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0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erior subcutaneous transposition of the ulnar nerve improves neurological function in patients with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被引量:5
1
作者 Wei Huang Pei-xun Zhang +3 位作者 Zhang Peng Feng Xue Tian-bing Wang Bao-guo Jia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0期1690-1695,共6页
Although several surgical procedures exist for treating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the best surgical option remains controversial.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anterior subcutaneous transposition of the ulnar nerve in pa... Although several surgical procedures exist for treating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the best surgical option remains controversial. To evaluate the efficacy of anterior subcutaneous transposition of the ulnar nerve in patients with moderate to severe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and to analyze prognostic factors, we retrospectively reviewed 62 patients(65 elbows) diagnosed with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who underwent anterior subcutaneous transposition. Preoperatively, the initial severity of the disease was evaluated using the Mc Gowan scale as modified by Goldberg: 18 patients(28%) had grade IIA neuropathy, 20(31%) had grade IIB, and 27(42%) had grade III. Postoperatively, according to the Wilson & Krout criteria, treatment outcomes were excellent in 38 patients(58%), good in 16(25%), fair in 7(11%), and poor in 4(6%), with an excellent and good rate of 83%. A negative correlation was found between the preoperative Mc Gowan grade and the postoperative Wilson & Krout score. The patients having fair and poor treatment outcomes had more advanced age, lowe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and lower action potential amplitude compared with those having excellent and good treatment outcomes. These results suggest that anterior subcutaneous transposition of the ulnar nerve is effective and safe for the treatment of moderate to severe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and initial severity, advancing age, and electro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can affect treatment outcom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peripheral nerve injury ulnar nerve compression syndrome age motor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electrophysiology sensory nerve conduction velocity modified Mc Gowan scale Wilson Krout criteria anterior transposition ulnar nerve NSFC grant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Efficacy comparison between anterior subcutaneous and submuscular transposition of ulnar nerve in treating moderate-severe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2
作者 Huang Wei Chen Quanxin +4 位作者 Wu Meichao Qu Tian'ge Wang Feifei Ma Jie Cai Lingling 《World Journal of Integrated Traditional and Western Medicine》 2017年第2期14-17,共4页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optimal surgery in treating moderate-severe cubital tunnel(CuTS) syndrome by comparing the clinical efficiency of decompression and anterior subcutaneous transposition of ulnar nerve and decom... OBJECTIVE:To explore the optimal surgery in treating moderate-severe cubital tunnel(CuTS) syndrome by comparing the clinical efficiency of decompression and anterior subcutaneous transposition of ulnar nerve and decompression and anterior submuscular transposition of ulnar nerve,and to provide a theoretical basis for the appropriate surgical programs in treating moderate-severe Cu TS.METHODS:47 consecutive cases of moderate-severe Cu TS were surgically treated in our department from January 2014 to January 2017.All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by the doctor in our department.21 Cu TS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decompression and anterior subcutaneous transposition of ulnar nerve,and other 26 cases were treated with decompression and anterior submuscular transposition of ulnar nerve.All the patients were followed 1 month,3 months and 6 months after operation to evaluate the recovery degree of ulnar nerve function and the clinical efficiency of the two methods was compared.RESULTS:Clinical symptoms of two groups were significant alleviated.There was no significant statistical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in the clinical efficiency.CONCLUSION:Completely releasing of nerve truck is the most important step in treating mediate-severe Cu TS.Theclinical results of the two methods are similar,but the anterior subcutaneous transposition of ulnar nerve is more easy to operate and can be widely us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ubital ttmnel syndrome anterior subcutaneous transposition of ulnar nerve anterior submuscular transposition of ulnar nerve
下载PDF
Applied anatomical study of the vascularized ulnar nerve and its blood supply for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at the elbow region 被引量:3
3
作者 Mei-xiu-li Li Qiong He +5 位作者 Zhong-lin Hu Sheng-hua Chen Yun-cheng Lv Zheng-hai Liu Yong Wen Tian-hong Peng 《Neural Regeneration Research》 SCIE CAS CSCD 2015年第1期141-145,共5页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paresthesia in ulnar nerve sites and hand muscle atrophy. When muscle weakness occurs, or after failure of more conservative treatments, anterior transposition is used. ...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is often accompanied by paresthesia in ulnar nerve sites and hand muscle atrophy. When muscle weakness occurs, or after failure of more conservative treatments, anterior transposition is used. In the present study, the ulnar nerve and its blood vessels were examined in the elbows of 18 adult cadavers, and the external diameter of the nutrient vessels of the ulnar nerve at the point of origin, the distances between the origin of the vessels and the medial epicondyle of the humerus, and the length of the vessels accompanying the ulnar nerve in the superior ulnar collateral artery, the inferior ulnar collateral artery, and the posterior ulnar recurrent artery were measured. Anterior transposition of the vascularized ulnar nerve was per- formed to treat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The most appropriate distance that the vascularized ulnar nerve can be moved to the subcutaneous tissue under tension-free conditions was 1.8 ± 0.6 cm (1.1-2.5 cm), which can be used as a reference value during the treatment of cubital tunnel syndrome with anterior transposition of the vascularized ulnar nerv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nerve regeneration ulnar nerve blood supply compressive neuropathy cubital tunnelsyndrome superior ulnar collateral artery inferior ulnar collateral artery posterior ulnar recurrentartery anterior transposition neural regeneration
下载PDF
肘管综合征术后翻修疗效评估
4
作者 熊兵 韩国强 +2 位作者 李筹忠 谭赢 姚倍金 《中国神经精神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32-235,共4页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翻修的原因,总结肘管综合征翻修术中的细节并评估疗效,降低该病的翻修率。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4例肘管综合征翻修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初次手术后尺神经的张力、形态、卡压部位是否解除及术后疗效... 目的探讨肘管综合征翻修的原因,总结肘管综合征翻修术中的细节并评估疗效,降低该病的翻修率。方法对2019年4月至2022年8月我院收治的14例肘管综合征翻修患者资料进行分析,观察初次手术后尺神经的张力、形态、卡压部位是否解除及术后疗效,对比翻修术后症状改善情况,总结翻修原因并评估翻修术疗效。结果初次手术疗效不佳,术后3个月内无改善或症状持续加重者需行翻修术。翻修的主要原因是手术切口设计不规范(14/14),次要原因为未全程松解尺神经卡压点(12/14),少见原因为术区止血不确切(1/14)及对感觉神经保护不足(1/14)。根据顾氏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定标准,翻修术优良率为9/14。结论肘管综合征术后翻修的主要原因是手术细节的处理不当,术中规范化操作可降低翻修率,初次手术失败后翻修术仍是有效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原位松解术 治疗失败 尺神经卡压 翻修术 前置术
下载PDF
Osborne’s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结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1
5
作者 王蕊 田宇 +1 位作者 李文艳 王维 《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 2023年第24期2632-2636,共5页
目的探究Osborne’s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结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拟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Osborne’s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治疗的肘管综合征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 目的探究Osborne’s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结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在肘管综合征治疗中的应用。方法前瞻性选取2020年1月至2022年10月拟在秦皇岛市第一医院进行Osborne’s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治疗的肘管综合征患者120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每组各60例。对照组行常规手术治疗,研究组在对照组患者治疗的基础上结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比较两组术后分并指Lovett肌力分级、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分以及治疗前后肘上—肘下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及感觉神经传导速度(SCV)水平。结果术后6个月,两组患者的Lovett肌力分级、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分均有改善,Lovett肌力分级4、5级患者所占比例增大,且研究组术后6个月Lovett肌力4~5级占比、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分优良占比及肘管综合征功能评分为85.00%、90.00%、(12.56±2.15)分,均高于对照组[61.57%、70.00%、(11.02±4.15)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3个月,两组SCV、MCV均较术前升高,且研究组SCV分别为(47.55±6.65)、(53.66±5.46)m/s,MCV分别为(46.38±7.55)、(53.33±6.45)m/s,均高于对照组[(43.88±5.56)、(48.26±5.97)m/s以及(42.77±7.11)、(47.46±7.31)m/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对肘管综合征患者进行治疗时,采用Osborne’s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结合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术后尺神经肌电图SCV、MCV水平,且安全性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Osborne’s韧带悬吊尺神经前置术 经皮神经肌肉电刺激 分并指Lovett肌力分级
下载PDF
内窥镜辅助下尺神经松解前移治疗肘管综合征
6
作者 李成利 胡佩伦 +3 位作者 袁野 段古满 高靖涛 潘勇卫 《临床骨科杂志》 2023年第6期895-896,共2页
2016年10月~2018年7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采用内窥镜辅助下尺神经松解前移治疗15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9~73岁。左侧4例,右侧10例,双侧1例。病程1~4... 2016年10月~2018年7月,清华大学附属北京清华长庚医院骨科采用内窥镜辅助下尺神经松解前移治疗15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效果满意,报道如下。1材料与方法。1.1病例资料本组15例,男9例,女6例,年龄29~73岁。左侧4例,右侧10例,双侧1例。病程1~48个月。McGowan分级:Ⅱ级7例,Ⅲ级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内窥镜 尺神经松解 松解皮下前移
下载PDF
尺神经骨膜外前置术与单纯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分析
7
作者 贾琪 《智慧健康》 2023年第17期75-78,共4页
目的 分析尺神经骨膜外前置术与单纯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6,单纯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和观察组(n=26,尺神经骨膜外... 目的 分析尺神经骨膜外前置术与单纯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取2020年1月-2022年12月本院收治的52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26,单纯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和观察组(n=26,尺神经骨膜外前置术治疗),对比两组肌电图指标[尺神经传导速度(NCV)、患侧小指展肌复合肌肉动作电位波幅(CMAP)、运动电位潜伏期(MEPLP)]、手肌力、感觉功能指标以及多维行为评定量表(DASH)评分、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肌电图指标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NCV、CMAP高于对照组,MEPLP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前两组手肌力以及感觉功能评分无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握力、拇指和小指握力、拇指和环指捏力高于对照组,DASH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临床疗效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肘管综合征患者实施尺神经骨膜外前置术治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功能,加快患肢神经功能修复,临床效果优于单纯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手术治疗,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骨膜外前置术 单纯尺神经松解前置术 肘管综合征
下载PDF
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移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基础与临床应用研究 被引量:25
8
作者 周君琳 杜心如 +3 位作者 王庆一 刘清和 孟祥龙 王志为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84-486,共3页
目的:报道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解剖基础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观测尺神经在肘部的血供。35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带血管尺神经前移术治疗,检测术中尺神经的血氧饱和度(SpO2)及其手... 目的:报道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解剖基础和临床应用效果。方法:2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观测尺神经在肘部的血供。35例肘管综合征患者采用带血管尺神经前移术治疗,检测术中尺神经的血氧饱和度(SpO2)及其手术前后肘部运动神经传导速度(MCV)变化。术后随访2.5年。结果:肘部尺神经的营养血管主要来自尺侧上副动脉(SUCA)、尺侧下副动脉(IUCA)和尺侧返动脉(PURA)后支。3条动脉的起点距肱骨内上髁的距离分别为:(15.0±1.5)、(4.6±1.3)和(6.0±0.8)cm;与尺神经伴行长度分别为:(16.5±2.5)、(5.2±1.1)和(6.6±1.4)cm。有30%(6侧)IUCA缺如。35例患者均得到随访。术中SpO2检测显示,SUCA、IUCA和PURA均保持通畅组尺神经SpO2为(90±2.5)%。与之相比,阻断2支后尺神经SpO2明显降低(P<0.05)),均阻断后进一步降低(P<0.05)),保留2支则无显著变化(P>0.05))。电生理检测显示术后MCV较术前均显著提高(P<0.05))。临床结果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上肢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进行评价,优良率为94%。结论:带血管蒂尺神经前移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可行、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前置术 应用解剖 血供 临床应用
下载PDF
带伴行血管尺神经前置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19
9
作者 赵民 田德虎 +7 位作者 吴金英 邵新中 王利民 李延明 申海波 曹立峰 张国鑫 姜桂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196-1198,共3页
目的观察肘部尺神经的血液供应,设计带伴行血管尺神经前置的手术方法。方法取20侧防腐成人上肢标本,观测肘部尺神经血供来源和血管起始处外径、血管起始处至肱骨内上髁距离、血管起始处至尺神经垂直距离及尺神经伴行长度。另采用3侧防... 目的观察肘部尺神经的血液供应,设计带伴行血管尺神经前置的手术方法。方法取20侧防腐成人上肢标本,观测肘部尺神经血供来源和血管起始处外径、血管起始处至肱骨内上髁距离、血管起始处至尺神经垂直距离及尺神经伴行长度。另采用3侧防腐成人上肢标本模拟临床手术,设计带伴行血管尺神经前置术。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有3个来源,分别是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和尺侧返动脉后支。3条动脉从起始处至肱骨内上髁的距离分别是14.2±0.9、4.2±0.6和4.8±1.1cm;尺神经伴行长度分别是15.0±1.3、5.1±0.3和5.6±0.9cm;血管起始处外径分别是1.5±0.5、1.2±0.3和1.4±0.5mm;血管起始处至尺神经垂直距离分别是1.2±0.5、2.7±0.9和1.3±0.5cm。结论带伴行血管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是可行的,且最大程度保留了肘部尺神经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部 尺神经 动脉 松解前置 肘管综合征 应用解剖
下载PDF
肘管综合征尺神经皮下前置术疗效回顾性分析 被引量:18
10
作者 沈尊理 沈华 +9 位作者 侯明钟 贾万新 黄燮青 蔡嬿娴 王岚 黄一雄 章开衡 张兆锋 钱嬿 王永春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19期1453-1455,共3页
目的 :应用术前功能障碍分度和术后疗效分级法 ,评价肘管综合征应用尺神经皮下前置术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 1995~ 2 0 0 3年 ,应用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治疗 3 4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根据Goldberg分度法将肘管综合征分为轻度、中度... 目的 :应用术前功能障碍分度和术后疗效分级法 ,评价肘管综合征应用尺神经皮下前置术的疗效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从 1995~ 2 0 0 3年 ,应用尺神经皮下前置术治疗 3 4例肘管综合征患者。根据Goldberg分度法将肘管综合征分为轻度、中度和重度。疗效参照Lascar分级法 ,分为全部恢复 (优 )、部分恢复 (良 )、无变化 (可 )和恶化 (差 )。同时分析年龄、病程、病因、术中发现对手术预后的影响和感觉障碍、爪形指、第 1背侧骨间肌萎缩、手指内收外展受限等恢复进程 ,并检查肘部切口瘢痕触痛情况。结果 :肘管综合征轻、中度患者 15例 ,疗效优良率为10 0 %。重度 19例 ,疗效优良率为 74%。 3例肘部手术瘢痕有叩击痛。结论 :尺神经皮下前置法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简单可靠的方法。年龄越小、病程越短、症状以感觉障碍为主 ,则术后恢复时间越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 前置术 疗效
下载PDF
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 被引量:9
11
作者 赵民 邵新中 +7 位作者 田德虎 吴金英 李大村 李建峰 刘井达 赵亮 王利民 姜桂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1044-1046,共3页
目的总结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9月-2006年5月,采用保留尺侧下副动脉在尺神经上的吻合支,行带血供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25例肘管综合征。男19例,女6例;年龄20~72岁,平均60岁... 目的总结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手术方法及临床效果。方法2005年9月-2006年5月,采用保留尺侧下副动脉在尺神经上的吻合支,行带血供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治疗25例肘管综合征。男19例,女6例;年龄20~72岁,平均60岁。发病至手术时间2个月~3年,平均6.7个月。发病原因:骨性关节炎23例,肘管内囊肿及尺神经滑脱各1例。术前按Pasque肘管综合征评分系统评定:可19例,差6例。电生理检查:肘关节周围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m/s。结果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无手术并发症及复发患者。25例术后均获随访,随访时间1年~2年半,平均13.9个月。按Pasque肘管综合征评分系统评定:优15例,良9例,可1例,优良率96%;与术前评定结果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电生理检查;肘关节周围尺神经运动神经传导速度>42m/s。结论带尺侧下副动脉尺神经松解前置术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安全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神经卡压 尺侧下副动脉 尺神经前置术
下载PDF
尺神经肌下前置术后解剖学变化及动态分析 被引量:9
12
作者 戴志刚 刘亚 +1 位作者 刘儒森 赵海霞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4期254-256,共3页
目的 从解剖学的角度为治疗肘管综合征选择肌下前置术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分析 32例肘管综合征临床资料 ,男 2 2例 ,女 10例。年龄 17~ 73岁。观察尺侧上副血管的分支分布及其与尺神经的关系 ,尺神经病变的部位、范围、粗细等 ;... 目的 从解剖学的角度为治疗肘管综合征选择肌下前置术式提供理论依据。 方法 分析 32例肘管综合征临床资料 ,男 2 2例 ,女 10例。年龄 17~ 73岁。观察尺侧上副血管的分支分布及其与尺神经的关系 ,尺神经病变的部位、范围、粗细等 ;用扩张器测量新肘管容积。将 2 0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 ,分别制成尺神经皮下前置及肌下前置模型 ,动态观测设定范围内尺神经移位前后肘关节不同伸屈状态下的长度变化 ,进行对比分析。 结果 尺侧上副动脉可与尺神经一同前置 ,新肘管重建后可充分容纳尺神经。皮下前置伸肘位时 ,尺神经较移位前被拉长 7.5 5 %±0 .5 2 %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肌下前置伸肘位时 ,尺神经长度与术前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 P>0 .0 5 )。 结论 肘部尺神经肌下前置术较好地解决了尺神经肘部受压迫及屈肘受牵拉的问题 ,尺神经前置后其血供及组织床良好 ,新肘管宽松 ,对尺神经无卡压 ,术式符合生物力学及神经生理学要求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 肌下前置术 解剖学变化 动态分析 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卡压
下载PDF
尺神经及其血供在肘管综合征手术中应用解剖研穷 被引量:12
13
作者 扈清云 陈廷玉 +4 位作者 王培军 欧叶涛 张东东 韩曦 陈乃峰 《解剖学研究》 CAS 2005年第1期63-63,65,共2页
目的观察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为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50侧成人上肢标本观察测量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情况。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有3个来源:尺侧上副动脉(IUCA)、尺侧下副动脉(IUCA)和尺侧返动脉后支(PURA),分别... 目的观察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为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50侧成人上肢标本观察测量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情况。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有3个来源:尺侧上副动脉(IUCA)、尺侧下副动脉(IUCA)和尺侧返动脉后支(PURA),分别与尺神经伴行长度为(15.1±2.0)cm、(5.0±1.1)cm和(6.4±1.2)cm;尺神经在肘部发出1~2支关节支,2~3支肌支。结论行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时保护尺神经及其血供是完全可能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前移术 血供 肘管综合征 肘部 治疗 手术中 动脉 目的观 结论 情况
下载PDF
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的应用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7
14
作者 胡忠林 彭田红 +4 位作者 王莉 吕运成 陈胜华 王爱平 周小兵 《中国临床解剖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98-501,共4页
目的观察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为临床带血供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防腐固定的30侧成人上肢标本,观测肘管段尺神经及其血供情况;游离1侧肘部尺神经及其供血动脉,观察神经与供血动脉的位置... 目的观察肘部尺神经及其血供,为临床带血供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①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防腐固定的30侧成人上肢标本,观测肘管段尺神经及其血供情况;游离1侧肘部尺神经及其供血动脉,观察神经与供血动脉的位置关系。②动脉灌注明胶-氧化铅悬液的成人新鲜标本6侧,游离尺神经及其营养血管,行X线摄片,观察尺神经营养血管的吻合情况。③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防腐固定的30侧成人上肢标本上模拟临床尺神经前移术,测量带血供尺神经无张力前移距离。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来自尺侧上副动脉(SUCA)、尺侧下副动脉(IUCA)和尺侧返动脉背侧支(PURA),3条营养血管与尺神经平均伴行长度分别是15.7、5.0和5.9 cm;至肱骨内上髁距离分别是15.0、4.5和5.0 cm;带血供尺神经无张力性平均前移距离为1.8 cm。尺神经在肘部发出1~2支关节支,2~3支肌支。结论带血供尺神经前移术治疗肘管综合征切实可行,能很好的保护尺神经及其血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 尺神经血供 尺神经前移术
下载PDF
尺神经单纯原位松解术和皮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比较 被引量:3
15
作者 刘勇 郭含军 +1 位作者 李浩 王业华 《生物骨科材料与临床研究》 CAS 2015年第5期61-64,共4页
目的比较尺神经原位松解术和皮下前置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64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其中32例采用尺神经原位松解术(原位松解组),32例采用尺神经皮下... 目的比较尺神经原位松解术和皮下前置术两种手术方法治疗肘管综合征的疗效,为临床选择适当的治疗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 2009年3月~2012年10月收治64例肘管综合征患者,其中32例采用尺神经原位松解术(原位松解组),32例采用尺神经皮下前置(皮下前置组)。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手术侧、病程及临床分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测量手术前后两组患者手部第一背侧骨间肌肌力、小指展肌肌力以及小指末节指腹皮肤测量两点辨别觉,肘上5cm~肘下5cm尺神经传导速度和术后并发症,进行比较。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患者均获随访,随访时间24~32个月,平均27个月。末次随访时,二组患者手部第一背侧骨间肌肌力、小指展肌肌力及小指末节两点辨别觉,神经传导速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尺神经原位松解组并发症的发生率6.25%明显低于皮下松解前置组2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尺神经单纯松解及皮下前置两种方法治疗肘管综合征均可达到良好疗效,其中尺神经原位松解法并发症较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尺神经原位松解术 尺神经皮下前置术
下载PDF
尺神经肌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 被引量:6
16
作者 戴志刚 刘儒森 +1 位作者 刘亚 崔化琴 《临床骨科杂志》 2000年第2期85-86,共2页
目的 探讨尺神经松解加肌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 观测 2 0侧成人尸体上肢标本及 32例患者尺神经移置前后的解剖变化 ,临床应用 32例。结果 尺侧上副动脉可与尺神经一同前置 ;皮下前置伸肘位时尺神经易受牵拉 ,肌下前... 目的 探讨尺神经松解加肌下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有效性。方法 观测 2 0侧成人尸体上肢标本及 32例患者尺神经移置前后的解剖变化 ,临床应用 32例。结果 尺侧上副动脉可与尺神经一同前置 ;皮下前置伸肘位时尺神经易受牵拉 ,肌下前置伸、屈肘时均不受牵拉 ;新肘管可充分容纳尺神经。32例中获完整随访 2 6例 ,随访期 1~ 3年 ,16例 (6 1 5 % )恢复正常。结论 尺神经松解加肌下前置术为治疗肘管综合征较佳术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尽神经压迫综合征 尺神经肌下前置 治疗
下载PDF
带血供尺神经前置术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2
17
作者 胡忠林 王莉 +3 位作者 廖勇 安高 袁永端 彭田红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CAS 2011年第5期511-513,共3页
目的观察肘管段尺神经血供,为带血供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防腐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肘管段尺神经的血供来源和血管外径及血管长度的相关资料;模拟临床尺神经前置术,测量带... 目的观察肘管段尺神经血供,为带血供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征提供解剖学基础。方法在30侧动脉灌注红色乳胶并防腐固定的成人上肢标本上,解剖观察肘管段尺神经的血供来源和血管外径及血管长度的相关资料;模拟临床尺神经前置术,测量带血供尺神经所需游离长度及无张力前移距离。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来自尺侧上副动脉、尺侧下副动脉和尺侧返动脉背侧支,3条营养血管起始外径分别是1.6±0.4 mm、12±0.4mm和1.5±0.8 mm:与尺神经伴行长度分别是15.7±2.1cm、5.0±0.9cm和5.9±1.1 cm;至肱骨内上髁距离分别是15.0±1.3 cm、4.5±1.1cm和5.0±1.2cm。模拟临床尺神经前置术,带血供尺神经所需游离长度为12.6±1.9cm,无张力前移距离为1.8±0.6 cm。结论带血供尺神经前置术治疗肘管综合症切实可行,带血供尺神经所需游离长度平均为12.6 cm,无张力前移距离平均为1.8c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肘管 尺神经 尺神经前移术 肘管综合征
下载PDF
带血供尺神经深筋膜瓣下前置术解剖学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吕国栋 梁炳生 《国际骨科学杂志》 2008年第1期63-64,共2页
目的为带血供尺神经深筋膜瓣下前置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2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8侧新鲜尸体上肢标本上观测尺神经在肘部的血供。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来源有3个:尺侧上副动脉(SUCA)、尺侧下副动脉(IUCA)和尺侧返动脉后... 目的为带血供尺神经深筋膜瓣下前置术提供解剖学依据。方法在12侧福尔马林固定的成人尸体上肢标本、8侧新鲜尸体上肢标本上观测尺神经在肘部的血供。结果肘部尺神经血供来源有3个:尺侧上副动脉(SUCA)、尺侧下副动脉(IUCA)和尺侧返动脉后支(PURA),与尺神经伴行长度分别约为15.0cm、5.0cm和5.5cm。尺神经于肘部发出关节支和肌支分别为1~3支。结论行尺神经深筋膜瓣下前置术时至少应保留SUCA或IUCA,深筋膜瓣的制作应依据任意皮瓣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尺神经深筋膜瓣下前置术 肘管综合征 解剖学
下载PDF
儿童肱骨内上髁骨折术后迟发性尺神经炎的预防 被引量:6
19
作者 梁双 张英剑 《临床骨科杂志》 2005年第6期540-541,共2页
目的探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一期行尺神经前移术对肱骨内上髁骨折术后发生迟发性尺神经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57例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分为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一期行尺神经前移(32例)和单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25例)两组,对两组迟发... 目的探讨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一期行尺神经前移术对肱骨内上髁骨折术后发生迟发性尺神经炎的预防作用。方法将57例肱骨内上髁骨折患者分为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一期行尺神经前移(32例)和单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25例)两组,对两组迟发性尺神经炎的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一期行尺神经前移组的迟发性尺神经炎发生率为6.25%,而单纯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组为3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肱骨内上髁骨折切开复位内固定并一期行尺神经前移能较好地预防术后迟发性尺神经炎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肱骨骨折 迟发性尺神经炎 尺神经前移
下载PDF
肘管综合征的手术治疗 被引量:1
20
作者 张天宏 祝元鼎 孙天威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8期774-774,共1页
目的 :探讨尺神经松解前移手术治疗肘管综合征的临床效果。方法 :应用该术式治疗肘管综合征 2 6例 ,观察尺侧上副动脉供血情况。结果 :经随访 ,本组病例尺神经功能均有较大改善。结论 :尺神经松解前移术为治疗肘管综合征的较佳术式。
关键词 肘管综合征 手术治疗 尺神经松解 前移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