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96篇文章
< 1 2 15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 Study on the Loss of Tourist Attractions in Central China Hubei Province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1
作者 Juying Qiao 《Management Studies》 2020年第5期386-389,共4页
This paper takes the Wudang Mountains and Wuhan Battle Memorial Hall as example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losses of Wuha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two inspirations:to make full use o... This paper takes the Wudang Mountains and Wuhan Battle Memorial Hall as examples to investigate and analyze the losses of Wuha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two inspirations:to make full use of the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pots to carry out patriotism education for primary and middle school students;and to effectively transform the cultural resources of the tourist spots in Hubei Province into cultural industries,in order to achieve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intangible cultural resources of Hubei Province tourist attraction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Hubei Province tourist attractions LOSSES
下载PDF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of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in Tianjin Recovery Area After the Triumph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2
作者 ZHANG Guopeng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21年第1期20-31,共12页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wants to penetrate into the grass-roots unit after the triumph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the recovery area.Through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Baojia system,the government expects to achieve lo... The national government wants to penetrate into the grass-roots unit after the triumph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in the recovery area.Through the reorganization of the Baojia system,the government expects to achieve local autonomy and then solve the people’s livelihood issues.The new Baojia system provides a platform for people to achieve their own demands,which presents the vision of civil rights to a certain extent.However,because of the complexity of the postwar social environment,the Baojia system cannot completely represent the will of the people,and finally becomes a militarized organization that was used as a tool to carry out the government decre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fter the triumph of the anti-japanese war TIANJIN the grass-roots governance the Baojia system
下载PDF
For Permanent Peace—An Introduction to China's Anti-Japanese War Memorial Hall
3
《China & The World Cultural Exchange》 1995年第4期12-13,共2页
关键词 An Introduction to China’s anti-japanese war Memorial Hall For Permanent Peace
下载PDF
Under the Pagoda Mountain:Japanese POW Reformation During the Anti-Japanese War
4
作者 LI Jin 《Cultural and Religious Studies》 2019年第4期183-201,共19页
As a typical Lenin-style political party,what should be concerned most is the CPC’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pacity in fighting against and clearing enemies.This study provides a distinct perspective to observe a... As a typical Lenin-style political party,what should be concerned most is the CPC’s (Communist Party of China) capacity in fighting against and clearing enemies.This study provides a distinct perspective to observe and recognize CPC’s ability of turning hostility into friendship.Japanese prisoners of war (POW) had been poisoned by ultra-nationalism and militarism for years,and thus were extremely difficult to be reformed.However,under the correct ideological guidance of Mao and the unremitting efforts of the CPC’s political officers and cadres,a great number of them acknowledged the CPC’s political ideology and joined the CPC’s tea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nti-japanese war PRISONER of war POLITICAL transformation
下载PDF
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歌曲及其传播特征 被引量:1
5
作者 王元鹏 《韶关学院学报》 2024年第1期89-94,共6页
考察红色歌曲研究领域的既有成果可以得出,学界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歌曲及其传播特征还较少关注,而特定时期音乐艺术成果的传播及其价值是当代创新发展音乐艺术的重要借鉴和参考。因此,基于抗战时期红色歌曲的产生背景和音乐艺术成果,... 考察红色歌曲研究领域的既有成果可以得出,学界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红色歌曲及其传播特征还较少关注,而特定时期音乐艺术成果的传播及其价值是当代创新发展音乐艺术的重要借鉴和参考。因此,基于抗战时期红色歌曲的产生背景和音乐艺术成果,阐述分析此一时期红色歌曲的主要成果及其庄严的政治主题,从思想和艺术方面,总结揭示了抗战时期红歌传播所体现出的吹起中国人民奋起抗战的集结号角、擂响全民同仇敌忾走向杀敌前线的战鼓、成为全民抗战的战略指导、造就中国近现代音乐艺术珍品等意义。与此同时,归纳概括了这一历史时期红色歌曲传播过程中所体现的即时性、阶段性、普及性,以及演唱形式多样和持久性等传播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日战争时期 红色歌曲 传播特征 价值意义
下载PDF
抗战歌曲与现代黄河形象建构——以歌词为中心的考察
6
作者 李晶柯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5期148-156,共9页
在我国,黄河具有超越自然属性凝聚民族精神的符号意义,黄河的象征性文化意涵是从近代开始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发生结构性震荡,“民族”“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国家”等概念被提出与传播,“黄河”在此背景下登上文化舞台,... 在我国,黄河具有超越自然属性凝聚民族精神的符号意义,黄河的象征性文化意涵是从近代开始的。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发生结构性震荡,“民族”“民族精神”“中华民族”“国家”等概念被提出与传播,“黄河”在此背景下登上文化舞台,开始具有民族、国家等象征意义。近代学堂乐歌中首次将黄河与民族、国家相联系,由杨度作词的《黄河》奠定了现代黄河形象的基础,曾志忞将其谱曲收录于《教育唱歌集》,《黄河》也随着学堂乐歌、梁启超《新民丛报》的传颂与推荐产生了巨大的影响,随后黄河的文化意义不断得到书写与丰富。抗日战争爆发后,以黄河为主题的歌曲创作呈现井喷式增长,数量众多的黄河主题歌曲创作赋予了“黄河”系列现代象征性内涵:从抗战初期河患形象中所展现的民哀,到怒吼形象中体现民族的苦难与抗争,再到黄河形象中承载的军民鱼水情,黄河成为了一种话语符号,具有传递思想、形塑意义和参与社会实践的话语权力,塑造着人民的共同意识。以黄河为主题的抗战歌曲凭借着鲜明的民族特征,在时代话语的塑造下建构了群体文化认同和国家认同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在黄河成为中华民族象征等现代意义的建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黄河 形象建构 抗战歌曲 民族国家
下载PDF
南宋四川山城遗址概说——结构类型、特点价值、保护利用
7
作者 孙华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4期1-12,共12页
南宋四川山城遗址是宋廷在宋元战争背景下营建的山城体系的遗存。该山城体系以制司所在的重庆城为中心、以抚司级山城为节点、以府州级山城为基础,构成一个严密的金字塔形结构。所有新建山城都选择险要山地营建,形成以山城为点、江河为... 南宋四川山城遗址是宋廷在宋元战争背景下营建的山城体系的遗存。该山城体系以制司所在的重庆城为中心、以抚司级山城为节点、以府州级山城为基础,构成一个严密的金字塔形结构。所有新建山城都选择险要山地营建,形成以山城为点、江河为线的集建置城市和军事堡垒为一体的军政系统。该山城体系以制司所在的夔州路为根本、以四川腹地的潼川府路为外围、以原制司所在的成都府路为经营重点、以原兴元府路为光复远景、以蒙元南下的主要路线“外水”为主要防御方向。依托这个山城体系,南宋四川当局与强大的蒙元军队进行了长达40余年的拉锯战。这些山城在宋元战争结束后废弃成为遗址,因在险峻山区,城址保存相对完整,成为具有历史价值、纪念价值和旅游价值的重要文化遗产。如何整体保护山城体系的系统性、山城格局的完整性和山城要素的真实性,是今后南宋四川山城遗址保护和利用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宋 川渝 山城 宋元战争
下载PDF
南川龙崖城遗址的保护与利用
8
作者 谢廷静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4期37-49,共13页
文章讨论了南川龙崖城名称的由来和发展演变过程,概述了龙崖城的筑城背景和经过,以及南宋龙崖城之战及其以后龙崖城的战事,介绍了龙崖城遗址的整体现状和其主要遗存,分析了龙崖城选址特征及其战略意义,提炼了龙崖城的特点和价值,最后阐... 文章讨论了南川龙崖城名称的由来和发展演变过程,概述了龙崖城的筑城背景和经过,以及南宋龙崖城之战及其以后龙崖城的战事,介绍了龙崖城遗址的整体现状和其主要遗存,分析了龙崖城选址特征及其战略意义,提炼了龙崖城的特点和价值,最后阐述了龙崖城遗址的保护利用策略,并展望了龙崖城遗址公园的未来图景,以提升对龙崖城的全面认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南川 龙崖城 南宋山城 宋元战争
下载PDF
金堂县云顶城调查与初步研究
9
作者 张红刚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24年第4期13-25,共13页
“川中八柱”之一的金堂县云顶城是川渝地区宋元山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以来,金堂县联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云顶城进行了系统的田野调查工作,基本掌握了山城的保存状况,并发现了宋元时期高等级建筑遗址。文章在总结近年工作的... “川中八柱”之一的金堂县云顶城是川渝地区宋元山城的重要组成部分。2021年以来,金堂县联合成都市文物考古研究院对云顶城进行了系统的田野调查工作,基本掌握了山城的保存状况,并发现了宋元时期高等级建筑遗址。文章在总结近年工作的基础上,对云顶城的地理位置、研究概况、城内遗迹进行了系统的梳理,并结合历史文献对云顶城相关的历史问题进行了研究,揭示了云顶城的防御特点和遗产价值,有助于学术界了解云顶城的基本概况,并为遗址保护、展示和利用提供学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川中八柱 云顶城 宋元山城 宋元战争
下载PDF
宗师与兵学:社会圈层视野下的欧阳修与《孙子兵法》
10
作者 阎盛国 《晋阳学刊》 2024年第5期73-79,共7页
三个社会圈层波及一代宗师欧阳修与《孙子兵法》之间的互动:一是他与梅尧臣密切交往的“朋友圈层”;二是他置身于史学、文学和军政事务的“术业圈层”;三是他介入了高丽与北宋关于孙子兵学问题交流的“外交圈层”。此三个圈层使欧阳修... 三个社会圈层波及一代宗师欧阳修与《孙子兵法》之间的互动:一是他与梅尧臣密切交往的“朋友圈层”;二是他置身于史学、文学和军政事务的“术业圈层”;三是他介入了高丽与北宋关于孙子兵学问题交流的“外交圈层”。此三个圈层使欧阳修与《孙子兵法》发生了密切联系,产生了不同效应。“朋友圈层”使欧阳修学习《孙子兵法》增加了外在动力;“术业圈层”使他格外关注孙武的家世与注重应用孙子兵学于军政问题;“外交圈层”使他对孙子兵学的认知得到进一步提升。总之,欧阳修既是《孙子兵法》的喜好者,也是兵家孙武身世的关注者,还是孙子兵学奥义的探索者。欧阳修与《孙子兵法》发生互动的三个社会圈层,呈现出孙子兵学传播与应用的多姿多彩,诠释了欧阳修担任北宋高级武官的隐微之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宋 欧阳修 《孙子兵法》 社会圈层
下载PDF
论第一次宋夏战争时期宋朝的治安
11
作者 彭博 《河北北方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年第3期13-16,共4页
第一次宋夏战争时期,随着战争的失利,宋朝的治安问题比较严重,民众赋役加重,地方兵力空虚和治安系统瘫痪。战事有所缓和后,朝廷采取增兵备盗、恢复重法和宽猛相济的措施来稳定治安。面对非常时期的国家治理难题,宋朝较好地平衡了战争与... 第一次宋夏战争时期,随着战争的失利,宋朝的治安问题比较严重,民众赋役加重,地方兵力空虚和治安系统瘫痪。战事有所缓和后,朝廷采取增兵备盗、恢复重法和宽猛相济的措施来稳定治安。面对非常时期的国家治理难题,宋朝较好地平衡了战争与治安之间的关系,社会治安也渐趋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宋代 第一次宋夏战争 治安
下载PDF
基于安大简谈《诗经》中的联绵词问题
12
作者 周翔 《北方论丛》 2024年第1期33-38,共6页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诗经》与《毛诗》相较,在联绵词上呈现如下情况:《毛诗》为联绵词,简本文字有别且非联绵词;《毛诗》不为联绵词,简本文字有别而为联绵词;简本与《毛诗》均为联绵词而文字有别;简本与《毛诗》均为联绵词... 《安徽大学藏战国竹简(一)·诗经》与《毛诗》相较,在联绵词上呈现如下情况:《毛诗》为联绵词,简本文字有别且非联绵词;《毛诗》不为联绵词,简本文字有别而为联绵词;简本与《毛诗》均为联绵词而文字有别;简本与《毛诗》均为联绵词且文字全同。这些情况说明研究中要尊重出土文献自身的文本内容,以客观、统一的标准和原则处理传世与出土文本的异文。其也证明了简本对于《诗经》语言文字和文本研究的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简(一) 诗经 联绵词
下载PDF
战火中的歌声:第三厅抗战歌曲的创作与影响
13
作者 黄平江 《民族艺林》 2024年第2期129-138,共10页
抗战时期是中国面临空前危机的时期,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强烈的艺术形式,在这段时间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歌曲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宣扬民族精神、激发抗战热情、动员民众参与抗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 抗战时期是中国面临空前危机的时期,音乐作为一种情感表达强烈的艺术形式,在这段时间里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歌曲作为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广泛的传播力和影响力,在宣扬民族精神、激发抗战热情、动员民众参与抗战等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成为抗战宣传的有力武器。“第三厅”作为一个抗战宣传部门,负责抗战的宣传工作,在第三厅的抗战宣传工作中,抗战音乐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在郭沫若、田汉、洪深的带领下,“第三厅”的成员创作出许多优秀、脍炙人口的抗战歌曲,鼓舞了全国军民抗日的决心和斗志,掀起了人民抗日的热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战时期 歌曲创作 传播 民族精神 动员作用
下载PDF
按行自抑:崛起国何以战略收缩
14
作者 普宜媛 《战略决策研究》 2024年第1期25-59,I0001,I0002,共37页
作为积蓄自身实力、缓解外部安全压力的战略手段,战略收缩成为部分崛起国的主要选择,但崛起国出现战略收缩现象却缺少相应的理论逻辑解释。既有研究往往关注秩序更迭时期霸权国战略收缩以应对崛起国挑战,而忽视了崛起国在崛起时期选择... 作为积蓄自身实力、缓解外部安全压力的战略手段,战略收缩成为部分崛起国的主要选择,但崛起国出现战略收缩现象却缺少相应的理论逻辑解释。既有研究往往关注秩序更迭时期霸权国战略收缩以应对崛起国挑战,而忽视了崛起国在崛起时期选择有限战略收缩的现实。基于战略手段调整时序、战略资源分配以及战略目标修订等维度辨析,本文将扩张与收缩等战略选项相联结,并通过能力与意愿两种内部政治逻辑考察俾斯麦德国与北宋统一初期的两个战略收缩案例,两者在存在相当程度的外部收益预期下,基于国内政治逻辑选择战略收缩,从而延缓、甚至避免了霸权国与崛起国秩序之战的出现。探究崛起国在大国竞争中维持自身战略定力存在内部政治机理,有助于重新思考国际秩序大变局下的崛起国战略选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战略收缩 文武关系 国家汲取能力 俾斯麦德国 北宋统一战争
下载PDF
说安大简《诗》中可能是“■”之字
15
作者 张飞 《汉字汉语研究》 2024年第1期40-47,125,共9页
文章认为安大简《诗·芣苢》末章末句“尃(薄)言”之后一字可能是“■”,读为训“收”的“卷”。简本“卷”与传本“襭”是两个近义的异文。
关键词 安大简 芣苢 异文
下载PDF
On Indiscriminate Bombardment during World War II: Opposition between Human Rights and Human Rights Abuse
16
作者 黎尔平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5年第5期460-466,共7页
Base on the strategic bombardment to destroy willpower of Chinese Anti-Japanese war,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Japanese aircrafts were nondiscriminatorily bombing China’s cities, which committed crimes against humanit... Base on the strategic bombardment to destroy willpower of Chinese Anti-Japanese war, in the Second World War, Japanese aircrafts were nondiscriminatorily bombing China’s cities, which committed crimes against humanity. Actually, the US army nondiscriminatorily bombed Hiroshima and Nagasaki and damaged the human rights too. The US army, however, speeded up Japanese surrender and protected more people’s rights to life. It is never forgotten that the painful game of protecting and damaging human rights between Japanese militarism and anti-fascist alliance.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inese anti-japanese war nondiscriminatorily bombing right to life human rights
下载PDF
Battle of Human Rights and Anti-Human Rights in Chinese People's War of Resistance against Japanese Aggression
17
作者 薛进文 《The Journal of Human Rights》 2015年第5期424-432,共9页
The Chinese Anti-Japanese War was a battle betwee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s and abuses, between civilization and brutality, and between justice and evil. During the war, the human rights of Chinese people were complet... The Chinese Anti-Japanese War was a battle between human rights protections and abuses, between civilization and brutality, and between justice and evil. During the war, the human rights of Chinese people were completely violated by the Japanese aggressors, causing an unprecedented human rights catastrophe. At the same time, Chinese people vigorously resisted the aggression in order to defend the national survival right and safeguard the human peace against war. The history of human rights’ victory over human rights abuses tells us: aggressive wars are the most serious violations of human rights. We must protect people’s right to peace for every country in the world. In order to avoid violations of human rights by war once again, we must safeguard the international postwar order and prevent the revival of fascism, whose essences are contempt for and trample on human rights. Therefore we have to respect and protect human rights and defend both the collective rights of every nation and the individual rights of every person in the worl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human rights violations of human rights Chinese anti-japanese war right to peace
下载PDF
写本学视域下安大简《诗经》的几个问题
18
作者 于茀 屈海燕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3年第1期95-101,共7页
安大简《诗经》作为战国楚国写本具有明显的写本学特征。安大简《诗经》写本的国风次序、个别国风命名、个别国风篇目及写本分篇等方面均与孔子编定的《诗经》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出写本的流动性及个性化特征。安大简《诗经》的国风次序... 安大简《诗经》作为战国楚国写本具有明显的写本学特征。安大简《诗经》写本的国风次序、个别国风命名、个别国风篇目及写本分篇等方面均与孔子编定的《诗经》存在明显差异,体现出写本的流动性及个性化特征。安大简《诗经》的国风次序及个别国风的命名是战国时局在诗学上的投影与反映,体现了诗学与政治的统一性。战国时局的变化,是抄写者产生再加工《诗经》的动因,抄写者通过重新编排国风次序表达了某种政治意图。也许这种表达是完全被动的,如将秦排在第三位,也许是来自强秦的政治压力。而将矦、魏两国国风位置前移,则可能是出自抄写者自我意愿,因为这个抄写者很可能就是魏国人。矦风附记为魏国人所作,其性质为后世“跋语”类文字。安大简《诗经》又把今本唐风称为魏风,这是因为今本毛诗唐风实际上是晋诗的缘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大楚简 《诗经》 国风 写本学
下载PDF
南宋寿州古城防御空间形态研究
19
作者 李传成 罗明峰 +1 位作者 刘有军 刘炜 《华中建筑》 2023年第8期148-152,共5页
南宋时期寿州城地处淮河以南、两淮战区之前沿,为抵御金、蒙渡淮的第一道防线,是捍卫两淮防线重要的军事城镇。结合历史文献及地方志,梳理寿州古城的建置沿革,探索古城形态的演变,并分析两淮战区的地理特性和寿州古城的防御空间,揭示寿... 南宋时期寿州城地处淮河以南、两淮战区之前沿,为抵御金、蒙渡淮的第一道防线,是捍卫两淮防线重要的军事城镇。结合历史文献及地方志,梳理寿州古城的建置沿革,探索古城形态的演变,并分析两淮战区的地理特性和寿州古城的防御空间,揭示寿州古城山、水、城复合防御空间体系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寿州古城 南宋时期 两淮战区 古城形态演变 防御空间
下载PDF
宋金妇女生活见证:金代郭琮墓志考释
20
作者 周峰 《西夏研究》 2023年第2期3-6,共4页
据说发现于河北省临西县的金代郭琮墓志,实际出土地应为山西省长治市,墓志中提及的赤土坡、七里烽两处地名分别位于今山西省高平市和长治市。郭氏一门在金灭北宋的战争中家破人亡,直到金朝才渐复生计,郭琮死时达到四世同堂的规模。郭母... 据说发现于河北省临西县的金代郭琮墓志,实际出土地应为山西省长治市,墓志中提及的赤土坡、七里烽两处地名分别位于今山西省高平市和长治市。郭氏一门在金灭北宋的战争中家破人亡,直到金朝才渐复生计,郭琮死时达到四世同堂的规模。郭母李氏的两次嫁人经历和围绕死后归葬的争端,见证了宋金时期妇女社会生活的一些事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金代 郭琮墓志 宋金战争 妇女改嫁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5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