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ANTIOXIDANT DEPLETION AND OIT VALUES OF HIGH IMPACT PP STRANDS
1
作者 Werner W.Müller Ines Jakob +1 位作者 Chunshan Li Renate Tatzky-Gerth 《Chinese Journal of Polymer Science》 SCIE CAS CSCD 2009年第3期435-445,共11页
The service life of a polyolefin product depends to large extent on the type and amount of the antioxidants added.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storage and use of the product the antioxidants are depleted by physical proc... The service life of a polyolefin product depends to large extent on the type and amount of the antioxidants added. During the manufacturing,storage and use of the product the antioxidants are depleted by physical processes and chemical degradation,and this impairs its long-term performance.The initial and in-use oxidation stability is often characterized and monitored by the measurement of the oxidative induction time(OIT),and service life predictions are based on the rate of decrease of the OIT value.To study the correlation between the OIT value and the actual antioxidant concentration,eight random arrays of high-impact polypropylene(PP)strands stabilized using six different antioxidant packages(composed of Irgafos 168,Irganox 1010 and 1330,Chimassorb 944)were immersed in hot water(80℃and 90℃)and oven aged in air (80℃)for more than two years,and the change of OIT values and antioxidant concentrations was measured.For phosphitic and phenolic stabilizers water immersion is generally a more critical aging condition than oven aging in air,while for the hindered amine stabilizers(HAS)the opposite was observed.As expected,a linear correlation between OIT values and concentrations was found for the'classical'package of phosphitic and phenolic stabilizers.In the case of Irganox 1330,the change of the OIT values during aging was considerably slower than the change of concentration.Even when zero concentration was reached according to the vanishing peak height in the chromatogram,a considerable OIT value was still measurable.This may be due to unidentified degradation products of Irganox 1330 which still act as antioxidants in the long run.Addition of HAS(Chimassorb 944)seems to enhance the initial OIT of stabilized phenolic samples and the long-term effectiveness of the phenolic stabilization under air oven aging conditions.However,the marked long-term effectiveness of the HAS itself and the slow change with time of the concentration were not detectable by OIT measurements above the PP melting point of about 17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OLYPROPYLENE STABILIZERS Oxidative resistance antioxidant depletion Oxidative induction time
下载PDF
水性抗氧剂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树脂性能的影响
2
作者 刘孟恩 汤千熠 +1 位作者 张明耀 刘伯军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73-78,共6页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比为6/4的ASA核壳接枝共聚物胶乳,系统地研究了水性抗氧剂的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接枝共聚物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ASA树脂,探究了水性抗氧剂的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树脂力学性能、表观性能的影响... 采用乳液聚合法制备了核壳比为6/4的ASA核壳接枝共聚物胶乳,系统地研究了水性抗氧剂的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接枝共聚物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并采用熔融共混法制备ASA树脂,探究了水性抗氧剂的组成以及含量对ASA树脂力学性能、表观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性抗氧剂的组成CPL/DLTP为2/3时,其ASA接枝共聚物的热氧老化性能最优;随着水性抗氧剂含量的增加,ASA接枝共聚物的氧化诱导期显著增长;水性抗氧剂的加入量超过1%以后,ASA接枝共聚物的氧化诱导期增长不显著;在230℃空气条件下,添加1%水性抗氧剂的ASA接枝共聚物的氧化诱导期可达73.1 min,其抗热氧老化能力是相同条件下不添加水性抗氧剂ASA接枝共聚物的80倍以上;水性抗氧剂的组成及含量对ASA树脂的力学性能无明显影响,对其表观性能如白度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苯乙烯-丙烯酸丁酯 核壳接枝共聚物 水性抗氧剂 氧化诱导期 抗热氧老化能力
下载PDF
ABS接枝粉料结构及抗氧剂用量对ABS树脂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宋子睿 刘伯军 张明耀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88-93,共6页
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技术,制备了核壳比为60/40、70/30且接枝过程中引发剂用量不同的ABS接枝共聚物胶乳,系统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壳层厚度及水性抗氧剂用量对ABS接枝共聚物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熔融共混技术生产AB... 采用乳液接枝聚合技术,制备了核壳比为60/40、70/30且接枝过程中引发剂用量不同的ABS接枝共聚物胶乳,系统研究了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塑料(ABS)壳层厚度及水性抗氧剂用量对ABS接枝共聚物热氧老化性能的影响,同时通过熔融共混技术生产ABS树脂,测试了水性抗氧剂加入量和ABS壳层厚度对ABS树脂力学性能和表观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ABS壳层越薄,其ABS接枝共聚物的热氧老化性能越差。ABS壳层厚度对树脂冲击强度和表观性能均有影响。本研究使用的水性抗氧剂加入量在胶乳总重的1%(质量分数,下同)以下时,水性抗氧剂加入量越高,ABS接枝共聚物的氧化诱导期和氧化诱导温度越高。抗氧剂加入量在0.75%时,抗热氧老化能力达到较高水平。抗氧剂加入量对ABS树脂的力学性能无影响,对其表观性能如白度、黄色指数影响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树脂 核壳结构 抗氧剂 氧化诱导时间
下载PDF
差示扫描量热法测定压缩机油-引发剂混合体系半衰期
4
作者 李琰 曹凯 +2 位作者 陆海 吴旭东 王荣 《合成润滑材料》 CAS 2024年第3期12-16,共5页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Kinetics Neo专业软件建立了相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对超高压乙烯压缩机油-引发剂混合体系的半衰期进行了研究。建立的3步连串模型适用于压缩机油-引发剂混合体系半衰期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国产压缩机油+DTB... 采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Kinetics Neo专业软件建立了相应的化学动力学模型,对超高压乙烯压缩机油-引发剂混合体系的半衰期进行了研究。建立的3步连串模型适用于压缩机油-引发剂混合体系半衰期的测定。测定结果表明,国产压缩机油+DTBP引发剂混合体系和进口压缩机油+DTBP引发剂混合体系对DTBP引发剂半衰期的影响均较小,国产压缩机油和进口压缩机油与乙烯反应介质的相容性相当。(图11表2参考文献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诱导期 活化能 化学动力学模型 相容性
下载PDF
降低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诱导期故障率的方法探讨
5
作者 吕便变 《聚酯工业》 CAS 2024年第2期36-38,共3页
诱导期是在加速氧化条件下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之一,表示车用汽油在贮存时氧化并生成胶质的倾向。汽油的诱导期越长,生成胶质的倾向越小,抗氧化安定性越好。故诱导期可反映油品的贮存安定性。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使用周期达20年以上,... 诱导期是在加速氧化条件下评定汽油安定性的指标之一,表示车用汽油在贮存时氧化并生成胶质的倾向。汽油的诱导期越长,生成胶质的倾向越小,抗氧化安定性越好。故诱导期可反映油品的贮存安定性。汽油氧化安定性测定仪使用周期达20年以上,由于元器件老化,在使用过程中受高温、高压的影响,故障频繁,故障率高。在使用过程中也会直接影响准确度,安定性不好的汽油,在储存和输送过程中容易发生氧化反应,生成胶质,使汽油的颜色变深,甚至会产生沉淀。因此测定结果的准确性直接影响产品的效益。因此,本文通过试验找出影响准确度的根本原因,并采取措施消除故障点,延长备件寿命,以此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氧化安定性 诱导期 故障率
下载PDF
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文利柏 章欢 +2 位作者 王运 胡圣扬 韩鹤友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3-45,共3页
以固体碱KF/CaO为催化剂,催化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选用焦性没食子酸(PGA)、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维生素E(VE)和柠檬酸(CTA)4种常用的抗氧化剂,分别采用电导法和酸值法评价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考察了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氧化... 以固体碱KF/CaO为催化剂,催化菜籽油制备生物柴油,选用焦性没食子酸(PGA)、2,6-二叔丁基-4-甲基苯酚(BHT)、维生素E(VE)和柠檬酸(CTA)4种常用的抗氧化剂,分别采用电导法和酸值法评价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考察了抗氧化剂对生物柴油氧化安定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导法和酸值法用于评价生物柴油的氧化安定性没有明显差异,其中PGA、BHT、CTA的抗氧化性较强,其理想添加量为50~100 mg/L,VE的抗氧化性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柴油 氧化安定性 抗氧化剂 诱导期 酸值
下载PDF
δ-维生素E和迷迭香在鲱鱼油中的抗氧化效果 被引量:8
7
作者 刘庆慧 李勃生 《海洋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64-66,共3页
在鲱鱼油中分别加入抗氧化剂δ-维生素 E,迷迭香及其混合物 ( KEMIN- Europe,含有 δ-维生素 E和迷迭香 )。在氧化诱导器 ( Metrohm Rancimat,80℃ )中测定每一抗氧化剂的诱导时间 ,结果表明 ,迷迭香比 δ-维生素 E稳定鱼油的性能好。... 在鲱鱼油中分别加入抗氧化剂δ-维生素 E,迷迭香及其混合物 ( KEMIN- Europe,含有 δ-维生素 E和迷迭香 )。在氧化诱导器 ( Metrohm Rancimat,80℃ )中测定每一抗氧化剂的诱导时间 ,结果表明 ,迷迭香比 δ-维生素 E稳定鱼油的性能好。混合天然的抗氧化剂较单一天然抗氧化剂效率要高 ,迷迭香和δ-维生素 E彼此具有协同效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鱼油 抗氧化剂 诱导时间 氧化 δ-维素E 迷迭香
下载PDF
抗氧剂2246在BR生产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8
作者 张萍 杨清华 +2 位作者 史翠花 武玉斌 唐学明 《合成橡胶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207-211,共5页
分析了抗氧剂2246对BR的稳定化作用,并与抗氧剂2246的稳定效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抗氧剂2246和抗氧剂264用量相同时,前者使BR的氧化诱导期延长,氧化温度提高,热氧老化性能改善,且耐候性、加工稳定性都明显... 分析了抗氧剂2246对BR的稳定化作用,并与抗氧剂2246的稳定效能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抗氧剂2246和抗氧剂264用量相同时,前者使BR的氧化诱导期延长,氧化温度提高,热氧老化性能改善,且耐候性、加工稳定性都明显变好。采用0.6%抗氧剂2246,即可达到或超过1.1%抗氧剂264的效能,并能满足BR贮存3a及在运输、加工过程中性能稳定不变的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氧剂 顺丁橡胶 氧化诱导期
下载PDF
地沟油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能的改进研究 被引量:5
9
作者 李法社 杜威 +4 位作者 包桂蓉 王华 李明 苏成帅 倪梓皓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12-18,共7页
以地沟油生物柴油为原料,研究了BHA、BHT、TBHQ、D-TBHQ、PG和OG等六种抗氧化剂、添加量及两两复配、测试温度、0#轻柴油添加量对其氧化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六种抗氧化剂在其添加量为1 000 ppm对地沟油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能均... 以地沟油生物柴油为原料,研究了BHA、BHT、TBHQ、D-TBHQ、PG和OG等六种抗氧化剂、添加量及两两复配、测试温度、0#轻柴油添加量对其氧化稳定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六种抗氧化剂在其添加量为1 000 ppm对地沟油生物柴油氧化稳定性能均有一定提升,其中PG抗氧化效果最好,诱导期时间为10.32 h;在添加量较低时,BHA、BHT、PG与OG的抗氧化效果较好;而在添加量较高时,TBHQ与D-TBHQ的抗氧化效果较好.六种抗氧化剂对地沟油生物柴油的抗氧化效果顺序为PG>BHA>BHT>OG>D-TBHQ>TBHQ.PG与其他抗氧化剂复配后的抗氧化效果较好,而TBHQ与其他抗氧化剂复配后使其自身抗氧化效果降低.测试温度、0#轻柴油添加量对地沟油生物柴油的氧化稳定性能影响很大,随测试温度的升高,诱导期时间明显降低,降幅很大,而随着0#柴油添加量的增大,诱导期时间增大,尤其添加量较大时,诱导期时间增幅很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沟油生物柴油 氧化稳定性能 抗氧化剂 诱导期 改进研究
下载PDF
木塑复合材料的热氧化规律研究 被引量:8
10
作者 蔡培鑫 吕群 +2 位作者 张清锋 羊海棠 梁梦杰 《中国塑料》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46-50,共5页
以聚丙烯(PP)和木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木塑复合材料(WPC),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研究了WPC及其主要原料PP、木粉的热氧化曲线特征,并研究了木粉、抗氧剂对WPC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抗氧剂1010的条件下,PP和... 以聚丙烯(PP)和木粉为主要原料制备了木塑复合材料(WPC),用差示扫描量热法(DSC)和热重分析(TG)研究了WPC及其主要原料PP、木粉的热氧化曲线特征,并研究了木粉、抗氧剂对WPC氧化诱导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含有抗氧剂1010的条件下,PP和WPC都不会被显著氧化,而当抗氧剂1010消耗完毕后(氧化诱导时间之后),PP和WPC都会发生明显热氧化而使DSC曲线上出现放热峰,同时使TG曲线上出现快速热失重;抗氧剂对提高木粉的热稳定性没有显著效果;在WPC中加入抗氧剂硫代二丙酸二月桂酯(DLTP)对提高WPC的热稳定性具有显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丙烯 木粉 木塑复合材料 热氧化性能 氧化诱导时间 抗氧剂
下载PDF
汽油用液体抗氧剂的研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张晓云 刘亚丽 夏道宏 《石油炼制与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32-34,共3页
采用对苯二胺与仲丁基溴反应合成了混合仲丁基取代对苯二胺。混合仲丁基取代对苯二胺与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T501)复配制得汽油用液体抗氧剂,其抗氧效果优于T501单独使用的效果,且达到抗氧指标的用量,约为T501用量的1/4,加入... 采用对苯二胺与仲丁基溴反应合成了混合仲丁基取代对苯二胺。混合仲丁基取代对苯二胺与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甲基苯酚(T501)复配制得汽油用液体抗氧剂,其抗氧效果优于T501单独使用的效果,且达到抗氧指标的用量,约为T501用量的1/4,加入到油品中不影响油品的其它质量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油 液体抗氧剂 诱导期 仲丁基对苯二胺 石油产品 色谱分析技术
下载PDF
吸热型碳氢燃料中氢过氧化物的抑制 被引量:2
12
作者 李丹 方文军 +1 位作者 郭永胜 林瑞森 《高校化学工程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428-433,共6页
在饱和溶解氧加速热氧化条件下,采用碘量比色法跟踪测定了吸热型碳氢燃料ZH-100中氢过氧化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评价了2,2’-硫代二乙基-3-(3,5-二异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二乙基磷酸酯,4,4’-二(苯基异丙基... 在饱和溶解氧加速热氧化条件下,采用碘量比色法跟踪测定了吸热型碳氢燃料ZH-100中氢过氧化物浓度随时间的变化,评价了2,2’-硫代二乙基-3-(3,5-二异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3,5-二叔丁基-4-羟基苯甲基二乙基磷酸酯,4,4’-二(苯基异丙基)二苯胺,三(2,4-二叔丁基)亚磷酸苯酯,双十八烷基季戊四醇双亚磷酸酯等5种不同类型抗氧剂的抗氧化效果。结果表明,5种抗氧剂不同程度地抑制了燃料中氢过氧化物的生成,加入量100μg·g-1时可使燃料120℃的氧化诱导期分别延长80、58、10、32和58h,有效地提高了燃料的热氧化安定性。其中,以含硫双酚类复合型抗氧剂2,2’-硫代二乙基-3-(3,5-二异丁基-4-羟基苯基)丙酸酯的抗氧化效果最佳,在燃料ZH-100中加入50、100和500μg·g-1该抗氧剂,可使燃料140℃的氧化诱导期分别延长4,6和24h。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热型碳氢燃料 氢过氧化物 抗氧剂 氧化诱导期
下载PDF
升温速率对聚丙烯腈纤维预氧化反应的影响及诱导期的研究 被引量:3
13
作者 于美杰 徐勇 +3 位作者 王成国 朱波 林雪 谢奔 《航空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81-85,共5页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聚丙烯腈/衣糠酸共聚物纤维在氧化性气氛(空气)和非氧化性气氛(氩气)下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受升温速率的影响,分析了这两种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机理;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DSC回收样品的分析研究... 用差示扫描量热仪(DSC)研究了聚丙烯腈/衣糠酸共聚物纤维在氧化性气氛(空气)和非氧化性气氛(氩气)下环化反应和氧化反应受升温速率的影响,分析了这两种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和反应机理;结合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对DSC回收样品的分析研究了环化反应的诱导期。结果表明,环化反应的引发存在一定的诱导期,升温速率越快,诱导期越长;在缓慢升温条件下,氧的充分扩散使一部分氧化反应与环化反应可以同时进行;在预氧化初期,氧化性气氛具有引发环化反应、缩短环化反应诱导期的作用,而在预氧化后期则阻碍环化,这种阻碍作用随着升温速率的提高而逐渐减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碳纤维 预氧化 动力学 诱导期
下载PDF
围着床期小鼠子宫中巨噬细胞的变化及作用 被引量:7
14
作者 高瑞花 陈雷宁 +4 位作者 谭雯雅 谭洪川 欧湘红 李红 全松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期365-369,共5页
目的观察小鼠子宫中胚胎着床部位与非着床部位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的分布差异,探讨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真孕(n=30)和假孕小鼠(n=30)子宫组织,选择30只妊娠小鼠模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30只假孕小鼠模型作为对照组,在... 目的观察小鼠子宫中胚胎着床部位与非着床部位巨噬细胞(Macrophage,Mφ)的分布差异,探讨其在胚胎着床过程中的作用。方法取真孕(n=30)和假孕小鼠(n=30)子宫组织,选择30只妊娠小鼠模型作为实验组,同时选择30只假孕小鼠模型作为对照组,在围着床期取两组小鼠子宫组织,采用免疫组化技术检测子宫组织中Mφ、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i NOS)、白血病抑制因子(LIF)的分布,分析比较子宫组织中胚胎着床部位和非着床部位Mφ、i NOS和LIF的分布差异及相关性。结果在小鼠子宫组织中,观察到实验组Mφ在D4.5(雌鼠交配后次日晨阴道见栓为D0.5)前主要分布子宫内膜,D4.5后主要分布于子宫外膜,对照组Mφ主要分布于子宫内膜;实验组i NOS在D4.5前主要分布子宫内膜,D4.5后主要见于子宫肌膜和外膜,对照组i NOS主要位于子宫内膜,且实验组Mφ和i NOS分布呈正相关。此外,实验组LIF显著表达于子宫内膜,对照组几乎不表达,二者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着床部位Mφ、i NOS和LIF明显高于非着床部位,其中Mφ、LIF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围着床期小鼠子宫组织中Mφ主要分布在子宫内膜及胚胎着床点,并伴有i NOS和LIF的表达,提示Mφ在胚胎着床中可能发挥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围着床期 子宫 巨噬细胞 白血病抑制因子 诱导型一氧化氮合成酶
下载PDF
温度对水酶法大豆油氧化稳定性影响 被引量:3
15
作者 李杨 马文君 +4 位作者 齐宝坤 王晶 李丹 曹亮 江连洲 《食品工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3期90-93,102,共5页
本文以水酶法提取的大豆油为原料,在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以大豆油的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共轭三烯值为评价指标,评价其氧化稳定性。基于过氧化值变化确定氧化诱导时间IP,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得到水酶法大豆油的活化能。结... 本文以水酶法提取的大豆油为原料,在不同温度、时间条件下,以大豆油的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共轭三烯值为评价指标,评价其氧化稳定性。基于过氧化值变化确定氧化诱导时间IP,通过阿伦尼乌斯方程得到水酶法大豆油的活化能。结果表明:随着时间的延长水酶法大豆油的过氧化值、p-茴香胺值、共轭二烯、共轭三烯值均增大,其中在60℃条件下过氧化值与储藏时间呈显著相关;水酶法大豆油的活化能为72.10k J/mol。水酶法大豆油在储藏过程中要注意低温保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油 温度 诱导期 氧化稳定性
下载PDF
油脂氧化安定性几种分析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12
16
作者 李久盛 王大璞 杜上鉴 《分析测试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5期12-14,共3页
主要论述碘值法、过氧化值法、折光率法、电导率法等几种油脂氧化安定性的分析方法在85℃下不同的效果 ,以及电导率法在75℃至120℃的效果。结果表明85℃时的碘值变化不规则 ,过氧化值变化幅度非常小,折光率基本不变 ,而电导率则有一个... 主要论述碘值法、过氧化值法、折光率法、电导率法等几种油脂氧化安定性的分析方法在85℃下不同的效果 ,以及电导率法在75℃至120℃的效果。结果表明85℃时的碘值变化不规则 ,过氧化值变化幅度非常小,折光率基本不变 ,而电导率则有一个规律性的明显突变 ,这代表了油脂氧化诱导期的结束 ;进一步对电导率法进行一系列的温度试验,证明当氧化温度不高于90℃时,电导率会产生突变点。若氧化温度高于90℃则电导率无突变 ,且油脂短时间内会有聚合物生成 ,所以,电导率法适用的温度范围是低于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安定性 诱导期 电导率 油脂 测定
下载PDF
油酸甲酯氧化衰变特性及氧化反应表观活化能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王学春 方建华 +3 位作者 陈波水 王九 吴江 李亮 《润滑与密封》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2期51-55,59,共6页
为了考察油酸甲酯的氧化衰变特性,采用自制氧化模拟装置将样品加速氧化,定时取样检测样品过氧化值、酸值和运动黏度(40℃),考察不同温度和氧气流量对氧化速率的影响;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表征油酸甲酯氧化前后的结构变化;通过Rancima... 为了考察油酸甲酯的氧化衰变特性,采用自制氧化模拟装置将样品加速氧化,定时取样检测样品过氧化值、酸值和运动黏度(40℃),考察不同温度和氧气流量对氧化速率的影响;利用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表征油酸甲酯氧化前后的结构变化;通过Rancimat法加速氧化试验,测定油酸甲酯的氧化诱导期,同时从氧化反应活化能角度进一步研究油酸甲酯的氧化反应机制。结果表明,氧气流量对油酸甲酯热氧化稳定性影响较小,但随着反应温度的升高,氧化诱导期缩短,氧化安定性显著下降;傅立叶红外光谱定性表征结果表明,油酸甲酯在氧化过程中可能发生不饱和双键的异构化;通过计算得到油酸甲酯的氧化反应表观活化能为34.058 k J/mol。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油酸甲酯 氧化安定性 诱导期 活化能
下载PDF
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测试 被引量:10
18
作者 肖庆敏 王昀晖 李永华 《中国油脂》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47-49,共3页
油脂在贮存过程中会由于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最终导致酸败。测定油脂酸败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有指导意义的是对油脂氧化反应过程中诱导期的测定。采用氧化稳定性测定仪(OxidativeStabilityInstrument)测试了多种常用油脂的氧化... 油脂在贮存过程中会由于发生氧化反应和水解反应最终导致酸败。测定油脂酸败程度的方法多种多样,但最有指导意义的是对油脂氧化反应过程中诱导期的测定。采用氧化稳定性测定仪(OxidativeStabilityInstrument)测试了多种常用油脂的氧化稳定性,模拟了油脂氧化初期的过程,对预测油脂的货架寿命有一定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稳定性 油脂 贮藏 测试
下载PDF
新型分子内复合主抗氧剂的合成与性能 被引量:9
19
作者 李翠勤 王俊 +1 位作者 张志秋 方宏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154-2158,共5页
以2,6-二叔丁基苯酚原料,经过硝化和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分子内复合型主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氨基苯酚。通过正交实验和条件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锌粉为还原剂,氯化钙质量分数为8%,氯化钙溶液的体积分数为45%,乙醇的体积分... 以2,6-二叔丁基苯酚原料,经过硝化和还原反应合成了一类新型的分子内复合型主抗氧剂2,6-二叔丁基对氨基苯酚。通过正交实验和条件优化实验确定最佳反应条件为:锌粉为还原剂,氯化钙质量分数为8%,氯化钙溶液的体积分数为45%,乙醇的体积分数为50%,反应时间为8 h,反应温度为80℃,产品的收率在80%以上,熔程为112.2~113.3℃。元素分析和IR结果证明合成的产品结构与目标产物分子结构相同。熔体流变速率和氧化诱导期的测定结果表明,新型抗氧剂在聚乙烯的加工和使用过程中能很好地抑制其氧化降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 6-二叔丁基对氨基苯酚 分子内复合抗氧剂 氧化诱导期
下载PDF
新型分子内复合抗氧剂清除自由基的性能 被引量:8
20
作者 李翠勤 王俊 +1 位作者 魏宇佳 孟祥勇 《化工进展》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441-445,共5页
以DPPH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新型分子内复合抗氧剂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市售抗氧剂1076和BHT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该新型分子内复合抗氧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优于市售抗氧剂1076和BHT;且清除自由基的... 以DPPH为研究对象,采用紫外-可见光分光光度计研究了新型分子内复合抗氧剂对自由基的清除能力,并与市售抗氧剂1076和BHT进行对比。结果表明,相同条件下,该新型分子内复合抗氧剂清除自由基的能力优于市售抗氧剂1076和BHT;且清除自由基的能力随抗氧剂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随清除反应时间的延长先增大后趋于稳定。清除反应温度对清除能力影响不大,表明该清除反应的反应活化能较低,该清除反应可在室温下快速进行。熔体流变速率和氧化诱导期测得的结果也证实了新型分子内复合抗氧剂的抗氧化能力优于市售抗氧剂BHT和107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PPH自由基 分子内复合抗氧剂 清除自由基 氧化诱导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