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2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的临床疗效
1
作者 张培 张婷婷 +2 位作者 李坤 赵维丽 赵韶华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24年第22期3359-3363,共5页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就诊的80例DCA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DCAN)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21年1月至2023年5月于石家庄市第二医院就诊的80例DCAN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40例)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西医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中医综合治疗(益气养阴活血汤+针灸),1个疗程为14 d,2个疗程宜间隔7 d,两组共治疗3个疗程。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空腹血糖(FBG)、餐后2 h血糖(2 h 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比较两组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NN)、全程NN节段的窦性RR间期标准差(SDANN)、全程相邻RR之差的均方根(RMSSD)、相邻RR间期差值>50 ms的个数占总窦性心搏个数的百分比(PNN50);比较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观察组临床总有效率(90.00%)明显高于对照组(7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FBG、2 h PBG、HbA1c、HOMA-IR均明显低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后SDNN、SDANN、RMSSD、PNN50均明显高于治疗前,且观察组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西医结合治疗DCAN临床疗效明显,能够有效改善血糖水平、心率变异性,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具有较高的临床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治疗 益气养阴活血汤 针灸 糖尿病心血管自主神经病变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针灸辅助治疗骨伤患者的临床效果分析
2
作者 杨柳城 宋莹 王晓洪 《中外医疗》 2024年第19期184-187,共4页
目的 研究骨伤患者采用针灸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针灸组,每组40例。常规组行常规治疗,针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针灸辅... 目的 研究骨伤患者采用针灸辅助治疗的效果。方法 简单随机选取2021年1月—2022年12月广州市荔湾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骨伤患者为研究对象,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和针灸组,每组40例。常规组行常规治疗,针灸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行针灸辅助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疗效。结果 治疗前,对比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中医证候积分及炎症因子,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治疗后,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针灸组简明健康问卷简表(Brief Health Questionnaire Form, SF-36)评分较常规组更高;中医证候积分较常规组更低;白介素-6(Interleukin-6, IL-6)、超敏C反应蛋白(Hypersensitive Creactive Protein, hs-CRP)指标较常规组更低;白介素-10(Interleukin-10, IL-10)指标较常规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针灸组治疗总有效率(95.00%)较常规组(80.00%)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114,P<0.05)。结论 针灸辅助治疗可提高骨伤患者生活质量、减缓症状并保证患者用药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疗法 骨伤 生活质量 中医证候积分 疗效 不良反应
下载PDF
糖胃安方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8
3
作者 王竹风 汪宝军 +5 位作者 李玉秀 吴瑞 李爱君 张颖 许筱颖 石白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8年第21期134-137,共4页
目的观察糖胃安方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60例脾虚气滞证DG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 目的观察糖胃安方联合针灸治疗糖尿病胃轻瘫(DGP)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中国中医科学院广安门医院南区内分泌科门诊和住院的60例脾虚气滞证DGP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各30例。在常规降糖治疗的基础上,治疗组给予糖胃安方口服联合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糖胃安方治疗,两组患者均治疗12周。比较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血脂、胃泌素水平及中医证候的疗效。结果治疗组中医证候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空腹、餐后2 h血糖、血脂、糖化血红蛋白、胃泌素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5),治疗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糖胃安方联合针灸能够改善DGP患者的临床症状,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胃轻瘫 中药 针灸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针药并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4
作者 周萍 陈欧娜 +3 位作者 何先元 向阳红 周滢 官江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8期1000-1003,共4页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CA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西药维酶素片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 目的:观察针药并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血瘀证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10例CAG患者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5例,2组均给予西药维酶素片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联合针灸治疗,治疗6个月后观察2组治疗前后主要临床症状积分、胃镜影像变化、临床疗效和不良后果。结果:治疗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73%与67.27%,治疗组明显优于对照组。2组治疗后在胃痛、胃胀、纳差、嗳气、大便不畅等中医症状积分方面均较治疗前降低,且治疗组低于对照组;治疗组与对照组胃镜影像变化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组均未发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针药并用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气滞血瘀证疗效显著,能改善临床症状与体征,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针灸 中药 西药 临床疗效
下载PDF
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48
5
作者 周萍 陈欧娜 +4 位作者 苏咏梅 向阳红 吴渝梅 胡红 周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784-789,共6页
目的:探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组44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温... 目的:探讨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类风湿性关节炎寒湿痹患者88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44例,给予口服双氯芬酸钠、柳氮磺胺吡啶、甲氨蝶呤;治疗组44例,在西药治疗基础上,加服温经散寒通络汤和针灸治疗。每组均治疗3个月,观察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改善情况。结果:两组在治疗前后比较,在临床症状、体征和实验室指标上均有较大改善(P<0.05);治疗组在改善休息痛、肿胀个数、肿胀指数、压痛个数、压痛指数、晨僵时间、肝肾功与对照组相比无统计学差异;与对照组比较,治疗组在改善关节功能障碍、双手握力及降低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等有更明显的优势(P<0.05)。结论:与单纯西药治疗相比,温经散寒通络汤联合针灸,结合西药治疗对类风湿性关节炎关节功能的改善、病情活动的控制有一定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性关节炎 温经散寒通络汤 针灸 中西医结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与脑血流影响 被引量:23
6
作者 刘涓 谢瑞娟 +6 位作者 石翠霞 覃亮 杨信才 邓赟 陈璐 侯彦雪 刘谨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6年第8期251-253,共3页
目的:探究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与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脑瘫患儿共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现代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现代康... 目的:探究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的临床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与脑血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于2013年5月—2015年5月收治的脑瘫患儿共96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进行现代康复训练治疗,观察组患者在现代康复训练治疗的基础上结合中医针刺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的疗效及对肢体运动功能和脑血流的影响。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治疗前和治疗后6个月粗大运动功能评估结果:观察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GMFM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儿治疗后6个月肌张力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无显著差异;观察组患儿治疗后VP显著高于对照组,PI显著低于对照组,且两组患儿治疗后较治疗前均有显著改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现代康复训练结合中医针刺治疗小儿脑瘫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脑细胞代谢功能,增加血流量,有效改善患儿的运动能力,增加关节的活动度,提高患儿的生活质量,临床上值得进一步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康复训练 中医针刺 小儿脑瘫 临床疗效 肢体运动功能 脑血流
下载PDF
强直性脊柱炎采用中医针灸综合疗法的效果观察 被引量:40
7
作者 张海雁 马忠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3年第20期90-91,94,共3页
目的探讨针对强直性脊柱炎实施中医针灸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专业的中医针灸综合疗法,对比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病情状态,观察晨僵时... 目的探讨针对强直性脊柱炎实施中医针灸综合治疗方法的临床效果和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成都大学附属医院2010年12月~2012年12月10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实施专业的中医针灸综合疗法,对比患者治疗前以及治疗后3个月的病情状态,观察晨僵时间、臀地距、脊柱活动度、胸廓活动度、红细胞沉降率(ESR)等指标,对结果使用统计学软件SPSS 13.0分析,以P<0.05作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的判断标准。结果经过中医针灸综合治疗后,42例患者达到了显效的状态,占42.00%,50例患者达到了有效的状态,占50.00%,治疗总有效率达到了92.00%。经过治疗后,患者晨僵时间为(11.28±12.72)h,中医症状积分为(19.73±14.22)分,改良Schober结果为(4.76±1.46)cm,臀地距结果为(12.55±10.76)cm,脊柱活动度为(44.11±11.79)cm,胸廓活动度为(4.72±1.66)cm,治疗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经过治疗后ESR指标为(18.23±15.25)mm/h,C反应蛋白(CRP)指标为(1.09±1.02)mm/dL,前后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强直性脊柱炎患者采用中医针灸综合治疗的方法临床效果好,患者治疗后生活质量显著提高,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强直性脊柱炎 中医 针灸综合疗法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3
8
作者 王亚丽 李春红 赵丽晴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7年第10期30-32,39,共4页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8例,随机分为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组(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84例,对2组患者的疼痛症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目的探讨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疼痛症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本院类风湿关节炎患者168例,随机分为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组(中医护理组)和常规护理组各84例,对2组患者的疼痛症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中医护理组患者的关节疼痛数显著少于常规护理组(P<0.05),VAS评分显著低于常规护理组(P<0.05),治疗的总有效率95.2%(80/84)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73.8%(62/84),GH、BP、PF、SF、MH、RE评分均显著高于常规护理组(P<0.05)。结论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能够有效改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症状、临床疗效及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联合中医特色护理 类风湿关节炎 疼痛症状 临床疗效 生活质量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7
9
作者 李文金 李庆哲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3年第12期2564-2565,共2页
目的:研究采用针刺方法结合口服自拟面瘫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针灸科门诊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纳入标准的患者56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患者30例,针刺组患者26例,其中针药组采用毫针针刺结合... 目的:研究采用针刺方法结合口服自拟面瘫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本院针灸科门诊符合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纳入标准的患者56例,将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针药组患者30例,针刺组患者26例,其中针药组采用毫针针刺结合自拟面瘫汤口服进行治疗,针刺组采用单纯毫针针刺治疗。每组患者连续治疗10天为1个疗程,两组患者分别连续治疗3个疗程后,采用疗效评定标准,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治疗结束后,经过疗效评价针药组的总有效率为96.7%,针刺组的总有效率为84.6%,两组患者治疗后症状评分比较,采用SPSS.V 16.0统计软件分析,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药组明显优于针刺组,说明治疗后两组病例在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状方面存在显著的差异。结论:采用针刺结合口服自拟面瘫汤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经过临床观察,疗效显著,明显优于单纯毫针针刺治疗。该方法对改善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症状效果显著,治愈率高,值得临床广泛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针刺 周围性面神经麻痹 临床观察
下载PDF
清热利湿化瘀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临床研究 被引量:23
10
作者 周萍 曾志华 向阳红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2630-2635,共6页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化瘀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针灸组,每组各40例,中药组给予口服清热利湿化瘀汤,针灸组给予针刺三阴交、气海等穴位,针药组口服清热利湿化瘀汤同时... 目的:观察清热利湿化瘀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的临床疗效。方法:将120例病例随机分为针药组、中药组、针灸组,每组各40例,中药组给予口服清热利湿化瘀汤,针灸组给予针刺三阴交、气海等穴位,针药组口服清热利湿化瘀汤同时给予针灸治疗,各组疗程均为2个月。观察3组的临床疗效,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情况,实验室指标变化,复发情况。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针药组与中药组、针灸组总有效率明显提升(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在腹痛、下腹坠胀、腰酸、带下增多、痛经、月经失调、神疲乏力、附件增厚、盆腔压痛、盆腔包块等临床症状及体征方面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后,针药组较中药组、针灸组临床症状及体征改善有更明显的优势(P<0.05)。与治疗前比较,3组在宫颈或阴道黏液脓性分泌物、阴道分泌物湿片镜下白细胞、白细胞总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等均有明显的改善(P<0.05);治疗后,针药组较中药组、针灸组有更明显的优势(P<0.05)。治疗结束6、9、12个月后,针药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中药组及针灸组(P<0.05)。结论:清热利湿化瘀汤联合针灸治疗慢性盆腔炎湿热瘀结证疗效显著,优于单纯中药及单纯针灸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盆腔炎 针灸 清热利湿化瘀汤 针药联合 临床疗效
下载PDF
耳针沿皮透穴刺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快速镇痛效应观察 被引量:11
11
作者 张莉 王清贤 +1 位作者 刘英 陈光华 《四川中医》 2018年第5期176-180,共5页
目的:观察耳针沿皮透穴刺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快速镇痛效应。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46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治疗,... 目的:观察耳针沿皮透穴刺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及快速镇痛效应。方法:选取2014年3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146例,采用随机字母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对照组患者采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结合中药熏蒸治疗,对比2组患者临床症状积分、临床疗效、快速镇痛效应。结果:2组治疗后临床症状积分均较治疗前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4.52%显著高于对照组80.8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治疗后5分钟、15分钟及30分钟PRI总分、VAS、PPI及总积分均较治疗前显著下降,治疗后5分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15分钟及30分钟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有效反应占比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耳针沿皮透穴刺法结合中药熏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临床疗效确切,快速镇痛效应相比单一使用耳针沿皮透穴刺法更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耳针沿皮透穴刺法 中药熏蒸 神经根型颈椎病 快速镇痛效应
下载PDF
针药结合治疗老年性便秘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4
12
作者 杜继萍 《针灸临床杂志》 2008年第7期23-24,共2页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121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采用中医辨证针药并用方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药物西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对照组总有效率85%,2组比较差异有十分显著... 目的:探讨治疗老年性便秘的最佳治疗方案。方法:将121例老年性便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61例采用中医辨证针药并用方法治疗,对照组60例采用口服药物西沙必利治疗。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4%;对照组总有效率85%,2组比较差异有十分显著性意义(P<0.01),治疗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中医辨证针药结合治疗老年性便秘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药并用 老年性便秘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程松杨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7年第9期73-74,共2页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1日—2017年1月17日来我院就医的脑血栓患者11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药治疗、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治疗效果... 目的探究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脑血栓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11日—2017年1月17日来我院就医的脑血栓患者118例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化随机分组的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分别给予西药治疗、针灸联合中药治疗,探究两组患者治疗效果、治疗后相关指标的差异性。结果观察组患者中,治疗有效例数为55例,占93.22%,血液粘稠度降低、生活基本能够自理例数分别为56例(94.92%)、52例(88.14%),其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的结果(治疗效果:41例、血液粘稠度降低:42例、生活基本能够自理:40例)相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针灸配合中药治疗脑血栓疾病具有一定的应用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药 脑血栓 临床效果 分析
下载PDF
中药联合针灸辅助治疗应用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艾庆岩 姜艳 刘永振 《微创医学》 2021年第4期471-47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辅助治疗应用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呼吸机依赖患者12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肺功能恢复治疗以促进患者顺利完成脱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 目的观察中药联合针灸辅助治疗应用于呼吸机依赖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呼吸机依赖患者120例,利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60例。对照组予常规肺功能恢复治疗以促进患者顺利完成脱机,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中药联合针灸辅助治疗以促进患者顺利完成脱机。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ICU住院时间、呼吸机使用时间,以及治疗前后患者心率、自主呼吸频率和动脉血气分析指标。结果观察组患者的呼吸机撤机成功率高于对照组,VAP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呼吸机使用时间、ICU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治疗后,两组心率、自主呼吸频率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两组动脉血氧分压(PaO_(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且观察组上述指标均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中药联合针灸辅助治疗呼吸机依赖患者的脱机困难,有助于更好地促进患者呼吸功能恢复,改善患者对呼吸机的依赖,预防呼吸机相关并发症,明显提高脱机成功率,缩短上机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 中药 呼吸机依赖 效果 临床研究
下载PDF
中医对小儿脑性瘫痪的认识和治疗特征 被引量:26
15
作者 容国安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3期146-148,共3页
目的:探讨中医认识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技术的特征。资料来源: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4-01/2004-12和清华同方中文系列数据库1994-01/2004-12关于小儿脑性瘫痪中医治疗的文章,检索词“小儿脑性瘫痪、中医、针灸”,并... 目的:探讨中医认识小儿脑性瘫痪的研究进展及其治疗技术的特征。资料来源:检索维普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1994-01/2004-12和清华同方中文系列数据库1994-01/2004-12关于小儿脑性瘫痪中医治疗的文章,检索词“小儿脑性瘫痪、中医、针灸”,并限定文章语言种类为中文。资料选择:通过文献检索,从病因病机、辨证分型、针灸治疗、中药治疗、推拿治疗、中西医综合治疗等6个方面选取近10年与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相关文献,然后筛除明显不随机临床试验的研究,对剩余的文献开始查找全文,进一步判断是否为随机对照临床试验。纳入标准为①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无论是否为单盲,双盲或非盲法。②符合小儿脑性瘫痪诊断标准,适合非手术治疗。排除标准:重复的同一研究或一般性的经验总结和综述文献。资料提炼:共收集到108篇关于小儿脑性瘫痪的文献,22篇符合标准。排除的86篇文献因是重复的同一研究及一般性的经验总结和综述文献。对剩余22篇关于小儿脑性瘫痪的文献进行分类整理。资料综合:中医学认为小儿脑性瘫痪主要由于先天胎禀不足,肝肾亏损,后天失养,气血虚弱或受寒,阴气不运,肌肤失其温煦所致。辨证分型施治是中医治疗小儿脑性瘫痪的特点之一,中医治疗脑性瘫痪方法很多,如中药、推拿按摩、针灸等,目前多采用2种以上方法综合应用。现代康复在抑制异常姿势与异常运动模式,促进大运动、精细动作、语言功能恢复具有独特优势,中西医结合是国内小儿脑性瘫痪康复治疗发展趋势。结论:中药、推拿按摩、针灸一体的中医综合疗法对小儿脑性瘫痪具有显著作用,在改善临床症状,提高生活质量,避免不良预后方面均取得了较好疗效。但也存在以下方面的不足:①脑性瘫痪的中医分型、诊断、疗效没有统一标准,难以做出客观准确的疗效比较。②小儿脑性瘫痪治疗的临床研究较多,实验室的机制研究相对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性瘫痪 中医疗法 综述文献 儿童 治疗特征
下载PDF
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姜婷 《中国卫生标准管理》 2016年第17期134-135,共2页
目的研究观察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对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 目的研究观察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本院100例早期膝骨性关节炎患者,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的治疗方法,对观察组采用针灸推拿配合中药的治疗方法。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灸推拿配合中药治疗早期膝骨性关节炎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灸推拿 中药 早期膝骨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下载PDF
针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夹湿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7
作者 吴春燕 《继续医学教育》 2019年第10期161-162,共2页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夹湿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中医门诊收治的100例脾虚夹湿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观察... 目的分析针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脾虚夹湿型慢性萎缩性胃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8月中医门诊收治的100例脾虚夹湿型慢性萎缩性胃炎患者,根据治疗方法分为观察组(n=50)与对照组(n=50);对照组采用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针灸联合参苓白术散进行治疗,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总有效率(88.0%)优于对照组(6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平均治疗时间分别为(8.5±2.7)天、(17.2±1.4)天,组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治疗脾虚夹湿型慢性萎缩性胃炎,采用针灸联合参苓白术散治疗的疗效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针灸 参苓白术散 脾虚夹湿型 疗效 中医门诊
下载PDF
中医针灸推拿在青少年近视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朱迎春 郭永菊 《基层医学论坛》 2020年第20期2914-2915,共2页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推拿在青少年近视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共160只眼)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80只眼)。对照组予以... 目的研究中医针灸推拿在青少年近视患者中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1月—2019年10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0例(共160只眼)青少年近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治疗方式的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患者(80只眼)。对照组予以复方托品酰胺眼液治疗,观察组采用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对比分析2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及视力水平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观察组左眼、右眼视力水平均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93.75%)高于对照组(82.50%),差异均显著(P<0.05)。结论青少年近视患者以中医针灸推拿治疗可取得理想的临床效果,有助于缓解眼部症状,改善视力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近视 中医针灸推拿 临床疗效
下载PDF
针灸配合中药外敷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1
19
作者 姬锋养 赵艳 石英 《内蒙古中医药》 2021年第5期84-85,共2页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一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中药外敷联合... 目的:探讨神经根型颈椎病采用中药外敷联合针灸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7月—2019年2月我院收治的90例神经根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单一针灸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运用中药外敷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PPI、VAS以及PRI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与对照组比较,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症状体征量化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上运用中药外敷联合针灸治疗神经根型颈椎病可以获得较好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根型颈椎病 中药外敷 针灸 临床效果
下载PDF
中药、针灸联合腔内理疗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4
20
作者 张莹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2年第4期11-14,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针灸联合腔内理疗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 目的观察中药、针灸联合腔内理疗改善薄型子宫内膜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9年9月—2020年9月本院收治的80例薄型子宫内膜患者为研究对象,以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观察组,每组4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采用中药、针灸联合腔内理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两组的子宫内膜厚度均增厚,且观察组的子宫内膜厚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的子宫动脉血流搏动指数(PI)及阻力指数(RI)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PI、RI均低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治疗1年后的自然妊娠率为82.50%,高于对照组的60.00%,流产率为5.00%,低于对照组的20.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针灸联合腔内理疗治疗薄型子宫内膜可增加子宫内膜厚度,改善子宫血流动力学,提高自然妊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针灸 腔内理疗 薄型子宫内膜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