象,采用固定扩弓矫治器进行前牵引治疗,扩弓加力直至上后牙的舌尖接近下后牙的的颊尖为止。上颌扩弓的同时进行前牵引,每侧施力约0.025~0.03N,施力方向与牙合平面成10°,两侧施力方向要平行,要求患者每天坚持戴10~12h。摄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并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采用配对t检验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用带有扩弓的固定装置进行前方牵引治疗乳牙期骨Ⅲ类错(牙合),能促进上颌骨的生长,SNA角明显增大,平均增大2.4°,下颌骨向下向后旋转并向后退缩,上下切牙舌倾。【结论】利用带有扩弓的固定矫治装置进行前牵引治疗乳牙期骨性Ⅲ类错(牙合),是确实可行且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扩弓 前牵引 骨性类错(牙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