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反义形容词共现构式的认知语法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张媛 《外语学刊》 CSSCI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44-49,共6页
"形1+形2"构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比较独特的语言现象,其表现是两个反义关系的形容词共现于同一构式,随着其语法范畴从形容词向名词、再向副词的转变,该构式的组构性逐渐减弱,单位性则逐渐增强。从"形容词所表征的状态&q... "形1+形2"构式在现代汉语中是一种比较独特的语言现象,其表现是两个反义关系的形容词共现于同一构式,随着其语法范畴从形容词向名词、再向副词的转变,该构式的组构性逐渐减弱,单位性则逐渐增强。从"形容词所表征的状态"到"名物化的状态",再到"无论如何",其语义的不可预测性也逐渐增强。构式的各个语义之间存在概念联系,语法范畴的转变也有概念依据,认知语法自下而上的成分分析法为该构式的各种语法表现提供理论依据,同时这类构式作为整体也发挥相应的压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形容词 构式 认知语法
下载PDF
反义词共现构式“X的Y的”的句法语义研究 被引量:6
2
作者 吴淑琼 邱欢 《西南政法大学学报》 CSSCI 2017年第6期129-135,共7页
反义词共现构式"X的Y的"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独特的一种语言现象。基于语料库对该构式的组构成分、句法特征及语义进行详细描写和分析,可以发现进入该构式的可变量"X"和"Y"主要是反义形容词、动词、名词和代... 反义词共现构式"X的Y的"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独特的一种语言现象。基于语料库对该构式的组构成分、句法特征及语义进行详细描写和分析,可以发现进入该构式的可变量"X"和"Y"主要是反义形容词、动词、名词和代词;该构式在句中主要充当主语、定语、宾语等句法成分;该构式有加合义、周遍义和选择义三种语义。加合义是该构式的基本义,周遍义是"部分代整体"转喻作用的结果,选择义则受句法环境压制使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词共现构式 “X的Y的” 句法 语义 转喻
下载PDF
认知构式语法视角下的反义词同现现象 被引量:1
3
作者 毕懿晴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北大核心 2013年第6期153-155,共3页
反义词一直被认为是语义范畴内的一种语义关系。通过在认知构式语法框架内从词汇的层面对直接反义词对进行了词汇层面的分析,经过对大量的直接反义词对的考察研究发现,它们不仅仅是语义关系,还有词汇层面的关系,直接反义词对是存在于我... 反义词一直被认为是语义范畴内的一种语义关系。通过在认知构式语法框架内从词汇的层面对直接反义词对进行了词汇层面的分析,经过对大量的直接反义词对的考察研究发现,它们不仅仅是语义关系,还有词汇层面的关系,直接反义词对是存在于我们心理词库中的一个特殊的词汇项。我们认为直接反义词对是一个特殊的构式—反义构式,由此,从语法的角度来解释反义词同现现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认知构式语法 反义词 同现现象 直接反义词对 反义构式
下载PDF
构式语法框架下的[Aand/or B]探索
4
作者 叶狂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学报》 2013年第5期92-96,共5页
与传统语法把[A and B]、[A or B](A、B为相对型反义词)分开研究不同,基于构式语法,把它们置于同一个构式"反义并列构式"下,给出统一的描写和解释。认为该构式的构式义就是指反义词A、B所属的整个量级,and突显了内包性,or突... 与传统语法把[A and B]、[A or B](A、B为相对型反义词)分开研究不同,基于构式语法,把它们置于同一个构式"反义并列构式"下,给出统一的描写和解释。认为该构式的构式义就是指反义词A、B所属的整个量级,and突显了内包性,or突显了穷尽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并列构式 构式语法 典型性 语序
下载PDF
构式语境下反义词共现构式的交互主观性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芦晓莉 刘宇红 《新疆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CSSCI 2021年第2期145-150,共6页
文章在构式语境下对反义词共现构式的交互主观性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反义词共现构式在本质上具有交互主观性特征;反义词共现构式的交互主观性高度依赖构式语境,其中,构式语境(较复杂构式)和构式反义词项(较小构式)之间的交互是前提,... 文章在构式语境下对反义词共现构式的交互主观性进行了探究。研究发现:反义词共现构式在本质上具有交互主观性特征;反义词共现构式的交互主观性高度依赖构式语境,其中,构式语境(较复杂构式)和构式反义词项(较小构式)之间的交互是前提,构式语境对反义词项语义特征的压制是“催化剂”,使得反义词共现构式不再被最大限度地客观识解,主体的主观性因此得到增强,此时,发话人表现出较强的主观交互倾向,受话人则积极发挥主观能动性寻求最佳构式语境关联,最终促成了认知主体主观交互的实现;反义词共现构式的主观性为其交互主观性奠定了基础,二者处于同一连续统上;反义词共现构式的交互主观性为语言主观性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同时拓宽了交互主观性的研究范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词共现构式 主观性 交互主观性 构式语境 构式语境压制
下载PDF
论汉语反义词共现构式的互文性特征 被引量:2
6
作者 芦晓莉 《西南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年第2期70-77,共8页
探讨汉语反义词共现构式的互文性特征,发现互文性特征是汉语反义词共现构式在语义层面上的一个典型特征,这种特征的体现必须同时满足句法上的“形式对称”和语义上的“意义互补”两个限制性条件,其中,“意义互补”又体现为前后呼应组构... 探讨汉语反义词共现构式的互文性特征,发现互文性特征是汉语反义词共现构式在语义层面上的一个典型特征,这种特征的体现必须同时满足句法上的“形式对称”和语义上的“意义互补”两个限制性条件,其中,“意义互补”又体现为前后呼应组构成分的加合互补、中和互补、融合互补、关系互补以及省略互补五种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语反义词共现构式 互文性 形式对称 意义互补
下载PDF
体认语言学视域下俄语反义词共现构式研究
7
作者 梁洪琦 许凤才 《中国俄语教学》 CSSCI 2023年第1期11-18,共8页
作为对认知语言学本土化修补的“体认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新方向,为世界语言学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体认语言学强调,心智和语言均来自对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体)”和“认知加工(认)”。“体认性”不仅是语言的性质之一,... 作为对认知语言学本土化修补的“体认语言学”是现代语言学研究的新方向,为世界语言学的发展贡献了“中国智慧”。体认语言学强调,心智和语言均来自对现实世界的“互动体验(体)”和“认知加工(认)”。“体认性”不仅是语言的性质之一,而且是一种元认知机制。体认语言学持语言构式观,即构式是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体”与“认”的结果。本文在体认语言学视域下梳理词组层面上俄语反义词共现构式范畴成员间的承继关系,探究俄语反义词共现构式的体认性成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体认语言学 反义词共现 构式 体认性
下载PDF
反义词共现构式“X不X”的构式化等级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詹钰蓉 吴淑琼 《浙江外国语学院学报》 2021年第1期77-85,共9页
反义词共现构式"X不X"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独特的一类构式。本文基于语料库,通过对构式中反义词语义类别的分析,发现该构式经历了不同等级的构式化。当构式"X不X"为选择义时,构式化等级低;当构式偏指肯定或否定一方时... 反义词共现构式"X不X"是现代汉语中比较独特的一类构式。本文基于语料库,通过对构式中反义词语义类别的分析,发现该构式经历了不同等级的构式化。当构式"X不X"为选择义时,构式化等级低;当构式偏指肯定或否定一方时,构式化等级中等;当构式为频度义时,其语义不是组成成分"X"和"不X"的简单相加,而是具有不可预测性,此时构式化等级最高。构式化是语言的一种动态演变过程,重新分析和转喻是"X不X"构式化的内部机制,语言的经济原则和主观性是其语义虚化的外部动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X不X” 反义词共现构式 构式化 构式化等级
下载PDF
三个对举方位结构的语义演变及相关问题
9
作者 郭晓玮 《重庆第二师范学院学报》 2018年第1期44-48,共5页
本文基于历史语料,就对举式方位结构"上下""左右""前后"的多义表现进行描写分析。对举方位结构"上下""左右""前后"是多义形式,其古今语义表现相差无几;其意义之间依靠隐... 本文基于历史语料,就对举式方位结构"上下""左右""前后"的多义表现进行描写分析。对举方位结构"上下""左右""前后"是多义形式,其古今语义表现相差无几;其意义之间依靠隐喻和转喻机制相互联系;其语义演变伴随着词汇化、语法化和主观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对举方位结构 上下 左右 前后 历时 语义演变
下载PDF
汉英反义词共现构式语义结构形成机制对比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芦晓莉 刘宇红 卢卫中 《西安外国语大学学报》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期20-24,共5页
本文从认知—语用视角对汉英反义词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1)突显、聚焦、视角和详略度识解方式是汉英反义词共现构式语义结构背后的认知动因;2)基于相同的识解方式,汉英语使用者往往能够产出形义对称的语义结... 本文从认知—语用视角对汉英反义词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进行了对比。研究发现:1)突显、聚焦、视角和详略度识解方式是汉英反义词共现构式语义结构背后的认知动因;2)基于相同的识解方式,汉英语使用者往往能够产出形义对称的语义结构;基于不同的识解方式,则能够产出义对称而形不对称的语义结构;3)本研究从认知和语用相结合的视角为反义词共现构式语义结构的形成机制建构了一个系统的、可操作的分析模型,这种认知和语用相结合的方法无疑要比单一的认知或语用分析更具阐释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反义词共现构式 语义结构 认知域 识解方式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