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ree Big Leaps by Anhui Province-An Interview with the Provincial Governor
1
作者 WANG ZHIREN & AN XINWEN 《China Today》 1996年第7期51-54,共4页
ThreeBigLeapsbyAnhuiProvince-AnInterviewwiththeProvincialGovernorByWANGZANG&ANXINWENGovernorHuiLiangyu.HUILI... ThreeBigLeapsbyAnhuiProvince-AnInterviewwiththeProvincialGovernorByWANGZANG&ANXINWENGovernorHuiLiangyu.HUILIANGYU,51,istheyo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hree Big Leaps by anhui Province-An Interview with the Provincial governor
下载PDF
民初安徽政局与都督人选 被引量:3
2
作者 郭从杰 《安庆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第4期89-92,共4页
安徽政局在辛亥革命进程中极具典型意义,从安徽巡抚朱家宝被推为首任都督,至革命党人孙毓筠、柏文蔚等被派就任,最后到出身北洋的倪嗣冲最终督皖,都督人选更迭频繁。这显示了辛亥革命进程的曲折和安徽政局的不稳,也折射出南北双方各派... 安徽政局在辛亥革命进程中极具典型意义,从安徽巡抚朱家宝被推为首任都督,至革命党人孙毓筠、柏文蔚等被派就任,最后到出身北洋的倪嗣冲最终督皖,都督人选更迭频繁。这显示了辛亥革命进程的曲折和安徽政局的不稳,也折射出南北双方各派力量的较量以及民初中国政局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都督 安徽政局 倪嗣冲
下载PDF
清代两江总督群体结构考察--以任职背景和行政经历为视角 被引量:3
3
作者 龚小峰 《江苏社会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82-188,共7页
清代两江总督是光绪以前唯一统辖三省的地方总督,从其设置直至清末,被朝廷正式任命的共有83人。本文以两江总督的任职背景与行政经历为视角,采用数据统计和列表的方法,试图勾勒出这一群体结构的总体形象,描摹出其仕宦生涯所具有的普遍特... 清代两江总督是光绪以前唯一统辖三省的地方总督,从其设置直至清末,被朝廷正式任命的共有83人。本文以两江总督的任职背景与行政经历为视角,采用数据统计和列表的方法,试图勾勒出这一群体结构的总体形象,描摹出其仕宦生涯所具有的普遍特征,以及在历史演变过程中这一群体普遍发生的带有规律性的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代 两江总督群体 任职背景 行政经历 考察
下载PDF
辛亥革命与地方政局:以民初皖督更迭为视角(1911—1912年) 被引量:1
4
作者 李贺 《汕头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1年第11期51-60,95,共11页
辛亥革命的发生对近代中国政治局势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其带来地方政局的重新洗牌,政治生态被重新塑造,各方围绕己方政治诉求展开互动,最终帝制复活,民主共和让位于专制独裁,这极大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在安徽一隅,表现为地方立... 辛亥革命的发生对近代中国政治局势的走向产生深远影响。其带来地方政局的重新洗牌,政治生态被重新塑造,各方围绕己方政治诉求展开互动,最终帝制复活,民主共和让位于专制独裁,这极大改变了近代中国的发展进程。在安徽一隅,表现为地方立宪派借助革命做大,利用法律等手段,压制行政长官。革命所带来地方军权的膨胀,地方分裂的趋势加剧。相关政治精英自身不仅无力弥合此种分裂,调和各方矛盾,进而稳定时局。相反,其自身政治活动不断逾越民主运行程序,难于切实解决皖省的实际困难,以自身利益与政党见解为最终诉求。各方矛盾的加剧,大大加速政局的崩坏。这一过程在安徽临时议会与孙毓筠都督的互动中充分体现,既展现了北洋集团与南方革命阵营间的博弈斗争,又反映出南方革命集团内部及其与民间政治精英间的互动过程,同时更折射出民初政局所暗藏的多重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辛亥革命 安徽都督 孙毓筠 柏文蔚 安徽临时省议会 民初安徽政局
下载PDF
缠绕的政争:清末皖省咨议局与地方巡抚
5
作者 李贺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1期51-58,共8页
清末政体改革后,随之地方咨议局的开设,引起地方原有权力架构的变动。安徽省内立宪派人士以咨议局为舞台,借助议案的审定,通过与巡抚的博弈,参与省内政务运作。但受限于清廷有意的设计及地方巡抚的强势,制约专权的效果有所折扣。加之国... 清末政体改革后,随之地方咨议局的开设,引起地方原有权力架构的变动。安徽省内立宪派人士以咨议局为舞台,借助议案的审定,通过与巡抚的博弈,参与省内政务运作。但受限于清廷有意的设计及地方巡抚的强势,制约专权的效果有所折扣。加之国会请愿运动的受挫,促使皖省议员对清廷的态度发生转变,重新思考政体变革的路径。透视议员群体与地方巡抚的这一互动过程,一方面有助于管窥近代政体转型背景下,代议制机构引入后,地方政治权力结构的异动及各方权势关系的调配;另一方面则探薮皖省咨议局自身的诸多特征与后续省内民主政治走势的联系。此外,这亦暗含着地方层面集权制向分权制转型的潜流,更是揭示出清末民初政权转换的内在隐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咨议局 地方巡抚 权力斗争 政制转型
下载PDF
1920年河南易督风潮中赵倜转向与直皖易势
6
作者 刘会军 田小弘 《史学集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5期87-95,共9页
1919年至1920年,民国北京政府发生权势重心转移,直皖互疑,对抗加深,具有重要政治地理位置的河南,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豫督赵倜的出身和崛起路径令其在政界缺乏奥援。袁世凯去世后,赵倜媚皖以求生存,实际左右观望,皖系准备更换豫督,导... 1919年至1920年,民国北京政府发生权势重心转移,直皖互疑,对抗加深,具有重要政治地理位置的河南,成为双方争夺的焦点。豫督赵倜的出身和崛起路径令其在政界缺乏奥援。袁世凯去世后,赵倜媚皖以求生存,实际左右观望,皖系准备更换豫督,导致易督风潮。赵倜因皖直对其去留态度不同,由媚皖走向恚皖,直到附直反皖,导致直皖易势,这是战争爆发及直胜皖败的重要原因之一。赵倜随势而动既是基于其派系属性,更是时局大势对个人抉择的深刻影响。但派系竞逐中无论谁胜,最终仅是派系的胜利。他们越深度介入中央,就越意味着国家和政治的衰落和失序。易督风潮成为北洋政府走向衰落的转折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赵倜 易督风潮 直系 皖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