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日本推动对华“反经济胁迫”议题的研究——以日本核污染水排海为例
1
作者 周生升 《太平洋学报》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0-43,共14页
近年来,随着大国博弈加剧和中日实力差距不断扩大,日本认为中国的经济崛起对其国家安全利益造成“威胁”,并将使地区秩序朝向不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需要通过与美国及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塑造新的规则、规范来限制中国。在此背景下,... 近年来,随着大国博弈加剧和中日实力差距不断扩大,日本认为中国的经济崛起对其国家安全利益造成“威胁”,并将使地区秩序朝向不利于日本的方向发展,需要通过与美国及其他“志同道合的国家”塑造新的规则、规范来限制中国。在此背景下,加快推进对华“反经济胁迫”议题成为日本规锁中国的新抓手。2023年8月,日本在强推核污染水排海遭到中国反制后,立刻利用“反经济胁迫”议题进行对抗,意欲向国内外展示该议题的“必要性”和“有效性”,同时转嫁自身危机。然而,日本对于“反经济胁迫”议题的认知以及推动具有明显的工具主义和双重标准,实质上是为打压异己、维护以美国为核心的霸权秩序,背离了真正的多边主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安全 “经济胁迫” “反经济胁迫” 中日关系
下载PDF
汉语历时构式语法中的构式压制和反压制——以“见V”构式的形成、发展为例 被引量:3
2
作者 刘文正 吴舟舟 祝静 《语言科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368-381,共14页
由'见'参与构成的构式的历时演变中有压制和反压制两种现象。由于侧重不同的认知侧面,殷商出现的'见O'构式由{[见看O]?[看某客体]}演变为西周的{[见看见O]?[看见某客体]}。此后构式压制使'见'的宾语更为丰富,... 由'见'参与构成的构式的历时演变中有压制和反压制两种现象。由于侧重不同的认知侧面,殷商出现的'见O'构式由{[见看O]?[看某客体]}演变为西周的{[见看见O]?[看见某客体]}。此后构式压制使'见'的宾语更为丰富,抽象名词、短语、小句、动词等进入O位;但动作动词也有反压制作用,不但力图保留自身属性,还对'见'和构式起反作用:使'见'的地位下降,变成被动义助动词;使构式核心由'见'转移到其后的动词,'见OV-N'变为被动'见V',并衍生主动'见V'。在多种因素的作用下,'见'的语义有下列变化:看→看见→遭遇→遭受→被动义助动词→虚义动词。被动'见V'形成之前,构式语义和形式虽有细微变化,但未形成新形-新义对;从'见OV-N'到被动'见V'和主动'见V',形成了两种新的形-义对,达成两种构式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制 反压制 构式化 构式变化
下载PDF
《反有组织犯罪法》下软暴力的意涵解读与规范性限缩 被引量:3
3
作者 徐岱 郑成杰 《青少年犯罪问题》 2022年第5期4-14,共11页
软暴力虽然通过司法解释续造的方式进入到了刑法体系当中,但其内涵依旧含糊不清,其与刑法现有相关概念间的关系亟待理顺。通过分析《反有组织犯罪法》的最新规定,可以明确软暴力彻底摆脱了与有形暴力间的关联,能够独立成为有组织犯罪的... 软暴力虽然通过司法解释续造的方式进入到了刑法体系当中,但其内涵依旧含糊不清,其与刑法现有相关概念间的关系亟待理顺。通过分析《反有组织犯罪法》的最新规定,可以明确软暴力彻底摆脱了与有形暴力间的关联,能够独立成为有组织犯罪的犯罪手段。基于概念创制的实际功用,可以得知软暴力既不是包含了威胁的上位概念,也不能与威胁等同视之,而是一种威胁所通告的恶害。软暴力作为类型化思维的产物,要想进入规范性概念的行列还为时尚早,目前仅能将其作为一种类型来加以把握,掌握其“能够产生心理强制力的滋扰”这一核心特征。在刑法的规范体系中,要想更好地发挥软暴力这一类型对司法机关的提示作用,则需要对其现有意涵进行限缩。具体而言,既需要将刑法已有的行为类型排除在软暴力的意涵之外,也需要依据其核心特征建构规范性的限缩规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扫黑除恶 反有组织犯罪法 软暴力 心理强制 意思决定自由
下载PDF
“反胁迫”还是“胁迫”:欧盟《反经济胁迫条例》评析
4
作者 解楠楠 《国际经济合作》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4,93,共12页
2023年11月欧盟理事会正式签署的《保护欧盟及其成员国免受第三国经济胁迫条例》具有“反胁迫”与“胁迫”的双重意图。一方面,《条例》立法背景由“反美国经济胁迫”逐渐转向为欧盟“胁迫”第三国辩护;另一方面,相较于2021年草案文本,2... 2023年11月欧盟理事会正式签署的《保护欧盟及其成员国免受第三国经济胁迫条例》具有“反胁迫”与“胁迫”的双重意图。一方面,《条例》立法背景由“反美国经济胁迫”逐渐转向为欧盟“胁迫”第三国辩护;另一方面,相较于2021年草案文本,2023年最终文本在内容设计上扩大了适用范围,授权欧盟理事会决定是否构成“经济胁迫”行为,进一步明确了欧盟的利益,强化了欧盟推进战略自主、实现更大地缘政治利益的战略目标。《条例》的生效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中欧经贸关系政治化与安全化倾向,增加双边经贸摩擦,降低双方企业投资信心。鉴于此,中国应从舆论、外交及法律等多维度提前做好风险规避与应对预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经济胁迫条例》 经济胁迫 战略自主 经济外交
原文传递
美欧经济胁迫话语重塑之路径分析与内在逻辑
5
作者 杨钊 《国际法研究》 2024年第4期122-142,共21页
传统理解下的经济胁迫一般是指发达国家通过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强迫性、限制性措施对发展中国家施加经济压力,从而影响其主权行为。反经济胁迫运动则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反对发达国家干涉其主权行为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通... 传统理解下的经济胁迫一般是指发达国家通过贸易、投资等方面的强迫性、限制性措施对发展中国家施加经济压力,从而影响其主权行为。反经济胁迫运动则一直是发展中国家反对发达国家干涉其主权行为的重要方式。近年来,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通过多层路径推动经济胁迫话语的重塑工作:一方面借助G7领导人会议、发布双边联合声明等一系列外交活动,以寻求共识联盟的方式重塑经济胁迫话语,扩大解释经济胁迫的内涵与外延,并有意区分经济胁迫与经济制裁;另一方面通过单边国内立法为其重塑的经济胁迫话语提供合法化、正当化基础,从而基于“寻求共识—创制规范”的演进路径将带有政治色彩的话语转变成法律语言。不仅如此,美欧等发达经济体还试图在多边层面将所谓的经济胁迫问题诉诸世界贸易组织争端解决机制,并着手启动“经济胁迫协调平台”。美欧等发达经济体重塑经济胁迫话语主要源于中国综合实力增强所引发的原有“不对称性相互依赖关系”之变化。其底层逻辑在于发达经济体在大国竞争中对权力与安全问题的关切。中国应该从认知层面关注美欧重塑经济胁迫话语及其深层逻辑。面对侵犯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行为,中国依据国内法实施的反制措施具有合法性与正当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济胁迫 经济制裁 反经济胁迫立法 不对称性相互依赖 国家安全 反制措施 不干涉原则
原文传递
“行V”構式的構式化和構式變化
6
作者 劉文正 余旭 《汉语史学报》 CSSCI 2017年第1期85-94,共10页
'行V'構式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經歷了從'行'到'行ON'和'行OV→N'、從'行OV→N'到'行V'的兩次構式化過程。雙音化對'行V'構式的形成起著推動作用,但更關鍵的是V的'反壓制... '行V'構式形成於春秋戰國之交,經歷了從'行'到'行ON'和'行OV→N'、從'行OV→N'到'行V'的兩次構式化過程。雙音化對'行V'構式的形成起著推動作用,但更關鍵的是V的'反壓制'。随著'行V'構式的興起,泛義動詞開始形成,戰國末期至漢代出現'行VO',@是'行V'的構式變化,標誌著泛義動詞'行'成熟。由於口語和書面語的差異日益加大以及其他泛義動詞的興起,唐代以後'行V'構式逐漸衰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V”構式 構式化 構式變化 反壓制
原文传递
條件構式“這/那一VP”的形成與演變探究
7
作者 黎路遐 《汉语史学报》 2020年第1期141-150,共10页
"這/那一VP"是活躍於現代日常口語中的構式,一般位於句首,與後續分句構成"條件—結果"關係。這一構式在近代漢語中産生,由最初有定的指稱性結構演變爲表條件的陳述性結構。構式壓制、反構式壓制和模型構式的吸引是... "這/那一VP"是活躍於現代日常口語中的構式,一般位於句首,與後續分句構成"條件—結果"關係。這一構式在近代漢語中産生,由最初有定的指稱性結構演變爲表條件的陳述性結構。構式壓制、反構式壓制和模型構式的吸引是條件構式"這/那一VP"的主要形成機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指示代詞 構式壓制 反構式壓制 模型構式 構式化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