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4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pplication of an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reconstruction using titanium mesh with locking plates in the manage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被引量:3
1
作者 Maolin He Zengming Xiao Shide Li Qianfen Chen 《Journal of Nanjing Medical University》 2008年第4期260-264,共5页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reconstruction using titanium mesh with locking plate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Methods: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an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reconstruction using titanium mesh with locking plates in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Methods:One hundred and twenty patients with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were treated by anterior decompression and reconstruction using titanium mesh with locking plates. There were 66 men and 54 women ranges in age from 37 to 72 Years(mean age, 58.3 years). The mean Japanese orthopedic surgery association(JOA) scale was 9.6 points before operation.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clinically and radiographically. Results:Having stood surgery well, the operation time ranged between 60-100 min and bleeding during operation ranged between 20-200 ml. There were no case of postoperative infection, recurrent laryngeal nerve palsy, or esophageal or tracheal laceration or rupture. The average follow-up period was 14.3 months(range, 12 to 24 months) in 96 who were followed up. At the last follow-up visit the mean JOA scale had improved to 14.4 points, reflecting an improvement of 4.8 points. The results were considered to be excellent in 87 patients, good in 25, fair in 6, and poor in 2. No hardware-related complications or adjacent segment degenerative changes were encountered during the follow-up periods. Stable bone union was observed in all cases and the average time required for fusion was 5.7 months. Conclusion:Titanium mesh filled with autologous bone graft can avoid the complications associated with harvesting bone from the iliac crest donor site. When combined with cervical anterior locking plate, it can obtain satisfatory clinical results for the treatment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titanium mesli cervical vertebrae anterior cervical plate
下载PDF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treated by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in subsection and autograft fusion 被引量:4
2
作者 赵建华 刘鹏 李起鸿 《Journal of Medical Colleges of PLA(China)》 CAS 2007年第4期209-215,共7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 novel surgical method for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Iopa- thy(CSM).Methods:Totally 21 patients with multilevel CSM undergoing a novel surgical procedure from April 2001 to January 2...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a novel surgical method for multilevel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Iopa- thy(CSM).Methods:Totally 21 patients with multilevel CSM undergoing a novel surgical procedure from April 2001 to January 2004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All patients experienced 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surgery in subsection,autograft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Preoperative,immediate post- operative and follow-up image data,X-rays and semi-quantitative Japanese orthopaedics association(JOA) scor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restoration of lordosis(Cobb's angle),intervertebral heights,the stabili- ty of the cervical spine and the improvement of neurological impairment.Results:Preoperative symptoms were markedly alleviated or disappeared in most of the patients.According to the JOA scores,the ratio of improvement in neurological function was 72.2%,including excellent in 9 cases(42.9%),good in 7 cases (33.30%),fair in 3 cases(14.3%)and poor in 2 cases(9.5%).Immediate postoperative X-rays showed obvious improvements in lordosis and in the intervertebral height of the cervical spine(P<0.01).There is no evidence of instrument failure during the mean follow-up period of 14.2 months(9-24 months, P>0.01).Conclusion:Anterior cervical decompression in subsection,autograft fusion and internal fixa- tion is a rational effective method for the surgical treatment of multilevel CS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治疗 减压疗法 内固定
下载PDF
Rehabilitation intervention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ombined with thoracic spinal canal stenosis 被引量:1
3
作者 宋若先 刘晓平 +2 位作者 田勇 周银 张云昌 《中国临床康复》 CSCD 2002年第16期2490-2490,共1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haracter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ombined with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and to analysis effective pathway of spinal function recovery. Methods We took res...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character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ombined with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and to analysis effective pathway of spinal function recovery. Methods We took respective analysis on diagnosis, treatment and recovery results of 12 cases, whose symptoms, signs and MR were explicit. Results Follow ups times were from 9 months to 5 years and 8 months. Nerve function of 8 cases recovered completely or nearly completely; that of 2 cases improved apparently and that of 2 cases improved slightly. Conclusion Detailed disease history collection, particular body examination and MR reading are very important to early diagnosis of cervical spondylotic myelopathy combined with thoracic spinal stenosis. Early operation combined with cervical and thoracic spinal canal decompression at same time or at different stages is the single effective method to patients’ function recovery.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胸椎管狭窄症 康复治疗 并发症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钛笼倾斜角度与术后钛笼下沉的有限元分析
4
作者 李智斐 杨尹 +3 位作者 陈华龙 梁钦秋 钟远鸣 张翼升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9期1313-1319,共7页
背景: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常规手段,钛笼是椎体次全切后维持颈椎稳定的重要植入物,近几年临床发现,术后很多患者出现钛笼下沉等并发症,其原因存在很大争议。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钛笼... 背景: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是治疗颈椎退行性疾病的常规手段,钛笼是椎体次全切后维持颈椎稳定的重要植入物,近几年临床发现,术后很多患者出现钛笼下沉等并发症,其原因存在很大争议。目的:探讨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钛笼倾斜角度与术后钛笼下沉的内在生物力学关系。方法:通过正常人体颈椎CT图像建立C_(4)-C_(6)节段三维有限元模型,在三维模型中模拟颈椎前路C5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并模拟置入不同倾斜角度的钛笼(-6°至-1°称之为负角度,即钛笼前缘短于钛笼后缘为负角度;1°-6°称之为正角度,即钛笼前缘长于钛笼后缘为正角度)。在C_(4)椎体上分别施加预载荷50,100和150 N的应力作用,记录钛笼与C_(4)下终板和C_(6)上终板各个接触点的应力值(钛网接触面的各7个应力接触点),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与结论:①钛笼倾斜角正角度组和负角度组分别在C_(4)椎体施加50,100和150 N应力下产生的数据经Mann-Whitn检验发现,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5);钛笼倾斜角正角度组在50,100和150 N应力条件下,其离散系数均小于负角度组;②在C_(4)椎体施加50,100和150 N应力条件下,钛笼倾斜角正角度组内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发现当角度设为1°-5°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但当钛笼倾斜角设为6°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③在C_(4)椎体施加50,100和150 N应力条件下,钛笼倾斜角负角度组内Wilcoxon符号秩检验发现当倾斜角设为-1°至-6°时,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④提示矢状位上,钛笼倾斜角为正角度时比倾斜角为负角度时更加稳定,更加适合临床使用;钛笼倾斜角在1°-5°区间内表现相对稳定,当倾斜角为6°时则稳定性开始下降,容易出现术后钛笼下沉的并发症,临床上根据术中情况更适合选用倾斜角度在1°-5°的钛笼,以提高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前路椎体次全切除 钛笼倾斜角 有限元分析 生物力学
下载PDF
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分析
5
作者 王理想 李春根 +5 位作者 柳根哲 赵子义 赵思浩 陈超 祝永刚 李伟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28-235,共8页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OD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17年7月—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手术治疗的70例多节段脊髓... 目的:分析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颈椎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EODL)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探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方法:对2017年7月—2020年7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手术治疗的7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前路组35例和后路组35例,前路组患者行Hybrid手术[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融合术(ACDF)联合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ACDR)],后路组患者行EODL。记录2组患者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引流量,通过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JOA改善率、颈椎残障功能指数(NDI)、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术后满意度评分进行疗效评价,统计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与后路组比较,前路组患者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住院时间和手术时间均明显减少(P<0.01),术前各项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与后路组比较,前路组患者JOA评分和JOA改善率明显升高(P<0.01),NDI评分和VAS评分明显降低(P<0.01)。与术前比较,末次随访时2组患者JOA评分明显升高(P<0.01),NDI和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按术后满意度评分评价,2组患者术后满意度均较高。2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Hybrid手术和EODL在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方面均取得了较为满意的疗效。Hybrid手术具有出血量少和手术时间短等优点,临床上应根据患者实际情况选择最适宜的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后路 椎管减压 颈椎前路手术 Hybrid手术
下载PDF
双嵌片颈椎融合器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6
作者 纪小孟 刘璠 +5 位作者 唐晓波 王健 胡勇 卞为伟 董佩龙 刘振鲁 《临床骨科杂志》 2024年第3期305-308,共4页
目的探讨双嵌片颈椎融合器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嵌片颈椎融合器治疗32例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JOA评分系统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测量并计算椎... 目的探讨双嵌片颈椎融合器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采用双嵌片颈椎融合器治疗32例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情况,采用JOA评分系统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测量并计算椎间隙高度百分比、Cobb角。结果患者均获得12个月随访。手术时间60~115 min,术中出血量20~150 ml。术后无切口感染、吞咽困难、声音嘶哑、气管食管瘘等并发症发生。术后X线片显示:椎间隙高度基本恢复正常,融合器在位,未出现明显移位及下沉等情况。JOA评分、椎间隙高度百分比、Cobb角:术后2周、6个月、12个月均较术前改善(P<0.05)。术后12个月采用JOA评分系统评定脊髓神经功能恢复情况:优12例,良15例,可5例,优良率27/32。结论采用双嵌片颈椎融合器治疗连续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并发症少,椎体隙高度、脊髓神经功能、颈椎曲度恢复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双嵌片颈椎融合器 双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
下载PDF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效果
7
作者 赵东升 张伟超 《中国民康医学》 2024年第3期80-82,86,共4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ACDF)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患者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2月至2022年12月该院收治的8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将其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0例。对照组采用颈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治疗,研究组给予ACDF术治疗,比较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水平,手术前后疼痛程度[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腰椎功能[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JOA)]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椎间高度,以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两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VAS评分均低于术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6个月,两组JOA评分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融合节段Cobb角、椎间高度均高于术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DF治疗CSM患者可减少术中出血量,降低VAS评分,提高腰椎功能评分、融合节段Cobb角和椎间高度,其效果优于颈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植骨融合术 颈前路椎间盘摘除融合术 疼痛程度 腰椎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加味补阳还五汤、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观察
8
作者 王开峰 王腾飞 +1 位作者 任娇 卢晓艳 《中国社区医师》 2024年第13期54-56,共3页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酒泉市中医院及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6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行颈前路... 目的:探讨加味补阳还五汤、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3月-2022年5月酒泉市中医院及甘肃省中医院收治的64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两组均行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治疗,对照组术后给予甲钴胺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治基础上给予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术前,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6、12个月,两组日本骨科协会评估治疗分数高于术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6、12个月,两组颈椎功能障碍指数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2、4、6、12个月,两组视觉模拟评分法评分低于术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加味补阳还五汤、甲钴胺联合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较好,能够缓解患者疼痛,改善患者颈椎功能、神经症状,促进患者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加味补阳还五汤 甲钴胺 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下载PDF
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短期疗效 被引量:1
9
作者 汪凡栋 郑佳状 +4 位作者 陈宇 宋昭君 刘元彬 唐龙 王淼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23年第5期321-326,共6页
目的 比较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手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 目的 比较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ACDF)手术治疗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选取2017年5月至2021年4月在遂宁市中心医院脊柱外科接受手术治疗的116例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58例,研究组患者采用颈前路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实施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ACDF手术实施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影像学参数(椎间隙高度、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视觉模拟疼痛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及手术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研究组手术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出血量、住院时间无明显差异(P>0.05)。两组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均无明显差异(P>0.05);术后3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的椎间隙高度、Cobb角、颈椎曲度指数均较术前显著升高(P<0.05)。两组患者术前VAS评分、JOA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3个月、术后6个月研究组患者JOA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VAS评分两组间无差异(P>0.05);术后3个月和6个月,两组患者的VAS评分均较术前降低(P<0.05),JOA评分均较术前升高(P<0.05);研究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3例(5.17%),对照组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6例(10.34%),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 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与传统ACDF手术治疗单节段脊髓型颈椎病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治疗方式能取得更好的恢复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零切迹椎间融合器 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内固定手术 脊髓型颈椎病 日本骨科协会评分
下载PDF
脊柱内镜下颈椎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观察
10
作者 刘新权 陶志强 +2 位作者 范少勇 刘欢 江亮 《江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38-41,共4页
目的:观察脊柱内镜下颈椎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19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入院的CSM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脊柱内镜下颈椎椎板开窗减压;对照组采用... 目的:观察脊柱内镜下颈椎椎板开窗减压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南昌市洪都中医院2019年7月—2021年12月收治入院的CSM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采用脊柱内镜下颈椎椎板开窗减压;对照组采用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CDF)。对2组患者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住院时间、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进行评价,并收集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出血量、透视次数及住院时间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VAS评分、NDI评分随时间的进展均呈下降趋势,术后较术前明显降低,后趋于平稳。VAS评分、NDI评分术后、术后半年观察组优于对照组(P<0.05),而术后1年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出现2例切口延迟愈合,勤换药后均愈合;观察组未出现并发症。结论:采用脊柱内镜下颈椎椎板开窗减压术与ACDF术治疗CSM,均可有效改善疼痛及功能障碍。脊柱内镜下颈椎椎板开窗减压术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及住院时间,减少出血量及术中透视次数,短期临床疗效较好,可作为治疗CSM的新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脊柱内镜 颈椎前路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 椎板开窗减压
下载PDF
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对颈椎解剖学及应激激素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蒋成明 蒋赛男 +1 位作者 唐烨 蒋林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8期2837-2841,共5页
背景: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具备与松质骨、椎体皮质骨较为接近的弹性模量,进一步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对颈椎手术中融合器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 背景: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具备与松质骨、椎体皮质骨较为接近的弹性模量,进一步分析其临床应用效果,对颈椎手术中融合器的合理选择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目的:探讨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在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中的应用效果,以及其对患者颈椎解剖学、应激激素的影响。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21年9月长沙市第一医院收治的脊髓型颈椎病患者90例,男46例,女44例,年龄(46.85±9.74)岁,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对照组(n=45)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置入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与自体骨,观察组(n=45)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术中置入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术后1周,采用日本骨科协会脊髓功能量表评价疗效;术后3d及3个月,拍摄颈椎X射线片记录颈部解剖学指标;术后1,3 d,采集静脉血检测去甲肾上腺素、皮质醇水平;术后3个月,采用颈部失能指数、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价患者肢体功能状态。结果与结论:(1)两组临床疗效优良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义(P>0.05);(2)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颈椎融合节段高度、融合节段Cobb角、T1倾斜角均高于对照组(P<0.001),术后1,3 d的皮质醇、去甲肾上腺素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01);(3)观察组术后3个月的颈部失能指数低于对照组(P<0.001),日常生活能力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P<0.001);(4)结果表明,3D打印微孔钛合金融合器应用于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中可取得良好的效果,能减轻机体应激、改善肢体功能,同时在保持颈椎解剖形态方面具有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3D打印 微孔钛合金融合器 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 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植骨融合 应激激素 生物相容性
下载PDF
ACCF联合ACDF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JOA及NDI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陈信 杜佳泷 邹志余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 2023年第14期34-37,共4页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联合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MCSM患者... 目的分析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ACCF)联合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ACDF)对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MCSM)患者日本骨科学会(JOA)及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DI)评分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0年5月收治的80例MCSM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n=40,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LAMP)]和观察组(n=40,ACCF联合ACDF)。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的手术时间无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术后3个月视觉模拟疼痛量表(V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的JOA、NDI评分、颈椎前凸角、T1倾斜角、C2~C7活动度无显著差异(P>0.05);随访1年后,观察组的JOA、NDI评分、颈椎前凸角、T1倾斜角、C2~C7活动度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两组的白细胞分化抗原4阳性(CD4^(+))、白细胞分化抗原8阳性(CD8^(+))、CD4^(+)/CD8^(+)无显著差异(P>0.05);术后,观察组的CD4^(+)、CD8^(+)、CD4^(+)/CD8^(+)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ACCF联合ACDF治疗MCSM的手术效果较优,患者颈椎稳定性好,且对免疫功能影响小,利于促进患者康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融合术 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椎间植骨融合内固定术 后路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
下载PDF
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精细化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研究
13
作者 康健 陈文明 尚静 《临床医药实践》 2023年第7期497-500,共4页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精细化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9月行颈前手术治疗的6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放组30例(行常规颈前路开放手术)及显微组30例(行显微... 目的:探讨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精细化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CSM)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8月—2021年9月行颈前手术治疗的60例CSM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开放组30例(行常规颈前路开放手术)及显微组30例(行显微镜辅助下精细化减压内固定术)。对比两组围术期指标、颈椎功能评分、疼痛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量表(NDI)、生活质量评分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开放组住院时间长于显微组,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引流量均大于显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手术时间及引流管留置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开放组日本骨科学会(JOA)评分、NDI评分及生活质量各项评分均低于显微组,视觉模拟评分(VAS评分)高于显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开放组并发症发生率高于显微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SM患者应用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精细化减压治疗能够有效改善颈椎功能,减轻患处疼痛感,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并发症少,安全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显微镜辅助下颈椎前路精细化减压术 常规开放前路减压术 颈椎功能 疼痛评分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术后脊髓功能影响
14
作者 曾佳学 柯添耀 何秋林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23年第19期20-23,共4页
目的:研究对比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术后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月—2020年5月,将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4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与行后路椎管扩大成... 目的:研究对比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效果及对术后脊髓功能的影响。方法:于2017年1月—2020年5月,将六盘水市人民医院行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的4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与行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的40例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纳入研究,分别设置为观察组、对照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并于手术后6个月评估两组总有效率,于手术前、手术后6个月比较两组颈椎前屈活动度、脊髓功能评分、颈椎疼痛评分、生活质量评分。结果: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95.00%,高于对照组8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手术后6个月,观察组的颈椎前屈活动度、脊髓功能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颈椎疼痛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治疗中,相比于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可缩短患者住院时间,提高手术疗效,更好地改善患者颈椎活动度和脊髓功能,减轻颈椎疼痛感,有利于提升患者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后路椎管扩大成形术 脊髓功能
下载PDF
增生后纵韧带切除扩大减压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被引量:24
15
作者 陈德玉 贾连顺 +5 位作者 宋滇文 袁文 倪斌 肖建如 王新伟 肖剑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8期738-739,共2页
目的 :观察颈椎前路增生后纵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设计后纵韧带切除术式及相应器械 ,在颈椎前路切骨减压基础上切除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 ,行扩大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5 9例。根据JO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 目的 :观察颈椎前路增生后纵韧带切除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疗效。方法 :设计后纵韧带切除术式及相应器械 ,在颈椎前路切骨减压基础上切除增生肥厚的后纵韧带 ,行扩大减压并植骨融合治疗脊髓型颈椎病 5 9例。根据JOA评分判定脊髓功能恢复程度及恢复率。结果 :随访 6~ 32个月 ,神经功能恢复率为 6 4%~ 10 0 %。结论 :颈椎前路切骨减压后行增生后纵韧带切除使病变节段减压更加彻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颈椎病 后纵韧带 前路减压 外科手术 治疗
下载PDF
多节段颈椎病前路选择性手术的评价 被引量:31
16
作者 李家顺 贾连顺 +4 位作者 袁文 倪斌 叶晓健 石志才 余科炜 《第二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7年第6期513-515,共3页
目的:分析不同颈前路手术对多节段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7例患者手术前后情况进行回顾。第1组7例为单一平面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患者,第2组26例为多平面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患者,第3组14例为颈椎次... 目的:分析不同颈前路手术对多节段颈椎病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47例患者手术前后情况进行回顾。第1组7例为单一平面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患者,第2组26例为多平面颈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患者,第3组14例为颈椎次全椎体切除术患者。采用日本矫形外科学会(JOA)评分标准评价术后随访结果。结果:第2、3组手术效果好于第1组,但并发症发生率也较第1组高。第2、3组间手术效果无显著差别,第3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最高。结论:对于多节段颈椎病,多平面颈前路减压植骨融合结合颈椎次全椎体切除术是一种直接有效的手术,而次全椎体切除术更适用于伴有颈椎后纵韧带骨化患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病 前路减压 椎体融合术 外科手术
下载PDF
三种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的并发症比较 被引量:67
17
作者 祁敏 王新伟 +4 位作者 刘洋 梁磊 陈华江 杨立利 袁文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1期963-968,共6页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8月手术治疗的327例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 目的:分析比较不同颈前路减压术式治疗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并发症的差异。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年1月~2011年8月手术治疗的327例三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手术方式不同分为三组:前路椎间盘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with fusion,ACDF)(A组)、前路椎体切除减压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corpectomy with fusion,ACCF)(B组)和ACDF+ACCF"混合式"减压术(C组),其中A组男性69例,女性55例,平均年龄53.48±8.50岁;B组男性51例,女性43例,平均年龄54.36±7.82岁;C组男性61例,女性48例,平均年龄53.68±7.80岁,组间比较无统计学差异。对三种不同手术方式并发症情况进行比较。结果:平均随访时间3.5年(1.5~5年)。共有69例在手术后出现多种并发症,包括植骨未融合11例,其中C组3例(2.75%),B组8例(8.51%),B组植骨不愈合发生率显著高于A组和C组(P<0.05);声音嘶哑12例,其中A组5例(4.03%),B组3例(3.19%),C组4例(3.67%);吞咽困难26例,其中A组11例(8.87%),B组7例(7.45%),C组8例(7.34%);C5神经根麻痹12例,其中A组2例(1.61%),B组5例(5.32%),C组5例(4.59%);脑脊液漏5例,其中A组3例,C组2例;切口感染3例,其中B组2例,C组1例。A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16.94%,B组为26.60%,C组为21.10%,B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其余两组(P<0.05)。结论: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手术治疗中,ACDF的并发症发生率最低,ACCF术式应慎用,其并发症的发生率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前路减压 多节段脊髓型颈椎病 并发症
下载PDF
颈前路减压cage融合术与自体髂骨块植骨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 被引量:28
18
作者 贾龙 郑燕平 +2 位作者 刘新宇 王延国 黎君彦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6年4月1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61例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单纯PEEK cag... 目的:观察颈椎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临床疗效。方法:2001年1月~2006年4月128例脊髓型颈椎病患者按照手术方式分为A、B两组,A组61例患者采用前路减压单纯PEEK cage植骨融合术治疗,其中病变节段与手术节段均为单节段22例,双节段39例;B组67例采用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其中单节段27例,双节段40例。观察手术前后JOA评分、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情况。结果:A组手术时间为58.1±1.4min,术中出血量为42.4±2.0ml,B组分别为72.0±5.3min、82.7±3.9m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23例(39.3%)出现一过性咽部不适,1例硬脊膜破裂,2例cage塌陷、移位;B组49例(73.1%)出现一过性咽部不适,1例硬脊膜破裂,5例髂骨供区痛,2例钉板松动。每组患者术后JOA评分、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均较术前明显改善(P<0.05),A、B组术后JOA评分改善率分别为(82.30±6.61)%和(83.80±4.42)%,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24~60个月,平均36个月,末次随访时A、B组椎间融合率分别为95.2%和96.3%,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末次随访时每组JOA评分、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与术后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前、术后和末次随访时JOA评分、椎间高度和颈椎曲度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颈椎前路减压cage植骨融合术与颈椎前路减压自体髂骨块植骨融合钛板内固定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中期疗效均较好,但前者手术方法简单、近期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型颈椎病 前路减压 PEEK CAGE 融合
下载PDF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后钛笼下沉临床分析 被引量:34
19
作者 马永刚 刘世清 +1 位作者 李亚明 周小锐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1-23,共3页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影响钛笼下沉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行颈椎融合钛笼植骨患者的颈椎平片和手术资料,分析撑开程度、钛笼直径和安放部位与钛笼下沉的相关性。... 目的:探讨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治疗脊髓型颈椎病术后影响钛笼下沉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6月~2009年6月我院收治的104例行颈椎融合钛笼植骨患者的颈椎平片和手术资料,分析撑开程度、钛笼直径和安放部位与钛笼下沉的相关性。结果:104例手术患者中,术后6个月复查时发现16例(15.4%)钛笼发生下沉。46例钛笼直径10mm者中9例发生下沉(19.6%),而58例直径12mm者中7例发生下沉(12.1%),差异有显著性(P<0.05)。钛笼前缘与椎体前缘距离在1mm以内者89例,距离大于1mm者15例,发生下沉例数分别为13例和3例,差异有显著性(P<0.05)。开槽节段相邻椎体终板延长线成角,其中角度在20°~30°者82例,成角大于30°者22例,两组发生下沉例数分别为11例和5例,发生率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椎间撑开程度、钛笼直径和安放部位可能是影响钛笼下沉的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前路减压融合术 脊髓型颈椎病 钛笼 并发症
下载PDF
颈前路可调式融合固定器的研制及生物力学测试 被引量:12
20
作者 王良意 陈德玉 +3 位作者 郭永飞 王新伟 徐建伟 王以进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1期854-857,共4页
目的 :研制颈前路可调式融合固定器 ,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方法 :由医用钛合金材料制成颈前路可调式融合固定器。 3 2具小牛颈椎标本随机分成颈前路可调式融合固定器组 (AC AFF)、钢板髂骨组 (AI)、钢板钛网组 (AT)及对照组 ,测量... 目的 :研制颈前路可调式融合固定器 ,并对其进行生物力学测试。方法 :由医用钛合金材料制成颈前路可调式融合固定器。 3 2具小牛颈椎标本随机分成颈前路可调式融合固定器组 (AC AFF)、钢板髂骨组 (AI)、钢板钛网组 (AT)及对照组 ,测量每组标本在受到轴向压缩、前屈、后伸及侧屈载荷状态下的位移、应变及强度变化。结果 :当颈椎处于轴向压缩及前屈状态时 ,AC AFF组的应变小于AI组及AT组 ;在同样载荷的不同状态下 ,AC AFF组的位移比AI组和AT组小 ;三组的强度均比对照组明显增加 ,以AC AFF组最强。结论 :颈椎椎体次全切除后经AC AFF或前路钢板固定后即刻稳定性明显增强 ,在轴向压缩及前屈运动状态下 ,AC AFF的稳定性优于前路钢板 ;在不同运动状态下 ,AC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椎 前路减压 内固定器 生物力学 测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