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3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HYPOXIA AND ANTI-OXIDATION EFFECTS OF AMINOPHYLLINE ON HUMAN WITH ACUTE HIGH-ALTITUDE EXPOSURE 被引量:8
1
作者 Bo Yang Guang-yi Wang +3 位作者 Bin Chen Rong-bin Qin Si Lang Zha Xi Lian Chen 《Chinese Medical Sciences Journal》 CAS CSCD 2007年第1期62-65,共4页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hypoxia and anti-oxidation effects of aminophylline on human with acute high- altitude exposure. Methods Totally 100 young male army members newly recruited from Sichuan province (400... 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anti-hypoxia and anti-oxidation effects of aminophylline on human with acute high- altitude exposure. Methods Totally 100 young male army members newly recruited from Sichuan province (400 meters above sea level) were enrolled. 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50 in aminophylline group (A group) and 50 in control group (C group). A group and C group orally took aminophylline and placebo respectively for 10 days, 7 days before entering Lhasa (3 658 meters above sea level) by air and 3 days after it. Several parameters were measured at three time points: before drug taken, 7 days after drug taken, and 3 days after ascending high altitude. These parameters included serum levels of nitric oxide (NO), superoxide dismutase (SOD), catalase (CAT), hydrogen dioxide (H2O2), lactic acid (LA), as well as 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 (SO2), 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 (PaO2), and arterial carbon dioxide partial pressure (PaCO2). Statistical analysis was conducted to compare the difference between two groups with Stata 7.0 software system. Results There were no statistical differences between groups in hypoxia and oxidation indicators before and after drug taken in plain area. Three days after ascending high altitude, the serum levels of SOD, CAT, H2O2, LA, PaCO2 increased in both groups, yet to a much larger degree in C group than A group (P<0.01); and NO, SO2, PaO2 decreased more markedly in C group (P<0.05 for NO, P<0.0001 for SO2 and PaO2). Conclusion Aminophylline has significant anti-hypoxia and anti-oxidation effects at high altitud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缺氧 抗氧化作用 氨茶碱 治疗
下载PDF
A new anti-hypoxia functional agent ——Schizophyllum commune fermented broth and its biochemical mechanisms
2
作者 Hao Limin Lu Jike +5 位作者 Wu Tianyi Ba Jianming Guo Changjiang Qian Ping Yu Jianyong Xing Xinhui 《Engineering Sciences》 EI 2013年第2期82-87,共6页
In order to overcome hypoxia induced sickness,a stable source of anti-hypoxia functional agents, Schizophyllum commune fermented broth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nim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its... In order to overcome hypoxia induced sickness,a stable source of anti-hypoxia functional agents, Schizophyllum commune fermented broth has been developed in this study. Animal experiment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its anti-hypoxia activitie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involved. The acute hypoxic experiment showed that Schizophyllum commune fermented broth could significantly prolong the survival time of mice. The underlying mechanisms were associated with improved energy metabolism based on a study carried out in rats exposed to a low pressure chamber simulating the low pressure environment of 8 000 m altitude. It was concluded that the Schizophyllum commune fermented broth was an effective anti-hypoxia functional agent and could be greatly bene- ficial to those living and working at high altitudes,such as people who reside in the reconstruction regions of Yushu.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化机制 抗缺氧 发酵液 功能剂 裂褶菌 动物实验 高海拔地区 可能机制
下载PDF
PGE<sub>2</sub>Generation in Myocardium from Isolated Rat Atrium under Hypoxia and Reoxygenation Conditions. Effect of Anti-<i>β</i><sub>1</sub>IgG from Patients with Chronic Severe Periodontitis
3
作者 Sabrina Ganzinelli Silvia Reina +3 位作者 Mirian Matoso Germán González Celina Morales Enri Borda 《Pharmacology & Pharmacy》 2014年第2期204-215,共12页
Background: Hypoxia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encountered stresses in health and disease. Methods: W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an anti-β1 periodontal IgG (pIgG) and an authentic β1 adrenergic agonist, xamoterol, ... Background: Hypoxia is one of the most frequently encountered stresses in health and disease. Methods: We compared the effects of an anti-β1 periodontal IgG (pIgG) and an authentic β1 adrenergic agonist, xamoterol, on isolated myocardium from rat atria contractility. We used an ELISA assay to measure the generation of PGE2 in vitro after the addition of either the antibody or the adrenergic agonist. We analyzed the myocardium histopathologically in the presence of both the antibody and/or the adrenergic agonist drug during normoxia, hypoxia and reperfusion conditions. Results: PGE2 generation increased during the hypoxia and was unchanged during reoxygenation period compared with the production of this prostanoid in atria during normoxia condition. A β1 specific adrenoceptor antagonist atenolol and the β1 synthetic peptide abrogated the increment of the prostanoid in the presence of pIgG but only atenolol due to it in the presence of xamoterol. The increment of PGE2 was dependent on the activation of cox-1 and cox-2 isoforms. Moreover, cox-2 was more active and produced more increments in the production of PGE2 in the presence of the pIgG than cox-1 activation. Histopathologically, studies of myocardium specimens during these different periods of the experimental protocol: basal (B), hypoxia (H) and reoxygenation (R), were also performed and showed tissue necrosis and edematization at the myocardium level. Conclusion: The phenomenon studied here supports the notion that PGE2 may be responsible for tissue edematization. PGE2 maybe acts as a beneficial modulator in the myocardium and prevents a major injury of it. The inflammation damage to the heart organ and cardiomyocytes caused by the actions of the antibodies in the course of heart lesions provoked by cardiovascular autoimmune disease, explains some of these results obtained in the present experiments. Further studies will be needed to establish the real role of PGE2 during hypoxia injury of the heart in the course of autoimmune disease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MYOCARDIUM PGE2 hypoxia Histopathology Periodontitis antibodies anti-β1 Adrenoceptors XAMOTEROL
下载PDF
丁酸钠对低氧寒冷暴露大鼠的保护效应研究
4
作者 郭晓玉 谭小玲 +6 位作者 崔琪 谢宏晨 黄榆杰 孟祥琼 蒋雯俊 丁宇 荆海霞 《陆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8期901-911,共11页
目的探究丁酸钠对低氧寒冷暴露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8周、体质量240~26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常温生理盐水对照(normoxia normothermia saline control,NNC,n=10)组、常氧常温丁酸钠(normoxia normothermia sodium but... 目的探究丁酸钠对低氧寒冷暴露下大鼠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7~8周、体质量240~260 g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常氧常温生理盐水对照(normoxia normothermia saline control,NNC,n=10)组、常氧常温丁酸钠(normoxia normothermia sodium butyrate,NNB,n=10)组、低氧寒冷生理盐水对照(hypoxia cold saline control,HCC,n=19)组和低氧寒冷丁酸钠(hypoxia cold sodium butyrate,HCB,n=19)组。NNB、HCB组的灌胃剂量为200 mg/kg,NNC、HCC组的灌胃剂量为5 mL/kg。①连续灌胃7 d后,HCC、HCB组大鼠置于低压低氧舱内模拟海拔5000 m、温度8℃暴露7 d,取腹主动脉血进行血气、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检测,ELISA测定血清炎症因子和内分泌激素。NNC、NNB组大鼠在舱外同时喂养,7 d后进行指标检测,评价丁酸对机体的保护效应(n=10)。②监测HCC、HCB组大鼠核心体温,评价丁酸对低氧寒冷暴露大鼠的体热平衡(n=3)。③检测低氧寒冷暴露前后HCC、HCB大鼠的低氧(平原低氧箱,11%O_(2))运动耐力,评价耐缺氧能力(n=6)。结果与NNC组比较,HCC组大鼠动脉血氧饱和度(arterial oxygen saturation,SaO_(2))、动脉血氧分压(arterial oxygen partial pressure,PaO_(2))、IL-4、内分泌激素雌二醇(estradiol,E_(2))、皮质醇(cortisol,F)、核心体温以及低氧暴露下的运动时长显著降低(P<0.05);而红细胞数目(red blood cell,RBC)、血红蛋白浓度(haemoglobin,HGB)、红细胞压积(hematocrit,HCT)、血清心肌钙蛋白(cardiac troponin,CRDAC-T)、尿酸(uric acid,UA)、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总胆固醇(total cholesterol,TCH)和低密度脂蛋白(low-density lipoprotein,LDL)、IL-6以及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ranulocyte-macrophage colony-stimulating factor,GM-CSF)显著升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HCC组比较,HCB组大鼠动脉SaO_(2)、PaO_(2)、IL-4、E_(2)、F、促肾上皮质激素释放激素(corticotropin releasing hormone,CRH)、促肾上腺皮质激素(adrenocorticotropic hormone,ACTH)显著升高(P<0.05),低氧暴露下的运动时长显著增加(P<0.05);而RBC、HGB、HCT、CRDAC-T、UA、ALT、TCH、LDL、IL-6、GM-CSF、游离甲状腺素(free thyroxine,FT 4)以及核心体温显著下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丁酸钠对低氧寒冷暴露条件下的大鼠具有保护作用,有利于低氧寒冷的共习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丁酸钠 习服 低氧 寒冷 耐缺氧
下载PDF
芜菁固体饮料制备工艺优化
5
作者 开拓 施君君 +3 位作者 李春沁 彭丽颖 陈泠伶 杨安东 《西华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24年第2期107-114,共8页
针对芜菁产品辛辣味严重的问题,以γ-环糊精对芜菁提取物进行包埋,根据Box-Benhnkend的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原理,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确定其最佳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芜菁固体饮料配方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包埋工艺为在55℃下,添加γ-环... 针对芜菁产品辛辣味严重的问题,以γ-环糊精对芜菁提取物进行包埋,根据Box-Benhnkend的中心组合设计试验原理,以感官评分为响应值,确定其最佳工艺,并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芜菁固体饮料配方工艺。结果表明:最佳包埋工艺为在55℃下,添加γ-环糊精2 g,包埋4 h。固体饮料最佳配比为芜菁膏粉3.8 g、白砂糖4%、苹果酸0.04%,用200 mL水冲泡。γ-环糊精能够对芜菁提取液中辛辣气味有效包埋,以其为主要原料的芜菁固体饮料,酸甜可口,香味浓郁,可为高原抗缺氧产品研发及芜菁深加工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芜菁 Γ-环糊精 包埋 抗缺氧产品 固体饮料
下载PDF
6-羟基染料木素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合成和抗氧化与抗缺氧活性
6
作者 张朋朋 张洁 +3 位作者 田贻婷 石志群 马慧萍 景临林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6,共11页
目的:缺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通常由机体组织供氧不足或无法有效利用氧导致。羟基化及甲氧基化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缺氧活性。本研究旨在探索6-羟基染料木素(6-hydroxygenistein,6-OHG)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抗氧化与抗... 目的:缺氧是一种常见的病理现象,通常由机体组织供氧不足或无法有效利用氧导致。羟基化及甲氧基化黄酮类化合物具有显著的抗缺氧活性。本研究旨在探索6-羟基染料木素(6-hydroxygenistein,6-OHG)及其甲基化衍生物的合成方法和抗氧化与抗缺氧活性。方法:以鹰嘴豆芽素A为原料,经甲基化反应、溴化反应、甲氧基化反应及去甲基化反应得到6-OHG及其4个甲基化衍生物[4’,6,7-三甲氧基-5-羟基异黄酮(化合物3)、4’,5,6,7-四甲氧基异黄酮(化合物4)、4’,6-二甲氧基-5,7-二羟基异黄酮(化合物6)、4’-甲氧基-5,6,7-三羟基异黄酮(化合物7)]。采用氢-1核磁共振波谱法(1H-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spectroscopy,1H-NMR)和质谱法(mass spectrometry,MS)表征产物结构;高压液相色谱法检测化合物的纯度;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1,1-diphenyl-2-picrylhydrazyl,DPPH)自由基清除实验检测化合物的体外抗氧化活性。将PC12细胞分为正常组、缺氧模型组、芦丁组(1×10-9~1×10^(-5)mol/L),以及常氧和缺氧条件下的目标化合物组(1×10-9~1×10^(-5)mol/L),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8(cell counting kit-8,CCK-8)检测细胞活力,筛选得到抗缺氧活性优异的目标化合物及其最佳抗缺氧活性时的药物浓度。分别用抗缺氧活性优异的目标化合物、芦丁的最佳药物浓度处理PC12细胞后,在光镜下观察细胞形态,采用流式细胞术测定细胞凋亡率,蛋白质印迹法检测缺氧诱导因子-1α(hypoxia inducible factor-1α,HIF-1α)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的蛋白质表达水平。结果:6-OHG及其4个甲基化衍生物的结构无误,纯度均>97%。当浓度为4 mmol/L时,化合物7和6-OHG的DPPH自由基清除率分别为81.16%和86.94%,均高于阳性对照芦丁,而化合物3、4、6的清除率均低于20%。与正常组相比,缺氧模型组的细胞活力显著下降(P<0.01);与缺氧模型组相比,化合物3、4、6对缺氧条件下的细胞活力无显著影响;在所有实验浓度下,6-OHG组的细胞活力均显著高于缺氧模型组(均P<0.05);在给药浓度为1×10^(-7)或1×10^(-6)mol/L时,化合物7组的细胞活力显著高于缺氧模型组(均P<0.05)。6-OHG和化合物7的抗缺氧活性优异,最佳药物浓度分别为1×10^(-6)和1×10^(-7)mol/L。采用6-OHG(1×10^(-6)mol/L)和化合物7(1×10^(-7)mol/L)处理PC12细胞后,与缺氧模型组相比,细胞损伤明显减轻,细胞凋亡率显著下降(P<0.01),HIF-1α和VEGF蛋白质的表达水平显著下调(均P<0.01)。结论:优化后的合成路线可提高6-OHG的产率,通过甲基化和选择性去甲基化得到4个衍生物。6-OHG和其衍生物化合物7表现出优异的体外抗氧化和抗缺氧活性,该活性与其分子中存在的A环邻三酚羟基结构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6-羟基染料木素 甲基化衍生物 化学合成 抗氧化 抗缺氧
下载PDF
复方参及合剂对小鼠抗缺氧及疲劳的作用研究
7
作者 李萌 阿丽古丽·买买提依明 +4 位作者 李建瑛 李叶 李倩 王瑞 尹东锋 《中国药业》 CAS 2024年第8期44-48,共5页
目的探讨复方参及合剂对小鼠抗缺氧及疲劳的作用。方法采用常压密闭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实验检测小鼠抗缺氧能力,记录小鼠存活时间及小鼠脑、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负重... 目的探讨复方参及合剂对小鼠抗缺氧及疲劳的作用。方法采用常压密闭缺氧实验、亚硝酸钠中毒实验检测小鼠抗缺氧能力,记录小鼠存活时间及小鼠脑、心肌组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OD)、丙二醛(MDA)、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水平;采用负重游泳实验检测小鼠耐疲劳能力,记录小鼠力竭游泳时间,同时检测血清中三磷酸腺苷(ATP)、尿素氮(BUN)、肌糖原(MG)、肝糖原(Gly)、乳酸(LA)、乳酸脱氢酶(LDH)水平。3个实验均取KM小鼠50只,随机分为空白对照组(等体积生理盐水),阳性对照组(红景天胶囊0.3 g/kg),复方参及合剂低、中、高剂量组(简称低、中、高剂量组;1.0,2.0,3.0 g/kg),各组小鼠灌胃等体积生理盐水或相应药物(10 mL/kg),每日1次,连续14 d。结果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常压密闭缺氧条件下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脑组织中,高剂量组SOD,低、中、高剂量组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MDA水平均显著降低;心肌组织中,高剂量组SOD水平,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低、高剂量组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小鼠亚硝酸钠中毒条件下存活时间均显著延长(P<0.05);脑组织中,低、中剂量组SOD,中、高剂量组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心肌组织中,阳性对照组及中剂量组SOD,中剂量组GSH-Px水平均显著升高,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MD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与空白对照组比较,低、中、高剂量组小鼠负重游泳力竭时间均显著延长;血清中,高剂量组小鼠ATP,低、中、高剂量组LDH,中剂量组Gly水平均显著升高,阳性对照组及低、中、高剂量组BUN和LA水平均显著降低(P<0.05)。结论复方参及合剂可对小鼠发挥抗缺氧及疲劳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缺氧 耐疲劳 复方参及合剂 小鼠 常压密闭缺氧实验 亚硝酸钠中毒实验 负重游泳实验
下载PDF
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构建中药抗缺氧活性快速评价模型
8
作者 马智慧 刘慧茹 +5 位作者 丛媛青 韩欣颖 王松松 曾克武 韩利文 李正国 《山东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4年第2期210-216,共7页
目的: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构建适用于中药抗缺氧活性成分研究的快速评价模型。方法:实验选用AB品系斑马鱼,以红景天胶囊为阳性药,以亚硫酸钠为低氧剂,以斑马鱼缺氧后的神经运动行为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受精后发育至3 d、4 d、5 d的斑马鱼... 目的:利用模式动物斑马鱼构建适用于中药抗缺氧活性成分研究的快速评价模型。方法:实验选用AB品系斑马鱼,以红景天胶囊为阳性药,以亚硫酸钠为低氧剂,以斑马鱼缺氧后的神经运动行为作为评价指标,考察受精后发育至3 d、4 d、5 d的斑马鱼幼鱼给药预处理开始时间和24 h、48 h、72 h药物预保护时间,建立斑马鱼幼鱼缺氧模型;基于优化的预处理时间及预保护时间,分别检测各组斑马鱼缺氧后的平均心率、脑组织细胞凋亡数量,进一步验证缺氧模型。结果:实验选用发育至5 d的斑马鱼,给药预保护时间48 h,以斑马鱼缺氧后不同阶段的神经运动行为为评价指标,建立缺氧模型。进一步模型评价发现,红景天胶囊预保护组明显增强了缺氧斑马鱼的平均心率,同时降低了由缺氧导致的脑组织细胞凋亡数量(P<0.01)。结论:亚硫酸钠造模后通过斑马鱼不同阶段的神经运动行为可快速评价中药样品的抗缺氧活性模型,为中药药效成分的筛选发现提供关键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斑马鱼 亚硫酸钠 红景天胶囊 神经运动行为 抗缺氧活性成分 运动速度与距离 脑细胞凋亡
下载PDF
儿茶素对急性高原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赵安鹏 马江红 +3 位作者 王子晗 常熙雯 李文斌 王荣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097-1104,共8页
目的研究儿茶素对大鼠急性高原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按照6只/组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原低氧模型组、高原低氧+红景天胶囊组、高原低氧+儿茶素低剂量组、高原低氧+儿茶素中剂量组和高原低氧+儿茶素高剂量组。动物预防给药3 d后... 目的研究儿茶素对大鼠急性高原缺氧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将大鼠按照6只/组随机分为对照组、高原低氧模型组、高原低氧+红景天胶囊组、高原低氧+儿茶素低剂量组、高原低氧+儿茶素中剂量组和高原低氧+儿茶素高剂量组。动物预防给药3 d后急进至海拔4010 m高原,继续给药5 d后,取腹主动脉血进行血气检测;取心肌、脑、肺组织,HE染色观察病理变化;测定心肌、脑、肺组织MDA含量、GSH含量、NO含量、SOD活力及血清IL-6、TNF-α含量。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高原低氧模型组大鼠血氧饱和度明显降低,心肌、脑和肺组织均出现不同程度的损伤,组织MDA含量升高,GSH含量降低,NO含量增加,SOD活力下降,血清炎症因子TNF-α、IL-6水平升高。预防给予儿茶素后,缺氧大鼠的血氧饱和度明显提高(P<0.05),HE染色结果显示心肌、脑、肺组织损伤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主要组织中MDA含量降低、GSH含量升高、SOD活力升高、NO含量下降,IL-6、TNF-α含量有所降低。结论儿茶素具有抗高原缺氧活性,对急进高原大鼠主要脏器缺氧损伤具有保护作用,其作用与缓解急性低氧暴露所致氧化应激和炎症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儿茶素 高原 抗缺氧 氧化应激 炎症 低压缺氧
下载PDF
高原低氧诱导肠稳态失衡的分子机制及中药防治研究进展
10
作者 康倩 修明慧 +6 位作者 张雪燕 杨丹 王树威 和建政 龚红霞 曹旺杰 苏韫 《中国临床药理学与治疗学》 CAS CSCD 2023年第12期1391-1402,共12页
低氧是限制人群在高原生存的因素之一,能够引起呕吐腹泻、心慌气短、急性昏迷等症状。患有急性高原病的人约80%至少有一种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如厌食、恶心、腹泻、呕吐等。研究高原低氧所致肠损伤的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有利于... 低氧是限制人群在高原生存的因素之一,能够引起呕吐腹泻、心慌气短、急性昏迷等症状。患有急性高原病的人约80%至少有一种胃肠道不适的症状,如厌食、恶心、腹泻、呕吐等。研究高原低氧所致肠损伤的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药物防治,有利于高原胃肠道疾病的诊治。因此,本文通过总结相关文献,就高原低氧造成肠道损伤的相关研究进行系统阐述,对高原低氧造成肠道形态学、肠道细胞、肠道菌群等肠稳态的改变,引起肠道炎症、氧化损伤等机制及中药防治进行总结,以期为科研工作者和临床工作者提供借鉴及信息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低氧 肠稳态失衡 抗缺氧 炎症 氧化损伤
下载PDF
基于数据挖掘和网络药理学的藏药抗缺氧分子机制研究
11
作者 方龙伟 秀措吉 +2 位作者 央拉 多吉卓玛 巴桑卓玛 《高原科学研究》 CSCD 2023年第2期60-70,共11页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藏药抗缺氧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方法:通过收集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和《藏药部颁标准》中关于藏药抗缺氧的处方资料,使用SPSS Modeler软件进行用药组方和关联规则分析,筛选出高频... 目的:采用数据挖掘、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方法探讨藏药抗缺氧的作用机制和物质基础。方法:通过收集中国知网、PubMed数据库和《藏药部颁标准》中关于藏药抗缺氧的处方资料,使用SPSS Modeler软件进行用药组方和关联规则分析,筛选出高频核心药组。从TCMSP数据库获取核心药组的活性成分、靶点,从GeneCards平台数据库收集缺氧疾病靶点;运用String数据库、Cytoscape软件、R软件等对药物-疾病交集靶点进行PPI、GO、KEGG通路分析;利用AutoDock等软件对核心活性成分和核心靶蛋白进行分子对接。结果:共获得180个藏药处方,116个高频方剂,共计247味藏药,23味高频中药,进一步关联分析得到高频药组6个。应用网络药理学对核心药组“木香+丁香+肉豆蔻+余甘子+诃子”的抗缺氧作用机制进行探索,发现31个化合物可作为主要的抗缺氧活性成分,其关键抗缺氧活性靶点60个,富集了PI3KAkt、HIF-1、激素的反应、蛋白激酶活性、线粒体外膜等通路1527个。分子对接分析进一步验证了豆甾醇、山奈酚等不同类别分子与靶点结合能力较强。结论:传统处方与数据库及网络药理学等方法并重,发现藏药可能是通过药物分子调节体内氧化应激因子、呼吸通路、代谢通路等来调控体内氧气运输、利用体系,从而多组分、多靶点、多通路达到抗缺氧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缺氧 藏药 数据挖掘 网络药理学 分子机制
下载PDF
辅酶Q10对模拟急进高原环境大鼠的抗疲劳作用及机制
12
作者 李宝义 张猛 +13 位作者 柏杉杉 马骏 巩家媛 高锋华 安华英 宁畅文 谢瑶 路子佳 苏允琦 闫聪睿 刘鹏宇 魏汉琪 蒋兴伟 于群 《中国药理学与毒理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411-417,共7页
目的探索辅酶Q10(CoQ10)对模拟急进高原环境下大鼠的抗疲劳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压常氧(NN)组、低压低氧(HH)组和HH+CoQ10(30 mg·kg^(-1))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连续ig给药6d,给药4d后,将HH和HH+CoQ10组大鼠移至... 目的探索辅酶Q10(CoQ10)对模拟急进高原环境下大鼠的抗疲劳作用及机制。方法Wistar大鼠随机分为常压常氧(NN)组、低压低氧(HH)组和HH+CoQ10(30 mg·kg^(-1))组,每组12只。各组大鼠连续ig给药6d,给药4d后,将HH和HH+CoQ10组大鼠移至低压氧舱中,以5m·s^(-1)速度上升至模拟海拔6000m,停留并继续给药2 d。末次给药1 h后,每组取6只大鼠进行游泳力竭实验,另6只取动脉血后处死并取心、肺、肾和脑组织,用气血分析仪检测动脉血pH、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_(2))、动脉血氧分压(PaO_(2))和动脉血氧饱和度(SaO_(2)),及碱剩余(BE)、动脉血碳酸氢根(HCO_(3)^(-))、血清钙离子(Ca^(2+))和动脉血乳酸(Lac)含量;试剂盒测定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和总超氧化物歧化酶(T-SOD)活性;HE染色观察心、肺、肾和脑组织病理变化;TUNEL法检测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结果与NN组相比,HH组大鼠游泳力竭时间显著缩短(P<0.01);动脉血pH,PaO_(2),SaO_(2)和HCO3-显著降低(P<0.01),PaCO_(2),BE,Ca^(2+)和Lac含量显著升高(P<0.01);血清MDA含量显著增加(P<0.01),T-SOD活性显著下降(P<0.01);肺、脑和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且心肌损伤;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显著增加(P<0.01)。与HH组大鼠比较,HH+CoQ10组大鼠游泳力竭时间显著延长(P<0.05);上述动脉血气指标显著改善(P<0.05);血清MDA含量显著减少(P<0.05),T-SOD活力显著升高(P<0.05);肺水肿、脑水肿、肾小管上皮细胞水肿缓解;肾小管上皮细胞凋亡率显著降低(P<0.01)。结论CoQ10可能通过降低急进高原环境下氧化应激水平改善重要器官的病理损伤,进而提高大鼠抗疲劳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酶Q10 急性低压低氧 抗疲劳 抗氧化 肺水肿 脑水肿
下载PDF
狮子七研究进展
13
作者 李昕卓 刘媛媛 +6 位作者 王芳 赵海琛 刘学梅 李玉泽 宋小妹 张东东 王薇 《陕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4期12-18,共7页
狮子七为景天科(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la)狭叶红景天Rhodiola kirilowii(Regel)Maxim.的根及根茎。作为“太白七药”之一,具有养心安神、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狮子七主要含有酚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等化学成分,其中红景天苷... 狮子七为景天科(Crassulaceae)红景天属(Rhodiola)狭叶红景天Rhodiola kirilowii(Regel)Maxim.的根及根茎。作为“太白七药”之一,具有养心安神、活血化瘀、止血的功效。狮子七主要含有酚类、黄酮类、苯丙素类等化学成分,其中红景天苷具有多种药理活性,是狮子七主要特征性成分,具有抗缺氧、抗辐射、抗衰老等药理作用。现对狮子七化学成分和药理作用展开综述,为后续进一步开发利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狮子七 化学成分 药理作用 红景天苷 抗缺氧
下载PDF
提高红细胞氧亲和力的新型抗缺氧化合物研究
14
作者 钱庆元 李茂星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3年第2期177-182,共6页
当人从平原未经习服急进高原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高原病。本文对提高红细胞氧亲和力防治高原缺氧的方法及相关新型化合物进行归纳总结,并按化合物的作用环节分为三类,分别为(1)改变血红蛋白构象:5-羟甲基糠醛、5-(2,3-二氢-1,4-苯并二... 当人从平原未经习服急进高原时,可能会引起严重的高原病。本文对提高红细胞氧亲和力防治高原缺氧的方法及相关新型化合物进行归纳总结,并按化合物的作用环节分为三类,分别为(1)改变血红蛋白构象:5-羟甲基糠醛、5-(2,3-二氢-1,4-苯并二氧杂环己烷-2-基)-4H-12,4-三唑-3-基)二硫化物、4,4'-二(1,2,3-三唑基)二硫化物水合物、沃塞洛托、2-羟基-6-{[(2S)-1-(吡啶-3-甲酰基)哌啶-2基]甲氧基}苯甲醛、一氧化氮、带3蛋白、乙酰化剂、N-乙基马来酰亚胺;(2)降低2,3-二磷酸甘油酸水平:硫化氢、腺苷、芦丁、白杨素;(3)增加胎儿型血红蛋白含量:羟基脲、沙利度胺、地西他滨。最后对当前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进行总结,为高原缺氧药物的开发与应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缺氧 红细胞 血红蛋白 氧亲和力 抗缺氧化合物
下载PDF
青稞β-葡聚糖耐缺氧功效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陈潇楠 李晓莉 +1 位作者 张恒 姜保利 《粮食与油脂》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42-45,共4页
以青稞β-葡聚糖(BG)灌胃小鼠,通过对小鼠进行缺氧和疲劳试验,研究BG的耐缺氧功效。结果表明:在缺氧试验中,BG低剂量组(0.6 g/kg)的缺氧存活时间和喘息时间均最长,分别为(21.97±4.34)min、(20.17±2.78)s,均与空白对照组存在... 以青稞β-葡聚糖(BG)灌胃小鼠,通过对小鼠进行缺氧和疲劳试验,研究BG的耐缺氧功效。结果表明:在缺氧试验中,BG低剂量组(0.6 g/kg)的缺氧存活时间和喘息时间均最长,分别为(21.97±4.34)min、(20.17±2.78)s,均与空白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在疲劳试验中,空白缺氧对照组、BG组力竭距离分别为(129.54±54.532)、(257.43±132.17)m,均与空白常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BG组的肝组织MDA含量为(10.33±1.94)nmol/mg,与空白常氧对照组存在显著差异(P<0.05),与空白缺氧对照组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BG组的SOD含量和GSH-PX含量分别为(224.95±33.12)U/mg、(184.45±28.52)U/g,与空白缺氧对照组均存在显著差异(P<0.05)。说明BG具有提高小鼠耐缺氧的较好功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稞Β-葡聚糖 耐缺氧功效 疲劳试验
下载PDF
青葙苷A抑制缺氧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迁移和侵袭能力的研究 被引量:1
16
作者 郭树鹏 栾莉莉 +3 位作者 崔志馨 杨吉 熊波 罗云桃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12期30-35,共6页
目的探索中药青葙子中的齐墩果烷型三萜化合物青葙苷A(celosin A,CA)对缺氧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CoCl2造模MDA-MB-231细胞缺氧状态,建立细胞体外缺氧的CA给药培养体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MTT)检测细... 目的探索中药青葙子中的齐墩果烷型三萜化合物青葙苷A(celosin A,CA)对缺氧人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抗肿瘤作用及其相关机制。方法CoCl2造模MDA-MB-231细胞缺氧状态,建立细胞体外缺氧的CA给药培养体系。采用细胞计数试剂盒(MTT)检测细胞活力,免疫荧光法观察细胞形态学和核凋亡变化。流式细胞术(FCM)法检测细胞凋亡比例;细胞划痕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Transwell法检测CA对肿瘤细胞迁移和侵袭的抑制能力;Western blot实验检测缺氧相关蛋白表达水平和EMT标志蛋白表达水平。结果在缺氧状态下,高剂量的CA(20、40μmol/L)能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增殖,诱导肿瘤细胞核凋亡的形态学改变,并且能有效促进早晚期细胞的凋亡率(PI-Annexin V-FITC促凋亡率:20μmol/L:+6.09%;40μmol/L:+18.50%),有效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缺氧诱导因子-1α(HIF-1α)、单核细胞趋化蛋白(MCP)、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表达;同时低剂量的CA(5、10μmol/L)能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的Vimentin和N-cadherin因子的表达,并减少乳腺癌MDA-MB-231细胞迁移和侵袭细胞的数量(转移抑制率:5μmol/L,26.90%;10μmol/L,66.13%;侵袭抑制率:5μmol/L,23.71%;10μmol/L,75.00%)。结论CA能对缺氧乳腺癌MDA-MB-231细胞起到有效地诱导凋亡、抗肿瘤血管形成以及抑制侵袭与转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葙苷A 抗肿瘤 缺氧 乳腺癌 MDA-MB-231细胞株
下载PDF
高原谷物青稞对小鼠降糖、耐缺氧、抗疲劳功能活性的影响
17
作者 荣耀 白鑫明 +3 位作者 迟明 张东 向岑 滕玉鸥 《中国食品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7期207-216,共10页
青稞作为我国青藏地区的特色谷物,其活性物质更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本研究以青稞制成的炒制粉为材料,选择3种青稞粉分别进行炒制加工。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究不同种类青稞粉对小鼠在抗疲劳、降血糖和抗缺氧等方面的影响。... 青稞作为我国青藏地区的特色谷物,其活性物质更丰富,具有良好的开发前景。本研究以青稞制成的炒制粉为材料,选择3种青稞粉分别进行炒制加工。本研究旨在通过动物实验,探究不同种类青稞粉对小鼠在抗疲劳、降血糖和抗缺氧等方面的影响。在负重游泳实验中,黑青稞炒制粉组的负重游泳时间是对照组的1.9倍,蓝青稞炒制粉组的负重游泳时间为对照组的1.28倍,灌胃青稞炒制粉的小鼠抗疲劳效果均有显著提高(P<0.05),且不同种类青稞均能抑制小鼠体内尿素氮(BUN)和磷酸肌酸激酶(CK)的含量。小鼠常压耐缺氧实验结果显示,不同种类青稞粉及青稞炒制粉对小鼠心脏和脑组织不会产生毒性作用,在黄青稞粉、蓝青稞粉、黄青稞炒制粉及蓝青稞炒制粉组中,小鼠脑组织中HIF-1水平与对照组相比较高,更有利于小鼠耐缺氧能力的提高。在糖尿病模型小鼠降血糖实验中,青稞粉不会产生毒性作用,且蓝青稞炒制粉可以改善TC、MDA、GHb等生化指标。本研究为分析比较不同品种青稞的功效评价提供了科学依据,也为针对高原地区糖尿病人群及潜在患病人群的功能性食品开发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谷物青稞 抗疲劳 降血糖 耐缺氧
下载PDF
高原抗缺氧技术及装备:基于人-机-环境系统的研究策略 被引量:1
18
作者 罗二平 汤池 翟明明 《空军军医大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85-389,共5页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一门人体科学和工程技术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通过揭示人、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确保人-机-环境系统的总体性能最优。高原抗缺氧是在高原环境下,以制供氧装备等为平台,实现人的健康防护和效能提升,属于典型的...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是一门人体科学和工程技术相互渗透的交叉学科,通过揭示人、机、环境之间相互作用的规律,确保人-机-环境系统的总体性能最优。高原抗缺氧是在高原环境下,以制供氧装备等为平台,实现人的健康防护和效能提升,属于典型的人-机-环境系统工程。本文对高原抗缺氧技术及装备研究中的人-机关系、人-环关系和人-机-环境系统进行了分析和论述,阐明了人的生理特性对高原单兵制供氧装备研发的推进,阐述了人-环协同对高原弥散供氧技术研究的推进,阐释了人-机-环境协同对高原弥散富氧营帐研制的推进。最后,本文提出了目前高原人-机-环境系统亟待解决的问题,为高原抗缺氧技术及装备研究提供了借鉴与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抗缺氧 人-机-环境系统工程 人因工程 系统工程
下载PDF
肿瘤血管生成与食管癌研究进展
19
作者 华月帆 何珂瑶 +7 位作者 杨海军 陈斯默 张哲源 张家豪 李超伟 孔金玉 刘怡文 周福有 《食管疾病》 2023年第3期214-219,共6页
食管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侵袭性疾病。食管癌在机体中的生长发育和远处转移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许多促血管生成因子在肿瘤的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此,抑制血管生成已成为防治食... 食管癌是一种预后较差的侵袭性疾病。食管癌在机体中的生长发育和远处转移与肿瘤的血管生成密切相关。许多促血管生成因子在肿瘤的血管生成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缺氧诱导因子-1、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等。因此,抑制血管生成已成为防治食管癌发生发展的重要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血管生成 缺氧 食管癌 抗血管生成
下载PDF
白杨素纳米晶体的制备与药效评价
20
作者 何蕾 庞小红 +2 位作者 张冬梅 马慧萍 王荣 《解放军药学学报》 CAS 2023年第5期391-395,共5页
目的制备白杨素纳米晶体,并进行抗缺氧药效评价。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超声法将白杨素制备成纳米晶体,以平均粒径和聚合物分散性指数作为评价指标,确定处方工艺,经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纳米晶体的晶型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常... 目的制备白杨素纳米晶体,并进行抗缺氧药效评价。方法采用反溶剂沉淀-超声法将白杨素制备成纳米晶体,以平均粒径和聚合物分散性指数作为评价指标,确定处方工艺,经差示扫描量热法、X射线粉末衍射法对纳米晶体的晶型结构进行表征,采用常压密闭缺氧耐受力实验评价白杨素纳米晶体的抗缺氧活性。结果最优处方稳定剂为吐温80和大豆卵磷脂,药物载体质量比2∶1,有机相水相比体积比1∶30,超声功率800W,超声时间20min。制得白杨素纳米晶体平均粒径为(206.50±1.97)nm,平均聚合物分散性指数值为0.14±0.02。纳米化后的白杨素晶型部分发生了变化。常压密闭实验中,白杨素纳米晶体组小鼠的存活时间最长,与白杨素原料药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1)。结论白杨素纳米晶体制备工艺简单可行,提高了生物利用度,具有潜在的临床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素 纳米晶体 抗缺氧 小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