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1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1
作者 钱瑜 刘欢 +4 位作者 赵中晶 肖玮 吴浩 王凯 冯帅 《中国医刊》 CAS 2024年第8期852-855,共4页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62例接受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 目的探讨加速康复外科(ERAS)模式下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5月至2021年5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162例接受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在组间基线特征可比的原则上,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81例。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观察组患者给予ERAS模式下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术后疼痛程度、导尿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时间及住院时间。结果两组患者的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首次排气时间、首次排便时间、首次进食固体食物时间、导尿管拔除时间、首次下床时间、住院时间、静息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运动时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均短于或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实施ERAS模式下的加速康复护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接受ACDF治疗的颈椎病患者的术后胃肠功能,促进患者的术后恢复进程,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速康复外科 颈椎病 前路颈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探究
2
作者 孙鸣晓 王金财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1期54-58,共5页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 目的探究显微镜辅助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and fusion,ACDF)在颈椎病治疗中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烟台业达医院2019年2月~2020年6月收治的78例颈椎病患者资料,按手术方式的不同分成A、B组。A组38例实施标准开放ACDF治疗,B组40例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观察并记录两组手术参数,统计并发症发生情况,采用数字分级评分法(numerical rating scale,NRS)、日本骨科协会评分(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 score,JOA)分别对两组术前、术后1年的疼痛度、颈椎神经功能进行评定,测量颈椎Cobb角,并计算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结果B组手术用时、术中失血量均较A组少(P<0.05),术后住院时间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发生2例脑脊液漏,B组无并发症发生,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与同组术前相比,两组术后1年NRS、JOA评分、颈椎Cobb角均明显改善(P<0.05),而组间上述指标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A组颈椎神经功能改善率89.47%与B组的92.50%相比,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颈椎病患者实施显微镜辅助ACDF的治疗效果较好,且具有手术用时短、术中失血量少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显微镜手术 颈椎前路减压内固定融合术 颈椎病 并发症 疼痛度 颈椎神经功能
下载PDF
ROI-C零切迹融合器与传统钛板在双节段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应用
3
作者 马龙 邹海涛 +1 位作者 盛伟超 孙国绍 《颈腰痛杂志》 2024年第5期895-901,共7页
目的针对双节段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术中应用ROI-C零切迹融合器与传统Cage+钛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以2018年1月~2021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收治的65例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双节段A... 目的针对双节段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ACDF)术中应用ROI-C零切迹融合器与传统Cage+钛板内固定的临床效果进行比较。方法以2018年1月~2021年1月河南省人民医院脊柱脊髓外科收治的65例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均予以双节段ACDF手术,根据术中内植物分为两组:ROI-C组31例,术中植入ROI-C零切迹融合器;Cage+钛板组34例,术中均植入Cage+前路钛板固定。术后随访2年以上,对两组患者各项指标进行分组比较。结果与Cage+钛板组相比,ROI-C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显著缩短(P<0.05),且ROI-C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显著减少(P<0.05)。ROI-C组术后出现吞咽困难2例(6.45%),均为轻度;Cage+钛板组出现8例(23.53%),其中轻度6例、中度2例,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和末次随访的JOA评分和NDI指数均得到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末次随访时,按照Odoms标准:ROI-C组优19例、良12例,Cage+钛板组优20例、良14例,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C_(2-7) Cobb角和节段前凸角均获得了显著的矫正(P<0.05),但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截止末次随访,两组均获得植骨融合,融合率均为100%;ROI-C组未见嵌片松脱和融合器明显位移等现象,Cage+钛板组未见钛板松脱、断裂等现象。结论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ACDF应用ROI-C融合器和Cage+钛板均可获得满意的手术疗效。应用ROI-C融合器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并降低术后吞咽困难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ROI-C融合器 零切迹 吞咽困难
下载PDF
零切迹融合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
4
作者 仓定伟 《中外医学研究》 2024年第21期71-74,共4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融合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 目的:探讨零切迹融合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11月—2022年11月盐城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8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双盲法将其分为对照组(40例)和试验组(40例),其中对照组给予传统融合器加钛板固定治疗,试验组给予零切迹融合器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临床疗效进行比较,同时对比两组患者影像学相关指标和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手术时间较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两组患者在术中出血量和住院时间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术前,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1年的日本骨科学会颈椎病疗效评定标准(JOA)量表评分较高,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量表(NDI)评分较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术前,两组术后3个月、术后1年颈椎Cobb角均显著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较于对照组,试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中应用零切迹融合器可获得传统融合器加钛板固定相当的治疗效果,并且应用零切迹融合器手术时间更短、术中出血量更少,可降低患者术后吞咽困难以及相邻节段退变发生风险,治疗更加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零切迹融合器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5
作者 王开峰 王腾飞 +1 位作者 任娇 卢晓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酒泉市中医院及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6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行颈前路...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酒泉市中医院及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6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6、12个月,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6、12个月,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6、12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椎功能、神经症状,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补阳还五汤 甲钴胺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
6
作者 李敏 郭一帆 《国际医药卫生导报》 2024年第18期3008-3012,共5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5(C_(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8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1例,女227例,年龄(46.79±10.06)岁。...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颈5(C_(5))神经根麻痹的影响因素及其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8月期间商洛市中心医院收治的468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241例,女227例,年龄(46.79±10.06)岁。所选患者均进行为期1年的随访,根据是否发生C_(5)神经根麻痹分为发生组(42例)和未发生组(426例)。收集并整理所选患者的临床、影像资料,使用单因素分析(χ^(2)检验、t检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相关影响因素,并构建预测模型分析预测价值。结果发生组术后C_(4/5)椎间隙高度[(9.05±0.44)mm]及C_(3-5)脊髓高信号患者占比[42.86%(18/42)]均高于未发生组[(8.12±0.61)mm、8.22%(35/426)],术前C_(4/5)椎间孔横径小于未发生组[(3.01±0.56)mm比(4.10±0.79)mm],C_(4/5)水平脊髓旋转角度(SRA)大于未发生组[(6.14±0.85)°比(3.46±0.5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术后C_(4/5)椎间隙高度高、术前C_(4/5)椎间孔横径小、C_(4/5)水平SRA大、C_(3-5)脊髓高信号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患者C_(5)神经根麻痹的独立危险因素(OR=2.408、2.489、2.757、2.214,均P<0.05)。预测模型受试者操作特征曲线(ROC)的曲线下面积(AUC)为0.916(95%CI:0.887~0.940)。结论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患者发生C_(5)神经根麻痹与术后C_(4/5)椎间隙高度高、术前C_(4/5)椎间孔横径小、C_(4/5)水平SRA大、C_(3-5)脊髓高信号有关,据此构建的预测模型具有一定的预测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颈5神经根麻痹 危险因素 预测模型 预测价值
下载PDF
椎间桥形固定嵌片融合器(ROI-C)用于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临床效果研究
7
作者 杜永贵 甘鸿川 《科技与健康》 2024年第20期17-20,共4页
讨论椎间桥形固定嵌片融合器(ROI-C)应用于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价值。研究对象为56例接受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的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5月—2023年12月。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 讨论椎间桥形固定嵌片融合器(ROI-C)应用于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中的价值。研究对象为56例接受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的患者,研究时间为2020年5月—2023年12月。采用奇偶分组法将所有研究对象分为两组,分别为参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28例。参照组采用cage椎间融合器植骨+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试验组采取ROI-C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显示,术后,试验组融合节段前凸角与参照组对比差异明显(P<0.05);术后,试验组颈椎疼痛程度评分低于参照组,颈椎活动度、颈椎功能评分高于参照组(P<0.05);试验组患者的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参照组(P<0.05)。研究发现,ROI-C应用于颈椎病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中,不仅能够改善患者的颈椎功能,还能加快异常椎体恢复速度,降低相关并发症的发生风险,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前路减压融合术 椎间桥形固定嵌片融合器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 被引量:28
8
作者 孙璟川 史建刚 +10 位作者 王元 徐锡明 孔庆捷 韩郸 郑冰 杨勇 王海波 王英杰 杨海松 郭永飞 黄震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53-1059,共7页
目的报道一项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新技术,可在不切除骨化物的前提下实现神经的直接减压,弥补传统前路或后路减压手术的不足。方法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的手术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处理椎间隙、去除椎体前部骨质、安... 目的报道一项治疗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新技术,可在不切除骨化物的前提下实现神经的直接减压,弥补传统前路或后路减压手术的不足。方法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的手术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处理椎间隙、去除椎体前部骨质、安装钛板和椎间融合器、椎体两侧开槽和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等。收集2例经该术式治疗的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分析。结果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通过将椎体骨化物复合体游离并前移,实现脊髓和神经根的直接减压。2例患者手术顺利,脊髓减压彻底,神经功能恢复良好,无特殊并发症发生。结论颈椎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体前移融合术的设计兼顾了前路直接减压的有效性和后路间接减压的安全性,初步疗效证明其可作为严重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一种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后纵韧带骨化 前路椎体骨化物复合前移融合术 前路手术
下载PDF
前路减压植骨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32例报告) 被引量:13
9
作者 李澎 李靖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9期658-660,共3页
[目的]分析经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8年4月,本院对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对临床结果进行JOA评分;观察并发症情况;1、2、3、6... [目的]分析经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2002年2月~2008年4月,本院对32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钢板内固定术。术后对临床结果进行JOA评分;观察并发症情况;1、2、3、6、9、12个月摄片,观察植骨融合效果。[结果]32例获得6~24个月(平均15个月)的随访。JOA评分,术后症状明显缓解和消失,由术前7~10分(平均8.6分)恢复至术后12~14分(平均12.8分);平均植骨融合时间12周,植骨融合率100%;1例术后3h颈部血肿形成,切开引流后,症状缓解;1例术后1个月螺钉松动,延长颈围外固定时间至术后6个月,固定节段融合。[结论]颈前路减压椎间植骨融合结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疗效确切,可以有效解除脊髓前方所受的压迫;显著提高植骨融合率,临床疗效满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手术 椎间植骨 钢板内固定
下载PDF
颈椎间盘置换联合颈前路融合手术治疗三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7
10
作者 杨毅 曾俊峰 +6 位作者 刘浩 洪瑛 龚全 马立泰 王贝宇 丁琛 邓宇骁 《实用骨科杂志》 2017年第3期193-197,共5页
目的初步评估Prestige LP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Zero-P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植骨融合治疗三节段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到2015年4月在我院行Prestige LP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Zero-P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植骨融合的三... 目的初步评估Prestige LP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Zero-P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植骨融合治疗三节段颈椎病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9月到2015年4月在我院行Prestige LP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Zero-P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植骨融合的三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脊髓功能评分及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评估患者术后临床疗效;行颈椎X线正侧位、过伸过屈位、左右侧偏位和CT三维重建检查观察患者术后假体的位置和稳定性、置换节段活动度和异位骨化情况、融合节段植骨融合情况。结果共纳入患者24例,9例患者行单节段置换+双节段融合术,其余15例行双节段置换+单节段融合术,共植入39枚Prestige LP人工椎间盘假体和33枚Zero-P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患者VAS评分、JOA评分和NDI指数在术后历次随访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置换节段活动度较术前无明显差异(P>0.05),颈椎整体活动度较术前有明显下降(P<0.05)。结论Prestige LP人工椎间盘置换联合零切迹椎间融合固定器Zero-P植骨融合的三节段Hybrid手术是一种安全的可以选择的治疗多节段颈椎病的手术方式,可以有效缓解患者临床症状,最大限度保留患者颈椎节段活动度,降低植骨不融合风险和邻近节段椎间盘的应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交手术 椎间盘置换术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颈椎病
下载PDF
日间管理模式下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的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疗效 被引量:2
11
作者 唐龙 陈宇 +6 位作者 汪凡栋 刘元彬 宋昭君 王淼 周永 刘会毅 郑佳状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793-799,共7页
目的:探究将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s,CDD)纳入日间管理模式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3月接受日间ACDF... 目的:探究将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颈椎退变性疾病(cervical degenerative diseases,CDD)纳入日间管理模式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2年9月~2023年3月接受日间ACDF手术治疗的12例CDD患者。其中,女性10例,男性2例,年龄53.7±8.6岁(36~67岁),单节段手术8例,双节段手术4例。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出院后30d再入院率及并发症、患者就医满意度等,评价手术安全性及早期临床结果。术前和出院当日采用视觉模拟评分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及JOA评分改善率(recovery rate,RR)评估患者疼痛改善情况及神经功能。术后2d,拍摄颈椎X线片、CT及MRI以评估置入物的位置、神经减压情况和颈椎生理曲度。结果:12例患者均手术成功,随访时间2.5±0.8个月(1~6个月),患者疼痛症状及神经功能均有明显改善。手术时间为71.3±20.5min,术中出血量为14.6±8.4mL,术后引流量为8.8±7.3mL。出院当日VAS(2.1±0.9分)、NDI[(22.4±3.5)%]、JOA评分(14.3±1.1分)较术前VAS(6.6±1.7分)、NDI[(66.3±4.7)%]、JOA评分(8.3±1.3分)分别明显改善(P<0.05),JOA评分RR为100%。术后1例患者出现轻度吞咽困难(8.3%),未经特殊处理,症状自行消失。随访期间,无出院后30d内再入院病例,1例患者出院后6d出现切口血肿,患者无呼吸及吞咽困难,经专科检查评估后行加压包扎,4d后自愈。所有患者术后影像学检查显示置入物位置理想,神经减压充分,术后颈椎生理曲度(28.7°±2.0°)较术前(15.7°±4.6°)明显改善(P<0.05)。结论:日间ACDF的安全性及早期疗效较为满意,可为合适的CDD患者提供一种新的手术模式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颈椎退变性疾病 安全性 早期疗效
下载PDF
一期前后路手术C7棘突骨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3
12
作者 李忠 马金柱 +1 位作者 杨增敏 刘义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05-208,共4页
目的:总结前后路一期手术时应用自体C7棘突骨行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30例脊髓前后方均有压迫的CSM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9~70岁,平均54.5岁;术前JOA评... 目的:总结前后路一期手术时应用自体C7棘突骨行椎间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2004年2月至2008年12月,对30例脊髓前后方均有压迫的CSM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其中男21例,女9例,年龄39~70岁,平均54.5岁;术前JOA评分4~13分,平均7.6±2.5分。后路手术时切取C7棘突骨作为前路椎间植骨融合的材料。观察患者术后神经功能改善和椎间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时间3.0~5.0h,平均3.5h;术中出血量270~600ml,平均380ml。未发生脊髓神经症状加重、感染、脑脊液漏等并发症。随访6~50个月,平均24.2个月,末次随访时JOA评分9~15分,平均13.7±1.8分,平均改善率为72%,其中优7例,良18例,好转5例。椎间植骨全部获得融合,未见植骨块塌陷和移位,内固定无松动和断裂。结论:对脊髓前后方均有压迫的CSM患者采用一期前后路手术减压可取得良好的效果,将后路手术时切取的自体C7棘突骨用于前路椎间植骨具有取骨简便、融合率高及相对节省治疗费用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一期 前后路手术 减压 C7棘突 椎间植骨
下载PDF
意识指数与伤害敏感指数监测对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3
作者 冯帅 杨舒怡 +7 位作者 王天龙 赵冠旭 安奕 吴浩 王凯 钱瑜 刘欢 肖玮 《北京医学》 CAS 2022年第2期132-135,共4页
目的 评价脑电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1, IoC1)和伤害敏感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2, IoC2)监测对进入加速术后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管理路径的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 目的 评价脑电意识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1, IoC1)和伤害敏感指数(index of consciousness 2, IoC2)监测对进入加速术后康复(enhanced recovery after surgery, ERAS)管理路径的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的影响。方法 选取2020年5—12月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收治的64例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32例)和试验组(32例)。对照组采用传统麻醉管理,试验组采用以IoC1与IoC2监测为指导的麻醉管理。观察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术后恶心呕吐发生率、I-FEED评分、术中麻醉药物用量及相关实验室指标。结果 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后首次肛门排气时间和术后首次进食时间明显缩短[5.5(1.0,7.5)h比9.0(4.0,12.0)h,P=0.008;11.0(6.0,15.5)h比15.5(7.5,19.0)h,P=0.010];两组术后恶心呕吐及I-FEED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麻醉药物用量方面,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术中瑞芬太尼和去甲肾上腺素用量明显增加[3.2(2.4,4.9)mg比2.4(1.9,3.4)mg,P=0.040;0.50(0.18,0.72)mg比0.28(0.15,0.39)mg,P=0.039]。两组围术期血糖、乳酸及CRP水平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ERAS路径下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患者接受以IoC1与IoC2监测为指导的麻醉管理,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胃肠道功能,促进术后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意识指数 伤害敏感指数 术后胃肠功能 加速术后康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下载PDF
两种固定融合系统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手术中的应用比较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成瑞 李锦军 +4 位作者 李想 费琦 李东 孟海 杨雍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1年第1期49-53,共5页
目的比较2种固定融合系统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58例行ACDF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手术分别应用钛制钢板联合c... 目的比较2种固定融合系统在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中的疗效和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58例行ACDF手术患者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2组,手术分别应用钛制钢板联合cage融合器(PG组)31例(35融合节段),零切迹Zero-P固定融合装置(ZP组)27例(33融合节段)。记录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并比较术后主要并发症、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脊髓神经功能评分(JOA)评分及影像学资料情况。结果58例患者随访12个月以上。ZP组手术时间为(99.4±20.6)min,少于PG组[(111.9±19.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ZP组出血量为(35.9±14.2)mL,显著少于PG组[(51.0±26.6)m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术后2周内吞咽困难症状的发生率比较(3.7%vs.12.9%),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ZP组术后2周内食管异物感发生率显著低于PG组(7.4%vs.2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内植物移位松动(0 vs.3.2%)、术后6个月内椎间不融合(3.7%vs.6.5%)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个月2组患者VAS评分[(1.7±1.1)分vs.(1.6±1.1)分]、JOA评分[(15.7±0.9)分vs.(15.4±1.1)分]、神经功能恢复率[(83.4±12.9)%vs.(79.4±15.2)%]、生理曲度Cobb角[(14.6±3.8)°vs.(13.7±3.4)°]和手术椎间隙后缘高度[(8.0±1.5)mm vs.(7.5±1.7)mm]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ACDF手术中,应用钛制钢板联合cage融合器和零切迹Zero-P固定融合装置均是安全有效的。应用Zero-P装置手术更快捷,出血更少,明显减少术后食管异物感的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 Zero-P 钛制钢板 CAGE融合器
下载PDF
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在下颈椎骨折脱位前路术后早期稳定性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公伟 刘勇 刘鹏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0年第3期29-32,共4页
目的 研究椎间融合器作为植入物在下颈椎骨折脱位行颈椎前路手术后的早期稳定性。方法 统计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行单纯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均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术后随访3~6个... 目的 研究椎间融合器作为植入物在下颈椎骨折脱位行颈椎前路手术后的早期稳定性。方法 统计本院自2010年1月至2018年1月收治的14例下颈椎骨折脱位行单纯颈椎前路手术患者,均采用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固定重建颈椎稳定性,术后随访3~6个月,对比术前术后颈髓损伤神经功能评分、术前术后植骨愈合后颈椎在冠状位(Cobb角)、矢状位(颈椎前凸角、椎体后缘移位情况)及水平位(椎体高度)的稳定性。结果术后神经功能评分优于术前,术后颈椎在冠状位稳定性略有改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矢状位及水平位稳定性明显提高,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植骨愈合前后,颈椎在冠状位及水平位稳定性稍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矢状位稳定性稍改善,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椎体稳定性研究需从椎体矢状位、水平位及冠状位3个方向着眼。颈椎压缩性骨折或撕脱性骨折伴脱位患者可行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联合锁定钛板固定。椎间融合器在术后早期恢复中存在椎体下沉及矢状位移位问题,需引起重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颈椎骨折脱位 颈椎稳定性 颈椎前路手术 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两种手术方式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疗效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志伟 黎松波 +5 位作者 刘先银 黎建文 方冠军 陈耀鑫 叶国标 卢健锋 《中国医刊》 CAS 2022年第10期1109-1112,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显微镜下颈前路减压Zero-P内固定术与传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器植入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 目的比较分析显微镜下颈前路减压Zero-P内固定术与传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器植入内固定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4月至2021年4月在南方医科大学附属东莞医院接受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治疗并随访1年以上的86例双节段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的不同分为微创组(41例)和传统组(45例)。微创组行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Zero-P内固定术,传统组行传统颈前路椎间盘切除Cage融合钛板螺钉内固定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术后住院时间,术前及术后1d、3个月、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学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颈椎功能评分和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末次随访时复查X线片观察椎间融合情况。结果两组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12~36个月,平均(21.6±6.3)个月。两组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微创组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术后住院时间低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术前两组VAS评分、JOA评分及NDI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术后1d、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JOA评分、NDI均明显优于术前,且术后1d、3个月时微创组明显优于传统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JOA评分、NDI差异无显著性(P>0.05)。末次随访时微创组椎间融合率(87.8%)与传统组(86.6%)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结论两种方法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均可获得良好的效果,其中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减压Zero-P内固定术在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术后颈髓功能早期恢复方面更具优势,值得临床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椎间融合术 微创手术
下载PDF
前路手术治疗急性单节段颈椎间盘突出30例 被引量:5
17
作者 吴成如 张诗虎 《颈腰痛杂志》 2013年第3期203-204,共2页
目的研究探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钛板内固定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采用前路手术对我科2008-03-2011-03收治的30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15个月的随访,根据术后摄片及JOA评分判断疗... 目的研究探讨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钛板内固定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方法采用前路手术对我科2008-03-2011-03收治的30例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进行治疗,所有患者均获得平均15个月的随访,根据术后摄片及JOA评分判断疗效。结果在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均未出现临床并发症,术后摄片显示均获得骨性融合,依据JOA评分标准:优(改善率大于75%)20例,良(改善率50~75%)8例,好转(改善率25~50%)2例。结论该方法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症可达到充分减压、重建颈椎生理曲度、恢复椎间隙高度、椎体间高融合率、颈椎牢固固定的作用。而且该术式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出血少、并发症少,是治疗急性颈椎间盘突出一种可靠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椎间盘突出 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器固定术 前路手术
下载PDF
Zero-P颈椎前路融合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张硕 刘正 +3 位作者 吴四军 贾俊秀 唐冲 汪文龙 《颈腰痛杂志》 2023年第2期193-196,共4页
目的探讨Zero-P颈椎前路融合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行双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的患者,应用传统椎间融合器+钉板固定系统者为A组,应用Zero-P融合器者为B组。对... 目的探讨Zero-P颈椎前路融合系统治疗双节段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7年12月于本院因颈椎退行性疾病行双节段前路颈椎间盘切除椎间融合术的患者,应用传统椎间融合器+钉板固定系统者为A组,应用Zero-P融合器者为B组。对两组患者的围手术期指标和术后疗效、并发症情况进行评价。结果A组患者手术时间显著长于B组(P<0.05),术后吞咽困难发生率显著高于B组(P<0.05)。与术前相比,两组患者术后3个月、12个月和末次随访时(>24个月)的JOA评分、NDI指数和VAS评分均显著改善(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各时间点的颈椎整体前凸角、颈椎间隙高度均较术前显著矫正(P<0.05);与术后3个月相比,上述指标在末次随访时的矫正程度有所丢失,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Zero-P手术治疗双节段颈椎病,可取得与传统钉板系统固定同样的手术效果,且手术时间短、吞咽困难发生率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零切迹融合器 颈椎前路手术 椎间融合 吞咽困难
下载PDF
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颈椎融合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后椎间隙重建的初期疗效 被引量:2
19
作者 黄建伟 权正学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271-1274,共4页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e/polyamide 66,n-HA/PA66)颈椎融合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术后椎间隙植骨重建的初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n-HA/PA66颈椎融合器植... 目的:观察纳米羟基磷灰石/聚酰胺66(nano-hydroxyapatie/polyamide 66,n-HA/PA66)颈椎融合器在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术后椎间隙植骨重建的初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6月-2011年6月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n-HA/PA66颈椎融合器植骨融合,钛钉板系统固定治疗,资料完整的46例脊髓型和神经根型颈椎病及颈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影像学评价手术节段植骨融合率、塌陷率、椎间隙高度及颈椎曲度;Odom’s标准评定临床疗效。结果:Odom’s标准评定临床疗效,优良率80%。46例患者在术后6月时获得100%植骨融合率,未发现1例患者塌陷;椎间曲度由术前(2.29±3.04)°矫正到(8.04±3.06)°,术前较术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为(6.58±2.35)°,平均丢失角度为(1.45±1.96)°;术后6个月平均椎间隙高度(7.76±0.55)mm,较术前(4.40±1.36)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发现椎间隙高度(7.36±0.59)mm,丢失高度(0.41±0.28)mm。结论:n-HA/PA66颈椎融合器治疗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术后椎间隙重建具有良好的临床疗效,可有效的维持颈椎生理曲度和椎间隙高度,植骨融合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羟基磷灰石 聚酰胺66 颈椎前路手术 椎间融合器
下载PDF
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系统Zero-P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9
20
作者 刘才俊 吴增晖 +2 位作者 张奎渤 张清顺 王智运 《中国骨科临床与基础研究杂志》 2012年第3期178-183,共6页
目的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Zero-P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36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行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其中脊髓型颈椎病2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9例... 目的探讨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Zero-P系统在颈椎前路手术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2010年11月至2012年1月广州军区广州总医院收治36例颈椎退变性疾病患者,均行前路减压、Zero-P椎间融合内固定手术,其中脊髓型颈椎病27例、神经根型颈椎病9例。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法评价患者手术前后的神经功能,观察患者术后影像学变化以评价植骨融合情况。结果手术均顺利完成,34例患者置入1枚、2例置入2枚Zero-P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全部病例获随访4~17个月(平均10.6个月)。术后即刻及末次随访JOA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P<0.05);末次随访JOA评分优16例、良13例、可7例,优良率为81%。均获得植骨融合,融合时间3.5~7.0个月(平均4.8个月)。随访期间未出现内固定物松动、断裂、金属过敏等器械相关并发症;6例(17%)患者术后出现吞咽困难,其中5例于1周至1.5个月后症状消失,仅1例末次随访时症状仍存在。结论零切迹椎间融合内固定Zero-P系统是颈椎前路手术较好的内固定选择,可有效减少术后吞咽困难并发症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前路手术 脊柱融合术 内固定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