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7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李斯特菌脑膜炎1例并文献复习
1
作者 只丙娣 刘英 +2 位作者 刘莹 张复波 李俊峰 《临床荟萃》 CAS 2024年第4期347-351,共5页
目的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及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脑膜炎的认识,增强临床医生对李斯特菌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LM脑膜炎患者1例,并进行文献学习。结果患者女性,77岁,以发热、头... 目的提高对新型冠状病毒及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Listeria monocytogenes,LM)脑膜炎的认识,增强临床医生对李斯特菌病的诊治水平。方法回顾性分析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合并LM脑膜炎患者1例,并进行文献学习。结果患者女性,77岁,以发热、头痛起病,合并新型冠状病毒感染,通过脑脊液培养及血培养检查,确诊为LM脑膜炎,经过足量青霉素联合庆大霉素、后改为美罗培南抗感染治疗,临床症状缓解,病情得到有效控制。结论针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和免疫功能紊乱的患者,积极治疗基础病,改善机体免疫状态是关键,一旦确诊李斯特菌病,足量、足疗程应用敏感抗生素对改善预后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膜炎 利斯特菌性 单核细胞增多性李斯特菌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抗菌药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诱发抗肾小球基膜肾炎及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2
作者 马玉晨 张承宁 +3 位作者 崔洪青 邬步云 毛慧娟 张波 《肾脏病与透析肾移植杂志》 CAS CSCD 2024年第2期192-196,共5页
34岁女性患者,因“恶心、呕吐1月余,肉眼血尿伴血清肌酐(SCr)升高20余天”入院。患者入院前当地医院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肠胃炎,随后出现肉眼血尿、尿量减少,伴贫血、血小板减少,SCr进行性升高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抗肾小球基膜(GBM)... 34岁女性患者,因“恶心、呕吐1月余,肉眼血尿伴血清肌酐(SCr)升高20余天”入院。患者入院前当地医院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肠胃炎,随后出现肉眼血尿、尿量减少,伴贫血、血小板减少,SCr进行性升高需要行肾脏替代治疗,抗肾小球基膜(GBM)抗体阳性,血小板特异性抗体阳性,肾活检病理符合抗GBM肾炎。予抗感染、激素、利妥昔单抗、环磷酰胺及蛋白A免疫吸附治疗后患者病情好转脱离透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 抗肾小球基膜肾炎 免疫性血小板减少
下载PDF
当代美国反智主义盛行的根源、影响及应对
3
作者 李怡桐 郭佳楠 《黑河学院学报》 2024年第8期25-29,共5页
反智主义的形成在美国有着较为深厚的社会历史根基和特殊的政治基础。反智主义表面上是反知识、反精英、反理性,本质却是一种相关政治与权力策略的组合,并最终服务于政治掌权者所提出的决定或其所代表的政治体系。反智主义行为已经成为... 反智主义的形成在美国有着较为深厚的社会历史根基和特殊的政治基础。反智主义表面上是反知识、反精英、反理性,本质却是一种相关政治与权力策略的组合,并最终服务于政治掌权者所提出的决定或其所代表的政治体系。反智主义行为已经成为一种突出的话语体系,应在三方面进行有智追求,即建构实现知识自由的机制,重新认识专家与政治决策者之间的角色分化,加强公众对政府与专家知识的理解与信任,同时还应不断提高公民科学素养和文化教育水平,从而自我摒弃和挞伐反智主义追逐的不良风气,为进一步优化政策质量、解决社会问题提供理论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疫情 美国 反智主义 专家 知识自由 角色分化 公民素养
下载PDF
基于专利的我国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技术发展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洪凡 《中国科技资源导刊》 2023年第1期99-108,共10页
从专利视角揭示我国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技术发展态势和机构的创新活动,探讨防疫抗疫技术保障。利用IPTECH专利分析平台,分析专利申请趋势、IPC分类、被引用次数、引证率及技术独立性等指标。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疫情... 从专利视角揭示我国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疫情的技术发展态势和机构的创新活动,探讨防疫抗疫技术保障。利用IPTECH专利分析平台,分析专利申请趋势、IPC分类、被引用次数、引证率及技术独立性等指标。分析研究表明:我国抗击新冠病毒感染疫情技术全领域迅猛发展,重点涵盖防护消毒、病毒研究、病毒检测、肽及其制备、疫苗及药物、医疗器械、数据处理及网络技术等七大领域;江苏省疾控中心、中山大学、军事科学院军事医学研究院等机构研究领域广,研发能力强,其专利价值高,而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技术独立性强。提出要加强病毒机理研究以及长效多价疫苗、新剂型疫苗、特效药、物品消毒技术研发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 防疫 专利分析 技术发展态势 创新能力
下载PDF
基于VOSviewer的达原饮抗疫前景分析
5
作者 王浩中 郭尹玲 +4 位作者 郑秀丽 王宝家 吴文军 刘西洋 张之文 《成都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3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对达原饮相关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达原饮的研究热点,探讨达原饮的抗疫研究前景。方法:以“达原饮”为关键词在CNKI中检索,收集研究达原饮的文献,用VOSviewer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检索出469篇文献,纳入... 目的:对达原饮相关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挖掘达原饮的研究热点,探讨达原饮的抗疫研究前景。方法:以“达原饮”为关键词在CNKI中检索,收集研究达原饮的文献,用VOSviewer对文献数据进行分析,绘制可视化图谱。结果:共检索出469篇文献,纳入符合标准研究文献437篇,312个机构发表了达原饮相关文章,文献分布在145种期刊中。VOSviewer可视化分析表明“达原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是突显强度最高的关键词,聚类重点体现在达原饮抗疫理论溯源、相关数据挖掘、现代药理研究及临床应用四个方面。结论:通过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得到达原饮研究的热点领域集中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为代表的的疫病领域。达原饮作为治疗疫病的基础方剂之一治疗湿浊疫毒的本质值得我们进一步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达原饮 膜原证 抗疫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可视化分析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不同接种剂次免疫效果研究
6
作者 董柯 王琳 +2 位作者 邵束钰 程春荣 杜浩峰 《标记免疫分析与临床》 CAS 2023年第12期2082-2085,2141,共5页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及接种后体内产生抗体情况,为新冠病毒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437例病例的血清和个案资料信息,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病例血清的新冠病毒IgG抗体水平,对病例的血清检测结果和个案资料信... 目的了解郑州地区新型冠状病毒疫苗接种情况及接种后体内产生抗体情况,为新冠病毒的防控提供依据。方法收集1437例病例的血清和个案资料信息,采用磁微粒化学发光法检测病例血清的新冠病毒IgG抗体水平,对病例的血清检测结果和个案资料信息进行统计分析。结果0~3岁年龄组的307例全部未接种疫苗,4~6岁的学龄前儿童接种率为63.95%,7~59岁的接种率89.53%,60岁及以上老年人的接种率为70.00%。接种3剂次新冠病毒疫苗病例的IgG阳性率最高,为90.00%,60岁及以上的IgG阳性率明显低于18~59岁。男/女性别间接种新冠疫苗后产生IgG的总体阳性率无明显差别。4~17岁未成年组最后一针接种剂次有20.93%是在2022年内接种的,18岁及以上的成年组有58.70%为2022年内接种的。结论郑州市4~6岁学龄前儿童和60岁以上老人的新冠疫苗接种率较低,多数4~17岁未成年人新冠疫苗最后剂次的接种时间为2022年以前,新冠抗体IgG阳性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冠状病毒疫苗 新型冠状病毒抗体IgG 疫苗接种 新型冠状病毒
下载PDF
中西医结合抗击新冠疫情报道的篇际互文性及其语用功效分析
7
作者 杨丽冬 《景德镇学院学报》 2023年第5期22-28,共7页
为揭示篇际互文性所建构的意识形态,提高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能力,选取CCTV-4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中西医并重:阻击疫情的‘中国处方’”节目为语料,对其篇际互文性及其语用功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语篇涉及不同层级的体裁、话语和风格,上... 为揭示篇际互文性所建构的意识形态,提高中华文化对外传播能力,选取CCTV-4中文国际频道播出的“中西医并重:阻击疫情的‘中国处方’”节目为语料,对其篇际互文性及其语用功效进行分析。研究发现,语篇涉及不同层级的体裁、话语和风格,上一级层面的体裁、话语和风格由次一级层面的多种体裁、话语和风格互文建构而成,增强了话语的阐释力、说服力和可信度,提升了交际效果。但风格互文也造成了对立的身份认同感,影响受众的感受,不利于跨文化传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西医结合 篇际互文性 新冠感染 抗疫
下载PDF
Vaccine Hesitancy—A Persistant Pandemic and Continued Threat to Global Health
8
作者 Ethan Ayaan Mir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CAS 2023年第3期64-72,共9页
Last time the world faced a deadly pandemic was the H1N1 Spanish flu in 1918, which affected almost one third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500 million people). Since then, almost 100 years later, we are now facing anot... Last time the world faced a deadly pandemic was the H1N1 Spanish flu in 1918, which affected almost one third of the world’s population (500 million people). Since then, almost 100 years later, we are now facing another pandemic of the SARS-CoV2 virus (Covid-19), which is still endemic to this day. As technology evolved during those 100 years, an effective vaccine for Covid-19 was produced within only a year, a huge feat. But, unfortunately, due to its fast development, another force would arise limiting the impact of the vaccine: Vacccine hesitancy and anti-vaxxers, which John Hopkins and the World Health Organization call the biggest current threat to global health. From politics to social media, it is clear that there has been a rapid spread of misinformation, resulting in hesitancy, especially from sociopolitically motivated people popularly referred to as antivaccers. However, a second group of vaccine-hesitant people have also emerged, who are uneducated and remain undecided about vaccination mostly due to safety concerns. They come under the massive influence of anti-vaxxers and anti-vaccine propaganda through social media and politicians, which often make bold claims and huge headlines. To combat vaccine hesitancy, it is crucial that we debunk these conspiracy theories and misinformation that so many believe in, with factual, data-based information. Actively spreading correct information about the vaccines, such as disclosing the rigorous developmental processes and validation of safety data by the FDA, assurance for unlikeliness of getting a lethal side effect along with tremendous health benefits, will encourage people to safe vaccination against Covid-19 and other potentially infectious diseases in future. This article discusses the role of anti-vaxxers and vaccine hesitancy groups, electronic social media, and politics in vaccine hesitancy among people. It describes the strategies to combat the roadblocks in the vaccination programs and health benefits, offered by recent advances in scientif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VACCINE Vaccine Hesitancy Anti-vaxxers PANDEMIC Covid-19 Social Media POLITICS
下载PDF
重温易水学派思想,提高中医抗疫疗效
9
作者 李福海 瞿海龙 +6 位作者 曹海芳 宋宝森 成艳红 史晓雪 王雪红 刘占杰 张铄 《医学研究与教育》 CAS 2023年第4期37-40,共4页
易水学派是重要的医学流派,产生于金元时期,一直以来人们习惯认为易水学派以治疗内伤杂病擅长,而外感病治疗多宗伤寒、温病。通过近期新冠病毒感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新冠)治疗总结,发现易水学派治疗理念对外感温病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 易水学派是重要的医学流派,产生于金元时期,一直以来人们习惯认为易水学派以治疗内伤杂病擅长,而外感病治疗多宗伤寒、温病。通过近期新冠病毒感染性疾病(以下简称新冠)治疗总结,发现易水学派治疗理念对外感温病也有非常重要的指导意义。本文通过结合易水学派的脏腑辨证、脏气法时、脾胃思想、精准用药等理论特色,对新冠流行以来中医参与治疗的情况进行了分析,目的是为以后中医在抗疫过程中发挥更大作用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易水学派 中医 COVID-19 抗疫
下载PDF
逆转“白肺”——重症COVID-19的治疗及思考
10
作者 杨竞铖 薛晓艳 《中国合理用药探索》 2023年第3期52-57,共6页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近期在我国全国范围大流行。本文报道了1例重症COVID-19感染患者的救治过程,以期为临床治疗重症COVID-19患者提供相关诊疗思路。本文对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探讨:针对抗炎药物的选择及应用,介绍...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COVID-19)近期在我国全国范围大流行。本文报道了1例重症COVID-19感染患者的救治过程,以期为临床治疗重症COVID-19患者提供相关诊疗思路。本文对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了总结与探讨:针对抗炎药物的选择及应用,介绍了糖皮质激素甲泼尼龙、托珠单抗、巴瑞替尼的应用;针对抗炎和抗感染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介绍了COVID-19患者的自然病程可以分为3个阶段,不同时间段进行抗炎和抗感染治疗应有不同的侧重;针对患者D-二聚体迅速升高,分析了重症COVID-19患者凝血异常的原因,并探讨了抗凝治疗方案。COVID-19可通过炎症风暴累及全身多个系统/器官,临床医师应广泛借鉴国内外治疗经验,及时采取适当措施予以施治,以提高救治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OVID-19 重症 抗炎药物 抗感染 D-二聚体 抗凝治疗
下载PDF
Waning of Anti-Spike IgG Antibody Titer after COVID-19 Vaccination: Myth or Reality?
11
作者 Laurent Dupoirieux 《Journal of Biosciences and Medicines》 2023年第8期44-50,共7页
This observational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25 patients who had received a full 3-dose COVID-19 vaccination scheme with a follow-up ranging from 12 to 19 months after the last injection. The aim of the study... This observational prospective study was conducted on 25 patients who had received a full 3-dose COVID-19 vaccination scheme with a follow-up ranging from 12 to 19 months after the last injection. The aim of the study was focused on a single biological indicator the anti-spike IgG antibody titer. The age of the patients ranged from 51 to 85 years old. 15 out 25 patients (60%) presented a comorbidity. Our data showed a persistent positive anti-spike IgG antibodies titer ranging from 105 to 5680 BAU/mL (mean: 2661 BAU/mL) in all patients. In view of these results, systematic administration of a SARS-CoV-2 vaccine booster is questionable and should be individually tailored according to the patient medical condition and the anti-spike IgG antibody leve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ARS-CoV-2 COVID-19 Vaccines Anti-Spike IgG Antibodies
下载PDF
新时代伟大抗疫精神的生成逻辑与传播策略
12
作者 陈猛 覃优军 《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3年第1期75-77,88,共4页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锤炼而成的崇高精神品质,它蕴含着深刻而鲜明的文化逻辑、实践逻辑和时代逻辑。新时代弘扬和传播伟大抗疫精神,应采取聚众化、分众化和嵌入式的传播策略,并使之... 伟大抗疫精神是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斗争中锤炼而成的崇高精神品质,它蕴含着深刻而鲜明的文化逻辑、实践逻辑和时代逻辑。新时代弘扬和传播伟大抗疫精神,应采取聚众化、分众化和嵌入式的传播策略,并使之有机整合、协同用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伟大抗疫精神 生成逻辑 传播策略
下载PDF
疫情期间微信“健身抗疫推文”的特征及风险反思 被引量:12
13
作者 万炳军 郭晨 +5 位作者 张钊 张聪 肖冰炀 董佳慧 张婧 于佑凯 《西安体育学院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267-275,共9页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健身成为人们主要"抗疫"举措之一。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对所关注的117个微信订阅号推送的"健身抗疫推文"进行了现状梳理,其主要特征有:第一,推送时间及频次与确诊病例数的变化及国家总体防控... 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居家健身成为人们主要"抗疫"举措之一。研究采用案例研究法,对所关注的117个微信订阅号推送的"健身抗疫推文"进行了现状梳理,其主要特征有:第一,推送时间及频次与确诊病例数的变化及国家总体防控部署相一致,体现了体育工作者的"抗疫责任";第二,推送的运动类型居家性、多元性显著,覆盖了全人群;第三,推送内容的网络传播呈现方式具有综合性,阅读量随疫情的有效缓解而呈现渐降性。同时,对"健身抗疫推文"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厘清和辨析,并从体育学科、体育学理和体育教育3个维度进行了风险反思,并依此提出相应维度的风险规避及提质路径,为今后体育介入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有效方案提供学科视角的完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健身抗疫推文 居家锻炼 风险 微信订阅号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访视管理的紧急应对 被引量:9
14
作者 蒋云 刘小保 +4 位作者 汤清涛 杨农 黄钢 王静 李坤艳 《肿瘤药学》 CAS 2020年第S01期11-15,共5页
目的结合当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形势,优化受试者访视管理,保障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权益,降低感染风险,确保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方法在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对我院受试者访视进行分类调研。根据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 目的结合当前新冠肺炎(COVID-19)疫情防控形势,优化受试者访视管理,保障药物临床试验中受试者权益,降低感染风险,确保临床试验的顺利进行。方法在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对我院受试者访视进行分类调研。根据常见不良事件评价标准(CTCAE)分级、试验药物特性、统计方判定不可缺失的关键访视及疫情防控要求,探讨受试者访视管理的紧急应对模式。结果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访视指引为:访视类别一至三就近就医,类别四至七返院就医(特殊情况无法返院,允许就近就医),类别八无需返院就医。访视类别一至三(A组)访视完成率90.70%,其中72.76%获得试验用药;访视类别四至七(B组)访视完成率89.30%,其中87.75%返院访视,未返院访视者中,53.26%获得试验用药;A、B两组访视完成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访视类别八访视完成率100%。通过访视管理,有效避免了失访,且未发生与疫情相关的不良事件。结论COVID-19疫情防控期间,对药物临床试验受试者的访视进行分类管理,既可达到疫情防控要求,又能有效保障受试者权益,保证临床试验的顺利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肺炎 抗肿瘤药物临床试验 访视 受试者 紧急应对
下载PDF
抗疫医疗队参加武汉火神山医院医疗救治任务的措施与体会 被引量:4
15
作者 徐晓莉 干振华 +3 位作者 姜舒 孙伟 陈鑫 张思兵 《医学研究生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633-637,共5页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军队抽组千余名医护人员承担了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此次行动在受领任务、任务研判、紧急抽组、疫情分析、病区规划、患者救治、检测检验和床位快速周转等多个环节中,医疗队... 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军队抽组千余名医护人员承担了武汉火神山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此次行动在受领任务、任务研判、紧急抽组、疫情分析、病区规划、患者救治、检测检验和床位快速周转等多个环节中,医疗队反应迅速、忙而有序、周密衔接,体现了我军卫勤力量支援保障能力。文章通过分析此次新型冠状病毒肺炎专科医院医疗救治任务的特点与措施,以期提升机动卫勤分队执行多种任务的综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疫医疗队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医疗救治
下载PDF
Liver injury induced by COVID 19 treatment–what do we know? 被引量:2
16
作者 Lekha Saha Soumya Vij Kajal Rawat 《World Journal of Gastroenterology》 SCIE CAS 2022年第45期6314-6327,共14页
The severity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may be correlated with the risk of liver injury development.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indicate that degrees of hepatotoxicity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using som... The severity of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may be correlated with the risk of liver injury development.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indicate that degrees of hepatotoxicity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using some medica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COVID-19 patients.However,limited studies hav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vidence of drug-induced liver injury(DILI)in COVID-19 patients.An increasing number of studies indicate that degrees of hepatotoxicity have been associated with using some of these medications in the management of COVID-19 patients.Significantly,it was relieved after the cessation of these agents.However,to our knowledge,no studies have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the evidence of DILI in COVID-19 patients.In this review,we discussed the association between hepatotoxicity in COVID-19 patients and the drugs used in these patients and possible mechanisms of hepatotoxicity.The currently available evidence on the association of different therapeutic agents with hepatotoxicity in COVID-19 patient was systematically review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Liver injury COVID-19 anti-covid drugs MECHANISMS Clinical evidences
下载PDF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下防喷溅面罩在发热隔离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中的应用 被引量:4
17
作者 邢琰 雷琤 +2 位作者 安利霞 马翠红 赵珍 《中国耳鼻咽喉颅底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27-230,共4页
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观察防喷溅面罩在发热隔离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吸氧面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3月在发热隔离病房使用吸氧面罩的气切患者13例,使用自制的防喷溅面罩防止患者从气切处通... 目的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疫情期间,观察防喷溅面罩在发热隔离病房气管切开患者(使用吸氧面罩)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2月-2020年3月在发热隔离病房使用吸氧面罩的气切患者13例,使用自制的防喷溅面罩防止患者从气切处通过飞沫、气溶胶喷溅污染周围环境及医务人员等,观察使用前后患者对环境的污染度、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痰液黏稠度的变化。结果气切患者使用防喷溅面罩后,对环境的污染度明显少于使用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呼吸频率均保持在16~20次/min,血氧饱和度均维持在95%~100%,气道湿化效果满意。结论防喷溅面罩可减少气道分泌物对环境的污染,在COVID-19疫情期可以对患者本身和相关医护人员进行防护。此方法不仅在COVID-19疫情期间可以使用,也可作为其他通过呼吸道传播的感染性疾病(如甲流等)及日常工作的防护手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管切开患者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 防喷溅面罩
下载PDF
护士对一线抗疫认知的质性研究 被引量:1
18
作者 陈静 胡蓉 胡硕婷 《现代医院》 2021年第8期1172-1176,共5页
目的了解护士对于抗疫前线的认知和看法。方法2020年3月采取目的抽样原则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5名临床护士进行电话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了4个主题,包括去抗疫前线的积极原因(护士的职... 目的了解护士对于抗疫前线的认知和看法。方法2020年3月采取目的抽样原则对某三级甲等医院15名临床护士进行电话访谈,采用Colaizzi现象学7步分析法对资料进行分析,并提炼主题。结果共提炼了4个主题,包括去抗疫前线的积极原因(护士的职责所在;是学习、锻炼、提升自我的机会)、去抗疫前线的消极原因(受家庭影响;担心受到感染)、分配抗疫护士的原则(分配护士采取自愿原则、党员优先;根据护士的年龄、职称、学历、能力、身体状况、家庭状况、工作年限、工作经验等进行分配)和加强抗疫护士的培训(加强职业防护、基础操作、急救技能、设备操作等的培训;线上+线下统一培训)。结论护士去抗疫前线存在积极与消极情绪,护理管理者需改善临床护士生理、心理、社会等各方面的支持,采取合理的分配和培训方式,并加强医院感染控制和护士人力资源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护士 抗疫 认知 质性研究
下载PDF
《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的研制和应用 被引量:4
19
作者 王莉宁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0年第4期6-16,共11页
为解决外地援鄂医疗队在医患沟通中遇到的方言障碍,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疫语言服务团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研制《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文章从调查条目表的编制、已有基础和专业支撑、基础资源汇聚的工作实践等方面回顾了《抗击疫情... 为解决外地援鄂医疗队在医患沟通中遇到的方言障碍,助力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疫语言服务团成立后的首要任务是研制《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文章从调查条目表的编制、已有基础和专业支撑、基础资源汇聚的工作实践等方面回顾了《抗击疫情湖北方言通》的研制过程,介绍了其微信版的主要功能、特点、统计数据以及其他六种应用类型的基本情况。从本次为抗击疫情提供语言服务的实践来看,历经5年建设周期的“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为我国汉语方言、少数民族语言的应急服务提供了学术资源、人才储备和技术支撑,应尽快启动面向突发公共事件处置的语言应急研究和建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击疫情 湖北方言 语言资源 语言服务
下载PDF
应急语言服务领域的语言资源建设与应用——以《疫情防控外语通》研发为例 被引量:4
20
作者 刘晓海 田列朋 《云南师范大学学报(对外汉语教学与研究版)》 2020年第4期17-25,共9页
文章重点介绍了在应急语言服务领域开展语言资源建设与应用的一个具体案例,即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综合语言学专业知识、信息技术和融媒体技术,紧急研发《疫情防控外语通》,助力疫情防控。
关键词 语言资源 《疫情防控外语通》 应急语言服务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