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S OF THE ANORECTUM——A SPECIAL ENTITY: GISTs OF THE ANORECTUM 被引量:4
1
作者 武爱文 顾晋 +3 位作者 李吉友 刘静贤 孙宇 周立新 《Chinese Journal of Cancer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06年第1期38-44,共7页
Objective: Until recently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has been separated from other mesenchymal neoplasms and categorized as a special entity. Morphology of tumor cell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findings wi... Objective: Until recently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GIST) has been separated from other mesenchymal neoplasms and categorized as a special entity. Morphology of tumor cells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findings with CD117 are crucial in the pathological diagnosis of GISTs. Newly developed drug imatinib mesylate (formerly called STI571) has been proved effective for GISTs. The distinction of GISTs and other mesenchymal tumors has great clinical significance, especially for lesions located in the anorectum. Methods: The authors searched the database of Peking University, School of Ontology for patients with anorectal neoplasms treated from January 1995 to June 2002. Information of 12 patients with anorectal mesenchymal tumors was collected. The patients were reevaluated and discussed according to current criteria of GISTs with clinical data and immunohistochemical findings. Results: Six patients (including 3 males) were finally diagnosed as anorectal GISTs. The median age of those patients was 59.5 years (27~69). The symptoms were not specific. Three cases with original diagnosis of leiomyoma or leiomyosarcoma were actually GISTs. A total of six anorectal GISTs was found comprising about 1.06% of patients with anorectal neoplasmas in the same period. Besides CD117, CD34 and vimentin were also expressed in majority of these patients. Five of the six patients underwent surgical resection one of which received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before resection Conclusion: Anorectal GISTs should be considered as a special entity using current diagnostic criteria. Surgical resection remains the primary therapeutic strategy. Neoadjuvant imatinib mesylate may be helpful in sphincter-sparing operations and improvement of the quality of life for these pati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orectum Gastrointestinal stromal tumor DIAGNOSIS SURGERY Neoadjuvant chemotherapy
下载PDF
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11
2
作者 唐涛 关剑 +2 位作者 王刚 肖兰 王莉 《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2期225-229,共5页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13例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标本均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采用SP法。结果本组男4例,女9... 目的探讨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手术方式、病理特征、免疫组化特点及误诊原因。方法分析13例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及病理资料,所有标本均行HE及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免疫组织化学采用SP法。结果本组男4例,女9例,平均年龄56.5岁。主要临床症状为排便习惯改变、便血、肛门口脱出肿物、肛门坠胀和肛周疼痛。临床误诊率为100%。肿物距肛缘1-4cm,肉眼呈结节状、息肉状、菜花状、溃疡型及平坦型,镜下形态多样,以上皮细胞及梭形细胞为主,11例检见黑色素颗粒。结论肛管直肠原发性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相对少见、恶性度极高的肿瘤,临床误诊率高,病理活检难以准确分型,S-100、HMB-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有助于诊断,且特异性高,特别是对于无色素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直肠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误诊 临床病理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兔肛门直肠三维有限元模型的建立 被引量:8
3
作者 柯敏辉 叶玲 +2 位作者 陈立武 陈日齐 郑鸣霄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5期2585-2589,共5页
目的:建立兔肛门直肠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选取1只1月龄♂新西兰兔.先观测兔直肠肛门的厚度、管径等解剖病理学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在模型图上描绘坐标、原点和模型轮廓线,确定模型的各节点在三维空间的X、Y、Z轴上的坐标值,在坐标系内... 目的:建立兔肛门直肠三维有限元模型.方法:选取1只1月龄♂新西兰兔.先观测兔直肠肛门的厚度、管径等解剖病理学数据,根据这些数据,在模型图上描绘坐标、原点和模型轮廓线,确定模型的各节点在三维空间的X、Y、Z轴上的坐标值,在坐标系内按有限离散原则划分单元与节点.然后分离兔肛门直肠不同层面的组织,运用力学仪器测算各层面的杨氏弹性模量、泊松比等力学参数.最后将这些数值输入SUPER-SAP有限元软件建模.结果:测得正常兔肛门直肠不同层面组织的杨氏弹性模量、泊松比,建成含1342个单元、1800个节点的兔肛门直肠有限元模型.结论:建立外形和几何结构逼真、生物材料接近正常组织的兔肛门直肠有限元模型,阐述一种建立软组织有限元模型的思路和方法,为肛门直肠疾病的病因、诊断、治疗等提供理论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门直肠 生物力学 有限元模型
下载PDF
骶神经根对盆底器官的选择性支配电刺激实验研究 被引量:7
4
作者 侯春林 张世民 +1 位作者 徐瑞生 傅晓辉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44-247,共4页
目的:研究骶神经根对盆底器官逼出肌和括约肌的功能支配,为临床从骶神经根角度重建脊髓损伤(SCI)后的排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对T10截瘫犬进行硬膜外L7-S3神经根电刺激,16只犬同时记录膀胱和尿道压力变化;7只犬同... 目的:研究骶神经根对盆底器官逼出肌和括约肌的功能支配,为临床从骶神经根角度重建脊髓损伤(SCI)后的排泄功能提供依据。方法:对T10截瘫犬进行硬膜外L7-S3神经根电刺激,16只犬同时记录膀胱和尿道压力变化;7只犬同时记录直肠和肛门压力变化。结果:犬道尿肌的神经支配以S2为主,S1次之;S2单独提供了膀胱压力增高值的45.2%,S1+S2提供了80.7%。尿道括约肌的神经支配以S1为主,S2次之;S1单独提供了尿道压力增高值的43.4%,S1+S2提供了76.7%。犬直肠的运动支配以S2为主,S1、S3次之;肛门的运动支配以马为主,S1、S2次之。对盆底器官的运动神经支配效能,均存在着右侧骶神经根大于左侧的特点。结论:盆底器官的逼出肌与括约肌具有不同的主要支配神经根。这种功能支配的侧重和交叉,对SCI后排泄功能的重建有一定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神经根 电刺激 脊髓损伤 逼出肌 括约肌
下载PDF
5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被引量:6
5
作者 沈丹华 阚秀 +1 位作者 虞有智 薛卫成 《诊断病理学杂志》 CSCD 1994年第2期88-89,共2页
本文报告5例原发肛管直肠的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在本组病例中女性为主,平均年龄为58.4岁。2例肿瘤位于肛管部,2例位于齿状线处,l例位于直肠下端。光镜检查4例可见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对S... 本文报告5例原发肛管直肠的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及免疫组化特点。在本组病例中女性为主,平均年龄为58.4岁。2例肿瘤位于肛管部,2例位于齿状线处,l例位于直肠下端。光镜检查4例可见色素颗粒,免疫组化染色:肿瘤细胞对S-100蛋白,HMB45及Vimentin抗体呈阳性反应。在1例肿瘤旁的鳞状上皮内可见早期浅表黑色素瘤表现,另1例直肠粘膜柱状上皮内可见非典型增生的色素细胞。提示肛管直肠的黑色素瘤既可以来自肛管鳞状上皮内的色素细胞,也可以来自直肠柱状粘膜上皮内的色素细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色素瘤 肛管肿瘤 直肠肿瘤 临床病理
下载PDF
男男性接触者中肛肠尖锐湿疣患者合并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现况 被引量:2
6
作者 刘安齐 傅琳玲 +4 位作者 方晶 丁琦 贾寒雨 张丽丽 曹双林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137-1140,共4页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肛肠尖锐湿疣患者中合并肛肠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现况,为肛肠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分别采取MSM人群中已确诊肛肠尖锐湿疣患者(试验组)及非尖锐湿疣患者(对照组)的肛肠拭子,采用荧... 目的了解男男性接触者(MSM)肛肠尖锐湿疣患者中合并肛肠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现况,为肛肠尖锐湿疣患者的临床诊疗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分别采取MSM人群中已确诊肛肠尖锐湿疣患者(试验组)及非尖锐湿疣患者(对照组)的肛肠拭子,采用荧光定量PCR方法进行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的核酸片段检测。同时采集调查对象的社会人口学及相关性行为学资料,进行比较分析。结果共纳入研究对象158例患者,其中试验组63例,对照组95例。试验组63例患者中淋球菌感染率为17.46%,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28.57%,同时合并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12.70%;对照组中淋球菌感染率为6.32%,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9.47%,同时合并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感染率为2.16%。试验组患者肛肠中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感染率及两组疾病的合并感染率均高于对照组(均P<0.05)。结论 MSM中肛肠尖锐湿疣患者中具有较高的淋球菌及沙眼衣原体的感染率。提示医务人员临床工作中应重视肛肠尖锐湿疣患者肛肠部位的淋球菌、沙眼衣原体及其他性传播感染的筛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男性接触者 肛肠 尖锐湿疣 淋球菌 沙眼衣原体
下载PDF
用稠、稀钡排便造影对诊断五种肛直肠功能性疾病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龚水根 周成刚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56-358,共3页
目的:评价稠、稀钡两种造影剂对五种肛直肠功能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有肛直肠症状,如排便困难、便秘患者用稠、稀钡两种造影剂作比较研究。结果:142例表现异常,8例表现正常。142例排便造影的异常表现为:直肠... 目的:评价稠、稀钡两种造影剂对五种肛直肠功能性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50例有肛直肠症状,如排便困难、便秘患者用稠、稀钡两种造影剂作比较研究。结果:142例表现异常,8例表现正常。142例排便造影的异常表现为:直肠粘膜脱垂51例,直肠套叠17例,直肠前突16例,盆底痉挛综合征27例,会阴下降综合征27例,稠、稀钡诊断不一致4例。结论:稠钡对诊断肛直肠功能性疾病比稀钡更有价值(P<0.0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疾病 放射造影术 排便造影
下载PDF
老年排便异常患者血清5-羟色胺及生长抑素与肛门直肠动力学相关性的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窦迎春 马健 +5 位作者 许倩倩 李青 徐晓娜 于新娟 周长宏 孟欣颖 《老年医学与保健》 CAS 2017年第4期316-320,共5页
目的检测排便异常的老年患者血清中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肛门直肠动力学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就诊符合老年排便异常的患者75例,其中老年便秘患者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 目的检测排便异常的老年患者血清中5-羟色胺(5-HT)、生长抑素(SS)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肛门直肠动力学各项指标的相关性。方法收集自2016年10月至2017年2月就诊符合老年排便异常的患者75例,其中老年便秘患者40例,男性22例,女性18例,平均年龄(76.1±9.4)岁;老年腹泻者35例,男性19例,女性16例,平均年龄(69.7±9.3)岁。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实验法测定入组患者血清中5-HT、SS的含量,灌注式肛门直肠测压装置测定患者肛管静息压、肛管最大缩榨压、初始感觉阈值、首次便意感阈值、最大耐受容量。应用Pearson相关系数描述两者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老年便秘患者血清中SS的表达水平与其肛管最大缩榨压呈负相关(r缩榨压=-0.402,P<0.05),其余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P均>0.05);老年男性便秘患者血清中SS的表达水平与其肛管最大缩榨压呈负相关(r缩榨压=-0.459,P<0.05),其余指标之间均无相关性(P均>0.05);对于老年腹泻患者血清中5-HT、SS的表达水平与其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而言均无相关性(P均>0.05);不同性别老年腹泻患者血清中5-HT、SS的表达水平与其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均无相关性。结论老年便秘患者血清中SS的表达水平可能是影响部分肛门直肠动力学指标的因素之一,血清中SS的表达水平对老年男性便秘患者肛门直肠动力指标有一定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便异常 老年人 5-羟色胺 生长抑素 肛门直肠
下载PDF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进展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辛 《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 CAS 2002年第3期210-212,共3页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进展。方法 复习相关文献并对本病病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报告。结果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发病率很低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可能与良性黑痣史 ,HIV感染 ,太阳光照...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诊治进展。方法 复习相关文献并对本病病因、临床特点、早期诊断、治疗及预后作一综述报告。结果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是一种发病率很低的恶性肿瘤。发病原因可能与良性黑痣史 ,HIV感染 ,太阳光照射有关。主要症状有便血、局部肿块、大便习惯改变等。早期诊断主要依赖对 45~ 80岁的高危发病人群进行常规直肠检查。CEA多克隆抗体标记阳性在病理诊断中有一定帮助。治疗方法现存在争议 ,多主张在手术治疗 (腹会阴联合切除或局部广泛切除 )的基础上辅以化疗、放疗或免疫治疗。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早期诊断困难 ,预后差 ,应提高警惕 ,最佳治疗方法还有待进一步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黑色素瘤 肛管直肠 诊断 治疗 肛管黑色素瘤 直肠黑色素瘤
下载PDF
稠、稀钡排粪造影在直肠内脱垂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9
10
作者 龚水根 周成刚 张家春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1997年第4期1-5,共5页
目的:评价稠、稀钡两种造影剂对直肠内脱垂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68例有肛直肠临床症状,如排便困难、便秘者用稠、稀钢两种造影剂作比较研究。结果,全环直肠粘膜脱垂30例,直肠前壁粘膜脱垂21例,直肠套叠17例。其中8例合并二种异常... 目的:评价稠、稀钡两种造影剂对直肠内脱垂的诊断价值。材料和方法,对68例有肛直肠临床症状,如排便困难、便秘者用稠、稀钢两种造影剂作比较研究。结果,全环直肠粘膜脱垂30例,直肠前壁粘膜脱垂21例,直肠套叠17例。其中8例合并二种异常。结论:稠钡对诊断直肠内脱垂比稀钡更有价值(P<0.01)。认为稠钡是排粪造影较为理想的造影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价值 直肠内脱垂 排粪造影 造影剂 排便困难 直肠粘膜脱垂 便秘 肠套叠 临床症状 评价
下载PDF
排粪造影对肛直肠功能性疾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10
11
作者 龚水根 张家春 周成刚 《现代医用影像学》 1996年第6期246-250,263,共6页
本文报告1026例排粪造影方法和结果。其中对照组110例,28例(25.4%)显示异常。异常组916例,RMP260例,RI161例,ARC162例,SPFS143例,DPS79例,其它43例。68例(7.4%)未见异常。报告了国人肛管直肠角(ARA)和会阴下降(DP)... 本文报告1026例排粪造影方法和结果。其中对照组110例,28例(25.4%)显示异常。异常组916例,RMP260例,RI161例,ARC162例,SPFS143例,DPS79例,其它43例。68例(7.4%)未见异常。报告了国人肛管直肠角(ARA)和会阴下降(DP)正常值(排便前116.7±12.44°,排便时137.44±11.15°。平均增大21.27°;排便时会阴下降不超过3.0cm)。讨论了ARA、DP的临床意义和术后疗效评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粪造影 X线诊断 肛直肠疾病
下载PDF
腹膜外结肠造口术在肛管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分析 被引量:1
12
作者 张东 李海 +2 位作者 蒋波 马晓强 杨春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0年第7期393-394,共2页
目的 探讨腹膜外结肠造口术在肛管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自 1998年 8月至2 0 0 0年 4月收治的肛管直肠癌施行腹膜外结肠造口术 5 3例病人与施行传统Miles术 76例腹膜内结肠造口术病人的效果比较 ,观察造口并发症和排便... 目的 探讨腹膜外结肠造口术在肛管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对本院自 1998年 8月至2 0 0 0年 4月收治的肛管直肠癌施行腹膜外结肠造口术 5 3例病人与施行传统Miles术 76例腹膜内结肠造口术病人的效果比较 ,观察造口并发症和排便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5 3例腹膜外结肠造口术病人经 1~ 19个月的随访 ,除有 2例出现造口周围皮肤炎外 ,尚未发现其他并发症 ,并发症发生率为 3 .8% ,37例病人获排便感。对照组造口狭窄率 5 .2 % (4例 ) ,术后肠梗阻 2 .6 % (2例 ) ,造口周围皮肤炎 6 .6 % (5例 ) ,腹腔内疝 2 .6 % (2例 ) ,造口旁疝 1.3 %(1例 ) ;总术后并发症率为 18.4% ,无 1例病人有排便感 ,两组差异有显著性 (χ2 =6 .16 P <0 .0 5 )。结论 腹膜外造口具有并发症少 ,排便功能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膜外结肠造口术 肛管直肠癌 疗效
下载PDF
自动痔疮套扎术在肛肠门诊治疗的应用 被引量:3
13
作者 夏羽齐 谢昭雄 +1 位作者 孙卫江 周铨 《广州医科大学学报》 2018年第5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在肛肠门诊治疗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肛肠门诊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痔外剥内扎术,观察组实施自动痔疮套扎术。比较两... 目的:探讨自动痔疮套扎术在肛肠门诊治疗的应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至2017年1月在潮州市中心医院就诊的60例肛肠门诊内痔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0例。对照组实施痔外剥内扎术,观察组实施自动痔疮套扎术。比较两组治疗有效率、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出血、尿潴留、肛门失禁、狭窄等并发症及治疗费用。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疼痛评分、手术时间、治疗费用、出血率、尿滞留率、肛门失禁率和肛门狭窄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动痔疮套扎术可降低患者术后疼痛度,节约手术时间,减少治疗费用,降低出血、尿滞留、肛门失禁和肛门狭窄等并发症发生几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疮 套扎术 肛肠
下载PDF
不同镇痛药在肛肠病人术后自控镇痛应用的比较 被引量:1
14
作者 李甲莲 谢剑翎 +1 位作者 李恒 杨承祥 《大肠肛门病外科杂志》 2003年第4期241-243,共3页
目的 :评价氯诺昔康、芬太尼、曲吗多用于肛肠病术后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选择 97例肛肠手术 ,术后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 (L组 35例 )、芬太尼组 (F组 30例 )和曲吗多组 (T组 32例 ) ,以微量弹力泵持续静脉自控 (PCIA)给药 ,... 目的 :评价氯诺昔康、芬太尼、曲吗多用于肛肠病术后自控镇痛的安全性及可靠性。方法 :选择 97例肛肠手术 ,术后随机分为氯诺昔康组 (L组 35例 )、芬太尼组 (F组 30例 )和曲吗多组 (T组 32例 ) ,以微量弹力泵持续静脉自控 (PCIA)给药 ,持续流速 5 0mL/h ,自控流量为 2mL/1 5min。I组选用氯诺昔康 (负荷量 8mg,1 6mg+生理盐水至l0 0mL/2 0h) ,F组选用芬太尼 (负荷量 0 1mg ,0 2mg +生理盐水至l0 0mL/2 0h) ,T组选用曲吗多 (负荷量l0 0mg,2 0 0rog +生理盐水至l0 0mL/2 0h)。以VAS等作为评分标准 ,分析、登记。结果 :L组、F组、T组术后 4hVAS评分分别是 2 31± 1 0 5、 2 1 2±1 2 3、2。 2 3± 1 33,三组VAS镇痛评分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 ;术后 1 2h、 2 4h三组镇痛效果接近。Ramsay镇静评分 ,氯诺昔康组均比芬太尼组及曲吗多组为低 ,三组术后 2 4h镇静评分分别是 1 73± 0 4 8、 2 96± 0 78、 2 6 1± 0 5 3,L组与F组、T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 (P <0 0 1 )意义。F组与T组比较无差异。BCS舒适评分 ,氯诺昔康组 >曲吗多组 >芬太尼组。氯诺昔康组不良反应比芬太尼组及曲吗多组明显减少 (P <0 0 1 ) ,芬太尼组除尿潴留明显高于氯诺昔康组和曲吗多组外 ,余与曲吗多组接近。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镇痛药 肛肠病 术后 自控镇痛 应用 比较
下载PDF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9例报道 被引量:1
15
作者 王建伟 贾光伟 《实用诊断与治疗杂志》 2003年第4期263-264,共2页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 9例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病人预后差 ,生存期短 ,手术加免疫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手术或手术加放化疗。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病人治疗以手术为...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治疗方法。方法 :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 9例恶性黑色素瘤病人的治疗及预后情况。结果 :本组病人预后差 ,生存期短 ,手术加免疫治疗效果优于单纯手术或手术加放化疗。结论 :恶性黑色素瘤病人治疗以手术为主 ,Miles术后和经肛门局部切除术是常选用的两种术式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 预后 治疗 免疫治疗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联合PCEA对肛肠手术患者术后镇痛的效果观察
16
作者 戴转云 李有武 +2 位作者 王峥 涂学云 李成龙 《实用临床医学(江西)》 CAS 2010年第5期35-36,45,共3页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硬脊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肛肠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帕瑞昔布钠组(P组),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4 mL稀释)+PCEA;对照组(C组)单纯使用PCEA... 目的探讨帕瑞昔布钠联合硬脊膜外自控镇痛(PCEA)对肛肠患者术后的镇痛效果。方法60例肛肠手术患者随机均分为2组,每组各30例。帕瑞昔布钠组(P组),于手术结束时静脉注射帕瑞昔布钠40 mg(生理盐水4 mL稀释)+PCEA;对照组(C组)单纯使用PCEA;均于手术结束离室时启用PCEA镇痛(罗哌卡因15 mg+曲马多注射液0.5 g,用生理盐水稀释成100 mL)。2组术后4、8、12、24 h进行视觉模拟疼痛(VAS)评分,记录术后24 h镇痛药用量、镇痛泵(PCA)按压次数及不良反应。结果2组术后4、8、12 h VAS评分P组低于C组(P<0.05或P<0.01),24 h PCA按压次数、镇痛药用量及不良反应P组均低于C组(P<0.01或P<0.05)。结论帕瑞昔布钠联合PCEA对肛肠患者术后镇痛效果更佳,不良反应发生率也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硬脊膜外自控镇痛 肛肠手术 术后
下载PDF
肛肠、阴道、尿道环形牵开器
17
作者 朱明才 杨克俭 《中国医疗器械杂志》 CAS 2005年第3期217-218,共2页
制作一种用于肛管直肠、阴道、尿道手术的环形牵开器。经临床使用证明暴露术野效果良好,省时省力,安全可靠,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 肛肠 阴道 尿道 环形牵开器
下载PDF
8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病理分析
18
作者 王群 杜月光 何平生 《浙江临床医学》 2003年第10期740-741,共2页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980~2000年本院收治的8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男5例 ,女3例 ,男女之比为1.6:1 ;平均年龄58.8岁。最主要的临床症状... 目的 探讨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表现、病理特征及免疫组化的特点。方法 回顾分析1980~2000年本院收治的8例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素瘤的临床和病理资料。结果 本组男5例 ,女3例 ,男女之比为1.6:1 ;平均年龄58.8岁。最主要的临床症状是便血 ,肛门肿物 ,2例发生于肛管部 ,4例发生于齿状线 ,2例发生于直肠下端 ,肉眼呈结节状、息肉状或溃疡型 ,镜下形态多样 ,主要为上皮细胞型、梭型细胞型 ,7例见黑色素颗粒。结论 肛管直肠恶性黑色瘤是一种少见 ,恶性度极高的恶性肿瘤。S-100 ,HMB -45免疫组织化学染色均有助于诊断 ,特别是对于无色素型者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肛管直肠肿瘤 恶性黑色素瘤 临床表现 病理检查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nursing protocols for anal fistulae
19
作者 Editorial Board of Nursing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Chinese and Western Medicine 《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 2019年第4期226-230,共5页
Anal fistula is a common disease in anorectal department that typically describes a mis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anorectum and the perianal skin. At present, surgical treatment is effective for anal fistulae, but the ... Anal fistula is a common disease in anorectal department that typically describes a miscommunication between the anorectum and the perianal skin. At present, surgical treatment is effective for anal fistulae, but the formation of fistula is different due to individual difference, consequently leading to a limited efficacy of surgical treatment. TCM has recently shown its unique advantages in accelerating the wound healing after anal fistula surgery, but the standards for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of anal fistulae are still in deficiency. Thereby, this article mainly explored the key points of common syndromes, TCM nursing methods and health guidance of anal fistulae, in order to further develop the advantages of TCM and standardize related nursing management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AL FISTULA anorectum injury PERIANAL ABSCESSES NURSING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syndrome differentiation
下载PDF
32例肛直肠损伤Ⅰ期缝合治疗 被引量:2
20
作者 魏希亮 张自修 杨福祥 《河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0年第1期12-13,共2页
目的:评估肛直肠损伤Ⅰ期缝合手术效果。方法:对 1989—1998年我院收治的肛直肠损伤Ⅰ期修补病历作回顾性研究。结果:32例患者均I期修补成功。术后感染1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1例,肛门狭窄1例。结论:肛直肠损伤应尽... 目的:评估肛直肠损伤Ⅰ期缝合手术效果。方法:对 1989—1998年我院收治的肛直肠损伤Ⅰ期修补病历作回顾性研究。结果:32例患者均I期修补成功。术后感染1例,感染中毒性休克死亡1例,肛门狭窄1例。结论:肛直肠损伤应尽量作I期缝合修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直肠损伤 Ⅰ期缝合 治疗 术后感染 感染中毒性休克 手术效果 回顾性研究 结论 目的 方法
全文增补中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