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6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A practical guide 被引量:7
1
作者 Alberto Grassi James R Bailey +4 位作者 Cecilia Signorelli Giuseppe Carbone Andy Tchonang Wakam Gian Andrea Lucidi Stefano Zaffagnini 《World Journal of Orthopedics》 2016年第10期638-649,共12页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 re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orthopedic procedures performed worldwide. In this regar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represents a useful pre-operative tool to confirm a d...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 reconstruction is one of the most common orthopedic procedures performed worldwide. In this regard,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 represents a useful pre-operative tool to confirm a disruption of the ACL and to assess for potential associated injuries. However, MRI is also valuable postoperatively, as it is able to identify, in a non-invasive way, a number of aspects and situations that could suggest potential problems to clinicians. Graft signal and integrity, correct tunnel placement, tunnel widening, and problems with fixation devices or the donor site could all compromise the surgical outcomes and potentially predict the failure of the ACL reconstruction. Furthermore, several anatomical features of the knee could be associated to worst outcomes or higher risk of failure. This review provides a practical guide for the clinician to evaluate the post-surgical ACL through MRI, and to analyze all the parameters and features directly or indirectly related to ACL reconstruction, in order to assess for normal or pathologic condi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GRAFT Tunnel Failures COMPLICATIONS ANATOMIC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后正常移植物及并发症的磁共振影像表现
2
作者 李雨萍 章宇媚 邹月芬 《南京医科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387-392,共6页
目的:回顾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正常移植物不同时期的信号特点及并发症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23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前交叉韧带重建复查而行MRI检查的299例患者... 目的:回顾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正常移植物不同时期的信号特点及并发症的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MRI)表现。方法:回顾分析2012年1月—2023年3月在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因前交叉韧带重建复查而行MRI检查的299例患者的影像学资料,根据移植物并发症在MRI上的不同表现进行分类,描述其在T1WI和T2WI上的信号表现,并与其临床症状相结合。结果:在299例患者中,手术后4~6个月T2WI上移植物信号最高。66例(22.07%)出现了移植后并发症,包括5例(1.67%)胫骨隧道前移,1例(0.33%)胫骨隧道位置稍偏后。16例(5.35%)出现Cyclops病变,10例(3.34%)发生移植物的再次断裂,1例(0.33%)出现术后感染。33例(11.04%)在术后不同时间出现移植物隧道内囊性灶。在胫骨隧道前移的患者中有2例同时出现了移植物的再次断裂和Cyclops病变。结论:MRI作为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术后复查的一种主要方式,发挥重要作用,它能清晰反映移植物在不同阶段的变化及并发症表现,有早发现早提示的作用,以便临床医生早期采取干预措施,提高患者术后的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磁共振成像 术后并发症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核磁共振的定性诊断与定量指标分析探讨
3
作者 文章龙 《中国伤残医学》 2024年第7期26-29,共4页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核磁共振的定性诊断与定量指标。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损伤组,同时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收集102例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受检者作为健康组,2组都进行膝关节的... 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核磁共振的定性诊断与定量指标。方法:选择2020年4月-2022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2例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作为损伤组,同时在相同的时间段内收集102例来我院进行体检的受检者作为健康组,2组都进行膝关节的核磁共振成像诊断与评价,分析膝关节功能评分与核磁共振影像学特点的相关性。结果:损伤组102例患者术后的Lyshlom评分为(80.33±2.12)分,膝关节不稳定发生率为19.4%,健康组Lyshlom评分为(95.33±1.91)分,2组Lyshlom评分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损伤组102例患者中,内口位置正确98例,异常4例,异常率为3.9%。在损伤组102例患者中,82例膝关节稳定患者术后3个月的股骨、胫骨骨隧道扩大率分别为(25.13±1.48)%、(25.17±2.14)%;20例膝关节不稳定患者术后3个月的股骨、胫骨骨隧道扩大率分别为(25.32±1.01)%、(25.04±1.82)%,组内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平均T2值为(23.11±1.66),损伤组中的膝关节稳定患者术后3个月重建移植物平均T2值为(28.53±1.74),膝关节不稳定患者术后3个月重建移植物平均T2值为(32.43±2.04),3组T2值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核磁共振能很好显示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影像学特点,能敏感地反映膝关节骨隧道与前交叉韧带情况,对评价膝关节稳定性具有很好的临床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磁共振成像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稳定性 骨隧道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下载PDF
MR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 被引量:12
4
作者 吴艳 曾旭文 +5 位作者 梁治平 刘斯润 王文 钟敏之 黄洁玲 陈松 《中山大学学报(医学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257-263,共7页
【目的】探讨MRI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价值。【方法】对158例符合条件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MRI扫描及膝关节临床稳定性检查,分析骨隧道、移植物及内固定装置的影像表现并与临床检查结果对比。依据临床检查将患... 【目的】探讨MRI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的价值。【方法】对158例符合条件的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进行MRI扫描及膝关节临床稳定性检查,分析骨隧道、移植物及内固定装置的影像表现并与临床检查结果对比。依据临床检查将患者分为膝关节不稳组(26例)及稳定组(132例),比较两组胫骨、股骨骨隧道内径的变化,比较两组在骨隧道内口位置、移植物表现及内固定装置的MR征象阳性率;Kappa一致性检验骨隧道内口位置、移植物及固定装置的MR表现和临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计算上述MR征象诊断膝关节稳定性的敏感度、特异度、准确率、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结果】胫骨、股骨隧道内径变化在不稳组及稳定组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骨隧道内径变化不稳组大于稳定组。两组在骨隧道内口位置、移植物表现、内固定装置的MR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不稳组高于稳定组(P<0.001),与临床检查结果的一致性检验Kappa值分别为0.599,0.744,0.285;P<0.001。【结论】MRI在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稳定性方面具有一定的价值,能为临床随访及二次手术提供有价值的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重建 磁共振成像 稳定性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MRI三维成像研究 被引量:21
5
作者 张继良 史大鹏 +1 位作者 藏卫东 阚晓静 《磁共振成像》 CAS 2011年第1期38-41,共4页
目的探讨MRI三维成像技术(M3D/cube T2W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正常显示和损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正常自愿者(对照组)及11例ACL损伤病例(损伤组),在GE1.5T磁共振分别行MRI常规膝关节矢状面T1WI、FS... 目的探讨MRI三维成像技术(M3D/cube T2W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正常显示和损伤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30例正常自愿者(对照组)及11例ACL损伤病例(损伤组),在GE1.5T磁共振分别行MRI常规膝关节矢状面T1WI、FSE压脂T2WI(fs-T2WI)、冠状位压脂PDWI和M3D/cube T2WI序列扫描,运用ADW4.4工作站行ACL重组。采用双盲法判断MRI常规图像和M3D/cube T2WI图像ACL正常和异常显示情况。结果正常组MRI常规扫描ACL矢状面一幅图像显示完整16例,连续两幅图像显示完整14例。M3D/cube T2WI图像矢状面30例ACL均能在一幅图像上完整显示。损伤组11例ACL损伤患者,常规MRI诊断正常2例,部分损伤3例,断裂6例;M3D/cube T2WI图像诊断部分损伤5例,断裂6例。结论 M3D/cube T2WI技术可以完整显示ACL的形状和结构,提高ACL的显示率及韧带损伤的诊断正确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膝关节 损伤 磁共振成像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评价的CT和磁共振成像比较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杨献峰 王冬梅 +2 位作者 陈东阳 朱斌 蒋青 《上海交通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631-1635,共5页
目的比较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探讨CT与MRI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15例自体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均接受螺旋CT容积扫描、常规MRI和MR扩散张量成像,对移植物及周围结构进行观察,由1名... 目的比较CT和磁共振成像(MRI)在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评价中的应用价值,探讨CT与MRI新技术的临床应用。方法 15例自体肌腱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均接受螺旋CT容积扫描、常规MRI和MR扩散张量成像,对移植物及周围结构进行观察,由1名放射科医师和1名骨科医师对两种评价方式进行评分。结果 CT曲面重建技术能够清晰、直观地显示骨隧道及固定螺钉的形态及界面情况,多平面重组技术有助于显示移植物轮廓、髁间窝骨赘形成情况,容积再现技术可任意角度显示隧道内口与髁间嵴的关系。MRI可清晰显示移植物纤维束,并可提供量化数据。移植物连续性及密度/信号均匀度CT评分低于MRI(P=0.001),隧道口位置、螺钉及髁间窝形态CT评分高于MRI(P=0.001),隧道周围骨密度CT评分高于MRI(P=0.001),关节腔及周围结构MRI评分高于CT(P=0.001),CT与MRI骨隧道宽度测量评分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102)。结论 CT三维重建技术在观察骨隧道开口位置、测量隧道内径、评价周围骨质情况方面优于MRI,而MRI对移植物的形态和内部病理改变更为敏感。CT和MRI的新技术使ACL重建术后评价更为直观和客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重建 CT 磁共振成像 比较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MRI评价和临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12
7
作者 李梅 李明华 +2 位作者 丁小龙 赵金忠 蒋垚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CSCD 2005年第6期400-403,共4页
目的:观察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MRI信号强度,与临床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MRI表现与临床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44例75次MRI检查,观察移植物形态及信号强度评价移植物的连续性,与临床体检作比较,计算其相... 目的:观察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MRI信号强度,与临床检查结果作比较,分析MRI表现与临床的相关性。材料和方法: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44例75次MRI检查,观察移植物形态及信号强度评价移植物的连续性,与临床体检作比较,计算其相关性;并且与第二次关节镜结果比较,计算其相关性。结果:MRI与临床体检的总体相关性为90.7%,6例患者在MRI检查后进行了术后第二次关节镜,两者相关性为100%。结论:MRI评价移植物完整性与临床高度相关,能为ACL重建术后膝关节随访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重建 磁共振成像 临床检查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斜矢状位MR成像研究 被引量:7
8
作者 巩宜栋 巩洪江 +1 位作者 胡鹏 张栋 《医学影像学杂志》 2012年第6期1007-1009,共3页
目的观察基于膝关节MR 2DT2WI+fs图像的重建图像对前交叉韧带显示效果,优化扫描程序。方法分析60例前交叉韧带MR检查图像,按检查方法分A、B、C三组进行观察分析。A组:常规扫描标准矢状位图像;B组:基于A组图像的斜矢状位重建图像;C组:斜... 目的观察基于膝关节MR 2DT2WI+fs图像的重建图像对前交叉韧带显示效果,优化扫描程序。方法分析60例前交叉韧带MR检查图像,按检查方法分A、B、C三组进行观察分析。A组:常规扫描标准矢状位图像;B组:基于A组图像的斜矢状位重建图像;C组:斜矢状位扫描图像。观察三组图像对前交叉韧带的显示情况。将图像分二级进行评价:Ⅰ级为前交叉韧带1幅图像完整、清晰显示;Ⅱ级前交叉韧带1幅图像不能完整显示,需连续两幅或三幅图像才能完整显示;最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A组图像:Ⅰ级36例,占60%;Ⅱ级24例,占40%。B组图像:Ⅰ级56例,占93.3%;Ⅱ级4例,占6.7%。C组图像:Ⅰ级5 4例,占90%;Ⅱ级6例,占10%。经计算显示A、B两组图像具显著差异;A、C两组图像具显著差异;B、C两组图像无显著差异。结论基于前交叉韧带MR2DT2WI+fs图像的重建图像对其显示良好,建议膝关节磁共振检查时以标准矢状位扫描所得二维图像进行MPR重建观察,无须特意行斜矢状位扫描或三维成像扫描后重建,可以优化MR检查流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磁共振成像 扫描方式 重建图像
下载PDF
MR T_2-star定量评估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早中期膝关节软骨情况 被引量:10
9
作者 乔洋 陶虹月 +2 位作者 李宏 华英汇 陈爽 《放射学实践》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283-288,共6页
目的:采用MR T_2-star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自体和异体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早期及中期膝关节软骨退变情况。方法:搜集2013-2015年在本院运动医学科行单侧自体或异体ACLR术的3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26例自体韧带移植为A组,13例异体韧... 目的:采用MR T_2-star成像技术定量评估自体和异体前交叉韧带重建(ACLR)术后早期及中期膝关节软骨退变情况。方法:搜集2013-2015年在本院运动医学科行单侧自体或异体ACLR术的39例患者的病例资料,其中26例自体韧带移植为A组,13例异体韧带移植为B组。对所有患者术后3~12月(早期)及12~24月(中期)分别进行膝关节MRI扫描及临床疗效评分。MRI扫描序列主要为PD-FS、T_2-star。将膝关节软骨分为6个区,分别为:股骨内侧(MF)、股骨外侧(LF)、胫骨内侧(MT)、胫骨外侧(LT)、髌骨(Pa)及滑车(Tr),定量测量各区软骨的T_2-star弛豫时间。临床疗效采用常用的Lysholm评分进行评估。用配对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自体、异体ACLR术后早期和中期膝关节软骨的T_2-star值及Lysholm评分的差异;用独立样本t检验分别比较术后早期、中期时自体和异体ACLR膝关节软骨的T_2-star值及Lysholm评分的差异。结果:在A组和B组中,MF、LF、MT、LT软骨T_2*值中期高于早期(A组MF:2.213±2.290LF:1.259±1.971 MT:1.403±1.719LT:0.953±1.678,P<0.05;B组MF:2.973±1.908LF:2.046±2.048 MT:2.162±2.062LT:2.535±1.595,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a、Tr软骨T_2*值在中期和早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Lysholm评分中期高于早期(A组11.692±3.609,P<0.05;B组12.538±4.034,P<0.05),差异有统计意义。ACLR术后早期及中期的MF、LF、MT、LT、Pa、Tr软骨T_2*值在两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Lysholm评分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CLR术后早中期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但膝关节软骨呈逐渐变性改变;自体、异体移植术对软骨变性的影响没有差异。MRI T_2-star能从组织生化构成方面定量监测ACLR术后软骨退变情况并指导临床决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关节疾病 前交叉韧带重建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MRI评价和临床评估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9
10
作者 张君 郭勇 林建宁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6年第2期98-101,共4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磁共振成像的形态及信号强度变化,并与临床术后评估做相关性分析。方法 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34例接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于重建术后接受MRI检查,分别从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观察人工交... 目的探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磁共振成像的形态及信号强度变化,并与临床术后评估做相关性分析。方法 2013年7月至2015年6月我院34例接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的患者于重建术后接受MRI检查,分别从轴位、矢状位及冠状位观察人工交叉韧带的形态、走行及信号强度。采用Rak评估方法对移植物进行评分,临床评估采用物理评估方法,包括前抽屉试验、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采用SPSS 16.0统计软件将二者结果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79%的移植物在整个关节走行均表现为连续低信号(显示良好);15%的移植物表现为信号增高,只有部分为低信号带(中等显示);6%的移植物信号明显增高,走行不连续(显示不佳)。MRI评估结果与临床评估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Spearman等级相关系数0.747 2,二者呈明显的正相关。结论磁共振成像作为无创高分辨成像技术,是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修复效果评估的有力工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磁共振成像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临床诊断 相关性分析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MRI评价 被引量:3
11
作者 李梅 李明华 +2 位作者 丁小龙 赵金忠 蒋垚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937-940,共4页
目的前瞻性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1年内移植物在MRI形态、信号的改变与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34例ACL重建术后患者,以术后1、3、6、9、12个月为随访时间点进行MRI检查,观察移植物在不同时间的形态和信号变化,分别测量增... 目的前瞻性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1年内移植物在MRI形态、信号的改变与组织学改变的相关性。方法34例ACL重建术后患者,以术后1、3、6、9、12个月为随访时间点进行MRI检查,观察移植物在不同时间的形态和信号变化,分别测量增强前后移植物、髌下、移植物周围滑膜的信号强度,计算其信噪比,并分别进行组间和组内比较。结果ACL重建术后移植物信号逐渐增强,术后9个月时信号最强,1年后信号强度有下降。结论MRI尤其是增强MRI能反映膝关节移植物正常韧带化过程中的形态学和组织学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重建 核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正常前交叉韧带前内侧束和后外侧束的MRI表现 被引量:14
12
作者 潘晶晶 陈新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334-337,共4页
目的:探讨MRI显示前交叉韧带(ACL)前内侧束(AMB)和后外侧束(PLB)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材料和方法:对20例正常志愿者及40例经手术或膝关节镜证实无ACL损伤者行T2*WI对比的三维梯度回波多回波成像(3D-MEDIC)检查,通过多平面重建(MPR)显示... 目的:探讨MRI显示前交叉韧带(ACL)前内侧束(AMB)和后外侧束(PLB)的方法及其正常表现。材料和方法:对20例正常志愿者及40例经手术或膝关节镜证实无ACL损伤者行T2*WI对比的三维梯度回波多回波成像(3D-MEDIC)检查,通过多平面重建(MPR)显示ACL的AMB和PLB的形态。结果:(1)横轴面:ACL自股骨端向胫骨端走行过程中形态逐渐变化:近股骨附着层面呈带状;中部层面呈不对称的倒"V"形,PLB大于AMB;胫骨附着层面呈倒"U"字形。(2)平行ACL的斜冠状面:AMB和PLB呈"人"字形分布。(3)在斜冠状位平行ACL的斜矢状面:51例(85%)可区分出前内侧束(AMB)和后外侧束(PLB)。结论:利用高分辨三维MR成像多平面重建技术能够帮助显示ACL的主要AMB和PLB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MRI 三维重建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胫骨平台止点的MRI测量及临床意义 被引量:4
13
作者 张少战 黄长明 +3 位作者 王建雄 沈瑞群 范华强 傅仰攀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6期623-625,共3页
目的应用MR I测量前交叉韧带(ACL)胫骨平台止点,为临床生理等长重建ACL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00例正常的膝关节磁共振检查结果,在适当的切面上绘制并测量胫骨平台前缘至后交叉韧带(PCL)前缘之间直线距离(AP)、在该径线上ACL胫骨侧止点中... 目的应用MR I测量前交叉韧带(ACL)胫骨平台止点,为临床生理等长重建ACL提供参考。方法选择100例正常的膝关节磁共振检查结果,在适当的切面上绘制并测量胫骨平台前缘至后交叉韧带(PCL)前缘之间直线距离(AP)、在该径线上ACL胫骨侧止点中心至胫骨平台前缘之间距离(IA)、ACL胫骨止点中心至PCL前缘切线距离(DL),并计算IA/AP的比值。结果IA为(19.5±2.8)mm,AP为(38.5±3.6)mm,IA/AP为(50.6±4.8)%,DL为(16.3±2.0)mm。结论MR I可用于测量ACL胫骨侧止点,重建ACL胫骨侧止点定位于胫骨平台中点稍后方可能更为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RI 前交叉韧带 等长重建
下载PDF
MRI评价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移植物成熟度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
14
作者 王博 潘诗农(审校) 《国际医学放射学杂志》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582-585,595,共5页
评估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移植物的成熟度是指导术后病人康复训练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尚缺乏评估移植物成熟度的统一、定量、无创的指标。MRI是ACL重建术后的重要检查方法,可以分析移植物的解剖位置、韧带化程度、血运重建程度、力学... 评估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移植物的成熟度是指导术后病人康复训练的重要环节,但目前尚缺乏评估移植物成熟度的统一、定量、无创的指标。MRI是ACL重建术后的重要检查方法,可以分析移植物的解剖位置、韧带化程度、血运重建程度、力学特性及预后。就ACL重建术后移植物的成熟机制、常规MRI以及T2*mapping、超短回波时间(UTE)、扩散张量成像(DTI)、T1ρmapping、动态增强磁共振成像(DCE-MRI)多种MRI定量和半定量分析技术在评价移植物成熟度中的应用进展进行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移植物 磁共振成像 扩散张量成像 T2*mapping成像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轻度旋转不稳定对临床疗效的影响 被引量:4
15
作者 贺忱 赵志宏 +4 位作者 高奉 钱驿 果森 思虹 周敬滨 《实用骨科杂志》 2020年第9期787-791,796,共6页
目的评估分析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mt,ACL)重建术后中短期内残留轻度旋转不稳定患者的主客观临床指标,总结归纳残留轻度旋转不稳定对临床疗效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所进行ACL重建术的46例患... 目的评估分析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mt,ACL)重建术后中短期内残留轻度旋转不稳定患者的主客观临床指标,总结归纳残留轻度旋转不稳定对临床疗效和结果的影响。方法选择自2015年1月到2018年1月在我所进行ACL重建术的46例患者资料,随访时间2~5年,平均随访时间(31.3±7.6)个月。以最后一次随访中患膝轴移试验阳性(Ⅰ度)和轴移试验阴性的患者为研究对象,以轴移试验检查结果为分组依据。其中,22例轴移阳性(Ⅰ度)患者归入不稳定组,24例轴移阴性患者归入稳定组。比较两组间患者术后移植物磁共振信号强度、手术前后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IKDC)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是否存在显著性差异,并统计术后主观评分和移植物信号强度之间的相关性。结果稳定组术后移植物磁共振信号强度明显优于不稳定组(P<0.05)。两组患者手术前后的IKDC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均有显著性提高(P<0.05),两组术后各项评分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主观评分与移植物信号强度无相关性(P>0.05)。结论ACL单束重建术后残留轻度旋转不稳定在中短期内会导致移植物信号强度增加,可能影响ACL愈合,但是不会影响患者主观评分等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残留旋转不稳定 磁共振
下载PDF
重建前交叉韧带移植物生长的MR信号改变初步研究 被引量:4
16
作者 梁治平 余深平 +3 位作者 曾旭文 李艳梅 钟敏之 陈松 《影像诊断与介入放射学》 2010年第3期155-157,共3页
目的探讨术后生长良好的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移植物MR信号改变过程。方法选取48例ACL重建患者,Lysholm平均积分由术前54分升至术后83.5分,总结其术后4~22个月重建ACL移植物的MR信号改变。扫描序列包括SE T_1WI、GE T_2WI和STIR序列。结... 目的探讨术后生长良好的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移植物MR信号改变过程。方法选取48例ACL重建患者,Lysholm平均积分由术前54分升至术后83.5分,总结其术后4~22个月重建ACL移植物的MR信号改变。扫描序列包括SE T_1WI、GE T_2WI和STIR序列。结果 4~9个月内大部分重建ACL信号增高,术后12~22个月大部分重建ACL信号降低,与正常韧带相仿。结论生长良好的重建ACL移植物,术后MR信号呈现由高到低的变化过程,1年后信号与正常韧带相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重建
下载PDF
人工韧带修复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 被引量:14
17
作者 于淼 刘忆冰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CSCD 2013年第8期1441-1448,共8页
背景:以往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手段是移植重建,最常用的移植材料为自体的骨髌腱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但由于此类移植物存在取材区并发症及韧带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近年来人工韧带的研究受到重视。目的:认识膝关节交叉韧带... 背景:以往治疗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主要手段是移植重建,最常用的移植材料为自体的骨髌腱骨、半腱肌腱和股薄肌腱。但由于此类移植物存在取材区并发症及韧带化过程中的各种问题,近年来人工韧带的研究受到重视。目的:认识膝关节交叉韧带的结构及血供特点,以及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后人工韧带重建治疗机制与临床应用特点。方法:①分析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的组织结构,功能学特点以及血供差异。②分析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的类型及生物力学机制。③分析修复膝关节交叉韧带损伤的材料学分类及特点。④分析人工韧带修复后影响关节稳定性的因素。结果与结论:修复膝关节前、后交叉韧带损伤时,应首先考虑到前、后交叉韧带的功能及血供情况,选择合适的重建物,使重建时过程简化,操作简单,重建材料的组织相容性较好,达到修复后的解剖与功能的双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综述 膝关节 交叉韧带 前交叉韧带 后交叉韧带 人工韧带 韧带重建 血供 韧带损伤 生物相容性 人工合成材料 磁共振成像
下载PDF
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像评估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2
18
作者 曾雪伟 王娟 +1 位作者 陈兴明 吴伟智 《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18年第2期83-85,共3页
目的研究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像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45例45次MRI检查,对术后MRI图像进行阅片诊断分析,观察的指标包括植入点及钉道的位置、韧带重建的形态及信号、有无并发症(例如有无纤维增生、水... 目的研究MRI在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影像评估的诊断价值。方法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患者45例45次MRI检查,对术后MRI图像进行阅片诊断分析,观察的指标包括植入点及钉道的位置、韧带重建的形态及信号、有无并发症(例如有无纤维增生、水肿、积液、炎症等),根据上述征象进行评分,分为好,一般,差。临床根据Lysholm膝关节评分标准包括疼痛、不安定度、闭锁感、肿胀度、跛行、楼梯攀爬、蹲姿、使用支撑物八个方面进行评分,评分85分以上为良好(95分以上为优秀),84~65分为尚可,小于65分为差。分析MRI表现与临床Lysholm膝关节评分的相关性。结论 MRI评价移植物完整性与临床高度相关,能为ACL重建术后膝关节随访提供重要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 前交叉韧带 重建 磁共振成像 临床检查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弥散张量成像观测 被引量:1
19
作者 毛光兰 吕方 +2 位作者 杨荣丽 付升旗 王庆志 《新乡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173-1176,1181,共5页
目的比较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评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手术效果的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Ⅲ、Ⅳ级撕裂伤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单束自体肌腱重建术,术后... 目的比较不同的影像学检查方法评估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手术效果的效能。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8年9月新乡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收治的膝关节前交叉韧带Ⅲ、Ⅳ级撕裂伤患者61例为研究对象。患者均接受单束自体肌腱重建术,术后根据关节的稳定性分为稳定组(n=54)和不稳定组(n=7)。术前及术后1周、3个月进行膝关节磁共振成像(MRI)及弥散张量成像扫描。在工作站划分前交叉韧带损伤及重建处的感兴趣区,测量感兴趣区的各向异性分数值(FA)和表观弥散系数值(ADC),生成纤维示踪图像。比较稳定组和不稳定组患者的FA、ADC值及FA和ADC、纤维示踪成像、MRI评估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手术效果的效能。结果术后1周,稳定组与不稳定组患者FA、AD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评估手术效果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均低于纤维示踪成像(P<0.05)。FA和ADC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低于纤维示踪成像(P<0.05);纤维示踪成像与FA和ADC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RI的灵敏度、特异度、准确度、阴性预测值均低于FA和ADC(P<0.05);MRI与FA和ADC的阳性预测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前交叉韧带损伤Ⅲ、Ⅳ级患者术后1周、3个月的FA均高于术前,ADC均低于术前(P<0.05);前交叉韧带损伤Ⅲ、Ⅳ级患者术后1周与3个月的FA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个月时的ADC均低于术后1周(P<0.05)。术前,前交叉韧带损伤Ⅲ级患者FA高于Ⅳ级患者,ADC低于Ⅳ级患者(P<0.05);术后1周、3个月,前交叉韧带损伤Ⅲ级与Ⅳ级患者的FA和ADC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弥散张量成像的FA和ADC能够客观反映前交叉韧带损伤重建术后的微观结构变化,纤维示踪成像可直观显示重建术后早期膝关节的稳定性,可以为临床二次手术或早期康复治疗提供可靠的影像学信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弥散张量成像 纤维示踪成像 磁共振成像 膝关节
下载PDF
膝关节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进行MRI-3D扫描的可行性 被引量:3
20
作者 陈小玫 黄庆强 《中国医学创新》 CAS 2019年第3期10-15,共6页
目的: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进行MRI-3D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膝关节ACL损伤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均行ACL重建术。均于术后12个月,进行MRI-2D和MRI-3D检查,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KT-1000测量... 目的:分析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进行MRI-3D扫描的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2月膝关节ACL损伤患者24例的临床资料,均行ACL重建术。均于术后12个月,进行MRI-2D和MRI-3D检查,比较患者手术前后的Lysholm评分、KT-1000测量的胫骨相对前移距离,比较患者MRI-2D和MRI-3D重建图像上Blumensaat角。结果:术后12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高于术前,且KT-1000测量结果小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MRI-3D和MRI-2D测量的患侧Blumensaat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健侧Blumensaat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且MRI-3D患侧与健侧Blumensaat角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MRI-2D患侧与健侧Blumensaat角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RI-3D较MRI-2D更有利于准确测量Blumensaat角,且ACL重建术后膝关节MRI-3D扫描可常规做术后复查的参考,有助于指导术中定位及术后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磁共振成像 三维重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