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8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hronoframe of Archaean in Anshan-Benxi Area,Liaoning Province,China
1
作者 Wan Yusheng Wu Jiashan Liu Dunyi Geng Yuansheng Song BiaoInstitute of Geology , Chinese Academy of Geological Sciences, Beijing 100037 《Journal of Earth Science》 SCIE CAS CSCD 1993年第1期35-40,共6页
The Anshan- Benxi are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laces of the Precambrian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which a lot of old geological bodies were found, including the Baijiafen mylontized granitic gneiss of 3.8 Ga ,the... The Anshan- Benxi area is one of the important places of the Precambrian in the North China craton, in which a lot of old geological bodies were found, including the Baijiafen mylontized granitic gneiss of 3.8 Ga ,the Chentaigou gneissic granite of 33 Ga and the supracrustal rocks and associated granites of relatively younger ages .Based on the age data and other geological information obtained in recent yeais, mis paper establishes fourfold-divison scheme of the Archaean in the Anshan-Benxi area .The time boundaries are 2.5,2.8,3.2 and 3.6 Ga, corresponding to those recommended by the International Sub-commission on Precambrian Stratigraphy . This paper also discusses some questions related to the crustal evolution of the early history, and indicates that it is possible to find out more residual crustal materials of older than 2.8 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ronoframe of the Archaean - anshan - Benxi area crustal evolution of the early history.
下载PDF
基于地球物理技术圈定沉积变质型富铁矿体:辽宁鞍山齐大山铁矿例析
2
作者 蒙嘉琪 王志猛 +2 位作者 贾三石 付建飞 张岩松 《现代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7-97,共11页
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铁矿资源基地之一,区内分布有数量不等的富铁矿体,长期以来对富铁矿成矿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但针对富铁矿找矿技术方面的研究则相对缺乏。本文以辽宁鞍山齐大山铁矿为研究对象,基于贫铁矿体和富铁矿... 辽宁鞍山—本溪地区是中国北方最重要的铁矿资源基地之一,区内分布有数量不等的富铁矿体,长期以来对富铁矿成矿理论研究成果丰硕,但针对富铁矿找矿技术方面的研究则相对缺乏。本文以辽宁鞍山齐大山铁矿为研究对象,基于贫铁矿体和富铁矿体的物性参数差异,优选地面高精度磁法和高密度电阻率法,开展齐大山铁矿内富铁矿体的综合地球物理探测研究工作。研究结果显示,地面高精度磁法可以通过16000 nT以上的高磁场强度特征圈出贫铁矿磁异常场内的富铁矿体,而高密度电阻率法则可以精细刻画高磁异常范围内的富铁矿体形态特征和规模;磁铁矿富矿电阻率小于2200Ω·m,以此为约束条件构建地面磁法的正反演模型,可实现对贫铁矿层中富铁矿体的准确识别定位;齐大山铁矿NNW走向断层与NEE横向断层交汇处更易产出厚大富铁矿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本地区 富铁矿 高精度磁法 高密度电阻率法 识别定位
下载PDF
基于夜光遥感影像的城市建成区面积提取研究
3
作者 韩颖 薛奇 +1 位作者 张何欣 康婷 《国土资源导刊》 2024年第2期150-157,共8页
夜光遥感影像通过城市灯光分布情况及强弱程度来分析城市用地信息,从而反映城市化情况。使用两类夜光遥感影像,首先采用遥感指数对DMSP/OLS数据进行饱和性纠正;同时采用幂指数函数模型对两类夜光遥感影像进行连续性纠正,完成图像的预处... 夜光遥感影像通过城市灯光分布情况及强弱程度来分析城市用地信息,从而反映城市化情况。使用两类夜光遥感影像,首先采用遥感指数对DMSP/OLS数据进行饱和性纠正;同时采用幂指数函数模型对两类夜光遥感影像进行连续性纠正,完成图像的预处理工作;其次通过改进的二分阈值迭代法提取2009年,2014年,2019年鞍山市城市建成区面积,并完成精度验证;最后计算城市扩张速度及强度定量分析鞍山市过去十年城市化进程。结果表明,(1)图像预处理方面,遥感指数法有效改善DMSS/OLS数据的饱和效应,幂指数函数模型实现了不同夜光遥感数据间的连续性纠正,该结果有利于后续工作开展;(2)建成区面积提取,改进的二分阈值迭代法有利于选取合适的初始阈值,减少迭代次数、提高提取速度,三个时期建成区面积提取总体精度都在94%以上,F1分数在65%以上;(3)城市化进程分析,速度指数由2009—2014年的4.2提升到2014—2019年的13.0,强度指数由2009—2014年的0.06提升到2014—2019年的0.20,反映出鞍山市过去十年间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光遥感影像 二分阈值迭代 建成区 城市扩张 鞍山市
下载PDF
鞍山3.8 Ga奥长花岗质岩石的地球化学和 Nd、Sr同位素组成及其意义 被引量:25
4
作者 万渝生 宋彪 +2 位作者 伍家善 刘敦一 张宗清 《地质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1期25-36,共12页
鞍山地区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3.8 Ga陆壳岩石。白家坟奥长花岗质岩石具有正片麻岩的性质。它们相对高SiO_2、Na_2O,低TFeO、MgO、CaO,稀土含量和轻重稀土分离程度都很低。岩石Nd、Sr同位素组成存在很大变化,其中t_(DM)和ε_(Nd)(3.8Ga)... 鞍山地区至少存在两种类型的3.8 Ga陆壳岩石。白家坟奥长花岗质岩石具有正片麻岩的性质。它们相对高SiO_2、Na_2O,低TFeO、MgO、CaO,稀土含量和轻重稀土分离程度都很低。岩石Nd、Sr同位素组成存在很大变化,其中t_(DM)和ε_(Nd)(3.8Ga)分别为3.07~3.87Ga和0.82~12.23。它们是由更早期但地壳滞留时间不长的TTG花岗质岩石部分熔融形成。Nd、Sr同位素组成变化与后期扰动有关。东山奥长花岗质条带状混合岩与白家坟奥长花岗岩存在明显区别,可能表明其成因的不同。根据实际资料,全球范围内≥3.8 Ga的TTG花岗质岩石普遍具有异常高的ε_(Nd)(t_0)正值以及稀土含量和轻重稀土分离程度低的组成特征,本文就出现这些现象的原因和意义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质岩石 地球化学 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鞍山陈台沟BIF铁矿与太古代地壳增生:锆石U-Pb年龄与Hf同位素约束 被引量:26
5
作者 代堰锫 张连昌 +2 位作者 朱明田 王长乐 刘利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7期2537-2550,共14页
新发现的陈台沟隐伏铁矿床位于辽宁鞍山附近,矿石类型以条带状铁矿石为主,铁矿层顶板围岩为绿泥石英片岩,底板围岩为黑云石英片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铁矿石及磁铁矿单矿物均富集重稀土,具La、Eu及Y正异常,无明显Ce负异常,反映成矿... 新发现的陈台沟隐伏铁矿床位于辽宁鞍山附近,矿石类型以条带状铁矿石为主,铁矿层顶板围岩为绿泥石英片岩,底板围岩为黑云石英片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铁矿石及磁铁矿单矿物均富集重稀土,具La、Eu及Y正异常,无明显Ce负异常,反映成矿物质来源于海底高温热液(约占0.1%)与海水的混合溶液,且BIF沉积时海水处于缺氧环境。标型组分分析显示铁矿石及磁铁矿属于沉积变质型或BIF型。原岩恢复表明,绿泥石英片岩原岩为酸性火山岩,黑云石英片岩原岩为泥砂质岩石,二者皆富集Rb、Th、U、LREE,亏损Nb、Ta、Ti。构造背景分析表明两类片岩的原岩均形成于岛弧背景,反映了陈台沟BIF沉积时的构造环境。LA-ICP-MS锆石U-Pb定年显示铁矿体夹层绿泥石英片岩中岩浆锆石形成于2551±10Ma,代表陈台沟BIF形成时代;变质锆石形成于2469±23Ma,代表后期变质作用时代。Hf同位素分析显示大多数锆石具有正的εHf(t)值(-2.23~7.54),表明岩浆源区以亏损地幔物质为主,但明显受到古老地壳物质的混染;二阶段模式年龄(tDM2)主要介于3133~2580Ma之间。结合其他矿区Hf同位素资料,指示鞍本地区可能存在新太古代(~2.55Ga)地壳增生事件。综合分析认为,陈台沟铁矿属Algoma型BIF,是新太古代末华北克拉通大规模BIF成矿事件的代表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状铁建造 绿泥石英片岩 太古代 地壳增生 陈台沟铁矿 鞍山地区
下载PDF
鞍山中太古代铁架山花岗岩中表壳岩包体的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4
6
作者 万渝生 耿元生 +4 位作者 沈其韩 刘敦一 宋彪 唐索寒 王进辉 《地质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2期143-151,164,T001,T002,共12页
鞍山地区中太古代铁架山花岗岩中存在多种类型的表壳岩包体。本文对其中2类变泥砂质岩石进行了研究。一类包括云母石英片岩、黑云变粒岩、浅粒岩 ,它们高钾低钠 ,具有强的负铕异常 (Eu Eu =0 1 0~ 0 2 3 )和负钡异常 (Ba Ba =0 0 9... 鞍山地区中太古代铁架山花岗岩中存在多种类型的表壳岩包体。本文对其中2类变泥砂质岩石进行了研究。一类包括云母石英片岩、黑云变粒岩、浅粒岩 ,它们高钾低钠 ,具有强的负铕异常 (Eu Eu =0 1 0~ 0 2 3 )和负钡异常 (Ba Ba =0 0 9~ 0 2 3 ) ,tDM 和εNd(3 0Ga)变化范围分别为 3 3 6~ 3 5 1Ga和 - 3 89~ - 1 5 9。岩石高的成熟度和长的地壳滞留时间表明鞍山地区中太古代以前陆壳基底就有了相当的规模 ,并具有很长的地壳演化历史。它们在元素组成上与铁架山花岗岩十分相似 ,相互间存在物源上的成因联系。铁架山花岗岩的tDM和εNd(3 0Ga)变化范围分别为 3 3 9~ 3 70Ga和 - 4 99~ - 2 3 6 ,Sm、Nd同位素组成与变质泥砂质岩石存在一定差异 ,看来主要与前者形成过程中源区选择性部分熔融和稀土组成发生变化有关。另一类为黑云斜长片麻岩 ,组成上与第一类变泥砂质岩石存在较大区别 ,而与古太古代陈台沟花岗岩较为相似 ,相互间可能存在物源上的成因联系。它们对铁架山岩体部分轻、重稀土强烈分离花岗质岩石的形成可能起了一定作用。物源区的复杂性是铁架山花岗岩组成上存在较大变化的主要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壳岩包体 地球化学 ND同位素 太古宙 花岗岩 鞍山地区 钕同位素
下载PDF
竹山和马鞍山绿松石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21
7
作者 何煦 陈林 +4 位作者 李青会 顾冬红 干福熹 李飞 李珍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09-713,共5页
对竹山和马鞍山两地绿松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作了对比研究,同时分析了两地绿松石矿物特征和结构特征。采用X射线能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对竹山和马鞍山地区的绿松石样品进行... 对竹山和马鞍山两地绿松石的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特征作了对比研究,同时分析了两地绿松石矿物特征和结构特征。采用X射线能谱、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X射线衍射、红外吸收光谱和扫描电镜等测试技术对竹山和马鞍山地区的绿松石样品进行岩石矿物学特征分析。结果表明,竹山与马鞍山地区绿松石在微量元素的含量上存在较大的差别,但主成分含量基本一致;两地区绿松石的稀土元素均富集重稀土,二者的稀土配分模式图出现镨反向,马鞍山地区的绿松石表现出铕负异常;马鞍山绿松石的结晶程度优于竹山县绿松石。该方法对绿松石产地划分的研究具有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竹山 马鞍山 绿松石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下载PDF
辽宁鞍山地区东山杂岩带3.3~3.1Ga期间的岩浆作用——锆石SHRIMP U-Pb定年 被引量:17
8
作者 周红英 刘敦一 +1 位作者 万渝生 董春艳 《地质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2122-2126,共5页
报道了鞍山地区东山杂岩带奥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中粗粒奥长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年龄为3329Ma±22Ma(MSWD=9.6),存在年龄为3687~3784Ma的残余锆石。细粒奥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年龄分别为3141... 报道了鞍山地区东山杂岩带奥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的锆石SHRIMP U-Pb年龄。中粗粒奥长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年龄为3329Ma±22Ma(MSWD=9.6),存在年龄为3687~3784Ma的残余锆石。细粒奥长花岗岩和二长花岗岩中岩浆锆石的年龄分别为3141Ma±8Ma(MSWD=1.5)和3142Ma±5Ma(MSWD=0.35)。表明约3.3Ga和3.1Ga是鞍山地区2个重要的地壳演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太古宙 辽宁鞍山地区 锆石SHRIMP U—Pb定年 花岗岩
下载PDF
鞍山3.3Ga陈台沟花岗岩地球化学和Nd、Pb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11
9
作者 万渝生 伍家善 +2 位作者 刘敦一 张宗清 宋彪 《地球学报(中国地质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4期382-388,共7页
地球化学和Nd、Pb同位素研究表明,鞍山地区陈台沟花岗岩不是早期古老陆壳物质壳内再循环的产物,而是同时代亏损地幔提取物(变玄武质岩石)在短时间内发生再次熔融的结果,形成过程中受到古老陆壳物质的混合混染。3.15±... 地球化学和Nd、Pb同位素研究表明,鞍山地区陈台沟花岗岩不是早期古老陆壳物质壳内再循环的产物,而是同时代亏损地幔提取物(变玄武质岩石)在短时间内发生再次熔融的结果,形成过程中受到古老陆壳物质的混合混染。3.15±Ga是鞍山地区地质演化过程的一个重要阶段,它使陈台沟花岗岩的长石Pb和全岩Pb发生再次均匀化。3.3Ga的花岗质岩石在鞍山弓长岭地区也有分布,它们来自于与陈台沟花岗岩类似的物源区,但形成条件可能并不完全相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同位素
下载PDF
辽宁鞍山-本溪地区中太古代花岗质岩石的成因——地球化学及Nd同位素制约 被引量:24
10
作者 万渝生 刘敦一 +2 位作者 伍家善 张宗清 宋彪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3期278-288,共11页
鞍山-本溪地区中太古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十分发育,形成了3.1Ga立山细粒奥长花岗岩、3.0Ga东鞍山片麻状花岗岩、3.0Ga铁架山片麻状花岗岩和3.0Ga弓长岭片麻状花岗岩等一系列花岗质岩石。岩石的εNd(t)分别为,... 鞍山-本溪地区中太古代花岗质岩浆作用十分发育,形成了3.1Ga立山细粒奥长花岗岩、3.0Ga东鞍山片麻状花岗岩、3.0Ga铁架山片麻状花岗岩和3.0Ga弓长岭片麻状花岗岩等一系列花岗质岩石。岩石的εNd(t)分别为,立山奥长花岗岩(10个样品)变化于-1.96~4.24之间,平均值为0.76,东鞍山片麻状花岗岩(5个样品)变化于0.26~2.72之间,平均值为1.26,铁架山片麻状花岗岩(5个样品)变化于-3.85~-4.83之间,平均值为-4.28,弓长岭片麻状花岗岩(1个样品)为-2.58。结合岩石的常量、微量和稀土元素特征,可以认为,立山奥长花岗岩和东鞍山片麻状花岗岩形成于地壳滞留时间不长的中酸性陆壳岩石的部分熔融,前者很可能有玄武质物质的参与。而铁架山片麻状花岗岩和弓长岭片麻状花岗岩则来自于成熟度很高的早期陆壳物质。由此可以推断,鞍山-本溪地区在中太古代以前陆壳基底就有了相当的规模,并具有很长的地壳演化历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岩 花岗质岩石 岩石成因 地球化学 钕同位素
下载PDF
鞍山地区陈台沟表壳岩时代归属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7
11
作者 宋彪 伍家善 +1 位作者 万渝生 刘敦一 《地球学报》 EI CAS CSCD 1994年第Z1期14-16,共3页
鞍山市东部约8km处的陈台沟村附近,出露一套以斜长角闪岩类、石英岩类和长英质片麻岩类组成的表壳岩。长期以来,大多数地质学者一直将该表壳岩划归为鞍山群,但在岩石组合、变质变形特征和含矿性等诸多方面,都与鞍山地区公认的鞍... 鞍山市东部约8km处的陈台沟村附近,出露一套以斜长角闪岩类、石英岩类和长英质片麻岩类组成的表壳岩。长期以来,大多数地质学者一直将该表壳岩划归为鞍山群,但在岩石组合、变质变形特征和含矿性等诸多方面,都与鞍山地区公认的鞍山群明显不同,因表壳岩本身缺少准确定年的对象,难以直接测年,笔者将侵入于长英质片麻岩中的花岗质岩脉中的锆石颗粒,用Kober,方法和离子探针质谱计(SHRIMP)测定年龄,取得了表壳岩的沉积年龄为3376±5Ma-3357±4Ma。说明该表壳岩形成时代远老于鞍山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同位素地质年代学 锆石 花岗岩 表壳岩 辽宁鞍山
下载PDF
辽宁本溪歪头山条带状铁矿的成因类型、形成时代及构造背景 被引量:52
12
作者 代堰锫 张连昌 +4 位作者 王长乐 刘利 崔敏利 朱明田 相鹏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574-3594,共21页
辽宁鞍本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缘,分布有诸多大型-特大型条带状铁矿床。本文对该区歪头山铁矿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及年代学研究。歪头山铁建造以条带状铁矿石为主,兼含有少量的块状矿石,其顶底板围岩及矿体夹层主要为太古界鞍山群斜... 辽宁鞍本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缘,分布有诸多大型-特大型条带状铁矿床。本文对该区歪头山铁矿进行了岩石学、矿物学及年代学研究。歪头山铁建造以条带状铁矿石为主,兼含有少量的块状矿石,其顶底板围岩及矿体夹层主要为太古界鞍山群斜长角闪岩。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铁矿石富集重稀土[(La/Yb)PAAS=0.24~0.33],具La正异常(La/La*=1.43~1.61)、Eu正异常(Eu/Eu*=2.40~4.54)及Y正异常(Y/Y*=1.10~1.30),Y/Ho值平均30.59,Sr/Ba值平均17.62,Ti/V值平均19.45,反映成矿物质可能来源于由海底火山活动带来的高温热液与海水的混合溶液。铁矿石无明显Ce负异常(Ce/Ce*=0.92~1.06),暗示BIF沉积时海水处于缺氧环境。除Fe2O3T与SiO2外,铁矿石中其它氧化物含量均非常低,且贫Th、U、Zr等具有陆源性质的元素,表明大陆碎屑物质对BIF贡献极少。斜长角闪岩稀土元素配分型式近于平坦[(La/Yb)N=0.80~1.10],无明显Ce异常(Ce/Ce*=0.95~0.99)与Eu异常(Eu/Eu*=0.88~1.16);其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高场强元素无明显亏损。地球化学分析表明,斜长角闪岩原岩可能为产于弧后盆地的玄武质火山岩。锆石形态与微量元素分析显示,斜长角闪岩中的锆石均属岩浆成因。SIMS锆石U-Pb定年显示斜长角闪岩原岩形成于2533±11Ma,代表了歪头山BIF的成矿年龄;在玄武质岩浆喷发过程中,还捕获了一组年龄为2610±5Ma的锆石。电子探针分析显示磁铁矿成分纯净(FeOT=92.04%~93.05%),其标型组分特征暗示歪头山BIF属沉积变质型铁矿。综合分析认为,歪头山铁矿属Algoma型BIF,成矿与弧后盆地岩浆活动密切相关,指示了新太古代末华北克拉通普遍发育的一期BIF成矿事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状铁建造 斜长角闪岩 新太古代 弧后盆地玄武岩 歪头山铁矿 鞍本地区
下载PDF
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铁矿的Fe同位素特征及其对成矿机理和地球早期海洋环境的制约 被引量:33
13
作者 李志红 朱祥坤 唐索寒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3545-3558,共14页
本文报道了鞍山-本溪地区晚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Fe同位素的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铁矿主要由Fe2O3T和SiO2组成,具有较低的Al2O3和TiO2含量;微量元素含量和稀土总量均较低;经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 本文报道了鞍山-本溪地区晚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的主量元素、微量元素、稀土元素和Fe同位素的分析结果。结果显示:铁矿主要由Fe2O3T和SiO2组成,具有较低的Al2O3和TiO2含量;微量元素含量和稀土总量均较低;经页岩标准化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具有明显的La、Eu、Y的正异常;较高的Y/Ho比值。这些特征均表明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铁矿是由极少碎屑物质加入的化学沉积岩,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底热液的贡献。相对于标准物质IRMM-014,条带状铁矿石的Fe同位素组成最突出的特征是均为正值,这是由于二价铁溶液经部分氧化和沉淀形成富集重铁同位素的三价铁氧化物或氢氧化物的结果,且沉淀程度的不同是控制Fe同位素组成变化的重要因素。条带状铁矿无明显的Ce负异常和Fe同位素组成为正值的特征暗示了铁矿沉淀时的海水为低氧逸度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IF FE同位素 物质来源 成矿机理 古环境 鞍山-本溪地区
下载PDF
鞍山-本溪地区条带状铁建造的铁同位素与稀土元素特征及其对成矿物质来源的指示 被引量:106
14
作者 李志红 朱祥坤 唐索寒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85-290,共6页
通过Fe同位素、稀土元素与主量元素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新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BIF)的成矿物质来源提出了有效制约。BIF的化学成分主要由TFe2O3和SiO2组成,并且具有较低的Al2O3和TiO2含量,表明该地区BIF型贫铁矿是由极少... 通过Fe同位素、稀土元素与主量元素相结合的方法,对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新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BIF)的成矿物质来源提出了有效制约。BIF的化学成分主要由TFe2O3和SiO2组成,并且具有较低的Al2O3和TiO2含量,表明该地区BIF型贫铁矿是由极少碎屑物质加入的化学沉积岩。稀土元素的总量较低,经页岩标准化后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呈现轻稀土亏损、重稀土富集的特征,具有明显的Eu、Y、La正异常,这些特征表明该地区BIF是古海洋的化学沉积岩,同时具有明显的火山热液贡献特征。用多接收电感耦合等离子体质谱仪(MC-ICP-MS)测定Fe同位素的结果表明,相对于标准IRMM-014,所测样品均显示Fe的重同位素富集,且Fe同位素组成与Eu异常存在明显的正相关关系,表明该地区BIF中铁的来源与海底火山热液活动密切相关,首次从成矿元素Fe本身为条带状铁建造的成矿物质来源提供了直接的证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鞍山-本溪地区 条带状铁建造 稀土元素 FE同位素 成矿物质来源
下载PDF
鞍山—本溪地区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铁矿时代、物质来源与形成环境 被引量:24
15
作者 张连昌 代堰锫 +2 位作者 王长乐 刘利 朱明田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2014年第4期1-15,17,共15页
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IFs)蕴含丰富的铁矿石资源,记录了早期地球演化的重要信息.鞍山—本溪地区发育巨量的太古宙 BIFs.鞍山—本溪地区 BIFs 由互层的硅铁条带组成,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含少量赤铁矿、黄铁矿及菱铁矿等.围岩与BIF... 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IFs)蕴含丰富的铁矿石资源,记录了早期地球演化的重要信息.鞍山—本溪地区发育巨量的太古宙 BIFs.鞍山—本溪地区 BIFs 由互层的硅铁条带组成,金属矿物以磁铁矿为主,含少量赤铁矿、黄铁矿及菱铁矿等.围岩与BIFs呈整合接触,具有变火山岩的岩石学特征及地球化学特征,表明BIFs属于阿尔戈玛型,其变火山岩围岩年龄可大致代表BIFs沉积时代.锆石U-Pb 年代学显示,鞍山—本溪地区至少发育约3.10 Ga及约2.55 Ga两期BIFs 沉积成矿事件,后者在华北克拉通广泛发育.鞍山—本溪地区 BIFs 地球化学具有以下特征:①低的TiO2与Al2 O3含量及高场强元素负异常,表明沉积过程中陆源碎屑物质加入量很少;②PAAS 标准化REE配分模式显示重稀土元素富集,La、Y 及 Eu 正异常,暗示 BIFs 沉积自海水与海底高温热液的混合溶液;③接近同时代亏损地幔的εNd (t)值(3.0~4.7),表明 Fe 可能来源于海底热液活动淋滤洋壳;④BIFs中仅发育少量黄铁矿,基本不显示 Ce负异常且富集铁的重同位素(δ(57 Fe)值为(0.13~2.73)×10^-3),暗示古海洋整体处于低硫、缺氧环境,BIFs 的沉淀可能与富 Fe2+溶液遭遇环境突变有关.元素地球化学分析表明,大孤山与陈台沟围岩具有弧火山岩特征,南芬与歪头山围岩类似于弧后盆地玄武岩,因此,鞍山—本溪地区BIFs沉积于火山弧相关构造背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状铁建造 太古宙 物质来源 形成机制 构造背景 鞍山-本溪地区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鞍山小岭子花岗岩地球化学及锆石SHRI MP年代学 被引量:4
16
作者 杜利林 杨淳 +2 位作者 万渝生 宋彪 耿元生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9-284,共6页
鞍山小岭子花岗岩岩浆锆石离子探针年龄为130.2±2.7Ma,形成于早白垩世。小岭子花岗岩高SiO2、Na2O+K2O、TFeO/MgO,富集轻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Zr、Nb、Y,低CaO、Ba、Sr,地球化学组成与该区大范围分布的千山花岗岩十分相似,具A型花... 鞍山小岭子花岗岩岩浆锆石离子探针年龄为130.2±2.7Ma,形成于早白垩世。小岭子花岗岩高SiO2、Na2O+K2O、TFeO/MgO,富集轻稀土元素和高场强元素Zr、Nb、Y,低CaO、Ba、Sr,地球化学组成与该区大范围分布的千山花岗岩十分相似,具A型花岗岩特征,其形成与古太平洋板块俯冲至中国大陆东部之下引起的拉张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锆石SHRIMP年龄 早白垩世 A型花岗岩 鞍山 古太平洋板块
下载PDF
辽冀地区条带状铁建造地球化学特征:Ⅰ.主量元素特征 被引量:12
17
作者 杨秀清 李厚民 +3 位作者 李立兴 姚通 陈靖 刘明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18-1238,共21页
辽冀地区(主要包括鞍山-本溪地区和冀东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部,产出有诸多BIFs型大型-特大型铁矿床。鞍山-本溪地区和冀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两个铁矿集区,其中鞍本地区铁矿储量占全国的24%左右,冀东地区铁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10%以上... 辽冀地区(主要包括鞍山-本溪地区和冀东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东北部,产出有诸多BIFs型大型-特大型铁矿床。鞍山-本溪地区和冀东地区是我国最大的两个铁矿集区,其中鞍本地区铁矿储量占全国的24%左右,冀东地区铁矿资源储量占全国的10%以上。虽然辽冀地区BIFs大多为形成于新太古代绿岩带中的Algoma型BIFs,但不同矿区BIFs形成环境和受后期改造的程度不一致,鞍本地区BIFs变质级别为绿片岩相-角闪岩相,冀东地区BIFs经历了绿片岩相-麻粒岩相的变质作用,且辽冀地区普遍发育混合岩化。本文主要对比研究了辽冀地区28个铁矿床200件铁矿石的主量元素特征,为探讨辽冀地区BIFs的形成提供了更多的信息。BIFs样品主要由SiO2和Fe2O3T组成,其中鞍山-本溪地区SiO2+Fe2O3T平均为95.10%,冀东地区SiO2+Fe2O3T平均为88.06%,CaO和MgO含量仅次于SiO2和Fe2O3T,且大部分矿区具有正相关关系,Al2O3、TiO2、K2O、Na2O、MnO、P2O5含量很低,这暗示BIFs原岩为一种化学沉积岩,主要为含有少量碳酸盐泥的硅质和铁质的胶体沉积;辽冀地区Al2O3和TiO2均可见明显的正相关,这可能是由于BIFs沉积过程中有少量碎屑物质的加入,这种相关性在冀东地区更为明显,且除SiO2+Fe2O3T外,其它氧化物含量明显高于鞍本地区,说明冀东地区BIFs形成时沉积环境更为动荡,有更多的碎屑物质加入;虽然辽冀不同地区BIFs经历了不同级别的变质作用,形成了不同的矿物组合,但是氧化物含量却变化不大,这说明了变质反应主要为等化学反应;鞍本地区和冀东地区碱质含量也存在差异性,前者的Na2O和K2O含量均低于后者,且后者Na2O<K2O,结合野外地质特征,可能暗示了混合岩化作用对冀东地区的影响更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主量元素 条带状铁建造 鞍山-本溪地区 冀东地区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辽冀地区条带状铁建造地球化学特征:Ⅱ.稀土元素特征 被引量:10
18
作者 姚通 李厚民 +4 位作者 杨秀清 李立兴 陈靖 张进友 刘明军 《岩石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5期1239-1252,共14页
辽冀地区(鞍山-本溪地区和冀东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东部,是我国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IFs)最重要的分布区,主要为新太古代Algoma型。本文系统对比了辽冀地区28个铁矿床200件铁矿石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结果表明:(1)所有... 辽冀地区(鞍山-本溪地区和冀东地区)位于华北克拉通北东部,是我国早前寒武纪条带状铁建造(BIFs)最重要的分布区,主要为新太古代Algoma型。本文系统对比了辽冀地区28个铁矿床200件铁矿石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结果表明:(1)所有样品的稀土元素特征比较相似:稀土元素总量较低,Y/Ho比值较高;经太古宙后平均澳大利亚页岩(PAAS)标准化后呈现重稀土相对富集、轻稀土相对亏损的配分模式,La异常不明显,强烈的Eu正异常和明显的Y正异常,暗示研究区铁矿石成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海底高温热液和海水的混合溶液;与冀东地区BIFs相比,鞍本地区Eu异常更为明显,说明鞍本地区BIFs显示更多的热液特征;(2)铁矿石的Ce/Ce*变化范围为0.77~1.09,缺乏明显的Ce负异常,说明其沉积于还原的海水环境;(3)辽冀地区BIFs的稀土元素总量、Eu异常、Y异常和Y/Ho比值变化范围均比较大,可能与BIFs沉积过程中碎屑物质的加入有关;与鞍本地区相比,冀东地区BIFs的Eu正异常、Y正异常程度均小于鞍本地区,热液和海水特征均不明显。Y/Ho比值更接近球粒陨石(26—28),可能暗示冀东地区有更多的碎屑物质的加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条带状铁建造 稀土元素 鞍山-本溪地区 冀东地区 华北克拉通
下载PDF
绿片岩-低角闪岩相变质条件下磁铁矿与黄铁矿间的Fe同位素分馏 被引量:7
19
作者 李志红 朱祥坤 +1 位作者 唐索寒 李延河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4期291-297,共7页
对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经历了绿片岩-低角闪岩相变质的新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中磁铁矿和黄铁矿矿物对的Fe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标准IRMM-014,所有样品的磁铁矿和黄铁矿均显示Fe的重同位素富集;且黄铁矿的Fe同位素比值均大于磁铁... 对辽宁省鞍山-本溪地区经历了绿片岩-低角闪岩相变质的新太古代条带状铁建造中磁铁矿和黄铁矿矿物对的Fe同位素分析结果显示:相对于标准IRMM-014,所有样品的磁铁矿和黄铁矿均显示Fe的重同位素富集;且黄铁矿的Fe同位素比值均大于磁铁矿的Fe同位素比值(ε^57 Fe黄铁矿〉ε^57 Fe磁铁矿),两种矿物的Fe同位素比值之差为△^57 Fe黄铁矿-磁铁矿=2.23-5.13。黄铁矿富集铁的重同位素表明矿物的Fe同位素组成并不代表其原始沉积的特征,而是在区域变质作用过程中Fe同位素发生了交换的结果。由同位素平衡判别图解可知,在绿片岩-低角闪岩相变质作用中,磁铁矿-黄铁矿间的Fe同位素基本达到了平衡,且在平衡条件下黄铁矿比磁铁矿更富集Fe的重同位素,二者之间的Fe同位素平衡分馏系数口黄铁矿-磁铁矿≈1.0004‰±0.06‰(2σ)。这一研究成果是对变质作用过程中Fe同位素的地球化学行为认识的重要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铁矿 磁铁矿 绿片岩-低角闪岩相 Fe同位素分馏 鞍山-本溪
下载PDF
辽宁眼前山铁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古环境研究 被引量:5
20
作者 付建飞 王恩德 +4 位作者 夏建明 门业凯 陈慧钧 尤欣慰 成林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929-1943,共15页
辽宁眼前山铁矿位于鞍山地区南北向和东西向铁矿构造变形带的复合部位,为鞍山地区鞍山式铁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对眼前山铁矿的岩石学、矿物学进行了研究,对该区铁建造和围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分析。该区铁建造以条带状为... 辽宁眼前山铁矿位于鞍山地区南北向和东西向铁矿构造变形带的复合部位,为鞍山地区鞍山式铁矿床的典型代表。本文对眼前山铁矿的岩石学、矿物学进行了研究,对该区铁建造和围岩的主量和微量元素地球化学进行了分析。该区铁建造以条带状为主,少量为块状,其顶底板围岩及矿体夹层主要为太古宇鞍山群千枚岩。主量分析结果表明,铁矿石主要由Si O2和铁的氧化物组成,Al2O3含量较低,LOI较大。矿石微量元素分配曲线属于右倾型,强不相容元素和大离子亲石元素富集,具有显著的Eu正异常,是海底高温热液(〉300℃)与海水混合的结果,表明了该区BIF形成与海底热液活动关系密切。该区BIF中富集重稀土元素,Y/Ho大于26,La和Eu具有正异常。由于缺少陆源碎屑物质,要形成稳定的条带状构造,推断该区的BIF形成于海水深度大于200 m的浅海环境,形成机制应该是富含铁的海底热液运移到相对浅水区发生氧化沉积所致。通过A-C-FM原岩恢复,结合Zr/TiO2-Ni图解可知千枚岩为变质沉积岩;Sm/Nd比值也显示了沉积岩的特点。该区千枚岩中Th的变化范围为7.9×10^-6-22.5×10^-6,平均为15.8×10^-6;La的变化范围为17.9×10^-6-71.7×10^-6,平均为38.4×10^-6;La/Sc的平均值为2.3;Th/Sc的平均值为1.0;La/Th的平均值为2.4。这些值都接近大陆岛弧沉积岩特征。综合分析认为,眼前山铁矿成矿环境相当于弧后盆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前山铁矿 BIF建造 沉积古环境 地球化学 鞍本地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