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7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Geochemistry and Modes of Occurrence of Hazardous Trace Elements in the No.11 Coal Seam,Antaibao Surface Mine,Shanxi Province 被引量:4
1
作者 SONG Dangyu QIN Yong +2 位作者 WANG Wenfeng ZHANG Junying ZHENG Chuguang 《Acta Geologica Sinica(English Edition)》 SCIE CAS CSCD 2007年第1期135-140,共6页
Concentrations of seventeen hazardous trace elements including As, Pb, Hg, Se, Cd, Cr, Co, Mo, Mn, Ni, U, V, Th, Be, Sb, Br and Zn in the No.ll coal seam, Antaibao surface mine, Shanxi Province were determined using I... Concentrations of seventeen hazardous trace elements including As, Pb, Hg, Se, Cd, Cr, Co, Mo, Mn, Ni, U, V, Th, Be, Sb, Br and Zn in the No.ll coal seam, Antaibao surface mine, Shanxi Province were determined using Instrumental Neutron Activation Analysis (INAA),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metry (ICP-AES), Cold-Vapor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CV-AAS) and Graphite Furnace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GF-AAS). Comparisons with average concentrations of trace elements in Chinese coal show that the concentrations of Hg and Cd in the No. 11 coal seam, Antaibao surface mine are much higher. They may be harmful to the environment in the process of utilization. The variations of the trace elements contents and pyritic suffur in vertical section indicated that: (a) the concentrations of As, Pb, Mn, and pyritic sulfur decrease from roof to floor; (b) the concentrations of Cr, Zn and Mo are higher in roof, floor and lower in coal seam; (c) the concentration of Br, Sb, and Hg are higher in coal seam and lower in roof and floor; (d) the concentrations of Mo, V, Th and AI vary consistently with the ash yield. Cluster analysis of trace elements, pyritic sulfur, ash yield and major elements, such as AI, Fe, P, Ca shows that: (a) pyritic sulfur, Fe, As, Mn, Ni, Be are closely associated and reflect the influence of pyrite; (b) Mo, Se, Pb, Cr, Th, Co, Ca and A! are related to clay mineral, which is the main source of ash; (c) U, Zn, V, Na, P maybe controlled by phosphate or halite; (d) Hg, Br, Sb and Cd may be mainly organic-associated elements which fall outside the three main groups. The concentration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of trace elements in coal seam and the cluster analysis of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showed that the contents of trace elements in the No. 11 coal seam, Antaibao surface mine, are mainly controlled by detrital input and migration from roof and floo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ibao surface mine trace elements GEOCHEMISTRY modes of occurrence SHANXI
下载PDF
Study of Soil Seed Banks in Antaibao Opencast Mine
2
作者 HAN Li-jun BAI Zhong-ke LI Jin-chuan 《Journal of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EI 2006年第3期333-337,共5页
A seed germinating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soil seed banks in dump sites of the Antaibao opencast mine for soil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Based on a richness index, a diversity index and an evenness ... A seed germinating method was used to study soil seed banks in dump sites of the Antaibao opencast mine for soil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Based on a richness index, a diversity index and an evenness index, the diversity of species of soil seed banks was studied. As well, the progress of vegetation succession in this thoroughly destroyed ecosystem is discussed and the self-renewal ability of the soil seed banks is analyzed. The results indicate that 1) there are 17 plant species belonging to five families with annuals as the dominant species; 2) the soil seed banks at the dump site show great temporal and spatial heterogeneity and 3) the model of Robinia pseudoacacia × Pinus tabulaeformis × Caragana korshinskii in the anaphase is the best among several reclamation models studied. Therefore, with the extension of reclamation time, the correct choice of a reclamation model is quite helpful for the improvement of the self-renewal ability of soil seed banks and for the stability of the ecosystem, which is very important for land reclamation and ecological rehabilitation of the dump sites of the ATB opencast coal min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开采 物种多样性 复垦 土壤 生态
下载PDF
Element geochemistry and cleaning potential of the No. 11 coal seam from Antaibao mining district 被引量:5
3
作者 WANG Wenfeng1, QIN Yong1, SONG Dangyu2, SANG Shuxun1, JIANG Bo1, ZHU Yanming1 & FU Xuehai1 1. College of Resources & Geosciences, China University of Mining and Technology, Xuzhou 221008, China 2.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Coal Combustion,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430074, China 《Science China Earth Sciences》 SCIE EI CAS 2005年第12期2142-2154,共13页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sulfur and 41 other elements in 8 channel samples of the No. 11 coal seam from Antaibao surface mine, Shanxi, China and 4 samples from the coal preparation plant of this mine, the distribution... Based on the analyses of sulfur and 41 other elements in 8 channel samples of the No. 11 coal seam from Antaibao surface mine, Shanxi, China and 4 samples from the coal preparation plant of this mine,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ments in the seam profile, their geo-chemical partitioning behavior during the coal cleaning and the genetic relationships between the both are studied. The conclusions are drawn as follows. The coal-forming environment was probably invaded by sea water during the post-stage of peatification, which results in the fact that the contents of As, Fe, S, etc. associated closely with sea water tend to increase toward the top of the seam, and that the kaolinite changes into illite and montmorillonite in the coal-sublayer near the roof. These elements studied are dominantly associated with kaolinite, pyrite, illite, montmorillonite, etc., of which the As, Pb, Mn, Cs, Co, Ni, etc. are mainly associated with sulfides, the Mo, V, Nb, Hf, REEs, Ta etc. mainly with kaolintie, the Mg, Al etc. mainly with epigenetic montmorillonite, and the Rb, Cr, Ba, Cu, K, Hg, etc. mainly with epigenetic illite. The physical coal cleaning is not only effective in the removal of ash and sulfur, but also in reducing the concentra-tion of most major and trace elements. The elements Be, U, Sb, W, Br, Se, P, etc. are largely or partly organically bound showing a relatively low removability, while the removability of the other elements studied is more than 20%, of which the Mg, Mn, Hg, Fe, As, K, Al, Cs, and Cr associ-ated mostly with the coarser or epigenetic minerals show a higher removability than that of ash. The distribution of the elements in the seam profile controls their partitioning behavior to a great degree during the coal cleaning proces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aibao MINING district NO.11 coal seam element geochemistry cleaning.
原文传递
安太堡煤矿复垦区刺槐径向生长对气候因子的响应
4
作者 杨东甲 李颖俊 冯煜清 《科技和产业》 2024年第8期193-198,共6页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区域干旱化程度加强,严重限制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树木的生长。安太堡矿区位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敏感。通过树木年代学研究方法,建立了安太堡煤矿复垦区人工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的树轮宽... 在全球变暖的背景下,区域干旱化程度加强,严重限制了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树木的生长。安太堡矿区位于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脆弱,对气候变化敏感。通过树木年代学研究方法,建立了安太堡煤矿复垦区人工刺槐林(Robinia pseudoacacia)的树轮宽度标准年表,树轮气候响应分析发现水分是限制研究区刺槐生长的主要因素,上一年9月至当年8月的水文年降水以及主要生长季(6~8月)的降水对树木的生长有重要的促进作用,但是当年9月降水有限制作用;生长季前冬季(12月、1月)的较高温度也是限制刺槐径向生长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年轮 刺槐 安太堡 煤矿复垦区 气候响应
下载PDF
安太堡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区系特征
5
作者 陈慧芳 郭英英 李素清 《中国农学通报》 2023年第13期70-78,共9页
在苔藓植物样方调查、标本采集和种类鉴定基础上,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相似性系数、植物区系谱比率、主成分分析(PCA)与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安太堡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与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该矿区复垦地不... 在苔藓植物样方调查、标本采集和种类鉴定基础上,采用物种丰富度指数、相似性系数、植物区系谱比率、主成分分析(PCA)与系统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安太堡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与特征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该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共鉴定出7科17属41种,优势科为丛藓科与真藓科,优势属为对齿藓属与真藓属。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物种组成、区系特征与所在植被类型的关系密切。(2)安太堡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以北温带分布类型为主(占比46.34%),东亚分布类型次之,其区系具有明显的北温带性质兼有东亚色彩。(3)安太堡矿区复垦地与国内其他11个地区苔藓植物区系谱的PCA分析与系统聚类分析表明,安太堡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区系成分与白云鄂博稀土矿区的相似度最高,与东灵山的相似度最低。研究表明,随着恢复年限的增长,安太堡矿区复垦地不同植被下苔藓植物所处生境已明显改善,但整体生境仍较干旱,未来应加强安太堡矿区复垦地苔藓植物多样性保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苔藓植物 区系 安太堡矿区 复垦地 主成分分析 系统聚类分析
下载PDF
基于长时间序列RUE的安太堡煤矿排土场变化遥感监测研究
6
作者 王晋栋 杨金中 +1 位作者 邢宇 付宗堂 《矿产勘查》 2023年第5期803-810,共8页
安太堡煤矿是中国西北地区较大的露天煤矿,其排土场修复模式较为典型。本文基于GEE平台,查明了安太堡煤矿各排土场生长季平均植被降水利用率(rainfall utilization efficiency,RUE),并分析了其在人工管护、自然波动和自然稳定阶段的时... 安太堡煤矿是中国西北地区较大的露天煤矿,其排土场修复模式较为典型。本文基于GEE平台,查明了安太堡煤矿各排土场生长季平均植被降水利用率(rainfall utilization efficiency,RUE),并分析了其在人工管护、自然波动和自然稳定阶段的时空变化规律、变化稳定程度和变化趋势。研究表明:修复全周期中各排土场RUE值总体呈波动增加趋势,且增加趋势区域面积占比均大于87%;RUE变异系数均值均大于0.2,波动程度较大且高波动区域面积占比均大于99%。短阶段中各排土场RUE值逐渐增加,RUE高值范围不断扩大;内排土场、南排土场和西排土场RUE增加趋势区域面积占比、RUE变异系数值、高波动区域面积占比呈先减小后增大变化规律;西扩排土场以上指标一直减小仍需进一步监测。研究区恢复效果明显且证明了RUE应用于排土场修复监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降水利用率 排土场修复 安太堡煤矿 遥感监测
下载PDF
安太堡矿区植被恢复过程主要种生态位梯度变化研究 被引量:29
7
作者 郭逍宇 张金屯 +1 位作者 宫辉力 董志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13期2329-2334,共6页
通过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指数 ,结合 TWINSPAN分类与 DCA排序 ,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势种生态位的梯度变化 ,以及这些种在不同群落类型中的地位、各群落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TWINSPAN结合 DCA对生态位宽度进行分析 ,可以很好地反... 通过生态位宽度与生态位重叠指数 ,结合 TWINSPAN分类与 DCA排序 ,研究植被恢复过程中优势种生态位的梯度变化 ,以及这些种在不同群落类型中的地位、各群落之间的关系 .结果表明 :TWINSPAN结合 DCA对生态位宽度进行分析 ,可以很好地反应种的生态位梯度和以这些种为优势种的群落的结构梯度和环境梯度 ,同时还可以看出光因子和水分是决定优势种生态位梯度变化的主要因子 .各优势种的生态位在不同群落中又随种类组成的变化而变化 ,这种变化反映了森林群落的植被恢复效果最好 ,灌丛群落植被恢复效果普遍好于草地群落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态位宽度 生态位重叠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安太堡矿区 植被恢复
下载PDF
特大型露天煤矿土地损毁生态风险评价 被引量:30
8
作者 孙琦 白中科 +4 位作者 曹银贵 谢苗苗 胡兴定 姜彦竹 卢元清 《农业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7期278-288,共11页
露天矿在"剥-采-运-排-复"生产活动中的土地损毁对矿区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危害或影响。该文以山西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将土地损毁过程作为矿区的风险源,通过构建黄土区特大型露天煤矿生态风险因果链,建立其综合生态风... 露天矿在"剥-采-运-排-复"生产活动中的土地损毁对矿区生态系统产生直接和间接的危害或影响。该文以山西安太堡露天煤矿为例,将土地损毁过程作为矿区的风险源,通过构建黄土区特大型露天煤矿生态风险因果链,建立其综合生态风险的评价模型。根据露天煤矿不同土地损毁类型及矿区生态系统状态,利用生态遥感指数、实测数据与GIS空间分析方法进行风险源与风险受体评价,应用综合评价模型得出矿区综合风险值。结果表明:1)矿区土地损毁高生态风险区主要集中在未复垦的排土场,本身极不稳定,主要存在的风险为扬尘污染、水土流失、地质灾害等;2)已复垦排土场和工业场地由于多年实施复垦及管护措施,逐步恢复稳定性,而部分外排土场在早期排土过程中,由于排土工艺不合理以及后期管护不当,导致土壤和植被退化,风险相对较高;3)露天采区的生态风险性较小,其生态敏感度属于中值区,受土地损毁影响较大,人类活动对其产生剧烈扰动。该研究将矿区生态风险进行量化,实现了风险值的空间化和可视化,有利于制定基于不同风险值的分级分区防范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复垦 煤矿 生态 生态风险评价 土地损毁 生态敏感度 安太堡矿
下载PDF
安太堡露天矿植被恢复过程中土壤生态肥力评价 被引量:27
9
作者 李晋川 王翔 +4 位作者 岳建英 王宇宏 郭春燕 卢宁 杨生权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66-71,79,共7页
平朔安太堡露天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采煤造成了土地的严重损毁及植被的无存。自1989年以来,在平朔安太堡露天矿采煤废弃地开展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已有20余年,现已形成2000hm2不同复垦模式的人工生态林。对... 平朔安太堡露天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地处黄土高原生态脆弱区,采煤造成了土地的严重损毁及植被的无存。自1989年以来,在平朔安太堡露天矿采煤废弃地开展土地复垦与生态重建工作已有20余年,现已形成2000hm2不同复垦模式的人工生态林。对安太堡露天矿复垦地不同植被恢复模式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进行分析和土壤生态肥力评价,为人工诱导和支持下的生态脆弱矿区采煤废弃地的生态恢复重建提供类比试验数据。结果表明: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中土壤理化性质、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存在明显差异,通过主成分分析对各植被恢复模式的土壤肥力进行了综合评价,油松—刺槐混交林土壤肥力最高,人工植被恢复显著地改善了土壤生态环境,促进了土壤养分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植被恢复 土壤理化性质 土壤酶活性 土壤微生物 生态肥力 安太堡露天矿
下载PDF
安太堡矿区人工植被在恢复过程中的生态关系 被引量:27
10
作者 张桂莲 张金屯 郭逍宇 《应用生态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151-155,共5页
采用TWINSPAN、DCA和DCCA,从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方面对平朔安太堡矿区的人工植被在恢复过程中的生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63个样方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列举了各群落的特征.DCA... 采用TWINSPAN、DCA和DCCA,从植物种、植物群落与环境因子关系方面对平朔安太堡矿区的人工植被在恢复过程中的生态关系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将63个样方划分为12个群落类型,反映了植物群落与环境梯度之间的关系,并列举了各群落的特征.DCA排序图明显反映出排序轴的生态意义,随着复垦时间的增加,土壤含水量也不断升高.DCCA排序进一步表明了土壤有机质含量是所有因子中对植物群落发展起决定性作用的主要环境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植被 TWINSPAN分类 DCA排序 DCCA排序 安太堡矿区 恢复生态学
下载PDF
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植被恢复模式与土壤因子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1
11
作者 邢慧 张婕 +3 位作者 白中科 段毅豪 上官铁梁 郭东罡 《环境科学与管理》 CAS 2015年第1期82-85,共4页
在中煤平朔矿区设置4种植被恢复模式的样地,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群落特征,并对样地内的土壤因子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植物物种组成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复垦初期相比,四种植被恢复模式物种丰富度都明显提高... 在中煤平朔矿区设置4种植被恢复模式的样地,采用样方法调查植物群落特征,并对样地内的土壤因子进行了分析,比较了不同植被恢复模式下植物物种组成与土壤因子的相关关系。结果表明:与复垦初期相比,四种植被恢复模式物种丰富度都明显提高,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含量与未进行植被恢复前的原地貌土壤相比都有提高。土壤速效钾、有机质、全氮对沙枣、柠条种群特征的影响较大,影响程度依次为:有机质>速效钾>全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太堡 排土场 植被恢复 土壤因子
下载PDF
平朔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土壤种子库研究 被引量:11
12
作者 王改玲 白中科 郝明德 《水土保持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178-180,共3页
采用萌发试验法研究了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排土场土壤中有活性种子存在,且以1年生植物为主,可为植被恢复提供物质基础;随着复垦时间的延长,土壤微环境改善,种子库的组成种类增加,数量增多,幼苗生长加快;复垦10... 采用萌发试验法研究了安太堡露天矿排土场土壤种子库特征,结果表明:排土场土壤中有活性种子存在,且以1年生植物为主,可为植被恢复提供物质基础;随着复垦时间的延长,土壤微环境改善,种子库的组成种类增加,数量增多,幼苗生长加快;复垦10年的沙棘、草地、刺槐林地,土壤种子库组成种类较新排土区明显增多,且优势种因复垦模式不同而异;未复垦的空旷区有利于种子传播,但土壤微环境差,不利于种子萌发,幼苗生长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种子库 排土场 安太堡露天矿
下载PDF
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景观结构及其分形研究 被引量:8
13
作者 毕如田 白中科 +1 位作者 叶宝莹 李华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7年第4期339-344,共6页
将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的5个排土场按照植被覆盖和地形划分为8个基本景观类型,包括耕地、草地、草灌混交、灌木混交、乔草混交、乔灌混交、新造复垦地和退化地,总计496个斑块。利用3S技术和分形理论对景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 将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的5个排土场按照植被覆盖和地形划分为8个基本景观类型,包括耕地、草地、草灌混交、灌木混交、乔草混交、乔灌混交、新造复垦地和退化地,总计496个斑块。利用3S技术和分形理论对景观结构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景观特性及其变化的分形性质。结果表明:分维数的大小反映了景观斑块面积、斑块数量和平均斑块面积等因素的相互作用,反映了排土场内景观斑块的不规则程度和复杂程度;乔灌混交地和灌木混交地保持着较高的分维数,新造复垦地和草地的分维数较低,其它景观类型的分维数则差别不大;植被景观受多种因子的影响,在南排土场、西排土场受地表物质组成和地形的影响为主,其多样性指数较高,在内排土场、西排扩大区受植被类型的影响为主;草灌混交地的景观多样性远高于其它现有的复垦植被区,但其景观优势度则保持在较低水平上。南排、西排及西排扩大区的景观过程以控制水土流失、增加植被覆盖为主,内排则着重发展兼顾经济、生态和社会多种效益的生态农业和高效农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煤矿 景观结构 分形 安太堡
下载PDF
安太堡露天矿区土地类型变化研究 被引量:15
14
作者 曹银贵 白中科 +1 位作者 刘泽民 贺振伟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44-48,共5页
研究目的:露天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土地利用研究对象,在矿区土地利用的过程中,矿区的土地生态系统严重受损,为了矿区的生态安全,通过对矿区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土地类型做相关的探讨,以了解矿区土地类型演变的规律。根据土地类型变化规... 研究目的:露天矿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土地利用研究对象,在矿区土地利用的过程中,矿区的土地生态系统严重受损,为了矿区的生态安全,通过对矿区开采过程中形成的各种土地类型做相关的探讨,以了解矿区土地类型演变的规律。根据土地类型变化规律为矿区土地复垦提供指导性的原则。研究方法:实证分析和文献资料法,同时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计算出土地类型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及土地类型的转移量。研究结果:以山西省平朔安太堡露天矿为例,采用不同的标准划分了不同的土地类型,提出了露天矿不同土地分类标准之间的联系及破坏分类标准下土地类型的动态变化过程,通过土地类型的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及转移总量变化矩阵来分析矿区土地类型的数量变化,突出了土地类型之间的时空演变规律并反映了露天矿区土地类型演变迅速、破环剧烈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露天矿区 土地类型 动态变化 土地复垦 安太堡
下载PDF
安太堡露天矿复垦地不同林龄对土壤酶活性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6
15
作者 王宇宏 王翔 +4 位作者 李晋川 岳建英 郭春燕 卢宁 杨生权 《山西农业科学》 2016年第11期1653-1658,共6页
为研究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对复垦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和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及采样分析,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不同恢复年限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复垦年限的土壤酶活性不同,复垦2... 为研究不同植被恢复年限对复垦土壤生物肥力的影响和作用,通过野外调查及采样分析,对安太堡露天煤矿复垦区不同恢复年限下土壤的理化性质、土壤酶活性、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不同复垦年限的土壤酶活性不同,复垦20 a的土壤酶活性优于复垦15,10 a和对照;不同复垦年限对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的影响作用不同,复垦20 a的土壤微生物数量和多样性高于复垦15,10 a和对照。植被恢复可以促进土壤生态肥力提高,改善土壤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不同林龄 酶活性 微生物区系 安太堡露天矿复垦地
下载PDF
露天煤矿复垦地土壤呼吸的日变化研究——以平朔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为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卢宁 李晋川 +3 位作者 郭春燕 王文英 杨生权 王宇宏 《山西农业科学》 2010年第4期52-54,64,共4页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连接Li-6400-09土壤呼吸室对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呼吸日变化比较明显,呈现单峰型曲线,最大值出现在13:00—15:00,与土壤温度最大值同步,稍滞后于空气温... 采用Li-6400便携式光合作用测量系统连接Li-6400-09土壤呼吸室对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土壤呼吸速率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该地区土壤呼吸日变化比较明显,呈现单峰型曲线,最大值出现在13:00—15:00,与土壤温度最大值同步,稍滞后于空气温度最大值;土壤湿度与土壤呼吸的相关性较差,在一定范围内,土壤呼吸随土壤湿度的升高而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太堡露天煤矿排土场 土壤呼吸 日变化 土壤温度 空气温度 土壤湿度
下载PDF
安太堡露天矿区土地景观格局变化及土地复垦的原则 被引量:10
17
作者 曹银贵 程烨 白中科 《资源与产业》 2006年第5期7-11,共5页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矿区各期的土地利用图上的各景观类型进行面积统计,根据各景观类型的面积数据分析露天矿区景观格局的变化,根据景观格局的变化规律为矿区土地复垦提供指导性的原则。采用实证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数学方法,计算... 利用地理信息系统软件将矿区各期的土地利用图上的各景观类型进行面积统计,根据各景观类型的面积数据分析露天矿区景观格局的变化,根据景观格局的变化规律为矿区土地复垦提供指导性的原则。采用实证分析法、文献资料法和数学方法,计算出土地景观类型变化的总变化率和年变化及景观类型的转移量。通过对土地景观类型的总变化率和年变化率及景观类型的转移量的研究,反映了露天矿区土地景观类型变化的特点,同时在矿区土地复垦的过程中,应该着眼于技术、规划、资金、管理、生态等方面的综合因素,以利于创建持续性的矿区生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景观变化 土地复垦 露天矿 安太堡
下载PDF
安太堡露天矿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力分析 被引量:11
18
作者 曹银贵 白中科 《资源与产业》 2006年第4期102-106,共5页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的研究都是在大尺度区域上的。本文以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根据矿区土地破坏与复垦的程度,将矿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已... 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分析是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研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对土地利用覆盖变化的驱动力的研究都是在大尺度区域上的。本文以安太堡露天煤矿为研究对象,根据矿区土地破坏与复垦的程度,将矿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划分为已破坏已复垦地、已破坏待复垦地、待破坏待复垦地这3种土地利用类型,利用1995年、1999年、2004年3期的土地利用面积,采用数学计算的方法计算出土地利用类型的总变化率、年变化率揭示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然后以已破坏已复垦地类为研究对象,重点讨论了露天矿区已复垦地类上林草用地向耕地转变的驱动力,从宏观、中观、微观3个层面进行了分析,分析表明3个层面的驱动力是综合作用的,尤其以宏观政策的影响为主导。弄清矿区土地利用变化的规律将有利于制定科学的矿区土地利用规划,为矿区的生产及环境保护创造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地利用变化 驱动力 耕地 露天矿 安太堡
下载PDF
安太堡矿废弃地侵入野生植物及对生态系统的影响 被引量:3
19
作者 岳建英 李晋川 +2 位作者 王文英 李旭霞 白中科 《中国野生植物资源》 2002年第5期44-46,共3页
安太堡矿是我国最大、世界上少有的超大型露天煤矿 ,采煤使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 ,恢复与重建人工生态系统的同时 ,野生植物相继侵入 ,本文介绍了侵入野生植物组成、资源类型及对人工生态系统的影响 。
关键词 安太堡矿废弃地 侵入野生植物 生态系统 生态恢复 矿区
下载PDF
两种水土生态恢复模式下刺槐种群数量特征与空间格局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贺振伟 郭东罡 +3 位作者 白中科 李晋川 孙东辉 邵宏波 《水土保持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48-52,共5页
为了研究刺槐在不同恢复模式中的数量特征和格局分布,选择复垦17a的SⅢ样地(刺槐×榆树×臭椿)和SⅤ(刺槐纯林)两块固定监测样地,对比两样地中刺槐的径级结构、枯梢个体的格局和入侵物种的特征等。结果表明:(1)SⅢ样地中刺槐存... 为了研究刺槐在不同恢复模式中的数量特征和格局分布,选择复垦17a的SⅢ样地(刺槐×榆树×臭椿)和SⅤ(刺槐纯林)两块固定监测样地,对比两样地中刺槐的径级结构、枯梢个体的格局和入侵物种的特征等。结果表明:(1)SⅢ样地中刺槐存活率和存活个体的平均胸径比刺槐纯林要高;(2)由于竞争关系的存在及水分等环境因子的影响,SⅢ样地和SⅤ样地刺槐不同径级个体的空间分布表现出一定的空间异质性。(3)枯梢与刺槐栽种的密度和所处的位置有关,受风较多的SⅤ样地枯梢严重,背风的SⅢ样地枯梢树木明显少于SⅤ样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太堡 水土保持 生态恢复 刺槐 数量特征 空间格局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