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MRI Observations of Patellar Tendon Length Change after ACL Reconstruction with Hamstring Autografts
1
作者 李皓桓 张小龙 +3 位作者 Gota Ooi Numazaki Hironori Miho Sekiguchi Shin-ichi Konno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7年第4期577-581,共5页
The post-operative patellar tendon length was studied to evaluate the possible tendon length change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 reconstruction with hamstring autografts. The Insall-Salvati index, modified ... The post-operative patellar tendon length was studied to evaluate the possible tendon length change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 reconstruction with hamstring autografts. The Insall-Salvati index, modified Insall-Salvati index, curved modified Insall-Salvati index and Caton-Deschamps index were observed by MRI during a follow-up period of 12 weeks on 20 ACL reconstructed knees. The results showed no patellar baja or alta pre-existed on those ACL injured patients. After a follow-up period of 12 weeks, no patellar tendon length change was observed. It is suggested that the change of patella was not the primary reason that may contribute to the premature patellofemoral joint osteoarthritis after ACL reconstru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atellar tendon hamstring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下载PDF
Knee function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with patellar or hamstring tendon: a meta-analysis 被引量:5
2
作者 SHI Dong-liang YAO Zhen-jun 《Chinese Medical Journal》 SCIE CAS CSCD 2011年第23期4056-4062,共7页
Background There is currently no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best graft type fo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atellar and hamstring tendon ... Background There is currently no consensus regarding the best graft type fo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Therefore,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s of patellar and hamstring tendon grafts on long-term knee function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Methods This meta-analysis was conducted according to the methodological guidelines outlined by the Cochrane Collaboration. An electronic search of the literature was performed and all trials published between January 1966 and August 2011 comparing knee function after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patellar tendon grafts with knee function after reconstruction with hamstring tendon grafts were pooled. Six studies were included in the final meta-analysis. Results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hamstring tendon grafts resulted in greater pain upon kneeling than reconstruction using patellar tendon grafts (P=0.001). However, both grafts resulted in similar levels of anterior tibial translation, and similar results regarding isokinetic extension/flexion tests, Lysholm scores, and the stair-hop test (P 〉0.05). Conclusion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using patellar or hamstring tendon grafts results in similar long-term knee function.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 reconstruction patellar tendon transplants biomechanics
原文传递
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髌腱-骨双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比较研究 被引量:22
3
作者 江东 敖英芳 +5 位作者 谢兴 龚熹 陈连旭 罗浩 王永健 余家阔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12期1091-1095,共5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移植物双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7月~2007年7月,61例ACL断裂患者接受关节镜下BPTB重建ACL手术,按...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同种异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移植物双束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中期临床效果。方法 2003年7月~2007年7月,61例ACL断裂患者接受关节镜下BPTB重建ACL手术,按术式和移植物分为3组:异体BPTB双束组(20例),异体BPTB单束组(21例),自体BPTB单束组(20例)。3组平均随访时间分别为(41.6±3.0)、(42.3±3.9)、(42.5±2.7)月。通过膝关节查体、IKDC2000主观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膝前痛、常规KT-2000、后推KT-2000及Biodex等速肌力测试系统评估手术效果。结果 3组间的IKDC2000、Lysholm、Tegner评分、大腿围度差值、肌力和常规KT-2000等指标差异无显著性(P>0.05)。异体双束组的Pivotshift阳性发生率(5%,1/20)是异体单束组的1/6(29%,6/21),自体单束组的1/4(20%,4/20)。异体双束组的后推KT-200030°位前移度(中位数15磅0.5 mm,20磅0.5 mm,30磅0.9 mm)明显低于其他两组(P<0.05)。异体双束组(15%,3/20)和异体单束组(10%,2/21)的膝前痛发生率明显低于自体单束组(75%,15/20)(χ2=24.201,P=0.000)。结论同种异体BPTB双束重建ACL能够更好地恢复膝关节整体前向及旋转稳定性,减少并发症,可以作为髁间窝较宽的患者ACL初次解剖重建的理想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双束重建 同种异体骨-髌腱-骨 自体骨-髌腱-骨
下载PDF
关节镜下不同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68例 被引量:7
4
作者 许永涛 李锋 +2 位作者 鲁厚庚 刘铁 陈安民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63-1166,共4页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不同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68例ACL损伤患者治疗方法。其中应用自体中1/3骨-髌韧带-骨移植物和界面螺钉固定26例(A组),男16例,女10例... 目的总结关节镜下不同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1999年5月~2005年5月收治的68例ACL损伤患者治疗方法。其中应用自体中1/3骨-髌韧带-骨移植物和界面螺钉固定26例(A组),男16例,女10例;年龄16~45岁,平均26.4岁;左膝14例,右膝12例;损伤至手术时间1周~15个月,平均3.1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65.3±4.8分,IKDC主观评分43.5±5.2分。应用4股半腱肌腱内扣式钮扣钢板悬吊固定38例(B组),男24例,女14例;年龄13~48岁,平均24.6岁;左膝27例,右膝11例;损伤至手术时间1周~16个月,平均4.3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68.4±5.6分,IKDC主观评分41.4±6.2分。异体中1/3髌韧带界面螺钉固定4例(C组),男3例,女1例;年龄55~65岁;左膝3例,右膝1例;损伤至手术时间2周~28个月,平均7.3个月;术前Lysholm评分60.3±6.7分,IKDC主观评分40.5±3.8分。结果患者获随访12~36个月,其中A组平均随访17.5个月,B组18.5个月,C组16.5个月。均未发现关节内感染、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神经损伤等并发症。A组23例术后膝关节恢复至损伤前运动水平,未发生髌骨骨折;Lysholm评分95.1±4.3分,优18例,良5例,一般3例,优良率88.5%;IKDC评分93.7±3.8分,膝关节功能正常19例(73.1%),一般5例(19.2%),较差2例(7.7%)。B组33例术后膝关节恢复至损伤前运动水平;Lysholm评分93.0±5.9分,优28例,良5例,一般5例,优良率86.8%。IKDC评分95.7±4.7分,膝关节功能正常30例(78.9%),一般5例(13.2%),较差3例(7.9%)。C组4例术后膝关节均基本恢复至损伤前运动水平;Lysholm评分92.4±4.3分,优3例,良1例;IKDC评分94.8±3.6分,膝关节功能正常3例,一般1例,均未见明显关节积液。3组患者手术前后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评分优于术前;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骨-髌腱-骨和股薄肌-半腱肌腱,是修复ACL的良好移植物。青少年骨骺未闭患者,半腱肌腱移植是较好的方式;老年患者为减少取移植物的并发症,深低温保存的同种异体髌韧带移植也是一个可以选择的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髌韧带 半腱肌腱 异体移植 修复重建
下载PDF
关节镜下单隧道单束与三隧道双束不同植入物重建前交叉韧带:膝关节稳定性及活动功能 被引量:12
5
作者 王新民 刘飞 +2 位作者 赵海霞 王巍 王健全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7期4387-4392,共6页
背景:课题组设计关节镜下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和前交叉韧带的功能,但是其临床效果尚未得到证实。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单隧道单束和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后膝关节功... 背景:课题组设计关节镜下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目的是恢复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和前交叉韧带的功能,但是其临床效果尚未得到证实。目的:评价关节镜下单隧道单束和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后膝关节功能恢复的情况。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5年6月60例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的临床资料,移植物均使用自体腘绳肌腱,其中30例采用单隧道单束重建,股骨端采用endobutton式纽扣悬吊固定,胫骨端采用Milagro界面螺钉挤压固定;30例采用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股骨端采用Femoral Intrafix固定系统进行单隧道双束固定,胫骨端采用Milagro界面螺钉双隧道挤压固定。记录2组患者围手术期的指标;重建前及末次随访时进行前抽屉试验,Lachman征检查,轴移试验,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以评估2组前交叉韧带功能恢复情况。结果与结论:(1)所有患者均获得随访,单隧道单束重建及三隧道双束重建组随访时间分别为(25±4),(28±3)个月;(2)2组患者重建后均无螺钉脱落、深静脉血栓形成、重建韧带再断裂及关节内感染现象;(3)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关节活动达到正常范围,前抽屉试验阳性率、Lachman征阳性率、轴移试验阳性率较重建前均明显降低(P<0.05);三隧道双束重建组末次随访时轴移试验阳性率显著低于单隧道单束重建组(P<0.05);(4)2组患者末次随访时Lysholm评分和IKDC评分均较重建前明显提高(P<0.05),且末次随访时2组间患者膝关节Lysholm评分、IKDC评分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5)结果提示,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单隧道单束和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近期临床疗效满意,均能显著改善患者膝关节的稳定性及活动功能,但三隧道Femoral-Intrafix固定双束重建前交叉韧带后能更好恢复膝关节的旋转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单隧道单束 三隧道双束 重建 腘绳肌肌腱 前交叉韧带 前抽屉试验 Lachman征
下载PDF
带骨瓣的髌腱中1/3重建前交叉韧带 被引量:10
6
作者 平安松 顾洁夫 +1 位作者 王欣 蔡林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0年第2期72-73,共2页
目的 评价带骨瓣的髌腱中 1/ 3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  1994年 4月~ 1996年 8月 ,共利用带骨瓣的自体髌腱中 1/ 3重建前交叉韧带 8例。结果  8例均获得 5个月~ 3年随访 ,平均 2 6个月。优 4例 ,良 3例 ,可 1例。术前 5例有明... 目的 评价带骨瓣的髌腱中 1/ 3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效果。方法  1994年 4月~ 1996年 8月 ,共利用带骨瓣的自体髌腱中 1/ 3重建前交叉韧带 8例。结果  8例均获得 5个月~ 3年随访 ,平均 2 6个月。优 4例 ,良 3例 ,可 1例。术前 5例有明显膝关节不稳定感 ,术后均消失 ;术前 8例均存在 L anchman试验或 /和前抽屉试验阳性 ,术后有 1例呈前抽屉试验阳性 ;所有患者均能基本满足日常生活要求 ,1例仍残存膝关节疼痛。 3例术后存在不同程度的膝关节僵直 ,经过 CPM康复训练后膝关节屈伸活动度可达 0°~ 90°以上。结论 带骨瓣的髌腱中 1/ 3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恢复膝关节功能的理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骨-髌腱-骨 复合体
下载PDF
自体骨-髌腱-骨和腘绳肌腱单束重建陈旧性断裂前交叉韧带后移植物愈合形态学和前向稳定性比较 被引量:3
7
作者 杨渝平 敖英芳 +2 位作者 龚熹 何振明 梅宇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889-894,共6页
目的:探讨陈旧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患者,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和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单束重建后移植物愈合的形态学表现以及前向稳定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目的:探讨陈旧性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断裂患者,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和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单束重建后移植物愈合的形态学表现以及前向稳定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2000年12月~2003年8月,我所77例受伤病史>12个月的ACL断裂患者,分别采用自体B-PT-B和HT作为移植物,接受了膝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因去除金属内固定进行二次手术,并接受关节镜探查(术后10~32个月,平均14.7个月)。根据移植物种类将其分为B-PT-B组(n=27)和HT组(n=50)两组,比较关节镜下移植物愈合形态学表现,采用膝关节韧带位移测量仪(KT-2000),分别在屈膝30°和90°时测量前向松弛度。结果:B-PT-B组和HT组移植物愈合形态学表现分别为:①韧带完整的分别占96.3%(26/27)和98.0%(49/50),部分断裂占3.7%(1/27)和2.0%(1/50)(χ2=0.000,P=1.000);②滑膜完整的分别占77.8%(21/27)和82.0%(41/50)(χ2=0.119,P=0.655);③滑膜内有明显血管形成的分别占63.0%(17/27)和76.0%(38/50)(χ2=1.460,P=0.227);④有分股表现的分别占22.2%(6/27,此6例均无完整滑膜覆盖)和32.0%(16/50)。屈膝30°时,两组前向松弛度分别为1.5±1.8 mm和2.2±1.3 mm(t=1.949,P=0.055),90°时分别为1.1±1.4mm和1.4±0.9 mm(t=1.467,P=0.147)。结论:采用自体B-PT-B和HT单束重建陈旧性ACL断裂,术后短期肉眼观察移植物愈合形态学表现无显著性差异,前向稳定性均满意,且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 重建 自体肌腱移植 韧带愈合形态学
下载PDF
自体骨髌腱骨和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方善鸿 王一腾 +3 位作者 白茗 白希壮 韩晓锐 张杭州 《中国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953-956,共4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来比较自体骨髌腱骨和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资料来源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检索1999年至2009年关于前交叉韧带断裂使用自体骨髌腱骨和腘绳肌腱治疗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运用RevMan4.2... 目的通过Meta分析来比较自体骨髌腱骨和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疗效。方法资料来源Medline,Cochrane图书馆和中国知网,检索1999年至2009年关于前交叉韧带断裂使用自体骨髌腱骨和腘绳肌腱治疗的文献,采用Meta分析的方法,运用RevMan4.2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对术后膝关节的体格检查和膝关节功能进行综合分析。结果 15篇文献入选本研究,轴移试验阳性的OR值为1.39[95%C(I0.82~2.36),P=0.23],Lachman试验阳性的OR值为1.30[95%C(I0.90~1.88),P=0.17],膝前疼痛的OR值为0.43[95%C(I0.30~0.61),P=0.000],伸膝受限(>5°)的OR值为0.44[95%CI(0.24~0.79),P=0.007]。结论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膝关节出现疼痛和伸膝受限的发病率低于骨髌腱骨,而膝关节稳定性方面二者没有显著的差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髌腱骨 腘绳肌腱 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META分析
下载PDF
关节镜下胫骨、股骨双隧道四股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3
9
作者 高锋 苏训同 +3 位作者 乔巨峰 汤奇 高飞 李铭章 《广西医学》 CAS 2015年第11期1570-1572,1594,共4页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胫骨、股骨双隧道四股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个膝)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0例,采用关节镜下胫骨、股骨双隧道四股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后1年测定患者的韧带紧张度... 目的观察关节镜下胫骨、股骨双隧道四股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30个膝)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断裂患者30例,采用关节镜下胫骨、股骨双隧道四股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术后1年测定患者的韧带紧张度,并且采用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IKDC)量表、美国膝关节协会(AKS)量表对患者膝关节功能恢复效果进行评定。结果 30例患者韧带紧张度达优者25例(83.3%),良4例(13.3%),差1例(3.3%),优良率为96.7%。术后复查MRI均未发现关节间隙变窄、螺钉或移植物松动病例。术后Lysholm评分、IKDC评分、AKS评分均高于术前(P<0.05)。结论关节镜下胫骨、股骨双隧道四股同种异体肌腱双束重建膝前交叉韧带的操作简便,患者术后膝关节稳定性好,最大限度恢复至解剖重建,治疗效果理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断裂 膝关节 双束重建 双隧道 同种异体肌腱 关节镜
下载PDF
不同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比较 被引量:5
10
作者 张其亮 滕学仁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523-527,522,共6页
目的:比较分别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PB)、四股腘绳肌腱、异体骨-髌腱-骨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获得完整随访的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59例,按照移植物不同分为3组:自体腘绳肌腱... 目的:比较分别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PB)、四股腘绳肌腱、异体骨-髌腱-骨关节镜下重建膝关节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10年1月期间获得完整随访的单纯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59例,按照移植物不同分为3组:自体腘绳肌腱组、自体骨-髌腱-骨组和异体骨-髌腱-骨组。回顾性分析三组患者术前、术后一般情况,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稳定性、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结果:三组手术前后各项指标有显著差异(P<0.05);术后膝关节活动度(ROM)、膝关节稳定性、Lysholm评分及IKDC评分三组之间未见明显差异(P>0.05);自体骨-髌腱-骨组髌前疼痛发生率为13.89%,显著高于自体腘绳肌腱组和异体骨-髌腱-骨组(P<0.05);异体骨-髌腱-骨组术后需行关节穿刺病例的比率显著高于自体腘绳肌腱组和自体骨-髌腱-骨组(P<0.05),异体骨-髌腱-骨组有1例发生严重感染。结论:三种方法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近期疗效相近,均可以作为前交叉韧带重建选择的移植物;若考虑患者髌前疼痛及感染等情况,自体腘绳肌腱移植物有优势。三种移植物重建前交叉韧带的远期效果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骨-髌腱-骨 腘绳肌腱 异体移植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骨-髌腱-骨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夏远军 章莹 +2 位作者 吴文 谢会斌 黄华扬 《临床骨科杂志》 2009年第6期621-623,共3页
目的探讨自体骨-髌腱-骨(BPTB)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移植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256例ACL断裂患者行自体BPTB重建,对获得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和IKDC评分法评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9... 目的探讨自体骨-髌腱-骨(BPTB)在前交叉韧带(ACL)损伤移植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256例ACL断裂患者行自体BPTB重建,对获得随访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研究,采用Lysholm膝关节功能评分法和IKDC评分法评定膝关节功能恢复情况。结果193例获得随访,时间632(17±3)个月,患者膝不稳症状均消失,关节功能恢复良好。Lysholm膝评分平均积分由术前的(66.3±6.1)分提高到术后的(88.3±5.9)分,IKDC评分由术前的79%降低为术后的4%,P〈0.01。16例术后合并膝前疼痛,51例长期感觉伸膝乏力,2例膝关节松弛。结论BPTB重建ACL临床疗效满意,但仍有膝前疼痛和伸膝乏力的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检查 骨-髌腱-骨 前交叉韧带/损伤 韧带重建
下载PDF
自体骨-髌腱(中1/3)-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髌腱形态变化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2
作者 王永健 敖英芳 《中国运动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349-351,391,共4页
目的 :研究自体骨 -髌腱 (中 1 /3 ) -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髌腱的长、宽、厚度变化。对象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体骨 -髌腱 (中 1 /3 ) -骨重建前交叉韧带 3 6例 ,术中缝合取材后的髌腱缺损 ,术后早期康复 ,术前和术后平均 1 6个月摄标... 目的 :研究自体骨 -髌腱 (中 1 /3 ) -骨重建前交叉韧带术后髌腱的长、宽、厚度变化。对象与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体骨 -髌腱 (中 1 /3 ) -骨重建前交叉韧带 3 6例 ,术中缝合取材后的髌腱缺损 ,术后早期康复 ,术前和术后平均 1 6个月摄标准 5 0度侧位X线片 ,对比髌腱长度的变化 ,同时行双侧髌腱超声检查 ,对比宽度和厚度的变化。结果 :侧位X线片测量显示 :术后髌腱长度较术前平均短缩 3 0 % (1 5mm ,P =0 0 0 7) ,超声测量显示 :术后髌腱厚度较对侧平均增加 62 9% (2 2mm ,P <0 0 0 1 ) ,宽度与对侧比较无明显差异 (P =0 1 0 1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髌腱 前交叉韧带重建 自体骨 髌腱形态 临床研究
下载PDF
股四头肌与骨-髌腱-骨自体移植对前交叉韧带重建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13
作者 李飞 顾晓东 卫小春 《中国骨伤》 CAS CSCD 2020年第7期677-683,共7页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股四头肌与骨-髌腱-骨自体移植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9年5月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发表的比较股四头肌、骨-髌腱-骨自体移植物的病例对照研... 目的:通过Meta分析比较股四头肌与骨-髌腱-骨自体移植对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疗效的影响。方法:计算机检索建库至2019年5月PubMed、EMbase、Cochrane图书馆、万方数据库和中国知网发表的比较股四头肌、骨-髌腱-骨自体移植物的病例对照研究文献,根据纳入与排除标准进行文献筛选、质量评价及数据提取,采用Review Manager 5.3统计学软件对患膝与健膝前向移位差值、Lachman试验、轴移试验、Lysholm评分、IKDC(International Knee Documentation Committee)客观等级、膝前疼痛和移植失败率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篇文献,915例患者,其中股四头肌自体移植495例,骨-髌腱-骨自体移植420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股四头肌自体移植与骨-髌腱-骨自体移植在胫骨向前移位差值>3 mm[OR=1.53,95%CI(0.68,3.44),P=0.31],3~5 mm[OR=0.64,95%CI(0.31,1.35),P=0.24],>5 mm[OR=1.18,95%CI(0.33,4.22),P=0.80],Lachman试验阴性率[OR=0.88,95%CI(0.38,2.02),P=0.76],轴移试验阴性率[OR=0.63,95%CI(0.24,1.68),P=0.36]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在Lyshlom评分[MD=-0.56,95%CI(-2.00,0.89),P=0.45],IKDC客观等级A或B级[OR=0.87,95%CI(0.47,1.60),P=0.66]及移植失败率[OR=0.76,95%CI(0.28,2.02),P=0.58]方面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在减少膝前疼痛方面,股四头肌自体移植优于骨-髌腱-骨自体移植[OR=0.16,95%CI(0.09,0.29),P<0.00001]。结论:股四头肌自体移植的临床和功能结果以及移植物存活率与骨-髌腱-骨自体移植相当,且股四头肌自体移植可以明显减少膝前疼痛。对于前交叉韧带重建患者,股四头肌自体移植可作为前交叉韧带重建合适的移植替代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头肌 骨-髌腱-骨移植物 前交叉韧带重建 META分析
下载PDF
自体骨—髌腱—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胫骨隧道的变化 被引量:3
14
作者 傅永慧 许正文 《山东医药》 CAS 2012年第10期8-10,共3页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测量下自体骨—髌腱—骨(BPTB)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胫骨隧道直径的变化。方法对52例(52膝)ACL损伤患者行自体BPTB ACL重建术。分别于术后1、10周、12个月用64层螺旋CT对患膝进行扫描,同时... 目的观察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技术(CT)测量下自体骨—髌腱—骨(BPTB)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胫骨隧道直径的变化。方法对52例(52膝)ACL损伤患者行自体BPTB ACL重建术。分别于术后1、10周、12个月用64层螺旋CT对患膝进行扫描,同时进行三维重建。测量胫骨骨隧道关节面下方1 cm、隧道外口上方1 cm及隧道中点的直径,计算骨隧道扩大百分比。结果 52例患者术后1周胫骨隧道扩大11.18%±3.39%,术后10周胫骨隧道扩大25.98%±4.36%,术后12个月为26.24%±4.44%。术后1、10周胫骨隧道扩大百分比相比,P<0.05,术后10周、12个月相比,P>0.05。结论 BPTB ACL重建术后胫骨隧道发生扩大,明显扩大发生在术后10周内,术后10周~12个月骨隧道直径比较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骨—髌腱—骨前交叉韧带重建术 胫骨 骨隧道经线 电子计算机X射线断层扫描
下载PDF
自体骨-髌腱-骨和腘绳肌腱单束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愈合形态学和前向稳定性对比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渝平 敖英芳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1年第3期245-248,共4页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和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单束重建后的移植物愈合形态和前向稳定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1996年7月~200... 目的探讨采用自体骨-髌腱-骨(bone-patellar tendon-bone,B-PT-B)和自体腘绳肌腱(hamstring tendon,HT)进行前交叉韧带(anterior cruciate ligament,ACL)单束重建后的移植物愈合形态和前向稳定性是否存在差异。方法 1996年7月~2005年5月,我所对134例急性ACL断裂施行膝关节镜下ACL单束重建,移植物分别为自体B-PT-B和HT,其中51例为去除金属内固定而二次入院手术(术后6~46个月,平均13.8月),根据移植物种类将51例分为2组:B-PT-B组(n=14)和HT组(n=37),比较关节镜下移植物愈合形态,采用膝关节韧带位移测量仪(KT-2000)分别在屈膝30°和90°时测量前向松弛度。结果 B-PT-B组和HT组重建韧带形态学表现如下:韧带完整分别占85.7%(12/14)和86.5%(32/37),断裂〈1/2分别占14.3%(2/14)和13.5%(5/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滑膜完整分别占57.1%(8/14)和64.9%(24/37),部分滑膜覆盖分别占28.6%(4/14)和27.0%(10/37),无滑膜覆盖分别占14.3%(2/14)和8.1%(3/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501,P=0.779);滑膜内有血管形成分别占57.1%(8/14)和64.9%(24/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259,P=0.611);有"独眼征"(cyclops)形成分别占14.3%(2/14)和10.8%(4/37),2组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2组前向松弛度在屈膝30°时分别为(2.2±0.5)、(1.8±1.4)mm(t=1.039,P=0.304),90°时分别为(1.2±0.6)、(1.1±0.7)mm(t=0.472,P=0.639)。结论急性期采用自体B-PT-B和HT单束重建ACL,在韧带愈合形态学表现和重建的前向稳定性方面均无显著性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次关节镜 前交叉韧带重建 自体骨-髌腱-骨 自体腘绳肌腱 韧带形态学
下载PDF
保留残端或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石展英 郑建伟 +1 位作者 胡居正 吴昊 《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 2014年第4期523-525,共3页
目的 进行关节镜下保留残端或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研究,探寻ACL重建术后移植肌腱与骨隧道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共89例有韧带残端存留的ACL损伤患者入选本研究组,将患者... 目的 进行关节镜下保留残端或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自体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ACL)的临床研究,探寻ACL重建术后移植肌腱与骨隧道愈合的有效方法.方法 随机选取2010年7月~2013年6月共89例有韧带残端存留的ACL损伤患者入选本研究组,将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46例,对照组43例.分别进行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手术,实验组予以保留前交叉韧带残端及剩余束支并骨膜包绕,对照组予以清理残端无骨膜包绕.术后随访12~29个月,对两组患者的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IKDC分级、KT-1000评分、Lysholm评分结果进行比较,并进行二次关节镜探查移植物滑膜覆盖情况.结果 实验组轴移试验、Lachman试验和IKDC分级的阴性率均高于对照组,实验组的KT-1000评分和Lysholm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或P<0.01).两组患者滑膜覆盖分型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实验组滑膜覆盖良好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保留交叉韧带残端重建ACL,有助于移植肌腱再血管化及爬行替代,有利于维持膝关节稳定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关节镜 膝关节 肌腱移植
下载PDF
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和同种异体肌腱在重建前交叉韧带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6
17
作者 喻刚 吴威甫 周燕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0年第3期309-312,共4页
目的:比较分析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与同种异体肌腱在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数表法将64例ACL损伤患者分为自体组(自体腘绳肌)与异体组(同种异体肌腱)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发热时间、术前、术后12个月ADT试验、L... 目的:比较分析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与同种异体肌腱在重建前交叉韧带(ACL)中的应用疗效。方法:随机数表法将64例ACL损伤患者分为自体组(自体腘绳肌)与异体组(同种异体肌腱)各32例,比较两组手术时间、发热时间、术前、术后12个月ADT试验、Lachman试验、IKDC评分、Lysholm评分及Tegner评分变化,同时术后3个月、12个月行患侧膝关节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自体组手术时间显著长于异体组、发热时间显著短于异体组(P<0.05);两组术后12个月ADT试验、Lachman试验、IKDC评分、Lysholm评分、Tegner评分及患侧膝关节被动角度再生试验结果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自体组术后3个月患侧膝关节60°、90°位再生试验结果与异体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关节镜下自体腘绳肌与同种异体肌腱治疗ACL疗效相当,前者虽然手术时间长,但发热时间短,术后膝关节本体感觉恢复比后者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损伤 自体腘绳肌 同种异体肌腱 重建前交叉韧带 关节镜 本体感觉
下载PDF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急性损伤 被引量:2
18
作者 慕宏杰 曲晓怡 孙秀江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08年第2期26-28,共3页
目的探索关节镜下微创诊断、修复与重建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方法。方法对356例ACL急性损伤的患者施行早期关节镜治疗,关节镜下采用自体中1/3髌韧带两端带骨块(B-PT-B)重建前交叉韧带,随访2年,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效果。结... 目的探索关节镜下微创诊断、修复与重建急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ACL)的方法。方法对356例ACL急性损伤的患者施行早期关节镜治疗,关节镜下采用自体中1/3髌韧带两端带骨块(B-PT-B)重建前交叉韧带,随访2年,采用Lysholm评分系统评价效果。结果平均随访2年,Lysholm评分由术前平均40±6分提高到术后平均80±9分。结论ACL急性损伤时,早期施以关节镜手术,创伤小,可同时处理合并伤,对于早期稳定膝关节有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 髌韧带 重建术 关节镜
下载PDF
自体腘绳肌腱和骨-髌腱-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比较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其亮 王峻 +1 位作者 戴世友 滕学仁 《实用骨科杂志》 2013年第2期116-119,共4页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骨-髌腱-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骨科、莱阳市中心医院骨科确诊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A... 目的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骨-髌腱-骨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1月青岛市市立医院(东院区)骨科、莱阳市中心医院骨科确诊的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13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B两组。A组采用自体腘骨-髌腱-骨移植,B组采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随访两组患者的手术情况、手术前后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及应用KNEELEX 3测试膝关节屈曲30°和90°时胫骨端前移的距离,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共111例患者获得超过2年完整随访。两组患者术前情况未见明显差异(P>0.05)。术后2年,两组患者的膝关节活动度、膝关节稳定性、Lysholm评分、国际膝关节评分委员会评分及应用KNEELEX3测试膝关节屈曲30°和90°时胫骨端前移的距离未见明显差异(P>0.05)。B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显著低于于A组(P<0.05)。结论应用自体腘绳肌腱移植重建前交叉韧带可以达到应用自体腘骨-髌腱-骨重建的临床疗效,但其髌前疼痛等并发症的发生率却显著低于自体腘骨-髌腱-骨,故此,从早期疗效来看,应用自体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比自体腘骨-髌腱-骨具有更大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自体骨-髌腱-骨 腘绳肌腱
下载PDF
可吸收界面螺钉及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疗效分析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永刚 赵晓明 +3 位作者 刘列 宋宁亚 肖文兴 杨军琪 《中国现代医药杂志》 2011年第9期34-36,共3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及腘绳肌腱对陈旧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稳定性、自觉症状、关节功能等,用L...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应用可吸收界面螺钉及腘绳肌腱对陈旧性膝关节前交叉韧带损伤的患者进行重建的临床疗效。方法对15例陈旧性前交叉韧带损伤患者行关节镜下重建手术,术后均随访1年,比较术前、术后膝关节稳定性、自觉症状、关节功能等,用Lysholm中的八项评分标准进行对比。结果 14例患者重建后膝关节的活动度及稳定性良好,1例差,优良率93.3%。结论关节镜下可吸收界面螺钉结合腘绳肌腱重建前交叉韧带是治疗陈旧性前交叉韧带的可靠术式,能够近期恢复膝关节的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交叉韧带重建 可吸收界面螺钉 关节镜 腘绳肌腱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