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痔瘘裂术后常见并发症及危险因素分析
1
作者 徐岩 《中国医学工程》 2024年第10期46-50,共5页
目的统计痔瘘裂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收治的180例痔瘘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入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将其分为发... 目的统计痔瘘裂术后常见并发症,分析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方法该研究为回顾性研究,选择2020年1月至2021年12月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附属中医院收治的180例痔瘘裂手术患者为研究对象,统计入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将其分为发生组(50例)和未发生组(130例),收集、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经统计学单因素分析、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归纳可导致术后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依据分析结果探讨临床干预对策。结果经统计,180例患者中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为27.78%(50/180),其中以肛缘水肿70.00%(35/50)最为常见;统计学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50例发生组中女性、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病灶位于肛门正中、环状混合痔、术前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未松解括约肌、术后切口未缝合、术后引流不畅、术后感染、术后排便不畅占比分别为60.00%(30/50)、72.00%(36/50)、44.00%(22/50)、72.00%(36/50)、70.00%(35/50)、60.00%(30/50)、68.00%(34/50)、66.00%(33/50)、84.00%(42/50)、70.00%(35/50)、36.00%(18/50)、72.00%(36/50),均高于未发生组[38.46%(50/130)、42.31%(55/130)、23.08%(30/130)、46.15%(60/130)、44.62%(58/130)、30.77%(40/130)、42.31%(55/130)、43.85%(57/130)、47.69%(62/130)、38.46%(50/130)、17.69%(23/130)、44.62%(58/13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60岁、合并糖尿病、肛门正中环状混合痔、术前未预防性应用抗生素、术中未松解括约肌、术后切口未缝合、术后引流不畅、术后感染、术后排便不畅等均为痔瘘裂术后发生并发症的危险因素。结论合并糖尿病、病灶位于肛门正中的环状混合痔患者可由于围手术期处理不当或术后感染、排便不畅而发生肛缘水肿等术后并发症,积极治疗原发病、规范手术操作、加强术后管理均是降低痔瘘裂患者手术风险的重要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痔瘘裂 外剥内扎术 肛缘水肿 危险因素 干预对策
下载PDF
多功能压疮防护垫的设计与使用 被引量:1
2
作者 王非凡 屈红 +2 位作者 崔莹 唐娜 宋宏源 《中国医疗设备》 2017年第4期97-99,共3页
目的设计一种压疮防护垫,探讨多功能压疮防护垫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半圆凹陷的梯形结构多功能压疮防护垫,包括主体和楔形垫块,主体侧面中间部分镂空,通过魔术贴与可拆卸楔形垫块紧密吻合。对201例Braden评分≤12分的压疮高危风... 目的设计一种压疮防护垫,探讨多功能压疮防护垫在临床的应用效果。方法设计半圆凹陷的梯形结构多功能压疮防护垫,包括主体和楔形垫块,主体侧面中间部分镂空,通过魔术贴与可拆卸楔形垫块紧密吻合。对201例Braden评分≤12分的压疮高危风险患者及32例压疮患者使用多功能压疮防护垫进行压疮防护,观察使用后患者皮肤压疮发生率、压疮治疗效果及患者满意度。结果 201例压疮高危患者中,199例患者未见压疮发生,2例高龄患者发生难免性压疮,防护有效率99.00%。32例压疮患者中,Ⅰ期~Ⅲ期压疮患者29例痊愈,Ⅳ压疮患者3例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患者满意度调查,满意率为100%。结论多功能压疮防护垫能有效解决患者翻身和翻身角度的需求,并且不造成压疮创面的再次受压,对压疮防护及配合压疮治疗具有积极作用,降低压疮发生率。本设计制作简单,操作简便,一垫多用,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压疮 防护垫 楔形垫块 压疮干预 魔术贴
下载PDF
新生儿黄疸光疗治疗患儿应用鸟巢式护理与防撞条干预对血清胆红素、睡眠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3
作者 管能江 《中外女性健康研究》 2022年第9期6-7,102,共3页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光疗治疗患儿应用鸟巢式护理与防撞条干预对血清胆红素、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新生儿黄疸光疗治疗者50例为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25例参照组,25例研究组,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 目的:探究新生儿黄疸光疗治疗患儿应用鸟巢式护理与防撞条干预对血清胆红素、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以新生儿黄疸光疗治疗者50例为对象,采用抽签法随机分组,25例参照组,25例研究组,研究时间为2019年4月至2020年4月,参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应用鸟巢式护理与防撞条干预,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血清胆红素水平(156.83±18.74)μmol/L更优,与参照组的(172.75±19.09)μmol/L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9456,P<0.05)。研究组护理后每天睡眠时间(21.56±2.85)h、夜间最长持续睡眠时间(5.34±0.63)h优于参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6723、4.5234,P<0.05)。对于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组(4.00%)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9683,P<0.05)。研究组患儿家属护理满意度(100.00%)高于参照组(84.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3846,P<0.05)。结论:新生儿黄疸患者在光疗治疗过程中配合实施鸟巢式护理与防撞条干预,可有效改善血清胆红素水平与睡眠质量,预防不良反应,得到患儿家属的满意评价,护理效果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鸟巢式护理 防撞条干预 新生儿黄疸 蓝光照射
下载PDF
血管瘤剥除术与介入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比较研究
4
作者 买买提居马.对先 阿力木江.阿布力米提 +1 位作者 艾尔哈提.胡赛 亚力坤.赛来 《肿瘤药学》 CAS 2017年第4期436-440,共5页
目的探讨血管瘤剥除术与介入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接受血管瘤剥除术治疗的对照组40例、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观察... 目的探讨血管瘤剥除术与介入栓塞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收集2012年5月~2016年1月期间在本院接受手术治疗的肝海绵状血管瘤患者76例,根据手术方式将其分为:接受血管瘤剥除术治疗的对照组40例、接受介入栓塞治疗的观察组36例。评价两组患者的疗效、血清肝功能指标水平及不良反应。结果术后3月,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1周,观察组外周血中肝功能指标ALT、AST、TBIL水平低于对照组,ALB水平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3月,观察组发热、肝脓肿、胆管狭窄、肝功能不全等不良反应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血管瘤剥除术与介入栓塞术均可有效治疗肝海绵状血管瘤,介入栓塞术对肝功能的损伤较小、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安全性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海绵状血管瘤 介入栓塞 血管瘤剥除术 不良反应
下载PDF
中医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被引量:1
5
作者 江珍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21年第8期47-49,共3页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数的方式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单数)和对照组(双数),两组各34例。观... 目的观察中医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选取2019年1月—2020年1月医院收治的68例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随机抽数的方式将两组患者分为观察组(单数)和对照组(双数),两组各34例。观察组采用中医护理干预的方式进行术后恢复,而对照组则采用常规措施进行干预,最后统计两组的术后情况和满意度评分,根据收集数据分析中医护理干预的优势。结果观察组的术后情况和满意度分数均优于对照组,因此从统计结果上看中医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患者术后恢复有积极作用,患者的认可程度高,让患者保持在一个相对良好的状态下进行恢复,且观察组和对照组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医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剥除手术患者术后健康有积极影响,能切实加快患者的恢复进度,通过中医调理的方式使患者能早日回归日常生活,降低复发的风险,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护理干预 子宫肌瘤剥除手术 肠胃恢复 中医药膳 满意度评分 术后恢复 身体指标 分析讨论
下载PDF
一例DSA引导下左侧颈动脉内膜剥离取栓术的护理配合
6
作者 郝莉茹 林永俭 +2 位作者 马英东 陈卓萍 刘丽 《中华介入放射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1期78-81,共4页
报告一例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合并脑梗死、脑动脉硬化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球囊取栓+动脉成形术"中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物品准备、体位管理、生命体征观察、... 报告一例左侧颈内动脉闭塞合并脑梗死、脑动脉硬化患者在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引导下行"颈内动脉内膜剥脱+球囊取栓+动脉成形术"中的护理,护理重点包括物品准备、体位管理、生命体征观察、指标监测、管路管理、体温管理、手术配合及患者心理护理等。患者手术完成后转入ICU进行监测治疗,2 d后转入普通病房,术后10 d顺利出院。颈动脉内膜剥脱术是防治缺血性卒中有效的措施之一,良好的围手术期护理有助于减少手术并发症,提高手术疗效,使患者获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内动脉闭塞 剥离取栓术 介入护理 复合手术 配合
原文传递
I^(125)粒子条支架与普通金属支架治疗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李飞 何津彤 +2 位作者 刘梦怡 何龙 阎雄 《重庆医学》 CAS 2022年第16期2766-2770,共5页
目的评估I^(125)粒子条支架联合普通金属支架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9月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经皮肝穿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05例,其中44例患者接受了I^(125)粒子条支架植入治疗... 目的评估I^(125)粒子条支架联合普通金属支架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6月至2020年9月该院肝胆外科收治的经皮肝穿胆道支架植入术的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105例,其中44例患者接受了I^(125)粒子条支架植入治疗(粒子条组),61例患者接受普通金属支架植入治疗(支架组)。评估两种治疗方案对恶性梗阻性黄疸患者减黄效果、糖链抗原19-9(CA19-9)水平、术后并发症及生存期的影响。结果两组患者术后黄疸均显著缓解,但两组在减黄效果上无明显差异;术后测血清及胆汁CA19-9均较术前明显下降,两组患者术后第1、7天血清CA19-9及术后第1天胆汁CA19-9均下降,粒子条组术后第3天胆汁CA19-9明显低于支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粒子条组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8例,发生率为18.18%;支架组患者术后出现12例,发生率为19.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粒子条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6.5个月;支架组患者中位生存期为5.0个月(P<0.05)。结论I^(125)粒子条支架能抑制肿瘤生长、延长患者生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性梗阻性黄疸 I^(125)粒子条 胆道支架 介入治疗 预后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