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安氏Ⅲ类错牙合的W角、ANB角和Wits值相关性分析
1
作者 王杰睿 乔珺 +1 位作者 米丛波 杨爽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13年第16期1713-1715,共3页
目的:探讨W角、ANB角和Wits值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颌骨矢状关系评价的可靠性。方法:选取38例恒牙列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计算其W角,Wits值,ANB值及其变异系数,并对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三项测量指标... 目的:探讨W角、ANB角和Wits值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颌骨矢状关系评价的可靠性。方法:选取38例恒牙列期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患者的X线头颅定位侧位片,计算其W角,Wits值,ANB值及其变异系数,并对三者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三项测量指标变异程度不同,W角,Wits值和ANB值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05、0.40、0.65,且三者间均存在相关性。结论:W角,Wits值和ANB角均可作为评价安氏Ⅲ类患者颌骨矢状向关系的指标,但W角可能更具有可靠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 W角 Wits ANB角 X线头影测量
下载PDF
Twin-block矫治器早期矫治安氏Ⅱ类1分类错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4
2
作者 马文盛 刘健敏 +2 位作者 卢海燕 左艳萍 董福生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95-298,共4页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 目的研究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30名快速生长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治疗组18例采用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12例未作矫治。治疗组治疗前后、对照组观察开始和结束时分别拍摄头颅侧位片,采用Pancherz分析法进行分析。结果与对照组相比,治疗组ANB角、前牙覆盖、磨牙关系、下颌基骨位置、髁突位置和下颌长度的变化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上颌基骨位置的变化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牙覆盖减小和磨牙关系改善主要来源于骨骼效应。结论Twin-block矫治器治疗生长快速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患者,可有效改善前牙覆盖和磨牙关系。这种改善包括骨骼效应和牙齿效应,其中下颌骨矢状方向的生长较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win—block矫治器 早期矫治 安氏Ⅱ类错袷 头影测量
下载PDF
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评价 被引量:8
3
作者 吴勇 罗颂椒 +5 位作者 赵志河 袁晓 郑翼 刘颖 米晓晖 倪琳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35-37,共3页
目的 探讨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样 本(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各10例)治疗前后的24项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上颌磨牙在 不同的垂直骨面型中远中... 目的 探讨摆形矫治器矫治不同垂直骨面型安氏Ⅱ类错的疗效及对牙颌面的影响。方法 对30例样 本(低角组、均角组、高角组各10例)治疗前后的24项X线头影测量指标进行测量和比较分析。结果 上颌磨牙在 不同的垂直骨面型中远中移动的距离不同,低角组移动最小,高角组移动最大;上颌磨牙在3组中均被压低,但差 别无统计学意义;各组样本第一双尖牙向近中移动量和前牙覆盖增加量不同,低角组最多,高角组最少。结论 摆 形矫治器可有效远中移动磨牙,在不同的垂直骨面型磨牙均被压低,为摆形矫治器用于矫治AngleⅡ类高角患者提 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摆形矫治器 磨牙远中移动 垂直骨面型 安氏Ⅱ类错He
下载PDF
Frnkel矫治器对安氏Ⅱ类错患者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影响 被引量:5
4
作者 王艳民 周力 +1 位作者 易新竹 陈扬熙 《华西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22-125,共4页
目的 了解Fr nkel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过程中,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经Fr nkel矫治器治疗成功的安氏Ⅱ类错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对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重叠分析。结果 ①前颅底结构重叠显... 目的 了解Fr nkel矫治器治疗安氏Ⅱ类错过程中,髁突和下颌位置的变化情况。方法 选择经Fr nkel矫治器治疗成功的安氏Ⅱ类错患者30例,男女各15例,对其治疗前后的头颅侧位定位片进行X线头影测量重叠分析。结果 ①前颅底结构重叠显示治疗后患者的髁突点、下颌角点和颏前点发生明显的下移,同时男性患者颏前点发生明显的前移。②下颌结构重叠显示治疗后患者的髁突点发生明显的上移和后移(移位比约为2∶1) ,下颌角点相对颏部发生后移。结论 Fr nkel矫治器能刺激安氏Ⅱ类错患者髁突的生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髁突 功能矫形治疗 安氏Ⅱ类错he
下载PDF
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成人与国内美貌人群颅颌面结构的差异比较 被引量:2
5
作者 蔡留意 丁寅 解邦杰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05年第6期728-731,共4页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成人与国内美貌人群颅颌面形态结构的差异。方法:从西安市11所大学2098名新生中选取符合标准的101名安氏Ⅰ类错牙合样本,男53名、女48名。拍摄头颅定位X线片,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头影测量软件测量,... 目的:研究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成人与国内美貌人群颅颌面形态结构的差异。方法:从西安市11所大学2098名新生中选取符合标准的101名安氏Ⅰ类错牙合样本,男53名、女48名。拍摄头颅定位X线片,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头影测量软件测量,将测量结果与国内美貌人群颅颌面的相应数值进行比较分析。结果:与美貌人群比较,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牙合成人呈现:①下中切牙、牙合平面及腭平面倾斜度均大,而下颌突度及上中切牙相对HP平面的倾斜度则较小;②在前面部垂直线距方面,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牙合成人没有美貌人群发育好,尤其是面下1/3不够丰满;各项测量均值的标准差均大,并且越接近面下1/3变异也越大。结论:与美貌人群相比,西安地区安氏Ⅰ类错牙合成人颅面结构呈现下颌在矢状方向与垂直方向发育欠佳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Ⅰ类错[牙合] 美貌人群 头影测量
下载PDF
口外力平面导板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临床研究
6
作者 赖晓宇 翁春辉 陆笑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1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 探讨口外弓颈牵引联合平面导板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 选取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干预组患者应用口外弓颈牵引和上颌改良可摘平面导板矫治器,对照组暂观察不作干预... 目的 探讨口外弓颈牵引联合平面导板矫治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的疗效.方法 选取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30例,随机分为两组,每组15例.干预组患者应用口外弓颈牵引和上颌改良可摘平面导板矫治器,对照组暂观察不作干预.干预周期为15个月,干预周期前后两组均拍摄头颅侧位片.通过头影测量分析所需测定的软硬组织指标,获取两组干预周期前后上下颌骨位置变化、牙齿位置变化以及面部软组织变化的数据,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干预组干预周期后SNA角、ANB角、U1/SN角、U1/PP角、Wits值和U1-AP值均减小,这六项指标的两组差值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SNB角、MP/SN角、MP/PP角、L1/MP角、Pg-NFH值和LI-AP值这六项指标的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组患者干预周期后Naso-labial angle和Z angle均增加,两项指标的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ower lip to E plane值的两组差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口外弓颈牵引联合上颌改良可摘平面导板对替牙期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患者的骨骼、牙齿和软组织方面都产生了有利的影响,没有加重下前牙唇倾,利于后期固定正畸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Ⅱ类错(牙合) 口外牵引器 平面导板
下载PDF
错畸形上下牙量的测量分析
7
作者 逄秀凤 庞光明 陈建钢 《郧阳医学院学报》 2005年第1期32-33,共2页
目的:探讨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上下颌牙量不调的发生率,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择 325例安氏错牙合畸形患者牙模型,分别测量上、下颌全牙量和前牙量,计算Bolton值及Bolton不调的发生率。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Ⅲ... 目的:探讨安氏Ⅰ、Ⅱ、Ⅲ类错牙合畸形病例上下颌牙量不调的发生率,为临床正畸治疗提供指导。方法:随机选择 325例安氏错牙合畸形患者牙模型,分别测量上、下颌全牙量和前牙量,计算Bolton值及Bolton不调的发生率。结果:安氏Ⅰ类和安氏Ⅲ类前牙均大于安氏Ⅱ类,而全牙Bolton值及Bolton不调发生率则为Ⅰ类 >Ⅱ类 >Ⅲ类(P<0. 05)。结论:Bolton指数在各类错牙合畸形中存在差异,正畸治疗前须进行Bolton分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测量分析 BOLTON指数 Bolton分析 Ⅲ类错He畸形 发生率 牙量不调 正畸治疗 安氏Ⅱ类 安氏Ⅲ类 上下颌 牙模型 前牙量 治疗前
下载PDF
VanBeek矫治器矫治青春期前高角型安氏Ⅱ类Ⅰ分类的临床体会
8
作者 王道荣 《安徽卫生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2年第4期43-44,共2页
目的:探讨VanBeek矫治器矫治青春期前高角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中的矫治效果及临床运用。方法:该文对12例以下颌后缩为主高角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年龄11岁左右且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应用VanBeek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 目的:探讨VanBeek矫治器矫治青春期前高角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中的矫治效果及临床运用。方法:该文对12例以下颌后缩为主高角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患者(年龄11岁左右且处于生长发育高峰前期)应用VanBeek矫治器进行矫治。结果:患者侧貌改善明显,X线头影测量显示SNB角增加,ANB、SNA角减小,FMA角无明显改变。结论:VanBeek矫治器对高角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畸形效果明显,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nBeek矫治器 高角型安氏Ⅱ类Ⅰ分类 错 青春期前
下载PDF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方法
9
作者 乔婷 任崇伟 《菏泽医学专科学校学报》 2009年第1期23-25,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19例,其中替牙列3例,恒牙列16例。使用固定矫治器,分别采用“2×4”技术、上颌前方牵引技术、MEAW技术及正畸与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技术等进行矫治,疗程6... 目的探讨不同方法对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矫治效果。方法选择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19例,其中替牙列3例,恒牙列16例。使用固定矫治器,分别采用“2×4”技术、上颌前方牵引技术、MEAW技术及正畸与正颌外科联合治疗技术等进行矫治,疗程6~32个月。结果矫治后19例均达到Ⅰ类磨牙关系,凹面形有很大改善。结论对于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的患者,应根据其病因、发病机制,制订正确可行的矫治方案并选择相应的矫治方法,才能取得满意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Ⅲ类错牙合畸形 矫治
下载PDF
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软组织侧貌变化分析 被引量:1
10
作者 于鹏 陈明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1年第11期145-147,共3页
目的探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3月抚顺市口腔医院收治的74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研究组采用标准方... 目的探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矫治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的软组织侧貌变化。方法选取2017年4月~2020年3月抚顺市口腔医院收治的74例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儿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抽签法分为研究组(37例)与对照组(37例)。研究组采用标准方丝弓矫治器联合传统Twin-Block矫治器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Twin-Block矫治器治疗。比较两组的H角、软组织颊面角、上唇凸距、下唇凸距、正畸(PAR)总分。结果矫治后研究组H角、软组织颊面角、上唇凸距、下唇凸距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PAR总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标准方丝弓矫治器联合传统Twin-Block矫治器有助于提高安氏Ⅱ类Ⅰ分类错[牙合]患儿的正畸质量,改善其软组织侧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组织侧貌 错[牙合] 安氏Ⅱ类 功能矫治器
下载PDF
GMD应用于安氏Ⅱ类错非拔牙矫治的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夏璐 史衍辉 +1 位作者 赵堂民 兰赟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11年第11期2156-2158,共3页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非拔牙矫治中GMD矫治器的疗效和适应症。方法:选择36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病例,主要表现为以乳磨牙早失形成的磨牙近移或上牙列轻中度拥挤的的非拔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GMD推磨牙装置远移磨牙开辟后牙间隙。结... 目的:探讨安氏Ⅱ类错非拔牙矫治中GMD矫治器的疗效和适应症。方法:选择36例恒牙早期安氏Ⅱ类病例,主要表现为以乳磨牙早失形成的磨牙近移或上牙列轻中度拥挤的的非拔牙患者为研究对象,通过运用GMD推磨牙装置远移磨牙开辟后牙间隙。结果:36例患者中除1例因上切牙唇倾致患者对面形不满意而改行拔牙矫治外其余患者均取得了较好的疗效。第一磨牙平均远移5.6mm,远移到位平均4-5个月。磨牙建立中性关系。结论:GMD装置是一种快速有效的推磨牙向后的矫治器,但要掌握好适应症才能取得成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氏II类错[牙合] 非拔牙矫治 GMD矫治器 适应症
原文传递
锥形束CT对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3
12
作者 罗成 杨馥榕 雷延颖 《中国临床研究》 CAS 2019年第7期972-975,共4页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2例错颌畸形患者,分别接受锥形束CT检查及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检查,检查结束后给予所有患者正畸治疗,并再次实施锥形束C... 目的探讨锥形束CT在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正畸治疗中牙根吸收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2月至2016年10月收治的72例错颌畸形患者,分别接受锥形束CT检查及数字化曲面体层X线摄影检查,检查结束后给予所有患者正畸治疗,并再次实施锥形束CT检查。以X线头影测量分析结果作“金标准”,统计分析两种诊断方法在不同程度牙根吸收中的诊断结果、治疗前后牙根体积锥形束CT测量结果变化情况及错颌畸形正畸治疗前后锥形束CT表现。结果经X线头影测量得知,本组72例患者中,正畸治疗后无牙根吸收19例,轻度牙根吸收21例,中度牙根吸收18例,重度牙根吸收14例;锥形束CT检查对牙根吸收与X线头影测量的总符合率为87.50%(63/72),较曲面体层片检查[56.94%(41/72)]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锥形体CT检查示,治疗后72例患者右下侧切牙、右下中切牙、左下侧切牙、左下中切牙、左上侧切牙、左上中切牙、右上侧切牙、右上中切牙体积较治疗前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1)。结论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患者正畸治疗后通常会出现不同程度牙根吸收,经锥形束CT检查可有效检出并辨别牙根吸收程度及牙根体积变化情况,可为临床制定进一步干预方案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计算机X线断层扫描 锥形束 安氏Ⅰ~Ⅲ类错颌畸形 正畸治疗 牙根吸收
原文传递
双颌垫结合前方牵引及Ⅲ类颌间牵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疗效分析 被引量:13
13
作者 刘浩 张婷 张良 《中国实用口腔科杂志》 CAS 2017年第12期736-739,共4页
目的评价应用双颌垫结合前方牵引及Ⅲ类颌间牵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徐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9.2岁),上、下颌分别制作垫,上颌前... 目的评价应用双颌垫结合前方牵引及Ⅲ类颌间牵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的疗效。方法选择徐州市口腔医院正畸科2015年7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替牙期安氏Ⅲ类错畸形患者18例(其中男8例,女10例;平均年龄9.2岁),上、下颌分别制作垫,上颌前方牵引配合Ⅲ类颌间牵引。用X线头影测量观察矫治前后的面部软硬组织变化。结果 18例患者治疗后前牙反解除,治疗后SNA角(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上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ANB角(上齿槽座点、鼻根点与下齿槽座点构成的角)、NA-PA(颌凸角)、ANS-Ptm(上颌长)、NANS(上面高)、U1-SN角(上中切牙长轴与前颅底平面相交的下内角)、U1-NA角(上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U1-NA距(上中切牙切缘至鼻根点-上齿槽座点连线的垂直距离)、FCA(面型角)、ULP(上唇突度)等指标的值增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SNB角(蝶鞍中心、鼻根点及下齿槽座点所构成的角)、NPFH(面角)、L1-MP角(下中切牙长轴与下颌平面相交之上内角)、L1-NB角(下中切牙长轴与鼻根点-下齿槽座点连线的交角)、LLP(下唇突度)等指标的值减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颌垫结合前方牵引及Ⅲ类颌间牵引治疗替牙期安氏Ⅲ类错效果肯定,患者依从性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颌[牙合]垫 前方牵引 Ⅲ类牵引 替牙期 错[牙合] 安氏Ⅲ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