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1篇文章
< 1 2 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linical Efficacy of GBR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Temporary Bridgework-Guided Gingival Contouring in Treating Upper Anterior Tooth Loss with Labial Bone Defects
1
作者 Yu Ma Jirui Ma 《Journal of Clinical and Nursing Research》 2024年第6期171-176,共6页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technique combined with temporary bridgework-guided gingival contouring in treating upper anterior tooth loss with labial bone defects.M... Objective:To investigate the clinical effect of the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technique combined with temporary bridgework-guided gingival contouring in treating upper anterior tooth loss with labial bone defects.Methods:From July 2023 to April 2024,80 patients with upper anterior tooth loss and labial bone defects were admitted to the hospital and selected as evaluation samples.They were divided into an observation group(n=40)and a control group(n=40)using a numerical table lottery scheme.The control group received treatment with the GBR technique,while the observation group received treatment with the GBR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temporary bridges to guide gingival contouring.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in terms of clinical red aesthetic scores(PES),labial alveolar bone density,labial bone wall thickness,gingival papillae,gingival margin levels,and patient satisfaction.Results:The PES scores of 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 after surgery(P<0.05).The bone density of the labial alveolar bone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labial bone wall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control group.The levels of gingival papillae and gingival margins were lower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fter surgery(P<0.05).Additionally,patient satisfaction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as higher than in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GBR technique combined with temporary bridge-guided gingival contouring for treating upper anterior tooth loss with labial bone defects can improve the aesthetic effect of gingival soft tissue,increase alveolar bone density and the thickness of the labial bone wall,and enhance patient satisfaction.This approach is suitable for widespread application in healthcare institu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upper anterior teeth loss Labial bone defects Guided bone regeneration(GBR)technique Temporary bridgework-guided gingival contouring
下载PDF
上前牙阻生予以外科导萌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的效果分析
2
作者 江小川 吴松 《新疆医学》 2024年第3期306-309,共4页
目的分析外科导萌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对改善上前牙阻生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9年7月-2022年3月我科60例上前牙阻生患者分为对照组(单予外科导萌术)、观察组(联合口腔正畸),各3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 目的分析外科导萌术联合口腔正畸治疗对改善上前牙阻生患者临床疗效及治疗满意度的影响。方法随机将2019年7月-2022年3月我科60例上前牙阻生患者分为对照组(单予外科导萌术)、观察组(联合口腔正畸),各30例。对比两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6.67%、并发症发生率6.67%均优于对照组96.67%、26.67%,具统计学意义(χ^(2)=5.192,4.320;P<0.05)。观察组的破龈时间(6.08±1.49)月明显缩短,咀嚼功能(9.52±0.39)分明显提升,均显著优于对照组(10.49±1.34)月,(8.14±0.27)分(t=12.053,15.934;P<0.05)。观察组术后的SF-36评分(88.56±4.28)分高于对照组(t=11.576,P<0.05)。从治疗满意度分析,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方法(92.62±4.05)分、日常能力(95.38±4.15)分、美观度(94.23±4.11)分高于对照组(t=6.255,7.887,8.224;P<0.05)。结论口腔正畸配合外科导萌术治疗可显著提升上前牙阻生的临床有效性,缩短破龈时间,恢复咀嚼能力,不良反应率较低,对患者治疗满意度及生活质量具有提升作用,此方案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阻生 外科导萌术 口腔正畸治疗 临床效果 不良反应 治疗满意度
下载PDF
牙龈生物型对上前牙全冠修复及龈沟液炎症因子的影响
3
作者 盖云 刘志明 曾参 《上海口腔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668-672,共5页
目的:探讨厚龈型与薄龈型对口腔上前牙修复效果及牙龈龈沟液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行全瓷冠上前牙修复治疗的80例患者(130颗牙)进行研究,根据牙龈生物型分为厚龈型42例(67颗牙)和薄龈型38例(63颗牙),对比2组患者修... 目的:探讨厚龈型与薄龈型对口腔上前牙修复效果及牙龈龈沟液指标的影响。方法:对江南大学附属医院口腔科行全瓷冠上前牙修复治疗的80例患者(130颗牙)进行研究,根据牙龈生物型分为厚龈型42例(67颗牙)和薄龈型38例(63颗牙),对比2组患者修复前后的改良菌斑指数(improved plaque index,mPI)、改良出血指数(modified bleeding index,mBI)、探诊深度(probing depth,PD)、口腔修复体临床评价评分、龈沟液中肿瘤坏死因子-α(tumor necrosis factor-α,TNF-α)和白细胞介素-1β(interleukin-1β,IL-1β)的水平。采用SPSS 21.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治疗前,2组mPI、mBI和P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薄龈组mPI、mBI和PD显著低于厚龈组(P<0.05);治疗前,2组龈沟液中TNF-α、IL-1β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薄龈组龈沟液中TNF-α、IL-1β水平显著低于厚龈组(P<0.05);治疗后6个月,2组修复体完整度、边缘密合度、颜色匹配、牙周健康状况及继发龋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2个月后,厚龈组边缘密合度、牙周健康状况及继发龋评分显著高于薄龈组(P<0.05);治疗后6个月、12个月,厚龈组边缘着色评分显著低于薄龈组(P<0.05)。结论:薄龈型更有利于修复后的口腔清洁和口腔健康状况维持;厚龈型患者修复后牙龈指数明显升高,牙龈炎症风险增加,但是其美学效果较薄龈型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厚龈型 薄龈型 上前牙 全瓷冠 牙周指数
下载PDF
安氏Ⅱ类2分类错[牙合]畸形上前牙区牙及牙槽骨形态特征研究
4
作者 赵馨瑗(综述) 张晓蓉(审校)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97-201,共5页
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口内表现为前牙内倾,覆[牙合]较深,通常侧貌较佳,故在正畸治疗时,期望改变切牙轴向,打开咬合,恢复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但尽可能不破坏软组织侧貌。该类患者由于上切牙舌向倾斜,常常导致上前牙牙根紧贴唇侧骨皮质,造... 安氏Ⅱ类2分类患者口内表现为前牙内倾,覆[牙合]较深,通常侧貌较佳,故在正畸治疗时,期望改变切牙轴向,打开咬合,恢复前牙正常覆[牙合]覆盖,但尽可能不破坏软组织侧貌。该类患者由于上切牙舌向倾斜,常常导致上前牙牙根紧贴唇侧骨皮质,造成牙根及牙槽骨形态改变,而受遗传、环境等因素的影响,患者的牙体发育时也会有不同于其他错[牙合]畸形患者的特点,这些因素均会对牙的移动以及牙槽骨的改建造成影响。因此,在正畸治疗前后,均应了解并关注这类患者上前牙区牙及牙槽骨的形态及变化,控制牙体进行安全有效的移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成人 口腔正畸 安氏Ⅱ类2分类 形态学 上颌前牙
下载PDF
舌侧活动翼矫治器不同方式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1
5
作者 高媛 陈裕桦 +3 位作者 王连城 郭子煜 刘玲 付善民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92-197,共6页
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上前牙过程中,不同内收方式下,对上颌牙列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患者上颌骨和上牙列的CBCT数据,建立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3种内收方式: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分别施加0.4... 目的:探讨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内收上前牙过程中,不同内收方式下,对上颌牙列的生物力学效应。方法:选取1例患者上颌骨和上牙列的CBCT数据,建立舌侧活动翼矫治器内收上前牙的三维有限元模型。设置3种内收方式: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1);对上颌双侧中切牙及侧切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2);对上颌双侧中切牙、侧切牙及尖牙分别施加0.49 N力(模型3)。对比分析3种不同的内收方式下,上牙列的初始位移和牙周膜应力分布。结果:在模型1、2、3加力下,第一磨牙牙冠的近移量分别为-2.64E-04 mm、-7.24E-04 mm、-1.09E-03 mm。中切牙冠根位移差值分别为6.23E-03 mm、7.87E-03 mm、7.47E-03 mm。第二磨牙远中牙冠伸长位移分别为1.02E-04 mm、2.81E-04mm、4.22E-04 mm。结论:模型1的内收方式,最有利于后牙支抗的保护、转矩的控制和“拱形效应”的预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维有限元分析 舌侧活动翼矫治技术 内收上前牙 生物力学
下载PDF
3D打印数字化外科导板在上前牙种植中的应用效果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马静 《中国现代药物应用》 2023年第17期56-58,共3页
目的分析上前牙种植中3D打印数字化外科导板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进行上前牙种植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种植,研究组患者采用3D打印数字化外科导板种植。比较两组种植体三维位置精准... 目的分析上前牙种植中3D打印数字化外科导板的应用效果。方法84例进行上前牙种植的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种植,研究组患者采用3D打印数字化外科导板种植。比较两组种植体三维位置精准度、治疗效果、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种植体存活率及满意度。结果研究组顶端、根端垂直向误差分别为(0.62±0.28)、(0.49±0.23)mm,对照组分别为(1.59±0.67)、(1.65±0.72)mm;研究组顶端、根端水平向误差分别为(0.53±0.27)、(0.58±0.31)mm,对照组分别为(1.84±0.75)、(1.82±0.66)mm。研究组顶端、根端垂直向和水平向误差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探诊深度(1.58±0.62)mm、龈沟出血指数(0.81±0.35)分、改良菌斑指数(0.74±0.29)分均低于对照组的(2.39±0.78)mm、(1.34±0.52)分、(1.18±0.46)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两组均无明显红肿、排斥等反应,随访6个月,两组种植体存活率均达到了100.0%,且均未出现种植体松动、牙冠崩瓷等并发症。研究组满意度为95.24%(40/42),高于对照组的80.95%(34/4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3D打印数字化外科导板的应用能够显著提升上前牙种植的精准性,增强临床治疗效果,且患者满意度高,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种植 3D打印数字化外科导板 精准度 探诊深度 菌斑指数
下载PDF
上前牙唇侧骨壁部分缺损即刻种植的疗效及美学效果评估
7
作者 李成 黄昕 +1 位作者 周琴 戴小锋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9期155-159,共5页
目的:探讨上前牙唇侧骨壁部分缺损即刻种植的疗效及对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笔者医院口腔科行上前牙即刻种植修复的患者62例。根据唇侧骨壁完整性将患者分为完整组(唇侧骨壁完整)和缺损组(唇侧骨壁有冠方缺损... 目的:探讨上前牙唇侧骨壁部分缺损即刻种植的疗效及对美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6月-2020年6月在笔者医院口腔科行上前牙即刻种植修复的患者62例。根据唇侧骨壁完整性将患者分为完整组(唇侧骨壁完整)和缺损组(唇侧骨壁有冠方缺损但不超过1/2),各31例,对两组均实施即刻种植。术后12个月,评价两组的种植成功率、并发症情况,术后即刻、术后6个月,评价两组的唇侧骨壁厚度、红色美学指数(Pink esthetic score,PES)、白色美学指数(White esthetic score,WES)。结果:两组种植成功率及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冠方、中部、根尖的唇侧骨壁厚度均有所减小(P<0.05),但两组组间变化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6个月,两组PES、WES各项评分及总分均高于术后即刻(P<0.05),但两组PES、WE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唇侧骨壁完整患者即刻种植相比,唇侧骨壁部分缺损患者采取即刻种植同其疗效相当,且成功率高、并发症少,美观度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修复 即刻种植 唇侧骨壁部分缺损 临床疗效 红白美学
下载PDF
正畸牵引联合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的临床效果
8
作者 王宝兰 《中国社区医师》 2023年第27期35-37,共3页
目的:探讨正畸牵引联合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2年11月兰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上前牙复杂根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牙冠延长术治疗... 目的:探讨正畸牵引联合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2年11月兰山区人民医院收治的上前牙复杂根折患者52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6例。对照组采用牙冠延长术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正畸牵引术治疗。比较两组修复效果、牙周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修复总优良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治疗前,两组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牙齿活动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牙周袋深度、牙龈指数、牙龈沟出血指数、牙菌斑指数、牙齿活动度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牵引联合改良牙冠延长术治疗上前牙复杂根折的效果理想,可改善患者牙周健康,安全性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畸牵引 改良牙冠延长术 上前牙复杂根折
下载PDF
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移植在上前牙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
9
作者 刘燕 《中国民康医学》 2023年第10期93-95,共3页
目的:观察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移植在上前牙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80例上前牙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上前牙种植术,根据二期手术是否行组织瓣移植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 目的:观察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移植在上前牙种植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1年8月该院收治的80例上前牙缺失患者的临床资料,患者均顺利完成一期上前牙种植术,根据二期手术是否行组织瓣移植分为对照组38例和观察组42例。对照组采用愈合基台修复封闭技术,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移植。统计观察组结缔组织成活率,比较两组修复前后唇侧牙龈丰满度、红色美学指数,以及修复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结缔组织移植成活率为100.00%(42/42);修复3、6个月后,观察组唇侧牙龈丰满度评分均高于修复前和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对照组与修复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修复后,两组近中龈乳头、远中龈乳头及软组织形态、颜色、质地等红色美学指数评分均高于修复前,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修复满意度为97.62%(41/42),高于对照组的78.95%(30/3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移植用于上前牙种植术中,结缔组织移植成活率高,且可提高患者唇侧牙龈丰满度、红色美学指数和修复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腭侧旋转结缔组织瓣移植 上前牙缺失 牙种植术 红色美学指数 修复满意度
下载PDF
上海地区上前牙先天缺失患者牙颌面形态分析 被引量:8
10
作者 嵇国平 曹惠菊 +1 位作者 翁思恩 唐国华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1年第4期305-308,共4页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上前牙先天缺失儿童的牙颌面形态特征 ,探讨上前牙先天缺失对颌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 37例上前牙先天缺失儿童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 ,并与正常值比较。结果 上前牙先天缺失儿童头影测量无性别差异。与正常值... 目的 了解上海地区上前牙先天缺失儿童的牙颌面形态特征 ,探讨上前牙先天缺失对颌面部生长发育的影响。方法 对 37例上前牙先天缺失儿童进行X线头影测量分析 ,并与正常值比较。结果 上前牙先天缺失儿童头影测量无性别差异。与正常值比较 ,上前牙先天缺失儿童颌凸角、ANB、AoBo减小 ,上下牙槽座角增大 ,Y轴角、下颌平面角减小 ,牙合平面角减小 ,上中切牙倾角增大 ,下中切牙倾角减小 ,软组织面凸角减小 ,上唇倾角增大 ,鼻唇角减小。结论 上前牙先天缺失可引起上颌发育不足 ,对下颌大小无影响 ,但可引起下颌平面逆时针旋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 先天缺失 头影测量 上海
下载PDF
前牙区软组织自我修复效果的实验测量观察 被引量:5
11
作者 黄伟 张志宏 +4 位作者 刘红红 鲍军燕 张敏 韩倩 何华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3期413-415,共3页
在犬的上颌前牙区(右上颌侧切牙、左上颌中切牙)制造残根模型,将牙冠磨至龈缘下约平齐牙槽嵴顶水平,避免磨损牙龈软组织,术后第1、3、4、5周观察其牙龈生长情况,测量龈乳头至邻牙牙尖顶的距离、龈乳头至邻牙牙尖顶的水平面的垂直距离、... 在犬的上颌前牙区(右上颌侧切牙、左上颌中切牙)制造残根模型,将牙冠磨至龈缘下约平齐牙槽嵴顶水平,避免磨损牙龈软组织,术后第1、3、4、5周观察其牙龈生长情况,测量龈乳头至邻牙牙尖顶的距离、龈乳头至邻牙牙尖顶的水平面的垂直距离、龈缘中点至邻牙牙尖顶的距离、龈缘中点至邻牙牙尖顶的水平面的垂直距离。利用SPSS软件对测量的实验数据进行线图分析。结果显示术后第4周增生的软组织基本长满残根断面,术后第5周新生的软组织与正常牙龈在颜色、质地上基本一致,测量数据显示在观察周期内牙龈软组织增生的总体趋势是朝着增生方向发展。研究发现牙龈在无损伤的情况下具有一定的自我修复能力,4周时残根周围的牙龈软组织可基本完成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前牙 牙龈软组织 自我修复
下载PDF
上颌前牙段阻抗中心的三维有限元研究 被引量:7
12
作者 苏杰华 张端强 +1 位作者 许潾于 钟萍萍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5期534-540,共7页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上颌前牙模型,并研究其阻抗中心的垂直向定位。方法:在ANSYS8.1软件中建立6个上前牙及前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2mm×2mm的不锈钢唇弓紧密固定6个上前牙,对其双侧施加150g水平向后牵引力,施力的高度分别... 目的:采用三维有限元法建立上颌前牙模型,并研究其阻抗中心的垂直向定位。方法:在ANSYS8.1软件中建立6个上前牙及前颌骨的三维有限元模型,以2mm×2mm的不锈钢唇弓紧密固定6个上前牙,对其双侧施加150g水平向后牵引力,施力的高度分别为2~14mm,经求解得出模型内各节点的三维位移和应力分布趋势。结果:上前牙的位移和应力分布趋势随着水平向后牵引力的高度增加而变化。切牙的唇舌向位移由冠舌向倾斜逐渐变为舌向整体移动和舌向控根移动,尖牙则以冠舌向倾斜位移为主;前牙位移量随牵引力高度增加而增大,但位移趋势较为稳定;牙周膜应力分布与其位移趋势一致。牵引钩长度为10mm时,6个前牙的舌向位移和牙周膜的应力分布最为均匀。结论:标准大小的上颌6个前牙的阻抗中心垂直向上位于中切牙切缘龈方14mm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 阻抗中心 三维有限元 生物力学 正畸
下载PDF
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前牙内收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8
13
作者 谢琦 陈宇 史克佳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2年第6期102-105,共4页
目的:比较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辅助两步法滑动关闭间隙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前牙内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根据所用支抗类型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00,微种植体支抗)和治疗组(... 目的:比较微种植体支抗与传统支抗辅助两步法滑动关闭间隙对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上颌前牙内收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0例安氏Ⅱ类1分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将其随机分成两组,根据所用支抗类型的不同分为对照组(n=100,微种植体支抗)和治疗组(n=100,横腭杆支抗),并采用两步法滑动关闭间隙,在X线头影测量片中对上颌切牙切缘和第一磨牙的前后位移进行评估。结果:相比于横腭杆支抗(Transpalatal arch,TPA)组,微种植体支抗两步法滑动关闭间隙对上颌前牙的整体内收量和压低量分别增加了4.42 mm和1.53 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结论:对于中至重度安氏Ⅱ类错牙合畸形患者,微种植体支抗相比于传统支抗在内收上颌前牙的过程中其内收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种植体 横腭杆 支抗 安式Ⅱ类错牙合畸形 上颌前牙内收
下载PDF
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23
14
作者 何珍 熊建群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6年第2期179-181,共3页
目的对比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42例(患牙93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45颗)采用全瓷体修复,对照组21例(48颗)采用复合树脂体修复。修复后6、12个月复查,比较... 目的对比全瓷体与复合树脂体修复上颌前牙牙体缺损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上颌前牙牙体缺损患者42例(患牙93颗)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45颗)采用全瓷体修复,对照组21例(48颗)采用复合树脂体修复。修复后6、12个月复查,比较两组修复效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依据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评价标准(USPHS),修复后6、12个月,观察组边缘适合性、颜色匹配性、边缘染色、固位、牙龈健康指标评级为A级患牙所占比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随访12个月时,两组表面质地差异也较为明显,观察组明显更优(P<0.05)。结论以全瓷体对上颌前牙牙体缺损进行修复,效果优于复合树脂体,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 前牙 缺损 修复 全瓷 复合树脂
下载PDF
60例蒙古族青少年上颌前牙区牙厚度与骨骼面型的相关性分析 被引量:1
15
作者 张丽媛 金武龙 包雪梅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53-57,共5页
目的:应用高精度激光扫描技术获得牙列三维模型数据,测量分析呼和浩特地区蒙古族人群上颌前牙区牙厚度数据,观察牙厚度的变化特点,及其与骨骼型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5年12月~2019年7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蒙古族青少年正... 目的:应用高精度激光扫描技术获得牙列三维模型数据,测量分析呼和浩特地区蒙古族人群上颌前牙区牙厚度数据,观察牙厚度的变化特点,及其与骨骼型的相关性。方法:筛选2015年12月~2019年7月在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就诊的蒙古族青少年正畸患者60例,测量研究样本上前牙区牙冠厚度及变化规律,并研究牙冠厚度与头影测量指标的相关性。结果:上颌前牙在距切端3 mm处牙冠厚度变异最大,在距切端1 mm处厚度变异最小。其中侧切牙的厚度变异最大。在距切端3 mm处,上颌尖牙厚度变异较大,与中切牙、侧切牙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在距牙合端2 mm处,上颌侧切牙厚度变异较大,与中切牙、尖牙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不同性别间比较,蒙古族男性牙冠厚度普遍大于女性,在U1T3、U2T3、U3T2、U3T3男性牙冠厚度大于女性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U2T2、U2T3、U3T3与∠SNA呈中度正相关关系;U2T3与∠SNB呈中度正相关关系;U1T3、U2T3、U3T2、U3T3和∠ANB呈中度正相关关系;U2T2、U2T3与MR升支角(∠MR-Copd)呈中度负相关关系。结论:上颌前牙区牙厚度变异较大,与骨骼面型具有相关性,对蒙古族青少年进行正畸治疗时,不同的颌骨关系,应考虑不同前牙牙冠厚度对上前牙转矩、覆牙合覆盖及咬合关系建立的影响,并作出适当矫治量的调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颌前牙区 牙冠厚度 青少年 数字化三维模型 颌骨关系
下载PDF
上颌前牙两种氧化锆全冠的临床效果评价 被引量:6
16
作者 冯广智 庄润涛 +3 位作者 王芳 林颖洁 蔡婧 郑彤 《河北医药》 CAS 2019年第11期1650-1654,共5页
目的通过上颌前牙两种氧化锆全冠的临床效果比较,探讨UPCERA TT氧化锆材料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比较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口腔科修复的85颗上颌前牙全冠,其中41颗采用UPCERA TT氧化锆无饰瓷全冠,44颗为传统氧化锆内冠加饰面瓷全冠。使用... 目的通过上颌前牙两种氧化锆全冠的临床效果比较,探讨UPCERA TT氧化锆材料的临床应用前景。方法比较分析北京市海淀医院口腔科修复的85颗上颌前牙全冠,其中41颗采用UPCERA TT氧化锆无饰瓷全冠,44颗为传统氧化锆内冠加饰面瓷全冠。使用改良美国公共健康协会修订标准(USPHS)分别在修复即刻以及修复后12个月、24个月、36个月进行随访和修复体评价,并对牙周情况进行检查,综合比较两种氧化锆全冠的修复效果。结果根据改良USPHS评价标准,各复查时间对2组修复体A级评价百分比都>80%,A级+B级评价和为100%,牙周情况复查比较,2组各评价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上颌前牙的全冠修复中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无饰瓷的TT氧化锆全冠作为临床方案之一,但其长期效果仍需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全冠 无饰瓷 上颌前牙 牙周情况 临床观察
下载PDF
Straumann种植系统在上颌前牙缺失修复中的临床应用观察 被引量:6
17
作者 丁熙 朱形好 +3 位作者 林崇翔 林瓯峰 林芝 张淼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1年第2期106-109,共4页
目的:评估Straumann种植系统在上颌前牙缺失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间,采用Straumann螺旋种植体行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治疗患者35例,共植入种植体49颗。其中,22例患者接受了自体骨或人工骨粉植入。观察6~72个月... 目的:评估Straumann种植系统在上颌前牙缺失美学修复的临床效果。方法:2003年7月至2009年7月间,采用Straumann螺旋种植体行上颌前牙区种植修复治疗患者35例,共植入种植体49颗。其中,22例患者接受了自体骨或人工骨粉植入。观察6~72个月,观察方法为X线片、临床检查、软组织及美学效果和患者满意度。结果:1颗种植体在修复半年后出现松动,其余48颗均骨结合良好,种植体6年累计留存率97.9%。种植牙修复后咀嚼功能恢复良好,面容和语音功能有显著改观,种植体周围软组织健康。31例患者表示满意或比较满意,占88.6%。结论:Straumann种植系统修复上颌前牙缺失能获得比较满意的临床效果。但要注意软硬组织的美学处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体 Straumann种植系统 上颌前牙缺失
下载PDF
全瓷冠联合牙槽突磨削治疗上前牙前突伴骨性前突 被引量:2
18
作者 李瑛 雷涛 +2 位作者 谢良宪 郑加军 彭庭丽 《西南国防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1231-1233,共3页
目的观察全瓷冠联合牙槽突磨削治疗上前牙前突伴轻中度上颌骨骨性前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门诊收治的56例上前牙前突伴轻中度上颌骨骨性前突的病例,共412颗牙,对牙槽突进行定量磨削,切除部分牙龈,作全瓷冠内收上前牙。术后1、3... 目的观察全瓷冠联合牙槽突磨削治疗上前牙前突伴轻中度上颌骨骨性前突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科门诊收治的56例上前牙前突伴轻中度上颌骨骨性前突的病例,共412颗牙,对牙槽突进行定量磨削,切除部分牙龈,作全瓷冠内收上前牙。术后1、3、6个月和1年随访。结果全瓷冠的临床效果评价:边缘完整性、解剖外形、表面光滑度、颜色均为A。牙龈临床评价:第1个月都是A,3个月有2个B,6个月有5个B和1个C,1年有3个B。修复后1年患者满意度评价:"非常满意"43例,"基本满意"13例,无"不满意",满意度77%。专业医师评价优良率:纠正上前牙前突98.5%,减轻深覆颌深覆盖84.5%,与邻牙匹配度97.5%,整体轮廓96.6%。结论采用全瓷冠联合牙槽突磨削是治疗上前牙前突伴轻中度上颌骨骨性前突的有效方法,其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瓷冠 上前牙前突 修复
下载PDF
尼龙丝与钢丝树脂夹板两种固定外伤松动牙的效果比较 被引量:7
19
作者 池政兵 陶丹英 +1 位作者 王艳 冯希平 《口腔材料器械杂志》 2008年第1期15-16,23,共3页
目的对比研究尼龙丝、钢丝树脂夹板固定外伤松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使用尼龙丝树脂夹板固定法,对照组使用钢丝树脂夹板固定法,随机各固定外伤松动牙40颗。对比观察使用两组固定方法后,外伤牙的松动度在拆除夹板时、1个月以后、3... 目的对比研究尼龙丝、钢丝树脂夹板固定外伤松动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实验组使用尼龙丝树脂夹板固定法,对照组使用钢丝树脂夹板固定法,随机各固定外伤松动牙40颗。对比观察使用两组固定方法后,外伤牙的松动度在拆除夹板时、1个月以后、3个月以后的变化情况以及两组固定方法所需的平均操作时间。应用SPSS10.0软件对相关数据进行统计学检验。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的外伤松动牙,经固定治疗后松动度均明显下降,达到了固定的效果。比较使用两组固定方法在上述3个时间观察点上患牙松动度的下降值在统计学上均无显著性差别(P>0.05);比较两组固定方法的平均操作时间,实验组所需操作时间明显短,两组在统计学上差别显著(P<0.01)。结论同样能达到固定外伤松动牙的效果,使用尼龙丝树脂夹板固定省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 牙外伤 上前牙
下载PDF
自体颏部块状骨移植二期种植修复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6
20
作者 田柳 周巧珍 +1 位作者 郑瑞斌 麻健丰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14年第2期69-73,共5页
目的:探讨以颏部块状骨移植修复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二期行ITI种植术修复该区缺失牙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2年5月间完成的上前牙区颏部块状骨移植后种植修复病例21例,平均年龄27.7岁(18~42岁)。单牙缺失14例,多牙缺失... 目的:探讨以颏部块状骨移植修复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二期行ITI种植术修复该区缺失牙的临床效果。方法:2009年7月~2012年5月间完成的上前牙区颏部块状骨移植后种植修复病例21例,平均年龄27.7岁(18~42岁)。单牙缺失14例,多牙缺失7例,共28枚种植体。结果:移植骨块愈合期平均6.3个月(4.5~10.0个月),种植体骨结合期平均5.2个月(3.5~9.0个月)。1例术后创口开裂,经局部处理后为粘膜重新覆盖;3例术后出现下唇麻木、其中1例同时伴下前牙感觉异常,经治疗后3例下唇麻木症状消失,下前牙感觉异常症状改善。21例均完成最终修复,平均随访17.3个月(12~30个月)。植入的28枚种植体成功率达100%。结论:通过自体颏部块状骨移植改善上颌前牙区骨量不足,种植治疗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块状骨移植 口腔种植 颏部取骨 上颌前牙区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