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ountermeasures for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China
1
作者 Cui Jianhai Office of Countryside & Society Development, Depart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Shandong Province, Jinan 250014, Shandong China 《Chinese Journal of Population,Resources and Environment》 2004年第4期57-60,共4页
This paper set forth the goals of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guided by the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being people oriente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B... This paper set forth the goals of implementing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guided by the view of scientific development of being people oriented, comprehensive, coordinated and sustainable. Based on the target of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this paper discusses the main tasks i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Countermeasures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trategy in Shandong province are put forwar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UNTERMEASURES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Shandong province population RESOURCES environment
下载PDF
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新旧动能转换路径研究
2
作者 卢晓莉 《中国商论》 2024年第16期145-148,共4页
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并推动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新旧动能转换路径进行优化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分析了安徽省经济发展总体概况,其次深入研究了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安徽省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选择,具体包... 新时代背景下,为实现并推动安徽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对新旧动能转换路径进行优化势在必行。文章首先分析了安徽省经济发展总体概况,其次深入研究了当前的经济发展现状以及面临的问题和挑战,最后提出安徽省新旧动能转换的路径选择,具体包括创新驱动、产业融合与集群发展、绿色经济与可持续发展、政策环境优化四个方向策略及一系列建议,以促进产业升级、技术创新和政策支持,从而实现安徽省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旧动能转换 高质量发展 安徽省 创新驱动 产业融合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云南省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影响因素及策略探讨
3
作者 邱裔娟 《武汉商学院学报》 2024年第2期15-20,共6页
通过对云南省生态旅游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游客消费特征分析,揭示了云南省生态旅游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分布以及游客对当地娱乐体验的消费倾向。研究发现,云南省的生态旅游主要受到年轻女性的欢迎,且近两年的发展举措初见成效。在... 通过对云南省生态旅游的描述性统计分析和游客消费特征分析,揭示了云南省生态旅游的性别、年龄、学历、职业分布以及游客对当地娱乐体验的消费倾向。研究发现,云南省的生态旅游主要受到年轻女性的欢迎,且近两年的发展举措初见成效。在游客消费特征方面,生态体验是最受欢迎的类型,其次是康养体验、体育竞技和户外运动。然而,调查显示游客的消费购买力相对较低。进一步,通过相关性分析可视化图,分析了云南省生态旅游发展存在的问题。主要问题包括缺乏可持续性规划、生态旅游资源利用不当、生态环境遭破坏、缺乏有效治理、特色商品吸引力不足以及旅游业与当地农业、生态链接不紧密等。研究指出了这些问题之间的相关性,为制定对策提供了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云南省 乡村振兴 生态旅游 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研究 被引量:189
4
作者 贾良清 欧阳志云 +4 位作者 赵同谦 王效科 肖叕 肖荣波 郑华 《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254-260,共7页
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分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 ,其目的是明确区域或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地区 ,分析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 生态功能区划是依据区域生态系统类型、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生态服务功能重要性等特征的空间分异性而进行的地理空间分区 ,其目的是明确区域或国家生态安全重要地区 ,分析区域可能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生态环境脆弱区 ,为产业布局、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规划提供科学依据 ,为实施区域生态环境分区管理提供基础和前提。在对区域生态环境特征分析的基础上 ,依据建立的生态功能区划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 ,以安徽省域尺度生态系统为对象 ,在生态系统受胁迫过程与效应、生态环境敏感性和生态系统服务功能等指标评价的基础上 ,以中国生态环境区划方案为背景 ,综合了自然因素与人类活动对安徽省生态系统叠加影响 ,形成了安徽省生态功能区划方案 ,将安徽省分为 5个生态区、16个生态亚区、4 7个生态功能区 ,为生态保护与建设的重点、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功能区划 可持续发展 生态敏感性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安徽省
下载PDF
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度评价 被引量:79
5
作者 李鹤 张平宇 刘文新 《地理科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486-492,共7页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和理论目前尚未成熟,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及其协调度的概念出发,利用因子分析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环境与经济协调度的定量评价... 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关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程度的定量评价方法和理论目前尚未成熟,从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及其协调度的概念出发,利用因子分析与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设计了一套环境与经济协调度的定量评价方法,并对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1990年以来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状况经历了从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转变过程,环境与经济协调度的发展大致呈"V"型趋势变化,"九五"时期是协调状态由失调向初级协调的过渡阶段,1997年以后环境与经济处于初级协调状态。对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度的限制因子进行了分析,指出能源和水资源短缺、工业三废排放量大、局部地区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等因素将长期制约辽宁省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 协调度 可持续发展 辽宁省
下载PDF
河南省PRED系统分析评价与可持续发展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高建华 罗丽丽 +3 位作者 张文信 毛道云 张竞竞 于爱水 《人文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04-107,共4页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河南省已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本文对河南省的人口、资源(重点是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PRED系统进行了定量评价。本文指出... 据全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河南省已成为我国第一人口大省。利用第五次人口普查资料,本文对河南省的人口、资源(重点是矿产资源、土地资源、水资源)、环境现状与问题进行了深入分析。在此基础上,对河南省PRED系统进行了定量评价。本文指出河南省的人口、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问题的根源在人口,可持续发展问题的解决在于人力、人才资源的合理开发与利用。据此,本文提出了人口控制与人力资源开发、资源的开源与节流、环境的保护与建设以及城镇化等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口 资源 环境 可持续发展 河南
下载PDF
浙江环境-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能值分析 被引量:40
7
作者 李加林 龚虹波 许继琴 《地域研究与开发》 CSSCI 2003年第5期33-37,共5页
能值分析方法由于能同时衡量环境-经济系统中环境资源和经济活动的价值,而成为测度区域发展水平的一种新方法。文章运用能值理论构建了浙江环境-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框架体系,并对1978~2000年衡量浙江环境-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主要能值指... 能值分析方法由于能同时衡量环境-经济系统中环境资源和经济活动的价值,而成为测度区域发展水平的一种新方法。文章运用能值理论构建了浙江环境-经济系统能值分析框架体系,并对1978~2000年衡量浙江环境-经济系统发展水平的主要能值指标及其发展态势进行了系统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经济系统 可持续发展 太阳能值 浙江省
下载PDF
安徽省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研究 被引量:8
8
作者 陈明星 查良松 沈非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6年第3期286-289,共4页
采用AHP决策分析方法和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方法构建安徽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求算出安徽省各地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度在0.6以上的共有5个;可持续发展度在0.5-0.6之间的有7个;在0.5以下的有5个;区内各市可持续发展... 采用AHP决策分析方法和多层次模糊数学评价方法构建安徽省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指标体系,求算出安徽省各地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可持续发展度在0.6以上的共有5个;可持续发展度在0.5-0.6之间的有7个;在0.5以下的有5个;区内各市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布较均衡,但以长江沿岸经济带为主的安徽省中部的可持续发展能力要高于安徽南部和安徽北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可持续发展 评价体系 空间特征
下载PDF
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评价及其应用 被引量:24
9
作者 张晓霞 陶平 +2 位作者 程嘉熠 邵秘华 朱京海 《环境科学研究》 EI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1期1725-1734,共10页
为定量研究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满足开发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构建了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空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系统承灾能力作为基础指标,对海岛近岸海域进行全面评价,... 为定量研究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状态,满足开发进程中可持续发展的需求,构建了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能力三级评价指标体系,以空间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承载能力和生态系统承灾能力作为基础指标,对海岛近岸海域进行全面评价,依据其生态系统特征与人类活动特征,分别选择人工岸线开发类型、海域使用类型、水质状况、生物群落健康状况、灾害风险状况等指标开展分类评价,最后利用"短板效应"方法进行复合评价,将评价结果划分为可载、超载与临界超载3个级别,并以辽宁长兴岛为例开展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长兴岛近岸海域岸线开发强度为0.87,海域水质达标面积比率为0.75,鱼卵仔鱼平均密度为4.45 ind/m3,这3个单项指标的计算结果均超过相应超载分级标准,受空间资源承载力和生态环境承载力短板要素的影响,该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为"超载".表明以资源、生态环境和灾害等要素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可客观全面地评价海岛近岸海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状况,并能够科学地遴选出主导其承载力强弱的短板要素.长兴岛近岸海域可通过填海施工中预留过水通道、人工放流增补渔业资源、调整陆源排污口位置、实行岸段生态修复等措施优化开发利用方式,提升空间资源承载能力与生态环境承载力,逐步减弱短板效应.长兴岛近岸海域承灾能力属"可载"级别,为满足该区域未来发展过程中防灾减灾的需要,仍需通过编制突发事故应急预案,建立完善的事故应急措施来应对突发灾害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岛近岸海域 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可持续发展 辽宁长兴岛
下载PDF
安徽省可持续发展过程中资源与环境问题研究 被引量:6
10
作者 张鑫 周涛发 +2 位作者 陈富荣 陈刚 范裕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4年第3期109-115,共7页
论述了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概述了安徽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现状,即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供需形势严峻,生态环境脆弱;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地面塌陷和水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环境破... 论述了资源、环境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辩证关系,概述了安徽省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特点和现状,即资源丰富,种类齐全,但供需形势严峻,生态环境脆弱;随着资源的开发利用产生了水土流失、旱涝灾害、地面塌陷和水环境污染等严重的生态环境破坏问题,提出了合理开发利用自然资源,积极保护生态环境,实现安徽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具体建议与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资源 生态环境 环境污染 可持续发展 安徽省
下载PDF
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分析及可持续发展对策 被引量:10
11
作者 贾良清 张之源 欧阳志云 《安徽农业科学》 CAS 2004年第5期1037-1040,共4页
安徽省是资源和农业大省 ,人口密度高 ,人均耕地少。长期以来 ,由于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 ,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已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笔者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 ,指出了存... 安徽省是资源和农业大省 ,人口密度高 ,人均耕地少。长期以来 ,由于人口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双重压力 ,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问题十分突出 ,已成为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严重制约因素。笔者分析了安徽省农业生态环境现状及变化趋势 ,指出了存在的主要问题 ,进行了驱动力分析 ,并从建设生态安徽的角度 ,提出了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相应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徽省 农业生态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下载PDF
安徽省生态占用状况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吴开亚 孙世群 胡淑恒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0-14,共5页
可持续发展是区域未来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人类活动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内,生态占用是一种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文章对安徽省2000年的生态占用状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2873hm2... 可持续发展是区域未来发展模式的必然选择,其核心是人类活动是否处于生态承载力范围内,生态占用是一种定量测度人类对自然利用程度的新方法。文章对安徽省2000年的生态占用状况进行了计算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年的人均生态赤字为1.2873hm2,并提出了减少生态赤字的对策与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占用 可持续发展 生态赤字 安徽省
下载PDF
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动态分析 被引量:5
13
作者 卢李朋 张杰 +1 位作者 卞晓峰 张锐 《水土保持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248-254,共7页
基于安徽省2000—2010年的农业相关基础数据,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基础上,利用熵值分析方法从经济、社会、人口和资源、环境持续性5个层面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建立了协调度模型,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5... 基于安徽省2000—2010年的农业相关基础数据,在构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综合评价体系基础上,利用熵值分析方法从经济、社会、人口和资源、环境持续性5个层面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进行了动态分析。建立了协调度模型,并对农业可持续发展5个子系统11a的协调状态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0年安徽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整体水平呈现出稳步攀升的态势,但各个子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水平的差异显著,经济子系统的起点高,发展最快,社会、人口子系统次之,3者均保持平稳较快增长态势;而资源和环境子系统的发展缓慢,甚至负增长,状态呈下滑趋势。安徽省11a间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协调状况不容乐观,基本处于不协调状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可持续发展 熵值法 协调度 动态分析 安徽省
下载PDF
安徽省旅游涉外饭店市场竞争初步研究 被引量:22
14
作者 汪德根 刘昌雪 《安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2年第2期187-191,共5页
从过度竞争与竞争不足的角度 ,以安徽省旅游涉外饭店为研究对象 ,从饭店七个方面 ,即总量供求、客房出租率、营业收入利润率、地区结构、档次结构、规模结构和类型结构对市场竞争现状进行分析 ,继而提出旅游涉外饭店市场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关键词 安徽 旅游涉外饭店 过度竞争 竞争不足 可持续发展 市场竞争 地区结构 规模结构 类型结构
下载PDF
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内涵与构想 被引量:25
15
作者 苏维词 朱文孝 《经济地理》 CSSCI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75-79,共5页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缺土少水 ,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本文阐述了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探讨了该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与内涵 ,指出保护、改善和重建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并编... 喀斯特地区生态环境脆弱 ,缺土少水 ,农业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本文阐述了贵州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实施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的重要性 ,探讨了该地区可持续农业发展的目标与内涵 ,指出保护、改善和重建生态环境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并编绘了贵州喀斯特山区生态环境脆弱性类型图。最后提出了适合喀斯特生态脆弱区地域特征的持续农业发展的原则、产业化模式与战略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业 可持续发展 喀特生态脆弱区 贵州
下载PDF
湖南省农业生态安全与可持续发展初探 被引量:8
16
作者 熊鹰 王克林 吕辉红 《长江流域资源与环境》 CAS CSSCI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433-439,共7页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前提基础,它的健康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湖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但目前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着土地资源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农业污染严重、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和耕地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 农业生态环境是农业发展的前提基础,它的健康安全是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湖南省是全国的农业大省,但目前农业生态环境面临着土地资源退化、水土流失加剧、农业污染严重、农业自然灾害频繁、生态环境脆弱和耕地质量下降等一系列问题,对该省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制约了农业发展的前景与潜力。在分析这些问题的基础上,探讨其产生的机理,并提出保护和建设农业生态环境安全的对策与建议,为实现该省农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湖南省 农业 生态安全 可持续发展 生态环境 农村经济
下载PDF
区域旅游经济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研究——以安徽省为例 被引量:11
17
作者 程晓丽 田晓四 《资源开发与市场》 CAS CSSCI 2014年第12期1463-1467,共5页
在构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SPSS17.0等软件对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2年系统耦合度由0.7590上升到0.9657,耦合协调度由0.3743上升到0.8771,且系统发展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损... 在构建数学模型的基础上,运用SPSS17.0等软件对安徽省旅游经济—生态环境系统发展状况进行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00—2012年系统耦合度由0.7590上升到0.9657,耦合协调度由0.3743上升到0.8771,且系统发展经历了中度失调衰退类旅游经济损益型—勉强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中度协调发展类旅游经济滞后型—良好协调发展类生态环境滞后型的动态演化,可见系统相互影响带动作用增强,但生态环境的压力也在增大,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系统协调发展的相关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旅游经济 生态环境 协调发展 安徽省
下载PDF
甘肃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研究 被引量:25
18
作者 黄高宝 张恩和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A01期16-19,共4页
甘肃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的战略思路在总体建设上突出水土保持 ,在区域建设上突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在行业建设上突出水利和草林业 ,在产业发展上突出绿色产业 ,在项目选择上突出综合效益 ,在技术选择上突出高新技... 甘肃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的战略思路在总体建设上突出水土保持 ,在区域建设上突出黄土高原丘陵沟壑区 ,在行业建设上突出水利和草林业 ,在产业发展上突出绿色产业 ,在项目选择上突出综合效益 ,在技术选择上突出高新技术。另外 ,还提出了生态环境建设与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总体战略目标和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草业等行业发展的明确目标。同时也提出了建立商品生产基地 ,发展农业特色产业 ,发展雨水的资源化利用 ,优化现代农业生产要素与技术投入 ,把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摆在重要的战略位置 ,调整和优化畜种、畜群结构 ,加大扶贫力度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甘肃黄土高原 生态环境建设 可持续发展 发展战略
下载PDF
山东省城镇化进程中的资源环境尾效分析 被引量:6
19
作者 王琳 任建兰 程钰 《湖南师范大学自然科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8-13,共6页
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借鉴罗默尾效模型的推导过程,对山东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尾效进行推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1985—2012年山东省每年的城镇化进程降低20.46%,其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环境污... 在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模型的基础上,借鉴罗默尾效模型的推导过程,对山东省经济发展过程中的资源环境尾效进行推导计算,结果表明由于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1985—2012年山东省每年的城镇化进程降低20.46%,其中最主要的制约因素是环境污染和水资源的短缺.从山东省内部来看,资源环境的约束作用大体呈东低西高的格局,与城镇化率东高西低的格局相对应.因此,需要改变原有的发展方式,调整产业格局,减小资源环境的尾效,实现区域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城镇化 资源环境尾效 可持续发展 山东省
下载PDF
基于不同受纳水体的湖南省农业灰水足迹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丹阳 李景保 +1 位作者 叶亚亚 谭芬芳 《水资源保护》 CAS CSCD 2016年第4期49-54,共6页
提出基于不同受纳水体的灰水足迹,引入水环境荷载指数,计算1985—2013年湖南省农业生产造成的灰水足迹,比较该省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并使用IPAT模型,将灰水足迹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结合分析,为湖南省的水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 提出基于不同受纳水体的灰水足迹,引入水环境荷载指数,计算1985—2013年湖南省农业生产造成的灰水足迹,比较该省地表和地下水的污染状况。并使用IPAT模型,将灰水足迹与农业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结合分析,为湖南省的水环境保护和农业可持续发展决策提供参考。结果表明:近29年来湖南省农业生产造成的灰水足迹呈递增趋势,地表与地下水灰水足迹之比约为7∶3;地表水环境荷载指数较低,环境状况优于地下水,但两水体的环境状况都呈现恶化趋势;湖南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经历了3个阶段,初期技术进步占据主导,中后期农业经济发展加速,而农业技术则在经过瓶颈阶段后重获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灰水足迹 受纳水体 水环境荷载指数 农业生产 可持续发展 湖南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