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2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Therapeutic effect of two methods on avulsion fracture of tibial insertion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被引量:4
1
作者 Hai-Ming Niu Qing-Chun Wang Rui-Zhao Sun 《World Journal of Clinical Cases》 SCIE 2022年第27期9641-9649,共9页
BACKGROUND The tibial stop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 is fan-shaped and attached to the medial groove in front of the intercondylar spine,which is located between the anterior horn of the medial and lateral me... BACKGROUND The tibial stop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 is fan-shaped and attached to the medial groove in front of the intercondylar spine,which is located between the anterior horn of the medial and lateral meniscus.The incidence of this fracture is low previously reported,which is common in children and adolescents.With the increase of sports injury and traffic injury and the deepening of understanding,it is found that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 is high at present.AIM To explo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with small incision and high-intensity non-absorbable suture under arthroscopy in the treatment of tibial avulsion fracture of ACL.METHODS Seventy-six patients with tibial avulsion fracture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diagnosed and treated in Guanyun County People’s Hospital from April 2018 to June 2020 were retrospectively analyzed.According to the surgical methods,they were divided into group A(40 cases) and group B(36 cases).Patients in group A were treated with arthroscopic high-strength non-absorbable suture,and patients in group B were treated with small incision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The operation time,fracture healing time,knee joint activity and functional score before and after operation,and surgical complications of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RESULTS The operation time of group A was higher than that of group B,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 fracture healing time of group A was compared with that of group B,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 knee joint function activity was compared between two groups before operation,3 mo and 6 mo after opera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 knee joint function activity of group A and group B at 3 mo and 6 mo after operation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before operation(P < 0.05);the limp,support,lock,instability,swelling,upstairs,squatting,pain and Lysholm score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before and 6 mo after operation,and the difference was not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the scores of limp,support,lock,instability,swelling,upstairs,squatting,pain and Lysholm in group A and group B at 6 mo after operation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ose before operation(P > 0.05);the surgical complication rate of group A was 2.63%,which was lower than 18.42% of group B,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 > 0.05).CONCLUSION Both small incision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and arthroscopic high-strength nonabsorbable sutures can achieve good results in the treatment of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ibial avulsion fractures.The operation time of arthroscopic high-strength non-absorbable sutures is slightly longer,but the complication rate is lower.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mall incisio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Open reduction and internal fixation ARTHROSCOPY Non-absorbable suture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tibial avulsion fracture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三点缝合前交叉韧带治疗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效果及术后功能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潘魏巍 张志凌 +1 位作者 严惠强 尚旭亚 《创伤外科杂志》 2024年第1期43-48,共6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运用三点手术缝合前交叉韧带(ACL)方法治疗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关节骨科收治的101例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运用三点手术缝合前交叉韧带(ACL)方法治疗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并对术后功能恢复情况进行评价。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6月—2022年6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第二医院关节骨科收治的101例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男性45例,女性56例;年龄19~62岁,平均48.6岁;道路交通伤33例,运动损伤32例,其他36例。信封法随机分两组:两点缝合组(n=51)行关节镜下ACL传统两点缝合术,三点缝合组(n=50)行关节镜下ACL三点缝合治疗,术后均进行常规康复训练,随访1年。记录两组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及负重开始时间,比较组间VAS、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评分、Lysholm评分、SF-36健康调查简表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两组间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三点缝合组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负重开始时间均短于两点缝合组[(4.55±0.65)月vs.(4.91±0.46)月、(8.99±2.11)d vs.(10.22±2.12)d、(36.55±5.56)d vs.(44.23±6.15)d,P<0.05]。两组VAS在治疗和康复训练后均较术前下降,且术后3d及术后7d三点缝合组VAS低于两点缝合组[(3.66±0.71)分vs.(4.26±0.64)分、(1.88±0.66)分vs.(3.33±0.34)分,P<0.05]。经治疗及康复训练,两组IKDC评分、Lysholm评分均有所升高,且术后1个月及术后6个月三点缝合组的IKDC评分及Lysholm评分均高于两点缝合组[IKDC评分:术后1个月:(61.09±2.48)分vs.(49.88±3.65)分、术后6个月:(75.22±3.31)分vs.(66.33±2.78)分;Lysholm评分:术后1个月:(67.66±3.21)分vs.(56.88±3.64)分、术后6个月:(82.11±3.56)分vs.(69.45±4.66)分,P<0.05]。在进行治疗和康复训练后,两组生活质量均有所提高,且与两点缝合组相比,三点缝合组各维度评分均升高[物质生活:(60.11±5.98)分vs.(69.77±6.12)分、躯体:(69.44±6.45)分vs.(78.11±4.55)分、心理:(67.22±7.16)分vs.(78.33±6.89)分、社会功能:(61.23±8.78)分vs.(71.23±6.16)分,P<0.05]。三点缝合组术后畸形愈合、伤口感染、关节僵硬、神经损伤总发生率低于两点缝合组(6.0%vs.19.6%,P<0.05)。结论关节镜下运用三点手术缝合ACL方法治疗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效果优于传统ACL两点缝合,术后膝关节功能评价及患者生活质量明显优于传统ACL两点缝合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三点手术缝合 传统ACL修补 关节镜 术后功能评价
下载PDF
全镜下单纯前入路与后内侧辅助入路治疗Meyers-McKeeverⅡ型后交叉韧带胫骨侧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对比研究
3
作者 李鹏 郝建学 +3 位作者 李正 刘根玮 杨斐 李辉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24年第2期48-52,共5页
目的 通过两种手术入路数据对比,探究全关节镜下单纯前入路和后内侧辅助入路弹性固定在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侧止点撕脱骨折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治疗的56例Meyers-MckeeverⅡ型... 目的 通过两种手术入路数据对比,探究全关节镜下单纯前入路和后内侧辅助入路弹性固定在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侧止点撕脱骨折上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通过回顾性分析2019年6月至2022年3月河北省保定市第一医院治疗的56例Meyers-MckeeverⅡ型后交叉胫骨侧止点撕脱骨折病例,分别采取全关节镜下单纯前入路(28例,单纯前入路组)和后内侧辅助入路(28例,后内侧辅助入路组),通过带袢钢板弹性固定治疗。对两组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2周、1个月、3个月、6个月膝关节Lysholm评分、数字分级量表(NRS)疼痛评分及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指标进行统计,比较两种手术入路的优良性。结果 两组均随访6个月,单纯前入路组的手术时间,术后2周、1个月、3个月的Lysholm评分、NRS疼痛评分及ADL评分优于后内侧辅助入路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的骨折愈合时间和术后6个月的Lysholm评分、NRS疼痛评分、ADL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全关节镜下单纯前入路弹性固定治疗Meyers-McKeeverⅡ型后交叉韧带胫骨侧止点撕脱骨折,具有手术操作简单、手术时间短、术后痛苦小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镜下 前入路 弹性固定 后交叉韧带胫骨侧止点撕脱骨折
下载PDF
两种治疗方案对前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研究
4
作者 陈鹏旭 高志 胡勇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641-644,共4页
目的观察两种治疗方案对前十字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就诊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从接受关节镜下“8”字缝线治疗的患者中随机... 目的观察两种治疗方案对前十字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膝关节功能及稳定性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至2022年1月在四川省骨科医院就诊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临床资料,从接受关节镜下“8”字缝线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1例纳入对照组,从接受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治疗的患者中随机抽取71例纳入试验组,术后患者均已随访12个月。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情况和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记录其术后3个月时(T1)、术后6个月时(T2)和术后12个月时(T3)的膝关节功能[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稳定性(KT-2000值)和膝关节活动度。结果试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高于对照组,而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T1、T2和T3时,试验组患者的IKDC评分和膝关节活动度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患肢的KT-2000值低于对照组(P<0.05),且T3时试验组患者患肢和健肢的KT-2000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肢的KT-2000值高于健肢(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缝线桥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具有明显疗效,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提高膝关节稳定性和活动度,减少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8”字缝线 缝线桥固定 前十字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膝关节功能 稳定性
下载PDF
MRI分析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解剖学危险因素
5
作者 黄栋 戈进 +2 位作者 刘广銮 郭宗磊 王业华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4期3890-3896,共7页
背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多见于运动性损伤,目前关于该病的解剖学研究相对较少,而大量研究集中于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普遍认为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减小及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减... 背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关节内骨折,多见于运动性损伤,目前关于该病的解剖学研究相对较少,而大量研究集中于前交叉韧带的损伤,普遍认为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减小及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减小是前交叉韧带损伤的危险因素,对于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是否也与其相关尚不清楚。目的:探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与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胫骨平台深度、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及胫骨平台冠状斜坡角度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因膝前疼痛就诊于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骨科的患者101例,其中接受关节镜治疗的51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观察组,同期50例有膝前痛症状但查体及影像学检查确定无膝关节损伤的患者为对照组。通过术前MRI图像测定两组患者胫骨平台后倾角、内侧胫骨平台深度、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等解剖学参数,统计分析导致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解剖学危险因素。结果与结论:①两组患者的外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外侧/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比值以及股骨髁间窝缺口宽度指数、胫骨平台冠状斜坡角度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大于对照组(P<0.05),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小于对照组(P<0.05);②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内侧胫骨平台深度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③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显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及内侧胫骨平台深度对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有一定的预测价值;④提示内侧胫骨平台后倾角增大、较浅的内侧胫骨平台深度是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解剖学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MRI成像 危险因素 胫骨平台后倾角 因素分析
下载PDF
关节镜下TightRope环扎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评估
6
作者 陆军帅 高礼层 +1 位作者 窦帮 朱玮 《创伤外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18-123,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TightRope环扎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6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TightRope环扎内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2020年6月上海市松江区中心医院骨科收治的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26例,男性18例,女性8例;年龄13~37岁,平均18.9岁;运动伤16例,道路交通伤6例,摔伤4例;骨折分型(Meyers-McKeever-Zaricznyj):Ⅱ型8例,Ⅲ型14例,Ⅳ型4例。患者均行膝关节镜下骨折复位TightRope锁扣带袢钛板环扎固定术。手术前后采用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及膝关节Tegner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通过Lachman试验及pivot-shift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记录手术时间、膝关节活动度及术后并发症情况。结果患者均手术顺利,术后随访10~15个月,平均12.5个月。平均手术时长(37.5±6.9)min。末次随访Lysholm、IKDC及膝关节Tegner评分分别为(95.4±4.2)分、(93.5±4.5)分、(7.9±1.5)分,高于术前(45.4±6.4)分、(36.8±5.4)分及(4.8±2.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关节镜下TightRope环扎内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手术疗效明确,手术操作简单,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 关节镜 钛板 环扎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两种固定方式膝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短期临床疗效对比
7
作者 刘哲 徐永胜 +1 位作者 魏宝刚 张忠 《内蒙古医学杂志》 2023年第2期152-155,F0002,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合可吸收锚钉缝线桥固定与领带结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于乌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例行领带结固定治疗(领带结组),2...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复合可吸收锚钉缝线桥固定与领带结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2月至2021年2月于乌海市人民医院收治的37例胫骨髁间棘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14例行领带结固定治疗(领带结组),23例行复合可吸收锚钉缝线桥固定治疗(缝线桥组)。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膝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评分等。结果两组患者术前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7例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2~18个月,平均(14.95±2.08)个月。两组住院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3个月以上膝关节活动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桥组术后1、2个月关节活动度优于领带结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个月及以后缝线桥组关节活动度与领带结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缝线桥组术后1、2个月Lysholm评分优于领带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2、3个月Lysholm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复合可吸收锚钉缝线桥固定与领带结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均可达到满意疗效,复合可吸收锚钉缝线桥固定在术后早期关节活动优于领带结固定,有利于促进术后早期关节活动及功能恢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撕脱性骨折 胫骨 前交叉韧带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22
8
作者 郝亮 廖琦 +3 位作者 谢黎峰 过慧敏 陈路 孙廓 《中国内镜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719-722,共4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1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进行骨折复位,并应用可吸收螺钉进行骨折固定。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临床疗效。方法2010年1月~2011年12月,对1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于关节镜下进行骨折复位,并应用可吸收螺钉进行骨折固定。前抽屉试验及Lachman试验均呈阳性,Lysholm评分为(42.1±5.7)分,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43.2±5.3)分。结果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9.1个月。术后即刻X线片检查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复位良好,术后3个月X线片复查示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均愈合。末次随访时,患肢膝关节活动范围达0~120°;除2例Lachman试验阴性、前抽屉试验弱阳性外,其余10例两项检查均呈阴性;Lysholm评分为(89.7±3.1)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800,P=0.000);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93.5±6.4)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显著性(t=21.700,P=0.000)。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螺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能实现有效复位、牢固固定以及骨折临床愈合,具有简单易行、固定准确牢固及无需二次手术等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可吸收螺钉 关节镜技术
下载PDF
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不同内固定疗效分析 被引量:19
9
作者 高彦平 吴宇峰 +3 位作者 伍中庆 苏培基 姜雪梅 李义凯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89-92,共4页
[目的]明确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不同内固定对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关节镜下钢丝、丝线、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IKDC膝关节... [目的]明确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不同内固定对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对45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患者分别进行关节镜下钢丝、丝线、螺钉复位内固定,术后定期随访,按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和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对术后膝关节功能进行评估,判断患肢整体功能恢复情况。[结果]关节镜下复位内固定取得了较好的膝关节稳定性和运动功能,膝关节活动范围正常,关节功能良好;关节镜复位内固定术后6个月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为(92.2±2.4)分,术后1 a 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95.1±2.7)分;钢丝组、丝线组、螺钉组等内固定之间的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关节镜下钢丝、丝线、螺钉复位内固定是前交叉韧带胫骨棘止点撕脱骨折的重要治疗手段,术后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胫骨棘骨折 撕脱骨折 关节镜
下载PDF
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15
10
作者 金耀峰 陈刚 +2 位作者 戴加平 盛建明 周晓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4年第2期166-168,共3页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3年5月,对18例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缝线套扎固定骨折块.结果 术后X线示所有骨折复位满意.18例随访3~1... 目的 探讨膝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疗效.方法 2010年7月~2013年5月,对18例儿童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缝线套扎固定骨折块.结果 术后X线示所有骨折复位满意.18例随访3~15个月,平均8个月.术后3个月X线片示骨折均愈合,17例前抽屉试验、Lachman试验查体均为阴性,1例前抽屉试验阴性,Lachman试验弱阳性,所有患者膝关节活动度正常,未发现影响骨骺发育现象.结论 关节镜下可吸收缝线套扎治疗儿童前交叉韧带止点撕脱骨折,具有创伤小,恢复快,成本低廉,无须再次手术等优点,是一种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胫骨止点 撕脱骨折 儿童
下载PDF
关节镜下缝线套扎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26例分析 被引量:13
11
作者 刘柱同 孙小平 王延斌 《重庆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4期2844-2846,共3页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下缝线套扎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下缝线套扎治疗且随访时间满1年的26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体格检查的差异,通过X线检查观察...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下缝线套扎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经关节镜下缝线套扎治疗且随访时间满1年的26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患者,比较患者术前、术后膝关节体格检查的差异,通过X线检查观察患者骨折愈合情况,并比较患者术前、术后Lysholm评分以及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结果随访末期所有患者的膝关节主动屈伸均可达到0°~130°。术后6个月骨折线块全部消失,所有骨折均骨性愈合。术后6个月,Lysholm评分为86~98分,平均(92.7±4.3)分,与患者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6.7,P<0.05);术后6个月,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83~96分,平均(90.7±4.2)分,与患者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2.5,P<0.05)。结论关节镜下缝线套扎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方法简便,创伤小,效果肯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胫骨 撕脱骨折 缝线
下载PDF
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和钢丝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对比疗效分析 被引量:17
12
作者 牛金龙 黄远章 +4 位作者 王晋豫 王勇卓 谭亚运 马技 张民 《实用骨科杂志》 2016年第7期598-602,共5页
目的空心螺钉和钢丝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即使一些生物力学研究比较了两者固定技术的稳定性,但是临床对照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和钢丝固定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 目的空心螺钉和钢丝是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常用的固定方法。即使一些生物力学研究比较了两者固定技术的稳定性,但是临床对照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的目的是比较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和钢丝固定在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手术疗效。方法对我院2010年10月至2015年4月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根据内植物不同,分为空心螺钉组(11例)和钢丝组(21例)。随访内容包括膝关节功能及韧带的稳定性评价。采用Lysholm、IKDC及Tegner评分系统评价膝关节功能,通过Lachman试验及Pivotshift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结果本组32例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6~12个月,未发生切口及关节内感染等并发症。本研究中交通伤占75%,平均手术时间螺钉组为57 min、钢丝组为67 min(P〈0.05)。术后6个月时,Lysholm、IKDC、Tegner评分:螺钉组分别为(94.59±1.28)分、(93.95±1.50)分、(8.2±0.39)分;钢丝组分别为(93.98±1.16)分、(93.27±1.38)分、(8.2±0.33)分,(P值分别为0.182、0.203、0.878)。Lachman试验:螺钉组1例阳性,10例阴性,阳性率为9.1%;钢丝组1例阳性,20例阴性,阳性率为4.8%(P=1.000),Pivot-shift试验:螺钉组1例阳性,10例阴性,阳性率为9.1%;钢丝组1例阳性,20例阴性,阳性率为5.3%(P=1.000)。结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和钢丝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疗效满意,钢丝固定手术时间较长,但在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方面,两者并没有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胫骨髁间嵴 关节镜 撕脱骨折
下载PDF
关节镜下PDS线张力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6
13
作者 王法正 梁志林 +3 位作者 张军 阿布力克木 陈为坚 张克远 《新疆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7期894-896,共3页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聚对二氧杂环已酮(PDS)线高张力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3年1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患者42例,在关节镜下应用PDS线将撕脱的... 目的 探讨关节镜下应用聚对二氧杂环已酮(PDS)线高张力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选择2008年10月-2013年1月在喀什地区第一人民医院骨科住院的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患者42例,在关节镜下应用PDS线将撕脱的前交叉韧带止点“十”字交叉固定于髁间嵴附着点处,同时于胫骨中上段应用空心钉为PDS线提供张力,加强固定撕脱的骨折块。采用Lysholms—Tegner膝关节功能评分分析临床疗效。结果 42例随访时间3~12个月,平均6.5个月,Lysholms-Tegner评分为(96.78±1.33)分。Lachman试验均阴性,骨折愈合良好,无感染病例。结论 关节镜下应用PDS线结合胫骨中上段空心钉高张力固定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性骨折是一种创伤小、操作简单的手术,可牢固固定骨折块,愈合率高,术后膝关节功能恢复快,值得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PDS线 前交叉韧带胫骨嵴撕脱骨折 内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固定方案的研究 被引量:6
14
作者 犹怀勇 邵明 邱伟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302-1306,共5页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固定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接收治疗的85例ACL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开放手术组、螺钉固定组和缝线固定组。开放手术组30... 目的探究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的固定方案。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5年1月该院接收治疗的85例ACL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将患者分为开放手术组、螺钉固定组和缝线固定组。开放手术组30例患者采用开放手术治疗,螺钉固定组28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螺钉固定治疗,缝线固定组27例患者采用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对比3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患侧与健侧位移差值、膝关节运动(Tegner)评分、膝关节活动度(ROM)、Lysholm膝关节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膝关节功能评分。结果螺钉固定组和缝线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均短于开放手术组,患侧与健侧位移差值均小于开放手术组,缝线固定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长于螺钉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固定组和缝线固定组患者的患侧与健侧位移差值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螺钉固定组和缝线固定组患者的Tegner评分、ROM、Lysholm评分、IKDC评分均优于开放手术组,且缝线固定组患者的Tegner评分、ROM、Lysholm评分、IKDC评分优于螺钉固定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关节镜下螺钉固定和缝线固定治疗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术后的膝关节功能和稳定性均优于开放手术治疗,且关节镜下缝线固定治疗后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活动度、运动等均优于螺钉固定,可以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撕脱骨折 开放手术治疗 关节镜下 螺钉固定 缝线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下空心双螺纹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被引量:9
15
作者 黄育强 覃万安 +3 位作者 唐葆青 林舟丹 李贵谦 王充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8年第5期38-40,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空心双螺纹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2011年4月至2016年10月,关节镜下对26例新鲜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断端清理和器械复位,用单枚直径3.0毫米空心双螺纹加压钉固定... 目的探讨关节镜辅助下空心双螺纹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应用价值及手术技巧。方法2011年4月至2016年10月,关节镜下对26例新鲜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行断端清理和器械复位,用单枚直径3.0毫米空心双螺纹加压钉固定,强调术后早期关节功能锻炼。本组男性22例,女性4例,年龄13~42岁,平均年龄25.6岁。术前26例患者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阳性,Lysholm评分48.85±2.46分,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52.41±2.26分。结果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15个月,X线片复查提示平均6个月骨折骨性愈合,骨折复位良好。末次随访,全部26例患者术后膝关节屈伸功能恢复好,患者膝关节屈伸活动度122.1°±10.8°,无伸直受限,术后26例患者Lachman试验及前抽屉试验均阴性,Lysholm评分为89.77±3.06分,IKDC2000主观膝关节评分为91.54±2.68分,与术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45.937,T2=52.479,P=0.000)。结论关节镜辅助下单枚空心双螺纹钉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操作简便,固定牢靠,功能恢复快,创伤小,具有临床推广应用的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空心双螺纹钉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 被引量:15
16
作者 赖兵 黄健 蒋煜青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16年第1期59-62,共4页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3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进行治疗,同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30... 目的探讨分析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月至2015年10月30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作为实验组,应用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进行治疗,同时选取2012年1月至2014年12月30例同样骨折类型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应用经髌旁的长弧形切口进行复位固定。观察并比较两组患者经过治疗后的疗效、手术前后膝关节功能评分变化情况、手术时间、手术后功能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根据膝关节Lysholm评分系统评估,实验组患者治疗后3、6、12、18个月Lysholm评分均较治疗前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功能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少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统计学上有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不可吸收缝线固定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不仅微创美观,而且固定牢靠,有利于早期功能锻炼,减轻了患者的经济负担和手术痛苦,具有广阔的临床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关节镜 不可吸收缝线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7
17
作者 孙法瑞 李松柏 +4 位作者 李俊 徐立军 王勤志 张凌 张远金 《临床骨科杂志》 2016年第4期433-433,共1页
2010年7月-2015年2月,我科采用关节镜下Orthocord线治疗32例前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患者,疗效良好,报道如下。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髁间嵴撕脱骨折 前交叉韧带 Orthocord线
下载PDF
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 被引量:3
18
作者 李云华 刘春磊 +2 位作者 王贵清 王湘江 邹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3年第4期34-36,共3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3月,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3例,在关节镜下复位骨折块,空心螺钉固定骨折块。通过1年以上随访行疗效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以Lysh...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 2010年2月~2011年3月,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13例,在关节镜下复位骨折块,空心螺钉固定骨折块。通过1年以上随访行疗效评定。患者膝关节功能以Lysholm评分系统评分。结果全部病例获完整随访,平均随访16m(12~25m)。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术前23~65分,平均(48.45±5.23)分;术后83~96分,平均(91.34±6.53)分。优11例,良1例,中1例,优良率92.3%。结论关节镜下空心螺钉固定ACL胫骨止点撕脱骨折创伤小、恢复快,是一种可行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叉韧带 止点撕脱骨折 关节镜 空心螺钉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洪波 周宏艳 +2 位作者 陈德生 张庆恩 郭岩 《实用骨科杂志》 2014年第11期989-990,1011,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本科收治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7-16岁,平均13.1岁。根据Meyers-Mckeever-Zaricnyi分型,Ⅱ型13例... 目的探讨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2008年1月至2012年6月,本科收治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31例,男19例,女12例;年龄7-16岁,平均13.1岁。根据Meyers-Mckeever-Zaricnyi分型,Ⅱ型13例,Ⅲ型18例(ⅢA型11例,ⅢB型7例),采用关节镜监视下骨折复位,薇乔可吸收线固定14例,钢丝固定17例。结果术后随访26例,随访时间12-36个月,平均25.7个月。术后膝关节Lyscholm评分,薇乔线组(90.4±3.6)分,钢丝组(90.7±2.9)分。薇乔线组与钢丝组术后功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X线片显示骨折块复位好,骨性愈合,膝关节功能恢复好。结论关节镜监视下复位内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髁间隆突骨折,创伤小,内固定可靠,并发症少,关节功能恢复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少年 胫骨髁间隆突撕脱骨折 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内固定
下载PDF
关节镜下治疗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 被引量:3
20
作者 刘雪峰 王鲲鹏 +4 位作者 廉永云 逯代锋 周勇 刘全 赵承斌 《临床骨科杂志》 2012年第1期48-50,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对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应用缝合线加钢缆进行复位和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56例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者(Ⅱ型13例,ⅢA型15例,ⅢB型13例,Ⅳ型15例),关节镜下应用Ethibond X519缝合线加钢缆对胫骨髁间嵴...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对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应用缝合线加钢缆进行复位和内固定的疗效。方法 56例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患者(Ⅱ型13例,ⅢA型15例,ⅢB型13例,Ⅳ型15例),关节镜下应用Ethibond X519缝合线加钢缆对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区进行缝合捆绑,通过胫骨髁前置双隧道牵引复位、固定。结果术后X线片显示胫骨嵴撕脱骨折完全复位。56例均获随访,时间18~21个月。末次随访时骨折完全愈合。Lachmen试验(-)56例;前抽屉试验(-)55例,1例弱阳性。IKDC评定:术前C级30例,D级26例;术后A级55例,B级1例。Lysholm评分:术前37~52(42.7±0.34)分;术后91~96(95.7±0.56)分,平均提高53.0分±0.43分,术前、术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关节镜下应用缝合线加钢缆内固定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胫骨髁间嵴撕脱骨折,可以对移位的撕脱骨折很好地复位,最大限度地加大单位面积上的压力,增加刚性稳定。并可早期功能锻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前交叉韧带 胫骨髁间嵴 撕脱骨折 骨折固定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